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定义及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蒙太奇含义分类和功能一、蒙太奇的主要含义分类1.时间蒙太奇:通过将不同时间点的片段合并在一起,创造出时间上的错位感和非线性叙事的效果。
这种蒙太奇常见于回忆、幻想或梦境的场景中,通过对时间的重新排列和解构来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2.空间蒙太奇:通过将不同地点的片段交错拼接,创造出空间上的连贯、非常规的效果。
这种蒙太奇常见于不同场景的转换、充满节奏感的旅程或跳跃式的动作场景,通过对空间的改变和连接来追求视觉上的震撼和流畅。
3.视觉蒙太奇:通过视觉上的对比、关联和碰撞,创造出令人惊奇或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种蒙太奇常常利用图像的结构、颜色、形态、运动等特点来创造视觉上的冲击力,吸引观众的眼球并传达特定的主题或情感。
4.感性蒙太奇:通过片段之间情感的对比、关联和碰撞,创造出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共鸣。
这种蒙太奇常常运用情感色彩的对比、音频的交错和声音的重叠等手段来刺激观众的情感,引发观众的共情和共鸣。
二、蒙太奇的主要功能1.打破线性叙事的限制:传统的线性叙事往往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先后顺序编排故事情节,而蒙太奇通过时间和空间的重组和重构,打破了线性叙事的限制,创造出非线性、错置和扭曲的效果。
这种非线性叙事模式能够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挑战性,激发观众思考和互动,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吸引力。
2.表达情感和意象:蒙太奇通过片段之间的对比和碰撞,传递出一种特殊的情感和意象。
例如,通过将极端的情绪对比放在一起,创造出强烈的撞击力和张力;通过将不同的图像和声音互相关联,创造出奇幻和梦幻的效果。
这种情感和意象的传达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思维,引导观众对影片或艺术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解读。
3.强调主题和观点:蒙太奇通过对片段的选择、剪辑和拼接,可以强调所要表达的主题和观点。
例如,通过对不同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片段的拼接,来呈现出一个主题的多个维度和层次;通过对相同主题的不同观点的片段的对比,来突出观点的相互冲突和碰撞。
这种强调主题和观点的方式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探索影片或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和思想。
一、蒙太奇的概念蒙太奇(mentage)法文音译而来。
原为建筑学术语。
意为构成,装配。
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摄许多镜头,然后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的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等联系和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组成一部影片,这些构成形式与构成手段就叫蒙太奇。
二、蒙太奇的分类(1)叙事蒙太奇定义:即指对客观事实的叙述,重在写实,基本上按照时间或者逻辑顺序组接。
相对于舞台演出而言,影视作品的显著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组合灵活方便。
叙事蒙太奇就是充分利用镜头前后衔接的习惯性思维,把不同的时间空间组织起来。
分类:①简单叙事蒙太奇简单蒙太奇是指完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组合和叙事。
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前进式,指几个镜头的景别越来越近,先介绍总体环境,再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具体的人或物。
第二种是后退式,指几个镜头的景别越来越远,先提出一个兴趣点,再介绍总体。
第三种是片段式,指几个片段概述一个过程的全貌,省去中间次要的过程。
②复合叙事蒙太奇是指以顺序为主,但在其中切入,穿插进若干镜头,以补充,回忆有关情景,大体相当于叙事方法中的插述。
③呼应蒙太奇又称连贯蒙太奇。
是指前一镜头引出一个关注点,后一镜头立即回应,首尾衔接,实现转场。
例如女孩喊“妈妈——”话音未落,下一个镜头出现妈妈的脸。
④过渡蒙太奇在两个镜头的衔接处,找到一个过渡点作为纽带,实现前后转场。
例如,一位军人在边关站岗,画面中抬头望月——一轮明月——妻子在家乡也在抬头望月,思念丈夫。
这里从边关过渡到家乡,靠月亮来过渡。
(2)表现蒙太奇定义:又称对列蒙太奇。
与情节无关,不是为了叙事,而是为了某种艺术的需要。
它是导演情感的抒发,重在写意。
不以时间为顺序,而以不同内容的镜头来暗示。
表达一个原来没有的信含义。
分类:①积累蒙太奇是指同类的镜头相加,即把一些性质相同的而画面不同的几个镜头连续组接在一起,通过不断的积累,叠加,产生一个总体印象,共有一个主题。
②重复蒙太奇是指相同镜头的相加。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指对构成艺术系统的视听造型元素、表意元素、链接元素进行有机组合,以形成具有一定艺术功能的表现手段、思维方法、操作技巧的总和。
