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1)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三开关量输入与显示
一、实验要求
编写程序,通过8255的A口读取开关的状态,并在C口所连接的LED灯上显示出来。
二、实验目的
通过使8255读取开关量,进一步掌握8255的编程方法。
三、连接图
图1
四、实验程序框图
五实验过程及步骤
1 按实验要求连接线,将K1~K8连PA0~PA7,PC0~PC7连DL1~DL8,CS连200~207H。
连线结果如上图1所示。
2 对8255进行初始化:方式控制字为90h
3 读入A口状态:
mov dx,200h
in al,dx
4 写入C口
not al
mov dx,202h
out dx,al
5延迟代码段
mov cx,0fffh
lop:loop lop ;延迟,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6 运行程序,观察实验结果。
并改变开关的状态,再运行,观察不同开关状态下,LED灯的亮灭情况。
六实验结果
开关打开,相应的LED灯会亮;开关关闭,相应的LED会熄灭。
实验源代码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mov dx,203h;对8255进行初始化
mov al,90h
out dx,al
gg:
mov dx,200h ;写入A口
in al,dx
not al
mov dx,202h ;从C口输出
out dx,al
mov cx,0fffh
lop:loop lop ;延迟,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jmp gg
code ends
end start。
实验三矿物的物理性质(一)一.目的要求1.熟悉矿物各种不同的颜色和条痕色;认识矿物不同等级的光泽和透明度,初步学会正确述语描述矿物的光学性质。
2.参观某些矿物的发光现象。
二.内容、方法1.颜色对可见光选择性吸收是矿物呈现颜色的主要原因。
矿物的颜色描述惯用三种命名法:(1)标准色谱法(2)类比法(3)二名法自色:蓝色(蓝铜矿)、绿色(孔雀石)、黄色(自然硫)、红色(辰砂)、褐色(褐铁矿)、桔红色(雄黄)、柠檬黄色(雌黄)、铁黑色(磁铁矿)、铅灰色(方铅矿)、锡白色(毒砂)、钢灰色(辉铜矿)、铜黄色(黄铜矿)、浅黄铜黄色(黄铁矿)他色:紫水晶、烟水晶、墨水晶、乳状石英等假色:黄铁矿(锖色)、云母(晕色)2.条痕条痕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
一般是将矿物在白色无釉的的瓷板上刻划后观察其颜色,描述方法与描述矿物颜色的方法相同。
但矿物的条痕色与矿物的颜色可以是相同的,也可是不同的。
磁铁矿(黑色)、黄铁矿(绿黑色)、方铅矿(黑色)、赤铁矿(樱桃红色)、孔雀石(浅绿色)3.光泽矿物的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
观察时选择较大且较平整的新鲜面对着光观察。
矿物光泽可分为四级:(1)金属光泽:条痕为黑色或金属色,不透明。
(2)半金属光泽:条痕为深彩色、褐色或深棕色。
半透明至透明。
(3)金刚光泽:条痕为浅彩色,且一般浅于矿物的颜色。
半透明至透明。
(4)玻璃光泽:条痕无色或白色,一般浅于矿物的颜色。
透明度好。
此外,尚有变异光泽(或称特殊光泽),例如丝绢光泽、珍珠光泽、油脂光泽、土状光泽等。
变异光泽本身不能代表某一光泽级别,它不是每一种矿物必定具备的,只是由于某些表面不平,或带有细小裂隙,或因矿物集合方式等因素造成,如矿物呈纤维状集合体,可具丝绢光泽。
金属光泽:黄铁矿、方铅矿、磁铁矿、辉锑矿等半金属光泽:赤铁矿等金刚光泽:闪锌矿、雄黄、雌黄等玻璃光泽:石英、长石、方解石、橄榄石、普通辉石等变异光泽:油脂光泽:石英断口丝绢光泽:石棉珍珠光泽:白云母土状光泽:高岭石4.透明度矿物透明度是相对的,通常以厚度0.03mm薄片为标准。
【实验课】1-溴丁烷的化学性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1-溴丁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实验原理】取代反应:32223222CH CH CH CH Br+NaOH CH CH CH CH OH+NaBr−−−→加热消去反应:32223222 CH CH CH CH Br+NaOH CH CH CH=CH+NaBr+H O−−−→↑乙醇加热【实验试剂】1-溴丁烷5%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2%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的醇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水【实验仪器和用品】试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试管架玻璃导管单孔橡胶塞双孔橡胶塞胶皮管铁架台量筒(25mL)胶头滴管烧杯(250ml) 圆底烧瓶石棉网【实验一】1-溴丁烷的取代反应:检验反应产物中Br-的存在实验操作图解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向试管里加入几滴1-溴丁烷。
2.再加入1ml5%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3.点燃酒精灯,加热。
1.取1-溴丁烷2.加入试管中3.取1mlNaOH实验现象:试管中出现淡黄色沉淀。
实验证明1-溴丁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羟基取代溴原子,生成1-丁醇和溴化钠。
此类反应称为卤代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4.静置,用胶头滴管小心吸取少量上层水溶液,置于另一只洁净的试管中。
5.加入少量稀硝酸酸化,再加入几滴2%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4.加入试管中5.振荡6.用酒精灯加热7.静置 8.取上层清液 9.加入试管中10.取稀硝酸 11.加入试管中 12.取2%AgNO 313.加入试管中 14.有淡黄色沉淀烃的水解反应。
溴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淡黄色沉淀溴化银。
