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自己看啊
- 格式:doc
- 大小:550.50 KB
- 文档页数:13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综合布线技术》16号楼综合实训楼设计方案10通信01一工程概况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实训楼16楼是2008年建成的,分为五层,位于学校的中心偏北处,是一座具有完备网络系统的一幢学院综合实训楼。
它的网络布线系统,规模中等,目的是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硬件支撑环境。
为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考虑先进实用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网络布线技术。
让其具有高速、稳定、可靠、安全的应用服务系统,提供现代化教学、科研的办公及管理系统,同时拓展校园内多方面的应用。
局域网的建设满足了学校的需要。
二用户需求分析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用于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为计算机、通信设施与监控系统预先设置的信息传输通道。
它将语音、数据、图像等设备彼此相连,同时能使上述设备与外部通信数据网络相连接。
综合布线系统是为适应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别设计的布线方式,它为智能大厦和智能建筑群中的信息设施提供了多厂家产品兼容,模块化扩展、更新与系统灵活重组的可能性。
既为用户创造了现代信息系统环境,强化了控制与管理,又为用户节约了费用,保护了投资。
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布线系统应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以非屏蔽双绞线和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采用组合压接方式,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组成一套完整而开放的布线系统。
该系统将语音、数据、图像信号的布线与建筑物安全报警、监控管理信号的布线综合在一个标准的布线系统内。
在墙壁上或地面上设置有标准插座,这些插座通过各种适配器与计算机、通信设备以及楼宇自动化设备相连接。
综合布线的硬件包括传输介质(非屏蔽双绞线、大对数电缆和光缆等)、配线架、标准信息插座、适配器、光电转换设备、系统保护设备等。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中各种高层建筑和现代化的公共建筑不断涌现。
为满足客观的需求,适应通信、计算机及有关技术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加快通信网数字化、宽带化、自动化和综合化的进程,要求在现代化建筑中广泛采用综合布线技术。
某学院实训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目录一、设计概括 (1)1.工程概括 (1)2.设计范围及分工 (2)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1.需求分析 (2)2.系统设计 (3)2.1.工作区子系统 (3)2.2.水平子系统 (3)2.3.管理子系统 (4)2.4.垂直干线子系统 (4)2.5.设备间子系统 (4)三、主要材料计算 (5)四、工程设计图纸 (6)一、设计概括1、工程概括某学院实训大楼共计5层,分南北两面是集实验、实训、教学、科研、工学结合为一体,共计39个实训室,承担了计算机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信息管理、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专业的实训项目。
本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在建筑完成后期,属于建筑硬件在前,综合布线在后。
该大楼采用六类布线,作为信息传输基础的综合布线系统,其设计的重点是:以中心机房为核心,将该楼的各楼层配线架与中心机房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使系统具备稳定可靠、高速率、标准、开放、灵活、适用、可扩展的性能特点,从而满足该楼不同形式的应用要求。
大楼除通常用的信息网络合语音电话外,在出入口,楼梯口,走廊和实训中心安装了网络监控点,该大楼的信息点和种类数量如下图1-1/1-2/1-3所示/ 2、设计范围及分工本设计包含网络综合布线及线槽部分的设计。
综合布线及线槽的部分范围:各楼层的水平、垂直线槽,由各个楼层配线间至各个信息点的室内六类双绞线的布放,设计时根据要求,水平布线要求布放到各楼层走廊吊顶内。
各个楼层配线间至主设备间的光缆室内六类双绞线的布放。
标准24口光缆配线架和标准24口模块式配线架安装、机柜安装等。
本设计设置中心机房,中心机房设在三层。
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1、需求分析按所住机房数量,每间机位分配一个信息点,共80间房间,其中I309房作为设备间,机房50个信息点,教师办公室5个信息点,会议信息点4个,共安装信息点2163个,其分布如图1-1、1-2、1-3所示。
信息点分布图1-1图1-2图1-32.系统设计2.1.工作区子系统本大楼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信息插座组成,包括各个不同功能的工作区域构成。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范本一、前言本文档为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的范本,旨在提供一个参考模板,帮助施工人员编写规范的施工方案,确保综合布线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背景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或者场所内将不同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其他设备集成进行布置的一种方式。
综合布线系统是现代建筑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建筑物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服务。
三、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X综合布线工程•工程位置:XXX市XXX区XXX街道XXX号•工程面积:XXX平方米•工程起止时间: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四、施工内容本次综合布线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1.制订布线计划:根据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综合布线计划,包括线路走向、设备安装位置等。
2.线缆敷设:根据布线计划,在建筑物内铺设各类线缆,包括网络线缆、电源线缆等,并保证线缆的安全可靠。
3.线缆连接:根据布线计划,对线缆进行正确的连接,确保各设备之间的通信畅通。
4.设备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布线计划,在指定位置安装各类综合布线设备,包括服务器、交换机等。
5.系统调试: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和联调,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正常运行。
6.文档编制:根据工程需要,编写相应的施工记录、操作手册和维护手册等。
五、施工流程1.布线计划制定:根据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布线计划。
2.线缆敷设:按照布线计划,在建筑物内进行线缆敷设工作。
3.线缆连接:按照布线计划,对线缆进行正确的连接。
4.设备安装:按照布线计划,在指定位置安装各类综合布线设备。
5.系统调试:在施工完成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和联调。
6.文档编制:根据工程需要,编写相应的施工记录和操作手册等。
六、施工要求1.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安全可靠。
2.严格执行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3.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相关的证书和资格,具备专业的技术和经验。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流程步骤
第一步:需求分析
在开始综合布线设计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和分析用户的需求。
