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 格式:ppt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94
部编本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1、部编本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1、社戏2、回延安3、安塞腰鼓4、灯笼写作学习仿写口语交际应对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7、大雁归来8、时间的脚印写作说明的顺序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10、小石潭记11、核舟记12、《诗经》二首关睢兼葭写作学写读后感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名著《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学写演讲词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19、登勃朗峰20、一滴水经过丽江写作学写游记口语交际即席讲话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2、《礼记》二则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23、马说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写作学写故事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2、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1.学习中华“和”文化,理解其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
2.合作探究学习“和”文化,理解古今“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个人、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环境。
一、导入新课中国历来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业旺等富涵哲理的成语。
同学们发现没有,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探“和”之义(说故事)1.“和”故事接力赛。
部编⼈教版初中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 社戏第⼀课时新课导⼊ PPT出⽰唐诗社⽇鹅湖⼭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归。
唐·王驾学习⽬标学⽣齐读1.了解作者及本⽂的写作背景;掌握课⽂中重点字词,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重点)2.学习本⽂围绕中⼼选材叙事曲折有致的写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的作⽤。
(难点)3.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以及对劳动⼈民的深厚感情。
(重点)背景链接本⽂写于1922年10⽉。
当时,中国共产党刚成⽴,党领导下的⼤规模农民运动也还没兴起。
这时的鲁迅正⽣活在军阀⿊暗统治下的北京。
他⽇夜忧国忧民,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志不渝地战⽃着。
《社戏》就是鲁迅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部短篇⼩说。
⼩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活经历为依据,写了“我”⼆⼗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亥⾰命后在北京看京戏,⼀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村庄看社戏。
课⽂节选的是在家乡看社戏的部分。
字词学习◆⽣难字惮(dàn)踱(duó)棹(zhào)归省(xǐnɡ)⾏辈(hánɡ)撺掇(cuān duo)凫⽔(fú)橹(lǔ)旺相(xiànɡ)撮(cuō)桕树(jiù)怠慢(dài)篙(ɡāo)磕(kē)潺潺(chán)弥散(mí)蕴藻(yùn)家眷(juàn)筋⽃(dǒu)楫(jí)蹿(cuān)◆多⾳字( xǐnɡ)归省( shěnɡ)省⼼(hònɡ)⼀哄⽽散(hǒnɡ)哄骗(hōnɡ)哄笑◆词语集注乐⼟:安乐的地⽅。
消夏: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避暑。
怠慢:冷淡;客套话,招待不周。
惮:怕,畏惧。
⾃失:(听得出神)忘了⾃⼰。
棹着:划着。
归省:指出嫁的⼥⼉回娘家看望⽗母。
⾏辈:辈分。
撺掇:从旁⿎动⼈做某事。
凫⽔:游泳。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则消息:四川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得十分在理,重理论,轻实践,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的状况,这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中,是一个致命伤,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应当避免成为这样的人。
那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
1962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后来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注音及解释【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社戏》钳qián:1.夹东西的用具。
2.夹住;约束。
撮cuō(zuǒ):[ cuō ] 1.聚合;2.用簸箕等把散碎的东西收集起来。
3.用手指捏住细碎的东西拿起来4.摘取(要点)5.吃:我请你上馆子~一顿。
6.容量单位。
10撮等于1勺。
1市撮合1毫升。
7.用于手所撮取的东西:一~盐。
一~芝麻。
b)借用于极少的坏人或事物:一小~坏人。
[ zuǒ ] 成丛的毛发:一~胡子。
偏僻piān pì: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的山区。
行辈háng bèi:辈分:他~比我大。
照例zhào lì:按照惯例;按照常情:春节~放假三天。
欺侮qī wǔ:欺负:备受~。
~弱者。
宽慰kuān wèi:1.宽解安慰:她用温和的话语~着妈妈。
2.宽畅欣慰:儿子总算理解了自己的苦心,嘱咐zhǔ fù: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再三~。
怠慢dài màn:1.冷淡:不要~了客人。
2.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之处,请多包涵。
凫水fú shuǐ:游水。
潺潺chán chán: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踊跃yǒng yuè:1.跳跃:欢呼~。
2.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参加。
屹立yì lì: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家眷jiā juàn:指妻子儿女等(有时专指妻子)。
皎洁jiǎo jié:(月亮等)明亮而洁白好歹hǎo dǎi:1.好坏:这人真不知~。
2.指危险(多指生命危险):万一她有个~,这可怎么办?3.不问条件好坏,将就地(做某件事):时间太紧了,~吃点儿就行了!4.不管怎样,无论如何:她要是在这里,~也能拿个主意。
行辈:辈分。
礼数lǐ shù:礼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敬畏自然》教案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敬畏自然》教案课文: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
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就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
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
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2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
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
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
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下册)第1课藤野先生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藤.téng野发髻.jì芦荟.huì畸.jī形和蔼.ǎi 不逊.xùn 诘.jié责杳.yǎo无消息深恶.wù痛疾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烂(màn) 漫油光可(jiàn) 鉴 (nì) 匿名 (piē)瞥见解(pōu) 剖3.从文中找出一个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的句子:示例:(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2)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点拨:其中“标致”和“正人君子”运用了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对于自己的老师,作者只写过三个人,分别是寿镜吾、章太炎和藤野先生。
第2课我的母亲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ōu mén先生庶.shù祖母吹笙.shēng 抽屉.tì眼翳.yì舔.tiǎn 宽恕.shù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án) 蛮 (chuò) 绰号 (wǔ) 侮辱牢(sāo) 骚 (péi) 赔罪点拨:“赔”不要写成“陪”。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物传记分为自传和小传。
自述生平的文章是自传;记述他人生平的文章是小传。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掺.chān和马鬃.zōng 磨蹭.cèng 盈.yíng眶塾.shú师红(shǔ) 薯挎着(lán) 篮子 (wǎng) 枉读点拨:注意字形的偏旁部首。
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 藤野先生2 我的母亲3 我的第一本书4 列夫·托尔斯泰5 再塑生命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第二单元6 雪7 雷电颂8 短文两篇9 海燕10 组歌(节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第三单元11 敬畏自然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3 旅鼠之谜14 大雁归来15 喂——出来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第四单元16 云南的歌会17 端午的鸭蛋18 吆喝19 春酒20 俗世奇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第五单元21 与朱元思书22 五柳先生传23 马说24 送东阳马生序25 诗词曲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第六单元26 小石潭记27 岳阳楼记28 醉翁亭记29 满井游记30 诗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送元二使安西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无题相见欢登飞来峰清平乐村居名著导读《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附录欣赏唐人狂草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标点符号用法后记1.鲁迅《藤野先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5大自然的语言1.筛选课文主要信息,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意义。
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
3.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4.积累物候知识,培养重观察、讲实证的科学态度。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提示:教师展示有关物候图片或者视频)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着紧密的关系。
大自然仿佛会说话似的,会告诉我们许多有关气候的信息,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生产。
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物候现象呢?它又是怎样一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共同探讨大自然的奥秘。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资料助读,了解文学、文化常识1.人物介绍。
竺可桢(1890.3.7—1974.2.7),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
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2.事理说明文。
定义: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
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方位、类别、功能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目标导学二:筛选信息,明确说明对象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明确: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2.本文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明确: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
文章并不提“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这一认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