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览
十二五规划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
2.电动汽车:汽车零部件前端、新型/高性能动力电池组、燃
料电池、氢能、料电池、氢能、热电转换
3.新材料:微电子和光电子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
结构材料、超细、纳米粉体制备、成型及加工
4.生物医药:生物育种、医药生物技术、创新药物、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业
5.信息产业:软件、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终端产品、计算机
外围设备与关键部件、网络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等
6.节能环保:高效节能技术及其他
深圳市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1.互联网产业: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服务特色优势行业、互联网新兴应用领域(数据挖掘、网络安全等)
2.新能源产业: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储能电站、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电网
3.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功能结构一体化材料
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下一代信息网络、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型元器件和专用设备、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
5.生物产业:生物医疗、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生物能源
6.未来产业: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技术,海洋技术。
现在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从2010年年初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四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经过半年的意见征求,主要领域从7个扩为9个,现在又改为7个,但前后7个领域的产业内容已发生变化。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初步定于9月份下发,随后将陆续出台各个领域的具体发展规划,以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
这一宏大规划,被业内人士看作继“4万亿”后中国政府启动的最大规模的产业计划。
而这一计划,已瞄准发展结构的根本转变。
在七大领域中,每一个大的领域中又确定了具体的分项。
在“节能环保”中,将重点突破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新兴信息产业”将聚焦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生物产业”将主要面向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新能源”中,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将领衔;此前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发展方向确定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提出了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中分列了特种功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两项。
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被认为是振兴经济的又一重大举措,因为几大部委的领衔介入,此后的政府大规模投资也被市场普遍期待,所以这也被认为是继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之后又一个大型产业投资计划。
与“4万亿”计划有本质不同的是,此次投资计划指向的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说,“之前的‘4万亿投资规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都是在扩大内需,加强基础建设的角度,结合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而现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转向至新兴产业项目。
”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制定,从时间上来讲,也与明年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规划”相衔接。
国家发改委也已确定,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编制作为重点。
广西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
一、节能环保产业
1、新能源发电:通过发电技术的发展,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力发电等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为用户提供绿色能源占比超
过10%的电力服务。
2、环保材料:采用先进的环保工艺,利用复合材料、特殊功能材料、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等制取绿色环保型材料,用于建筑和装饰等行业。
3、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以氢能源技术为基础,研发出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发电机、低污染燃料等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用于减少污染物
和碳排放。
4、环保农牧产业:利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将农业、林业和牧业结合起来,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降低污染,减少农业碳排放。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超级计算机:采用先进的芯片技术,开发出超级计算机系统,运用
分布式存储、网络计算等高级技术,实现超大规模的多维度数据处理。
2、云计算产品和应用:通过云计算技术及其应用,可提供全面的计算
能力、服务能力及大规模存储空间,从而实现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数据
分析处理和智能化应用等。
3、无线移动互联网应用:通过发展多种无线移动互联网应用。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至2015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这一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据了解,2010年我国新兴产业占GDP比重为3%左右。
至2020年,七大产业将分别拥有自己的明晰定位。
其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一、节能环保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节能环保产业敲定三大方向,即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为资本市场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投资路线图。
2010年正处于淘汰落后产能的结构节能阶段,但未来真正有增长前景的则在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领域。
在技术节能领域中,建筑节能和工业节能颇受外界青睐。
长城证券称,鉴于中国80%~90%的建筑节能未达到国际标准,因此未来空间更为广阔。
