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工程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274.50 KB
- 文档页数:3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毕业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110kV 变电站设计专 业班 级 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宋体四号加粗,保持横杠左右端整齐华文行楷1号居中,上空一行宋体2号居中任务书填写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根据各课题的具体情况填写,经学生所在专业的负责人审查、系主管领导签字后生效。
此任务书应在毕业综合实践开始前一周内填好并发给学生;2、任务书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定或按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3、任务书内填写的内容,必须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完成的情况相一致,假设有变更,应当经过所在专业及系统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重新填写;4、任务书内有关“系”、“专业”等名称的填写,应写中文全称,不能写数字代码,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请标准化填写;5、任务书内“主要参考文献”的填写,应按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6、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2年4月2日”或“2002-04-02”。
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说明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性质和目的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工科应用型学生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在学生学完全部课程,并完成必要的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训的基础上进行的。
毕业综合实践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彼此配合,是前面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提高,其内容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除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外,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等,使他们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区域电网设计4-7学生姓名:何泰楠,黄界姿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所在学院:电力学院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班报告提交日期:2012年1月1日目录目录 (1)前言 (4)一、设计原始资料 (5)1.1、设计的系统与厂、站资料 (5)1.2、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7)二、校验电力系统功率平衡和确定发电厂的运行方式 (8)2.1负荷合理性校验 (8)2.2功率平衡校验 (8)2.3电力电量平衡校验 (10)三、确定电力系统的接线图 ························ 1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拟定主接线方案 ······························ 1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选择接线方案1,2进行设计工作 (19)3.3 matlab潮流计算与powerword仿真潮流计算的对比 (25)3.3.1 方案1 matlab潮流计算与powerword仿真潮流计算的对比 (25)3.3.2方案2 matlab潮流计算与powerword仿真潮流计算的对比 (27)3.4 N-1潮流校核 (29)3.5 三相短路容量测算校核 (35)四、确定发电厂、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1 .设计的目的:.设计的目的:.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 1 1 )巩固)巩固)巩固 " " 发电厂电气部分发电厂电气部分发电厂电气部分 " " 课程的理论知识。
(课程的理论知识。
(课程的理论知识。
( 2 2 )学习和)学习和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
(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
( 3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 4 4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 5 5 ) 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 6 6 ) 工程绘图能力。
(工程绘图能力。
( 7 7 )撰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撰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能力。
2 .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设计的要求( 1 )电气主接线设计(图纸)电气主接线设计(图纸)电气主接线设计(图纸 1 1 张)张)张) 根据设计任务书,分析原始资料与数据,列出技术上可能实现的多个方案;经过分析比较,留下 1 — 2个较优方案,对较优方案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比较(经济计算分析,设备价格、使用综合投资指标),确定最优方案。
确定最优方案。
( 2 )电气设备选择)电气设备选择)电气设备选择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按短路状态校验热稳定和动稳定。
应选择的电气设备包括: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器、互感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导线和电缆等。
( 3 )厂用电部分主接线设计)厂用电部分主接线设计)厂用电部分主接线设计 根据变电站的类型和总容量,确定厂用电压等级、接线形式、厂用变压器的台数及引入方式,选择厂用变压器的容量。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课程设计题目: 两相负调差电路设计院系名称: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0803学生姓名:郭荣翔学号: 200848720303 指导教师:邵锐目录1 概述………………………………………………………………………………2 调差系数调整原理………………………………………………………………3 两相负调差电路……………………………………………………………………设计心得……………………………………………………………………………参考文献……………………………………………………………………………1概述对自动励磁调节器进行调整,主要是为了满足运行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是:①保证并列发电机组间无功电流的合理分配,即改变调差系数;②保证发电机能平稳地投入和退出工作,平稳地改变无功负荷,而不发生无功功率冲击的现象,即上下平移无功调节特性。
在实际运行中,发电机一般采用正调差系数,因为它具有系统电压下降而发电机的无功电流增加这一特性,这对于维持稳定运行是十分必要的。
至于负调差系数,一般只能在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时采用,这时发电机外特性具有负调差系数,但考虑变压器阻抗降压以后,在变压器的高压侧母线上看,仍具有正调差系数。