【实验三】1-溴丁烷的消去反应:检验反应产物1-丁烯实验操作图解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15毫升溴乙烷倒入装有氢氧化钠醇溶液的圆底烧瓶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加热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无色气体使试管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三、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一) TiO2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溶胶一凝胶法)学时:10一、背景材料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特别是污水处理的任务已经越来越严峻。
纳米结构光催化材料-TiO2胶体及浆料,用以光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能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目前纳米TiO2颗粒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对所要求制备的性状、结构、尺寸、晶型、用途,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
按照原料的不同大致分为两类:气相法和液相法。
气相法是直接利用气体或通过各种手段将物质变为气体,使之在气态下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聚成纳米粒子的方法。
气相法的特点是粉体纯度高、颗粒尺寸小、颗粒团聚少、组分更易控制。
主要有以下方法:低压气体蒸发法、溅射法和钛醇盐气相水解法。
气相法制备的纳米TiO2具有粒度好、化学活性高、粒子呈球形、凝聚粒子小、可见透光性好及吸收紫外线以外的光能力强等特点,但产率低,成本高,因此目前制备纳米TiO2光催化剂多采用液相法。
液相法是生产各种氧化物颗粒的主要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选择一种或多种合适的可溶性金属盐,按所制备的材料组成计量配制溶液,再选择一种沉淀剂(或用蒸发、升华、水解等方法)使金属离子均匀沉淀(或结晶出来)。
液相制备纳米Ti02又可分为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Sol-Gel)、醇盐水解法等。
溶胶一凝胶法(Sol-Gel method,以下简称S-G法)是以金属醇盐M(OR)-(M=Ti, Na, Mg, Ba, Pb, V, Si等;R=-CH3、一C2H;、一C3H7, 一C4H9等)为原料,无水醇为有机溶剂,加入一定量的酸起抑制快速水解作用,诱导所得粒子间产生静电排斥力,阻止粒子间的碰撞,防止进一步产生大粒子,生成透明均匀的溶胶,经过一定的时间陈化,溶胶凝胶化,湿凝胶进行干燥,得到松散干凝胶粉末,此时十凝胶粉体为无定型结构。
干凝胶粉体再在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即可得到Ti02粒子。
高级植物生理实验报告植物营养农学院农药学东保柱20132020542013年12月27日实验1 植物组织铵态氮含量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一、实验原理植物吸收的氮主要是氨态氮和硝态氮,后者经过还原过程形成氨,前者经同化后形成谷氨酰胺和谷氨酸,然后形成其他氨基酸和蛋白质。
测定氨态氮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为改良的茚三酮比色法。
α-氨基酸与水合茚三酮溶液一起加热,经氧化脱氨变成相应的α-酮酸,酮酸进一步脱羧变成醛,水合茚三酮则被还原,在弱酸环境中,还原型茚三酮,氨和另一分子水合茚三酮反应,缩合生成蓝紫色物质。
根据蓝紫色的深浅,在58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值。
本实验中在茚三酮试剂中添加乙二醇并补加正丁醇和丙醇,可以克服茚三酮的不稳定性。
二、仪器设备研钵、烧杯、漏斗、量筒、具塞试管、三角瓶、容量瓶、移液管、天平、沸水浴锅、可见分光光度计三、试剂1. 10%醋酸(100mL)2. 1% 抗坏血酸(100mL)3. 5μg/mL 亮氨酸或丙氨酸溶液(0.005g定容至1000mL)4. pH5.4醋酸缓冲液:8.8mL 0.2mol/L 醋酸(冰醋酸11.55mL稀释至1000mL)加41.2mL 0.2mol/L醋酸钠(醋酸钠16.4g或三水醋酸钠27.2g 配成1000mL)。
5. 水合茚三酮试剂:1.1g茚三酮放到烧杯中,加入15mL正丙醇,摇匀,溶解,后加入30ml正丁醇和60ml乙二醇,混匀,再加9mL pH5.4醋酸缓冲液,混匀。
保存于棕色瓶中,冰箱保存,适用期限10天。
四、操作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以下表所示量从5μg/mL 亮氨酸或丙氨酸溶液中分别取溶液并在每个试管中加蒸馏水至2mL,对照加2mL 蒸馏水,后在各试管中加入3mL 水合茚三酮试剂和0.1mL 1%抗坏血酸,摇匀。
盖上试管塞,于沸水中加热15分钟,取出后搅拌冷却15分钟。
冷却后的有色溶液中加无水乙醇至10mL,在波长580nm 处测吸光值,以铵态氮浓度(μg/mL)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实验3 Linux文件与目录管理一、实验内容练习Linux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
二、实验目的掌握文件与目录管理命令掌握文件内容查阅命令三、实验题目1. 文件与目录管理(1) 查看CentOS根目录下有哪些内容?(2) 进入/tmp目录,以自己的学号建一个目录,并进入该目录。
(3) 显示目前所在的目录。
(4) 在当前目录下,建立权限为741的目录test1,查看是否创建成功。
(5) 在目录test1下建立目录test2/teat3/test4。
(6) 进入test2,删除目录test3/test4。
(7) 将root用户家目录下的.bashrc复制到/tmp下,并更名为bashrc(8) 重复步骤6,要求在覆盖前询问是否覆盖。
(9) 复制目录/etc/下的内容到/tmp下。
(10) 在当前目录下建立文件aaa。
(11)查看该文件的权限、大小及时间(12) 强制删除该文件。
(13) 将/tmp下的bashrc移到/tmp/test1/test2中。
(14) 将/test1目录及其下面包含的所有文件删除。
2. 文件内容查阅、权限与文件查找(1) 使用cat命令加行号显示文件/etc/issue的内容。
(2) 反向显示/etc/issue中的内容。
(3) 用nl列出/etc/issue中的内容。