这包括确定需要支持的网络设备和服务,以及预计的带宽需求。
还包括对建筑物结构、布局和环境条件进行评估,以便确定合适的布线类型和路径。
第二步:布线规划
在布线规划阶段,需要确定主干布线和水平布线的位置和路径。
主干布线是连接建筑物不同楼层或区域的主要网络通路。
水平布线是连接主干布线和最终用户设备的分支通路。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布线的长度、容量、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第三步:布线设计
在布线设计阶段,需要决定使用的布线类型和设备。
常见的布线类型包括铜缆和光纤。
铜缆适用于较短距离和低带宽需求,而光纤适用于较长距离、高带宽需求和抗干扰性要求高的环境。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选择合适的插座、配线架和机柜等设备。
第四步:布线实施
布线实施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现实的步骤。
这包括物理安装和连接网络设备、布置线缆、测试和验证连接质量等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和健康规范,确保布线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五步:测试和调试
在完成布线实施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以确保布线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这包括检查连接的可靠性、带宽和传输速率。
还应进行用法测试,确保用户设备可以正常连接和使用网络。
第六步:文档和标识
第七步:维护和管理
完成综合布线设计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这包括布线系统的监控、维修和升级。
还需要记录和更新变更和维护记录,以便及时了解布线系统的状态和历史。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一, 系统综述2.2 产品技术要求2.2.1线缆要求数据及语音的水平布线选用国际知名品牌的带十字支撑的非屏蔽6类产品。
数据水平线缆的性能应满足TIA/EIA568-B.2-1六类国际标准, 数据主干采用6芯万兆室内多模光纤~语音主干采用3类25对大对数电缆~以1:2的配比考虑冗余~数据主干光纤也应考虑冗余备份。
2.2.2 设备要求1(数据系统采用标准的易于安装和拆卸的非屏蔽RJ45接口数据信息模块~配合相应的带防尘盖双口信息面板,2(位于各个配线间和机房使用的铜缆配线架推荐采用模块化配线架~所有的配线架应在机柜内安装,工作区的面板应选择带防尘盖的面板~达到防尘的要求~以方便用户今后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测。
3(综合布线系统要求采用标准模块化的接插件~除中心机房内主语音配线架跳线外~其余跳线均采用原厂成品跳线~以便今后的管理和使用,4(设备、零部件,包括线缆、连接器、控制面板、开关、警告牌等,必须有永久、易识别的标志,2.2.3 基本功能要求,1,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监控系统中信号传输的要求~类型为综合型。
world". Held in town "25 rent" forum to promote rent, some membersto rural areas, working on the market, Zhu Li, Zhi Hong 5 townships, and the white areas, too, young farmers ' organization launched "village",to publicity about the anti-Japanese National Salvation programme of ten farmer education. They are still held in the town of "tax class" book entirely drawn from Shanghai weekly, Yanan liberation magazine and revolutionary,2,支持无线接入要求。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综合布线设计方案范文(通用12篇)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篇1一、机房建设的主要内容计算机机房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机房类型的选择。
2、机房总体布局和设计。
3、机房建设单位的选择。
4、机房建设材料和设备的选型和购置,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UPS)、输配电系统、机房精密空调、新风系统、防静电地板、天花吊顶系统、机房照明及墙体处理工程等。
5、装饰工程:装饰工程包括机房基层处理(即地面、天棚、墙壁抹灰),活动地板铺设,天花安装,玻璃工程,铝合金隔断,门窗工程,墙壁处理工程项目等。
6、空调工程:包括机房专用恒温恒湿精密空调的安装调试等内容。
7、供配电工程:供配电工程包括计算机设备用电系统(UPS)、空调系统用电、其它机房用电系统。
8、安全消防工程:电脑中心消防的安装调试。
9、机房监控系统:包括漏水检测、磁卡门禁、闭路电视监控等。
10.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二、电气工程和照明系统技术中心的配电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是技术中心计算机系统、通讯网络设备、照明设备的动力来源。
2.1低压配电设计1、技术中心的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一类供电系统,既由贵医院配电房将经过切换的市电、柴油发电机电源引入技术中心所在楼层中心机房,再由相关配电柜将电能分配给UPS、计算机系统、网络通讯设备、空调、照明和其他辅助用电设备。
2、技术中心的插座应分三种,它们分别是: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的计算机主机专用防水插座、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的普通设备用三孔标准插座和市电直接供电的检修用五孔标准插座。
3、计算机系统要求电源的电压变化在220V±5%之内,频率变化在50Hz±0.5Hz之内。
4、UPS输出配电回路按机房内设备要求进行设置,主要计算机设备由专用回路(开关)供电,网络主交换机、路由器、网络机架由专用回路供电。
5、普通计算机设备供电回路带三至四个插座,插座固定于地板下;并予留若干个配电回路待以后设备扩展时使用。
福建北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州翰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布线实验室FTTH实验室北讯综合布线实验室设计方案—----——-——设计单位:福建北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
综合布线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3)2。
综合布线实验室建设意义 (3)3. 综合布线实验室设计 (4)3.1. 设计依据 (4)3.2。
设备平面布置图 (4)3。
2。
1. 实验室平面图 (4)3.2。
2。
设备平面布置图说明 (4)4。
实验室主要设备说明 (5)4。
1. 综合布线实训墙(产品型号:NEA0508) (5)4。
2. 综合布线配线实训装置(产品型号:NEB0515) (6)4。
3。
综合布线故障诊断实训装置(产品型号NEB0517) (7)4。
4。
综合布线实训台装置(产品型号:NEB0518) (8)4。
5。
FTTH光纤实训装置(NEB0825) (9)4。
6。
综合布线展示柜 (10)4。
7. 综合布线产品样品箱 (11)4。
8. 6U实训墙柜(产品型号:NEB0402) (12)4。
9. 光缆工具箱(NET0103) (12)4。
10. FTTH光缆工具箱(NET0104) (12)4.11. 多角度线槽施工器(NET0221) (12)4.12。
多角度线槽剪(NET0241) (12)4。
13. 光纤熔接机(NET0803) (13)4.14. FLUKE(产品型号:DTX—1800) (13)4.15. 标签打印机 (14)4。
16. 教材系列产品 (14)4.17. 综合布线施工工具 (15)4.18. 综合布线实训辅助设备 (15)5. 综合布线系统实训教学体系 (16)6. 配置清单 (18)1.综合布线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1)贯彻教育行业标准和综合布线国家标准教育行业标准JY/T0402-2008《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从2009年3月1日实施.标准规定开设《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必须要有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范本综合布线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为某公司提供综合布线施工服务,以完成公司办公楼内各类网络设备的接入,确保网络通畅和信息传输的稳定性。