通俗的讲,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是使用摄影机的手段,是使用剪辑的手段。
蒙太奇具有叙事和表意两大功能,蒙太奇手法主要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叙事蒙太奇这种蒙太奇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
它的特征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这种蒙太奇组接脉络清楚、逻辑连贵、通俗易懂。
叙事蒙太奇包含以下4种。
(1)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
平行蒙太奇应用广泛,首先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的节奏;其次,由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2)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它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
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惊险片、恐怖片和战争片常用此法造成追逐和惊险的场面。
(3)颠倒蒙太奇。
颠倒蒙太奇是一种打乱结构的蒙太奇方式,先展现故事或事件的现在状态,然后再回去介绍故事的始末,表现为事件概念上过去与现在的重新组合。
它常借助叠印、划变、画外音、旁白等转入倒叙。
运用倒式蒙太奇,打乱的是事件顺序,但时空关系仍需交代清楚,叙事仍应符合逻辑关系,事件的回顾和推理都为这种结构方式(4)连续蒙太奇。
连续蒙太奇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
蒙太奇含义分类和功能蒙太奇是一种剪辑技术,通过将多个不同的影像片段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影像作品。
蒙太奇在电影、电视、广告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具有丰富的含义、分类和功能。
关于蒙太奇的含义,最初是由俄国导演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
他认为蒙太奇是一种国际化的剪辑语言,通过影像的组合来传达观众对现实的感受和思考。
蒙太奇的含义不仅仅是简单的剪辑技术,更是表达意义、情感和思想的艺术手段。
在蒙太奇的分类中,可以分为故事性蒙太奇、意象性蒙太奇和概念性蒙太奇三种类型。
故事性蒙太奇是通过不同的影像片段来串联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种类型的蒙太奇通常用于电影和电视剧中,可以通过将不同时间、地点、人物的镜头进行剪辑,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意象性蒙太奇注重影像的视觉冲击力和意境的传达。
影像片段通常是通过一系列有着共同主题或视觉元素的片段组合而成。
这种类型的蒙太奇更注重对观众感官的刺激和情感的表达,能够通过非线性的结构和跳跃的剪辑方式来创造独特的视觉体验。
概念性蒙太奇更注重表达一种思想或主题。
影像片段通常是通过一种隐喻、象征或对比的方式来组合而成,以传达其中一种抽象的概念或哲学思考。
这种类型的蒙太奇可以用于广告、音乐视频等领域,通过视觉的表达方式来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蒙太奇具有许多功能,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功能。
首先,蒙太奇可以用于表达时间和空间的跳跃。
通过将不同时间、地点的镜头快速剪辑在一起,可以打破现实世界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创造出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
其次,蒙太奇可以通过剪辑不同的影像片段来表达情感和情绪。
通过影像的节奏和音乐的配合,可以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此外,蒙太奇还可以通过剪辑不同的影像片段来传递信息和观点。
通过对具体细节的重复、变化和对比,可以对观众进行暗示、引导和思考。
这种方式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政治宣传等领域,以影像的方式来传递特定的信息和观点。
最后,蒙太奇还可以用于创造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
蒙太奇蒙太奇(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电影发明后又在法语中引申为“剪辑”。
蒙太奇论者的共识是:镜头的组合是电影艺术感染力之源,两个镜头的并列形成新特质,产生新涵义。
蒙太奇思维符合思维的辩证法,即:揭示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感性表象理解事物的本质。
蒙太奇的完整概念,包括三层意思。
1.作为电影反映现实的艺术方法——独特的形象思维的方法,即蒙太奇思维,蒙太奇原理;2.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3.作为电影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蒙太奇的分类蒙太奇具有叙事和表意两大功能,据此,我们可以把蒙太奇划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
第一种是叙事手段,后两类主要用以表意。
叙事蒙太奇又称“叙述性蒙太奇”。
