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重点(汉语言文学专业)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题型及重点
一、填空:术语、重要作品及作家、人物形象(次重要作品:新女性代表人物、《日
出》、《原野》、《小二黑结婚》、张爱玲、左联和东北作家群、废名)
二、选择:重要作品(矛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10分
三、名词解释:文学社团(文研会、创造社)
文学流派(九叶诗派、新感觉派)
文学现象 文学主张(“三美”)谁+时间+在哪里发表+内容+意义
文学形象(零余者)
四、简答(ppt 有答案):人物形象(阿Q 、吴荪甫、觉新、觉慧、祥子、繁漪)
作品思想及艺术成就(《子夜》、《家》、《骆驼祥子》、
《女神》)
五、作品分析:诗歌 (艾青、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穆旦、冯至) 15分
六、论述二选一:小论文(鲁迅&沈从文)1×20分
其它:湖畔诗派 、小诗运动代表诗人和作品 3×5=15分 2×10=20分 20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知识点一、内容概述文学发展与历史背景: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背景、经济状况和文化建设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重要作家与作品:熟悉现当代文学中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包括鲁迅、茅盾、巴金、柔石、叶紫、莫言、余华等作家的生平、创作特点及其重要作品的主题、风格等。
文学流派与思潮: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各种流派和思潮,如白话文运动、左翼文学、现代派诗歌、朦胧诗、先锋小说等,掌握其产生背景、代表人物及作品特点。
文学理论与批评: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批评方法和观点,包括茅盾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胡风的现实批判主义等。
跨文化交流与文学互动: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现象,以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互动关系,如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交流等。
文学作品鉴赏与分析: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学会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风格、语言等特点,掌握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
1. 阐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性首先它反映了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变迁,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这些思想变化和精神面貌都得以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得到展现和传承。
因此研究现当代文学,可以深入理解民族精神的演变和发展。
其次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了解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窗口,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变革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这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再次现当代文学对于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本土化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研究现当代文学,有助于理解中国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独特性并进行自我创新。
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提升个人素养也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阅读和学习现当代文学作品,可以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之一。
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均倾向於现实主义。
主张文学为人生,代表人物:周作人,沈雁冰。
2创造社: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
1921年7月中旬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郁达夫等创立。
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
3朦胧诗:朦胧诗是酝酿于文革期间,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正式出现于文坛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得名于当时官方媒体对其作品“晦涩”、“朦胧”的批评。
最初以地下刊物《今天》为核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朦胧诗是人本主义对长期文化专制的反抗。
代表人物,北岛、舒婷。
4天安门诗歌运动: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4月5日前后,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爆发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群众性诗歌运动。
这是当代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文学自身5《讲话》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诸如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问题、歌颂和暴露的问题等。
讲话对上述问题一一作了剖析,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熟悉工农兵,转变立足点,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讲话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
6 现代诗:派继象征诗派、后期新月派后,在20世纪30年代诗坛上形成了被时人称之为现代诗派的新流派。
主要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一个何其芳、徐迟、废名、林庚等,因主要在施蛰存主编的《现代》上发表诗作,故而得名,诗歌创作追求“纯诗”写作和新诗的现代性,强调诗歌形式的“散文化”和情绪的“朦胧美”,是西方象征派和古典诗歌美学主张的产物。
东北师范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心灵史》是用文学形式写的一部()。
A.文化史B.民族史C.宗教史D.野史参考答案:B2.下列作品属于寻根小说范畴的有()。
A.《棋王》B.《爸爸爸》C.《卖蟹》D.《最后一个渔老儿》参考答案:ABD3.“小腿疼”、“吃不饱”是作家赵树理在哪篇小说中塑造的两个“落后”人物?()A.《锻炼锻炼》B.《登记》C.《三里湾》D.《孟祥英翻身》参考答案:A4.40年代解放区出现的新歌剧有()。
