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防备秋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6篇防备秋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的: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查查查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紧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养的决心。
活动准备:1、关于防备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秋季入学以后,昼夜温差很大,我们的身体很难适应,因此特别容易患病。
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类疾病的发生。
二、讲解传染病知识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紧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
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紧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普通性感冒成人感冒以鼻病毒为主,儿童以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为主。
临床表现:潜匿期短,约一天左右,起病较急,一般仅有轻度发热,体温多不超出39摄氏度。
常咽痛、头痛、全身乏力,并有鼻塞、喷嚏、流涕、胃不适等。
3、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是小儿、未患过麻疹者,紧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咳嗽、流涕、睑结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
发热3—4天后显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经一周左右可自然恢复,注意防止合并肺炎、心肌炎。
4、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传染病,临床表现:开始常有低热,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此期约为一天。
发热一天左右即显现皮疹。
先由躯干及头部显现,后见于面部及四肢,皮疹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
起初为小丘疹,一天内即变成泡疹、透亮如水珠,椭圆形、大小不一、四周有红晕,皮疹有搔痒感,水泡一天后混浊,2—3天干缩结痂,一两周内痂皮先后脱落不留瘢痕,起病三、四天内皮疹连续分批显现。
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一:二年级主题班会《健康教育防传染病》教案】二年级主题班会教案健康教育——预防传染病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一些传染病知识。
2.教会学生如何预防传染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教师讲故事导入今天的主题。
二、讲解传染病知识1、n7h9禽流感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
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是小儿、未患过麻疹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咳嗽、流涕、睑结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
发热3-4天后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经一周左右可自然恢复,注意防止合并肺炎、心肌炎。
4、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开始常有低热,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此期约为一天。
发热一天左右即出现皮疹。
先由躯干及头部出现,后见于面部及四肢,皮疹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
起初为小丘疹,一天内即变成泡疹、透明如水珠,椭圆形、大小不一。
周围有红晕,皮疹有搔痒感,水泡一天后混浊,2-3天干缩结痂,一两周内痂皮先后脱落不留瘢痕,起病三、四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出现。
5、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常先有发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
1-2日后出现腮腺肿胀,先发生于一侧,1-2天内另一侧也肿大,也可两侧肿大,2-3天内达高峰,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严重者颌下、颈侧及面颊的软组织也发生肿胀,边缘不太清楚,有弹性感觉,触摸时感觉疼痛,张口咀嚼时更明显。
秋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文档一一、班会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增加学生对秋季传染病的预防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帮助他们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二、班会内容1. 介绍秋季传染病的特点和常见类型,如流感、感冒等。
2. 分享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空气、接触、食物等。
提醒学生避免接触传染源。
3. 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时机。
4. 探讨如何增强自身免疫力,如良好的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作息惯。
5. 总结秋季传染病预防的重要知识点,并进行小结。
三、班会形式本次班会将采用互动形式,包括演示、小组活动和问答环节。
四、预期效果通过本次班会的开展,预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并能够掌握一些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文档二一、班会目的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秋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培养良好的卫生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二、班会内容1. 介绍秋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如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等。
2. 分享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措施,如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传染源等。
3. 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介绍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4. 讨论应对传染病爆发时的应急措施,如及时就医、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等。
5.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制定个人防控计划。
三、班会形式本次班会将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
四、预期效果通过本次班会的开展,预计可以提升学生的卫生意识,掌握一些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并培养良好的卫生惯。
文档三一、班会目的通过主题班会,提高学生对秋季传染病的预防认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二、班会内容1. 介绍秋季传染病的特点和常见症状,如流感、腹泻等。
2. 分享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如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保持通风等。
3. 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保持整洁、减少不必要的接触等。
4. 讨论在学校和家庭中如何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如定期检查卫生状况、提供良好的饮食环境等。
春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策划方案7篇春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策划方案篇1活动目标感知传染病的危害,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知道春季容易得传染病,了解一些传染病的症状及传染途径。
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与同伴共同制作《春季预防传染病宣传手册》。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部分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课件准备:《春季预防传染病》故事视频;“热闹的医院”图片;“看病”图片;“预防传染病”组图。
纸面教具:《宣传手册模板》。
材料准备:画笔。
