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高中语文专题07李商隐诗两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75.98 KB
- 文档页数:12
专题07 李商隐诗两首1.作家作品李商隐(813—约858),字_________,号_________,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晚唐诗人,与_________齐名。
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_________。
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绹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孺)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2.写作背景《锦瑟》大约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
也就是在这一年,漂泊一生的诗人离开了人世。
可以说,这首诗是他留在人间的最后的辉煌。
《马嵬》是写马嵬杨贵妃之死。
对于此事,当时的文人交口称颂,把唐明皇说成爱江山舍美人的“圣明天子”,把倾国之罪归于“女祸”杨贵妃。
李商隐针对这一片荒谬鼓噪,据实评论,将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唐玄宗,把唐玄宗荒淫误国的历史事实和虚伪自私的面目向世人毫发毕露的揭示出来。
3.诵读诗歌,给加线的字注音。
锦瑟()弦()柱惘()然马嵬()未卜()宵柝()晓筹()驻()马4.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1)望帝春心tuō()杜鹃(2)cāng()海月明珠有泪(3)只是当时已wǎng()然(4)空闻虎旅传xiāo()柝(5)如何四jì()为天子1.义山玉谿生杜牧“温李”《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3.sèxián wǎng wéi bǔtuòchóu zhù4.(1)托(2)沧(3)惘(4)宵(5)纪1.《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有何特点?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
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
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赏古诗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赏析】这是一首专咏落花的诗。
首联写落花与人的心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颔联“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从侧面描写落花的飘零之感,萎靡之相,惨淡之色,无奈之势,连同庭院的冷旷,时光的清凄,诗人的怨悱,无不具现,令人目乱神迷。
颈联“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两句,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断肠人又逢落花,自然倍觉伤情。
“眼穿仍欲稀”一句写出诗人的痴情和执着,他望眼欲穿,希望花莫再落,却事与愿违,枝上残留的花朵仍然四处纷飞不止,越来越稀疏。
尾联写花为装点春天而开,却落得飘零沾衣的结局。
表达了素怀壮志,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
全诗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动人。
自唐以来,以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著名的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的《马嵬》、苏轼的《荔枝叹》、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等。
而对李、杨二人的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态度褒贬不一,李商隐别出心裁,在将《长恨歌》的故事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浓缩之后,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在杨贵妃的死与海外招魂的对比中,在和平时期的“鸡人报晓筹”与逃亡时期的“虎旅传宵柝”的对比中,在长生殿“七夕盟誓”与马嵬坡“六军驻马”的对比中,在四纪为君而不能保一妇人与民间夫妇尚可白头偕老的对比中,诗人批判的锋芒直指唐玄宗。
同时,诗人也感慨了人生无常、富贵难安。
这是永远困惑人类的生命主题,也是文学的永恒话题。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你耗尽一生为万物寻找对仗/可你自己的下联是谁/在那个喧闹而热爱偶数的朝代/你是唯一孤独无匹的事物”(林东威《夜读李商隐》)。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的确是一位最为耀眼的孤独的明星。
不幸的遭遇让他一生左右为难,忧愁伤感,无所适从;满腹的才华使他的诗众体兼备,情致深蕴,影响深远。
学习李商隐的诗,首先要了解李商隐的生平际遇,其次要把握其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本课选李商隐诗两首,风格各异。
《锦瑟》是一首很有李商隐“含蓄”特点的诗,该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
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
诗人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
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一般的“咏物诗”。
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马嵬》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马嵬”即马嵬坡,在今天的陕西兴平县西面。
天宝十五载(756),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走到马嵬坡的时候,随行的将士发动兵变,杀死了权相杨国忠,并迫使唐玄宗赐死杨贵妃。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题材,歌咏此事的诗词曲赋有很多。
