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光伏产业十大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 格式:pdf
- 大小:346.09 KB
- 文档页数:1
2015年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2月目录一、未来增长更加可持续 (5)1、在电网平价的推动下,发达国家有望实现更为可持续的恢复性发展 (6)2、中国大力增强政策支持 (7)(1)国家补贴 (7)(2)地方政府额外补贴 (9)3、光伏行业价值链集中度上升,非理性产能更加受限。
(11)二、预计2015下半年多晶硅销售均价跌至16~18美元/公斤 (12)1、多晶硅需求 (14)2、光伏产业价值链集中度提高 (14)3、多晶硅产能在价值链上的分布情况 (16)4、中国多晶硅产业概览 (17)5、中国多晶硅进口政策 (19)三、2015 年中游光伏产品销售均价有望下跌15~20% (21)1、2015 年光伏组件销售均价展望 (21)2、美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政策风险 (23)四、光伏产业价值链企业优先级 (27)1、大全新能源 (28)(1)为何选择大全新能源 (28)①成本削减领先,路线清晰,处于成本曲线领先位置 (28)②氢氯化技术升级 (29)③产能扩张继续,产能利用率较高 (32)④多晶硅价格 (34)⑤纯粹的全球光伏上游企业 (35)(2)大全新能源财务数据 (36)①2014 年净利润有望扭亏为赢,2015 年有望增长103% (36)2、阿特斯太阳能:产品均价较高,解决方案业务快速增长 (36)(1)阿特斯组件出货量展望 (36)(2)阿特斯销售均价以及成本展望 (38)①销售均价高于同类上市公司 (38)②阿特斯组件销售均价预测 (40)③阿特斯成本预测 (41)(3)阿特斯解决方案业务增长迅速 (43)①解决方案业务增长迅速 (43)②业绩增长可预见性增强 (44)③项目计划 (45)(4)财务数据 (49)①预计公司2014、2015 年净利润分别增长655%和9% (49)3、晶科能源:组件成本领先;下游电站业务储备丰富 (50)(1)组件出货量展望 (51)(2)成本优势和价格预期 (53)①晶科能源组件价格预测 (56)(3)1.8 千兆瓦电站储备,下游扩张 (58)①晶科能源太阳能项目的发展 (58)②国内太阳能项目的主要预期 (59)③私募投资与上市可能 (61)(4)晶科能源的财务概要和估值 (62)4、兴业太阳能:2014 年项目延期,2015 年重返正轨 (63)5、保利协鑫能源 (64)五、主要风险 (65)。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内容提要近两年我国光伏产业取得爆发式增长和重大技术进展,正加快形成包括高纯硅在内的较完整产业链,使得今后我国光伏发电成本的显着下降成为可能。
但是,由于目前仍缺乏领先技术和足够的经济竞争力,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着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和国内市场支撑不足的困扰;不协调的产业和市场结构不利于产业发展和国内节能减排;监管和引导缺失可能增加国内环境污染风险。
建议近期要大力扶持壮大“技术推动型”的光伏设备制造业,稳步开拓“离网和并网并行,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的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尽快按照“清洁、高效、安全”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光伏产业投资准入和监管制度。
关键词光伏产业挑战对策建议一、前言近几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高速发展期。
特别是在2007年,我国光伏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使得我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而且,高纯多晶硅技术以及其他许多关键生产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国产化工作也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
但是,2007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也集中爆发了一系列相互关联、引起高度关注甚至激烈争议的问题,主要包括:不协调的产业链结构、绝大部分产品出口国外的市场格局、生产过程导致的国内高能耗和四氯化硅环境污染、全球技术和市场竞争加剧下的产业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光伏发电的商业化前景和时间表等。
这些都是当前广受热议的焦点问题,也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和太阳能利用的重大问题。
二、国内外光伏产业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一)我国光伏产业的最新进展近几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已基本形成了涵盖多晶硅材料、铸锭、拉单晶、电池片、封装、平衡部件、系统集成、光伏应用产品和专用设备制造的较完整产业链。
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专用设备和专用材料的国产化加快,许多设备完全实现了国产化并有部分出口。
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生产能力分别达到和,当年产量分别比2006年增长148%和138%,达到和,均占世界总产量的27%以上,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国。
我国光伏行业2014年回顾,2015年展望自国务院《关于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2014年产业利好政策多点开花,包括规范光伏开发秩序、开展光伏扶贫工程、推进分布式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拓展国内光伏市场。
2015年我国光伏发展势头继续回升。
一、2014年光伏行业大事记国家能源局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4年光伏发电年度新增建设规模的通知》2014年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4年光伏发电年度新增建设规模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33号),确定2014年度新增建设规模:全年新增备案总规模14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800万千瓦,占比约60%,光伏电站605万千瓦,占比约40%。
对于甘肃、青海、新疆(含兵团)等光伏电站建设规模较大的省(区),如发生限电情况,将调减当年建设规模,并停止批复下年度新增备案规模。
