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确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策略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1
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是建筑材料中常见的一种,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固性和耐久性。
在使用水泥的过程中,控制好稠度和用水量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水泥的使用效果,也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
本文将就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水泥的稠度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水泥的稠度是指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性。
稠度过大会导致混凝土难以浇筑和振实,稠度过小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控制好水泥的稠度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
其次,水泥的稠度与用水量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水泥的稠度越大,所需用水量就越大。
但是,过多的用水量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甚至出现开裂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水泥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好用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由国家标准规定的,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强度等级,有相应的标准稠度和用水量范围。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控制,不得随意调整稠度和用水量。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操作,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水泥的稠度和用水量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比如在高温天气下,水泥的凝结时间会缩短,因此需要适当减少用水量;而在低温天气下,水泥的凝结时间会延长,因此需要适当增加用水量。
因此,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下,需要灵活调整水泥的稠度和用水量,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总之,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操作,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对水泥的使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通常使用试验称量法和试验搅拌法两种方法。
1. 试验称量法:首先,准备所需的水泥和砂浆试验设备,包括试验称重器、试验容器、搅拌器等。
然后,按照标准要求将一定质量的水泥加入试验容器中,并记录下水泥的质量。
接下来,逐渐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试验容器中的水泥,直到观察到砂浆完全湿润,且搅拌后的砂浆达到一定的流动性。
此时,停止加水,并记录下试验容器中所加的水的质量。
最后,根据试验容器中水的质量与水泥的质量之比,计算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值。
2. 试验搅拌法:首先,准备所需的水泥和砂浆试验设备,包括试验容器、搅拌器等。
然后,按照标准要求将一定质量的水泥和适量的砂浆加入试验容器中,并记录下水泥和砂浆的质量。
接下来,利用搅拌器对试验容器中的水泥和砂浆进行搅拌,直到观察到砂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停止搅拌。
最后,根据试验容器中加入的水的质量与水泥的质量之比,计算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种方法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式可能会因不同的标准和试验要求而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时,最好根据所使用的标准和实验室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要点讨论李小兰摘要: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水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材料,其技术性质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及安全等问题,因此在整个建筑范围内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直接关系到水泥的安定性和凝结时间的测定,进而影响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强度,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要点1、稠度检测的要点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是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的标准稠度净浆装在圆锥试模中来测定的。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确定,对水泥凝结时间、水泥安定性的检验都非常关键。
不同加水量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很大,同一水泥用水量愈多,凝结时间愈长,用水量减少,凝结时间会缩短。
因此标准规定凝结时间测定用水量必须满足标准稠度用水量的要求,以确保同一水泥的用水量基本相同。
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有标准法(试杆法)和代用法(试锥法)。
1.1仪器设备方面(1)水泥净浆搅拌机应符合JC/T729的要求,能自动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工作程序应满足,低速搅拌(120±3)s后停15s再高速搅拌(120±3)s。
搅拌叶片与搅拌锅之间的工作间隙应在(2±1)mm范围内,最好每个月检查一次叶片与锅的间隙,以防间隙超出规定的范围。
当间隙小于规定时,叶片与锅搅拌时易产生磨擦,会损坏仪器;间隙大于规定时,靠近锅壁处的水泥净浆搅不到,所制得的水泥净浆就不均匀,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2)维卡仪根据试验方法的不同来选择。
标准法选标准法维卡仪,代用法选代用法维卡议,不能选错。
因为标准法维卡仪测量稠度是用试杆,而代用法维卡仪用的是试锥,两者的形状和重量都不同,也就使得沉入净浆时所受的阻力不同,下沉深度也就不一样。
维卡仪滑动杆表面要光滑,平时注意擦油清洁保养,以防因不法和锈蚀,使滑杆紧涩不能自由下落,影响检测结果。