未来管理节能市场潜力约4000亿元,随着融资和信用瓶颈的消除,中国将产生真正具有影响力的管理节能龙头企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决定》提出,要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
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
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以“物联网”为例,传感信息处理和安全隐私将是产业发展的两大核心技术。
而在应用开发层面,我国企业具有与国际企业竞争的能力,大有可为。
云计算方面,EMC全球高级副总裁范承工表示,下一个十年,云计算将成为最主要的计算模式,也会颠覆过去30年建立起的IT业界秩序。
这对相对落后的中国IT业是一个契机。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国家统计局2012年12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编制说明一、目的和范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要求,为推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顺利实施,满足统计上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的需要,特制定本分类。
本分类适用于对“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监测和管理;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依据本分类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
二、主要原则(一) 同质性原则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的每一个类别所包括内容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活动,即所有性质相同(或相似)的活动归入同一个类别。
(二)唯一性原则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每一项产品(服务)原则上只能归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某一个类别,不得重复。
(三)经济活动原则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是按照经济活动进行划分,是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集合,是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基础上,对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四)统计单位的原则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原则上以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为统计单位。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到更细的活动和产品,因此在统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按照产业活动单位分类和统计更为准确。
三、主要内容《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编制说明,第二部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表”。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共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
本分类共分为三层,第一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中的七大产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七个大类;第二层和第三层依据《“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号)以及发改委编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公开征求意见稿)将七大类进一步细分,第二层为30个类别,第三层为100个类别;在第三层建立与行业和产品(服务)的对应关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行业类别359个,对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及服务2410项,其中对应《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中的产品(服务)700多项。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等区别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主导:本身成长性搞有高创新率,对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有关键性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支柱:总生产量中占到比较小的产业。
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又称朝阳产业,(按产业发展趋势展开的产业分类)高技术产业(按技术一流程度展开的产业分类)课本: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就是科学发展、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大力推进了工业结构的转换过程,使新兴产业发生的间隔比以前大卫延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差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都具备技术密集、技术创新驱动的特点,但两者在产业的性质、内涵、范围、目标和发展阶段等方面还是存有很大差异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远远超过传统产业、具备全新经济形态的产业群;而高新技术产业则就是在传统产业经济形态下的技术高端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采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的产业1.1产业性质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它的生态性。
二是循环性。
三是智能性。
(自动化)四是福利性(产量最大化,福利最大化)1.2产业发展的阶段相同(刚刚蓬勃发展而且发展速度很快的产业,目前技术水平还较低,产业规模还较小,尚处在产业生命周期的构成或蜕变阶段)(传统高新技术产业大都已步入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或快速成长期。
1.3产业范围和领域相同五大类高新技术产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六大准则国家意志准则、市场需求准则、技术独立自主准则、产业关联准则、劳动力助推准则和资源环境准则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已演变为一个研发活动较少的加工制造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节能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公布日期】2018.11.07•【文号】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施行日期】2018.11.07•【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已经2018年10月12日国家统计局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局长宁吉喆2018年11月7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要求,为准确反映“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情况,满足统计上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的需要,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和适用领域本分类规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本分类适用于对“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监测和管理;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依据本分类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为指导。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目的,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和国家其他相关文件为主线,确定编制的总体思路、框架设计和范围,以确保本分类内容能够涵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的产品和服务。