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的一种蒙太奇类型。
它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表现动作的连贯,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是影片中最基本的、常用的叙述方法。
特点是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
叙事蒙太奇根据叙述方式一般分为平行蒙太奇、交叉(或称交替)蒙太奇、颠倒蒙太奇、连续蒙太奇、重复(或称复现式)蒙太奇等。
1.平行蒙太奇两条或两条以上情节线索(不同时空、同时异地、异时同地或同时同地)的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之中,或几个表面毫无联系的情节(或事件)互相穿插交错表现而统一在共同的主题中。
平行蒙太奇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用以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以扩大影片的容量;又由于几条线索的平列表现,相互烘托,可以形成对比、呼应,产生多种艺术效果,丰富剧情;还可以提供自由叙述和时空灵活转换的可能性,使影片结构多样化。
例如,普多夫金的《母亲》中,游行示威的工人队伍逐渐壮大,与涅瓦河的冰块逐渐溶化镜头的平行描绘。
蒙太奇进阶知识点总结一、蒙太奇的类型1.概念蒙太奇概念蒙太奇是一种以想象力为基础的蒙太奇形式,它通过镜头之间的关联来展示一个概念或主题。
概念蒙太奇常常出现在艺术电影中,它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组合来传达抽象的概念,例如爱情、孤独、自由等。
2.情感蒙太奇情感蒙太奇是一种通过快速的剪辑和镜头连接来传达人物情感和心理状态的蒙太奇形式。
情感蒙太奇常常出现在戏剧电影中,它通过镜头的快速变换和情感音乐的配合来展现人物内心的纷繁复杂。
3.时间蒙太奇时间蒙太奇是一种通过剪辑来展现时间的推移和不连续性的蒙太奇形式。
时间蒙太奇常常出现在悬疑、科幻和惊悚电影中,它通过剪辑的手法来展现故事中时间的错综复杂,深化剧情的张力和悬念。
4.空间蒙太奇空间蒙太奇是一种通过剪辑来展现空间的错觉和转换的蒙太奇形式。
空间蒙太奇常常出现在幻觉、梦境和心理电影中,它通过剪辑和特效的手法来展现角色在不同空间的穿梭和错乱,营造出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二、蒙太奇的应用1.故事叙述蒙太奇常常用于电影中的故事叙述,它通过快速的剪辑和镜头连接来展现故事的节奏和张力,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共鸣。
蒙太奇可以通过剪辑来压缩时间和空间,加速故事的进展,同时也可以通过镜头之间的联想和对比来丰富故事的内涵和情感。
2.情感表达蒙太奇常常用于电影中的情感表达,它通过快速的剪辑和镜头连接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传达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
蒙太奇可以通过剪辑来展现人物的内心挣扎和矛盾,同时也可以通过镜头的快速变换和情感音乐的配合来营造氛围和情感共鸣。
3.时间错位蒙太奇常常用于电影中的时间错位,它通过剪辑来展现故事中时间的推移和不连续性,增强剧情的张力和悬念。
蒙太奇可以通过剪辑来展现时间的错综复杂,同时也可以通过镜头之间的对比和联想来赋予故事更多的内涵和意义。
4.视角转换蒙太奇常常用于电影中的视角转换,它通过剪辑来展现角色在不同空间和时间的转换,营造出错综复杂的视觉效果。
蒙太奇可以通过剪辑来展现角色的空间穿梭和错乱,同时也可以通过镜头的对比和联想来丰富故事的视觉呈现。
蒙太奇的分类蒙太奇可分为二类:叙事蒙太奇和对列蒙太奇。
一、叙事蒙太奇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要目的。
定义:按照事件、事物发展的时间流程、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以及段落。
它是影、视中最基本的叙述方法。
可以按内容的时间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和分叙等几种。
纪录片、新闻片大多数是按叙事蒙太奇技法来构思、拍摄、编辑电视片的。
1.顺叙蒙太奇又称连续式蒙太奇。
它按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时间的先后次序,有节奏地组接镜头,进行连续的叙述。
这种形式的蒙太奇,又是叙述式中最常用的、最普遍的一种。
《最后的山神》做桦皮舟。
顺叙蒙太奇缺乏时间、地点和场面的变化,无法处理多线索同时发展的情节,容易造成平铺直叙的感觉,缺乏表现艺术。
2.倒叙蒙太奇倒叙蒙太奇先交代故事的结局、事件的结果或某些关键性的情节,再倒回去具体叙述故事始末、事件发展过程。
它常常借助于叠印、化变、画外音、旁白等,转入倒序。
倒叙方法的直接结果是产生叙述上的变化,造成悬念,引人人胜地展开故事的情节。
《停战以后》《第八个是铜像》3.插叙蒙太奇在叙述中心事件时,插入有关联的其他内容,用以说明背景、交代情节、介绍人物,帮助观众弄清主要情节内容和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
插叙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也可以打乱时间顺序。
在故事片、电视剧中,它常以回忆的形式出现。
插叙形式的回忆,往往不是大段的回忆,否则会影响对中心事件的叙述。
4.分叙蒙太奇分叙蒙太奇是把几个故事或几条情节线索分开来进行叙述,在表现方法上既可以交替描述,也可以依次表现。
这些故事和情节,可以有某种剧情上的联系,也可以毫无关系,但是,它们都是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同一个主题思想的。