A.《白毛女》B.《赤叶河》C.《兄妹开荒》D.《王贵与李香香》5.文研会在日本成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6.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作品有()。
A.《三里湾》B.《创业史》C.《山乡巨变》D.《上海的早晨》参考答案:ABC7.周作人为提倡富于艺术性的叙事、抒情散文而引入的概念是()。
A.美文B.人的文学C.三大主义D.八事参考答案:A8.《祝福》中的主人公是()。
A.祥林嫂B.单四嫂子C.华老栓D.闰土参考答案:A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0.《边城》是一部带“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1.闻捷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辑是()。
A.《天山牧歌》B.《复仇的火焰》C.《生活的赞歌》D.《祖国,光辉的十月》参考答案:A12.下列哪些小说反映了工业化建设?()A.《铁水奔流》B.《百炼成钢》C.《不能走那条路》D.《乘风破浪》参考答案:ABD13.下列哪些小说收入鲁迅的呐喊集?()A.《孔乙己》B.《狂人日记》C.《故乡》D.《祝福》14.活跃于小说《青春之歌》的人物有()。
A.余永泽B.林道静C.卢嘉川D.李双双参考答案:ABC15.出现在郁达夫小说的人物类型是()。
A.民族资本家B.交际花C.革命家D.零余者参考答案:D16.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重点复习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伤痕小说:2、反思小说:3、寻根小说:4、知青小说:5、大墙文学:6、“现实主义冲击波”7、新写实小说:8、先锋小说:9、女性主义小说:10、归来诗人:11、朦胧诗:二、文学潮流分析(简答题)伤痕小说的主要特点;三、作品主题分析(简答题):《爸爸爸》的文化主题;四、人物形象分析(简答题)《绿化树》中的章永麟形象五、艺术特色分析(简答题):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点;六、综合问答(问答题):结合作品,分析《曾国藩》中的曾国藩形象;方方《风景》赏析名词解释1、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
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
发轫之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他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
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
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
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与反抗。
(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4、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
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重点内容及提纲二.新的文学形式形成的途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1.外来形式的民族化2.传统形式的现代化3.中西结合的崭新形式的创造三.现代文学的阶段划分1.发生期(1917—1920)。
文学革命标志着现代文学的诞生。
这时主要是在批判旧文学的同时开始新文学的创造。
2.发展第一期(1921—1927)。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成立、《沉沦》、《女神》、《阿Q正传》的出版和发表,是新文学进入发展期的标志。
特点为百花齐放。
3.发展第二期(1928—1937)。
“四一二”事变后百花齐放的局面结束,新一个时期也就开始了。
特点为左右分裂,大型作品走向成熟。
4.发展第三期(1937—1949)。
“七七事变”后,分裂局面结束,代之以统一的抗战文艺运动。
主要特点是因政治而划分为不同地区,不同地区又形成前后两个不同阶段。
三.文学革命的内容和意义其内容主要有三项: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打破种种旧形式的束缚,追求文体的解放。
2.批判“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等封建的文学观念;批判桐城派、《文选》派、江西派等封建文学的代表性流派。
3.提倡国民文学、平民文学、社会文学,要求表现社会的真实现状,描写普通人的生活。
世界意义:文学革命是十月革命后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革命文学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二十世纪世界革命文学潮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作品的艺术成就《狂人日记》借鉴俄国果戈里的《狂人日记》的写法,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新的体裁——日记体小说。
4.作品的意义《狂人日记》虽然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但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以娴熟的白话口语,以足够的思想艺术份量,深刻地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把彻底反封建的精神与崭新而完美的形式相结合,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4.鲁迅小说的时代特征六.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1.鲁迅小说对现代小说民族新形式的创造5.鲁迅小说形成了“寓冷于热”的独特风格七.郭沫若诗歌创作简况郭沫若,原名郭开贞,1892年生于四川。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17年、文革十年、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市场经济中的文学。
在这四个阶段中,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从政治宣传到个体表达的转变,从大众文化到精英文化的转变。
2.当代文学的成就:中国当代文学在不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成就。
在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17年,中国当代文学以现实主义为主,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家族》、《茶馆》等。
在文革十年中,文学受到了极大的打压,但仍有少数文学家坚持创作,代表作品有《天龙八部》、《红楼梦》等。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开始向后现代主义转变,代表作品有《白鹿原》、《活着》等。
在市场经济中的文学时期,中国当代文学更加多元化,代表作品有《檀香刑》、《追风筝的人》等。
四、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1.主要流派: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写实主义等。
现实主义流派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家族》、《茶馆》等;后现代主义流派代表作品有《白鹿原》、《檀香刑》等;新写实主义流派代表作品有《平凡的世界》、《活着》等。
2.代表作品: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家族》、《茶馆》、《天龙八部》、《红楼梦》、《白鹿原》、《活着》、《檀香刑》、《平凡的世界》、《追风筝的人》等。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不同阶段的成就和发展方向。
