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一课 舞台灯光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19.00 KB
- 文档页数:7
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简称“灯光”。
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
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如照明灯具、幻灯、控制系统等)和技术手段,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光色及其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时间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灯光效果(如风、雨、云、水、闪电)等。
一、舞台灯光的变化方式1、灯光以情节变化为变化契机。
2、灯光以台词为变化契机。
3、灯光以动作为变化契机。
4、灯光以音乐或音响效果为变化契机。
5、灯光以时间为变化契机。
二、舞台灯光分类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7、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面龙点睛的作用。
三、舞台灯光常用灯具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有1KW、2KW,以2KW 使用最广。
舞台灯光的基本常识介绍舞台灯光是舞台表演必不可少的元素。
舞台灯光能够烘托舞台效果。
那么,关于舞台灯光的基本知识,你懂多少?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舞台灯光的基本常识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舞台灯光设计常识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运用最普遍的主要灯种之一。
它映照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明晰,能突出一个部分,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2.柔光灯:光线温和匀称,既能突出某一局部,又没有僵硬的光斑,便于几个灯相衔接。
常用于柱光、活动光等近间隔光位。
3.回光灯:它是一种反射式的灯具,其特性是光质硬、照度高和射程远,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强光灯。
4.散光灯:光线漫散、匀称、投射面积大,分为天排散光和地排散光,常用于天幕映照,也可用于剧场主席台的普通照明。
5.外型灯:原理介于追光灯和聚光灯之间,是一种特殊灯具,主要用于人物和景物的外型投射。
6.脚光灯(又称条灯):光线温和,面积普遍。
主要作为向中景、网景布光、布色,也可在台口位置辅助面光照明。
7.光柱灯(又称筒灯):目前运用较为普遍,可用于人物和景物各方位照明,也可直接装置于舞台上,暴露于观众,构成灯阵,做舞台装饰和照明双重作用。
8.投景幻灯及天幕效果灯:可在舞台天幕上构成整体画面,及各种特殊效果,如:风、雨、雷、电、水、火、烟、云等。
9.电脑灯:这是一种由DMX512或RS232或PMX信号控制的智能灯具,其光色、光斑、照度均优于以上常规灯具,是近年快速开展的一种智能灯具,常装置在面光、顶光、舞台后台阶等位置,其运转中的色、形、图等均可编制运转程序。
由于功率大小不同,在舞台上运用要有所区别。
音响公司普通小功率电脑灯,只合适舞厅运用。
在舞台上小功率电脑灯光线、光斑常被舞台聚光灯、回光灯淡化掉,所以在选用上要特别留意。
10.追光灯:是舞台灯光的灯具,特性是亮度高、运用透镜成像,可呈现明晰光斑,经过调理焦距,又可改动光斑真假。
舞台灯光基础知识课件 (一)舞台灯光是舞台表演的必要元素之一,从舞台的背景到演员的装扮,都需要通过灯光来进行呈现。
而要掌握舞台灯光的运用,就需要学习并熟悉一些基础知识。
一、灯光基础装备灯光基础装备包括应急灯、全场灯、聚光灯、隧道灯、侧灯以及特效灯等。
应急灯作为必备的安全灯光,一定要布置到舞台的不同位置,以保证观众和演职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安全;聚光灯则是针对舞台中心、舞者、特定道具等进行照明设计。
二、灯光的颜色与亮度舞台灯光的颜色与亮度是通过灯光色轮和灯光亮度三级调节控制的。
通过选择不同的颜色和亮度,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氛围效果,例如冷色调的蓝色和紫色灯光可以营造出神秘、悲怆的气氛,而温暖色调的红色和金黄色则会带来热烈、欢快的感觉。
三、灯光的分类和用途灯光的分类包括前灯(舞台面前方)、后灯(舞台后方)、侧灯(舞台两侧)、高角度灯(高处)、低角度灯(低处)等。
不同方向和角度的灯光布置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正确地灯光布置可以为演出创造出合适的氛围和空间效果。
比如,侧灯可以使演员的轮廓更加清晰,也可以使用其他颜色的侧光来美化舞蹈。
四、常见的灯光特效灯光特效是设计师为了增加舞台艺术效果而设置的。
一般常用的灯光特效包括炸裂、闪烁、变幻、渐变、闪光、波动、振荡等。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灯光特效,可以调节和塑造出更具画面感和空间感的表现手法。
总之,熟悉舞台灯光基础知识是一个设计师所必须的,只有学习好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够运用好舞台灯光,创造出合适的艺术效果。
希望这份“舞台灯光基础知识课件”的学习,能够让读者对舞台灯光运用有更深刻的认识。
舞台灯光基础讲义舞台灯光基础讲义舞台灯光系统及其应用技术部:王磊舞台灯光基础讲义目录一、光的基本物理知识二、色调的应用三、舞台灯具简介四、舞台灯光系统的功能、配置及使用原则五、舞台灯光系统舞台灯光基础讲义一、光的基本物理知识1、基本概念:光、光通量、光强、照度、显色性、色温光:能引起视觉感应的辐射能,它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
人眼所感觉到的不是电磁波中很小的一部分,称为现光。
其波长一般在370-780nm之间。
现光分为红、橙、绿、表、蓝、紫等七种单色光。
舞台灯光基础讲义电磁波谱与现光谱:舞台灯光基础讲义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光能称为流面积上的光通量,其符号为ANSI。