二、项目目标1.全面评估办公楼的网络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布线方案。
2.规划并实施网络布线,确保网络信号传输稳定,各终端设备正常接入。
3.完成相关设备的连接和配置工作,使得办公楼内各个部门的网络连接互通。
三、施工方案1.方案设计根据办公楼的结构和具体需求,采用多级布线系统。
主干布线采用光纤布线,以保证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
水平布线采用高品质的双绞线,连接各个终端设备。
2.施工流程(1)勘察阶段:了解办公楼的结构和布线需求,进行现场勘察,评估布线难度和施工工期。
(2)设计方案阶段:根据勘察结果,设计最佳的布线方案,并与业主进行沟通和确认。
(3)采购材料阶段:根据方案需求,采购所需的光纤、双绞线等材料,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实施施工阶段: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主干布线和水平布线的施工,并进行连接和配置工作。
(5)测试验证阶段:对施工完成的布线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各个终端设备的正常使用。
(6)竣工阶段:交付项目,并进行相关的验收和整理工作。
四、安全措施1.施工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以便人员警示。
2.施工过程中严禁吸烟,并禁止使用明火。
3.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定,佩戴好安全帽和安全鞋等防护用品。
五、质量保证1.施工过程中,采用优质材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2.施工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结束后,对布线进行全面测试和验证,确保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
六、进度计划1.勘察阶段:2天2.设计方案阶段:2天3.材料采购:3天4.实施施工阶段:10天5.测试验证阶段:3天6.竣工阶段:1天七、工程预算1.人工费用:根据实际施工人数和工作时间进行计算。
2.材料费用:根据需要采购的材料种类和数量进行计算。
3.设备费用:根据实际需要购买的网络设备种类和数量进行计算。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实例)综合布线总体设计智能建筑概念大家已经很熟悉了,综合布线作为智能建筑的脉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综合布线方案设计,可以为智能建筑提供更快的网络环境和更久的使用时间。
智能建筑随着用户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具备数据、语音的快速准确传递的基本功能外,视频会议、网络存储等应用在不断提升,而且对易用性、易维护性,灵活扩展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国际上各综合布线产品都提出了15年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保护建筑物投资者的利益,我们可采取“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水平布线尽量一步到位”。
主干线大多数都设置在建筑物弱电井,更换或扩充比较省事;水平布线是在建筑物的天花板内或管道里,施工费比初始投资的材料费高。
如果更换水平布线,要损坏建筑结构,影响整体美观。
因此,我们在设计水平布线,尽量选用档次较高的线缆及连接件,缩短布线周期。
综合布线设计原则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的一项新技术工程,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标准化:按照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网络设备的选型。
易用性:所有接插件均使用标准件,方便管理和使用;综合布线系统管理的软硬件采用模块化结构,方便维护和更换。
经济性:在充分考虑并满足近期及未来需求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设备,降低综合布线系统的造价。
可扩展性:支持综合布线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通过适量的冗余,满足未来的系统扩容;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综合布线设备,方便系统升级和设备接入。
灵活性:综合布线系统的使用不受物理位置和设备类型的限制,电脑组网及系统端口可随需求任意设定。
布线方式: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综合布线方式,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可以使任一子系统单独地布线,每一子系统均为一独立的单元组,更改任一子系统时,均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
布线目标:综合布线设计的目标是,在既定时间以外,允许在有新需求的集成过程中,不必再去进行水平布线,损坏建筑装饰而影响审美。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1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和跳线组成。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楼B区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方案书设计人:史海瑞时间:2014年6月10日目录(一)设计总说明 ------------------------------------------------------------------------------------------------1.结构化布线简介 ..................................................................................................................1.1.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1.2.综合布线优势 .............................................................................................................2.工程概况............................................................................................................................(二)设计总则---------------------------------------------------------------------------------------------------1.设计目标............................................................................................................................2.设计原则............................................................................................................................3.设计依据............................................................................................................................(三)技术方案设计----------------------------------------------------------------------------------------------1.设计概要............................................................................................................................2.系统设计............................................................................................................................2.1.