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的氧化物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23.50 KB
- 文档页数:5
氮氧化物NO X 分析仪日常检查作业指导书1.范围适用于GB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中Lugdwon 使用的氮氧化物NO X 分析仪的日常检查。
2.检查用标准气体 ——零点标准气体: O 2=20.8% NO<1×10-6 NO 2<1×10-6——低浓度标准气体: NO=300×10-6 NO 2=60×10-6——高浓度标准气体: NO=3000×10-6 NO 2=600×10-6 3.检查项目气体浓度示值误差及NO X 响应时间。
4.检查环境条件检查环境条件如下: ——温度:(0~40)℃; ——相对湿度:(0~85)%; ——大气压力:86kPa ~106kPa 。
5.技术要求按照GB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中氮氧化物NO X 分析仪的相关技术要求,确定控制限为气体浓度示值相对误差不超过±4.0%或绝对误差不超过±25×10-6。
6.检查方法采用标准气体进行检查。
首先首先通入零点标准气体,对排放气体测试仪进行调零,然后采用高浓度标准气体通入氮氧化物NO X 分析仪进行标定,同时对NO X 分析仪的响应时间(T 90和T 10)进行计算和检查,当T 10≥6.7s ,T 90≥6.5s ,则检查不通过,仪器锁止。
然后采用低浓度标准气体通入氮氧化物NO X 分析仪进行检查,当分析仪的读数与标准气体的差值超过技术要求,重则检查不通过,仪器锁止。
相对误差计算公式如公式1:%100⨯-=ssc c c δ (1)式中:δ——相对误差,%;c ——分析仪气体浓度示值,×10-6 c s ——标准气体浓度,×10-6 绝对误差计算公示如公式2:s c c -=∆ (2)式中:Δ——绝对误差,×10-6 7.检查结果的判定及处理7.1 如果%4≤∆,或61025-⨯≤δ则本次检查通过。
2021年高一化学暑假假期作业(五)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种类。
PVC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PVC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B.PVC保鲜膜属于链状聚合物,在高温时易熔化,能溶于有机溶剂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加热PE和PVC产生的气体,可鉴别PE和PVCD.等质量的PE和乙烯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质量相等2.(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金属活动性表:以上四个区域通常采用热分解冶炼金属的是()A.(1)B.(2)C.(3)D.(4)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下列物质中含有2种官能团的是A.乳酸()B.苯乙烯()C.丙三醇()D.甲苯()4.(安徽省芜湖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原子守恒,完全燃烧产物是CO2和H2O的某物质一定含C、H、O三种元素B.根据能量守恒,所有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根据电子守恒,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失电子总数一定等于正极反应得电子总数D.根据化学平衡,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在任何时刻一定等于逆反应速率5.(安徽省芜湖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后生成NH3的分子数为2N AB.标准状况下,0.56L水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2N AC .2gH 218O 和D 2O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D .用1molFeCl 3制取氢氧化铁胶体,则胶体粒子数为N A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乙酸的结构简式:B .一氯甲烷的电子式:C .丙烷分子的空间充填模型:D .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7.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Na 2SO 3中滴加稀HNO 3溶液:SO 23-+2H +=SO 2↑+H 2OB .0.3molFeBr 2与0.4molCl 2在溶液中反应:8Cl 2+6Fe 2++10Br -=6Fe 3++16Cl -+5Br 2C .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银镜:Ag+2H ++NO 3-=Ag ++NO 2↑+H 2OD .酸性介质中KMnO 4氧化H 2O 2:2MnO 4-+2H 2O 2+8H +=2Mn 2++3O 2↑+6H 2O8.(安徽省芜湖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2NO 通入4FeSO 溶液中B .2CO 通入2CaCl 溶液中C .3NH 通入3ALCl 溶液中D .2SO 通入已酸化的32()Ba NO 溶液中 9.(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氮的氧化物性质探究实验如下:步骤1:在一支50mL 的注射器中充入20mL 无色气体NO ,然后吸入5mL 水,用乳胶管和弹簧夹封住管口,如题图所示。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健康危害: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
吸入气体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
常经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绀等。
慢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衷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症。
个别病例出现肺纤维化。
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黄褐色液体或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当心有毒气体应急处理急救措施: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注意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电话:120消防电话:119《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 GBZ/T160.29-2004职业接触限值:PC-TW A= 5mg/m3PC-STEL=10mg/m3测量结果: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日期:年月日工作场所存在一氧化碳,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
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
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