当代文学的历史叙述常以重大政治事件为标志,这种方式暗示了政治和文学的主从关系,这是不正常的。
这揭示了当代文学发展中的问题,并说明它长期以来仍然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中。
在共和国成立之初,当代文学经历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讨论,但这些讨论的目的都是如何更好地为政治服务,而不是关注文学本身的问题。
第一章:1949年至1966年的文学思潮1.历次文代会的评介2.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3.对XXX的《红楼梦》研究进行的批判运动4.关于XXX的批判5.提出并贯彻“双百”方针在建国初期,中国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文艺批判运动。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中国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和流派。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主题和流派,并总结出复习要点。
一、重要作家1. 鲁迅(1881-1936):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他以尖锐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
2. 钱钟书(1910-1998):钱钟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主题涉及家庭、婚姻等。
他的代表作品《围城》通过幽默的笔调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3. 巴金(1904-2005):巴金以揭示农民问题和社会不公正为主题,被誉为“生活写实派”的代表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家》、《春》等。
4. 老舍(1899-1966):老舍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闻名。
他的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5. 阿来(1957-):阿来是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主题涉及藏族文化和西藏问题。
他的代表作品《尘埃落定》、《云南虫谷》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主要主题1. 社会批判:中国当代文学经常关注社会现象问题,批判社会黑暗面和不公正现象。
作家们用文字揭示社会问题,并通过文学作品来影响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2. 历史记忆:中国当代文学也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性,通过回顾历史事件和人物,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
3. 人生哲理:许多当代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探讨人生哲理,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生死、爱情等问题。
他们通过文学表达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流派特点1. 现代主义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流派强调个人主义和精神内省,注重语言形式和实验性的敘事结构。
代表作家有沈从文、杨绛等。
2. 农民文学:农民文学是以农民生活和问题为中心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包括刘庸、杨显惠等。
这种文学探讨农民的命运和他们面临的困境。
3. 女性文学:女性文学关注女性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探讨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的问题。
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知识点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涵盖了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作家及其写作风格、思想倾向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些知识点:1.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宣扬科学、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第一代现代作家:陈独秀、鲁迅、胡适等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们以鲁迅的小说和胡适的散文为代表,探索和提倡了新的文学形式和思想内容。
3. 五四时期的文学思潮:五四时期涌现了大量的文学刊物和文学组织,如《新青年》、《晨钟报》等。
同时,舒服文学、自然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不同的创作潮流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4. 抗日战争与文学:抗日战争期间,文学作品呈现出爱国主义情感,表达了人民对于抗战的支持和呼吁。
徐志摩、冰心等作家的作品在此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
5. 后新文学时期:1949年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文学创作受到了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影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成为官方文学思潮,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反映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家和作品。
6.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
大量的作家和作品受到批判和迫害,文学创作陷入停滞状态。
7. 80年代文学复兴: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文学创作逐渐恢复活力。
新感性主义、实验性文学、后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兴起,作家如余华、莫言、张炜等崭露头角。
8. 当代女性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作家的地位和作品逐渐受到重视。
女性文学关注性别、家庭、婚姻等女性话题,如席慕蓉、三毛、丁玲等作家。
以上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主要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资料
1.中国现在文学开始于1918年。
2.作家鲁迅的出现,是中国现在文学转型的标志。
3.现代文学创作的两个原则:一是“人性的解放”成为新文学的目标,二是个性化的创作原则。
4.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是在晚清时候开始的。
5.维新派的文学革新运动吸取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思想成果。
要求文学借鉴西方文化,表现西方的思想,新事物,心已经,表带爱国图强的民族主额民主思想,为思想启蒙和维新变法服务,在文学形式上,呼唤文体解放,主张“言文合一”向着通俗化,自由化的道路迈进,致力于打破封建旧文学的桎梏。