(二)以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对其中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有关活动进行再分类。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言随着国家对新兴技术和产业的重视,各类新兴产业飞速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此背景下,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我们认清产业发展趋势、有效推进产业发展战略、抓住时代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及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战略地位、具备创新先进性和较快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等方面拥有先发优势的产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种类也不断增加,涵盖了科技、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
其发展对于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该遵循技术创新、产业协同、产学研结合等原则,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环境保护。
同时,也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风险投资,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和运营。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科技等新兴技术的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高速度和颠覆式变化的特点。
在此趋势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生产和消费国。
同时,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为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国家之一。
预计未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500亿,到2030年达到1.8万亿。
在此背景下,我国未来的人工智能产业将聚焦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向着高精尖、应用广泛的方向快速发展。
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等领域也将成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其中,新能源领域以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能等清洁能源为主,未来将成为传统能源的替代品并成为经济和环保领域的重要方向。
国家发改委详解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21日说,我国将抓紧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务院近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涉及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为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事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位负责人说,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面临着日趋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经济结构状况以及资源环境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这位负责人说,为进一步集中力量,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快速健康发展,国家从上述七个产业领域中选择了若干重点方向作为现阶段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从节能环保产业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适应产业绿色发展的国际趋势,结合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巨大压力,我国将以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和再制造产业等环保产业新业态。
从新能源产业看,绿色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产业化是解决能源危机、优化能源结构的根本出路。
未来我国应积极发展新一代核能;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看,信息技术正在纵深发展并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新一代信息技术依然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核心技术。
从生物产业看,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是从根本上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大领域,将对改变消耗自然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可再生产业体系、促进人类健康产生革命性影响。
行业代码产品代码1节能环保产业1.1高效节能产业1.1.1高效节能通用设备制造341135010435010634413442344434613462346434901.1.2高效节能专用设备制造3511代码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名称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3515351635213531353235463572 1.1.3高效节能电气机械器材制造38113812382138393871 1.1.4高效节能工业控制装置制造4012410301410303000041030441030541030741031041031100004014410101410102410201410202410203410204410205024019410206410299 1.1.5新型建筑材料制造2641292730213024303131060301053035305130621.2先进环保产业1.2.1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3562363210359136500136500535973656023656020200365602040036560205003990 1.2.2环境保护监测仪器及电子设备制造40214107014107024027411502411503411504000041150500004115990000 1.2.3环境污染处理药剂材料制造2665 1.2.4环境评估与监测服务72397409100000746176060100007606027606037606047606057606997462760606 1.2.5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服务46207430760307771980019903007721800401772280049901017723800402020080040203008004020600800402070077248004027725800499040077297810810101010081010102001.