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当心中毒应急处理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环境空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氮氧化物测定。
2.技术标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 43-199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79-2009)《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3.工作原理3.1 化学分析方法:用带转子流量计的动力装置,以一定流量抽取一定体积的被测气体。
其中的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气体中的一氧化氮不与吸收液反应,通过氧化管时被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
生成的偶氮染料在波长540nm 处的吸光度与二氧化氮的含量成正比。
分别测定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瓶中样品的吸光度,计算两支吸收瓶内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浓度,二者之和即为氮氧化物的质量浓度(以二氧化氮计)。
3.2电化学方法:烟气中的氮氧化物通过传感器渗透膜,进入电解槽,在恒电位工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极限电流大小测定氮氧化物的浓度。
4.仪器设备4.1 多孔玻板吸收瓶;4.2 氧化瓶:内装8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4.3 三氧化铬-海砂(或河砂)氧化管;4.4空气采样器:用于短时间(45min~60min)采样的普通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1L/min,应具有保温装置。
用于长时间(18h~24h)连续采样的采样器应具备有恒温、恒流、计时、自动控制开关的功能,流量范围0.1L/min~0.5L/min;4.5 烟气采样分析仪:具有温度监控、计压、采时设置等功能,能自动计算采样体积;4.6 定电位电解法二氧化硫测定仪:如TH-990F等智能烟气分析仪;4.7 采样枪:用硬质玻璃或氟树脂材质,具有适当尺寸的管料,并应附有可加热至120℃以上的保温夹套。
4.8 皂膜流量计;4.9 气温气压表、风速方向仪;5.检测步骤5.1 工况调查进行有组织或无组织废气排放检测时,事先应进入生产车间进行核实,确保生产线正常运行并且生产负荷达到75%以上。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5.2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氮与氮的氧化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氮气的性质;(2)了解NO、NO2的物理性质;(3)掌握氮氧化物之间的转化;(4)了解氮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过程训练科学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认识硝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原理,进一步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感受科学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义;(2)通过对于光化学烟雾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3)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NO、NO2的产生及两者的转化,NO2与H2O的反应。
2. 教学难点NO、NO2的产生及两者的转化,NO2与H2O的反应。
三、教学过程四.板书设计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1.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生成 N2+O2=====放电2NO(无色气体) 2NO +O2===2NO2 (红棕色气体) 3NO2+H2O===2HNO3+NO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一氧化氮:无色无味的气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二氧化氮: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并与水反应3.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一氧化氮:不与水反应,在通常情况下易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 2NO +O2===2NO2二氧化氮:3NO2+H2O===2HNO3+NO O2+4NO2+2H2O===4HNO3 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1.氮氧化物的来源氮肥生产、金属冶炼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2.氮氧化物的危害(1)硝酸型酸雨:N 2+O 2=====放电2NO 2NO +O 2===2NO 2 3NO 2+H 2O===2HNO 3+NO (2)光化学烟雾 (3)臭氧层空洞 3.防治措施(1)使用洁净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2)为汽车等交通工具安装尾气转化装置(2NO +2CO =====催化剂N 2+2CO 2); (3)对于生产化肥、硝酸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
脱硝保温作业指导书脱硝保温作业指导书1. 作业概述脱硝保温是对燃烧排放物进行环境治理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降低燃烧排放物中的氮氧化物(NOx)的含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本指导书将介绍脱硝保温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作业安全。
2. 适用范围脱硝保温适用于各种工业、民用排放物的NOx治理,包括但不限于电力、钢铁、石油化工、化肥、水泥、玻璃等行业。
此外,也可用于炉石模塑、玻璃涂层、电火花加工、电解电镀等行业。
3. 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脱硝设备,确认其正常运行。
如出现故障或异响,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
2.确认工作地点无燃气泄漏或易燃物等安全隐患。
3.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工作服、手套、护目镜等。
(2) 线下作业1.打开脱硝设备,将脱硝剂注入喷射器中。
2.根据设备的规格和工艺流程,对喷射器进行调整,保证脱硝剂均匀喷洒。
3.开启脱硝设备的加热功能,将喷洒的脱硝剂进行加热,使其达到反应所需温度。
4.对喷洒的脱硝剂进行监测,确保其满足反应所需的比例和时间等参数。
(3) 线上作业1.打开脱硝设备,将燃料喷入燃烧室。
2.将燃料点燃,使其燃烧。
3.启动脱硝设备的排放功能,将排放的燃烧排放物经过脱硝剂的净化,减少NOx的含量,最终达到环保要求。