(3)量水器的最小刻度为0.1ml,精度为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经验确定法的探讨摘要: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标号、不同生产时间的水泥,哪怕是同一配方的水泥,因各掺合料的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不尽相同,还有其使用环境的不同等,都造成其标准稠度用水量是一变值而非定值。
而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多少不仅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有直接的影响,还进一步影响混凝土的用水量,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混凝土的性能。
故如何快速准确的确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便成为一重要课题。
关键词:标准稠度用水量经验加水法引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即水泥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水的质量。
1、定义水泥:凡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的种类:通用水泥(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通用水泥一般指按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规定的六大类水泥,硅酸盐水泥pⅰ型和pⅱ型、普通硅酸盐水泥po,矿碴硅酸盐水泥ps、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复合硅酸盐水泥pc)。
专用水泥(油井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
特性水泥(快硬性硅酸盐水泥、低热矿碴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
2、影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因素a、掺合料的影响:熟练掌握水泥的品种,对每种水泥掺合料的种类、数量、性能都有所了解,即掌握水泥中的水硬性物质的成份和含量(水硬性物质含量越多,其水泥凝结硬化的速度越快)。
便对其用水量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和判断。
在众多水泥中,我们日常使用和接触比较多的是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以硅酸盐水泥为例:其性能是需水量低、凝结硬化快、强度高(尤其早期强度增长比较明显)。
以复合硅酸盐水泥为例:其性能是需水量较大,凝结硬化慢,强度低等。
b、水泥细度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影响:水泥研磨的越细,其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越大,故通过细度检测结果也可作为确定用水量的一个参照指标。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一、目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以标准方法测定,在达到统一规定的浆体可塑性时,所需加的用水量,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都和用水量有关,因而此测定可消除试验条件的差异,有利于比较,同时为进行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作好准备。
二、标准法1、主要仪器设备标准稠度仪(滑动部分的总重量为300±1g)(见图I-5)、装净浆用试模、净浆搅拌机等;2、试验方法与步骤(1)试验前准备试验前必须检查稠度仪的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调整指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尺的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
(2)试验方法及步骤①用湿布擦抹水泥净浆搅拌机的筒壁及叶片;②称取500g水泥试样;③量取拌和水(按经验确定),水量精确至0.1mL,倒入搅拌锅;④5s~10s内将水泥加入水中;⑤将搅拌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慢速搅拌120s,停拌15s,接着快速搅拌120s后自动停机。
⑥拌和完毕,立即将净浆一次装入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并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将其放到稠度仪上,将试杆恰好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1s ~2s后,突然放松,让试杆自由沉入净浆中,到30s时,记录试杆距玻璃板距离,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3、试验结果的确定调整用水量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时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此拌和用水量即为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如超出范围,须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做试验,直至达到6mm±1mm时为止。
三、代用法1、主要仪器设备标准稠度仪(滑动部分的总重量为300±2g)(见图Ⅰ-5)、装净浆用锥模(见图I-6b)、净浆搅拌机等。
2、试验方法与步骤采用代用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用水量法和固定用水量法中任一方法测定。
(1)试验前准备试验前必须检查测定仪的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的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
关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教学的几点看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抗压强度而加入规定用水量的水泥浆。
它表示的是在指定的标准条件下,用标准方法制成的一定稠度的水泥净浆的体积,以kg/m3表示。
但实际上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很难准确控制,它主要与水泥种类、水泥细度模数、外加剂性质等因素有关。
本人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通过大量对照试验,将影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因素归纳如下: 1.水泥品种影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最重要因素是水泥品种。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都偏高。
另外,强度等级越高,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越低。
2.细度模数影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另一个因素是水泥细度模数。
3.矿物组成影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另一个因素是矿物组成。
一般情况下,石灰石含量高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就低;若同时含有粘土或其它火山灰性混合材料时,则该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就会增加。