活动过程出示图片“热闹的医院”,播放故事视频《春季预防传染病》第一段,引导幼儿了解春季易得传染病。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奇妙小镇的医院这几天真热闹,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好多小朋友都生病了)——生病的小朋友看起来怎么样?(很难受)2.播放故事视频第一段,引导幼儿了解春季易得传染病。
——他们生了什么病?我们来听听鹿鹿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小结:原来这些小朋友都得了传染病。
春天到了,病毒出来捣乱了,很容易被传染生病。
出示图片“看病”,播放故事视频《春季预防传染病》第二、三段,引导幼儿了解春季高发传染病的症状及传染途径。
1.出示图片,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春季高发传染病的症状。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中小伙伴们的病征。
——鹿鹿医生要为小朋友们看病了,这些小朋友摘下口罩后你都看到了什么?(有的身上长了小泡泡、小疹子,有的脸上肿了起来,还有的小朋友好像发烧了……)2)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春季高发传染病的症状。
——来听听这些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吧。
2.师幼讨论,鼓励幼儿谈谈对传染病的了解,初步感知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你知道这些传染病吗?你有得过吗?——你知道这些传染病是怎么传染的吗?3.播放故事视频《春季预防传染病》第三段,引导幼儿了解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为什么这些小朋友会得传染病呢?我们请鹿鹿医生告诉我们吧。
小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染病毒可能会通过病人、或病人碰过的东西,或者是喷溅出的口水、飞沫传染。
2024年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1. 第九章第一节: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2. 第九章第二节: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3. 第九章第三节:消化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4. 第九章第四节:血液传播性传染病的防控措施;5. 第九章第五节:其他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提高他们对传染病的认识;2. 让学生掌握呼吸道、消化道、血液传播性等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的实践应用;2. 教学重点:呼吸道、消化道、血液传播性传染病的防控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卫生宣传资料;2. 学具:笔记本、笔、卫生纸、口罩、洗手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传染病疫情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引发他们对传染病防控的关注。
2. 新课导入:(1)讲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2)介绍呼吸道、消化道、血液传播性传染病的防控措施;(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传染病案例,让学生了解防控措施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讲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例题;(2)讲解消化道传染病防控措施例题;(3)讲解血液传播性传染病防控措施例题。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2)让学生列举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让学生思考如何防止血液传播性传染病的发生。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2. 内容:(1)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2)呼吸道、消化道、血液传播性传染病的防控措施;(3)传染病防控案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2)列举三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3)简述如何预防血液传播性传染病。
2. 答案:(1)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
中小学预防春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中小学预防春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春季也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阶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中小学预防春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参考。
中小学预防春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1、春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2、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的预防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1、全体起立,唱国歌。
2、辅导员宣布主题班队会正式开始。
3、主持人讲话:同学们,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我们为了学生的健康,开展本次班队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4、观看《构建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的影片。
5、向学生进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1)手足口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2)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3)麻疹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6、小组讨论:如何从身边做起,如何讲好卫生,如何预防各种传染病。
7、发出倡议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大家讲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8、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传染病的防治”主题班队会,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希望大家要爱护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回家向家人做宣传,发动家人讲好卫生,预防各种疾病。
中小学预防春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2教学目标:1、春季传染病相关类型与相关知识了解。
2、学会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进行相关知识的了解。
3、让学生了解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等等,使学生们懂得了只有好的、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
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教学方法:讲解和讨论一、春季常见传染病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
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活动实施方案第一篇、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1、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更加了解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保障身心健康。
2、本次主题班会将围绕预防传染病展开,帮助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活动目的:2、提高同学们对传染病防控的认识,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3、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4、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1、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周X)下午X点——X点。
2、活动地点:XXXX。
四、活动策划:1、主题演讲:邀请校医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包括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等;2、小组讨论:分组进行传染病防控主题讨论,分享各自的见解和心得;3、互动问答:针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现场问答环节,解答同学们关于传染病防控的疑惑;4、情景模拟:模拟传染病防控场景,提高同学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5、总结分享:各小组代表总结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五、活动安排:1、活动前准备:提前通知全班同学准备相关资料,安排教室和座位;2、活动进行时:按照策划流程进行主题班会,确保活动有序进行;3、活动后总结: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和反馈,以便不断改进和提高。