(4) 收尾工作1.关闭脱硝设备,停止加热和喷洒脱硝剂的功能。
2.清理作业场所,将脱硝剂喷洒未污染区域进行妥善处理。
3.继续开启排出设备的功能,将排出设备中的残留物和气体进行清洗和净化,使其达到环保标准。
4.关掉电源,确认设备完好无损,存储好有关工具、记录和资料。
4. 注意事项1. 脱硝保温需要在高温下执行,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2. 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作业,尤其是脱硝剂的喷洒比例和时间参数等,否则会影响脱硝效果。
3. 操作过程中应加强监测,确保脱硝剂喷洒均匀以及氮氧化物的含量减少满足环保要求。
班级环本二班学号 1105430232 姓名蒋佳分数第二次作业下列7种主要气态污染物的处理技术:一、粉尘控制技术1.高压静电除尘技术将50赫兹、220伏交流电变成100千瓦以上直流电加到电晕极(阴极)形成不均匀高压电场,使气体电离产生大量的负离子和电子,使进入电场的气体粉尘荷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荷电粉尘趋向相反的电极上,一般阳极为集尘极,依靠振打落入灰斗排出,完成净化除尘过程。
高压静电除尘器高效低阻可广泛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粉尘污染场合。
它处理粉尘浓度高,对001微米微细或高比电阻粉尘,除尘效果更为明显,系列产品满足不同风量的烘干设备,匹配灵活,适合烘干机废气特性的粉尘治理。
2.旋风除尘技术工作原理是在风机的作用下,含尘气流由进口以较高的速度沿切线方向进入除尘器蜗壳内,自上而下作螺旋形旋转运动,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外壁,并沿壁面下旋,随着圆锥体的收缩而转向轴心,受下部阻力而返回,沿轴心由下而上螺形旋转经芯管排出。
外壁的尘粒在重力和向下运动的气流带动下,沿壁面落入灰斗,达到除尘的目的。
由于旋风除尘器是依靠尘粒惯性分离,除尘效率与粒径成正比,粒径大除尘效果好;粒径小,除尘效果差,一般处理20微米以上的粉尘,除尘效率在70%~90%。
3.袋除尘技术对颗粒0.1微米含尘气体,除尘效率可高达99%,烘干机废气除尘选用袋除尘器不用考虑排放浓度超标问题。
烘干机抗结露玻纤袋除尘器是目前理想的除尘净化设备。
该设备采用微机控制,分室反吹,定时清灰,并装有温度检测显示,超温报警装置,采用CW300—FcA抗结露玻纤滤袋,可有效防止滤袋结露,也不会烧坏滤袋。
4.湿法除尘技术含尘气体由引风机通过风管送入除尘塔下部,由于断面变大,流速降低,并且粗颗粒粉尘先在气流中沉降,较细粉尘随气流上升,喷淋下来水珠与粉尘气流逆向运动,粉尘被湿润自重不断增加,在重力作用下,克服气流的升力而下降成泥浆水,通过下部管道进入沉淀池,达到除尘的目的。
第2课时常见氮肥及其使用氮氧化物的无害化处理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1常见氮肥及其使用1.不属于氮肥的是( )A.N2B.NH4ClC.KNO3D.CO(NH2)22.尿素CO(NH2)2是一种氮肥,它属于( )A.酸 B.碱C.盐 D.有机物3.关于氮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属于铵态氮肥B.植物吸收氮肥属于氮的固定C.使用碳铵应深施盖土D.硫铵与石灰混用肥效增强4.已知土壤胶体中的粒子带负电荷,又有很大的表面积,吸附某些离子的能力较强.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肥料,肥效最差的是( )A.(NH4)2SO4B.NH4HCO3C.NH4NO3D.NH4Cl5.施用碳酸氢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但是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如草木灰混合使用,其原因是铵态氮肥( )A.易溶于水B.能与碱反应C.受热易分解D.在水中易发生电离6.下列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 )A.NH4NO3B.NH4HCO3C.CO(NH2)2D.NH4Cl7.施用氮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并能提高作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下列关于氮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尿素CO(NH2)2是一种氮肥B.储存碳酸氢铵时,应密封并置于阴凉通风处C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合施用D .氮肥溶于水,其中的氮元素均以铵离子形式存在8.(双选)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H 4)2SO 4不属于复合肥料B .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C .农作物生长,只需要氮肥、磷肥和钾肥D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知识点2氮氧化物的无害化处理9.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开展大气污染的治理攻坚。
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是( )A .向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B .汽车尾气净化减排C .工业尾气回收处理D .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10.近年来,光化学烟雾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注意,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是( )A .二氧化硫B .二氧化氮C .氨气D .一氧化碳11.农用化肥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会使地下水含氮量增高,其对人体有害的含氮污染物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A .NH +4B .NO -2C .NO -3 D .有机氮12.化肥和农药对农牧业的增产增收起重要作用,但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和环境带来危害。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作业指导书一、执行标准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79-2009。
二、适用范围1、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测定。
2、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0.36µg/10ml 吸收液。
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ml,采样体积为24L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0.015mg/m3。
当吸收液总体积为 50ml,采样体积288L 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0.006mg/m3,本标准测定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范围为 0.024 mg/m3~2.0mg/m3。