(4) 使用more命令查看文件/etc/man.config(5) 使用less命令前后翻看文件/etc/man.config中的内容(6) 使用head命令查看文件/etc/man.config前20行(7) 使用less命令查看文件/etc/man.config后5行(8) 查看文件/etc/man.config前20行中后5行的内容(9) 将/usr/bin/passwd中的内容使用ASCII方式输出(10) 进入/tmp目录,将/root/.bashrc复制成bashrc,复制完全的属性,检查其日期(11) 修改文件bashrc的时间为当前时间四、实验指导1. 文件与目录管理(1) 查看CentOS根目录下有哪些内容?ls /(2) 进入/tmp目录,以自己的学号建一个目录,并进入该目录。
实验三 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的研究一. 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学会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以及电压放大倍数。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名称数量函数信号发生器 1示波器 1万用表 1直流稳压电源 1741/LM324 2电阻若干三. 实验原理放大器加入负反馈后,由于反馈信号是削弱输入信号的,结果将使放大倍数降低,但却提高了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扩展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并能抑制干扰和噪声,变换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电阻等。
1、把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回到输入端的过程称为反馈。
反馈放大电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组成,其基本关系式为Af=A/(1+AF)。
判断一个电路有无反馈,只要看它有无反馈网络。
反馈网络指将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联系起来的电路,构成反馈网络的元件称为反馈元件。
反馈有正、负之分,可采用瞬时极性法加以判断:先假设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然后顺着信号传输方向逐步推出有关量的瞬时极性,最后得到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若反馈信号为削弱净输入信号的,则为负反馈,若为加强净输入信号的,则为正反馈。
反馈还有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之分。
若反馈电路中参与反馈的各个电量均为直流量,则称为直流反馈,直流负反馈影响放大电路的直流性能,常用以稳定静态工作点。
若参与反馈的各个电量均为交流量,则称为交流反馈,交流负反馈用来改善放大电路的交流性能。
2、负反馈放大电路有四种基本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
反馈信号取样于输出电压的,称电压反馈,取样于电流的,则称电流反馈。
若反馈网络与信号源、基本放大电路串联连接,则称为串联反馈,其反馈信号为uf,比较式为uid=uI-uf,此时信号源内阻越小,反馈效果越好;若反馈网络与信号源、基本放大电路并联连接,则称为并联反馈,其反馈信号为if,比较式为Iid=iI-if,此时信号源内阻越大,反馈效果越好。
3、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与反馈深度(1+AF)的大小有关,其值越大,性能改善越显著。
实验三
2010020102035 张海
第一个: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
该数据库包括5个表:学生表、课程表、学生选课表、教师表、授课表。
其中,学生表、课程表及学生选课表的代码如下://建立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studentandcourse
运行后,再打开数据库
use studentandcourse
go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int primary key,
sname char(8) unique,
sex char(2),
sage smallint
sdept int;
);
--建立学生表
--建立课程表
create table course
(cno int,
cname char(20) not null,
cpno int,
credit int,
primary key(cno,tno)
);
--建立选课表
create table sc
(sno int,
cno int,
grade int,
primary key (sno,cno),);
--建立教师表
create table teacher
(tno int primary key not null,
tname char(8) not null,
tsex int;
tprof char(10),
tsal smllint,
tcomm smallint,
deptno int
);
--建立教师授课表
create table shouke
(tno int not null,
cno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 (tno,cno));
第二个:建立SPJ数据库。
该数据库包括4个表:供应商表S、零件表P、工程项目表J、供应情况表SPJ
/*建立数据库SPJ*/
create database SPJ
use SPJ
go
/*建立供应商表*/
create table S
(SNO char(3),
SNAME char(10),
STATUE char(2),
CITY char(10)
);
/*建立零件表*/
create table P
(PNO CHAR(3),
PANME CHAR(10),
COLOR CHAR(4),
WEIGTH INT
);
/*建立工程项目表*/
create table J
(JNO CHAR(3),
JNAME CHAR(10),
CITY CHAR(10)
);
/*建立供应情况表*/
CREATE TABLE SPJ
(SNO char(3),
PNO CHAR(3),
JNO CHAR(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