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场实时盘存及自燃监控预警系统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22
媒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简介一、监测监控系统1、一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浓度设定为0.0024%2、风速传感器、风压传感器各采掘面设备风速传感器,风速低于或超过《矿山安全规程》的规定值进,发出报警信号。
矿井主通风机房设置风速和风压传感器,实现对全矿井总风量的动态监测3、地压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空区稳定性、顶板压力、位移变化的动态监控。
4、实现对井下瓦斯、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测监控,具有显示和声光报警功能5、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井口调度室、提升绞车房、人员进出场所的工业视频监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用于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由主机、传输接口、分站、传感器、断电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电源箱、避雷器等设备组成的系统。
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设立必需的监控点,就能实时了解井下人员和车辆的当前所在区域,以及在一段时间内经过某一监控点的具体人员、车辆;同时也可以跟踪某一特定人员、车间在某一时间段内的运动轨迹。
为人员、车辆的生产管理、考勤、安全保障提供可靠依据。
功能:1、人员定位:人员在井道的实进动态分布情况及人员数量,对井下人员位置进行跟踪监测,能进行禁区的设定,并对违章人员进行声光报警,能够对某一历史时段的任意人员的移动过程通过动画的方式显示。
2、生产人员、安全负责人考勤:对员工的出勤进行考核,并生成考勤报表3、突发事件管理功:一旦发生各类事故,能立即查出井下人员分布、姓名、遇险人员具体位置三、井下通讯联络系统1、井下人员呼叫系统2、广播通知系统以上三大系统运行在煤矿综合管理平台下,各模块之间即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系统运行。
控制层采用工业以太环网,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保证了现场子系统的实时性,实现了井上、下皮带运输、通风、排水、井下供电等井下主要安全生产环节和装备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集中、远程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矿井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
K S S200C煤矿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简介(1)用途该系统广泛适用于大、中、小各类煤矿自然火灾预报和防治工作。
对井下任意地点的O2、N2、CO、CH4、CO2、C2H4、C2H6、C2H2等气体含量实现24小时连续循环监测,经过对自然火灾标志气体的确定和分析,及时预测预报发火点的温度变化,为煤矿自然火灾和矿井瓦斯事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组成主要有粉尘过滤器、单管、束管、分路箱、抽气泵、气体采样控制柜、监控微机、束管专用色谱仪、打印输出设备、网卡、系统软件等组成。
(3)主要功能1)束管负压采样、色谱分析,无需任何电化学传感器;2)自然火灾预报功能:通过对气体的分析,及时准确的预测火源温度变化情况;3)系统自动控制24小时在线监测;4)输出功能齐全:产生正常分析、束管分析、趋势分析报表及趋势图等11种图表;5)具有气体含量超限自动报警功能;6)数据库记录个数无限制,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比较;7)具有联网功能:实现分析数据共享,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并可实现与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联网。
8)色谱仪自编程功能。
9)火灾瓦斯爆炸危险程度的判别。
10)井下管路最大采样距离30公里。
(4)主要技术参数1)控制束管监测路束:12-30路(可扩充);2)运行时间:24小时连续监测或人工设定;3)分析气体成分:CO、CH4、CO2、C2H4、C2H6、C2H2、O2、N2等。
4)色谱仪检测限≤1ppm;5)系统误差≤1.5%;(5)运行环境1)电源:220V±5%,380V±10% 50Hz交流电;2)总功率:≤2.5KW(不含抽气泵);3)温度:10-35℃;4)相对温度≤90%;5)微机:P4以上原装机或工控机。
KSS-200系统的特点和技术优势一)特点:1)该系统设计合理、技术先进,是在微机自动控制、色谱仪高精度分析、束管负压采样等三项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新产品。
具有精度高、准确可靠。
煤自燃在线监控与智能预警系统这些年来,煤矿大多采用了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很多的浮煤滞留在采空区内,给采空区煤自燃提供了有利条件,更容易导致采空区发生煤自燃火灾,并且诱发导致其它事故灾害,再加上由于采空区的封闭性,因此,很难去判断采空区内遗煤的自然氧化程度以及高温点位置等,从而导致发现危险源与采取措施的滞后,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有可能就会威胁到井下工人的安全与矿井的正常生产。
所以说,实时精确的预测预报煤矿煤自然氧化程度,不仅可以及时准确地采取一些防灭火的措施,而且还可以减少煤自燃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国家的资源浪费,减少人员的伤亡,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现有的预警预报技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1)传统的监测软件不能根据煤自燃产生的气体浓度比值等参数,判断煤的自燃程度,只是得到气体的浓度,这就对于不是很精通这方面的人员来说,他就无法知道这些参数所代表的含义,不利于煤矿防灭火工作的开展。
(2)现有很多煤矿还没有建立比较完整的煤自燃预报指标体系,只是利用单一的某个指标进行煤自燃的预测预报,可能导致预报结果不准确,影响煤矿防灭火工作。
(3)现有煤自燃预报指标受风量及检测地点等多种因素影响,预报指标与煤体温度对应关系不强,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煤层自燃危险变化趋势化特征。
徐州吉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煤自燃在线监控与智能预警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控制及数据分析层三部分组成,实现了井下气体自动采样、分析及预警的功能。
