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远程供电设备技术交流
- 格式:pptx
- 大小:932.15 KB
- 文档页数:15
直流与交流的换算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直流和交流是电力领域中两种常见的电流类型。
直流是指电流的方向保持不变的电流形式,而交流则是电流方向周期性地反转的电流形式。
在实际应用中,直流和交流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探讨直流和交流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其在电力转换和传输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首先,直流和交流的换算关系是指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或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过程。
这是由于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中,需要将电流的类型进行转换,以满足设备的要求或者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直流电源可以通过逆变器将其转换为交流电,以供应给家庭、工厂或办公室中的交流设备使用;而交流电也可以通过整流器将其转换为直流电,以满足一些特殊设备或电子产品的需求。
其次,直流和交流的换算关系在电力转换和传输中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在能源领域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采用直流形式进行发电和输送。
然而,由于交流电网已经广泛建立和使用,因此需要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进行输送和供电。
此外,直流和交流之间的换算关系还与电力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等电力设备的设计和运行密切相关,对于提高电力传输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直流和交流的换算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发电机组和电力变电站等方面。
此外,在电子产品、电动车辆、通信设备等领域,直流与交流的换算关系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总之,直流和交流的换算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的能源转换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起到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将深入探讨直流和交流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对直流与交流的换算关系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力转换和传输中的关键问题,为现代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并为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和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接下来的章节将对直流和交流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CT 2462-2012中国电信240V 直流电源供电设备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quipment to 240V DC Power Supply Systemof China Telecom2012-08发布2012-08实施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布保密等级:公开发放Q/CT 2462—2012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产品组成与分类 (5)5 系统要求 (5)6 整流模块 (16)7 交流配电屏 (17)8 直流总配电屏 (20)9 直流二级配电屏 (22)10 直流电源列柜 (25)11 直流网络机柜(PDU) (27)12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30)附录A(资料性附录)部分基础标准、规范清单 (31)Q/CT 2462—2012前言Q/CT 2461-2012《中国电信240V直流电源供电总体技术要求》与Q/CT 2462-2012《中国电信240V 直流电源供电设备技术要求》共同构成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的系列标准。
本办法参考了中国电信[2010]851号《关于印发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节能试点技术指导意见(暂行)的通知》的相关内容。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包含中国电信的专利等知识产权,相关厂商需经中国电信授权方可使用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运行维护部组织制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世忠、杜民、侯福平、赖世能、孙文波本标准于2012年12月首次发布。
