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75.50 KB
- 文档页数:23
(建筑工程安全)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建筑工程安全)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目录1 综合说明11.1概述11.2供水规模21.3工程建设方案和建设规模2 1.4主要工程量及工程总投资4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2 工程概况72.1设计依据72.2项目区概况82.3现有供水工程概况113工程设计153.1工程任务和供水规模15 3.2节能设计203.3水源选择213.4方案比较213.5水源工程设计223.6水厂设计243.7净水设计263.8输水管道设计283.9配水管网设计303.10调节构筑物设计343.11加压泵站设计353.12交叉工程设计353.13建筑设计363.14结构设计383.15细部构造设计394附属设施设计404.1采暖、通风设计404.2供电设计415施工组织设计475.1施工条件及施工方案、施工方法47 5.2工期划分及年度施工计划485.3施工机构组成496工程概算及资金筹措516.1工程概算516.2资金筹措方案557运行管理637.1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编制637.2运行管理648经济效益分析678.1工程效益678.2运行费用708.3经济分析728.4制水成本768.5不同用户水价的确定77附图:和林县安全饮水工程位置图水源井成井柱状图附件:1、项目区水质监测报告单2、和林县安全饮水工程委托函3、关于建设和林县安全饮水工程有关协议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同意内蒙古和林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5、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呼和浩特市和林县榆林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1综合说明1.1概述和林县“十一五”规划解决4.505万人的饮水困难及饮水不安全问题,在西沟门供水工程中解决了6670人,舍必崖集中供水工程中解决了24000人,2009年有十项单村的小工程解决2861人的饮水问题,“十一五”规划还有11519人的饮水问题未得到解决,签于以上原因和林县水务局委托我公司进行本次和林县榆林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研设计工作,本次初步设计在可研批复的基础上进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初步报告一、项目背景: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资源条件和经济水平的限制,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本项目计划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以改善农村饮水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建设一套可靠、安全、经济、易操作和易维修的农村饮水设施,解决农村居民饮水难题,确保他们的生活用水安全。
三、项目地点选择:根据整体考虑,项目地点选择了河南省XX县的XX乡。
该乡位于该县中部地区,农民人口较多,缺水问题严重。
四、项目内容:1.水源选取:通过调查和分析,选取了XX乡南部一条河流的上游作为供水水源。
2.水质检测:对水源进行水质检测,确定其水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以确定后续的处理方式。
3.水处理工艺设计:根据水质检测结果,采用适当的水处理工艺进行水质提升。
主要包括过滤、消毒和加氯等工艺。
4.管网设计: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合理的管网系统,确保供水到达每个农户的家中。
管网设计应考虑到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包括地势、房屋分布、用水量等。
5.水箱设计:根据预估的用水量,设计一套合适的水箱系统,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水箱应具备防污染和保温保冷的功能。
6.用水量估算: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和居民用水习惯,估算每户农户的用水量,以便确定供水系统的规模和水源储备量。
五、项目实施计划:1.调研与准备阶段:对项目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评估可行性和确定设计方案。
同时,收集项目所需的资料和信息,并组建项目实施团队。
2.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和采集的数据,进行初步设计,包括水源选取、水质检测、水处理工艺设计、管网设计、水箱设计和用水量估算等内容。
3.详细设计阶段: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工程结构、管道布置、设备选型等。
并制定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
4.施工实施阶段:按照详细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农村供水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代可研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技术经济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言***特殊的地理、地形、气象条件和水利工程设施分布不均及经济社会发展原因,全市广大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状况依然严峻,据调查***存在饮水不安全的农村人口达47.5万人。
党中央提出的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重大举措,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惠及子孙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以后,***为科学制定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特邀请***进行具体指导,同时,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和肯定。