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1.3.1矿产资源综合利用61062069071072081082091191291391491591691791992192292993193293910111013101910201200 1.3.2工业固体废物、废气、废液回收和资源化利用6146151171922251125202914290802000030313233603463373537180303003718040200371804030037180404003718049900421042204411 1.3.3城乡生活垃圾综合利用7820 1.3.4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519529530540 1.3.5水资源循环利用与节水469076207906077904763079020100007902020000769079051.4节能环保综合管理服务1.4.1节能环保科学研究7310750106000075010700007320750201000075021000007502190000 1.4.2节能环保工程勘察设计7482 1.4.3节能环保工程施工470048214830484048524890 1.4.4节能环保技术推广服务751175147519 1.4.5节能环保质量评估74507481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1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2.1.1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服务63126319600102010060010203002.1.2下一代互联网服务6410642064906930 2.1.3下一代广播电视传输服务63212.2电子核心基础产业2.2.1通信设备制造39194009010401392140020101401003050240010201004001034001044001054001064001050300400102060040010101400101020040010103004001010400400101050040010108003922394040070101004007010200400701030040070104004007010500400701060040070199004007040100 2.2.2高端计算机制造391139123913401102080040110302004011030300 2.2.3广播电视设备及数字视听产品制造39313932395139523953 2.2.4高端电子装备和仪器制造356236320712004028 2.2.5基础电子元器件及器材制造383239624015043908396939713990 2.2.6集成电路39634017030902401703034017030240170306014017030602401703060365502.3高端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2.3.1高端软件开发65106201030100620103020062010303006202010500620303 2.3.2新型信息技术服务652065306540659165926204050000 3生物产业3.1生物制品制造产业3.1.1生物药品制造170119010000119020000119050000119060000119070000119080000119090000119100000119110000119120000119130000119140000119150000119160000119170000119180000119190000119200000119210000119220000119230000119240000119250000119260000119270000119280000119290000119300000119310000119320000119330000119340000119350000119360000119370000119380000119390000119400000119410000119420000119430000119440000119450000119460000119480000 119490000 11999000027102701012701022701032701042701052701062701082701092701102701112701122701132701142701162701172701192720270201270202270203270204270205270206270207270208273027402704012704022704032704042704052704062704082704092704102704112760270701270702270601270602270603270604270704270705270706270707270709 3.1.2生物食品制造1461146214691407050100140705020014070503001407050400140705050014070506001407059900 3.1.3生物燃油制造251225030301012503030102250303010325030301042503030199 3.1.4生物农业用品制造13201363262526050101002605022605020202260502020526050204002632275027050127050200002705030000 3.1.5生物化工制品制造26142661261401080026141226141201261412010126141201022614120103261412010426141201052614120106261412019926141299002662261504012615040101261504010226150401032615040104261504010526150401062615040107261504010826150401092615040110261504011126150401122615040113261504011426150401152615040199261504022615040201261504029926652619032684262502 3.1.6其他生物制品制造292930011301300113043.2生物工程设备制造产业3.2.1生物医疗设备制造27702708012708020200270802012708032708043581364301364302364303364304364306364307364308364309364310364311364312358236440136440236440336440436440536440636440735833645013645023645033584364601364602364603364604364606358536470136470236470336470536470736470936471036471136471236471336471435863648013648023648033648043589364901 3.2.2生物相关设备、仪器制造35913913401102120040154024404141191301013.3生物技术应用产业3.3.1农业生物技术应用1 3.3.2林业生物技术应用21 3.3.3畜牧业生物技术应用3530 3.3.4渔业生物技术应用4540 3.3.5环境治理生物技术应用462077217729 3.3.6医疗卫生生物技术应用8313.4生物研究与服务3.4.1生物科学研究731075010800007320750222000073307340 3.4.2生物技术推广服务75127701010100 3.4.3生物科技中介服务7520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4.1航空装备产业4.1.1航空器装备制造374135023502020135029935020537200401043749372002010037200202003720020300372002040037200299003720040200 4.1.2其他航空装备制造及修理34343596374337200337200301003720030200372003030137200303993720040300434365204.2卫星及应用产业4.2.1卫星装备制造374237210105003721010600372101010037210200003743363501363502000037210102053721010301372101030337210103043721010404 4.2.2卫星应用技术设备4023403065914.2.3卫星应用服务63304.3轨道交通装备产业4.3.1铁路高端装备制造371137143703020300370406010037040602003704060300370406040037040605003704060600370406070037040608003704070300370407040037040705004341 4.3.2城市轨道装备制造3720370304030037010301003701030200 4.3.3轨道交通其他装备制造34123812391201030138913704060900370407010037040702003704070600370407990038994.4海洋工程装备产业4.4.0海洋工程装备产业3514433074914.