工作区子系统 .............................................................................................................2.2.水平子系统.................................................................................................................2.3.干线子系统.................................................................................................................2.4.设备间子系统 .............................................................................................................2.5.管理间子系统 .............................................................................................................3.工程材料及经费预算............................................................................................................3.1工程材料及计算公式 .....................................................................................................3.2经费预算.....................................................................................................................(四)施工方案建议----------------------------------------------------------------------------------------------1.安装环境............................................................................................................................1.1.布线装置及线缆的工作环境...........................................................................................1.2.布线装置及线缆的大气环境...........................................................................................2.施工组织计划 .....................................................................................................................2.1.施工准备阶段 .............................................................................................................2.2.施工阶段....................................................................................................................2.3.竣工验收阶段 .............................................................................................................3.施工质量、安装及降低成本的措施 .........................................................................................3.1.施工质量保证的基本措施..............................................................................................3.2.节约措施....................................................................................................................(五)系统的调测及验收-----------------------------------------------------------------------------------------1.调试阶段............................................................................................................................2.验收阶段............................................................................................................................ 附一·综合布线系统示意图---------------------------------------------------------------------------------------- 附二·大楼各层功能一览表---------------------------------------------------------------------------------------- 附三·综合布线系统走线图(底楼)------------------------------------------------------------------------------ 附四·综合布线系统走线图(4楼) ------------------------------------------------------------------------------ 附五·综合布线系统走线图(5楼) ------------------------------------------------------------------------------ 附六·综合布线系统经费预算 -------------------------------------------------------------------------------------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楼B区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一)设计总说明1.结构化布线简介1.1.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采用星型结构布放线缆,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的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其六个子系统分别为:工作区子系统(Work Location)、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教学楼综合布线项目设计一、引言综合布线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教学楼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学场所,其综合布线设计更是需要特别关注。
本文将着重讨论教学楼综合布线项目的设计,旨在为学校提供一个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基础设施,满足教学楼内各种通信、数据、音视频等需求。
二、设计目标教学楼综合布线项目设计的目标主要包括:1. 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满足教学楼内师生的网络使用需求。
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
2. 支持教学楼内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如多媒体教室、电脑实验室、会议室等。
3. 提供安全可靠的视频监控系统,确保教学楼内的安全和秩序。
4. 设计合理的音视频系统,以支持教学、演讲等多种场景的需求。
5. 考虑未来可扩展性,提供灵活的布线系统,方便后期扩展与维护。
三、布线设计原则在教学楼综合布线项目设计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相关标准:布线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网络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2. 分区布线:按照教室、办公区域等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布线,方便管理和维护。
3. 合理规划路径:布线路径应尽量简洁,减少走线长度,降低信号损耗和干扰。