经有关部门及专家反复研究和论证,在认真分析***农村饮水、水利工程的水源、水质现状和可以利用的供水设施及有利地形条件的基础上,遵循“安全、可靠、方便、价廉、管护好、长受益”原则,确定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应以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带乡、以镇带村的城乡供水一体化为目标,以饮水安全四项评价指标为标准,按照统筹规划,近远期结合,先急后缓,先重后轻;以整合资源,优化方案,因地制宜、适宜技术,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最大发挥投资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加快推进**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思路。
拟定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两线一片”的基本框架,即:“中线以**水库为水源重力式供水,东线以**水库为主水源、**水库为辅助水源延伸管网重力式供水、西片分散建设规模适度,尽量集中连片的中小型的供水工程”。
我院受***水利局委托,根据确定的规划思路,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在报告编制过程和修订中,***再次亲临**现场指导。
1、总论1.1工程名称**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线工程)。
1.2编制依据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以及***专家提出的“两线一片”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本设计依据文件:《**省发改委、水利厅(*发改农经[2006]1133号)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省***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工作复核评审意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总体规划(修编本)》《*****“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审查意见》《*****“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水库水质检测报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线)水资源论证报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饮用水源地安全保护规划》《********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报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统计年鉴》《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农村给水设计规范》(CECS82-9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新编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手册》《简明给水设计手册》《***1:10000地形图》1.3编制范围1.3.1工程受益范围本工程受益范围包括***郝店、蔡河、应山、城郊、骆店、陈巷、十里、李店、太平9个乡镇165个村,209790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数174699人。
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范本(已审批)xxx县xxx镇xxx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xxx县水利水电水保生态勘测设计院二〇一三年七月xxx县xxx镇xxx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编制人员名单批准:审定:审查:校核:设计:目录1 综合说明 (1)2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4)2.1项目区概况 (4)2.2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2.4工程区供水规划及供水范围 (4)3 工程建设条件 (5)3.1项目区自然条件 (5)3.2区域水资源概况 (5)3.3工程地质 (5)3.4建筑材料 (5)4 工程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设计范围及设计水平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需水量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供水规模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水源选择 (6)5.1 水源选择的原则和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地表水水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地下水和泉水水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水源水质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水源论证及水源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工程总体布置 (8)6.1设计依据及原则 (14)6.2工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 (14)6.3总体布置原则 (15)6.4供水系统 (16)6.5水源及取水工程 (16)6.6输水线路选择及管材选择 (16)6.7配水系统和管材选择 (17)7 工程设计 (18)7.1取水构筑物设计 (18)7.2过滤池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初步报告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加剧,农村地区的饮水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我所在的团队进行了一项名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的初步报告。