唐人写马嵬之变往往把罪责推到杨贵妃身上,以“红颜祸水”为玄宗开脱,李商隐却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唐玄宗,对他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别开生面。
★李商隐(813—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他生活在唐朝末年“牛李党争”的时期。
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1马嵬.2.端⎩⎪⎨⎪⎧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东坡右手执卷端.( )今有难,无他端.( )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 )及⎩⎪⎨⎪⎧ 不及.卢家有莫愁( )望尘莫及.(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 传⎩⎪⎨⎪⎧空闻虎旅传.宵柝( )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 可⎩⎪⎨⎪⎧ 此情可.待成追忆( )虽欲言,无可.进者( )潭中鱼可.百许头( ) 3.分古今4.积名句(1)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专题07 李商隐诗两首1.作家作品李商隐(813—约858),字_________,号_________,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晚唐诗人,与_________齐名。
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_________。
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绹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孺)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2.写作背景《锦瑟》大约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
也就是在这一年,漂泊一生的诗人离开了人世。
可以说,这首诗是他留在人间的最后的辉煌。
《马嵬》是写马嵬杨贵妃之死。
对于此事,当时的文人交口称颂,把唐明皇说成爱江山舍美人的“圣明天子”,把倾国之罪归于“女祸”杨贵妃。
李商隐针对这一片荒谬鼓噪,据实评论,将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唐玄宗,把唐玄宗荒淫误国的历史事实和虚伪自私的面目向世人毫发毕露的揭示出来。
3.诵读诗歌,给加线的字注音。
锦瑟()弦()柱惘()然马嵬()未卜()宵柝()晓筹()驻()马4.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1)望帝春心tuō()杜鹃(2)cāng()海月明珠有泪(3)只是当时已wǎng()然(4)空闻虎旅传xiāo()柝(5)如何四jì()为天子1.义山玉谿生杜牧“温李”《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3.sèxián wǎng wéi bǔtuòchóu zhù4.(1)托(2)沧(3)惘(4)宵(5)纪1.《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有何特点?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李商隐诗两首学习目标1. 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积累名句;2. 把握诗中典故和诗歌意境;3. 理解诗人淡然伤感的情怀。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
早年受知于令狐楚,后娶王茂元之女。
令狐楚、王茂元是政敌,因受牛(僧孺)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生。
他的诗现存约六百多首,大都以抒情婉曲见意,往往寄兴深微,想象奇特,余味无穷。
尤其他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的诗,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摹写入微。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作品介绍李商隐的诗由于省略了表面和内在的过渡和关联,诗句间跳跃很大。
再加上他多愁善感和政治上的沉浮,使人读起来感到晦涩难懂。
李商隐的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寻常。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
短暂的欢娱,无望的爱恋,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
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荡心动魄的《无题》诗即完成于此时。
这些回忆旧情的诗作,辞藻华丽,音韵悠扬,深情眷念,凄婉动人。
运用比喻、典故和强烈对照的手法,抒写失意的爱情,失意的际遇,对爱情热烈的追求,失意的痛苦,怀春的惆怅与偷情的愉悦,执着的爱恋和绵长的相思。
写作背景《锦瑟》诗歌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这一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
《马嵬》(其二)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平),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
唐玄宗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
字词汇总字音锦瑟(sè)沧(cāng)海惘(wǎng)然马嵬(wéi)宵柝(tuò)晓筹(chóu)词语无端:没有由来地,无缘无故地。
8.李商隐诗两首·课文精讲《锦瑟》一、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一约858年),字义山,号某某先生,又号樊南先生。
怀州河内(今某某省沁阳县)人。
李商隐的一生是在唐王朝分崩离析,濒临瓦解的前夕度过的。
他出生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式微的书香门弟,父亲早逝,家境困窘艰难。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李商隐被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引为幕府巡官。