6.梁启超提出“世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反映出诗歌变革趋向并取得创作实绩,
7.成为“世界革命”旗帜的是黄遵宪。
8.梁启超既是“文界革命”口号的提出者,又是新文体的成功创造者。
9.康有为是新文体散文的积极实践者。
10.1909年,南社成立。
苏曼殊是中国最早翻译拜伦和雪莱诗歌的人,也是中国最早介绍欧洲浪漫文学的人之一。
11.徐枕亚的《玉梨魂》是“蝴蝶鸳鸯派“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自传成分的小说。
12.林纾以翻译为名。
13.陈独秀的《青年杂志》和《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14.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于北京,代表人物有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同照、耿济之、周作人。
郭邵虞,以沈雁冰主编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刊会。
15.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东京,最早的成员包括了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山、田汉、穆木天、陶晶孙、何畏。
前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后期倡导“革命文学”。
16.1920年,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以法令的形式规定自小学一二年纪起,逐步该用白话文的国文课本,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现代汉语得以确立。
17.1930年,“左联”成立。
鲁迅做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对无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倡导时期的经验教训做了总结。
18.1938年,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在武汉成立。
标志着文艺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19.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做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的中心是回答文艺为群众,以及文艺如何群众的问题。
首先,讲话指出:“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第二是为农民,第三是为武装起来的工农群众,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第四是为城市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
”
20.鲁迅小说的特点:
一.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的运用。
二.新颖独特的艺术形式,构成鲁迅小说的另一个特点。
三.大量运用白描的手法。
评价:鲁迅的小说因为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和艺术上的独特成就,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鲁迅成为现代文学的开创者,成为现代小说之父。
21.《野草》是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开先河之作,代表现代散文诗的最高成就。
22.鲁迅的杂文共17本。
23.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24.老舍的《骆驼祥子》艺术特色:
一.情节简单,结构鲜明,脉络清晰。
二.成功的描绘了北京的时态画和风俗画。
虎妞是小说中塑造得很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也是小说中最有生活味和艺术气息的世俗形象。
三.语言简练平易而极具北京地方特色。
25.巴金四川成都人。
原名李尧堂,字蒂甘。
“巴金”是他在1928年8月发表《灭亡》时使用的笔名。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憩园》
26.二三十年代之交,以北平为核心的从事文学活动形成了形成了一
个自由主义作家群体,被称为“京派”。
其主要阵地有《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
京派文学囊括了众多门类,而已小说成就最高,其代表作有废名、沈从文、芦焚、萧乾等。
其中又以沈从文成就最大。
京派小说追求艺术的健康和纯正,常常在对都市文明的审视下,在乡村和都市的对照中,以一种平民知识分子的心态,追求文化内蕴和乡野的平和朴拙之美,弥漫着对封建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双重焦虑,并进行多种文化的体验。
27.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
28.张天翼写的最好的作品是他的讽刺性作品。
他讽刺的主要有三类人物:一类是小知识分子、小市民、小职员。
一类是愚昧而不幸的劳动者,一类是,大地主,官僚和其他权势者。
他的代表作是《华威先生》
29.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一、写意式的夸张
二、简洁的白描。
三、广泛的使用口语和方言。
30.张爱玲小说《传奇》和散文集《流言》中篇小说《小艾》长篇小说《十八春》、《秧歌》《赤地之恋》《怨女》和评论集《红楼梦魇》
小说的艺术魅力:
一、独特的叙述方式
二、以人物为主的的叙述视角
三、生动而意味深长的细节。
31.钱钟书的《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32.艺术特点:讽刺。
钱钟书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联想,举凡道德风俗、人情世故、无不笼罩在他讽刺下,古今中外的警句妙言,典故、名人轶事、随手拈来编织成充满智慧的讽刺文章。
33.1917年,《新青年》发表胡适的《白话文诗八首》,被看成是现代中国最早出现的白话诗。
34.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艺术特点:充分体现了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在形式上把“诗体解放”推到了极致,创造了自由体诗的新格局,被看作是中国心事的奠基之作。
《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的开山之作。
35.新格律诗集中了徐志摩、朱湘、闻一多、饶孟侃、孙大雨、刘梦伟等诗人。
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36.1932年,施哲存主编的《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宣告了现代派的成立。
戴望舒是现代派的代表
37.艾青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常有种忧郁的感情色彩,但这种色彩中有种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怀。
二、重视意向表达情感
三、讲究散文美、注重内在韵律
评价:是“五四”以来,诗歌发展的又一高峰,吸收了中西方的长处,博采众长。
38.冰心
抗战时期,她写了一组题为《关于女人》的文章,主要采用记事写人的方式,有故事、有人物、有对话、借用小说的技法、少了抒情色彩多了机智和风趣。
39.《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40.《白毛女》揭示了一个主题: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便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