《奥德加的等待》5.平行蒙太奇在分叙蒙太奇中,特别要提一下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是在同一个主题中,将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列表现,强调的是同时性。
它的表现形式可以采用依次分叙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交替分叙的方式。
蒙太奇究竟有多少种不同的蒙太奇,蒙太奇应该怎样来分类,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
多至36种。
也有人认为过分繁琐的分类是徒劳无功的。
艺术手段千变万化,不可能把它归纳成若干文法规范,随时会有艺术家创造出新的手法。
从功能出发,将蒙太奇大体分成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等三大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叙事蒙太奇,也称为叙述蒙太奇,是以展示事件、交待情节、表现冲突为主要宗旨的蒙太奇手法。
叙事蒙太奇的核心作用就是叙述故事,基本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空间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来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1、线性蒙太奇:又称连续蒙太奇,指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讲述故事。
比如伊朗电影《小鞋子》,哥哥丢失了妹妹的鞋、然后兄妹俩共穿一双鞋上学、最后哥哥参加田径比赛只求赢得球鞋的故事,按照时间先后的单一线索娓娓道来,顺畅连贯,真实感人。
线性蒙太奇在电影中最为普遍,是推动剧情发展和情绪演变的基本手段。
但是有时也会因为顺序发展缺乏情节张力,使得故事陷于平铺直叙。
因此为求更好地适应情节展示,线性蒙太奇也经常和下面的平行、交叉蒙太奇混合使用。
2、平行蒙太奇:指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或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中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列展现,既分头叙述又统一在同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中;或者指多个表面毫无联系的情节或事件相互穿插表现,又统一在共同的主题中。
比如韩国影片《生死谍变》中,足球比赛之前刺杀总统的行动还未开始,朝鲜间谍分头准备暗杀行动,韩国特工也在努力发掘线索阻止暗杀,敌我双方各自在不同的地方行动,平行蒙太奇的处理使得本来独立的双方产生了间接的情节张力,扣人心弦。
美国影片《查理的天使》中三个天使的生活、执行任务的前期准备活动,都是以平行蒙太奇方式交代的。
再如前面仔细介绍过的格里菲斯影片《党同伐异》,就是将四个主题统一、但时间地点截然不同的四个故事平行叙述、并列展示。
蒙太奇:1919年苏联电影人提出,来自于法语(montage),原是建筑学用语,意为“构成、装配”。
运用到电影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电影创作中,蒙太奇是指按照情节的发展、观众的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个事件的发展的一种技法。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基础,可分为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两个基本类别。
叙事蒙太奇:是指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叙事蒙太奇由美国导演格里菲斯首创,是目前电影中最常用的叙事方法。
叙事蒙太奇根据叙述方式一般可分为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等。
连续蒙太奇:是指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进行叙述,以展现事件连续过程的一种蒙太奇方法。
连续蒙太奇存在一定的缺点,那就是缺乏时间、场面、地点的变化,无法同时展开多条线索叙述故事。
平行蒙太奇: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情节线索的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又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中,或者几个表面毫无联系的情节或事件相互穿插、交错表现,统一在固定的主题中。
平行蒙太奇具有对比的作用,最经典的平行蒙太奇运用是在格里菲斯的影片《党同伐异》中。
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由平行蒙太奇发展而来。
交叉蒙太奇所表现的是同一时间内的两条或多条线索的齐头并进,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因果关系,彼此依存,互相促进,而且交替频繁,最终汇合在一起。
交叉蒙太奇能够营造紧张激烈的气氛,常用于表现追逐或营救等惊险场面。
最后一分钟营救:是由“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创造的剪辑手法。
他在1915年拍摄影片《党同伐异》时使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构成了电影史上的第一次“最后一分钟营救”,产生了奇妙的紧张效果。
