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肉牛保险条款政策性
- 格式:pdf
- 大小:362.87 KB
- 文档页数:6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原肉牛基地开发建设规划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原肉牛基地开发建设规划的通知(豫政〔1995〕1号一九九五年一月四日)现将《河南省中原肉牛基地开发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养牛业是我省的一项传统产业,也是一项优势产业。
搞好肉牛基地开发建设,把这一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于加快我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目标,丰富市场供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各地特别是列入开发建设基地的53个县(市、区),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真正把肉牛基地开发建设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一个大的出路去规划、去组织、去实施。
要自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指导肉牛基地的开发建设,要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认真解决好开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开发建设项目,要明确责任,落实任务,抓住不放。
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研究支援肉牛基地开发建设的具体措施,在人力、财力、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共同促使肉牛基地开发建设,早见成效。
河南省中原肉牛基地开发建设规划我省秸秆资源丰富,养牛数量多,质量优,基础条件好,肉牛后续加工和系列开发前景广阔。
加快肉牛基地开发建设,对于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为把养牛这一传统产业变为优势产业,加快我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特制定《河南省中原肉牛基地开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河南省中原肉牛基地现状及开发潜力(一)地域范围按照突出重点、相对集中的原则,本着系统开发、先易后难这一基本思想,河南省中原肉牛基地包括周口地区、商丘地区、驻马店地区、南阳市、平顶山市和兰考县、中牟县、鄢陵县、舞阳县、伊川县、息县、信阳县。
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政策性奶牛养殖保险条款总则第一条本保险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批单以及附件组成。
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凡奶牛养殖的所有者、管理者均可作为本保险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
本保险的保险人为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支机构。
保险标的第三条投保人应将符合下列条件养殖的奶牛(以下简称保险奶牛),作为本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向保险人投保:(一)投保的奶牛品种必须在当地饲养一年以上;(二)投保时奶牛畜龄在1周岁以上7周岁以下;(三)管理制度健全、饲养圈舍卫生、能够保证饲养质量;(四)饲养场所在当地洪水水位线以上的非蓄洪、行洪区;(五)奶牛经畜牧兽医部门验明无伤残,无本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疾病,营养良好,饲养管理正常,能按所在地县级畜牧防疫部门审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并有记录,且奶牛必须有能识别身份的统一标识;(六)投保人应保证对全部病死保险奶牛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投保人应将符合上述条件的奶牛全部投保,不得选择投保。
第四条下列奶牛不属于本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一)饲养场所在蓄洪、行洪区内的;(二)未经当地县级畜牧防疫部门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三)不符合第三条规定的其他情形。
保险责任第五条在保险期间内,由于下列原因直接造成保险奶牛的死亡,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一)疾病责任: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牛焦虫病、炭疽、伪狂犬病、副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出血性败血症、日本血吸虫病等主要疾病和疫病;;(二)自然灾害: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风灾、雷电、地震、冰雹、冻灾;(三)意外事故:山体滑坡、泥石流、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四)在保险期间内,由于发生第五条第(一)项中列明的高传染性疫病,政府实施强制扑杀导致保险奶牛死亡,保险人也负责赔偿,但赔偿金额以保险金额扣减政府扑杀专项补贴金额的差额为限。
责任免除第六条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费用,保险人不负责赔偿:(一)投保人及其家庭成员、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雇佣人员的故意行为、重大过失、管理不善;(二)行政行为或司法行为,但政府扑杀除外;(三)战争、军事行动;(四)保险奶牛在疾病观察期内患有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疾病;(五)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后,投保人、被保险人自行处理保险标的;(六)发生重大病害或疫病后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七)失去生育能力或丧失生育能力后宰杀的;(八)未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河南省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促进我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落实扶持政策。