六、主题演讲:1、为了确保主题演讲的质量和效果,我们邀请了校医作为主讲嘉宾。
2、校医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3、将分享一些实用的卫生保健技巧和经验,以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篇、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主题班会美篇1、秋季传染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秋季传染病预防的意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我们举办了一次主题班会,分享了预防知识和经验,并透过一些真实的故事来引导同学们关注自身健康。
2、我们通过展示一些数据,向同学们展示秋季传染病的现状和对我们的危害。
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大班安全教案预防传染病篇一1、能够关爱小动物,并能和它们友好、安全的相处。
2、了解被动物咬伤、抓伤后紧急救护的方法。
3、提高幼儿的安全自保意识。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1、与小动物相处的方式和方法。
2、被动物咬伤、抓伤后紧急救护的方法。
1、动物手偶2、有关图片一、出示小狗手偶,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位动物朋友,它是谁啊?(小狗)2、你们喜欢它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请幼儿回答)二、教师进行小结并引出话题,小朋友思考回答。
1、教师指导语:小朋友们都知道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保护它们。
像小狗这样的小宠物(总结喜欢的理由)1有它们的陪伴我们的生活会更快乐。
2它们能协助警察叔叔侦破案件,还能为我们看家护院。
3哦!它们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快乐和方便,我们要有好的对待它们噢。
4如果我们不注意与狗接触的方式,我们之间就会产生矛盾。
不小心就会被它们咬伤,那么你们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吗?2、请幼儿思考回答,对正确的给与肯定。
三、倾听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被狗咬伤后的危害性。
1、教师指导语:人若被普通的狗咬伤,一般会造成局部皮肉损伤,不会有生命危险;倘若被疯狗咬伤,并且不会及时有效的处理,常会引起狂犬病。
2、我们知道了被狗咬伤后不及时处理后果的严重性。
3、幼儿回答,教师对正确的处理方法给予肯定。
四、教师总结并告知幼儿正确的处理顺序及方法:同时用图片排列1、被狗咬伤后,先不要急着去医院。
要及时的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
2、要把脏血挤出来,防止病菌进入体内。
3、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洗呗咬伤的部位,除去伤口内的动物唾液及残余病菌4、冲洗完毕后,用无菌绷带或清洁的布条轻轻的绷住伤口,赶紧去医院就医。
5、要在24小时之内直射狂犬疫苗。
破伤风疫苗也需要同时注射。
6、伤口较大或是伤势严重就要尽快送医院救治。
五、请幼儿记忆,并说说处理方法。
2023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7篇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4、每人写一篇《预防传染病》文章。
5、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的准备,数码相机拍整节课活动情形,以备存档展览。
活动过程:一、导入:展示图片,播放录像二、组织讨论: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红领巾:整洁,勤换洗。
6、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7、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8、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9、桌兜:整洁无杂物。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A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C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D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2、如何预防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秋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秋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开学了,新的一个学年开启新的希望,在第一堂课的班会上老师要和学生们讲些什么呢?可以提前制定一个开学主题班会方案。
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秋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设计背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很容易让我们患感冒,那如何才能做好预防好感冒呢?通过挂图讲述让幼儿懂得预防感冒的小常识。
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感冒的起因及人体的影响。
2.让幼儿知道预防感冒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让幼儿知道预防感冒的小常识,提高幼儿预防感冒的意识,从而更好保护好自己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挂图一幅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教师:图中天下雨了,乐乐不爱打伞,总喜欢到房子外面去淋雨,还到处跑来跑去,把身上的衣服全部淋湿了,妈妈看见了很生气的批评乐乐。
小朋友你们知道乐乐为什么被妈妈批评?幼儿答:因为乐乐出去淋雨把衣服淋湿是不对的,会感冒的。
教师答:好,真棒!二、教师联系幼儿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提问:那小朋友们有没有患过感冒吗?为什么会感冒呢?幼儿答:我晚上踢被子,着凉了会感冒;冬天衣服穿少了会得感冒;夏天洗冷水澡也会感冒、吹风、尿裤子湿了没换、跑出汗后去游泳,教师提问:小朋友得了感冒会怎么样呢?幼儿答:鼻塞、流鼻水、发烧、不想吃饭、想睡觉,教师提问:患了感冒怎么办?幼儿答:冷了多穿些衣服、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不能洗冷水澡。
三、教师小结:我们的小朋友年纪小,是还在长身体的时候,抵抗力差,容易感冒,感冒还会影响学习。
因此小朋友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冷了多穿衣服,热了减衣服,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不能到外面淋雨,还有感冒了不能对着别人打喷嚏哦。
但是小朋友患了感冒也不用怕,乖乖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打针,多休息,多喝温开水,感冒很快就会好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小朋友一定要多晒晒太阳,平时多跑跑步,多锻炼身体,增强我们的身体抵抗力,这样我们就会变成“健康小超人”。
第1篇一、班会背景随着季节的变换,各种传染病如流感、诺如病毒等进入了高发期。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健康意识,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我校决定于XX年XX月XX日召开主题班会,旨在教育同学们如何预防传染病,保障自身及他人的健康。
二、班会时间XX年XX月XX日 14:00-15:30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1. 全体班主任2. 全体学生五、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校医讲座3. 同学分享预防经验4. 小组讨论5. 总结发言6. 互动环节7. 班会结束六、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的主题班会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和掌握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我们的健康意识。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校医老师为我们做专题讲座。
2. 校医讲座校医老师: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以下为校医讲座的主要内容)(1)常见传染病简介-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等。
- 诺如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
-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口腔溃疡等。
(2)传染病预防措施- 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 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特别是饭前便后。
- 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定期消毒。
- 避免接触:尽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需接触,请佩戴口罩。
