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教案教案: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中国第一课时: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第二课时:热爱我们的祖国2. 第二单元:我们的家庭和学校第一课时:理解家庭的重要性第二课时:学会与家人相处第三课时:认识学校,热爱学校3. 第三单元:我们的社区第一课时:了解社区的构成和功能第二课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4. 第四单元:我们与大自然第一课时:认识大自然,珍惜资源第二课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使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相处,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3. 引导学生了解社区的构成和功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发展做贡献。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相处。
2.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中国的美丽风景、历史建筑和文化习俗,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3. 例题讲解:通过举例说明如何热爱我们的祖国,让学生深入理解爱国情怀。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和关心。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社区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区发展做贡献。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中国中国的地理特点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国的文化习俗2. 第二单元:我们的家庭和学校家庭的重要性与家人相处的技巧热爱学校,珍惜学习机会3. 第三单元:我们的社区社区的构成和功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发展做贡献4. 第四单元:我们与大自然大自然的重要性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第一课时作业:查找有关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的资料,进行整理。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浙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全面覆盖全册内容。
具体章节包括:第一章《成长中的我》,第二章《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第三章《学校生活与社会实践》,第四章《社会环境与个人行为》,第五章《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第六章《我是中国公民》。
详细内容涵盖:自我认知、家庭角色、亲情友情、团队合作、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国家公民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独立思考、自我评价的能力。
2.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懂得珍惜亲情与友情。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4. 让学生掌握社会公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5. 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
6.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法律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国家意识的形成。
重点:自我认知、家庭关系、社会公德、团队合作、法律法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挂图、实物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册、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章节2. 主要知识点3. 关键概念4.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教材内容,写一篇关于自我认知的作文。
(2)列举三种家庭功能,并说明其作用。
(3)设计一个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
(4)简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课外活动,如参观、讲座、社会实践等,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全册教案一、教材简介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是根据新基础课程要求编写的一套适合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材。
该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涵盖了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包括亲情、友情、生命、国家、文化、社会、法律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2.了解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3.理解国家的象征和国家的重要性;4.了解文明旅游的重要性;5.了解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2.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和合作能力;3.培养学生守法守纪的意识和能力;4.培养学生公德心和敬业精神。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亲人、尊重他人、尊重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关爱自己的情感;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本教材的教学以“问题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PBL(问题式学习)、分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交往礼仪本单元主要介绍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和交往礼仪等内容。
通过让学生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礼仪意识,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第二单元:健康生活本单元主要介绍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通过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的基本规律和相关常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第三单元:国家的象征本单元主要介绍国旗、国徽和国歌等象征国家的标志物,让学生了解国家的象征和国家的重要性。
通过学生亲自制作国旗、国徽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尊重。
第四单元:文明旅游本单元主要介绍文明旅游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通过让学生了解文明旅游的基本规则和相关常识,培养学生的旅游意识和安全意识。
第五单元:社会公德本单元主要介绍社会公德的概念和相关内容,包括遵纪守法、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等。
(新课标)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学会合作主题一齐心真好【教学目标】1.以学生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合作实例,让学生明白合作的意义,体会合作真好。
2.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搜集集体赛事的一些奖状、锦旗等。
活动过程:一、呈现实例1.教师讲解故事: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取得集体项目的唯一一枚金牌。
在时隔二十年后,她们再一次站到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是什么让她们赢得了桂冠?2.指名说二、读故事,谈感受1.阅读故事,教科书5页《杰出的合作》。
2.学生交流读故事后的感受。
三、深入讨论1.小组讨论下列问题:为什么需要合作?有没有只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事情?有没有必须靠两个人完成的事情?有没有一个人根本就做不了的事情?有没有两个人也做不了事情?2.汇报交流3.小结:合作容易把事情做好。
4.呈现学校在一些集体赛事中取得的奖状、锦旗等。
5.说说在我们班上,你们周围还有这样的合作实例吗?指名说。
四、总结大家在一起为了同一目标,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这就叫做合作。
体育比赛需要合作;研究开发新产品需要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联合国维和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社会生活中很多事情只有合作才能做好,让我们一起大声的宣告:齐心真好。
五、拓展延伸1.阅读教科书6页小资料2.搜集有关合作的俗语、警句、格言、歌曲等内容,可用墙报、手抄报等形式来展示,实现资料的共享。
主题二对手也是朋友(一)鳗鱼的启示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竞争与合作的意义。
2、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1、故事启示(1)学生阅读“鳗鱼的启示”(2)小组交流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讨论交流内后填写书中第七页的空白(3)师生共勉,齐读: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意识。