单位:流明(1m) 发光强度(光强):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密度叫发光强度,它是表示光源发光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符号I,单位:坎德拉(cd)。
例如:桌面台灯有罩时桌面要要比没罩时亮:其实灯泡的光通量亦没变,只是其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状况发生了变化,由变罩反射向下的光通量增加了、密度加大。
照度:受照物表面每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
符号:E,单位:勒克斯(lx) 40W白炽灯(一米处)照度为30 lx 加罩后(伞形)一米处照度为70 lx舞台灯光基础讲义光源的显色性:光源照到物体时所显现出来的颜色。
例如:路灯(荧光高压汞灯),远看它发的光又亮又白说明荧光高压汞灯的包表好。
但当它照在人脸时,脸色显得发青,这说明荧光高压汞灯的显色性很差。
钨丝白炽灯:远看偏黄红�D�D色表差。
照射时有色物体则类型阳光�D�D显色性较好。
色温: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色度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所发出的光的色度完全相同时,则黑体这个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k) 黑体铁�D�D3000℃�D�D5000℃�D�D6000℃ 加热(红) (黄) (白) 白炽灯的色温2700-2900K 荧光灯2700-6500K舞台灯光基础讲义二、色调的应用红:暖色调,富有刺激性。
舞台灯光设计常识一、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道先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
这是正确选用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面龙点睛的作用。
二、常用灯具及特点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目前市场有1KW、2KW,以2KW使用最广。
它照射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清晰,能突出一个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2、柔光灯:光线柔和匀称,既能突出某一部分,又没有生硬的光斑,便于几个灯相衔接,常见的有0.3KW、1KW、2KW等。
多用于柱光、流动光等近距离光位。
3、回光灯:它是一种反射式的灯具,其特点是光质硬、照度高和射程远,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强光灯,常见的主要有0.5KW、1KW、2KW等,以2KW使用最多。
目前,有很多机关、院校、社团、企业等都建有自己的会堂、礼堂、多功能厅等综艺场所,需要配置一些相应的专业灯光设施,由于缺乏对舞台灯光的了解,在如何正确选择专业灯光器材上,不很精通;而很多专业灯光器材销售商们,对专业舞台灯光设备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经予正确的指导,以致资金浪费。
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1
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先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2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3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面龙点睛的作用。
舞台灯光的基础常识
舞台灯光的基础常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舞台灯光的变化方式:以台词、动作为变化契机,如灯光以情节
变化为变化契机,灯光以台词为变化契机,灯光以动作为变化契机。
以音乐或音响效果为变化契机,如灯光以时间为变化契机。
2.舞台灯光的分类:面光、耳光、柱光、顶光、脚光等。
3.舞台灯光换色器:机械换色器和电脑换色器。
4.舞台布光造型:主光、辅助光、逆光、光比和角度等。
以上是舞台灯光的基础常识,对于舞台表演者和管理者来说,了解和掌握这些常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表演和灯光设计,提升舞台效果。
舞台灯光的根底知识一、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道先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
这是正确选用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根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增强立体感与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与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与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与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与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面龙点睛的作用。
二、常用灯具及特点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目前市场有1kw、2kw,以2kw使用最广。
它照射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清晰,能突出一个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2、柔光灯:光线柔与匀称,既能突出某一局部,又没有生硬的光斑,便于几个灯相衔接,常见的有0.3kw、1kw、2kw等。
多用于柱光、流动光等近距离光位。
3、回光灯:它是一种反射式的灯具,其特点是光质硬、照度高与射程远,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强光灯,常见的主要有0.5kw、1kw、2kw等,以2kw使用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