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6130924
- 格式:ppt
- 大小:3.95 MB
- 文档页数:14
第19卷 第9期 中 国 水 运 Vol.19 No.9 2019年 9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September 2019收稿日期:2019-03-26作者简介:陈 珺(1971-),男,中港疏浚有限公司海务监督长,工程师。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概况及进展陈 珺,常德化(中港疏浚有限公司,上海200136)摘 要:介绍了VTS 系统的组成,概述了VTS 系统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VTS 立法不够完善,系统运行人员职权不明确,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交换与共享所需时间相对滞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指出目前我国VTS 系统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应合理整合多种智能助航系统,研发新型助航设备,优化升级VTS 系统,以增强我国VTS 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我国VTS 系统的交通管理效能。
关键词:VTS 系统;规范化交通管理;智能化交通管理中图分类号:U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9-0037-02引言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英文简称VTS)由雷达、CCTV、AIS、无线通讯等子系统组成,利用甚高频(VHF)和雷达影像,结合电子海图(ECDIS)和卫星定位对在港湾或进出港口的船舶实施监控、协调,并为其提供咨询服务的系统[1]。
VTS 的投入与使用,大大提高了港口效益,降低了船舶事故率和环境污染频次,为船舶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了巨大帮助。
但是,我国VTS 管理效能并不是很高,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合理细化我国VTS 系统运行过程的不足,精确分析相关制约因素,提出与之相关的合理化的建议和技术,将为我国VTS 系统的推进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VTS 系统的发展历史1985年《VTS 指南》出台前,世界范围内的VTS 系统规模不统一、立法、技术、管理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40年代,世界范围内使用简单的声、光、电信号系统和电报、电话通信系统作为船舶交通管理的主要手段;1948年,Cossor 雷达公司在马恩岛建成第一个岸基雷达监控站;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批岸基雷达链在欧洲国家港口相继建成,以港口雷达和无线电话的方式对覆盖水域进行交通管理;20世纪70年代至80年,管理水域从港口延伸到外海或覆盖整个河川航道至入海口,并以雷达加VHF(甚高频)无线电话对船舶进行跟踪并显示所跟踪船舶的有关运动数据;20世纪80年代至今,管理水域由河川、港口扩展到沿海,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种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综合应运而生,VTS 系统逐渐趋于合理化、标准化。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信息发布技术摘要:本文针对VTS信息发布技术当中的WebGIS、AIS和GPRS三种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针对VTS技术在中国的整体布局和发展目标,以及VTS系统提供的服务和信息的当前状态进行了简述,依据不同方法的各自特征,建议按照具体用户的不同而挑选更加匹配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VTS AIS WebGIS GPRS1引言:VTS是一项综合性的交通管理体系平台,这个平台融合了通信技术、导航技术、网络计算机技术、和航海技术等多项科学技术,如果其管理效力得被有力的利用起来,它不仅将大大提升海事当局的宏观管控能力,而且能够有效的提升海事系统内各项数据传输和调取的速度。
然而,由于中国的VTS主要监视设备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并且不同国外生产商的雷达数据格式、系统处理软件和集成格式软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并且不同生产商的设备型号都不相同,因此在中国使用的大多数VTS设备存在很大的缺点,无法有效实现信息搜集和数据调取的有效共享,资助与现有的海事信息系统不兼容,无法有效实现数据之间的传输、处理、存储和共享,即使在内部共用的体系内,也无法达到共享信息的目的,最终导致了VTS系统的效率不高。
因此,我们急需针对VTS信息处理技术开展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对现有VTS系统进行再次研发,并尽快提高VTS系统的集成信息水平。
VTS系统的二次开发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
因此,本文针对VTS信息处理和广播技术开展有效分析。
1 VTS的信息源及其处理TS信息主要来自各种传感器,通常包括雷达、VHF、 CCTV、 AIS和ECDIS 等。
1.1雷达在微波波段工作的港口往往会使用雷达来对交通进行管控。
由于雷达通常适用于微波波段,它很容易受到其他船只或其他物体的干扰,这些船只或物体妨碍了对于区域真正目标的定位,此外,随着观察区域的变大,显著的降低了目标的测量精准度和分辨程度。
1.2 CCTV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使用摄像设备,捕捉船舶主要移动位置一种影像图像,这些图像通过微波通信链路进行编码、压缩并传输至VTS平台,在经过解压缩、存储、转换后才能反应为具体的数据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1997年9月15日交通部令[1997]8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船舶交通管理,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及内河设有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以下称VTS系统)的区域内航行、停泊和作业的船舶、设施(以下简称船舶)及其所有人、经营人和代理人。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机构是全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以下简称主管机关)。
主管机关设置的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以下称VTS中心)是依据本规则负责具体实施船舶交通管理的运行中心。
第二章船舶报告第四条船舶在VTS区域内航行、停泊和作业时,必须按主管机关颁发的《VTS用户指南》所明确的报告程序和内容,通过甚高频无线电话或其他有效手段向VTS中心进行船舶动态报告。
第五条船舶在VTS区域内发生交通事故、污染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通过甚高频无线电话或其他一切有效手段立即向VTS中心报告。
第六条船舶发现助航标志异常、有碍航行安全的障碍物、漂流物或其他妨碍航行安全的异常情况时,应迅速向VTS中心报告。
第七条船舶与VTS中心在甚高频无线电话中所使用的语言应为汉语普通话或英语。
第三章船舶交通管理第八条除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外,还应遵守交通部和主管机关颁布的有关航行、避让的特别规定。
第九条船舶在VTS区域内航行时,应用安全航速行驶,并应遵守交通部和主管机关的限速规定。
第十条船舶在VTS区域内应按规定锚泊,并应遵守锚泊秩序。
第十一条任何船舶不得在航道、港池和其他禁锚区锚泊,紧急情况下锚泊必须立即报告VTS中心。
第十二条船舶在锚地并靠或过驳必须符合交通部和主管机关的有关规定,并应及时通报VTS中心。
第十三条VTS中心根据交通流量和通航环境情况及港口船舶动态计划实施交通组织。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工程技术规
范》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23.07.17
•【文号】交通运输部公告2023年第34号
•【施行日期】2023.09.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运
正文
交通运输部公告
2023年第34号
关于发布《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修订发布《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规范》为水运工程建设推荐性行业标准,标准代码为JTS/T 193—2023,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TJ/T 351-96)同时废止。
《规范》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实施过程中具体使用问题的咨询,由主编单位北京金交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答复。
《规范》文本可在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水运工程行业标准”专栏
(/syportal/sybz)查询和下载。
特此公告。
交通运输部
2023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