引言长期以来,用交流电供电的通信设备都是采用交流UPS设备做供电保障,但由于交流UPS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无法满足电信级供电保障要求,给通信网络运行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交流UPS供电掉电事故层出不穷。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区别直流电路(Direct Current Circuit)是电流方向保持不变的电路系统,而交流电路(Alternating Current Circuit)是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路系统。
这两种电路在许多方面不同,包括电流特性、电压周期性、用途和设备等。
首先,直流电路的电流方向始终不变。
在直流电路中,电荷传输方向是一致的,电流始终在同一方向流动。
这种特性使得直流电路在一些需要稳定电流方向的应用中非常有用,例如电池供电的设备。
相比之下,交流电路的电流方向会周期性变化。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这是由于交流电源(如发电厂)产生的电压具有周期性,通常以正弦波形式呈现。
交流电的特性使得其能够在远距离传输电能,并且在电网供电系统中广泛应用。
其次,直流电路的电压稳定。
直流电源提供的电压通常恒定,不随时间变化。
这使得直流电路可以在需要稳定电压的应用中使用,例如电子设备的直流供电。
与之相反,交流电路的电压周期性变化。
交流电源产生的电压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正弦波形式。
这种周期性变化使得交流电可以经过变压器进行电压变换,并用于各种不同电压需求的设备。
除了电流和电压特性的差异外,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还在用途和设备方面有所不同。
直流电路主要用于需要稳定电流和电压的应用,例如电池供电的电子设备、充电器和电动机等。
交流电路则广泛用于电网供电系统、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等。
在设计和使用电路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使用直流电路还是交流电路。
一些设备可能需要直流电源提供稳定的电源,而另一些设备则需要交流电压以适应电网供电系统。
总的来说,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在电流方向、电压周期性、用途和设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路技术,并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适当的电路系统。
无线供电交流转直流材料无线供电交流转直流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波传输能量,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一种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无线供电交流转直流的原理、材料和应用。
一、原理无线供电交流转直流的原理是利用无线电能的传输原理,将交流电信号通过变压器或者整流器转化为所需的直流电信号。
无线供电的基本原理是将电能通过电感耦合或者电磁辐射的方式传输到被供电设备上,然后通过整流器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整流器通常采用桥式整流电路,通过多个二极管和电容器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二、材料1. 变压器:变压器是无线供电交流转直流的关键材料之一,用于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在无线供电中,变压器起到了将电能耦合传输的作用,通过变换变压器的参数可以实现不同功率的供电转化。
2. 整流器:整流器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关键设备,通常采用桥式整流电路。
桥式整流电路由四个二极管和电容器组成,通过控制二极管的导通状态,将交流电的正、负半周分别导通,从而实现了交流电的转化。
3. 电感:电感是无线供电交流转直流中的另一个重要材料,主要用于匹配和稳定电压。
在无线供电中,电感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匹配电路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提供稳定和削弱电路中的纹波。
4. 电容:电容是无线供电交流转直流中的一种重要材料,主要用于平滑电流信号。
通过连接电容并在电流流过时充电和放电,电容能够有效地平滑电流信号,减小电路中的纹波。
三、应用无线供电交流转直流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
1. 电子设备充电:无线供电交流转直流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方便用户使用,同时也减少了电线的使用。
2. 传感器供电:无线供电交流转直流技术可以实现对传感器的无线供电,提高了传感器的使用灵活性和便捷性。
3. 智能家居:无线供电交流转直流技术可以实现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无线供电,使设备更加智能化和便利化。
4. 可穿戴设备:无线供电交流转直流技术可以实现对可穿戴设备的无线供电,使设备更加轻便和便捷。
直流远供技术与交流供电的对比
1.使用直流供电系统不受当地电网复杂的负荷变化,昼夜变化,电站多样化等因素而产生的电网电压过高或过低的影响。
不受当地大型设备开启、关闭等因素而产生的电磁干扰,谐波,闪变,和浪涌的影响。
杜绝了当地复杂电力网络中直接雷和感应雷对通信设备的损害。
所以直流远程供电网络纯净、单一,供电电压稳定,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采用直流远供只需要对取电点机房的动力供应提供保障即可保证整个供电网络的稳定,运营及维护成本低工作量小。
而采用交流远供的方式需配置UPS 及蓄电池,运营成本高工作量大,故障点多。
3.在输电线路方面:
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比,其优点和特点明显:
