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新版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1.1、全等图形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01.50 KB
- 文档页数:3
全等图形的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全等图形,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能力目标:能欣赏有关的图案,并能指出其中的全等图形.情感目标:通过画图和分割图形等活动,积累对全等图形的体验,感受图形变换的思想.教学重点:全等图形的概念和特征,认识全等图形.教学难点:在众多类似的图形中找出全等图形.二: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直观感知、操作确认.三: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四: 教学过程:(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好,老师有次看到一段视频,觉得很有意思,带来和大家一起欣赏:小品《照镜子》他们是在照镜子吗?(不是)而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在表演,他们长的几乎一模一样,但是说他们一模一样,其实我们知道还是有差别的,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世界里的确存在着一些完全相同的图形。
那怎么样的图形就完全相同呢?我们通过几组图片来感受一下怎么样的图形就能完全相同。
观察1,可以分成几类?学生回答:分成三类,圆形一类,三角形一类,矩形一类。
师:那你是按照图形的形状来分的观察2,可以分成几类?学生回答:分成两类,大的一类,小的一类。
师:那你是按照大小来分的那这些图形,你又可以分成几类啊?觉得困难?为什么?学生:我没有办法分,他们都是一样的?师;什么一样?形状大小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出来的学生回答:颜色相同师:在我们数学中主要研究的是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不研究他们的颜色。
学生回答:我看到的师:眼睛看到的就是你观察到的,那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他们是完全相同的吗?学生回答:可以把他们叠在一起,发现他们能重合。
师:非常好,那们把这种能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图形叫做全等形(板书课题,板书定义),师|:如果图形全等,则它们的形状、大小都相同。
这是全等图形的性质。
(板书性质)师:你能不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全等形的例子吗?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全等形放置的位置不同,他们重合的方式就不同。
师:同学们请看。
§1.1《全等图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全等图形》选自苏教版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本章先介绍了一般图形的全等,而后介绍了三角形的全等,最后介绍了全等知识的运用.全等是用来证明两个角或两条线段相等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中学阶段用来研究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一种重要工具,所以本章的学习对于学生知识建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丰富的图形世界、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平移、旋转、翻折,因此,本节课既是图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三角形全等知识的学习起着导航作用.(二)学情分析《全等图形》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全等三角形》的第一节课,在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的有关知识,对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图形的方式方法.同时,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敢于探究与实践的良好习惯.(三)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素材认识全等图形;2.根据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能识别图案中的全等图形;3.在操作、交流中经历平移、翻折、旋转等图形运动的过程,感受三种全等变换.(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难点:利用全等变换的思想识别全等图形.(五)教学过程一、预学展示导入课题1.通过预学,谈谈你对全等图形的认识.2.你能举几个生活中全等图形的例子吗?3.你能现场制作两个全等图形吗?【设计意图:学生自学全等图形的概念,在课堂上展示预学成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探究新知操作实践活动一:观察下图,找出其中的全等图形:【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全等图形的特征,利用是否重合正确判定图形是否全等.】活动二:三个图形中,怎样改变其中一个图形的位置可以得到另一个图形,如何画出第三个图形?动手试一试.【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感受图形运动的本质,逐步学会运用图形运动的方法认识和研究图形的一些性质,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空间观念】活动三:1. 请你用不同的方法沿着网格线把下面的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的图形;2.现在有一张等边三角形的纸片,请同学们通过折纸将这个三角形分成2个全等图形. 你还能通过折叠设计出全等图形吗?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通过对图形的分割,使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认识全等,积累对全等图形的体验,提高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第二个问题中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初步体会到本章的学习内容-全等三角形.】三、课堂反馈自主检测课本第8页习题第1题、第2题.1.找出下面各组图中的全等图形.(1)A B C D(2)A B C D2.用不同的方法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图形:【设计意图: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四、归纳总结交流心得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还有哪些疑惑?【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小结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活动,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六)教后反思本节课从学生的预学入手,把概念的学习交给学生自己,在课堂上通过交流、操作进一步认识全等图形.在识别全等图形、动手画全等图形再到全等分割的过程中丰富对全等图形的理解;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全等的意义,了解全等图形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不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打下基础.“动态生成”的理念下教学不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注重开放与生成,注重知识的建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自主开放式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追求课堂活动的真实、高效.本节课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和活动系列,加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脑、嘴、手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节课,涉及的知识点不多,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根据课标的要求,全等图形的概念属于了解内容,所以本节课较多的时间用在全等知识的运用上.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更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在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八数(上) 1.1全等图形【教学目标】1.认识全等图形,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2.理解全等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全等图形的识别方法.3.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经历平移、翻折、旋转等全等变换的过程,提高识图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全等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全等图形的识别方法.自学一、导入:观察下列各组中的图形有怎样的关系?二、示标:1.认识全等图形,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2.理解全等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全等图形的识别方法.3.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经历平移、翻折、旋转等全等变换的过程,感受图形的变化。
