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及应用_罗小龙
- 格式:pdf
- 大小:451.48 KB
- 文档页数:4
浅析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2-09T02:18:43.59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6期作者:李勇波[导读] 当前,我国电网的经营规模逐渐呈扩大趋势,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丰富的电力资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电网仍旧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其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往往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李勇波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山西忻州 034000摘要:当前,我国电网的经营规模逐渐呈扩大趋势,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丰富的电力资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电网仍旧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其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往往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将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能够解决当前存在的大部分电力供应问题,进而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这既能够为国家贡献更多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提升人民对电力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一体化技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大大增强,国家对于电力设备的管理也在不断完善,并建立一系列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传统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平台差异性大、信息独立性强等缺点,不利于新时代下电网工作效率的提升。
在这种背景下,将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当前电力调度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体化技术的优势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最终得出了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策略与发展趋势。
1 电力调度自动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 平台差异性大现阶段,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一般采用分布式网络体系进行设计,这一体系能够降低电网管理的操作难度与运行时间,进而最大程度保证我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
其本质是分布式网络体系结构能够实现不同电网管理平台的数据连接以及远程操作控制。
但是,当前我国的大多数电网管理系统之间的差异都比较大,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来说,如果想要真正利用分布式网络体系结构将其连接起来,那么相关单位就必须在各个网络平台中间进行大幅度的软件、硬件更新,这种方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物资、时间成本,其效果往往也无法达到预期水平。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电网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0.21•【字号】毕府办函〔2017〕143号•【施行日期】2017.10.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电网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有关单位:随着全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电网工程建设压力不断增大,为及时解决全市电网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市政府决定成立全市电网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组成人员组长:丁雄军(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常务副组长:丁翊强(市政府副市长)副组长:李军(市政府副秘书长)邓林(市政府副秘书长)桂祥友(市工业能源委主任)李涟叶(毕节供电局局长)成员:王学亮(市督办督查局副局长)周选明(市安全监管局常务副局长)林文启(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在明(市国土资源局总规划师)甘明静(市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周杰(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王邦富(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跃华(市公安局副局长)张旭(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赵伟(市林业局机关党委书记)孟天友(市水土保持办主任)蔡定成(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支队长)李开华(市公安消防支队副支队长)周茂国(毕节高速公路管理处副处长)王瑞远(毕节公路管理局副局长)邓松(毕节供电局总工程师)肖玉明(七星关区政府副区长)周登印(大方县政府副县长)朱绍顺(黔西县政府副县长)罗培林(金沙县政府副县长)陈致靖(织金县政府副县长)刘朝(纳雍县政府副县长)禄云(威宁自治县常务副县长)刘庆(赫章县政府副县长)程朝文(百里杜鹃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孔令文(金海湖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毕节供电局,李军兼任办公室主任,邓林、桂祥友、李涟叶兼任副主任。
二、工作职责(一)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电网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将电网建设工作纳入市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全市电网建设各项工作,批复实施电网建设工程工作方案;研究决定全市电网建设安全生产工作重大决策和措施,指导电网建设工作,统筹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建立全市电网建设推进工作月度例会制度,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如遇特殊情况,可即时召开推进会议。
电费抄核收一体化智能系统模式应用发布时间:2021-06-24T06:09:55.753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6期作者:罗静[导读] 在我国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中,有抄、核、收这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是电力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工作,是电费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米易县供电分公司四川攀枝花 617200摘要:现如今,我国是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在每一个行业中均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推崇,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较多益处。
针对电费超核收工作来说,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技术依然在其中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大大促进了电费超核收工作形式的创新,令此项工作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前进,推动了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
鉴于此,结合电费超核收系统现状,围绕着电费抄核收一体化智能系统模式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电费;抄核收;一体化智能引言在我国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中,有抄、核、收这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是电力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工作,是电费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些年来,随着人们在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方面需求的变高,电费回收就成为了电力企业经营中最受人关注的问题,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电费抄核收方式,构建电费抄核收一体化智能作业新模式,有利于电力企业的电费回收,促进还可以促进电力企业和谐健康的发展。
1内涵以现代化设备、技术应用为“智能自动化”支撑,业务流程再造与内容融合为基础,构建新型电费抄核收管理模式。
一是通过将营销业务系统与采集系统、银电联网系统、财务系统、增值税票联网打印系统、短信平台和移动作业PDA平台的实时关联,实现电费抄核收一体化信息技术支持;二是通过业务流程融合与再造,形成集抄表自动化、核算智能化、收费电子化、回收风险在线控制和量价费在线管控的一体化综合业务模式;三是通过一体化综合作业模式,实现对电费抄核收全流程核心业务、关键指标、重要数据的管控能力。