4.外加剂影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另一个因素是外加剂。
如在水泥熟料中掺有混合材时,标准稠度用水量就会降低。
教材中第16页对试验用水量的要求与GB175所规定的标准水灰比相同。
按GB175标准要求计算的标准水灰比,实际上不能直接代替试验用水量。
这是因为试验用水量除受试验方法的影响外,还取决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骨料颗粒级配、骨料含泥量、泌水率、胶砂强度及流动度等多种因素。
本人根据上述各因素的不同影响和作用,认为可从三方面来确定标准水灰比。
( 1)试验用水量不受骨料细度模数影响时,可按试验用水量计算水灰比;( 2)骨料细度模数大于2.5时,宜采用试验用水量减去细度模数修正值来确定水灰比;( 3)骨料细度模数小于2.5时,应用细度模数修正系数对试验用水量进行修正。
( 1)当试验用水量偏高,骨料细度模数又较高时,可选用试验用水量减去细度模数修正值来确定水灰比。
例如:某水泥用量为300kg 的水泥,试验用水量为250kg,求水灰比。
关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教学的几点看法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是在无荷载条件下测定水泥凝结硬化后的标准稠度用水量(Ds)与制备试件方法以及熟料的用水量(Df)。
在配合比设计和生产施工中,必须进行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是评定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确定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和进行水泥混合材料组成设计的依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了解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的原理,掌握其操作技能和应用范围,认识到本试验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他们懂得尊重客观事实,用科学态度对待工作。
1.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教学内容可由我们自行编排,但其基本步骤应包括:水泥称量→安装试模→搅拌→静置→加水至约2/3 →充分拌匀后将浆体装入试模中,加压至3~5MPa,卸压并保持10min,从而测出标准稠度用水量。
经过讨论,本节课采用的是“配料-制备—成型-养护”为主线的教学思路,此教学思路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它比较简明清晰,操作性强,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也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2.本实验所选的水泥为某厂生产的42.5级水泥。
根据水泥的物理特性、试验目的和条件以及水泥的凝结硬化特点,我们认为:使用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即采用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这对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的基本原理进行水泥试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为什么一般要求取一个试样做三次平行试验?本实验涉及到水泥胶砂强度和28d抗压强度两项指标,为了控制其值,因此,在每一次试验之前需要做三次平行试验。
3.为什么要对试件进行养护?①如果采用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法,养护就很重要。
试件在养护箱中养护至脱模时,才是真正的28d,而只有测出试件脱模时的抗压强度,才能判断其28d抗压强度。
②养护温度对28d抗压强度的影响。
本实验的养护条件为35 ℃±1 ℃,低于或高于35 ℃,都会使28d抗压强度增加或减少。
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水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稠度和用水量是两个关键的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水泥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本文将就水泥的标准稠度和用水量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水泥的标准稠度是指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它通常由水泥和水的比例来确定。
水泥的标准稠度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水泥的标准稠度越大,水泥浆体的流动性越差,但强度和耐久性会相应提高。
相反,水泥的标准稠度越小,水泥浆体的流动性越好,但强度和耐久性会相应降低。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选择适合的水泥标准稠度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水泥的用水量是指在水泥浆体中所添加的水的量。
水泥的用水量与水泥的标准稠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水泥的标准稠度越大,所需的用水量就越少,反之亦然。
在实际施工中,正确控制水泥的用水量对于保证水泥浆体的性能和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过少的用水量会导致水泥浆体的流动性不足,难以施工和浇筑;而过多的用水量则会导致水泥浆体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水泥的标准稠度和用水量是决定水泥性能和施工质量的重要参数,正确选择和控制它们对于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水泥的标准稠度和用水量,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效果。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水泥标准稠度和用水量的研究,不断优化和改进相关技术,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建材发展导向
2018年第15期
26
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的沉入有一定的阻力,可以用过测定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下的穿透力,从而可以准确的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的水量。
在水泥常规试验中应用标准测定法测定该水量时,无法准确测定该水量。
特别是对于初学试验者,测定次数至少在5、6次以上,且不一定会准确测出该水量。
因此,需要研究快速确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方法。
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室和设备
1.1 设备或仪器。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采用水泥净浆搅拌机、电子天平、量筒或者滴定管,其中,水泥净浆搅拌机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电子天平其精度应满足测试需求,其量程应1000g,精度为1g,且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检定,水泥称量时进行两侧复测,确保水泥测定称量准确。