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4.5.1智能测控装备制造342135060100003506030100350603020035060303013506030400350603050035060306003506030700350603080035060309003506039900350901010135090101023509010103350901010435090103013509010302350901030835090103093509010310350901031135090103993509010401350901040235090104053509010406350901049935090105013509010502350901050335090105043509010505350901059935090106013509010602350901060335090106043509010605350901069935090107013509010702350901070335090107053509010706350901070735090107993509010902350901130135090113023509020201350903010035090302013509030202342235070109063507010907342535100403351004043510040500351004063510040735100408003429351101010135110102013511010299351101030135110104013511010499351101050135110105993511010601351101070135110107993511010801351101089935110109014011410101010141010101024101010103410101020041010199004101020100410102020041010299004101040000 4.5.2重大成套设备制造3490351235153516354235623599365701010036570102003657010300365701990036570311003657039900 4.5.3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制造34843489 5新能源产业5.1核电产业5.1.1核燃料加工25303501060202 5.1.2核电装备制造3411 5.1.3核电运营维护44135.2风能产业5.2.1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制造3415 5.2.2风能发电运营维护44145.3太阳能产业5.3.1太阳能产品和生产装备制造2664309135623632072200382538493861 5.3.2太阳能发电运营维护44155.4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产业5.4.1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设备制造3419350504000035059900003521 5.4.2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运营维护44195.5智能电网产业5.5.1智能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38213823382439080102075.6新能源产业工程及研究技术服务5.6.1新能源产业工程施工48404851 5.6.2新能源产业工程勘察设计7482 5.6.3新能源技术与咨询服务723973207519 6新材料产业6.1新型功能材料产业6.1.1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制造2641264226432644 6.1.2新型膜材料制造149514111214111201001411129900266226652619010226190426190401261904010126190401022619040226190402012619040202261904020326190402042619040205261904029926190526190501002619050200261905030026190504002669292130010101300101023001010330010104300101063001010730010113003001011400300101153001011629243001070103300107020330010703033001070403 6.1.3特种玻璃制造3049311102013111020101311102010231110201033111020104311102010531110201063111020199311102023111020201311102020231110202033111020204311102020531110202063111020299311102033111020301311102030231110203993111030131110301013111030102311103030031110304003111030500311103060031110399003051311102043111030231110302013111030202311103020331110302043111030205311103029931110431110206043111020704 6.1.4功能陶瓷制造307231210113312101143121011531210116312102043121020631210207312103 6.1.5电子功能材料制造2664261809010026180902002618090326180904002618090500261809060026012201022618090700261809080026180909002618091000261809990026180701003832391001030039100101003910010200391240120102003913401104040140110404023962401505010040150502004015050700 4015050800 4015050900 4015051000 4015051100 40150599003969401611 4016110100 4016110200 4016110300 4016110400 4016119900 40161201 4016120101 4016120102 4016120103 4016120104 4016120105 4016120199 4016120200 4016120300 4016120400 4016130100 40161302 4016130201 4016130299 4016200100 40161399003971 40190501 4019050101 4019050102 4019050103 4019050199 40190502 4019050201 4019050202 4019050203 4019050299 40190503 4019050301 4019050302 4019050303 4019050399 40190504 4019050401 4019050402 4019050403 4019050404 4019050405 4019050406 4019050407 4019050499 40190505 4019050501 4019050502 4019050599 40190506002612 2601070900 26010710002613 2601100308261926312645 2612020302 26120101 26120201012661303430613091 3130010102 31300199023099384139130303013913030302391303039938423913030239130302013913030202391303020339130302043913030205391303029938496.2先进结构材料产业6.2.1高纯金属材料冶炼制造31203211321232133214321532163217321932213222322932313239 6.2.2高品质金属材料加工制造31303140325032613262326332643269 6.2.3新型合金材料制造324033113321334033893391 6.2.4工程塑料材料制造2653292729293001130200300113030030011399006.3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6.3.1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制造265926150601261506010126150601022615060103261506019926150602261506020126150602022615060299261505261505012615050226150503261505040026150599002615060326150603012615060302261506030326150603992615060400261506050026150606002615069900261306012615050301 