1. 问题分析报告首先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现有的条件下,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存在着饮水难、饮水不洁等问题。
有的村庄甚至没有自来水,只能依靠采集雨水或井水,而这些水源往往存在着各种污染风险。
据调查,近年来国内农村居民面临饮水安全问题的比例仍然较高,其中大部分问题集中在南方和西南地区。
2. 可行性分析报告接着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在当前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此外,在农村地区普及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提高居民的饮水自理能力,也可以有效改善饮水环境。
3. 工程建设方案针对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报告提出了一整套完善的工程建设方案。
首先,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系统,包括水源、输水、处理、存储等环节。
其次,应该从投融资、技术支持、政策扶持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建设。
最后,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多种饮水安全技术,如地下水源、降雨收集、太阳能蒸馏等,以适应不同区域的特殊情况。
4. 技术应用与风险控制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风险,报告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方案。
例如,针对不同地区的石灰岩、砂岩、花岗岩等地质特点,设计相应的采水口和水源保护措施,以确保水源的清洁和安全。
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医疗废水、农药渗漏等问题,加强日常监控和检测,及时处理污染现象。
5. 结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支持和努力。
本报告提出了一整套完善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方案和可行性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风险进行了预测和预防,为将来的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初步报告一、设计背景农村饮水安全是保障农村居民健康、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然而,目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很多地方饮水质量不达标,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鉴于此,本报告旨在针对农村地区的饮水问题进行初步设计,以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二、调研分析1.地区水资源情况:通过调研,得知该地区周边存在一条较大的河流,水资源充足。
2.饮水水源污染现状:由于周边存在农田、养殖场等,农药、化肥等物质可能污染了河流水质。
3.饮水设施状况:目前,该地区的饮水设施主要依靠地下水和旱井,但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和旱井易受外界污染,饮用水质量不稳定。
三、设计原则1.以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为目标,提供优质、稳定的饮用水。
2.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
3.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四、设计方案1.新建取水站:在离河流较近的位置新建一座取水站,通过净化、过滤等处理,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以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困难。
同时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饮水水质,确保饮用水达标。
2.新建配水管网:根据农村居民的分布情况,规划新的配水管网,将饮用水送至每个居民家庭,排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3.新建居民用水设施:根据当地居民的实际需要,设计新的居民用水设施,确保每个居民家庭都能方便地获取清洁的饮用水。
4.烧水设备更新:对于需要烧水的居民,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烧水设备,减少人为的水质污染。
5.农田排涝工程:为农田排涝,减少农药、化肥等污染物进入河流,保护河流水质。
五、实施方案1.选取合适的位置,进行取水站和配水管网的规划设计,并施工建设。
2.新建居民用水设施,每户家庭必须配备安全、科学的用水工具,提高居民水质安全意识。
3.排涝工程实施,减少农田污染物的流入,保护河流水质。
