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416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2018--2020年考研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11.60 MB
- 文档页数:18
生态学重要简答整理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生物依赖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并进化;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3.现代生态学的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国际性是其民展趋势。
4.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点法瑞学派:重视群落研究的方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的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
北欧学派: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关系。
英美学派:重视群落的动态,从植物群落演替观点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顶极的概念。
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5.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不可替代作用和补偿作用;阶段性作用。
6.关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定律?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主要有以下两个定律:A.Lei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食物的量;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两补充: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要考虑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出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应作几点补充: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窄;对所有因子耐受范围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较广;在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个因子耐受性会受影响;生物不同生长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繁殖往往是敏感期;生物实际并不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因子最适范围内生活,可能有其它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
海天课堂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知名品牌
西南科技大学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619普通生物学
2012年《619普通生物学(A卷)》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2年《619普通生物学(B卷)》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3年《619普通生物学(A卷)》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3年《619普通生物学(B卷)》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4年《619普通生物学(A卷)》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4年《619普通生物学(B卷)》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5年《619普通生物学》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6年《619普通生物学》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7年《619普通生物学》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8年《619普通生物学》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9年《619普通生物学》专业课真题试卷
2020年《619普通生物学》专业课真题试卷。
普通动物学考研题库普通动物学考研题库考研是很多学子为了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而选择的途径。
而对于动物学专业的考研生来说,熟悉和掌握动物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普通动物学考研题库中的一些典型题目,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的特征?A. 多细胞B. 无细胞壁C. 能自主运动D. 具有光合作用答案:D解析:动物是指一类多细胞、无细胞壁、能自主运动的生物。
光合作用是植物的一项特征,不属于动物的特征。
2. 动物的细胞呼吸主要发生在哪个细胞器?A. 叶绿体B. 细胞核C. 线粒体D. 高尔基体答案:C解析:动物的细胞呼吸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一个细胞器,它是细胞中能量代谢的中心,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
3. 下列哪一种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A. 鱼类B. 鸟类C. 昆虫D. 哺乳动物答案:C解析:无脊椎动物是指没有脊椎的动物,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类。
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
4. 哪一种动物属于冷血动物?A. 鱼类B. 鸟类C. 哺乳动物D. 爬行动物答案:D解析:冷血动物是指体温不能自主调节的动物,它们的体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爬行动物属于冷血动物,而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
5. 动物的消化系统中,下列哪个器官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A. 胃B. 肝脏C. 小肠D. 大肠答案:C解析:小肠是动物的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
胃主要负责储存和消化食物,肝脏主要负责分解和代谢物质,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通过以上几道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普通动物学考研题库中的题目主要涉及动物的基本特征、细胞结构和功能、动物分类以及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备考时,考生应该加强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每个选项的含义,从而正确地选择答案。
此外,考生还应该注重解题技巧的培养。
在解答选择题时,可以通过排除法来确定正确答案。
如果对某个选项非常确定是错误的,就可以将其排除,提高选择正确答案的概率。
普通动物学历年考研真题简答2012年简答:举例说明无脊椎动物的体制与他们如何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什么是颌口类动物,哪些纲属于颌口类,有何特征。
真体腔与假体腔的不同之处。
涡虫、蛔虫与蚯蚓之间皮肌囊机构的不同。
胎盘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论述:脊索动物的循环系统的进化。
2011年1、简述体腔(假体腔和真体腔)出现的进步意义。
答:假体腔出现的意义:1、使肠道与体壁之间有了空隙,为体内器官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2、体壁肌肉层及体腔液的流动压力,使动物的运动摆脱了单纯依赖体表纤毛的摆动,运动能力得到加强3、体腔液使腔内的物质出现了流动循环,更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真体腔形成的重大意义1作为体内液腔固有的机能①提高了体内物质转运的效率②为脏器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③流体静力骨骼功能2促进了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的重大发展2、如何理解海绵动物是动物进化的一个侧枝(为什么说多孔动物又称为侧生动物)?答:般认为: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枝。
结构与机能的原始性:具有与原生动物领鞭毛虫相同的领细胞,有人认为它是与领鞭毛虫有关的群体原生动物。
但是其个体发育中有胚层存在,细胞不能单独存在,故定为多细胞动物。
由于有水沟系、骨针、领细胞等特殊结构,以及在发育中有逆转现象,说明它又与其它多细胞动物不同,所以称为“侧生动物”。
3、试从发生顺序、所在位置和结构特征比较前肾、中肾和后肾的不同。
答:脊椎动物的肾脏有三种主要类型:前肾、中肾和后肾。
脊椎动物在胚胎时期都有前肾,但只有鱼类和两栖类的胚胎时期前肾才有作用。
前肾的位置靠近体腔的前段,由许多肾小管组成。
肾小管的一端开口于体腔,开口处膨大成漏斗状,这就是肾口,可以直接从体腔内收集代谢废物。
在肾口附近还有由毛细血管形成的血管球,它们利用滤过血液的方式把血液中的废物送入肾小管,肾小管的另一端与一个总的管道相连,这就是前肾导管,末端通到体外。
鱼类和两栖类成体以中肾执行排泄功能。
中肾位于前肾的后方,其肾小管一般不能与体腔相通,靠近肾口附近的肾小管外凸成为小支,小支末端膨大内陷成为双层的囊状结构,叫肾小囊(包曼氏囊),把毛细血管球包入其中,形成肾小体,它与肾小管一起形成肾单位。
考研真题早成鸟:是指孵出时即已充分发育,被有密绒羽,眼已张开,腿脚有力,待绒羽干后,即可随亲岛觅食。
大多数地栖鸟类和游禽属此。
(第二十章p446)昆虫生长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
(第十一章p259)日本沼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
(第十一章p239)愈合荐骨(综荐骨)是鸟类特有的结构。
由少数胸椎、腰椎、荐椎以及一部分尾椎愈合而成。
使鸟类在地面步行时获得支持体重的坚实支架。
(第二十章p418)昆虫纲主要特征1.身体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三个部分;2.头部不分节,是感觉与取食的中心,具有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3.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3对足,一般成虫还有2对翅,也有一些种类完全退化;4.腹部是生殖与营养代谢的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官及大部分内脏;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即变态过程。
有性生殖:是指由雌、雄细胞结合而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有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同配和异配生殖)。
(第三章)三名法依次是由:属名、种名、亚种名构成。
(第一章p11)卵裂分为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
(第四章p61-62)最常见的是内陷与外包同时进行,分层与内移相伴而行。
(第四章)现今的鸟类可分为古鸟亚纲和今鸟亚纲。
(第二十章)动物主要分类阶元界、门、纲、目、属、种。
(第一章p10)软体动物具有与一些环节相同的特征:真体腔、后肾管、螺旋式卵裂、个体发育中具有担轮幼虫等。
根据体节的组合、附肢以及呼吸器官等将现存种类分成原节肢动物亚门和真节肢动物门亚。
鱼类的体型主要有四种基本类型,即纺缍型、侧扁型、平扁型和鳗型。
哺乳动物的毛由毛干和毛根两部分组成。
(第二十一章p457)哺乳动物有哪些进步性特征?①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②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
③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约为25℃-37℃),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