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笔记摘要
- 格式:doc
- 大小:507.50 KB
- 文档页数:4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新最高考地理必考超全知识点详解总结地理是高考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考察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因此对地理知识点的掌握非常重要。
下面是地理必考超全知识点的详细总结:1.世界地理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和主要特征: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世界主要大洋和海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
-世界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乌拉尔山脉等。
-世界主要高原:青藏高原、阿尔卑斯高原、帕米尔高原等。
-世界主要河流:尼罗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等。
-世界主要湖泊:巴伦支海、五大湖、贝加尔湖、刚果湖等。
-世界主要荒漠:撒哈拉沙漠、蒙古沙漠、大漠、澳大利亚沙漠等。
2.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八大自然区划:亚热带、热带、板块、森林、草原、高寒、戈壁、生态。
-中国主要山脉与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秦岭、河西走廊、青藏高原等。
-中国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淮河、黑龙江等。
-中国主要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等。
-中国主要岛屿:台湾、海南、朝鲜半岛等。
-中国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
3.人口与城市知识点:-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人口老龄化等。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农民工、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城市规模等。
-城市化过程与效应: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经济社会效益等。
-城市规模与结构:大中小城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等。
-城市发展与城市计划: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发展战略等。
4.经济知识点:-一产、二产、三产:农业、工业、服务业。
-城市化与经济结构: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等。
-区域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等。
-经济密集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
-世界经济体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等。
5.自然灾害知识点:-地震:地震带、地震测定、地震烈度等。
-水旱灾害:洪水、干旱、台风、暴雨等。
高考地理笔记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因地球自转而产生两个影响:地球扁球和地球赤道和地球自转轴之间的转动。
1. 地球的扁球形状地球由于自转而产生离心力,使得地球两极相对于赤道处更为扁平,形成了一个略扁的球体。
2. 地球的结构地球按照内部组成和物理特征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
- 地壳:地球外部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厚度约30-70公里。
- 地幔:地壳下面的可塑流动的大部分固体岩石层,厚度约2,890公里。
- 地核:地幔下方的铁镍合金层,包括外核和内核,厚度约3,480公里。
二、地球的运动与地理格局1.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这一自转运动导致了昼夜交替、地球均衡气候分布和地球球形等现象。
2.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所需时间为365.25天,这一公转运动导致了季节变化和地球不同区域的气候差异。
3. 地球的倾斜轴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23.5度的倾斜角,这导致了地球不同纬度的日照时间和季节变化。
4. 地球的地理格局地球的地理格局包括五大洲的分布、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地球各层次的行政区划等。
三、地理要素和地理环境1. 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水文系统、气候区划等。
- 地形地貌: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河流和湖泊等地形特征。
- 水文系统:包括江河湖海、地下水和冰川等水资源分布。
- 气候区划:按照气温、降水和气候类型等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域。
2. 人文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分布、交通网络等。
- 人口分布:全球人口密度分布不均,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
- 城市分布:城市分布受到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和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分布差异显著。
- 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连接各地的重要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航海运输等。
四、地理学科与研究方法1. 地理学科的分类地理学科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主要分支。
世界地理常识笔记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和其上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学科。
了解地理常识对于拓宽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世界地理的常识笔记。
一、大洲和洲际1. 亚洲:亚洲是地球上最大的大洲,辖域广阔,涵盖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陆地面积。
它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隔印度洋与非洲相望,西界大西洋。
2. 欧洲:欧洲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大洲。
它西隔大西洋与北美洲相望,北界北冰洋,东部和亚洲相连。
3. 非洲:非洲是地球第二大洲,人口众多。
它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界地中海,南面与南极洲相对。
4. 北美洲:北美洲是一个以大陆为主体的大洲,包括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等国家。
它西隔太平洋与亚洲相望,东部则与大西洋相接。
5. 南美洲:南美洲是一个拥有多样自然景观的大洲,包括巴西、阿根廷、秘鲁等国家。
它东临大西洋,西隔太平洋与大洋洲相对。
6. 大洋洲:大洋洲是一个以岛屿为主的洲际,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它东界南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7. 南极洲: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大陆。
它几乎完全被冰雪覆盖,没有永久居民。
二、地理特征1. 地球: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大部分由水覆盖,被称为“蓝色星球”。
地球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2. 山脉:地球上存在着许多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山脉对于地理形成和人类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河流:河流是地球上的一种重要水系,它们以流动的形式将降水重新输送到海洋。
世界上著名的河流有长江、尼罗河等。
