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_胡洪营
- 格式:pdf
- 大小:139.82 KB
- 文档页数:3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基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的技术措施探究(通用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基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的技术措施探究(通用版)摘要: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城镇居民的数量不断增长,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日常的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城市的水体污染是一个一直存在且不断解决却没有太大成效的环境问题。
特别是黑臭水体一方面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也让城市的形象大打折扣。
因此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刻不容缓,但是黑臭水体的治理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甚至在短期内不能有很快的成效,需要长期治理,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
本文在介绍黑臭水体的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分析现有的治理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为未来的治理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黑臭水体;治理系统;长效改善引言:黑臭水体这个现象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城市中,但这个词汇是在2015年开始在环境领域、城市建设管理领域都开始火爆,而且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2015年4月份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提及“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标。
按照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定义,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
2021年第01期50中国高新科技资源环境 | RESOURCES & ENVIRONMENT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 文 / 林健超摘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过程复杂,是规模较大的系统工程项目。
由于系统工程的特殊性,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治理目标。
文章针对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以及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黑臭水体治理;水质改善;保持技术城市水体指的是城市中与其城市功能存在密切联系的水体。
将城市中的各种类型景观、建筑艺术以及生态环境进行有机融合,可以形成城市中的水体资源,在构成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城市中的各种功能,例如排水、分流、蓄水等。
1.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体系现阶段,造成城市黑臭水体的原因有很多。
由于污染情况严重,因而在治理工作有着较高的治理难度。
为此,在对城市黑臭水进行治理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采用治理技术,以缓解城市污染的问题。
从长期的治理实践工作来看,治理中的重点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何在进行有效治理之后,能够长期的保障水质不会再次发生变化,黑臭问题不会反复出现。
近些年,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作重点都放在了治理方面,水体的保持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因而无法从根本角度进行治理。
为此,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体系,以此有效地针对城市当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需要应用减排技术,并结合其内源控制技术、水质净化技术、补水活水技术以及生态恢复技术等,开展治理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污染源,防止发生蔓延,避免在日后的保持过程中再次出现黑臭水。
但黑臭水体治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2.污染问题与整治现状黑臭水体中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产生水体黑臭问题的原因有诸多类型,其中多数情况下,都与建设资源的落实有着一定的关联。
2.1污染问题现阶段,在开展治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建设形式有一定的特殊性,治理体系应能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有效地将现阶段城市当中的资源进行整合。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措施分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措施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水体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成为了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
城市黑臭水体指城市河道、湖泊等水体因为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以及缺乏流动性和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堆积在水体中,产生恶臭和黑色异味的现象。
为了改善城市黑臭水体环境,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技术和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利用湿地植物可以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还原水体的生态环境。
湿地植物根系的生物吸附作用对于吸附水体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助于提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改善水体水质。
将湿地引入黑臭水体治理不仅能够改善水质,还能提供鸟类和其他生物的栖息环境,促进水体生态链的恢复。
二、水源治理技术水源治理技术主要是指对城市黑臭水体的来水源进行治理。
加强对污水厂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另外,还需要加大对于城市雨水等降水的收集和利用力度,减少降水中有害物质对水体的污染。
此外,对于城市污水管网的维护和更新也是水源治理的重要环节,及时修复漏水等问题,避免污水外泄。
三、加强污染物监测加强对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物的监测是治理的先决条件。
通过建立水质监测站点,定期对黑臭水体进行污染物排放量、水质指标等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水体污染程度和变化情况,为制定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污源监管,加强对工业废水排放的检测和管理,严格执行排污标准,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