这种手法至今仍被运用到电影中,用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重复蒙太奇:又称“复现式蒙太奇”,是指影片中代表一定寓意的镜头或场面乃至各种元素在关键时刻一再出现,造成强调、对比、呼应、渲染等艺术效果,深化观众的印象。
一、蒙太奇释义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指影视创作过程中画面镜头和声音的剪辑组合。
普多夫金语“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
狭义的蒙太奇指按照特定的创作目的和遵循一系列艺术规则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进行有机编排组合的手段。
更狭义的蒙太奇是:在后期制作中,将摄录的素材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精心排列进行剪辑,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
介绍三个发展阶段:卢米埃尔兄弟、梅里爱、美国著名导演格里菲斯。
二、苏联的蒙太奇和形式主义传统苏联电影导演库里肖夫和他的学生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普多夫金:含义存在于一些镜头的并列中,而不存在于单独一个镜头中。
库里肖夫认为电影的思想是通过各个部分连接构成一个统一行动所创造的。
这些局部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毫不相干。
1)演员莫兹尤辛的面部特写镜头,桌子上摆放一盆汤。
2)演员莫兹尤辛的面部特写镜头,一口棺材里躺着一具女尸,3)演员莫兹尤辛的面部特写镜头,一个小女孩玩玩具狗熊。
又例:1)、一个人在笑;手枪直指着;惊惧的脸。
(怯懦)2)、惊惧的脸;手枪直指着;一个人在笑。
(勇敢)由此,库里肖夫得出结论:造成观众情绪反映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影片结构的基础来自镜头的组合,即蒙太奇。
有名的“库里肖夫效应”。
谢·爱森斯坦相信自然界的无穷变化是辩证的,是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的结果。
每一个对立面在时间上都包含着自我毁灭的种子,而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则是运动和变化之母。
他相信剪辑应当是辩证的:两个镜头的冲突(正题和反题)将产生全新的思想(合题)。
爱森斯坦认为剪辑应产生激烈冲突,而不是细致的连接。
他说,平稳的过渡就是丧失机会。
爱森斯坦认为剪辑是一个近乎神秘的过程。
他把剪辑比做有机细胞的生长。
爱森斯坦认为,剪辑的节奏在影片中应像内燃机的迸发一样。
镜头的对比、持续、成形、设计以及光线的映射就像激流里的物体向着不可改变的目的地奔腾而去。
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之间的差别表面看来是学术性的。
、蒙太奇的含义“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建筑学上的用语,是“装配”、“构成”的意思,即把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安装装配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物。
“蒙太奇”的术语引申到影视创作中,最基本的含义是剪辑和组合的意思。
影视创作者为了塑造完整的银屏形象,第一步是把现实的生活、过程分割成许多小片断,通过摄像机分别拍摄下来。
拍摄下来的一个个零散的镜头,就如同为准备制作镶嵌艺术品而精选出来的贝壳小碎片,在没有经过适当的组织和装配之前,它们并不构成完整的作品形象,于是创作的第二步,就要把这些零散的镜头“装配”起来,组装成为一个表现一定思想内容的有机整体,如同把选择好的贝壳碎片拼装成一幅完整的图案一样。
前苏联电影大师库里肖夫指出“把动作的各个镜头在一定顺序下连接(装配)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这就叫蒙太奇。
”前苏联另一位电影艺术家普多夫金对蒙太奇的解释是:“一部电影总是分成许多的片断(更确切地说,电影就是由这些片断构成的),……将若干片断构成场面,将若干场面构成段落,将若干段落构成一部片子的方法,就叫蒙太奇。
”我国电影理论家夏衍指出“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发展的一种技法。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特有的构成规律。
按照我国电影导演张骏祥的论述:“蒙太奇……最初的意义只是指镜头的剪辑而言,逐渐地这个词的含义已经包括到起码有这几方面:(一)画面(镜头)的组织关系;(二)音响、音乐的组织关系;(三)画面与音响音乐的组织关系;(四)由这些关系而发生的意义和作用。
前三项属于结构形式,后一项已经是形式与内容的相互影响的问题了。
”综合上述关于电影蒙太奇的各种解释和阐述,我们可以初步归纳为:在电影的创作中,电影艺术家先把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成许多不同的镜头(画面),进行分别拍摄,然后再按照原先规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镜头(画面)有机地组接起来,产生平行、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断和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
蒙太奇究竟有多少种不同的蒙太奇,蒙太奇应该怎样来分类,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
多至36种。
也有人认为过分繁琐的分类是徒劳无功的。