4. 合理分类:根据信号类型和传输速度的需求,对布线进行合理分类和分段。
5. 留有冗余:为了应对未来的变化和扩展需求,应在布线设计中留有一定的冗余空间。
四、网络布线设计1. 有线网络:教学楼的有线网络是师生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根据教学楼布局和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布线路径,确保每个教室和办公区域都可以稳定接入网络。
2. 无线网络:为了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教学楼应该提供全覆盖的无线网络。
根据楼层分布和人流密集程度,合理规划无线接入点的安装位置,以确保无线信号的稳定传输。
五、设备互联设计教学楼内的设备互联是综合布线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教室、实验室、会议室等不同场景的需求,设计合理的设备互联方案,满足教学和会议等多种场景下的设备互联需求。
六、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教学楼的安全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之一,因此在布线设计中应考虑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1. 引言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是为了满足教学楼内部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通信需求,保证整个教学楼内网络、安防等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2. 设计目标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如下: - 提供高速、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满足教学楼内各个功能区域的网络需求。
- 实现教学楼内部各个区域的设备互联互通,包括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安防设备等。
- 保证布线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和设备升级。
3. 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3.1 总体设计思路根据教学楼的布局和功能需求,本文设计了以下几个综合布线子系统:3.1.1 有线网络布线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满足教室、办公室等区域的有线网络需求。
设计思路如下:- 采用Cat6a或Cat7标准的高性能网线作为传输介质,提供千兆或万兆级别的网络连接速度。
- 通过网络交换机实现局域网的扩展和各个设备之间的通信。
- 根据教室、办公室等区域的网络需求,合理划分子网,提供优化网络资源的能力。
3.1.2 无线网络布线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满足教学楼内各个区域的无线网络需求。
设计思路如下: - 在核心区域和主要通道设置无线AP(接入点),覆盖整个教学楼内的无线网络信号。
- 采用最新的802.11ax标准,提供更高的无线网络速度和更多的设备连接能力。
- 根据教学楼内的使用情况和人流密度,合理调整无线网络的信道分配,提供良好的无线网络性能。
3.1.3 安防布线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满足教学楼内的安防设备的联网需求。
设计思路如下: - 将各个安防设备(如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等)连接到安防控制中心,实现集中管理和监控。
- 采用高性能、抗干扰的网线或光纤连接安防设备,确保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 针对安防设备的传输需求和安全性要求,采用专用的网络设备和安全机制。
3.2 布线设计细节具体的布线设计细节如下:3.2.1 网络机房布线网络机房是整个教学楼综合布线的核心,需要满足大量设备的连接需求。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指的是一个网络及通信设备的互连结构方案,它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集合,包括了数据、语音和视频等所有通讯设备的联接。
为了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讯,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应该采用高质量、高速度、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方式。
本文将对综合布线设计的步骤、设计意义、设计要素和设计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步骤:1.确定客户需求。
需要理解客户的业务现状、未来业务规划和建筑设计,以此为基础设计。
2.编制设计方案。
根据客户需求编制设计方案,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规划、线缆布线方案、设备联接方案、安装方式以及应急措施等。
3.选取合适的设备。
根据客户需求选取合适的综合布线设备,包括光纤、电缆、交换机等。
4.确定设备联接方式。
确定设备如何联接,需要考虑速率、通讯协议、工作环境、安全性等各方面因素。
5.制定工程方案。
针对综合布线系统,根据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编制工程方案,包括设备选型、规格要求、工程实施等。
设计意义: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不仅仅是解决设备之间互联的问题,它还应该满足以下设计意义:1.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设计合理的综合布线系统,可以优化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2.提高网络安全性。
通过采用可靠的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加强网络安全性并避免丢包或信息泄露。
3.合理利用资源。
通过设计合理的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合理利用资源,并同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
设计要素:1.综合考虑多种设备的使用。
综合布线系统中包括了不同种类的设备,需要设计时考虑这些设备的特性和规格,以此决定线缆类型、联接方式和端口数量等。
2.安全性。
保障网络安全是综合布线设计的重要部分,需要考虑采用安全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定期检查和更新软件等。
3.灵活性。
综合布线系统应该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便扩展或变更系统的规模。
4.经济性。
设计时除了要考虑性能,还需关注成本问题,应该采用符合设计要求且经济实惠的设备厂商。
设计注意事项:1.确定使用的传输介质,比如光缆或电缆。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综合布线技术》16号楼综合实训楼设计方案10通信01一工程概况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实训楼16楼是2008年建成的,分为五层,位于学校的中心偏北处,是一座具有完备网络系统的一幢学院综合实训楼。
它的网络布线系统,规模中等,目的是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硬件支撑环境。
为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考虑先进实用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网络布线技术。
让其具有高速、稳定、可靠、安全的应用服务系统,提供现代化教学、科研的办公及管理系统,同时拓展校园内多方面的应用。
局域网的建设满足了学校的需要。
二用户需求分析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用于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为计算机、通信设施与监控系统预先设置的信息传输通道。
它将语音、数据、图像等设备彼此相连,同时能使上述设备与外部通信数据网络相连接。
综合布线系统是为适应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别设计的布线方式,它为智能大厦和智能建筑群中的信息设施提供了多厂家产品兼容,模块化扩展、更新与系统灵活重组的可能性。
既为用户创造了现代信息系统环境,强化了控制与管理,又为用户节约了费用,保护了投资。
