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5《小虾》教案备课资料及课后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49.14 KB
- 文档页数:6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与反思第【1】篇〗《小虾》教学设计一、猜谜导入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爬到锅台中,全身红彤彤。
导入课题,板书课题二、学习字词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词,小老师教读,正音3.自主识记生字,注意辨析:“末”和“未”,“副”和“幅”,“博”和“博”三、深入课文1.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圈画出文中你喜欢的有新鲜感的词句。
2.交流自己圈画的有新鲜感的词句。
预设:(1)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这一句话主要写了虾的什么?样子。
作者抓住了虾的什么特点来描写它的样子?颜色。
从虾的颜色就可以就可以很快区分小虾和老虾,我们以后也要学会抓住最显而易见的外形特征写事物。
(2)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你觉得用的好?好在哪里?抓住了小虾的动作来描写,“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这些动词用得准确生动。
3. 多种形式朗读句子。
三、借助关键句,概括段意1. 默读第三段,运用《花钟》一课学过的找中心句的方法,找找哪句话是提示本段大意的中心句,圈画出来。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2. 作者围绕“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写了什么?作者着重写了用小竹枝逗弄小虾时的情形,还写了小虾搏斗的动作,充分表现了小虾的有趣。
3.比赛朗读第三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与反思第【2】篇〗[设计理念]《小虾》这篇课文是三级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通过“我”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和脾气不好。
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抓词抓句,理解感悟“课堂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为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教学中围绕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如在感悟中引导学生抓住段落的中心句体会,在体会“小虾有趣”这一特点时抓住“碰、后退、捧着吃”等小虾吃东西时的动作,体会“脾气不好”时抓住“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等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受小虾的可爱,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
这篇课文详细描述小虾生活习性和特点,通过生动描绘,让学生解这个有趣生物。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理解和文章结构分析。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可爱生灵》中第15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理解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小虾特点和生活习性,以及文章结构分析。
2. 教学重点:生字词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和朗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虾图片,引发学生对小虾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同时,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解小虾特点和生活习性。
4. 实践情景引入: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小虾2. 生字词:池塘、清澈、敏捷、捕捉、悠闲、细长、触角、胡须、鼓眼睛3. 课文结构:描述小虾生活环境、特点、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彩色笔标注出生字词,并解释其意思。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话描述小虾特点和生活习性。
(3)结合课文,想象一下小虾在池塘里生活场景,用图文并茂形式表现出来。
作业答案:(1)生字词解释略。
(2)小虾生活在清澈池塘里,它们敏捷地捕捉食物,悠闲地游动。
小虾身体细长,触角和胡须帮助它们感知周围环境。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普通话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学生能够提高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和责任感,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讲解《小虾》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小虾的成长过程和遭遇。
2. 生字词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使用。
3. 背景知识:介绍虾的生态习性,以及人类活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用普通话复述故事。
2.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如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和谐。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虾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小虾的成长过程和遭遇。
3. 生字词学习:通过PPT展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书写。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小虾的感受和对自然环境的看法。
板书设计1. 《小虾》2. 包括课文主要内容、生字词、以及教学重点与难点。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书写生字词。