4. 海洋:海洋是地球表面上巨大的水体,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约70%。
它们包括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等。
5. 湖泊:湖泊是地球上的淡水体系,它们有着丰富的生态系统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著名的湖泊有五大湖、尼加拉瓜湖等。
6. 沙漠:沙漠是指地球上非常干燥的地区,几乎没有植被覆盖。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包括撒哈拉沙漠、蒙古沙漠等。
高考世界地理的知识点高考世界地理的知识点高考世界地理作为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考试的内容,更是考验学生对现代地理理论、实践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高考世界地理的知识点。
1.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联系和合作的增加,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经济的互相依存。
因此,高考中学生需要关注全球主要地区的经济情况,包括人口、自然资源、产业结构、贸易情况等方面的分析,同时也需要掌握汽车、飞机,商业、交通、通讯等领域的发展状况。
2.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影响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也是全球性问题。
高考中需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消除办法,同时也需要了解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和行动。
3. 北极与南极问题北极与南极问题主要是对内外部软实力的比较。
需要关注极地资源与保护,极地气候与环境、治理机制等多个方面。
特别是需要掌握北极资源保护、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南北极的探险、游程功能,发展非民飞机执法、环境保护等全球性政策。
4. 重要的地缘政治关系地缘政治成为了高考中的重点考察内容。
需要了解欧亚、亚太、美洲、非洲等重要地缘政治体系,同时也需要了解地缘政治领域的文化、宗教、语言、历史等相关信息。
5.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发展的模式,应注重符合自然、人类、经济、社会的共赢,是全球性的问题。
高考中需要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如何实现,同时也需要了解各个国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制定的标准、法律和应对措施。
6. 城市化城市化在近些年中成为了一种全球现象,也成为一种既包含机遇又包含风险的人口流动模式。
高考中需要关注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以及如何解决城市化的问题。
综上所述,高考世界地理知识点多而广泛,需要学生们掌握世界地理的基础理论和现实情况。
只有充分了解这些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这些知识点也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世界地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促进他们成为具有战略眼光的终身学习者。
世界地理复习笔记世界地理是一门探索地球各个地区的学科,涉及到不同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环境。
为便于学习和记忆,以下是对世界地理的复习笔记。
一、地理位置与地势1. 大陆与洋流- 亚洲:世界最大的大陆,拥有最长的海岸线和最高的山峰,包含人口最多的国家。
- 非洲:第二大大陆,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最大的热带雨林和撞击坑。
- 北美洲:最大的洲际国家,包含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 南美洲:拥有世界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和最高的瀑布天使大瀑布。
- 欧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大陆,拥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健全且发达的国家最多。
- 澳大利亚:最小的大陆,拥有独特的动植物。
2. 地理要素- 大洲:分为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洲。
- 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等。
- 河流:尼罗河、亚马逊河、长江等等。
- 湖泊:五大湖、贝加尔湖等等。
3. 地理特征- 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等。
- 平原:亚洲中部平原、美国中西部平原等等。
- 沙漠:撒哈拉沙漠、蒙古戈壁等等。
- 岛屿: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英国群岛等等。
二、人文环境1. 人口- 人口分布: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度和美国。
- 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是非洲,其次是亚洲和拉丁美洲。
- 人口流动:国际移民主要流动在欧洲和北美洲。
2. 经济- 经济体系:市场经济体系、计划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 资源分布:主要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等。
- 发展水平:根据国民生产总值(GDP)可将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 文化- 宗教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
- 艺术与文学:文化多样性,如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
- 语言: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有汉语、英语、阿拉伯语等。
三、地区问题1. 战争与冲突- 中东地区: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为例。
- 非洲地区:如苏丹和南苏丹的冲突。
高考世界地理必备知识点世界地理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它涵盖了许多有关地理的知识点。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一些关键的知识点会对我们的地理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世界地理必备的知识点。
一、大洲和国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世界的大洲和主要的国家。
目前,世界共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每个大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地理分布。
在每个大洲中,还有许多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例如中国、美国、俄罗斯、巴西等。
了解这些国家的基本信息,如首都、所处的地理位置、人口和经济状况等,是高考世界地理中的重要知识点。
二、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地理,我们需要研究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世界上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有高原、平原、山脉、河流等。
了解这些地理环境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地理现象和解答相关考题。
此外,气候也是世界地理中的重要考点。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巨大,有的地区气候温和,有的地区则酷热或寒冷。
了解气候特点,如温度、湿度和降水量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理分布规律。
三、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在学习世界地理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
国际关系指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涉及国家间的合作、竞争和冲突等。