4.监测系统建设,设立水质监测站点,实时监测饮用水水质,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六、预算和资金筹措根据此次设计方案的具体需求,进行预算和资金筹措,明确工程所需费用,并采取适当的筹措方式,如政府资金支持、企事业单位捐款、农村居民自筹等。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某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目录1.工程概况 (1)1.1. 概述 (1)1.2. 设计依据与设计资料 (1)1.3. 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2)1.4. 水文气象条件 (2)1.5.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3)1.6. 城镇发展及供水现状 (4)1.7.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2.供水规模与用水量 (9)2.1. 供水范围和供水方式 (8)2.2. 用水量标准 (9)2.3. 供水规模 (10)2.4. 时变化系数和日变化系数 (10)2.5. 供水水质与水压 (12)2.6. 防洪与抗震 (15)3.水源选择与防护 (15)3.1. 水源选择 (16)3.2. 水质防护与管理 (17)4.供水工程设计 (17)4.1. 给水系统布局方案 (17)4.2. 取水构筑物 (18)4.3. 净水厂设计 (22)4.4. 高位清水池 (24)4.5. 水厂综合办公楼设计 (25)4.7. 电气及自动化 (28)4.8. 配水管网工程设计 (29)4.9. 补偿工程 (29)5.1. 人员编制 (40)5.2. 人员培训 (41)5.3. 经营管理 (42)6.水土保持方案 (43)7.环境影响评价 (45)7.1. 环境影响评价 (45)7.2. 环境保护措施 (45)7.3.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45)8.施工组织设计 (46)8.1. 施工条件 (46)8.2. 建筑材料 (47)8.3. 施工内容 (48)8.4. 施工组织与施工方法 (49)8.5.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0)8.6. 施工管理 (51)9.工程概算 (52)9.1. 工程概况 (53)9.2. 投资主要指标 (54)9.3. 编制依据和主要问题 (55)9.4. 资金筹措方案 (56)10.经济评价 (57)10.1. 概述 (57)10.2. 工程费用 (57)10.3. 工程效益 (59)10.4. 国民经济评价 (59)10.5. 财务评价 (62)1.工程概况1.1.概述工程名称:##省**市农村饮水安全某供水工程工程地点:##省**市某某镇某管理区工程规模:供水规模700m3/d工程设计年限:基准年2005年,近期规划水平年2015年,远期规划水平年2025年工程技术方案:井积冲井水源(地下水) 提水泵站净化水厂(净化器过滤、消毒处理) 高位水池配水管网用户供水受益人口:包括某某镇某管理区木家村、群建村、青龙村、丰余村、龙建村、丰树村等6个村合计1669户,总计7666人和大、小牲口1815条。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目录1. 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名称、业主及建设地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和采用设计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基础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采用设计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设计范围及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设计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设计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城市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综合说明1.1项目编制背景和依据1.1.1项目背景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以提高农村供水质量,改善农村饮水条件,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快解决因生活用水严重影响农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饮水安全问题,是全面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根据《XX市XX区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XX市XX区“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
XX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程设计为机井供水,设计日供水能力1633.4m3/d,计划解决XX镇XX、二闸、天桥、韩家墩、高寨、符家堡、杨家寨、瓦窑村的76个合作社,3659户,14999人(包括集镇人口2000人)的饮水水质问题;解决四所学校1207人师生饮水困难的问题(其中:XX小学294人、天桥小学236人、符家堡小学249人、瓦窑小学428人)。
受XX区农村人饮项目办公室委托,XX市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XX市XX区XX 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1.1.2编制依据本初设报告依据以下文件进行编制:(1)《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2)《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文本》;(3)《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4)《XX市XX区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5)《XX市XX区“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7)《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8)《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1.1.3编制原则本初设报告编制原则是:(1)其他饮水水质问题,让群众吃上干净、卫生、水质良好的自来水。
(2)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多方案合理选择工程措施,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3)集中连片,供水到户,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用水要求,切实解决缺水、用水不方便等问题。