三、干扰及消除1、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为氮氧化物浓度 30 倍时,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负干扰。
2、空气中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正干扰。
3、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 0.25mg/m3时,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负干扰。
采样时在采样瓶入口端串接一段(15~20)cm 长的硅橡胶管,可排除干扰。
四、测定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
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不与吸收液反应,通过氧化管时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
生成的偶氮染料在波长 540nm 处的吸光度与二氧化氮的含量成正比。
分别测定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瓶中样品的吸光度,计算两支吸收瓶内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浓度,二者之和即为氮氧化物的质量浓度(以二氧化氮计)。
五、仪器设备1、常用的实验室仪器。
2、分光光度计。
3、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 0.1L/min~1.0L/min。
采样流量为 0.4L/min 时,相对误差小于±5%。
4、恒温、半自动连续空气采样器:采样流量为 0.2L/min 时,相对误差小于±5%,能将吸收液温度保持在 20℃±4℃。
采样管:硼硅玻璃管、不锈钢管、聚四氟乙烯管或硅胶管,内径约为 6mm,尽可能短些,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 2m,配有朝下的空气入口。
课题氮气及氮的氧化物备课时间上课时间主备教师组内意见级部审核课时第课时总课时考纲要求考纲解读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了解氮单质及其氧化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1.氮气的稳定性、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危害。
2.氨气的性质及制法、铵盐的性质及NH4+的检验。
3.硝酸及硝酸盐的性质、NO3-的检验。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过关活动一、氮气1.物理性质N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熔沸点低。
2.化学性质氮分子结构很稳定,氮气的电子式:结构式:,在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或情况下,氮气也能与氢气、氧气和活泼金属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放电条件下与氧气反应:②点燃条件下与镁化合:③工业合成氨:氮的固定:将空气中态的氮转化为态的氮的过程叫氮的固定。
包括: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化学固氮)。
活动巩固1.氮气与其他单质化合一般需高温,有时还需高压等条件,但金属锂在常温常压下能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锂。
这是因为:①此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②此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③此反应前可能氮分子不必先分解为原子;④此反应前可能氮分子先分解成原子。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下列反应表示氮的固定作用的是()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C.NO和O2反应生成NO2D.由NH3制碳酸氢铵和尿素过关活动二、氮的氧化物NO x氮的氧化物从+1价→+5价都有,它们的化学式分别是:(按价态由低到高顺序)22一氧化氮在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O2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标况下体积为22.4LNO2气体含有的N原子数>N ANO、NO2溶于水的计算①NO2及NO、N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方程式:②NO2和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方程式:③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的计算光化学烟雾: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CH)和氮氧化物(NO 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雾。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三)氮的氧化物和大气污染
(建议用时:35分钟)
[合格基础练]
1.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
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 A.温室效应——CO2B.臭氧层破坏——CO
C.白色污染——聚乙烯塑料D.光化学污染——NO x
2.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
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止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率,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SO2和NO2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且都可用水吸收以消除对空气的污染
B.NO和NO2均可用排水法收集
C.使用清洁能源是减少酸雨形成的重要措施之一
D.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4.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SO2和NO B.肯定没有O2和NO2,可能有Cl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5.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装有N2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经过足够的时
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3
5,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气体的体积比是
()
A.2∶3 B.3∶2 C.3∶5 D.5∶3
6.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
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
()
A.亚硫酸钠溶液、氯气B.水、二氧化氮