我国自2014年起将对光伏装机实行“光伏发电年度指导规模管理”,其主要原因是光伏产业在2013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国内光伏企业在光资源丰富的西北等地区纷纷上马数十亿元的光伏电站项目,上马速度过快,不仅电网接入以及消纳可能跟不上装机速度,同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也将入不敷出。
因此,为保证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实行“光伏发电年度指导规模管理”势在必行。
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现场交流会在浙江嘉兴召开8月4日,国家能源局在浙江省嘉兴市组织召开分布式光伏发电现场交流会,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央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总结交流典型经验,努力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健康发展。
2014年初,国家能源局制定2014年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新增800万千瓦的目标,但是截止至2014年6月底,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仅99万千瓦,与目标相差甚远。
为破解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分享嘉兴市在分布式光伏发电中的成功经验,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浙江嘉兴会议。
2015年光伏及光伏材料行业简析一、全球需求增长喜人,后续空间巨大 (3)1、欧洲市场的影响力逐步势弱,2015年需求开始稳步上升 (4)2、美国市场增长迅速,模式创新引领行业 (4)3、日本市场补贴下调,增长趋势不改,高效单晶最佳验证地 (5)4、明年国内分布式项目有望大规模建设,大型电站建设和交易将两旺 (6)二、制造端回归常态,特别看好单晶硅片环节 (10)三、光伏产品价格走势平稳,明年价格继续趋稳 (10)2013 年我国以约12GW 的安装量成为光伏需求第一大国,传统欧洲市场逐渐势弱,2014 年行业热点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光伏新兴市场。
国内从总量上看,今年能源局给的光伏配额量为14GW,其中分布式8GW,大型地面电站6GW,分布式得到重点支持。
今年上半年由于屋顶资源、银行贷款、电网接入、电费收取模式等等问题尚待政策给予明确,国内分布式光伏安装量大幅低于预期,且因为能源局今年重点支持分布式,西部地面大型电站配额受限,但业主建设积极性很高,配额呈现“供不应求”局面。
下半年,能源局对光伏电站的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国内光伏电站进展加快,但由于分布式电站大规模启动并非一蹴而就,而地面电站建设进程也受“倒卖路条”等影响,我们预计2014 年国内光伏新增并网量完成14GW 年初目标较难,实际量预计在10-12GW 之间。
展望明年,国内新能源配额制将正式出台,光伏作为重要一环,中长期内都将获得国家重点支持,今年能源局各项政策力度大,随着执行力度加强,明年政策效应将大幅显现,国内电站安装量有望大幅增长,明年有望呈现分布式真正大规模建设,大型地面电站建设和交易两旺的局面,同时随着国内利率水平的下降,光伏电站作为类固定收益资产,其吸引力正逐步提高,电站收购需求有望大幅增长,带动行业持续向好。
光伏制造端上,传统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竞争仍然激烈,硅料及单晶硅片环节的竞争格局较好,特别看好高效单晶环节。
一、全球需求增长喜人,后续空间巨大2013 年全球光伏需求达到38GW,其中,中国是第一需求大国,全年安装量约12GW,欧洲新增装机约11GW,日本约7GW,美国约5GW,欧洲市场装机继续下滑,中、美、日等新兴市场已占据重要地位。
光伏电站行业发展报告李润生2015/12/15前言太阳能是开发潜力最大但已开发比例最低的能源类型,也是未来唯一能够消除资源匮乏地区对化石能源依赖的能源,开发与利用太阳能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在2012年以前,以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三国为代表的欧洲区域为全球光伏发展的核心地区。
截至2012年底,欧洲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规模的70%。
2013年以后,中国、日本、美国三国接过了欧洲的接力棒,成为主要增长区域。
2014年,中、日、美、英排名前四,均超越了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传统欧洲光伏大国。
其中,中国和日本的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超过了全球新增40GW中的一半。
发展中国家南非和印度也开始崛起。
2015年,中、美、日与新兴市场引领全球光伏发电的增长。
国际能源咨询机构IHS预计2015年全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总量将达到57.85GW,其中亚洲地区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比重为60%、美洲为22%、欧洲为15%、中东与非洲为3%。
2016年,IHS预计全球新能源政策将保持不变,全球新增并网光伏装机容量有望突破64.54GW,其中亚洲占56%、美洲占29%、欧洲占11%、中东与非洲占4%。
国际能源署(IEA)预计未来太阳能发电占世界电力供应总量的比例有望在2030年达到10%,2040年达到20%,2050年达到27%以上,21世纪末将达到60%以上。
前言2002年的“送电到乡工程”揭开了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序幕。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中国年新增并网光伏装机总量分别为2.4GW、4.732GW、10.857GW和12.516GW。
同比增速分别为500%、97%、129%和15%。
2013年到2015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太阳能发电,中国光伏发电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IHS 预计2015年中国全年新增装机总量可达到17.72GW,同比增长42%左右。
截至2015年9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总量已达到3795万千瓦,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中35GW装机总量的目标。