因此负调差系数主要用来补偿变压器阻抗上的压降,使发电机-变压器组的外特性下倾度不至于太厉害,这对于大型机组是必要的。
2调差系数调整原理图a 发电机调差系数与外特性当调差系统δ>0,即为正调差系统时,表示发电机外特性下倾,即发电机无功电流增加,其端电压降低;当调差系统δ<0,即为负调差系统时,表示发电机外特性上翘,即发电机无功电流增加,其端电压上升;当调差系统δ=0,即为无差调节。
图a表明了上述情况。
图b 调差系数调整原理框图正、负调差系数可以通过改变调差接线极性来获得,调差系数一般在±5%以内。
调差系统的调差系统的调节原理如下。
在不改变调压器内部元件结构的条件下,在测量元件的输入量中,除UG外,再增加一个与无功电流IQ成正比的分量,就获得了调整调差系数的效果。
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电力工程学院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目录第一部分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任务课题1 (2)2. 设计任务课题2 (3)3. 设计任务课题3 (4)4 . 设计任务课题4 (5)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 (7)第三部分时间安排及提交成果 (9)第四部分参考资料 (9)一、目的要求通过设计巩固已学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低压泵站电气部分设计方法。
二、设计原始资料2.1.全站电气负荷瓜洲抽水站位于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古运河河口上。
该站南出长江,北入淮河,与套闸、排涝闸、节制闸等水工建筑物组成瓜洲水利枢纽工程。
该枢纽工程承担着扬州城区、淮河下游邵伯湖地区、沿江低洼地区和仪扬丘陵山区的防洪、灌溉、排涝、通航等任务,具备挡潮、引水、交通等多种功能。
该站可抽引江水为邵伯湖周边地区补给水源,同时承担邗江区瓜洲镇5万亩农田的排涝任务,还可抽排古运河的污水。
该站现安装800ZLB-125型轴流泵, 配套JS—12—10型95kW异步电机16台套,总装机容量1520kW,设计流量20 m3/s, 设计排涝扬程3.17m。
该站由瓜洲变电所直接供电,采用三拼高压电线,引入10kV电源。
泵站另设排水泵8 kW,电动葫芦3 kW,检修动力5 kW,平均功率因数0.8,平均效率0.85。
泵站照明3.5 kW,平均功率因数0.7。
系统最大运行短路容量200MV A, 最小运行短路容量180MV A。
泵站在计费计量点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
2.2.电气设备改造现状(1)电源与主变改造:泵站电源为10kV架空线,用地下电缆经穿墙套管进入户内高压开关柜。
5台10kV开关柜按序排列为:进线柜、计量柜、电压互感器柜、主变开关柜(2台)。
按泵站容量选用SCB9—1000/10干式变压器两台。
考虑到泵站其它动力电源来自瓜州闸区内400kV A变压器供电, 为防止该变压器或该系统设备故障时影响泵站闸门的启闭,从泵站主变0.4kV侧引出一路电源作为站用动力电源的备用电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的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对其进行保护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因此,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学习中,需要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任务,以加深学生对该领域的理解和掌握。
一、任务背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本质就是一种电子保护装置,其作用是及时监测电力系统的异常情况,并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止系统出现进一步的损失。
该技术应用极其广泛,涉及到建筑、交通、能源等领域,因此,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设计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二、任务目标1. 理解电力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相关知识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中,需要对电力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
包括电力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具体功能,电力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从而为后续操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 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电力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相关知识之后,需要深入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保护的类型和特点等。
同时,要熟悉各种继电器的性能和特点、继电保护的运作流程及相关控制技术,以便在后续操作中提供指导。
3. 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方案并设计系统在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后,需要根据学习成果和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方案并进行设计。
这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电路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并做出合理的安排。
4. 在实际操作中发掘问题并进行解决在课程设计任务中,有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系统参数计算出现偏差、电力设备未能正常工作等等,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课程设计任务的进行。
因此,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发掘问题,加强交流和沟通,并及时解决问题,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三、任务内容1. 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学习对电力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学习,以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摘要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分析计算,用以研究系统规划和运行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对规划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检验所提出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案能否满足各种运行方式的要求;对运行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预知各种负荷变化和网络结构的改变会不会危及系统的安全,系统中所有母线的电压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以内,系统中各种元件(线路、变压器等)是否会出现过负荷,以及可能出现过负荷时应事先采取哪些预防措施等。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最基本的计算。
除它自身的重要作用之外,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中,潮流计算还是网损计算、静态安全分析、暂态稳定计算、小干扰静态稳定计算、短路计算、静态和动态等值计算的基础。
传统的潮流计算程序缺乏图形用户界面,结果显示不直接难与其他分析功能集成。
网络原始数据输入工作大量且易于出错。