石泉县长阳乡盘龙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石泉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二○○九年三月批准:谢小龙校核:王娟设计:胡娟编写:胡娟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1)第二章工程项目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1项目区自然情况 (1)2.2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2)2.3项目区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5项目区供水规划及供水范围 (3)第三章工程建设条件 (4)3.1项目区自然条件 (4)3.2区域水资源概况 (4)3.3工程地质 (4)3.4建筑材料 (5)第四章工程规模 (6)4.1设计范围、供水对象及设计水平年 (6)4.2需水量预测 (6)4.3供水规模的确定 (8)第五章水源选择 (8)5.1水源选择的原则和要求 (8)5.2地表水水源 (9)5.3取水方式 (9)第六章工程总体布置 (10)6.1设计依据及原则 (10)6.2工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 (11)6.3总体布置原则 (12)6.4输水线路与管材选择 (13)第七章工程施工及水源保护规划 (14)7.1工程施工 (14)7.2水源保护规划 (15)第八章经营管理 (15)第九章设计概算说明 (16)附件:工程概算表图纸第一章综合说明石泉县长阳乡盘龙村供水工程位于石泉县城东南区,东靠凤凰山,西依汉江,南邻汉阴交界,石紫公路隔江而过,国家重点工程喜河水电站展眼可见,交通运输便利。
本工程采用自流引水方式供水,建截流坝1座,过滤池1套,高位水塔1座,蓄水量30m3;铺设引水管道2.9 Km,供水管网2.3Km。
该项目实施后共解决该村153人、42头家畜的饮水问题。
工程计划总投资8.3万元。
第二章工程项目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区自然情况盘龙村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热量充足,雨水丰沛,四季分明。
受多样地形的影响,降雨分配年内不均,灾害性天气频繁多年平均气温14.6℃,极端最高气温41.4℃,极端最低气温-10.2℃。
初霜始于10月中、下旬,终霜止于3月中旬,全年无霜期257天左右。
本区多南偏东风,多年平均风速1.7m/s,定时最大风速17m/s。
多年平均降雨量 871mm,最大降雨量1384mm,最小降雨量395mm,降雨极差987mm。
多年平均蒸发量850mm 。
≥0℃积温5200℃,≥10℃积温4400℃。
多年平均日照数1811.6小时,日照率40%;夏季最丰,为658.8小时,占36.4%;日照年变化较大,最丰年为2129.4小时(1962年),最少年为1312.2小时(1982年),相差817.2小时。
河流年平均水温14.3~15.9℃,最高为37.8℃,最低为0℃,一般无较大冰情出现。
2.2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长阳乡总面积为97平方公里,10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民小组,1780户,7400多人。
农业以水稻、玉米、油菜、红苕、洋芋为主。
全乡总耕地面积14994亩,其中:水田2470亩,旱地12524亩。
盘龙村共5个组,259户、998人,其中大中型水库移民40人。
常用耕地面积759亩,其中水田184亩,旱地575亩。
农业生产以粮油、养殖为主,多种经营以蚕桑、板栗为主,共有桑园面积304.8亩,人均纯收入1735元。
2.3项目区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陕南的特点是山大、沟深、坡度大,开发利用率低,供水工程大部分靠单家独户自行修建简易临时工程,无任何净水处理过程,雨季吃浑水,旱季无水吃,给生活用水带来很大困难。
尤其是雨季水质更加恶化,水质浑浊,悬浮质增多,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盘龙村农民吃水难一直是困扰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大问题,为了盘龙村能达到安全饮水,首先应对供水设施进行规范化建设,加强对水源取水点一定范围内污染源的严格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设计,保证质量,明晰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受益权,保证工程按市场化机制良性运转,定期对水质抽检、鉴定,确保饮水安全。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广大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为解决群众的饮水安全提供了政治保障和政策。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贸市场发展迅速,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加之迁移式扶贫,由高山迁到低山,农村水泥路面铺设,交通更趋便利,从事商品经济交流、投资的人口剧增,饮水安全越来越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根本问题,给乡镇干部以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解决这项安全饮水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当地群众迫切需要建设该供水工程,并愿意承担工程日常维护管理费用。
2.5项目区供水规划及供水范围1.规划设计依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L252—2000)、《防洪标准》(GB50201—94)、《安康地区实用水文手册》、《给排水设计手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陕西省石泉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集》。
2.确定供水规模的原则①考虑当地用水实际确定用水量;②充分利用建成的供水设施;③考虑自备水源的供水能力;④按项目供水工程规模核定。