2015年光伏电站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8月目录一、行业规模及变动因素 (7)1、国家政策导向、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 (8)2、光伏发电的成本因素 (9)二、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11)1、光伏电站应用与产业融合的趋势 (11)2、能源互联及多能互补的微电网趋势 (12)3、光伏电站成本下降和平价上网的未来趋势 (12)4、分布式能源趋势 (13)三、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14)1、上游行业 (14)2、下游行业 (15)四、行业竞争程度及行业壁垒 (16)1、行业竞争程度 (16)2、行业壁垒 (17)(1)技术壁垒 (17)(2)市场壁垒 (17)(3)资金运作壁垒 (17)(4)项目经验壁垒 (18)五、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8)1、行业监管体制 (18)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9)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2)1、有利因素 (22)(2)能源结构调整为国家战略选择 (22)2、不利因素 (22)(1)政策的依赖性 (22)(2)电站基础配套设施需完善 (23)七、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23)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征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
在世界能源供应中,新能源的比例正在逐年提高。
国际能源署(IEA)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新能源发电延续了高速增长的趋势,年发电量同比增速达到19%,占全球发电量总额的6.2%。
2014年年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653GW,在全球发电装机中的占比由2013年的9.5%提升至10.9%。
在世界能源转型过程中,太阳能作为最安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不仅是当今能源的重要补充,更具备了成为未来主要能源来源的潜力。
太阳能发电领域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目前,从技术层面,光热发电正处于试验与起步阶段,光伏发电为主要的太阳能发电方式。
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我国光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产能过剩、技术落后和市场分散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调整产能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和整合市场资源的对策分析。
通过这些对策,可以帮助我国光伏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
政策建议包括加强产业监管,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光伏产业, 问题, 对策分析, 产能过剩, 技术落后, 市场分散, 调整产能结构, 技术创新, 市场资源整合, 总结分析, 未来展望, 政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光伏产业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光伏产业作为清洁能源产业备受关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光伏产能过剩严重,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较低;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分散,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
本文旨在对我国光伏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1.2 问题意识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解决。
光伏产业存在着产能过剩的情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些光伏企业过度扩张导致了产能过剩,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光伏技术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技术落后导致了产品质量无法与国际竞争对手抗衡,影响了我国光伏产业的竞争力。
光伏市场过于分散,竞争激烈,一些小企业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2015年光伏产业分析报告2015年5月目录一、光伏发电步入爆发元年 (5)1、光伏发电,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 (5)(1)太阳能,取之不竭的能量 (5)(2)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全球第二 (6)(3)光伏发电,潜力巨大,未来能源主角 (6)2、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 (9)(1)我国光伏电站发展历史 (9)(2)我国光伏电站规模 (10)(3)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 (11)(4)我国光伏产业政策 (12)3、进入光伏元年,健康持续发展 (13)(1)我国光伏产业结构重心变迁,进入光伏元年 (13)(2)政策助力,扫除新模式发展障碍 (15)(3)光伏电站的主要发展驱动因素与参与者 (16)4、光伏电站发展的主要障碍 (17)(1)融资很困难 (17)(2)运维难度大 (18)(3)质量不过关 (18)二、联合光伏:打造光伏发电龙头,模式创新助力腾飞 (18)1、系出央企名门、背靠大股东 (19)2、集团内部资源整合 (19)(1)资金有保障 (20)(2)招商物流助力建设 (20)(3)高速公路两侧开发 (20)3、打造国际领先的光伏电站智能管理系统 (20)4、每月公告发电量,彰显电站质量自信 (21)5、公司融资渠道通畅,支持外延式快速发展 (21)6、立意高远,以发展我国光伏电站为己任 (22)光伏发电是我国能源未来发展方向,经过国家政策调整和引导,行业从“出口拉动型”转变为更为健康持久的“需求拉动型”模式。
光伏电站的建设与运营也成为盈利丰厚、炙手可热的领域。
光伏发电是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全球第二,但是开发量不足0.03%,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光伏发电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未来分布式光伏发电是重点方向。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光伏电站经历了初始阶段、起步阶段、寒冬阶段和回暖阶段,到2014 年底,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19.42GW,在今年一季度又新增5.04GW,预计全年装机量可达20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