有了对手,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锐意进取。
过渡:是啊,竞争让我们进步,竞争让我们成长!找找我们在那些方面存在着竞争,这些竞争有什么作用?2、我与竞争(1)学生对上述问题各抒己见(2)阅读教材中第8页“我”的一段话。
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六年级学生全面了解和提高自身的品德素养和社会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的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单元:1. 珍惜友情:通过故事和案例,培养学生对友情的理解和珍惜之情。
2. 尊重他人: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不同文化、意见和权利,培养包容和宽容的品质。
3. 守护环境: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对环境的责任心和保护意识。
4. 孝敬父母:通过研究传统文化和家庭故事,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和孝顺之心。
5. 公民责任: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步骤1. 熟悉教材:教师首先介绍本教案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并指导学生浏览教材。
2. 导入活动: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
3. 知识讲解:教师对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结合案例和实际情境,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4. 研究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5.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活动,如撰写感想、参观社区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6. 总结反思:教师帮助学生对本单元的研究进行总结反思,以巩固所学内容并促进思考。
教学评价本教案将通过观察、讨论、作业和小组项目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他们对品德和社会教育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以上是《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的内容概述,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环境。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整本教案一、教材背景- 教材名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使用对象:六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律和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3. 掌握社会交往中的基本礼仪,提高社交能力。
4.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单元一:重在品格修养- 研究主题:培养自信与坚强-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小组合作等。
2. 单元二:团队的力量- 研究主题:团队合作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 教学方法: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
3. 单元三:理解法律和公平- 研究主题:学会尊重规则与法律- 教学重点:理解社会规则和法律,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和维护公平的意识。
-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模拟法庭、角色游戏等。
4. 单元四:关注社会问题- 研究主题:关爱他人与公益事业-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 教学方法:实地考察、讲座、展览等。
四、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 讨论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情境,培养社交能力。
- 模拟法庭: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增强对法律和公平的理解。
-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观察和体验,增长见识。
五、教学评估1. 日常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情况。
2. 作业表现:完成作业的质量和准确度。
3. 考试评估:定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考核。
以上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整本教案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交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六年级下册)目录教材分析 (1)教学进度 (3)第一单元放眼看世界 (5)第一课世界有多大 (6)第一课时大洲和大洋总第1课时 (6)第二课时国家有多少 (8)第二课多彩的世界 (10)第一课时金字塔前的遐想 (11)第二课时多样的居民和生活 (13)第三课与世界同行 (15)第一课时走出国门 (15)第二课时走近国际组织 (18)第三课时走近国际组织(2) (19)第二单元珍爱和平生活 (22)主题一战争的记忆 (23)第一课时不能忘却的记忆 (23)第二课时我看战争 (25)主题二和平卫士 (28)第一课时 (29)第二课时总第11课时 (31)主题三放飞和平鸽 (33)第一课时 (34)第二课时 (35)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 (38)主题一地球哺育了我 (39)第一课时总第14课时 (40)第二课时总第15课时 (41)主题二地球的伤心事 (44)第一课时 (44)第二课时 (45)主题三为了地球的明天 (48)第一课时 (49)第二课时 (50)第三课时 (52)第二学期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册的第一单元是放眼看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三课:1.世界有多大2.多彩的世界3.与世界同行。
着重介绍了世界政区.世界的大洲大洋.世界上的国家的多少.伟大的古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
多彩的居民和生活;走出国门.走进国际组织.并以这些子课题为突破口,导入学生对世界的探讨和学习。
第二单元“珍爱和平生活”是“认识世界”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一单元的继续。
有三课:1.战争的回忆2.和平卫士3.放飞和平鸽。
使学生了解战争的炮火给人们带来的死亡和流血,带给被侵略民族的耻辱,带给人的心灵的创伤……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人民的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无论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都捍卫着祖国的安宁和幸福……了解友爱.和平和幸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梦想,应该让和平鸽永远飞翔在世界上空。
第一单元与你同行
第一课男生和女生
-----梅立宗这课主要有以下话题:“我眼中的男生和女生”“男女生交往不烦恼”“好男孩好女孩”。
1.我眼中的男生和女生
教材从自我认识与社会评价两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男女生的不同,形成对性别特征的认知;学会欣赏异性的价值、魅力;知道世界因不同而丰富。
教学中注意问题:
(1)随着时代的进步,对男女性别特点也有不同的理解,教学要与时俱进,防止以陈旧的思维定式看待男女生的差异。
(2)处于敏感期的学生不会当众评论异性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防止学生处于尴尬境地。
(3)与低年级的区别
二年级“你真棒”这部分主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三年级“不一样的你我他”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人与人有差异,学会包容与悦纳。
六年级“男生女生”从异性差异的角度,了解、欣赏异性的特点,为后面学习如何与异性交往作铺垫。
2.男女生交往不烦恼
本课要让学生知道异性间交往的烦恼往往是因为不同产生
的矛盾,所以才需要站在异性的角度彼此理解与沟通。
教材展示了男女生容易出现的冲突,通过分析让学生知道性别差异是冲突的主要原因这一客观事实。
同时教材引导学生研讨在交往中避免发生冲突的做法,主要是要学会理解并尊重男女生的心理差异,站在异性的角度来理解对方,以更好地与异性同学相处。
如何正确看待异性,并恰当处理异性间的关系是本课难点。
在引导讨论时,防止就事论事,而要从事例中分析出对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的理解与尊重。
3.好男孩好女孩
主要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关注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形象,并希望给对方一个好印象,但又不知怎样适当地展现自我的心理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怎样在了解彼此特性的基础上,塑造积极健康的好形象。
尤其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真正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形象,更取决于内在的气质和良好的品行、修养。
教学时对学生积极的表现需给以肯定。
即使有时学生的表现不恰当,其愿望也是希望自己有一个好形象。
学生此时出现的问题,是成长中必然会遇到的,是需要帮助他们解决的困惑。
教学时要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困惑,共同研究分析,寻找答案的角度进行指导,避免成为对学生行为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