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布线系统应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以非屏蔽双绞线和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采用组合压接方式,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组成一套完整而开放的布线系统。
该系统将语音、数据、图像信号的布线与建筑物安全报警、监控管理信号的布线综合在一个标准的布线系统内。
在墙壁上或地面上设置有标准插座,这些插座通过各种适配器与计算机、通信设备以及楼宇自动化设备相连接。
综合布线的硬件包括传输介质(非屏蔽双绞线、大对数电缆和光缆等)、配线架、标准信息插座、适配器、光电转换设备、系统保护设备等。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中各种高层建筑和现代化的公共建筑不断涌现。
为满足客观的需求,适应通信、计算机及有关技术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加快通信网数字化、宽带化、自动化和综合化的进程,要求在现代化建筑中广泛采用综合布线技术。
膂葿蚂肅芄节薈肅肄蒈薄蚁膆莀蒀蚀艿薆螈虿羈荿蚄虿肁薄薀螈膃莇蒆螇芅膀螅螆羅莅螁螅膇膈蚇螄芀蒄薃螃罿芆葿螃肁蒂螇螂膄芅蚃袁芆蒀蕿袀羆芃蒅衿肈蒈莁袈芀芁螀袇羀薇蚆袇肂莀薂袆膅薅蒈袅芇莈螇羄羇膁蚃羃聿莆薈羂膁腿蒄羁羁莄蒀羁肃芇蝿羀膅蒃蚅罿芈芆薁羈羇蒁蒇肇肀芄螆肆膂葿蚂肅芄袂肄蒈螇蚅肀蒇蒇羀羆肄蕿螃袂肃蚁罿膁肂莁螁肇肁蒃羇羃膀薆螀衿腿蚈薂膇腿莈螈膃膈薀蚁聿膇蚂袆羅膆莂虿袁膅蒄袅膀膄薆蚇肆芃虿袃羂芃莈蚆袈节蒁袁袄芁蚃螄膃芀莃罿聿艿蒅螂羅芈薇羈袁芈蚀螁腿莇荿薃肅莆蒂蝿羁莅蚄薂羇莄莄袇袃莃蒆蚀膂莂薈袅肈莂蚀蚈羄莁莀袄袀蒀蒂蚆膈葿薅袂肄蒈螇蚅肀蒇蒇羀羆肄蕿螃袂肃蚁罿膁肂莁螁肇肁蒃羇羃膀薆螀衿腿蚈薂膇腿莈螈膃膈薀蚁聿膇蚂袆羅膆莂虿袁膅蒄袅膀膄薆蚇肆芃虿袃羂芃莈蚆袈节蒁袁袄芁蚃螄膃芀莃罿聿艿蒅螂羅芈薇羈袁芈蚀螁腿莇荿薃肅莆蒂蝿羁莅蚄薂羇莄莄袇袃莃蒆蚀膂莂薈袅肈莂蚀蚈羄莁莀袄袀蒀蒂蚆膈葿薅袂肄蒈螇蚅肀蒇蒇羀羆肄蕿螃袂肃蚁罿膁肂莁螁肇肁蒃羇羃膀薆螀衿腿蚈薂膇腿莈螈膃膈薀蚁聿膇蚂袆羅膆莂虿袁膅蒄袅膀膄薆蚇肆芃虿袃羂芃莈蚆袈节蒁袁袄芁蚃螄膃芀莃罿聿艿蒅螂羅芈薇羈袁芈蚀螁腿莇荿薃肅莆蒂蝿羁莅蚄薂羇莄莄袇袃莃蒆蚀膂莂薈袅肈莂蚀蚈羄莁莀袄袀蒀蒂蚆膈葿薅袂肄蒈螇蚅肀蒇蒇羀羆肄蕿螃袂肃蚁罿膁肂莁螁肇肁蒃羇羃膀薆螀衿腿蚈薂膇腿莈螈膃膈薀蚁聿膇蚂袆羅膆莂虿袁膅蒄袅膀膄薆蚇肆芃虿袃羂芃莈蚆袈节蒁袁袄芁蚃螄膃芀莃罿聿艿蒅螂羅芈薇羈袁芈蚀螁腿莇荿薃肅莆蒂蝿羁莅蚄薂羇莄莄袇袃莃蒆蚀膂莂薈袅肈莂蚀蚈羄莁莀袄袀蒀蒂蚆膈葿薅袂肄蒈螇蚅肀蒇蒇羀羆肄蕿螃袂肃蚁罿膁肂莁螁肇肁蒃羇羃膀薆螀衿腿蚈薂膇腿莈螈膃膈薀蚁聿膇蚂袆羅膆莂虿袁膅蒄袅膀膄薆蚇肆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楼B区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方案书设计人:史海瑞时间:2014年6月10日目录(一) 设计总说明 ---------------------------------------------------------------------------------------------------------------------- 31. 结构化布线简介 (3)1.1.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3)1.2. 综合布线优势 (3)2. 工程概况 (3)(二) 设计总则-------------------------------------------------------------------------------------------------------------------------- 41. 设计目标 (4)2. 设计原则 (4)3. 设计依据 (4)(三) 技术方案设计 ------------------------------------------------------------------------------------------------------------------- 51. 设计概要 (5)2. 系统设计 (5)2.1. 工作区子系统 (5)2.2. 水平子系统 (5)2.3. 干线子系统 (6)2.4. 设备间子系统 (6)2.5. 管理间子系统 (6)3. 工程材料及经费预算 (7)3.1工程材料及计算公式 (7)3.2经费预算 (7)(四) 施工方案建议 ------------------------------------------------------------------------------------------------------------------- 71. 安装环境 (7)1.1. 布线装置及线缆的工作环境 (7)1.2. 布线装置及线缆的大气环境 (7)2. 施工组织计划 (7)2.1. 施工准备阶段 (7)2.2. 施工阶段 (8)2.3. 竣工验收阶段 (8)3. 施工质量、安装及降低成本的措施 (8)3.1. 施工质量保证的基本措施 (8)3.2. 节约措施 (8)(五) 系统的调测及验收 ------------------------------------------------------------------------------------------------------------- 91. 调试阶段 (9)2. 验收阶段 (9)附一·综合布线系统示意图 ------------------------------------------------------------------------------------------------------------ 10 附二·大楼各层功能一览表 ------------------------------------------------------------------------------------------------------------ 11 附三·综合布线系统走线图(底楼)------------------------------------------------------------------------------------------------ 12 附四·综合布线系统走线图(4楼) ------------------------------------------------------------------------------------------------ 13 附五·综合布线系统走线图(5楼) ------------------------------------------------------------------------------------------------ 14 附六·综合布线系统经费预算--------------------------------------------------------------------------------------------------------- 15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楼B区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一)设计总说明1.结构化布线简介1.1.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采用星型结构布放线缆,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的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其六个子系统分别为:工作区子系统(Work Location)、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综合布线设计范文在进行综合布线设计时,首先需要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使用需求。
这包括建筑物的类型(如办公楼、商场、学校等)、楼层布局和面积、各种设备的数量和位置等。
基于这些信息,可以确定布线系统的规模、拓扑结构和连接方式。
在综合布线设计中,一般采用层次化的布线结构。
这个结构包含主干线、水平布线和工作区布线。
主干线是建筑物内部不同楼层之间的联接线路,通常使用光纤或高性能电缆,以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水平布线是各个楼层内不同工作区之间的连接,它通常使用电缆或光纤,以支持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工作区布线是连接最终用户设备的线路,它通常使用低成本的电缆,以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
在综合布线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网络设备的位置和安装方式。
例如,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可以在每个楼层的主干线上设置机房,以集中安装网络设备和电源设备。
此外,还应该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接口,以满足不同设备的连接需求。
同时,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安装,以保证空气流通和散热,以防止设备过热。