地面上位机能够实时显示井下设备工作状态、远程控制井下设备的工作模式、对指定地点气体进行采样分析,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高,灵活便捷。
并且公司研发团队对全国近200多个矿的煤样进行了标志性气体产生规律的测试,并分析总结出了不同煤种的煤自燃预警临界指标。
可以依据应用矿井的煤种设置煤自燃预警临界指标,系统软件会自动调用内置分析模型,通过与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实现对煤自燃的低温氧化智能预警。
煤堆自燃红外检测系统煤炭自然发火是煤矿火灾主要的致因之一。
据统计,我国国有重点煤矿中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约占51%占总矿井火灾的90%以上。
仅2008年全国共有87个大中型矿井,因自然发火封闭火区315次,造成了严重的煤炭资源浪费,并威胁着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如1999年1月内蒙古大岭煤矿发生自燃火灾气体中毒窒息事件,死亡11人。
煤炭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就是根据煤自然发火过程中出现的征兆和观测结果,判断自燃,预测和推断自燃发展的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灭火措施,避免造成资源、设备甚至生命损失,保证安全生产。
预测技术是在煤层尚未出现自然发火征兆之前,根据煤层的赋存条件、开拓开采条件以及煤本身的氧化放热升温特性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煤层自然发火的危险程度、自然发火期、易自燃危险区域等重要火灾参数指标作出超前判识的一种技术。
其中主要包括自燃倾向性预测法、因素综合评判预测法、经验统计预测法和数学模型预测法。
红外热像技术已成为火源探测的一种新方法! 但其应用于井下自燃火源探测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为了准确快速地获取自燃矿石表面的温度场。
初步探讨了发射率#感温距离#背景噪声#井下环境及热像仪稳定性等因素对探测结果的影响。
通过试验确定了硫化矿石表面的热发射率和使用热像仪探测系统测温时的合理距离。
试验结果表明,硫化矿石表面的热发射率在常温下探测范围内随着探测距离的增大,感温误差明显增大。
热源温度一定时距离的感温误差几乎呈线性增大。
热源温度距离的感温误差趋于稳定。
在试验基础上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了热像仪感温与矿石表面实际温度间的定量关系。
现场应用证明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煤堆自燃技术十分可靠。
以上为现场设备图像及红外热成像图。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汇总鄂托克旗新亚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2016年度目录监控管理制度 (34)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调校实验室管理制度. (39)调度室管理制度 (40)信息化平台管理制度 (58)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59)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压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监控系统值班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监控系统交接班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定位工作人员值班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定位系统交接班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压监测工作人员值班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压监测系统交接班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79)瓦斯监测监控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故障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控数据异常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贮煤筒仓自燃及安全监控系统在化工生产和火电厂中,贮煤筒仓作为现行贮煤设施的发展趋势,其安全性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厂的安全运行。
目前,国内筒仓贮煤自燃现象经常出现,有时甚至引发筒仓爆炸,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了解贮煤自燃原因及过程,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贮煤自燃是保证贮煤筒仓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一、贮煤的自燃机理及过程1、贮煤的自燃机理筒仓贮煤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是其自燃的根本原因。
煤的氧化反应是放热过程,而煤的导热系数较小,热量不能及时散走,致使煤的堆积温度升高;反过来又加速煤的氧化反应,这样形成一个循环促进过程。
最终,当热量聚集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即会引起煤的自燃。
2、贮煤的自燃过程煤自燃过程可划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自热期和燃烧期1)潜伏期煤温在常温至 60℃,煤与空气接触后,吸附氧而生成不稳定的氧化物此时,煤的氧化过程平稳而缓慢,氧化放热量很少,有微量的 CO 释放出。
2)自热期经过潜伏期后,煤温从 60℃逐渐上升至 80℃,煤的氧化速度加快,水分开始蒸发,煤中不稳定的氧化物开始分解成水以及释放出 CO、CO2 气体。
氧化产生的热量使煤温继续升高,达到自热的临界温度约为 80℃,这一阶段称为煤的自热前期。
该阶段耗氧量有明显增加,CO 的发生量也随温度上升而逐级增加3)燃烧期当煤温达到自燃温度时,煤氧化自燃进入燃烧期,此时煤开始深度热分解反应,从煤中释放出烃类气体、CO. CO2 等,既有脱附、氧化分解气体,也有热分解气体,煤中的结晶水开始解析。
二、筒仓的安全监控系统尽早预知和及时发现事故,并采取相应措施将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是筒仓检测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