开成二年(837年)以令狐家为奥援李商隐得中进士。
同年冬,令狐楚卒,李商隐失去幕职,只得另谋出路。
第二年,李商隐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
王很器重李商隐,后李商隐娶王女为妻。
王茂元属李德裕党,而令狐楚属牛僧孺党。
当时牛李党争激烈,党于令狐的人认为李商隐亲近王茂元是“背恩”,从此对他排抑打击,使李商隐“一生襟抱未尝开,,(X珏《哭李商隐》)。
此后,李商隐曾先后依托在几个大官的幕下。
大中十年(856年),他随柳仲郢进京,任盐铁推官,第二年罢职,回到某某,不久病卒。
李商隐是唐代后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与杜牧齐名,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他的诗歌艺术性很高,构思细密,想象奇特,语言精丽,寄兴深微。
他的比兴和象征手法,不是简单的比附,而是更注重物与人的整体神合,更加空灵超脱。
他的无题诗,由于善于表达非常复杂微妙的心理状态,“包蕴密致,演绎平畅”,便得众口流传,使人历久难忘。
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二、《锦瑟》的写作目的及内容:关于《锦瑟》一诗到底是为何而写及写了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锦瑟”是令狐楚家青衣(丫鬟)的名字;有的说《锦瑟》写了瑟的清、怨、适、和四调,是一首自伤身世的音乐诗;有的说《锦瑟》是悼亡诗,“瑟本二十五弦,断而为五十弦,取断弦(丧偶)之意”;有的说《锦瑟》是一篇客中思家之作;有的认为是“自序、自伤”之词……值得注意的是钱钟书和王蒙的看法。
钱钟书认为:“李商隐《锦瑟》则作者自道,颈联像‘神思’,腹联(即颔联)像‘体性’,两备一贯……”这里钱先生认为《锦瑟》是作者自道写诗经验及个中甘苦的一首诗,并指出中间两联是写构思中的“神思” (想象)和“体性”(艺术风格)的。
专题07 李商隐诗两首(讲)【学习要点】1.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课堂探讨☆要点一:探究诗歌对音乐的描写。
【探究活动】1.分析这两首诗中用典的作用?【教师释疑】这是一道手法分析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明确引用了那些典故,要表达什么情感,同时要知道用典的作用: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表达含蓄的情感。
【讨论明确】《锦瑟》引用“庄周梦蝶”“望帝啼鹃”“南海鲛人”“玉暖生烟”的典故,创设了“迷离、哀婉、凄美”的意境,表达了内心的隐含的情感。
《马嵬》首联中用典,引用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
【探究活动】2.颔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教师释疑】这是一道考核艺术手法的题目,注意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分析手法的效果。
【讨论明确】反衬手法,“鸡人报晓筹”反衬“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
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
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
“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
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
意思是:“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探究活动】3.分析李商隐诗歌“清丽”的语言特色。
【教师释疑】鲁迅在致杨霁云的信(1934年12月20日)中曾说:“玉谿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
”这是对李商隐语言艺术的高度评价。
“清丽”是“清雅秀丽”的意思,注意从意象的选取和意境的创设的角度进行分析。
【讨论明确】《锦瑟》开头写诗人听瑟的演奏,用的只是“无端”“一弦一柱”等,词语清丽,却使人可以想象出那音调的凄婉悲怨来。
第07课 李商隐诗两首·知识概览·【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858),晚唐重要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读者喜爱。
有《李义山诗集》,代表作《无题》《贾生》《夜雨寄北》《锦瑟》等。
在晚唐诗坛上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齐名为“温李”。
【重点理解】古今异义一弦一柱思华年..古义:青春年华。
今义:青少年时代。
望帝春心..托杜鹃 古义:伤春之心。
今义: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情怀。
只是当时已惘然..古义:迷惘,茫然。
今义:形容失意的样子。
一词多义端⎩⎪⎨⎪⎧锦瑟无端.五十弦(名词,缘故)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事物的一头)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名词,尽头,边际) 徒⎩⎪⎨⎪⎧海外徒.闻更九州(形容词,空,没有根据的)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名词,门徒,弟子)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副词,只,仅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形容词,白白的)迷⎩⎪⎨⎪⎧庄生晓梦迷.蝴蝶(动词,迷恋,沉醉)迷.不知吾所如(动词,分辨不清)棋迷.(名词,沉醉于一物一事的人)以迷.天下之主(动词,迷惑) 可⎩⎪⎨⎪⎧此情可.待成追忆(副词,难道,哪能)高可.二黍许(副词,大约) 及⎩⎪⎨⎪⎧ 不及.卢家有莫愁(动词,如,比得上)望尘莫及.(动词,赶得上)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动词,到,达到)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介词,趁)初九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连词,和) 【难点探究】1.前人称《锦瑟》中的“思华年”是本诗“一篇之主”。
试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它是如何成为全诗之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