第三章工程建设条件3.1项目区自然条件项目区属秦岭南坡低中山河谷地带,北高南低,南北较长,东西狭窄,平均海拔328~1200m,最高1200m。
山势较矮,坡度稍缓,局部区陡峻,沟壑纵横,河溪交错,有山有川。
农户多居住在第四纪河流冲积物组成的河谷阶地及河谷两岸的冲积小平原。
土壤以山地黄棕壤土为主,沿河谷两岸有黄泥土、水稻土、沙壤土、黄砂土、山上为棕色森林土。
本区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境内河流以长阳沟为主。
3.2区域水资源概况盘龙村供水水源为附近长阳村的长阳沟沟。
长阳沟水常年未断流过,流域面积大,河道长,上游植被良好,水源充足。
3.3工程地质地质属汶池区边缘的大巴山北坡,构造以褶皱为主,山势比较平缓,多呈深圆形山脊,坡脚多出现山间坝子和河谷。
露岩性有灰岩、花岗岩等,主要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土、棕壤土、麻砂土。
本区地处大巴山山脉的北坡,北邻秦岭山脉,地面海拔高程一般为330~1000m,相对高差200~650m,属中低山地形。
汉江自西北向东南,蜿蜒穿过全区。
喜河水电站水库区位于石泉县城—藕阳河段。
两岸山体雄厚,岸坡陡峭,河谷狭窄,呈“V”字型,两岸局部地段发育有Ⅰ、Ⅱ、Ⅲ级阶地。
本区域地层以汉江—喜河—麻柳坝大断裂(F3)为界,以西属扬子地台区建造,以东属秦岭地槽区建造。
扬子地台区建造包括震旦纪至三叠纪及第三纪沉积地层,主要由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组成。
其中石泉县城周围及长安坝乡附近为第三系红色砂砾岩地层。
喜河镇附近汉江两岸,以泥盆系厚层灰岩、硅质白云岩为主,其它各层均以砂页岩为主。
秦岭地槽区建造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
月河盆地以南广泛分布自震旦系至志留系的浅变质碎屑岩,包括变质凝灰岩、千枚岩、板岩等。
北部则为上古生代海相沉积地层。
此外,在新生代断陷盆地(石泉-汉阴)内分布有老第三系的红色砂砾岩和粘土岩。
据国家地震局1990年版的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石泉—喜河一带位于Ⅵ度区内。
3.4建筑材料县境内有年产15万吨的石泉水泥厂,可为工程建设提供常规优质水泥;工程所需砂石料可自汉江拉运,所需石料可就近开采,建筑材料丰富。
第四章工程规模4.1设计范围、供水对象及设计水平年设计范围为盘龙村,现有259户,998人,大中型库区移民30人,其中不安全饮水153人,设计供水163人。
盘龙村供水工程的现状水平年确定为2008年,设计年限n=10年。
4.2需水量预测1.用水标准⑴居民生活用水量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本着节约水资源和满足用水需求的原则,结合当地发展实际,采用60L/人·日。
⑵公共建筑设施用水(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没有学校的村庄,不计次项;有学校的可按:⑴联村集中供水,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5%计;或按在校师生人数乘以用水定额10 L/人/天;⑵乡镇供水,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0%计;或按在校师生人数乘以用水定额20 L/人/天。
在校师生人数与农村居民人数不得重复计列。
⑶牲畜用水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猪:30L/头/天;牛:50L/头/天。
⑷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按上述之和的10%计列。
⑸设计用水居民人数设计供水年限为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
2.用水量计算①居民生活用水量:W=Pq/1000 (3.1.2-1)P=P0(1+r)n+ P1 (3.1.2-2)式中 W—居民生活用水量,m3/d;P—设计用水居民人数,人P0—供水范围内的现状常住人口数,其中包括无当地户籍的常住人口数,人;r—设计年限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可根据当地近年来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确定;n—工程设计年限,a;P1—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总数,可根据各村镇的人口规划以及近年来流动人口和户籍迁移人口的变化情况,按平均增长法确定,人;q—最高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可按表3.1.2确定, L/(人·d)P=P0(1+r)n= 153×(1+6‰)10=163Q1=163×60 /1000 = 9.78m3/d⑵牲畜用水:Q2=42×30升/头·日=1.26m3/d⑶公共建筑设施用水Q3=Q1×10%=9.78×10%=0.98m3/d⑷其它用水Q4=(Q1+ Q2+ Q3)×10%=12.02×10%=1.2m3/d⑸最高日用水量计算:Q d= Q1+ Q2+ Q3+Q4=13.22m3/d⑹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Q cp=Q d/24=13.22/24=0.55m3/h⑺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配水管网)Q max=kn·Q cp=2.3×0.55=1.265m3/h4.3供水规模的确定供水规模(最高日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饲养牲畜用水量+其它用水=13.22 m3/d。
第五章水源选择5.1水源选择的原则和要求根据盘龙村地理位置,选择在水源丰富、条件有利的长阳沟修建截流坝,采用自流引水型式。
既利用了水源,且供水成本低,便于维护管理。
抗震裂度为六度。
(1)水源水量充沛可靠。
用地表水作水源时,枯水期流量的保证率应不低于90%;以地下水作水源时,其取水量应小于可开采量。
(2)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3)利用现有水源工程作为工程水源时,如改变工程原设计任务,应取得原工程主管部门书面同意,并作为初设报告附件。
(4)水源选择应考虑安全、经济以及便于水源保护等因素。
(5)有多处水源可供选择时,应对其水量、水质、投资、运行成本、施工和管理条件等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