逐项梳理现有生猪调出大县、粮改饲、肉牛奶牛、粪污资源化利用、生猪良种补贴、动物防疫等政策,保障项目资金拨付到养殖场户和相关企业。
各地要理清历史欠账,制定项目资金拨付方案,于2024年1月底前拨付70%以上(2023年项目应拨资金于2024 年1月底前全部拨付到位),2024年6月底前全部拨付到位。
(责任单位:各市、县级政府)二、实施养殖场贷款临时性贴息政策。
省财政统筹支持绿色食品业发展、设施农业贷款贴息等相关政策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牛羊规模养殖场和种畜禽场给予年利率不超过2%的临时性贷款贴息。
具体贴息办法另行制定。
(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地方金融监管局、金融监管总局河南监管局,各市、县级政府)三、加大担保和信贷支持力度。
省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对从事畜牧养殖业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执行最优惠担保费率,提供高效优质担保服务。
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共享畜牧行业管理数据,开发快捷高效、手续简单、费率低的信用贷产品。
扩大建设银行“裕农快贷一豫农惠养殖”、农业银行“智慧畜牧贷”、农商行“金燕养殖贷”等银行金融机构畜牧业金融产品业务规模。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地方金融监管局、金融监管总局河南监管局)四、扩大畜禽保险覆盖范围。
稳定奶牛、能繁母猪、育肥猪政策性保险业务,做到愿保尽保。
鼓励各地将蛋鸡纳入地方特色农产品政策性保险范围,对符合奖补政策的,省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政策予以支持。
保险公司对属于保险责任范围的要应赔尽赔、足额理赔、早赔快赔。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金融监管总局河南监管局)五、做好畜产品储备调控工作。
严格落实猪肉储备调节机制,达到收储启动条件时应在一周内实施猪肉收储。
落实生鲜乳喷粉收储政策, 对收购生鲜乳因消化不完而进行喷粉储存的乳品加工企业,省财政给予适当补贴。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8.16•【字号】汴政办〔2022〕37号•【施行日期】2022.08.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汴政办〔2022〕3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市直有关单位:开封市《关于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8月16日关于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豫政办〔2022〕31号)和省政府积极发展肉牛产业和实施奶业振兴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我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牛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发展牛产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
以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为主要抓手,大力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产品绿色化,着力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将我市打造成沿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牛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基本原则——坚持农牧循环。
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过腹转化增值和养殖粪污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促进变废为宝、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坚持规模养殖。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一批养牛大县,夯实产业基础。
——坚持龙头带动。
深化以大带小协同发展机制,推进“户繁、企育、龙头带动”“规模养殖、集群发展”等产业模式,培育壮大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发展活力。
——坚持链式发展。
围绕肉牛奶牛深加工薄弱、上下游联结不紧等产业发展短板,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种、养、加、销产业一体化,实现三链同构、融合发展。
肉牛养殖保险条款
本保险适用于肉牛养殖企业,旨在为其提供保障,防范因意外事件导致的经济损失。
保险责任:
1. 疾病和死亡:对于因疾病或死亡导致的肉牛损失,本保险将赔偿其价值的一定比例。
2. 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对于因自然灾害(如洪水、暴雨、冰雹等)导致的肉牛死亡或受伤,本保险将赔偿其价值的一定比例。
3. 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损失:对于因偷盗、故意破坏等人为因素导致的肉牛损失,本保险将赔偿其价值的一定比例。
保险费用:
本保险费用根据肉牛的数量、种类、年龄、保险期限等因素来确定。
保险费用在签订合同时一次性缴纳。
保险责任免除:
1. 肉牛因疾病或死亡时,如未遵守兽医保健规定,本保险责任将不予承担。
2. 肉牛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如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本保险责任将不予承担。