直流电缆线路没有交流电缆线路中电容电流的困扰,没有磁感应损耗和介质损耗,基本上只有芯线电阻损耗,绝缘电压相对较低,直流输电技术更适合远距离传送,符合目前国家提出的节能降耗和环保要求属于绿色环保供电方案。
目前国内外的大型输电工程均已采用直流远供技术(HVDC)如三峡输电工程,葛洲坝输电工程等。
铁路区间通讯设备直流远供电源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一、概述铁路区间通讯设备直流远供电源系统是指为满足铁路区间通讯设备的远距离供电需求而设计的一种电源系统。
该系统应具有稳定可靠、安全高效、易于维护等特点,以确保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技术要求1. 电源输入(1) 交流电源输入电压范围:220V±20%。
(2) 交流电源输入频率范围:50Hz±5%。
(3) 输入交流电压应具有过压保护、欠压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
2. 直流输出(1) 输出直流电压范围:-48V±5%。
(2) 输出直流电流范围: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但应能满足通讯设备的功率需求。
(3) 直流输出应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过温保护功能。
3. 效率要求该系统的效率应不低于90%,以确保能够充分利用输入的交流电能,减少能量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4. 稳定性要求该系统在各种负载情况下,输出直流电压应保持稳定,波动不应超过±1%。
5. 安全要求(1) 该系统应具有过压保护、欠压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2) 该系统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6. 可靠性要求(1) 该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
(2) 该系统的关键部件应具有长寿命、高可靠性和易于维护等特点,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易于维护。
7. 易于维护要求(1) 该系统的各个部件应易于拆卸、更换和维修。
(2) 系统中关键部件的故障诊断和排除应简单、快速、准确。
三、总结铁路区间通讯设备直流远供电源系统是一种为满足铁路区间通讯设备的远距离供电需求而设计的电源系统。
其技术要求包括电源输入、直流输出、效率要求、稳定性要求、安全要求、可靠性要求和易于维护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的实现,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安全高效、易于维护,从而保证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
BBU、RRU供电距离浅论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站产品越来越丰富,而且各有特色。
从整体发展来看,分布式基站无疑代表了“下一代基站”的基本走向。
分布式基站具有低成本、环境适应性强、工程建设方便的优势,尤其是在未来的3G移动网络中,分布式基站将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电源供给在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分析常用的几种供电方式。
1、集中式供电分布式基站将基带部分(BBU)和射频部分(RRU)分开。
BBU单元供电由机房总线电源供给,而RRU单元处于楼顶或铁塔上,采用直流远供的方式直接由机房电源供应,但是受到了直流远供距离的限制,如表1所示。
表1注:传输距离为线缆长度的1/2。
可以看出,当传输距离超过50m时,机房电压到达RRU时下降到40V,已经不能保证RRU单元稳定可靠的工作,如果增加传输距离,只能增加线缆的截面积。
虽然集中式供电简单易行、维护方便,但是严重受到传输距离的制约。
当传输距离大于100m时,功耗大大增加,集中式供电已经不适合。
2、分散式供电即就近采用220v市电,通过AC/DC变换,将市电转换为-48V给RRU单元供电。
这种方式就近取电,损耗小。
但缺点也较多: (1)交流供电电压不稳(供电电压受高峰负载影响较大),容易造成用电设备损坏或进入保护状态而停机。
(2) 交流供电经常受停电困扰(用电缺口较大;交流电网要求同步运行,存在不稳定问题,输送的功率受电力网稳定限制;交流电网短路容量较大,事故停电的影响范围也较大;电业部门检修或故障时,造成大面积停电。
(3)电源接入困难,须电力部门调配或与物业管理部门协商。
(4)需要配电表,进行单站结算等,较为麻烦。
山东融信科技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多年以来远程供电解决方案的经验,针对移动公司提出问题和要求,拟制了以下远程供电系统解决方案。
可以解决100~3000m RRU单元供电的问题。
二、远程供电系统解决方案智能大功率远程供电系统分为局端模块和远端模块。
新一代通讯供电技术直流远供系统介绍引言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基站数量的不断增加,供电技术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交流供电系统存在输电损耗大、设备体积庞大、安装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新一代通讯供电技术——直流远供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直流远供系统进行介绍,包括其原理、优势以及应用场景。
直流远供系统原理直流远供系统是一种通过远程输送直流电能给通信设备供电的技术。
其原理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特定的输电线路将直流电远距离输送到需要供电的设备。
在终端设备处,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再转换为所需的交流电。