2615050303 2615050101 340301010428212822282328242825282628293062311802311803311804 6.3.2其他高性能复合材料制造26512652261302012613020526130206261302072613020426130210261301200133996.4前沿新材料产业6.4.1纳米材料制造6.4.2生物材料制造3582 6.4.3智能材料制造6.4.4超导材料制造6.5新材料研究与技术服务6.5.1新材料研究服务7320 6.5.2新材料技术服务75137520 7新能源汽车7.1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7.1.0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36107.2新能源汽车装置、配件制造7.2.1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3811 7.2.2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制造3812 7.2.3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制造384138423849 7.2.4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件制造344236607.3新能源汽车相关设施及服务7.3.1供能装置制造346338237.3.2试验装置制造35994015 7.3.3新能源汽车研发服务7320业分类表行业名称产品名称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节能型电站锅炉节能型工业锅炉节能型船用蒸汽锅炉H型省煤器高低差速循环流化床油页岩锅炉秸秆发电锅炉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蓄热稳燃高炉煤气锅炉锅炉用辅助设备及装置核反应堆及其零件高效煤粉工业锅炉泵及真空设备制造节能泵节能型真空干燥设备节能型真空炉其他节能型真空应用设备气体压缩机械制造节能型制冷设备用压缩机节能型非制冷设备用压缩机液压和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节能液压元件制造节能气压元件制造烘炉、熔炉及电炉制造节能型炉用燃烧器节能型机械加煤机及类似装置节能工业电炉节能型非电热金属处理用炉节能型辊道窑节能型隧道窑节能型梭式窑节能型推板窑节能型保护气氛窑炉节能型氮化窑节能型烧成窑炉节能型烘烤干燥炉钢坯步进蓄热式加热炉其他节能型窑炉、熔炉风机、风扇制造节能型风机节能型工业风扇节能型工业用通风罩、循环气罩制冷、空调设备制造节能型工商用制冷设备节能型工商用冷藏、冷冻柜及类似设备节能型中央空调冷水/热泵机组节能型工商用空调设备其他通用设备制造业节能型干燥设备矿山机械制造节能型建井设备节能型采掘、凿岩设备节能型矿物粉磨机械节能型矿物筛分、洗选设备节能型矿山牵引车及其矿车节能型矿山设备专用配套件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节能型建筑材料专用窑炉节能型水泥专用设备节能型建筑材料制品成型机械节能型建筑材料及制品专用机械零件 节能型建筑卫生陶瓷机械冶金专用设备制造节能型金属冶炼设备节能型金属轧制设备节能型冶金专用设备配套件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节能型热交换装置节能型化工专用炉食品、酒、饮料及茶生产专用设备制造 节能型乳品加热及冷却设备节能型乳品饮料加工成套装备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节能型农产品干燥机械屠宰肉类加工成套节能型装备果蔬加工成套节能型装备玻璃、陶瓷和搪瓷制品生产专用设备制造 节能型玻璃热加工机械节能型玻璃制品制造机械节能型日用陶瓷制品成型机械节能型玻璃、陶瓷制品专用设备零件 节能型硬质材料加工机床节能型搪瓷制品生产设备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制造节水型喷灌机械设备农业节水型灌溉机械、灌溉系统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节能型交流发电机节能型直流发电机节能型发电机组节能型内燃发电机组节能型旋转式变流机节能发电机及发电机组节能电机及发电机组专用零件电动机制造节能型直流电动机节能型交流电动机节能型交直流两用电动机节能型小功率电动机节能型微电机稀土永磁电机与内燃机配用的节能型发电机其他节能电机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节能型变压器节能型互感器静止式节能变流器节能型电抗器节能型电感器变频器谐波治理设备其他电工器材制造节能型起动电机节能型起动发电机节能型电磁铁及电磁性装置电光源制造节能型荧光灯节能型半导体照明产品电工仪器仪表制造电能表自动抄表系统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电磁参数测量仪器仪表电磁参量分析与记录装置电源装置电力自动化仪表及系统自动测试系统与虚拟仪器实验分析仪器制造工业自动调节仪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温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仪表流量测量仪表物位、液位测量仪表显示仪表记录仪供应用仪表及其他通用仪器制造 执行器其他工业仪表涂料制造建筑保温涂料阻隔性隔热涂料反射隔热涂料辐射隔热涂料薄层隔热反射涂料真空绝热保温涂料纳米孔超级绝热保温涂料日用塑料制品制造节能门窗PVC门窗铝木复合门窗铝塑复合门窗断桥隔热门窗水泥制品制造建筑保温节能水泥制品混凝土空心砌块砼多孔砖砼空心砖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轻质建筑材料制造轻质复合保温板材粉煤灰制品粉煤灰盲孔砖粉煤灰空心砌块粉煤灰多孔砖轻质内墙隔条板硅酸钙水泥板石膏条板轻质混凝土条板植物纤维条板粉煤灰泡沫水泥条板陶粒增强加气砌块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建筑保温节能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煤矸石烧结制品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制品泡沫混凝土制品非烧结制品(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建筑节能保温隔热材料建筑节能隔音材料技术玻璃制品制造建筑节能玻璃制造热反射镀膜玻璃镀膜低辐射玻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玻璃钢门窗复合材料节能房屋高性能复合材料桥梁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净化设备及类似设备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水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备放射性污染防治和处理设备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设备其他环境污染治理专用设备水资源专用机械制造清淤机械水库清淤机械水电站尾水清淤机械管道清淤机械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水污染监测仪器气体或烟雾分析、检测仪器噪声监测仪器、相关环境监测仪器船舶防污检测系统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专用设备生态监测仪器污染源过程监控设备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制造离子射线的测量或检验仪器离子射线应用设备核辐射监测报警仪器放射性物体加工计量仪器辐照加工用仪器设备辐照无损检测、探伤仪器其他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制造水污染防治药剂、材料大气污染防治药剂、材料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药剂、材料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药剂、材料其他环境污染处理药剂、材料其他专业咨询环境保护与治理咨询服务。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要求,为准确反映“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情况,满足统计上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的需要,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和适用领域本分类规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本分类适用于对“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监测和管理;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依据本分类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为指导。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目的,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和国家其他相关文件为主线,确定编制的总体思路、框架设计和范围,以确保本分类内容能够涵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的产品和服务。