在综合布线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布线的可扩展性和未来的技术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设备和通信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为了适应这些变化,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
例如,在设计布线系统时,可以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接口,以方便未来的设备添加和替换。
最后,综合布线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安全和可靠性问题。
例如,在设计布线系统时,应该采取适当的物理保护措施,以防止非法入侵和数据泄露。
此外,还应该采用冗余和备份策略,以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合布线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使用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个好的布线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体验。
因此,在进行综合布线设计时,需要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和技术调研,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同时,在施工和验收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和管理,以确保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书1. 引言本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且可行的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以满足项目的需求和要求。
本文档将涵盖以下内容:1.项目概述2.设计目标3.系统要求4.布线类型选择5.布线结构设计6.物理布置方案7.网络设备选型8.安全考虑9.项目实施计划10.质量保证计划2. 项目概述该项目是为了满足某公司办公楼综合布线需求而进行的设计工作。
办公楼总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包含多个办公室、会议室和公共休息区域。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将为办公楼提供可靠并高效的网络连接,满足公司日常办公和数据通信的需求。
3. 设计目标本设计方案的目标是:•提供可靠的网络连接,满足办公楼内用户大量数据通信的需求;•保证网络性能和可扩展性,满足未来对网络速度和容量的提升需求;•简化维护和管理过程,减少系统故障和停机时间;•确保布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未经授权访问的风险;•尽可能降低项目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
4. 系统要求基于不同用户需求和系统运行要求,综合布线系统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网络速度:支持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满足办公楼内部数据传输需求。
2.网络容量:支持同时连接大量用户设备,并保证网络性能不受影响。
3.网络可靠性:提供冗余设计,防止单点故障导致整个系统中断。
4.网络安全性:采用合适的加密和认证机制,确保数据安全性和用户访问权限控制。
5.系统管理:方便的系统监控和管理功能,包括远程管理和故障排除。
5. 布线类型选择根据项目需求和系统要求,我们选择了星型布线结构作为最佳方案。
星型布线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易于管理和维护:每个用户都可以单独连接到中央交换机,方便故障排查和维护工作。
•可靠性较高:采用冗余设计,每个用户都有多条路径连接到中央交换机,减少单点故障的风险。
•扩展性好:可以根据需要轻松增加或减少用户设备的连接。
•灵活性强:用户设备可以随意布局,不受布线限制。
6. 布线结构设计基于选择的星型布线结构,我们将设计以下布线结构:1.主干布线:使用光纤布线作为主干线路,连接中央交换机和各个终端设备。
目录1.工程概况 (1)1.1 前言 (1)1.2 布线系统的目标 (2)2.需求分析 (2)2.1楼层信息点分布统计: (2)2.2工作区材料配置表 (3)2.3管理区子系统材料配置表 (3)3.布线系统总体结构 (4)3.1水平线子系统的布线方案 (4)3.2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走线设计 (5)3.3 实验楼信息点分布图 (6)4.设计目标 (6)4.1工作区子系统 (7)4.2配线子系统 (8)4.3干线区子系统 (9)4.4 设备间子系统 (9)4.4.1 机柜图 (9)5.设计原则及标准 (10)5.1设计原则 (10)5.2设计依据 (11)5.3安装与设计规范 (11)6.布线系统产品以及选型 (11)安晋交换机 (11)安晋配线架 (12)安晋光缆 (12)安晋双绞线 (12)安晋RJ45信息模块 (12)安晋光纤 (12)1.工程概况1.1 前言对于现代化的大楼,其内部信息传输通道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已不仅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及多种厂商设备的信息互联,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放哪,因此一套开房的,能全面支持各种系统应用(如语音系统,数据通讯系统,楼宇自控,保安监控等)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办公大楼的必不可少的。
综合布线系统(即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一套用于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路,它将语音,数据,图像等设备彼此相连,也使上述设备与外部通信数据网络相连接。
综合布线系统由各种系统的部件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含铜缆或光缆),电路管理硬件(交叉链接区域和链接面板),连接器,插座,适配器,传输电子设备(调制解调器,网络中心单元,收发器等),电气保护装置(电浪保护器)已经支持的硬件(安装和管理系统的各类工具)1.2 布线系统的目标根据标准设计的布线方案,能适应和支持现有的或将来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需求,能适合语音、数据计算机局域网(LAN)、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图像和其它连接的需要。
智能化楼宇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不仅为现代化的信息通讯铺设了信息高速公路,而且也为楼宇的智能管理提供了集中的控制通路。
结构化布线系统为用户创造了舒适、快捷的软环境,节约了发展商与经营者的人力和财力开支,极大地提高了对建筑物的综合管理水平,,满足了各部门对通讯和网络的需求。
根据对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CS)的要求, 本大楼布线系统的设计主要满足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二部分。
该系统将为用户提供集话音、数据、文字、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网络,帮助用户实现多功能电话、语音信箱、网络代理连接Internet等应用。
大楼通信系统外接ChinaPAC、ChinaDDN或ISDN线路,进入Internet 网络后,就可以方便地与世界各地进行联系,实现电子商务、POS、电子邮件(E-Mail)及电子数据交换 (EDI)等功能。
2.需求分析打线工具:主要用于主干线缆与配线架和压线模块的压接,亦为最基本工具之一。
安装消耗品:施工辅材,包括扎带,胶带,油笔等。
检测工具:美国FLUKE手持式工程仪表, 可迅速方便地测试1对~4对线缆的开路。
2.1楼层信息点分布统计:根据甲方所提供的施工平面图及贵方要求,本工程信息点均设计为语音点和数据点,核算出各楼层信息点分布图如下:实验楼共有576个信息点2.2工作区材料配置表2.3管理区子系统材料配置表3.布线系统总体结构3.1水平线子系统的布线方案水平线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
有两种走线方式。
(a)墙上型信息出口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为水平线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
装配槽形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的金属托架,安装在吊顶内,从弱电井引向各种设有信息点的房间。