2. 口头作业:回家后向家长复述《小虾》的故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故事,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在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发言,表达了对小虾的喜爱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重点细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对于《小虾》这一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兼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小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细致的观察感悟作者对小虾的喜爱。
3、体会本文总-分的段式写法。
4、,从小养成热爱自然,喜爱小生灵的兴趣。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小虾对小虾的喜爱。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小虾喜爱的句子,感受文章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配乐出图,回顾导入】大家齐读课题。
谁能用上下面的词语,说说你观察到的小虾的样子?你们观察得真细致啊!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观察得这么细致啊?【板书:喜爱】带着这样的这样的感受快速自读课文,继续观察这可爱的小虾。
二、回顾【1’】1、谁记得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你喜欢小虾么?为什么?2、过渡: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感受这讨人喜爱的小虾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小虾吃食真有趣【15’】1、出示学习提示: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画出这部分围绕哪句话写的?哪些句子令你感觉到小虾很有趣?用“~~”画下来读一读,把感受尤其深刻的词语用"*"标出来。
2、学生批画,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谁来谈谈?),教师相机引导:预设1:【1】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2】从这句话看出,小虾吃东西都非常机警,随时保持警惕,好像一个机灵的小猫。
这份小心劲怎样表现出来?你再读读?【3】瞧!这小虾多机灵。
【在三角上填动词图齐读,生读出师点】这些不断重复的动词特别能表现什么?(小虾的机警)请你像老师这样,标注这句话中表示顺序的词语。
(背投生标,对不对?)同位比比,!看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小猫吃东西的时候。
?(点“小猫吃食过”PT,一生汇报)引:让我们再共同体验小虾吃食的那份小心翼翼,……【顺序词语填空齐读】【4】这儿有两组句子,你们自己读一读,读后你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小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小虾(修订稿)执教:刘汉新【教学目标】1.了解小虾的特点。
懂得细致观察小动物,要爱护小动物。
2.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具体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观察小虾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小虾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小虾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2.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自学,会认会读本课生字、词。
2、自读自悟,能说出小虾的生活特点。
3、体会小作者的思想情感。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上课之前,老师有一个小谜语要考考大家,看谁最聪明能猜出这种小动物的名字。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大家都很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虾的文章,教师板书并请学生齐读课题。
然后说说学习这篇课文你想知道什么?(引出学习目标)二、检查预习:1、给黑体字注音:稍带点黑色追逐搏斗小卵(全体练习本上做)2、认读词语(多媒体课件)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看看小虾吧!(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小虾的。
)读后说一说。
(外貌、吃食物、脾气)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二至三自然段。
(导学)1.指名两生读第二节,其他同学想、画:小虾什么样?“通体透明”怎么理解?“稍”什么意思?2.女生齐读第三小节,想、画:从哪看出小虾有意思?小虾是怎么吃食物的?3、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学习第四节我们应该怎么做?想什么?默读第四小节,想、画。
你觉得课文中描写的虾怎样?用哪个词语概括合适?(齐声读课文2-4节,读出对小虾喜爱之情)五、巩固提升1、填空:(仅在练习本上写括号内词语)(1)、才长大的虾(),千年虾()。
(2)、小虾吃东西的时候非常(),总是先用钳子轻轻()食物,然后迅速(),接着再(),又(),直到觉得没有()了,才用两个钳子()食物吃起来。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教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0个字,正确读“一口缸、空隙、掀开、背上、末端、一副、钳子、搏斗、较大、腹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
3.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4.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前文,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第二单元刚刚学过一篇写鸟的文章《翠鸟》,它的作者是菁(jīng)莽(mǎng)。
2.作者简介:菁莽,本名陈益清,笔名菁莽,男,1936年生,广东揭西人。
文学创作有儿童文学、散文、诗词等多篇入选发表。
散文《我看见了鲤鱼跳龙门》、《翠鸟》等先后入编小学教材。
3.菁莽写的翠鸟令人印象深刻,他不但擅长写鸟,也擅长写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去看看他笔下的小虾。
(板书课题:小虾)2.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前为我们出示了相关要求,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就是本课对我们的要求,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读一遍(1)朗读课文。
(2)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3)把课文中细致生动的语句抄下来。