2电费抄核收一体化智能系统模式应用2.1严格地根据抄表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抄表的工作在电费的抄核收管理中,首先要管理的就是供电所的抄表。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的概念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电网调度、输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整合起来,实现电网运行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通过建立统一的调度中心、统一的数据平台和统一的监控系统,实现电网内外各种资源的协调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的核心在于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和高效协同,使得整个电力系统呈现出更加智能、灵活和高效的运行状态。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的概念在电力系统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复杂度不断增加,传统的分散式调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的提出和应用成为了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整合各个环节的资源和信息,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挑战,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1.2 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在经济、社会和生活方面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行业和生活用电需求日益增长,电力系统不仅需要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要不断提高供电的有效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
电力系统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力系统是支撑现代工业生产的基础,工厂、企业和机械设备都依赖于稳定的电力供应;电力系统在城市和乡村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力的支持,比如照明、取暖、空调等都需要电力;电力系统还对公共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关键意义,比如医疗设施、教育机构、交通信号灯等都需要电力支持。
电力系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方面,更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实现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
浅谈电网调控一体化在供电企业的应用摘要:本文作者以“调控一体化”系统技术平台的建设应用为例,对该系统的开发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自己对“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相关内容可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供电企业;调控一体化;集控站1、“调控一体化”模式1.1 “调控一体化”模式介绍“调控一体化”主要是指将传统集控站管理模式下的变电监控、变电运行维护操作功能全面分离,将监控业务和调度业务融合,统一由调控中心管理;成立运维操作队,按作业半径分设若干运维操作站,实现调控中心+运维操作站管理模式。
对原有集控系统软、硬件资源进行改造,利用电力系统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建设“调控一体化”系统技术支持平台,保证“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得以实施。
1.2 “调控一体化”模式研究背景近年来,由于供电公司加大了电网基建工程建设,变电站数量激增,部分站点之问距离较远,变电运行专业人员严重短缺,传统集控站管理模式致使变电监控人员调配不当等问题,导致设备运行维护效率降低,严重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电力系统生产集控运行管理模式,采用新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2.1 满足电网快速发展和高效利用人力资源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需要建立更大规模的电网,人员紧张的矛盾便显得尤为突出,同时电力用户对电能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要求电力企业要提高人力资源效率、提高供电质量。
1.2.2 满足新的管理模式采用的技术平台需求新的管理模式,要求在变电站现有一、二次设备的基础上,将“五遥”功能高度集中进行管理,同时满足调度、变电设备集中操作管理功能。
1.2.3 满足电网接入能源、负荷多样化后电网控制和计算需求由于电网不断接人风能、光能发电等不稳定能源和大量高载能、电力牵引站等冲击性、波动性负荷,给电网稳定和供电平衡带来较大难度,电网管理对发电、供电并网控制、潮流计算、无功电压、负荷预测、供电质量等计算功能提出更高要求。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讨发布时间:2022-05-31T07:59:49.054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1期作者:赵龙刚[导读] 原有的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需要不断升级、优化,使电网管理向着更加集约化、专业化、精益化的方向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精简管理冗余环节,不断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国网四川阿坝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阿坝州 623200摘要:2019年,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日渐成熟,电力体制的改革更加深入,国家电网公司面对新形势,提出了“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调度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各环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实现电网调度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管理,急需加快电网调度的智能化建设,原有的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需要不断升级、优化,使电网管理向着更加集约化、专业化、精益化的方向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精简管理冗余环节,不断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1电网调控一体化概述电网调控一体化是在国家电网公司构建“三集五大”战略体系,开展“大运行”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也是必然趋势。
所谓电网调控一体化,是指将传统运行模式下的变电站运行、检修、维护业务和变电站监控业务完全分开,将电网监控业务与电网调度业务进行融合,在原来电网调度的基础上增加电网调度控制中心负责对电网的监督与控制的职责,实现电网调度与电网监控的一体化管理,利用电网资料与智能化技术建设整个电网的调控体系,全面监控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即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
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保证了运行人员统筹调配,提高了日常工作效率和事故处理效率,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提高了整个电网的运行效率与管理控制效率,有助于实现科学调度、集中监控和减员增效,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通过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可以改善现代化电网运行管理的局面,传统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正在逐步被淘汰,难以适应现代化电网的运行管理及未来发展需要,而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依赖新的技术与新的设备,正在成为现代电网的发展趋势,它能实现电网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集约化管理,提高电网运行管理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满足电网设备与电网技术的发展需要,对于改革电网管理,实现电网的管理创新意义重大。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应用创新肖丽摘要: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主要是基于监控对变电运行管理的创新,这种管理模式更符合国家电力企业建设职能电网的目标。
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确保电力安全运行和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实行集约化、精益化管理,调整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积极采用电力系统自动化先进技术,对电网的生产运行实行调控一体化管理,以满足国家电网发展的需求,提高电网管理和运行的效率。
本文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应用创新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应用创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电力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每一个电力工作者都需要保证电力系统健康运行。
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就能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所以,做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就必须确保系统的可靠性,选择合理的自动化操作实现方式,通过必要的措施来预防误操作的出现,确保每一位调度员、操作员以及监测员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要求。
1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采用的是“调度中心+集控站+操作队”的运行管理模式,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很多工作人员要身兼数职,通常集变电站监控、运行、维护等责任于一身,使得他们常常顾此失彼,集控站工作人员的工作也常常严重失衡,忙的时候人手不足,闲的时候大量劳动力都被闲置,这就使大量劳动力和劳动成本被占用,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很低。
采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可以缓解目前的困境。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规划和建设主要是基于不断扩张的电网规模、越来越复杂的电网结构、不能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生产运行需要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等问题,以及电力企业服务意识的增强、对高水平电网管理的追求而提出并实施的。
这种管理模式实行后,电网的调度、变电站的监控以及紧急遥控操作大都是由调度控制中心负责的,而调度指令的分解、执行和巡视等工作则由运维操作站来负责,在这个过程中,调度控制中心和运维操作站责任明确,各行其责又紧密配合,这样将全部监测工作集中了起来,有效地整合了人力资源和部门结构,为监控系统的设计、建设和使用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