再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
PDS系统的布线是放射型的,线缆量较大,所以线槽容量的计算很重要。
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即:线槽的横截面积=水平线截面积之和×3线槽的材料为冷轧合金板,表面可进行相应处理,如镀锌、喷塑、烤漆等。
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
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辅件,以提供线路路由的弯转自如。
同时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
金属线槽、金属软管、电缆桥架及各分配线箱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
如果不能确定信息出口的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先将线缆盘在吊顶内的出线口,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引到各信息出口。
(b)地面型信息出口采用地面线槽走线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开间的办公间,有大量地面型信息出口的情况建议先在地面垫层中预埋金属线槽。
主线槽从弱电井引出,沿走廊引向各方向,到达设有信息点的各房间进,再用支线槽引向房间内的各信息点出线口。
强电线路可以与弱电线路平行配置,但需分隔于不同的线槽中。
这样可以向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包括数据、语音、不间断电源、照明电源出口的集成面板。
真正地做到在一个清洁的环境下,实现办公室自动化。
由于地面垫层中可能会有消防等其他系统的线路,所以必须由建筑设计单位,根据PDS管线设计人员提出的要求,综合各系统的实际情况,完成地面线槽路由部分的设计。
线槽容量的计算也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即:线槽的横截面积=水平线截面积之和×3地面线槽也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
3.2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走线设计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由一连串通过地板通孔垂直对准的接线间组成的。
用于PDS系统的典型接线间,其可以走进入的最小安全尺寸是200×150cm,标准的天花板高度为240cm,门的大小至少为高2.1宽1M,向外开。
垂直干线的走线设计分为两部分(a)干线的垂直部分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电井内垂直干缆的通道。
这部分采用预留电缆井方式,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PDS大对数电缆通过的长方形地面孔。
电缆井的位置设在靠近支持电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配线架的地方。
在预留有电缆井一侧的墙面上,还应安装电缆爬架。
爬架的横档上开一排小孔,大对数电缆用紧绳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
附近有电梯等大型电磁干扰源,则应使用封闭的金属线槽为垂直干缆提供屏蔽保护。
预留的电缆井的大小,按标准的算法,应至少是要通过的电缆的外径之和的3倍。
此外,还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要安装新管线。
(b)干线的水平通道部分水平通道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垂直干线从主设备间到其所在楼层的弱电井的通路。
这部分也应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
所用的线槽由金属材料构成,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可以对电缆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密封、坚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
其选材算法与水平子系统设计部分的线槽算法一致。
与垂直部分一样,水平通道部分也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要安装新的管线。
3.3 实验楼信息点分布图4.设计目标根据本楼的项目要求及上述有关标准,本方案为一个较典型的星型拓扑结构系统,现将设计方案概述如下:根据用户要求,大楼主设备间设于大楼一层综合布线机房,从主设备间引线缆经桥架和竖井直接引至工作区。
水平布线电缆均采用超5类4对UTP电缆,信息插座选用普天公司特色产品5类系列插座。
本方案分为五大子系统,分别为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以及管理间子系统,为二级星型拓扑结构。
大致实验楼结构图4.1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是指信息端口以外的空间,但通常习惯将电信插座列入工作区子系统。
4.2配线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为配线间水平配线架至各个办公室门口的分配线箱的连接线缆。
本项目数据点采用超五类四对UTP、语音点采用五类四对UTP。
4.3干线区子系统由于各个楼层的信息点数比较的多,故在每层楼都要设有干线区子系统,干线子系统是由配线架、跳线以及相关的有源设备(HUB、服务器及交换机等)。
4.4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是由总配线架、跳线及相关有源设备(HUB、服务器及交换机等)等组成。
设备间子系统是一空间概念,总配线架收集来自各水平子系统的线缆,并与相关有源设备通过跳线或对接实现系统的联网。
本项目主设备间设在一层中心机房内,其布线设备主要为系统配线架和相关跳线等。
按大楼结构化布线系统实施要求;我们将选用和配置普天相应产品。
4.4.1 机柜图=5.设计原则及标准5.1设计原则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比及的。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5.2设计依据满足下列标准:-ISO11801 国际建筑通用布线标准-ANSI / TIA / EIA 568A 北美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ANSI / EIA/TIA-569 北美电信走道和空间的商用建筑标准-ANSI / EIA/TIA-606 北美商用建筑物电信设备的管理标准-ANSI / EIA/TIA TSB-75 北美商用建筑物电信设备的管理标准-IEEE 100 BASE-T 100兆以太网-CCITT ISDN 综合业务数据网络标准-IEEE 802.3 10BASE-T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标准-IEEE 802.5 TOKEN RING 网络标准-ANSI FDDI 110Mbps 北美光纤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ATM 155Mbps/622.5Mbps 异步传输模式标准-RS232、X.21、RS422 异步、同步传输标准5.3安装与设计规范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95)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CECS 09:89)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72:9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82)6.布线系统产品以及选型安晋交换机:网络节点上话务承载装置、交换级、控制和信令设备以及其他功能单元的集合体。
交换机能把用户线路、电信电路和(或)其他要互连的功能单元根据单个用户的请求连接起来。
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
目前交换机还具备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对VLAN(虚拟局域网)的支持、对链路汇聚的支持,甚至有的还具有防火墙的功能。
安晋配线架:配线架是管理子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是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
电缆配线架用途主要是用以在局端对前端信息点进行管理的模块化的设备。
前端的信息点线缆(超5类或者6类线)进入设备间后首先进入配线架,将线打在配线架的模块上,然后用跳线(RJ45接口)连接配线架与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