四、加强公众宣传和意识教育加强公众宣传和意识教育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于水体环境保护的认识,并倡导公众从自身做起,提高环保意识,节约用水,减少废物排放。
同时,组织环保宣传活动,增加公众对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关注度,加大社会力量投入。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文/胡洪营孙艳席劲瑛赵婷婷摘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根据黑臭成因、污染程度和治理目标,因地制宜、综合施策。
本文将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分为外源减排技术、内源控制技术、水质净化技术、补水活水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五大类,分析了不同技术措施的特点、适用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技术选择和疗案制定原则。
根据不同治理阶段的目标和特点,分析了技术实施要点。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黑臭水体治理及水质长效保持的成功案例,以期为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黑臭水体;治理措施;长效保持;技术集成2021年4月16日国务院颁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这些目标体现了国家治理黑臭水体的决心,然而在黑臭水体治理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技术方面的问题:黑臭水体治理有哪些适宜技术?这些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如何?如何优选和集成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如何防止治理后黑臭反弹,保持水体水质良好、稳定?这些问题对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体系黑臭水体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
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并进行综合集成和科学实施,短时间内就能消除黑臭现象,但其难点在于治理后的水质长效改善和保持,保证黑臭不反弹。
目前,许多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因重治理轻保持、重短期轻长效而导致水体返黑,水质反复恶化。
黑臭水体的治理应从长远考虑,明确目标、因地制宜、综合施策、规范管理,确保水质改善效果长期稳定。
黑臭水体的治理应按照“外源减排、内源控制、水质净化、补水活水、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科学制定治理方案。
外源减排和内源控制是基础与前提,污染源得不到控制,水体黑臭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治理;水质净化是阶段性措施,采取工程手段,借鉴污水处理技术,对已污染水体进行处理,在水体水质改善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应定位为长期措施;补水活水和生态恢复是长效保障措施,可以调节水体水力停留时间、改善水动力条件、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是水质长效改善和保持不可缺少的措施。
关于黑臭水体整治及长效管理专题调研报告关于黑臭水体整治及长效管理专题调研报告江海镇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八组党委成员专题调研活动于10月11日至10月20日进行。
调研活动主要以现场调研、座谈会的形式开展,由第八调研组组长主持,调研对象有镇区各部门、各单位、各社区以及黑臭水体整治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等。
调研的主题是紧密结合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深入剖析当前江海镇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为黑臭水体整治以及后续长效管理工作建言献策。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纷纷发表真知灼见,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江海镇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江海镇区黑臭水体专项整治主要涉及镇区中心区域5条河道:星港湾社区中心河、市场东河、场部东河、场部北河、场部西河。
江海镇区黑臭水体整治规划由苏通园区委托南通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编制《规划书》,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的基本思路进行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作。
第一阶段实施截污纳管工程,力求将所有居民的污水都接入污水管网,彻底杜绝污水直排入河。
此次截污纳管工程经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三家施工单位为控源截污工程承建单位,确定一家专业监理单位对本工程全程监理。
2018年12月18日本工程已经正式开工,2019年4月底完成,合同总工期120天。
此次截污纳管工程铺设污水管网总长度约17960米,立管约13500米,整治排口334个。
第二阶段实施活水贯通工程,该工程于2019年5月7日开标,5月14日施工单位进场开始施工,通过人工冲土、机械挖掘对黑臭水体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已清淤河道长度4000m,疏浚土方12000m3。
同时根据南通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制定的活水贯通方案,通过新建10处直径120cm的过路涵管将水系贯通,已新建过路涵管总长度675米。
通过新建三个翻水泵站,每个泵站设有2台0.3m3的翻水泵使水彻底活起来。
第三阶段实施绿化道路工程,计划在河道边修建道路约10000㎡,种植绿化约19300㎡,该工程于2019年9月9日开标,9月16日施工单位进场开始施工。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年第8期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体改善长效性技术研究李华(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14)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问题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总结上一阶段餉优秀经验和相应技术,为我国水体改善长效机制的建设进行技术储备。
本文从城市黑臭水体的危害入手,重点总结了物理修复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两种主要的黑臭水体治理手段,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两种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今后城市黑臭水体的洛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城市;黑臭水体;水体改善1城市黑臭水体危害分析分析城市黑臭水体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废水和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废水排放,如没有采取合理技术进行处理,这将会对城市的水资源造成严重危害。
具体来看,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会导致水体微生物快速繁殖,水体富营养状态将最终导致缺氧,在此基础上越洋生物集聚防止并产生一定的有害气体和臭味。