- 接种疫苗: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按时接种各类疫苗。
3. 同学分享预防经验学生A:我觉得预防传染病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早睡早起,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学生B:我建议同学们在公共场合戴口罩,特别是在流感季节。
学生C:我还发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同学们,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讨论一下我们班级在预防传染病方面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优秀6篇)学生传染病防控安全教育教案篇一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传染病预防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特点,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5、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进行传染病预防接种。
6、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
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学校疫情报告人迅速报告,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向学校领导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第1篇班会时间:2023年10月25日班会地点:班级会议室班级:七年级(2)班班主任:李老师班会主题: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班会记录:一、班会开场(李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随着秋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各种传染病也开始活跃起来。
为了保障大家的身体健康,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题是“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提高防范意识。
二、传染病知识普及1. 班主任介绍(李老师)首先,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秋冬季节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主要有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水痘、猩红热等。
2. 流感(李老师)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流感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在人群中传播。
预防流感,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接种流感疫苗;(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3)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4)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5)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 手足口病(李老师)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
预防手足口病,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2)避免接触生病的同学;(3)保持室内通风;(4)不要吃生的蔬菜水果,要煮熟;(5)如有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4. 诺如病毒感染(李老师)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急性肠胃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2)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3)不喝生水;(4)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5)如有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5. 水痘(李老师)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预防水痘,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接种水痘疫苗;(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3)避免接触生病的同学;(4)保持室内通风;(5)如有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6. 猩红热(李老师)猩红热是由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4篇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第1篇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班会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春季传染病的种类、症状以及预防措施,能加强学生的卫生防控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你们知道有哪些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吗?它们是怎样传播的?春季常见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这次班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介绍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症状及传播途径。
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潜伏期1 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 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
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
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
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 3天,最长的为一周。
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 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
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秋季预防传染病的主题班会(精选5篇)秋季预防传染病的主题班会(精选5篇)为了让同学们在新学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下午的班会课时间,我们根据年级学生特点,开展了主题各异的开学第一课班会活动。
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秋季预防传染病的主题班会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季预防传染病的主题班会【篇1】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懂得有关传染病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2、培养幼儿预防传染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1、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2、一些有关于传染病的图片。
3、红眼咪咪的故事。
活动过程:一、以故事引出活动。
师:今天钟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请你们认真听,听完了故事,我还要你们来回答我的小问题呢?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2、讲完故事后提问:师:故事讲完了,那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咪咪会的红眼病呢?那为什么咪咪妈妈的眼睛也红了呢?教师小结:原来咪咪的眼睛进沙子了,他用脏脏的小手去揉眼睛了结果眼睛发炎了,变红了,得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很强的传染病,所以红眼病传染给了妈妈!3、引导幼儿讨论避免传染病的方法。
师:红眼病会传染给别人,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自己不得红眼病呢?教师小结:我们要记住不要用脏的小手去揉眼睛,用干净的毛巾去擦。
如果得了红眼病,应在家休息,避免和别人接触,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
得了红眼病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点眼药水,用干净的手帕擦眼泪,不到公共场所去。
二、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1、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师:刚刚我们说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传染病,那你们还知道哪些传染病呢?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呢?2、讨论该如何去抚养传染病。