及时了解掌握筒仓贮煤不同点处温度的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避免贮煤发生大面积的自燃。
温度传感器输出二级上限报警,60℃为初报警,同时,联锁充入氮气起到惰化和降温作用;80℃为高报警,同时,联锁启动消防设施。
三、结束语目前我公司针对可燃气体超标,设备运行温度、湿度环境监测,工厂设备电压变化,水浸等可监测的安全隐患,研发一款时时监测报警联动系统软件,它通过监控点监测数据超标后发送报警信息到责任人手机或者计算机中,方便责任人第一时间接收报警,第一时间处置。
数智化发展煤温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每年因煤炭自燃现象,为煤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2011年4月张家口怀来县开往天津的火车商品煤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自燃,损失商品煤20t,经济损失约20万元;2019年11月某露天煤场因煤炭堆积时间过长发生自燃,损失约2.5万t,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
为此,煤场在运输、存储等环节格外注重煤温监测。
传统监测方式采取人工定期使用手持插入式测温仪进行检测,人工操作下很难做到全面、有效检测。
另外对煤坑来料煤的检测,需要员工上车进行检测,存在效率低和人员安全隐患等问题。
传统间断的、不精确的监测方式,很容易导致装运高温煤,影响下一环节的煤炭存储和销售。
实时、全方位监测煤温,能够有效分析和预警,避免高温煤的产生,保障煤炭安全,显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找煤网基于物联网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研发了煤温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为煤场储存、运输保驾护航。
要知道,自燃是煤与氧气在低温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热量并积聚升温的结果。
相关研究成果表明,煤炭如果堆积时间超过3周,极易引起自燃。
随着煤炭存储周期加长以及远距离运输,发生煤氧化、高温和自燃的几率也在不断提高,甚至引起爆炸,造成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针对此情况,在煤炭进入煤场之前需要进行煤温检测,以杜绝高温煤炭进入煤场。
该系统通过安装云台双目红外热成像仪自动监测煤温,当煤炭温度到达阈值时立即告警,有效预防煤炭过热发生自燃现象,继而引起火灾或其他重大事故。
在储煤过程中,为更好规避自燃现象,系统还对可燃气体进行监测和预警。
采用红外检测的方式对煤场内的指标气体进行浓度分析检测,并将详细数据同步上传后台管理系统。
一经确定煤体处于自燃阶段,就立即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有效补充煤温监测,保护煤炭安全生产。
此外,在装车运输过程中,该系统与车辆识别系统相结合,自动记录对应煤车内煤温数据。
通过在车上安装红外热成像仪,自动检测每辆车内煤的温度,并与车辆读卡系统结合,记录相对应车辆的煤温。
KJ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KJ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一种多功能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能够对煤矿中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煤矿地面监控、井下监控、视频监控、智能报警、数据分析等,是实现煤矿安全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1. KJ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特点KJ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采用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能够对煤矿中各种安全事故进行精准监测和预警。
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多功能性:该系统不仅能够对煤矿中的安全事故进行监测和预警,还能够进行视频监控,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
(2)智能化:采用先进的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对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处理和分析,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监控精度。
(3)强可靠性: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控制技术,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正常运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易安装、易维护: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和维护简单方便,不需要额外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2. 系统功能(1)煤矿地面监控:可以监测煤矿地面的气体浓度、温湿度等环境指标,并可通过云端服务和移动App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和管理。
(2)井下监控:可以对井下任务进行实时监测,判断工作人员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生命。
(3)视频监控:可以对生产场地内外全方位视频监控,支持远程实时监测和录像,有效防止盗窃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4)智能报警:能够根据煤矿环境和设备状态,自动发出若干种不同的报警信号,告知煤矿工人和管理人员相关的情况。
(5)数据分析:能够对大量煤矿环境及设备数据进行快速的分析、控制和展示,为煤矿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应用场景KJ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应用于以下场景:(1)煤矿井下作业监测:可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2)生产设备监测:可对生产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生产过程安全稳定。
(3)环境监控:可以监测煤矿环境的温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保障工人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