C.水、一氧化氮D.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7.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NO2和SO2的反应,特进行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
图1图2图3
(1)图1两集气瓶中________(填“上”或“下”)瓶颜色深。
(2)图2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SO2和NO2反应的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说明NO2在该反应中表现______________性。
(4)由图2和图3中的现象写出NO2和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级过关练]
8.把3体积的NO2气体,依次通过下列3个分别装有足量①NaHCO3饱和溶液,②浓硫酸,③Na2O2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气体应是(同温同压下测定)()
A.1体积NO B.2体积NO2和0.5体积O2 C.2体积O2 D.0.25体积O2 9.为了探究几种气态氧化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用三只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倒置在水槽中。
然后,分别缓慢通入适量氧气或氯气,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A、B装置中集气瓶充满溶液,C装置中集气瓶里还有气体。
(1)如果装置A中通入的氧气恰好使液体充满集气瓶,假设瓶内液体不扩散。
①写出A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设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a L·mol-1,集气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实验前在C水槽里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通入氧气前后,实验现象变化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充满集气瓶后,在B水槽里滴加硝酸钡溶液,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排放的废气
B.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可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 C.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使煤燃烧产生的SO2最终生成CaSO4,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CO2、SO2,从而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11.酸雨是对降水呈酸性(pH小于5.6)的统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SO2溶于水,最终形成酸雨
B.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厂和化肥厂的废气都含有氮氧化物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必须减少SO2的排放量,对燃料脱硫处理
12.下列物质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且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
①N2→NO2②NO2→NO③NO2→HNO3④N2→NO
A.①B.②C.④D.③
13.下列关于NO和N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NO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D.NO2可用排水法收集
14.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生石灰,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pH在5.6~7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C.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NOx和碳氢化合物有关
D.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和任意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
15.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①,
2NO2+2NaOH===NaNO2+NaNO3+H2O②。
在反应①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
在反应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
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面的习题是19号上课要用的,提前看看题目
【氮的氧化物计算】
1.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对原试管中盛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
②可能是NO2气体
③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④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将V mL 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过水吸收后,得到a mL无色气体A,将此无色气体A与等体积O2混合,再通过水充分吸收后,收集到5 mL无色气体B。
试回答:(1)A气体是________,B气体是________。
(2)A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
3.将40 mL NO2和NO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盛满水的试管里,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20 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比为()
A.2∶1 B.1∶1C.3∶1D.1∶1
4.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两种气体,它们是①NO 和NO2,②NO2和O2,③NO 和N2。
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B.V1>V3>V2
C.V2>V3>V1D.V3>V1>V2
5.现把盛有48 mL NO、NO2混合气体的容器倒置于水中(同温同压),待液面稳定后,容器内气体体积变为24 mL,则:
(1)原混合气体中,NO是______ mL,NO2是________ mL。
(2)若在剩余的24 mL气体中,通入6 mL O2,待液面稳定后,容器内气体体积变为________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