有了目标,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这节课就让我们用自己发现美的眼睛,用我们充满智慧的大脑一起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作家笔下的小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想要读好课文,得先扫除拦路虎,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都认识了吗?出示:一口缸、空隙、掀开、背上、末端、一副、钳子、搏斗、较大、腹部(1)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习读一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二、三自然段,详细讲述小虾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理解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学会通过观察来描写事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提高提取信息、概括能力,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虾的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描写事物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PPT、生字卡片、小虾图片、黑板。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
3. 课堂讲解:a.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b. 学生讨论课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概括小虾的特点。
c. 教师通过例句,讲解如何观察、描写事物的特点。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彩色笔描绘小虾的外形。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小虾2. 生字词:第二、三自然段3. 小虾的特点:生活习性、外形特点4. 描写方法:观察、概括、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虾的特点。
c.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选择一个进行描写,不少于50字。
答案:1. a. 生字词抄写略。
b. 小虾的特点:生活在水中,有硬壳,脚长在头部,擅长跳跃。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课文、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小虾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学会了观察、描写事物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加强课后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兴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作者通过观察生活细节来描绘小虾的方法,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生活细节的方法。
3. 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关爱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虾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一:观察图片,说出小虾的特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标记生字词,思考小虾的特点。
过程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生字词。
过程二:学生分享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板书。
过程三:学生思考小虾的特点,准备进行课堂讨论。
3. 课堂讨论:分析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过程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分析课文内容。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过程一:讲解生字词,分析字形、字义。
过程二:讲解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表达手法。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一: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过程二:教师讲解答案,学生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小虾、观察、敏捷、触角、吐泡泡等。
2. 课文结构:总分总。
3. 作者观察方法: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展开想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我喜欢的小动物”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运用作者的观察方法,描述你喜欢的小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5、《小虾》课课练【课堂作业新设计】1.为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钳子(qán zi qián zi) 空隙(kōnɡ xì kònɡ xì)2.形近字组词。
末()幅()钳()较()未()副()甜()校()3仿照例子写词语大大小小:一翘一翘:4.本文是从小虾的()和()两方面写的。
参考答案1.钳子(qián zi) 空隙(kònɡ xì)2.形近字组词。
末(末尾)幅(一幅)钳(钳子)较(比较)未(未来)副(副将)甜(甜蜜)校(学校)3. 仿照例子写词语无边无际无法无天无凭无据平平安安安安静静花花绿绿4.外形脾气坏课后作业一、我会读,我会连。
二、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点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三、重点段落品析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1.这句话是写小虾()的样子,可以看出小虾()的特点。
2.用“”画出描写小虾动作的词语。
3.写出类似的词语:例:(细长)的脚四、选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仔细观察,说说它们有趣在哪。
并用生动的句子写出其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一、xiān ɡānɡ zhú bó jiào fù掀缸逐博较腹二、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点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三、1.生气坏脾气2.蹦去舞动一张一张3. 安静的角落长长的胡须明亮的眼睛四、黑贝非常喜欢吃骨头。