本文采用MATLAB语言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潮流计算软件。
而采用MATLAB 界面直观,运行稳定,计算准确。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MATLAB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书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概述2.1 电力系统简介2.2 潮流计算简介2.3 潮流计算的意义及其发展三、潮流计算课题3.1 潮流计算题目3.2 对课题的分析及求解思路四、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4.1计算公式4.2 解题一般步骤4.3 手算部分4.4 计算机部分五、潮流计算流程图及源程序5.1 潮流计算流程图5.2 潮流计算源程序图总结参考文献一、设计内容及要求复杂网络牛顿—拉夫逊法潮流分析与计算的设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一项最基本的计算,设计内容为复杂网络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牛顿-拉夫逊法。
首先,根据给定的电力系统简图,通过手算完成计算机算法的两次迭代过程,从而加深对牛顿-拉夫逊法的理解,有助于计算机编程的应用。
其次,利用计算机编程对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的各参数进行解析和计算;编程完成复杂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电力系统支路改变、节点增减的程序变化;编程完成各元件的功率损耗、各段网络的电压损耗、各点电压、功率大小和方向的计算。
课程设计报告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目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一、题目要求 (1)二、设计方案 (6)三、短路点短路电流计算 (11)四、整定计算 (13)五、继电器选型 (20)六、总结 (22)参考文献 (2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题目要求1.目的任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接受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次培养训练和检验。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设计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设计、计算,识图、绘图,以及查阅、使用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以中型企业变电所主变压器及相邻线路为对象,主要完成继电保护概述、主变压器及线路继电保护方案确定、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绘保护配置图等设计和计算任务。
为以后深入学习相关专业课、进行毕业设计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2.设计内容2.1主要内容(1)熟悉设计任务书,相关设计规程,分析原始资料,借阅参考资料。
(2)继电保护概述,主变压器继电保护方案确定,线路保护方案的确定。
(3)短路电流计算。
(4)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
(5)各种保护装置的选择。
2.2原始数据某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如图1所示,两台变压器均为双绕组、油浸式、强迫风冷、分级绝缘,其参数如下:S N=63MVA;电压为110±8×1.25%/38.5 kV;接线为Y N/d11(Y0/Δ-11);短路电压U k(%)=10.5。
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110kV侧的中性点只有一台接地,若只有一台运行,则运行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
2.3设计任务图1 主接线图结合系统主接线图,要考虑L1L2两条110kV高压线路既可以并联运行也可以单独运行。
针对某一主变压器及相邻线路的继电保护进行设计,变压器的后备保护(定时限过电流电流)作为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已知条件如下:(1)变压器35kV母线母线单电源辐射形线路L3L4的保护方案拟定为三段式电流保护,保护采用两相星形接线,L5L6馈出线定时限过流保护最大的时限为1.5s,线路L3L4的正常最大负荷电流为450A,(2)L1L2各线路均装设距离保护,试对其相间短路保护I,II,III段进行整定计算,即求各段动作阻抗Z OP I,Z OP II,Z OP III和动作时限t1I、t1II、t1III,并校验其灵敏度,线路L1L2的最大负荷电流为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倍,功率因数cosϕ=0.9,各线路每千米阻抗Z1=0.4Ω,阻抗角ϕL=700,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 SS=1.5,继电器的返回系数Kre=1.2,并设Krel`=0.85, Krel``=0.8, Krel```=1.2,距离III段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3)变压器主保护采用能保护整个变压器的无时限纵差保护,变压器的后备保护作为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1、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完成,一方面巩固课程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一方面训练学生综合运作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能初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独立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2、设计题目及要求:可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也可以自选,但内容必须与本课程相关,每组2--3人。
设计题目(参考):1、设计声光双控延迟节电灯2、设计一个晶闸管交流调速系统3、设计一个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4、设计一个逆变电路5、设计一个稳压电路6、设计一个气体点火电路7、设计一个过压保护电路3、设计任务及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分析任务书、查阅收集资料,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联系实际、掌握正确的方法,理清思路,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撰写设计说明书,其格式和字数应符合规定。
根据要求设计出实际可行的电路,并计算电路中所用元器件的参数,确定其规格型号;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整洁、完备、内容正确、概念清楚、文字通畅,并绘制出相应的电路图,符合规范。
1)理论设计:根据所选题目,设计出完整电路, 要求画出电路图。
2)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如下:a、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b、设计报告:字数约2000~3000字,内容包括:○1设计题目;○2系统的主要功能、作用以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3总体设计方案、工作和组成原理(框图)或设计说明、采用的技术路线等;○4其他有关的理论分析和计算;○5设计总结:对整个设计工作过程进行归纳和综合,对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解决的方法、措施、建议和对这次设计实践的认识、收获和提高。
c、作品的使用或操作说明。
d、设计图纸和实验数据图表。
3)设计内容不允许抄袭和复印,否则取消设计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