同时,一些实验室在加水时采用称量的方法,但忽视了水受温度影响,为了确保加水量的准确,需要对加水量进行温度修正。
量筒或者滴定管精度采用±0.5mL。
1.2 试验用水。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需要是洁净的水,如果有特殊需求时需要采用蒸馏水。
1.3 试验环境。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的试验室温度控制在20℃±2℃,且室内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且试验所用到的水泥试样、仪器设备、拌和水、和用具等应与实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1.4 试验前准备工作。
在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前,需要保持维卡仪的滑动杆可以自由滑动,试模和玻璃底板采用湿布进行擦拭,并将试模放置在底板上,并确保搅拌机可以正常运行。
2 胶砂制备与试件成型
首先,将试模擦拭干净,并在模板周围和底板上擦拭一层黄油,装配紧密,避免试模出现漏浆现象。
采用的标准砂需要满足规范的基本要求,且试验中净浆采用灰砂比1:3,水灰比1:2。
对于制备每3条试件,需要水泥450g,用水量225ml。
在胶砂搅拌施工时,需将水加入锅内,再添加水泥,将锅放置在固定器上面,然后采用ISO 胶砂搅拌机对配合料进行均匀慢速搅拌,先低速进行30s 搅拌,再第二个30s 搅拌时将称量后的砂子加入锅中,再进行快速的搅拌30s 的时间。
在试件成型时,采用振实台进行振捣,将模套和空试模放置在振实台上面,然后用器具将胶砂分两层装入模具中,在第一层胶砂装入时,需要现在每个槽内放置300g 的胶砂,振实60次,再进行第二次的胶砂,在装完胶砂后,用抹平工具将试件表面抹平,并在试模上做出标记。
3 快速确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方法
在试验前,准备精度为±0.5mL 量程为10ml 的量筒,并在量筒内加入同样条件的拌合水待用。
在搅拌锅使用之前,需要对搅拌锅内部进行擦拭,然后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并随后将称好的500g 水泥加入搅拌锅中,在加入过程中,需要防止水泥和水溅出。
在搅拌时,需要先将锅放在搅拌机上,升高至搅拌位置,再开动搅拌机,先低速搅拌60s,在搅拌过程中听取搅拌的声音,如果搅拌声音比较响,并发出滴滴嗒嗒的声音时,需根据搅拌声音的强度与观察水泥标准稠度,从搅拌锅斜上方快速的加入一定量的水,加水量控制在3ml~5ml。
如果在水泥浆搅拌过程
中发出哧哧声,则在搅拌锅斜上方加入约0~3ml 的拌合水;低速搅拌时间达到120s 时,需要停止15s,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然后再高速搅拌120s 后停止搅拌。
再拌合结束后,需要根据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的方法及时进行试杆沉入的距离。
然后根据下式可确定下一次拌合用水量:
y =
d -6
+h +H 3
式中:
d 为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h 为量筒加入水总量,H 为加入的拌合水量。
根据上式计算得到的下一次拌合水量,并用量筒测出水量加入搅拌锅内,重复上述步骤,测出d 值在6mm±1mm 范围内,则得到的拌和水量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4 快速确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注意事项
4.1 采用高精度的试验设备。
在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中对仪器设备的依赖性与使用率越来越高,试验仪器成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在测定仪器(电子天平、量筒)的日常使用、维护中,需要确保使用仪器设备科学地进行设备保养,确保测定设备的精度。
在用水量试验过程中,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设备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结果的可靠度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可以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4.2 提高试验人员的操作技能。
作业人员作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作业人员的能力素养、技术水平、操作熟练度直接影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工作的质量,应严格控制用水量试验作业人员工作水平,及时进行相应的考核,确保参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的人员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精度影响降到最低。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作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的精度,高水平的工程管理人员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工程缺陷。
4.3 试验数据处理规范化。
试验数据是试验过程进行的证据也是分析出具试验结果的重要依据。
为保证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及试验数据分析过程的科学性,试验机构应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对试验数据加以控制。
如试验过程数据的记录,避免只记录试验结果缺乏相关过程记录。
此外为保证真实可靠性试验数据应严禁涂抹修改。
5 结语
为了快速确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以采用听声法与估测法相互结合的方式,确定水泥标准稠度的用水量,减少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的次数,提高测定用水量的效果,保障水泥净浆符合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 卞国炎.公路施工实验及试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彭国洪.探讨如何快速确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J].山西建筑, 2009(6).
[3] 朱俊峰.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中操作时间控制问题[J].轻工科技,2014(7).
快速确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策略探讨
吴志江
(中山市志盛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广州 中山 528400)
摘 要:对于水泥常规试验中采用标准稠度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该方法无法有效地在一两次内测出水泥标准稠度的用水
量。
文章主要针对快速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以提高确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速度。
关键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