另一方面,大量的金属离子与水体中的硫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硫化猛和硫化铁等黑色物质导致水体发黑,金属离子在水体中的富集最终会影响饮用水的安全。
2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研究2.1物理修复技术分析调研现阶段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的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污染拦截技术。
该项技术通过截留水中的污染物达到降低水体污染的目的,同时对于截流集中的污染物进行充分的处理,在满足相应的标准后进行排放。
污染源,的有效控制和截流式进行黑臭水体治理的前提基础。
(2)活水补充技术。
该方式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主要原理是降低污染物浓度,将清洁的再生水注入的黑臭水中,降低单位水体中的污染物处理载荷,在此基础上通过水体的自修复达到水体改善的目的。
(3)清淤疏浚。
黑臭水体经常淤积大量的淤泥,这些污泥对于下阶段黑臭水体的治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将水体底部的淤泥取出达到了控制污染源的目的该方法通常用于水体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流中。
2.2生态修复技术分析现实应用表明单纯的采用物理技术和化学技术无法从根本上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的目的和水体长效改善的目的,要实现水体的长期治理,需要使用生物和生态修复技术。
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着水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其中城市黑臭水体是一大难题。
城市黑臭水体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给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成因分析和治理技术两个方面探讨城市黑臭水体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分析1. 废水排放与雨污混接城市黑臭水体的主要成因之一是废水排放与雨污混接。
由于城市建设中雨水和污水管道未能分开,使得大量家庭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与雨水混合排放进入水体。
这些污水中富集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为藻类和细菌提供了繁殖的养分,从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 乱排乱倒污染源城市黑臭水体的另一个成因是乱排乱倒污染源。
许多城市的废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经济和人口增长,导致污水排放超标或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入水体。
此外,一些机关单位、工地和市场等区域也存在乱排污水和垃圾的情况,进一步加重了水体污染程度。
3. 水动力特征差异城市黑臭水体成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不同水体之间的水动力特征差异。
由于城市中河道、湖泊、水库等水体之间的水流速度、水质差异较大,导致其中的水体交流和混合不畅,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物的积累加剧。
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为了解决城市黑臭水体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技术,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技术方法。
1. 分流与截污通过建设合理的雨污水分流系统,将雨水和污水管道分开,减少污水流入水体的机会,有利于改善水体质量。
同时,采取截污措施,如设置截污井和格栅,拦截固体废物和污水,防止其进入水体。
2. 前处理与深度处理前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悬浮物,采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沉淀和过滤。
深度处理主要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盐,如生物滤池和人工湿地等。
3. 修复与生态系统建设针对已经受到严重污染的水体,需要进行修复和生态系统建设。
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解析摘要: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是一项复杂化、长期化的工程,文章在阐述城市黑臭水体分级标准和污染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情况,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体系构建和具体实施原则问题进行探究,旨在能够提升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成效。
关键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体系;技术应用在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下,城镇居民数量不断增加,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日常生存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但是从当前城市建设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城市水体污染仍然是一个没有被有效解决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城市黑臭水体的存在不仅危害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为此,文章在对城市黑臭水体分类和分析出现原因的基础上,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体系打造和技术应用问题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城市黑臭水的未来治理提供重要参考支持。
一、城市黑臭水体概述(一)分级标准城市黑臭水体的分级评价指标包含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氨氮等,具体分级标准如表一所示,水质指标的测定方法如表二所示。
表一: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二)城市黑臭水体的污染成因现阶段,城市黑臭水体的来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第一,城市居民废弃水的排放。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镇人口数量增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应的提升,生活用水量增加,在居民环保意识不强的情况下会出现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且一些废水不经处理就被排放到城市水系统中,导致水体出现黑臭现象。
第二,工业废水的排放。
在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下,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开始扩大规模,工业废水大量的进入到城市水系统中,由此出现了城市黑臭水体。
第三,降雨过程中出现的污染水直接进入到水系统中,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相关人员没有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处理这些污染水。