师:传染病真是可怕!而且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存在着传染病,我们所示都可能得传染病!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呢?(教师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认真观看)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应该要多通风,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去人多的地方的话,我们也带上一个口罩,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卫生。
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五篇主题一:传播途径的认识- 内容概述:本次班会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提醒他们采取预防措施。
- 活动安排:- 介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和接触传播。
-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传染病传播途径的认识和常见的防护方法。
- 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传播途径的理解。
- 分发宣传材料,提醒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主题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内容概述:本次班会旨在引导学生重视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预防传染病。
- 活动安排:- 介绍个人卫生对于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如勤洗手、佩戴口罩等。
- 组织卫生小常识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竞赛巩固所学内容。
- 制定个人卫生计划,每个学生都能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并分享给班级。
- 调查学生在个人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并给予妥善指导和解答。
主题三:公共场所卫生的重视- 内容概述:本次班会旨在启发学生重视公共场所的卫生,提高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 活动安排:- 介绍公共场所卫生的重要性,如讲座厅、教室、餐厅等。
- 分组讨论,搜集公共场所卫生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 组织学生参与公共场所卫生清理活动,并记录活动成果。
- 展示学生的清理成果,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主题四:健康饮食与免疫力- 内容概述:本次班会旨在教育学生如何通过健康饮食提高免疫力,预防传染病。
- 活动安排:- 介绍健康饮食对免疫力的重要影响,如多摄入水果、蔬菜等。
-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制定健康饮食计划,并分享给全班。
- 进行营养知识竞赛,巩固学生对健康饮食的了解。
- 邀请专家或营养师进行讲座,详细介绍如何通过饮食提高免疫力。
主题五:传染病的预防常识- 内容概述:本次班会旨在向学生传授一些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常识和方法。
- 活动安排:- 介绍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方式和防护方法。
- 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模拟在常见传染病情境下的正确应对方法。
第1篇一、班会时间2023年10月26日二、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班会主题预防秋冬传染病四、班会目的1. 提高学生对秋冬传染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学习秋冬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
五、班会参与人员1. 全体学生2. 班主任3. 学校卫生保健老师六、班会流程一、开场致辞班主任: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了解秋冬传染病的危害,掌握预防措施,共同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认真学习。
二、秋冬传染病知识讲解卫生保健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秋冬季节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秋冬季节,气温下降,空气干燥,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感染以下几种传染病:1. 流感: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
2. 咳嗽感冒:由冠状病毒引起,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流涕、发热等。
3.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
4.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皮疹等。
5.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症状包括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讲解如何预防这些传染病。
三、预防措施讲解1. 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2. 保持室内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
3.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4. 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5. 避免接触患者:尽量减少与感冒、流感等传染病患者的接触。
6. 接种疫苗:根据国家免疫规划,按时接种流感疫苗等疫苗。
四、案例分析班主任: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小明同学因为感冒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最终被诊断为流感。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预防秋冬传染病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预防秋季传染病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学习,为学生控制秋季疾病流行和健康的生活提供了知识保障。
2、使学生知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班会过程:
教师引言: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同时雨水较多,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说说秋季常会生一些什么病?
(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口角炎、秋燥症等)
二、这些病症一般是这样容易产生的?又如何预防?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
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军团菌病、肺结核等。
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
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
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口角炎:秋季空气比较干燥、寒冷,口唇黏膜经不起刺激;另外,秋季绿叶蔬菜的减少使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2、维生素C容易缺乏。
因此,在秋季学生易患口角炎。
预防措施:多吃萝卜、冬瓜、菠菜、银耳、鸭子、梨、葡萄甘蔗等润肺生津的食物。
如果学生出现口唇干裂的症状,应让学生加倍饮水,并涂写防裂油或润唇膏,以保持嘴唇湿润。
特别提醒:嘴唇干裂时,提醒他不要用舌头去舔。
因为口水极易蒸发,水分蒸发时带走热量,会使局部湿度降低,加重口唇的干裂和疼痛。
另外,口水中细菌很多,舔嘴唇是不卫生的。
秋燥症:秋季气候干燥,不少学生会出现喉痒咳嗽、干咳无痰,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为“秋燥症”。
预防措施:多饮开水、淡茶、豆浆及牛奶等饮料,多吃些胡萝卜、西红柿、豆腐、银耳、梨、柿子、藕、蜂蜜、香蕉等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作用的食物。
三、讨论:平时,我们怎样做回更有效的预防疾病的产生?
1、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
从事餐饮业、保姆等工作的人员应定期体检。
2、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
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喝生水;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
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
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四、学生谈班会收获
祝大家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