了解这些国际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世界地理中的协作和纷争现象。
地缘政治则是指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会影响各个国家的政治决策和地缘战略。
了解地缘政治有助于我们理解国家间的关系和地缘利益。
四、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学习世界地理还需要了解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缘战略和经济发展模式。
此外,经济发展也是世界地理的重要内容。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了解各个地区的经济特点对我们理解地缘利益和国际贸易有重要意义。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最后,学习世界地理还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世界地理概况:一、大洲和大洋西半球东半球0°23.523.566.566.5世界气候类型和洋流分布图⑴七大洲海陆分布:陆29%,洋占71%大陆:亚欧(最大)、非、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分布:亚、欧、非、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南美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大洲界线: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⑵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二、七大洲地形特色三、海底地形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其它地形:洋盆、海沟,海岭 四、各大洲的气候特点五、世界主要河流湖泊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流量,汛期——降水量及季节变化流速——落差含沙量——流域内植被状况和流域内经济状况结冰期——冬季温度内流河还要考虑补给水源和断流六、世界的自然资源世界居民和国家1、世界的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大非洲最快,欧洲最慢(德国出现负增长)过亿的国家:中、印、美、俄、巴西、日、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
人口问题: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地理高三知识点手写笔记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理-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近似椭球体,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
-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交替,公转决定季节的变化。
2. 大气圈与气候- 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圈由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等组成。
- 气候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气候形成受纬度、地形、海洋和气象要素的影响,气候类型多样化。
3. 水资源与水循环- 水的分布与特点地球的水资源主要以海洋、湖泊、河流和冰雪等形式存在。
- 水循环过程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环节。
4. 地表水与地下水- 地表水资源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海、地表蓄水和冰雪等。
-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主要储存在地下水层和含水土层中,是人类重要的淡水资源。
5. 岩石与土壤资源- 岩石的分类与特点岩石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 土壤的类型与特点土壤根据组成与发育过程可分为砂质土壤、壤土和粘质土壤等。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分布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人口迁移受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率代表城市化的程度。
2. 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经济地理主要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
- 区域发展与经济联系区域发展受经济联系和区位优势的影响,存在区域经济差异。
3. 农业与农村- 农业类型与农业区划农业类型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区划根据农业资源和气候条件划分。
- 农村发展与农民问题农村发展受政策、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农民问题涉及土地、收入和社会福利等。
4. 工业与城市- 工业类型与工业布局工业可以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工业布局与资源、市场和交通有关。
- 城市类型与城市规划城市类型包括政治中心城市、工业城市和港口城市,城市规划涉及土地利用和交通布局等。
5. 交通与通信- 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等。
世界地理知识点七大洲简图,几条典型的经纬线,各大洲的经纬度范围、温度带。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位置:26°E~169°W,100°E通过中部;10°S~80°N,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
2、地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山地、高原面积广。
3、水系: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4、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显著。
思考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①南北跨纬度范围大,热量差异显著。
②东西跨经度范围大,水分差异显著。
③地形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显著。
④西部受三圈环流影响,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中部受大陆气团控制。
思考2: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①亚欧大陆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濒临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在亚洲东部形成强大的季风环流。
②青藏高原的隆起加大了季风环流的强度。
夏季东南季风强度增强,加大了四川盆地等地的湿度。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思考3:亚洲大陆性气候显著的原因?①亚洲陆地面积大,内陆常年受强大的大陆气团控制。
②青藏高原的崛起加大了大陆性气候的强度。
从印度洋洋面上吹来的西南季风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无法深入内陆,加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
[欧洲]1、位置:36°N~71°N;10°W~66°E,0°经线通过西部。
2、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多呈东西走向。
3、水系:河流众多,航运便利。
4、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
思考: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原因?①地处40°N~60°N的范围大,受西风带作用,常年从大西洋带来暖湿气流。
②海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海洋对陆地的影响显著。
③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多呈东西走向。
利于西风深入内陆。
④西部沿岸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欧洲轮廓形状加大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强度)流经,增温增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