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第二章结构图
- 格式:doc
- 大小:39.94 KB
- 文档页数:1
【图文】幼儿教育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幼儿教育学课件,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二章“幼儿的发展”,第三节“幼儿身体发展”和第四节“幼儿心理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幼儿在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发展特点,为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理解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需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提高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幼儿,尊重幼儿发展的态度,激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教育启示。
2. 教学重点:幼儿身体发展特点,幼儿心理发展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幼儿教育学课件PPT,实物展示(如幼儿玩具、图书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身体和心理表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1)幼儿身体发展特点:讲解幼儿在身高、体重、大脑发育等方面的特点。
(2)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介绍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结合实例分析。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幼儿活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视频中幼儿的行为表现。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幼儿身体发展特点身高、体重增长大脑发育迅速2.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感知觉发展语言发展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身体发展的特点。
(2)分析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教育启示。
2. 答案:(1)幼儿身体发展的特点:身高、体重增长,大脑发育迅速等。
(2)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教育启示: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幼儿教育学》绪论、第一章填空题1.幼儿教育学是人们从教育幼儿的______________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2.教育大计,_____________为本。
3.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是成为专业化教师的一个必要条件。
4.成功的老教师总是在______________中不断总结和提升自己的经验,并通过各种方式,特别是______________方式,努力学习教育理论。
5.教师自己能唱会跳、能弹会画不是最终目的,具备这些本领是为了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幼儿的知识与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增强与幼儿的能力。
6.学习幼儿教育从方法:——认真读书,勤于思考,钻研幼儿教育学理论;联系幼儿教育实际,联系相邻学科和相关知识、信息,联系有关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7.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8.广义的教育包括、、。
9.与广义的教育相对的是狭义的教育,即仅指。
由专业的教师承担,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很强,是一种可控性很高的、规范的教育。
一般来说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
在各种教育中起着和的作用。
10.幼儿是对年龄阶段的总称。
11.0-3岁阶段的教育称为教育,与幼儿教育共称为。
12.幼儿园教育在我国归属于系统。
13.教育是一种纷繁复杂的、以______________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14.幼儿教育学是学前教育学的一部分,是的一个分支。
15.是专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
16.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17.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没有固定的家庭,孩子归属于氏族内部公有,对幼儿实行的是氏族内部的。
18.时期,幼儿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出现了。
19.______________的幼儿教育是是没有阶级性的,是平等的。
20.______________创办的“幼儿学校”(后改名为)实质上不过是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
21.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被称为______________。
目录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 (2)第一节婴幼儿发展概述 (3)第二节学前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 (3)第三节婴幼儿身心发展概述 (4)第四节幼儿生理发展 (5)第五节幼儿认知发展 (5)第六节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6)第七节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 (7)第八节幼儿的个体差异 (8)第九节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9)第十节幼儿身心健康教育 (10)第二章学前教育原理 (11)第一节教育概述 (12)第二节学前教育概述 (12)第三节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3)第四节学前教育的原则和基本特点 (13)第五节幼儿园班级管理 (14)第六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15)第七节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 (15)第八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16)第九节《幼儿园工作规程》 (16)第三章生活指导 (18)第一节幼儿园一日生活 (18)第二节幼儿园生活常规教育与习惯培养 (20)第三节幼儿园卫生保健、营养与防疫 (20)第四节幼儿常见安全事故与处理 (21)第四章:环境创设 (21)第一节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和方法 (22)第二节活动区与环境创设 (23)第三节心理环境创设 (24)第四节幼儿园与家庭、社区 (25)第五章:游戏活动的指导 (25)第一节幼儿游戏概述 (26)第二节幼儿游戏指导 (26)第六章: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27)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28)第二节幼儿园五大领域具体教育活动 (29)第三节幼儿园主题活动 (30)第七章教育评价 (31)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思维导图】【考情分析】知识点题型考查年份和考查题量2017年上2017年下2018年上2018年下2019年上婴幼儿发展概述单项选择题1题——材料分析题1题学前儿童理论发展主要流派单项选择题—2题1题简答题——1题婴幼儿身心发展概述单项选择题1题——幼儿生理发展单项选择题1题1题1题幼儿认知发展单项选择题1题2题——3题简答题————1题论述题——1题——材料分析题1题———1题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单项选择题——1题1题—简答题——1题——材料分析题——1题——第一节婴幼儿发展概述【思维导图】【历年考情】本节以单选题考查为主,重点掌握影响婴幼儿发展的因素。
幼儿教育学(第三版)目录绪论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幼儿园的任务第三节幼儿园教育的原则第三章婴儿教育第一节婴儿教育概述第二节婴儿教育的内容与要求第三节托幼机构的保教活动第四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概述第二节幼儿体育第三节幼儿智育第四节幼儿德育第五节幼儿美育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第一节幼儿教师第二节幼儿第三节幼儿园环境第六章幼儿园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第三节幼儿园课程方案第七章幼儿园教学活动第一节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第二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与教学原则第三节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第四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第八章幼儿园游戏第一节幼儿游戏概述第二节幼儿园游戏的指导第九章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劳动和节日娱乐活动第一节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第二节幼儿劳动第三节幼儿园的节日及娱乐活动第十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第一节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第二节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第十一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第一节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意义与目的第二节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内容与途径第十二章幼儿园教育评价第一节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第二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标准第三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方法与步骤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孩子从呱呱坠地起,就开始了受教育的过程。
家庭、社会环境以及教育机构都在向孩子施加教育影响,期望孩子能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一员。
可以说,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没有教育,人类社会就难以延续和发展。
狭义的教育指的是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就是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
这种教育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而产生,发展至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
与此同时,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及早对儿童进行合理的教育将有利于其后期的发展。
幼儿课程设计的框架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理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XX学科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形成对XX学科的积极情感和正确态度,认识XX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实际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部分: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XX概念的定义、特点、分类,XX原理的表述、证明和应用。
2.第二部分:XX学科的基本方法,包括XX方法的原理、步骤、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3.第三部分:XX学科的实际应用,包括XX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发展趋势和前景。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运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传授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讲解、演示和举例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用于探讨XX学科的实际应用和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XX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4.实验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XX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XX学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参考书。
2.参考书:提供一批XX学科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论文,供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