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三一 太平天国运动
- 格式:doc
- 大小:196.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 1 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标要求】1、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期间的作用与限制性。
【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拜上帝教的创办、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东征、《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后期防守战。
②、理解:太平天国快速发展的原由、《天朝田亩制度》的幻想性。
③、运用:研究太平天国盛行和失败的必定原由,培育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育阅读历史文件并运用已学知识察看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剖析和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过去农民战争的差别,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社会进入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色。
2.过程与方法:经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迸发、发展、失败,学会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研究历史现象背后的实质规律,进而理解和掌握历史。
经过剖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一样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盛行和失败有必定的必定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理解农民领袖在近代化冲击下看法转变及其对后代持续研究道路的借鉴意义;认识到农民一定在先进的力量组织领导下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适合地发挥农民的力量。
经过历史的学习,学会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要点难点】要点:太平天国的盛行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论;经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期间的作用与限制【教课建议】(1)、第一让学生概括出本课时主线——太平天国运动的盛行、发展、失败。
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领导下快速盛行,定都天京,获得西征和东征的成功,军事上达到全盛期间。
第二,太平天国运动先后公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因为阶级和环境的限制性,两者都没有实现,但都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后者,它拥有鲜亮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一、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民版必修1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和封建压迫而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抗与探索,它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政治文明进程,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一环。
对于认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途径和深刻认识当今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讲述了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新的矛盾又使得农民斗争肩负起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已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能够较为准确的分析历史材料,求知欲强,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太平天国运动》一颗的基本史实,因此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之上,充分调动学会说呢过的思维,向深入发展。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并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评价出太平天国运动3、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农民起义原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农民不堪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而爆发。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兴起: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2.发展(1)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分封诸王。
(2)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武汉三镇,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
3.全盛(1)北伐: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
(2)西征: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3)天京突围: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军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巩固了天京。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评价: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其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
2.《资政新篇》(1)内容:①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②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等事业。
③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④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2)评价:①进步性: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②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未能真正推行。
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1)原因: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争权夺利。
(2)概况:1856年8月,韦昌辉杀死杨秀清及其家属,继而被处死。
石达开遭洪秀全猜忌,率军出走。
(3)影响: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天京陷落:1864年6月,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3.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轻巧识记]太平天国运动[名师点拨]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起义相比所具有的新特点(1)背景方面: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增了西方列强入侵的背景。
(2)革命任务方面:太平天国不仅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还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革命任务。
(3)思想方面:以洪仁玕为代表的进步人士,首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4)外交方面:太平天国首次提出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地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主张。
(5)形式方面:太平天国在形式上首次利用外来宗教以组织农民起义。
1.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政府腐败统治与列强侵华下的产物。
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与清廷对峙,北伐、西征进入全盛时期。
2.《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3.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
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担当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但是,农民阶级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土地分配,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
(1)据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有何进步性?[教你读史]解读关键信息:“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是指要按人口平分土地。
[提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材料二]《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2)材料二说明了太平天国怎样的经济主张?[教你读史]关键信息“余则归国库”“通天下皆一式”体现了财产分配原则。
[提示]实行共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
[材料三]《资政新篇》的内容:政治上,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文教上设立新式学堂;外交上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但不准干涉中国。
(3)材料三有何进步意义?为什么没有实施?[教你读史]注意提炼《资政新篇》的具体主张,特别是“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提示]意义: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原因:没有反映农民阶级的愿望,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环境条件。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区别(1)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后者颁布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2)社会经济主张不同:前者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要建立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王国;后者则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群众基础不同:前者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者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缺乏群众基础。
(4)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前者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绝对平均主义不仅无法实现,而且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1)材料一是怎样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阐述理由。
[教你读史]注意“农民革命战争”之前的几个形容词,由此认识其评价角度。
[提示]认识:材料一是站在人民革命、反封建剥削和民族抗争、反侵略的感情立场上肯定太平天国的。
理由:①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王朝、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还打破了西方殖民者将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②太平天国运动斗争水平高于以往的农民战争,而且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材料二]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洪秀全《天父诗》(2)材料二宣扬了什么观点?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教你读史]注意将“对”与“错”的主语归类分析。
[提示]宣扬男尊女卑和君尊臣卑。
说明了农民阶级摆脱不了传统思想,存在局限性。
[材料三]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3)材料三是怎样评价太平天国的?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教你读史]关键词“倒退几个世纪”是从近代化角度否定太平天国运动。
[提示]材料三是站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意识进步立场上否定太平天国的。
理由:①太平天国利用拜上帝会组织发动群众,缺乏科学思想指导。
②定都以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
③《天朝田亩制度》实为农民阶级不切实际的空想,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背道而驰,是历史的倒退。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1)促进作用: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
②《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
③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
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阻碍作用:①《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
②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
③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
一、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1.鸦片战争的军费和战后赔款以及随之出现的外国经济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激化是发生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原因。
2.鸦片战争后,西方基督教传播加快,后为农民利用、改造,成为发动组织起义的新的思想工具。
3.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勇敢地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4.针对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太平天国提出自由平等贸易的主张,它的一些领导人还开始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如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及“新”的时代特征1.性质: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因而这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新”的时代特征(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4)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5)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三、全面评价《天朝田亩制度》1.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阶级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其次,它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常。
2.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权的逐步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成为泡影。
此外,加上当时的战争环境,这个制度根本无法实施。
3.落后性:《天朝田亩制度》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四、正确认识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具体表现1.从经济上看,是分散的小生产者。
2.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和口号。
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4.从组织上看,作为小生产者,因其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题组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没有英国的侵略就没有太平天国运动B.英国的侵略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C.只看到现象而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D.马克思高度评价英国侵略对中国革命的作用解析:选B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除了阶级矛盾激化,还有就是中国受到了外国的侵略,所以答案选B项。
2.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 A.定都天京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安庆失守解析:选C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即“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
3.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永安建制,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B.定都天京,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C.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D.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和西征,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故B项错误。
题组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及意义4.《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国库,有婚娶弥月、疾病灾荒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A.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B.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生活C.具有平均主义色彩D.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解析:选C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资政新篇》,“平等的政治生活”在题干中没有明显体现,“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是获得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