趁它不注意,我把手里的骨头抛给它,它看到骨头抛过去了,就慌忙跳起来,但是用力过大不但没有接到骨头还重重地摔了一跤。
15* 小虾【板书设计】15* 虾才长大的小虾:通体透明千年虾:灰黑、长青苔坏脾气: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教学本课时,从小虾的有趣和脾气不好入手。
引导学生以情为主,细加体会,畅所欲言,强调从整体理解课文,既不脱离课文又不限于课文,注意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珍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将探究发现的阅读主动权、空间占有权、时间支配权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2.本课是个略读课文,因此是放手的好机会,本课教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足之处: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就更开放,效果会更好。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短文。
文章通过“我”观察小虾生气、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作者介绍】菁莽,本名陈益清,笔名菁莽,男,1936年生,广东揭西人。
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退休前任江西吉安地区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馆员。
长期从事文艺书刊的编辑和文艺书刊的编辑和文学创作工作。
吉安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师范学校,曾任小学、中学教师,70年代后历任江西井冈山地区文艺工作团创作员、江西吉安地区群众艺术馆文学辅导干部、吉安地区文联秘书长、庐陵诗词学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文艺书刊的编辑和文学创作工作。
曾任《庐陵诗词》副主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省卷和吉安地区分卷编委、《吉安地区曲艺志》副主编、《吉安地区曲艺音乐集成》主编,《谷雨》、《井冈山花》等刊编辑。
文学创作有儿童文学、散文、诗词等多篇入选发表。
散文《我看见了鲤鱼跳龙门》、《翠鸟》等先后入编小学教材。
现任吉安市地方教材《小学语文自读课本》三--六年级主审、《中学语文自读课本》高一-高三年级主编。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短文。
文章通过“我”观察小虾生气、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作者介绍】
菁莽,本名陈益清,笔名菁莽,男,1936年生,广东揭西人。
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退休前任江西吉安地区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馆员。
长期从事文艺书刊的编辑和文艺书刊的编辑和文学创作工作。
吉安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师范学校,曾任小学、中学教师,70年代后历任江西井冈山地区文艺工作团创作员、江西吉安地区群众艺术馆文学辅导干部、吉安地区文联秘书长、庐陵诗词学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文艺书刊的编辑和文学创作工作。
曾任《庐陵诗词》副主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省卷和吉安地区分卷编委、《吉安地区曲艺志》副主编、《吉安地区曲艺音乐集成》主编,《谷雨》、《井冈山花》等刊编辑。
文学创作有儿童文学、散文、诗词等多篇入选发表。
散文《我看见了鲤鱼跳龙门》、《翠鸟》等先后入编小学教材。
现任吉安市地方教材《小学语文自读课本》三—六年级主审、《中学语文自读课本》高一—高三年级主编。
著有《楹联选集》、《影怀沙集》、《简居诗草》、《翠鸟》。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虾,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长身动物,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种类很多,包括青虾、河虾、草虾、小龙虾、对虾、明虾、基围虾、琵琶虾、龙虾等。
虾具有超高的食疗价值,并用做于中药材。
虾按出产来源不同,分为海水虾和淡水虾两种。
海虾又叫红虾,包括龙虾、对虾等,其中以对虾的味道最美,为食中上味、海产名品。
虾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种类很多,包括青虾、河虾、草虾、小龙虾、对虾(南美白对虾,南美蓝对虾)、明虾、基围虾、琵琶虾、龙虾等。
【其他资料】 关于虾的诗词
1.双箝鼓繁须,当顶抽长矛。
鞠躬见汤王,封作朱衣侯 ——[唐] 唐彦谦《索虾》
2.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3.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
——[清代] 祁珊洲
4.鳞光一片来,信是真龙种,齐璜有后,薪火可传也。
” ——著名书画家范曾
5.天寒水落鱼在泥,短钩画水如耕犁。
渚蒲拔折藻荇乱,此意岂复遗鳅鲵。
偶然信手皆虚击,本不辞劳几万一。
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
渔人养鱼如养雏,插竿冠笠惊鹈鹕。
岂知白挺闹如雨,搅水觅鱼嗟已疏。
——[宋] 苏轼《画鱼歌》
6.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
——[宋]苏轼《连江雨涨》
课后作业
一、我会读,我会连。
二、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点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三、重点段落品析
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1.这句话是写小虾()的样子,可以看出小虾()的特点。
2.用“”画出描写小虾动作的词语。
3.写出类似的词语:
例:(细长)的脚
四、选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仔细观察,说说它们有趣在哪。
并用生动的句子写出其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一、
xiān ɡānɡ zhú bó jiào fù
掀缸逐博较腹
二、
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点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三、
1.生气坏脾气
2.蹦去舞动一张一张
3. 安静的角落长长的胡须明亮的眼睛
四、
黑贝非常喜欢吃骨头。
趁它不注意,我把手里的骨头抛给它,它看到骨头抛过去了,就慌忙跳起来,但是用力过大不但没有接到骨头还重重地摔了一跤。
不过它会马上灰溜溜地站起来,也不顾大家笑话它,迅速地捡起骨头飞一般地跑了,逗得我们都哈哈大笑。
它给我们大家带来了很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