直流远供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直流发电系统:包括直流电源和电池组成的发电设备,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 直流输电线路:通过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将直流电能远距离输送。
- 直流变换与配电系统:将高压直流电转换为可用的低压直流电并分配给通信设备。
- 逆变器系统:在终端设备处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直流远供系统的优势输电损耗小直流远供系统采用高压直流输电,相比于传统的交流供电系统,输电损耗更小。
在长距离输电过程中,交流电需要经过多次的变压器转换,损耗较大。
而直流电只需要通过逆变器在终端转换为交流电,损耗更小。
设备体积小传统的交流供电系统需要使用大型的变压器和配电设备,体积庞大。
而直流远供系统不需要使用变压器,相应的设备体积更小。
这一优势尤其在通信基站等占地有限的场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安装维护成本低直流远供系统由于设备体积小、输电损耗小,导致其安装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减少了对设备的占用空间和日常维护的人力成本,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总体成本。
直流远供系统的应用场景通信基站通信基站是直流远供系统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传统的交流供电系统由于输电损耗大、设备体积庞大,在通信基站应用中存在诸多限制。
而直流远供系统减少了输电损耗,设备体积小,非常适合于通信基站的供电需求。
电动汽车充电桩近年来,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建设与应用。
交、直流远供技术的比较杭州信控科技有限公司一、概述远程供电系统是指安装在局端站的局端远程供电设备通过电力电缆(含复合光缆里的电力电缆)和/或通信线缆等供电线路为一定距离内的远端设备提供不间断供电保障的电源系统。
远供系统一般由局端设备、供电线缆和远端设备组成各组成部分在网络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图远程供电原理图远程供电按电缆传输的电能性质分为交流远供和直流远供2种方式。
在交流远供系统中,局端设备为DCAC或者ACAC变换设备,供电电缆中传输的为交流电能,远端为ACDC或ACAC变换设备;而直流远供系统中,局端设备为DCDC或ACDC变换设备,供电电缆中传输的为直流电能,远端为DCDC或DCAC变换设备。
以下从系统安全性出发,分析交直流远供的各自特点和优缺点。
二、远供系统的安全标准和基本措施要求远程供电系统的供电安全性要满足ITU-T K.50图A.1(即GB4943-2001图2D)中的规定:该标准规定,交流对地安全电压为:交流36V,直流140V或在发生单一故障15至200毫秒以内,电压能回落到安全水平安全电压,则安全电压限值为直流400V或交流峰值400V(对应交流有效值为280V)。
而正常人的反应时间在100ms左右,触电保安器的动作时间在20ms左右,因此,为确保人身安全,在即使有安全监测和保护措施情形下,供电线路的安全电压限制为直流400V或交流峰值400V(对应交流有效值为282V)。
由以上相关标准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直流远供的安全电压为140V,交流远供的安全电压为36V,在此安全电压下,无论是对地、两极性间的碰触均是安全的,远供系统无须任何电流监测、保护设备即能确保人身安全。
2.当高于此安全电压值时,须按照不同的电压等级,予以及时保护。
如在发生单一故障时,200毫秒内能及时保护回到安全电压值时,直流安全电压的限值为400V,交流安全电压限值为400/1.414=282V。
为此,当远供系统需要高于安全电压传输电能时,直流远供的最高限值为400V,交流远供的最高有效值为282V。
直流供电与交流供电的比较一、概述1、供电制式的发展历史关于电能的输送方式,是采用直流输电还是交流输电,在历史上曾引起过很大的争论。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都极力主张采用直流输电,而美国发明家威斯汀豪斯和英国物理学家费朗蒂则主张采用交流输电。
在早期,工程师们主要致力于研究直流电,发电站的供电范围也很有限,而且主要用于照明,还未用作工业动力。
例如,1882年爱迪生电气照明公司(创建于1878年)在伦敦建立了第一座发电站,安装了三台110伏“巨汉”号直流发电机,这是爱迪生于1880年研制的,这种发电机可以为1500个16瓦的白炽灯供电。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急剧增大。
由于用户的电压不能太高,因此要输送一定的功率,就要加大电流(P=IU)。
而电流愈大,输电线路发热就愈厉害,损失的功率就愈多;而且电流大,损失在输电导线上的电压也大,使用户得到的电压降低,离发电站愈远的用户,得到的电压也就愈低。
直流输电的弊端,限制了电力的应用,促使人们探讨用交流输电的问题。
爱迪生虽然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但是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缺乏理论知识,难以解决交流电涉及到的数学运算,阻碍了他对交流电的理解,所以在交、直流输电的争论中,成了保守势力的代表。
在他的反对下,交流电遇到了很大的阻碍。
但是为了减少输电线路中电能的损失,只能提高电压。
在发电站将电压升高,到用户地区再把电压降下来,这样就能在低损耗的情况下,达到远距离送电的目的。
而要改变电压,只有采用交流输电才行。
1888年,由费朗蒂设计的伦敦泰晤士河畔的大型交流电站开始输电。
他用钢皮铜心电缆将1万伏的交流电送往相距10公里外的市区变电站,在这里降为2500伏,再分送到各街区的二级变压器,降为100伏供用户照明。
以后,俄国的多利沃──多布罗沃斯基又于1889年最先制出了功率为100瓦的三相交流发电机,并被德国、美国推广应用。
事实成功地证实了高压交流输电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