三、导学:1.这些图案有哪些共同特征?你还能举出类似这样的生活实例吗?2.观察下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3.两个图形全等,可以由其中一个图形得到另一个图形吗?四、自学五、交流沿网格线把教参9页中的每个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找出下列图形中的全等图形.你能说明全等的理由吗?精讲一、知识点精讲:1.全等图形(1)全等图形中不止两个,有时三个、四个,甚至多个。
只要它们能够重合,就是全等图形,但至少是两个。
(2)全等图形必须是能够互相重合的,否则不是全等图形。
2. 全等图形的识别方法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大小相同.3.全等图形的位置变换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反之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得到另一个图形,前后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二、例题精讲:例1:找出图中的全等图形(1) (2) (3) (5) (8)(4) (9) (6) (10) (12) (11) (13) (7)(14)例2:你能把图中的等边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吗?三个、四个、六个呢?演练:一、课堂练习二、完成当堂练习题。
数学:1.1 全等图形学案(苏科版八年级上)章、节教学内容全等图形第 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认识全等图形,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2、能欣赏有关的图案,并能指出其中的全等图形.3、通过画图和分割图形等活动,积累对全等图形的体验,感受图形变换的思想重点难点全等图形的概念和特征,认识全等图形在众多类似的图形中找出全等图形导学过程教师复备(学生笔记)一、引泉: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请同学们欣赏课本104页窗花、蝴蝶、邮票等图案,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上面的两副图案是否也具有你所观察的现象?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二、品泉:讲授新课这一组几何图片中你们又发现什么?我们在生活中,书本中见到的几何图形有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有的形状相同,大小不相同;有的大小相同,形状不相同;有的都不相同。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图形即全等图形平移哪位同学来说说全等图形的含义?三、探泉:例题精讲⒈教材中设计了“练一练”,把一个4×4方格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分割线必须经过整个方格的中心,这是思维的起点.⒉如图11.1-4,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图形,请再设计三种图案.关于例题教学的建议:⑴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四、酿泉:观察下面两组图形,他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因此,我们得到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图形的形状、大小都相等。
请同学们看课本105页的议一议,问题一你在图案中找到了哪些全等图形。
问题二在第2题中,三种图案是怎样形成的?问题三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提示:一个基本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是全等的五、课堂练习:1.用不同的方法沿着网格线把正方形分割成两个全等的图形.教师复备(学生笔记)图11.1-42. 课本107页习题11.1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师生反思上课时间:年月日。
1.1 图形的全等学习目标: 1.能认识全等图形,能说出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
2.能欣赏有关的图案,并能指出其中的全等图形。
学习重点:全等图形的概念和特征,认识全等图形。
一、导学预习1.请欣赏鸭子游泳图,你能发现其中的有趣现象吗?2.下面再来观察两组几何图片,看看其中的几何图形是否有类似的特征?3.这一组几何图片中你们又发现什么?4.我们在生活中,书本中见到的几何图形有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有的形状相同,大小不相同;有的大小相同,形状不相同;有的都不相同。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图形即全等图形二、小组合作探究:1.(1) 叫做全等图形,你能说出生活中全等图形的例子吗? (2)观察下面两组图形,他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2.全等图形的性质: 。
(1)请同学们看课本的图1—1,从中找出全等图形,与同学交流.(2)欣赏课本6页的图案,从中找出全等图形,并思考这些图形是通过什么方法变化而来的?(3)请同学们完成课本图1—2的操作.(4)下面大家通过动手,探索解决下列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沿着网格线把正方形分割成两个全等的图形.三、自我总结,提出质疑: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何收获呢?四、当堂检测1.下列各组中是全等形的是( )A.两个周长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B.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C.两个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D.两个周长相等的圆2.两个全等图形中可以不同的是()A.位置 B.长度 C.角度 D.面积3.下列各组中可能不是全等形的是()A.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 B.两个大小相等的角C.两条长度相等的圆弧 D.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4.你能把所给的长方形分成两个全等三角形吗?能分成4个全等三角形吗?你发现了什么结论?。
1 全等图形
学习目标:
1.认识全等图形,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
2.理解全等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全等图形的识别方法;
3.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经历平移、翻折、旋转等全等变换的过程,提高识图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全等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全等图形的识别方法.
欣赏
观察下列各组中的图形有怎样的关系?
二、思考
问题1:日常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案吗?
问题2:这些图案有哪些共同特征? 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congruent fi g ures).
观察下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
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三、交流
找出下列图形中的全等图形.
2 师:你能说明全等的理由吗?
四、操作
问题1:观察图中三组全等图形,在各组图形中,第2个图形是怎样由第1个图形改变位置得到的? 问题2:请你按照同样的方法在图中分别画出第3和第4个图形.
师:要确定第3个图形,你应该首先确定哪几个点,怎样确定
五、尝试
1.找出图中的全等图形.
2.请你用不同的方法沿着.
六、拓展
你能把图中的等边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吗?三个、四个、六个呢?
七、小结
老师提出问题:
1.本课我们探讨了什么问题?
2.得到了什么结论?
3.掌握了什么方法?
基础知识:
1.全等图形的相关概念.
2.全等图形的基本特征.
基本思想方法:
通过画图让学生感受平移、翻折、旋转等全等变换的过程.
八、作业
1.习题1.1第1、2题.
2.设计飞鸟图.
(1) (2) (3) (5) (8) (4) (9) (6) (10) (12) (11) (13) (7)
(14)
课后反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