当前,对黑臭水体形成认可度最高的说法是: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过高的时候,在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物在分解的时候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在氧气缺乏的情况下,水体会转变为缺氧或者压氧的状态,水中的铁、锰等离子和水中的硫离子形成硫化亚铁化合物,悬浮颗粒物在吸附硫化亚铁之后会让水体变成黑色。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一、引言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污水排放、废弃物、缺乏水流调节等因素导致的水体污染和恶臭现象。
这些黑臭水体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因此,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和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水质长效改善保持的常用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分析1. 水体整治和综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首先需要对水体进行整治和综合治理。
常见的整治方法包括水槽清理、淤泥清理、填平水坑、清除垃圾等。
综合治理则包括水流恢复、水生态修复、建设物浮游生物过滤、光触媒处理等。
2. 污水处理技术城市黑臭水体的污水处理是整治黑臭水体的基础工作。
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膜法、化学沉淀法、植物法、活性炭吸附法等。
这些方法能有效地去除污染物,使水体得到净化。
3. 高效悬浮生物反应器技术高效悬浮生物反应器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
它通过高效的悬浮生物反应器来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这种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等优点。
4. 土壤修复技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土壤修复技术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土壤修复可以将污染物固定在土壤中,减少其对水体的污染。
常用的土壤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物理修复等。
三、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1.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后的水质改善需要通过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来进行长效保持。
这包括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
2. 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是长效改善保持水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3. 水资源再生与利用水资源再生与利用是使水质长效改善保持的关键技术之一。
浅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体改善长效性技术摘要:城市黑臭水的治理与水质的优化和改善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完成。
在实际工作中,只有掌握好相关的专业技术,注意结合实际进行污水治理,才能保证城市黑臭水治理的效果长期稳定的保持,并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这项工作的开展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努力,也需要管理部门在管理制度上,不断的完善。
关键词:黑臭水体;治理;水体改善;长效性技术1城市黑臭水体现状近几年来,随着水资源量的不断减少以及地下水位、地面水系下降,干渠逐渐缺少稳定的补水水源,渐渐失去了其输水灌溉的基本功能,变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聚集场所、城市枯枝烂叶的聚焦带、城市中雨水汇集的低洼带、周围居民垃圾的丢弃场。
城市中渠道的水质变为黑臭水体,渐渐变臭、发黑。
使周围居民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以及卫生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对所在区域的下游渠道地表水以及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如果不有效治理城市的黑臭水体,不仅会造成周围的大气污染,同时会诱发鼠患、蚊蝇孳生、臭气四溢,对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身体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
城市环境的恶化会阻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卫生建设以及城市文明建设的发展,同时不利于城市的招商引资。
2黑臭水治理及水体改善长效性技术的具体实施2.1对严重污染水体的应急治理阶段实现水体看着不黑,闻着不臭,只要指标满足消除黑臭水体的要求。
实现水体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清除污染源,首先通过对控源截污技术实现外来污染物的控制;其次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的外力对污水区域的垃圾和生物残体进行清运、对水底进行污泥清除和淤积疏通工作,清理掉长期形成的水污染源头,实现内源控制并对清理后的底泥进行安全处理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另外,可以采用一些快速除污的专业药剂来实现中度水污染区域的迅速改善。
目前应用频率较高,应用范围比较普遍的专业药剂为絮凝剂、微生物菌剂。
如果采用药剂进行水体治理,需要对采取的药剂做安全性评估,避免对水环境和水生态造成不利影响和二次污染。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杨鑫摘要:在城市发展当中,对于黑臭水体的治理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十分复杂的一项工作。
考虑到黑臭水体形成因素较为复杂,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即需要能够充分联系污染程度、黑臭成因以及治理目标以因地制宜的方式做好治理与水质控制。
关键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质长效改善保持城市水体指的是在城市范围内,和城市功能保持密切相关,同时和景观、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等进行融合的水域,包括流经的河段、成像结合河流和渠道等,考虑到现有范围内河流沟渠以及水体的具体变化,在按照长效保持技术对其进行落实。
其主要功能包括:排水系统、分流、蓄水以及防洪等,基于城市建设模式的特殊要求,在后续治理阶段要结合技术属性要求进行落实。
一、黑臭水治理和水体改善的技术准则1.1结合实际,综合治理在进行治理和制定水体改善的计划时,首先做好污染源的调查工作,根据实际来调查结果,结合当地的水质特征以及城市给排水系统工程的概况采取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另外,水体治理还应当注意减小对城市正常的给排水系统的影响,维持其正常运行。
最后,污水治理和水体改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行综合治理时还应注意保持水体治理的长效性,实现“长制久清”。
1.2选取适宜的治理技术黑臭水治理的技术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为了保证其治理效果,技术人员在选择治理技术时,要从其实用性、全面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做好综合考虑,本着“一河一策”的原则,选择相对运用效果好,运用频率较高,适合当地气候特点及治理水体特征的技术。
另外,黑臭水治理中还应当注意治理技术作用发挥的全面性,即技术的应用要做到能从根源上入手去解决黑臭水的问题,而不是暂时的解决短期内的问题。
第三点,由于污水治理和水体改善是一项具有长效性要求的工作,因此,在选择治理技术时,对治理成本的考虑是必不可少。