(二)以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 B/T4754-2017)为基础,对其中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有关活动进行再分类。
(三)注重实际可操作性,立足现行统计制度和方法,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为独立的分类体系,采用线分类法、分层次和可变递增格式编码方法。
本分类主体编码分为一、二、三层,新材料产业采用可变递增格式编码,增加至四层。
所有编码分层用“.”隔开,每一层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
除新材料产业以外的类别,第二层如果不再细分,则第三层代码补一位“0”。
2010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新材料、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
1、新能源,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
主要是指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
2、节能环保,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3、电动汽车,主要是指以新能源带动的发动机运行新型汽车产业。
4、新医药,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
目前主要是在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再生医学的发展。
5、新材料,主要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6、生物育种,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实现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和猪、牛、羊等主要牲畜的优良品种的显著改良。
7、信息产业,以后的发展方向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就是传感网在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 物联网:重点关注八大牛股物联网是今年以来的市场热点之一,如何看待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哪些公司值得关注?国家中长期信息技术将以物联网为中心,涵盖从感知层、网络层到应用层的各种关键技术,看好物联网架构的三个层级:首先是行业应用上,看好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智能交通和安防;其次是行业信息化上,看好信息化程度较低的行业的快速普及的速度;最后是网络基础和集成电路上,看好光通信和集成电路封装两个细分领域。
相关公司主要关注石基信息、广联达、辉煌科技、银江股份、交技发展、海康威视、通富微电、日海通讯等(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策略:迎接云计算黄金年代荐10股“云计算”领域是跨国IT巨头未来“决斗”的主战场。
由于意识到“云计算”将是一场改变IT格局的划时代变革,几乎所有重量级跨国IT巨头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开始在“云计算”领域扎根,这个阵营的主力包括Amazon、Google、IBM、Mircosoft、VMware、Cisoco、Intel、AMD、Oracle、SAP、HP、Dell、Citrix、Redhat、Novell、Yahoo等等。
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集成电路、软件和物联网。
新型显示优先发展液晶显示器件、等离子体显示面板、OLED、激光显示,特种显示模块和组件等;智能家电优先发展以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技术为墓础的人工智能产品;集成电路优先发展芯片设计、封装、测试,鼓励引进芯片制造生产线等;软件优先发展系统软件、嵌入式软件、数字语音系统、各类应用软件等;物联网优先发展传感器、射频器件及中间件、智能仪器仪表等物联网感知产品制造,推进物联网在经济、社会中的应用。
2、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节能产品、资源综合利用。
节能环保装备优先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余热利用系统及关键设备,大气污染及水污染防治系统及装备,生活垃圾、污泥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及设备,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高耗材装备轻化制造。
节能产品优先发展LED外延片、芯片及配套器件,绿色照明产品,节能家电,节能材料。
资源综合利用优先发展再制造、废弃物资源化。
3、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硅基新材料、电子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碳纤维材料等。
高性能金属材料优先发展新型高强合金材料、轻t化功能材料等;硅基新材料优先发展光伏玻璃、显示玻璃、节能建筑玻璃、半导体材料,硅基新材料关键装备制造等;电子材料优先发展高端电子铜带、超薄电子铜箔、金属粉体材料、磁性材料等;新型高分子材料优先发展新型工程塑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等。
4、生物产业。
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制造和生物农业。
生物制药优先发展各类新药、品牌仿制药、特色原料药、重大传染病疫苗和诊断试剂、再生医学、高端医疗器械等;现代中药优先发展中药新品种、动植物提取物、中药保健品等;生物制造优先发展生物基绿色化学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型酶制剂等;生物农业优先发展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等。
5、新能源产业。
重点发展光伏、生物质能源、洁净煤。
光伏优先发展硅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新能源并网发电装置及系统、大容量储能电池等;生物质能源优先发展非粮生物乙醇、生物石油、生物柴油,秸秆成型燃料、气体燃料;洁净煤优先发展煤层气岩层气开发、煤基气体转换及利用。
6、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发展数控机床等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的重大基础装备,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能源、交通、采选、冶金、化工等领域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新型基础零部件。
7、新能源汽车。
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重点发展高性能电机,单体电池、电池模块及其控制系统,车身电子,促进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化。
8、公共安全产业。
重点发展通讯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产业。
通讯安全优先发展量子通信、北斗导航、微波通信、网络安全等系统和装备产业化;生产安全优先发展安全生产监控、大空间火灾探测预警、矿山采选灾害防控及矿用防爆、工业过程安全保障等系统与设备,新型阻燃材料;食品安全优先发展食品筛选检测材料、仪器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