3. 肉牛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损失,如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本保险责任将不予承担。
注意事项:
1. 本保险仅适用于合法注册的肉牛养殖企业。
2. 保险期限一般为一年,可根据需要进行续保。
3. 在保险期限内,如发生损失,企业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4. 本保险不包括肉牛的运输和出售过程中的损失,应另行购买保险。
肉牛保险方案肉牛养殖是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产业,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肉食品,还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养殖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风险,例如疾病爆发、气候灾害以及市场波动等。
为了保护养殖户的利益,肉牛保险方案应运而生。
肉牛保险旨在为养殖户提供保障,减轻因意外损失而产生的经济压力。
首先,保险公司会对养殖户提供一份详细的保险合同,明确保险责任和保险期限。
养殖户只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保险计划,支付相应的保险费用即可享受保障。
保险方案的一部分是基于疾病爆发的保障。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疾病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一旦发生疾病爆发,养殖户可能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
肉牛保险方案可以提供针对疾病的保障,包括疫苗预防、治疗费用以及损失补偿等。
这样的保障可以确保养殖户在疾病爆发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减少经济损失。
此外,天灾是另一个养殖户常常面临的风险。
气候变化、洪水、干旱等都可能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这一风险,肉牛保险方案还提供了相应的保障。
例如,保险可以覆盖因自然灾害导致的养殖设施损坏,以及因此导致的养殖场关闭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这种保障可以为养殖户提供安全感,使他们能够应对不可预测的天气状况。
除了疾病和天灾,肉牛市场的波动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养殖户需要面对市场价格的波动性,这可能会对他们的收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肉牛保险方案还包括价格保障。
养殖户可以通过购买价格保障保险,确保在市场价格下跌时仍能够获得固定的收入。
这样的保障可以帮助养殖户稳定经营,减少市场风险对他们的影响。
肉牛保险方案的推出对于养殖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保险方案的存在鼓励更多农民从事肉牛养殖。
通过提供风险保障,养殖户可以更加放心地投资养殖业,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保险方案的引入也有助于促进养殖业的规范化发展。
保险公司对于养殖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户的规范化程度,提升肉牛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而言之,肉牛保险方案是一项利于保护养殖户利益,促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X u m u s h o u y i政策性养殖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户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推进,是党和政府构建新型畜牧业产业保障体系,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重要的“支农强农惠农”政策。
对分散和化解养殖风险,稳定畜牧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政策性养殖业保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政策性养殖险种未覆盖所有畜禽品种政策性养殖业保险险种只有: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肉牛四种,其他养殖品种如山羊、家禽、肉兔均没有政策性险种。
2、标的信息采集和核实难政策性养殖业保险的标的均为有生命的畜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高,特别是非洲猪瘟和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压力下,养殖场实行封闭管理,验标人员不能入场准确采集标的准确信息。
加上各种畜禽的生长繁殖周期不一致,养殖模式又以散养为主,不同养殖场户生产管理水平不同,补栏和出栏周期就千差万别,养殖档案建立不完善。
是造成养殖业保险标的采集和核实的主要原因。
3、投保数量与实际养殖数量存在差异由于不能准确验标、核标,存在部分养殖场户将自养或购入老、弱、病、残标的纳入保险范围;饲养管理较好的养殖场,死亡率低,足额投保意愿不强,存在不足额投保或在保险期间内进行补栏扩大养殖规模,补栏部分不及时投保。
4、标的追溯困难畜禽标识只有猪、牛、羊有耳标,但是存在加挂后没有做好养殖档案记录,而且耳标易磨损、挂落,部分养殖场户对新出生和补栏的猪、牛、羊没有按照要求及时加挂耳标,同时死淘、出栏等没有做好生产记录等原因,都会造成标的难追溯。
二、加强政策性养殖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对策1、建立健全政策性养殖业险种畜禽养殖具有生长繁殖周期性,面临着较大的疫病、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为避免养殖户因疫、因灾、因出售价格持续低于成本等风险而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影响生产可持续发展。
因此,政策养殖业险种应因地制宜适时推出覆盖主要畜禽养殖品种的养殖死亡和畜禽产品市场价格方面的政策险种,为健康养殖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