此外,由于水体污染情况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处于相对变化的状态下,因此,为了有效的控制成本,需要选择适用范围较广,技术可靠性较高的相应技术来进行黑臭水治理。
黑臭水体整治评估及长效管理机制探讨规划局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摘要: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无论是自然环境恢复还是自然资源节约,都较过去更加成熟和完善,但与此同时也必须要认识到,城市地区水环境保护工作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亟待解决。
本文就根据某地区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评估结果,对黑臭水体的长效管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黑臭水体;整治评估;长效管理机制引言受到遗留原因的影响,我国城市地区黑臭水体问题时至今日仍然十分严重,这给城市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纵观黑臭水体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其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和城市化推进形成的,排放的污水未经过处理、污染量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最终就会导致黑臭水体问题。
为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有关要求,也为了给居民营造优质的居住体验,必须要对黑臭水体整治评估及长效管理机制进行分析。
1黑臭水体整治评估A市位于我国中部省份,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工业化程度比较可观,而与之相伴而来的正是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2016年A市某河流(见下图)被纳入黑臭水体整治目录,属城市排洪渠,河流整体呈T字型分布,总长近4km,水面面积0.035km²,汇水面积4km²,周边常住人口超过10000人。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该河流周边的工业企业源源不断地产生废水并在不经过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再加上周边区域的污水管道不完整,更是直接造成了水体的严重污染。
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体环境的今天,对该河流进行彻底整治和长期管理,显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从多方面入手进行了整治,结合该河流的实际调查检测结果来看,整治工作取得了极为可观的效果。
比如,该河流的化学需氧量浓度范围为7~56mg/L,均值为29mg/L,已经达到了地表水四类标准,虽然仍然存在有机物轻度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却比进行整治之前有了明显的优化,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保持先前的整治措施、听取周边公众的建议和意见,即可确保该黑臭水体整治的最终效果。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保持机制建设分析
熊振长
【期刊名称】《清洗世界》
【年(卷),期】2022(38)1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污水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度增加,而城市河流已成为城市污水的主要排放场所之一。
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标。
黑臭水体的存在破坏了城市形象,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势在必行。
【总页数】5页(P14-17)
【作者】熊振长
【作者单位】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
【相关文献】
1.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
2.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
3.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
4.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机制建设分析
5.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21-04-19T14:16:52.29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2期作者:罗晓[导读]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是非常艰巨的一项工程,罗晓广西铭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市 530029摘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是非常艰巨的一项工程,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应用不同的治理措施。
因此,本文针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做出了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黑臭水;治理;改善;措施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就城市污染而言,水体污染问题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人们在城市水体保护方面的意识十分薄弱,甚至完全意识不到城市水体污染对自己的生活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如今,城市臭黑水体污染问题十分严峻,想要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对城市臭黑水体进行相应的治理,并针对改善水质做出技术上的努力。
本文对城市臭黑水体治理与长效改善保持技术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城市臭黑水体治理概述黑臭水体是水体污染中最为严重的一种,之所以会出现黑臭水体,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因量有机物在污染的水体中腐败所造成的,而有机物腐败的形成是由于被污染的水体中本身就含有大量好氧微生物,这些好氧微生物会消耗掉污染水体中本就不多的氧气,使水体处于极度缺氧的状态,此时,水体中的有机物由于缺乏氧气,出现腐败现象,并产生腐败气味,最终致使黑臭水体的出现,就2018年全国城市臭黑水体治理现状和趋势分析来看,我国当前城市臭黑水体治理问题仍然十分严峻。
为了有效治理臭黑水体,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并根据臭黑水体的性质研发出能够改善水质的技术,同时达到治理和改善水质的目的,以轻城市水体污染,促进城市整体健康发展。
二、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给城市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黑臭水体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解决的难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城市排污量逐渐增加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的大量涌入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加剧了城市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黑臭水体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