艺术手段千变万化,不可能把它归纳成若干文法规范,随时会有艺术家创造出新的手法。
从功能出发,将蒙太奇大体分成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等三大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叙事蒙太奇,也称为叙述蒙太奇,是以展示事件、交待情节、表现冲突为主要宗旨的蒙太奇手法。
叙事蒙太奇的核心作用就是叙述故事,基本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空间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来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1、线性蒙太奇:又称连续蒙太奇,指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讲述故事。
比如伊朗电影《小鞋子》,哥哥丢失了妹妹的鞋、然后兄妹俩共穿一双鞋上学、最后哥哥参加田径比赛只求赢得球鞋的故事,按照时间先后的单一线索娓娓道来,顺畅连贯,真实感人。
线性蒙太奇在电影中最为普遍,是推动剧情发展和情绪演变的基本手段。
但是有时也会因为顺序发展缺乏情节张力,使得故事陷于平铺直叙。
因此为求更好地适应情节展示,线性蒙太奇也经常和下面的平行、交叉蒙太奇混合使用。
2、平行蒙太奇:指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或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中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列展现,既分头叙述又统一在同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中;或者指多个表面毫无联系的情节或事件相互穿插表现,又统一在共同的主题中。
比如韩国影片《生死谍变》中,足球比赛之前刺杀总统的行动还未开始,朝鲜间谍分头准备暗杀行动,韩国特工也在努力发掘线索阻止暗杀,敌我双方各自在不同的地方行动,平行蒙太奇的处理使得本来独立的双方产生了间接的情节张力,扣人心弦。
美国影片《查理的天使》中三个天使的生活、执行任务的前期准备活动,都是以平行蒙太奇方式交代的。
再如前面仔细介绍过的格里菲斯影片《党同伐异》,就是将四个主题统一、但时间地点截然不同的四个故事平行叙述、并列展示。
一、蒙太奇的概念
蒙太奇(mentage)法文音译而来。
原为建筑学术语。
意为构成,装配。
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摄许多镜头,然后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的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等联系和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组成一部影片,这些构成形式与构成手段就叫蒙太奇。
二、蒙太奇的分类
(1)叙事蒙太奇
定义:
即指对客观事实的叙述,重在写实,基本上按照时间或者逻辑顺序组接。
相对于舞台演出而言,影视作品的显著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组合灵活方便。
叙事蒙太奇就是充分利用镜头前后衔接的习惯性思维,把不同的时间空间组织起来。
分类:
①简单叙事蒙太奇
简单蒙太奇是指完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组合和叙事。
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前进式,指几个镜头的景别越来越近,先介绍总体环境,再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具体的人或物。
第二种是后退式,指几个镜头的景别越来越远,先提出一个兴趣点,再介绍总体。
第三种是片段式,指几个片段概述一个过程的全貌,省去中间次要的过程。
②复合叙事蒙太奇
是指以顺序为主,但在其中切入,穿插进若干镜头,以补充,回忆有关情景,大体相当于叙事方法中的插述。
③呼应蒙太奇
又称连贯蒙太奇。
是指前一镜头引出一个关注点,后一镜头立即回应,首尾衔接,实现转场。
例如女孩喊“妈妈——”话音未落,下一个镜头出现妈妈的脸。
④过渡蒙太奇
在两个镜头的衔接处,找到一个过渡点作为纽带,实现前后转场。
例如,一位军人在边关站岗,画面中抬头望月——一轮明月——妻子在家乡也在抬头望月,思念丈夫。
这里从边关过渡到家乡,靠月亮来过渡。
(2)表现蒙太奇
定义:又称对列蒙太奇。
与情节无关,不是为了叙事,而是为了某种艺术的需要。
它是导演情感的抒发,重在写意。
不以时间为顺序,而以不同内容的镜头来暗示。
表达一个原来没有的信含义。
分类:
①积累蒙太奇
是指同类的镜头相加,即把一些性质相同的而画面不同的几个镜头连续组接在一起,通过不断的积累,叠加,产生一个总体印象,共有一个主题。
②重复蒙太奇
是指相同镜头的相加。
让某一镜头重复出现。
突出它的重要性,加深观众印象。
指相反的镜头相加,把俩个内容对立,性质相反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反差。
③平行蒙太奇
在一个段落里出现两条以上的线,它们反复交替出现,平行发展,相符相成。
④比喻蒙太奇
相当于修辞中的“比喻”
⑥象征蒙太奇
同比喻蒙太奇相似,有时二者难以区分,泛称为蒙太奇即可。
注意:一些镜头可以兼类。
可以既是平行蒙太奇,又是对比蒙太奇。
没有必要强行区分三、蒙太奇的作用
(1)使影片取得时空的极大自由
蒙太奇的运用,使电影可以大大压缩或者放大生活中实际的时间,形成所谓“电影的时间”(2)使影片具有高度集中概括的能力
(3)是影片自由地交替使用叙述的角度
(4)通过镜头更迭运动的节奏影响观众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