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澳大利亚高校翻译教育人文特色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7
澳大利亚的教育模式
澳大利亚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为主,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会经常开展课堂互动,澳大利亚的教育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在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时,澳大利亚会采取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澳大利亚的教育模式有其独特之处,以下是一些主要特点:
1. 高度自主:澳大利亚的教育系统相对较为灵活和自主,各州的教育部门有较大的决策权和管理权。
同时,澳大利亚也与邻国合作,以促进跨州、跨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2. 注重创新和实践:澳大利亚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和社区活动,并积极解决问题。
这种教育模式强调从做中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3. 多元化教育:澳大利亚的教育系统注重多元化教育,尊重并包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信仰。
学校也开展多元文化教育,以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并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4. 评价性教育:澳大利亚的教育系统注重对学生学习和成果的评价,通过各种评估方式了解学生的进展和成就,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和提供辅导。
同时,澳大利亚也实行高考制度,以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高等教育。
5. 公立和私立教育并存:澳大利亚的教育系统包括公立和私立教育机构,公立学校由政府资助和管理,私立学校则由教会或私人创办。
两种类型的学校都有相应的教育标准和课程设置。
总之,澳大利亚的教育模式具有灵活性、自主性、多元化和评价性等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
澳大利亚英语的词汇特点作者:闫洪才宋银秋来源:《山东青年》2016年第06期摘要: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澳大利亚英语是英语的地域变体之一,澳大利亚英语是在澳洲特定的地域社会、历史条件下演变、发展而形成有别于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一个语言分支,是一种移植的英语。
本文六个方面探讨了澳大利亚英语的词汇特色,同时揭示文化对语言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澳大利亚英语;词汇;文化澳语是在澳洲发展历史的不同时期、从不同来源吸收词汇所汇聚而成的语言,这可以说是澳洲文化的一大特色。
由于澳洲特殊的历史和社会环境,澳洲人特别崇尚自由,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
这不仅造就了澳洲特有的国民性格,而且铸成了澳语独具特色的词汇。
澳语因此包融了丰富而有特色的词汇,反映了澳洲人在新环境下应用英语的一些特点。
从canary (囚犯所穿的黑黄相间衣服),paddock(围起来的一片地),billabong(一个水洞,来自土著语言),到fossick(从泥土中挖金子)等,这些词汇都清晰记录了澳洲的演变和发展历程(Ramson, 2001; Butler, 2001)。
然而,概括起来,澳语的词汇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从土著语音中借用词汇/土著语言土著居民住在澳洲已有几千年历史,他们又复杂的宗教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组织既丰富多彩的礼仪、神话、树皮画、雕刻和舞蹈。
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以口语形式居多,很少有书面语言。
当英国殖民者一踏上澳洲大陆,就遇到了新的自然环境,很多动植物在英国都不曾见过,他们就通过音译直接把土著语言搬过来充塞进英语词汇。
这些词汇涉及好多领域,最有代表性的是动物类的和植物类的,其次是表示地方及涉土著人生活的词汇。
(1)动物词汇:kangaroo(袋鼠)、koala(考拉,树熊)、joey(幼小的袋鼠;有袋动物的幼兽)、wombat(袋熊)、dingo(野狗)、wallab(沙袋鼠)、jerryang(小鹦鹉)。
(2)植物词汇: burrajong(异叶瓶木)、waratah(特洛皮)、boolialla(长叶相思树)、brigalow(镰叶相思树)、bore(垂枝相思树)、cunjevio(海芋)、bunya(大叶南洋杉)、mulga (一种金合欢属植物)。
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澳大利亚是许多国际学生选择留学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拥有世界级的学术声誉和先进的研究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术选择和卓越的学习环境。
1. 教育体验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体系侧重于提供全面的教育体验,追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置广泛,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例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商科、工程、医学和艺术等。
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循序渐进的学术知识,还可以发展实践技能和职业背景。
2. 学术声誉和认可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澳大利亚拥有多所顶尖大学,这些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排名和学术界的声誉方面都名列前茅。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学位也得到了全球广泛的认可。
许多国际学生选择在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机构学习是为了获得国际认可的学位,这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3. 优质的教师团队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机构引进了许多世界级的教育者和研究者,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服务。
这些教师不仅拥有丰富的学术知识和教学经验,还积极参与前沿研究和学术创新。
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领导潜力。
4. 先进的研究设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机构投资了大量资源来建设先进的研究设施和实验室。
这些设施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研究的机会。
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真实的研究项目中,从而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5. 多元化的学习机会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致力于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式,例如全日制学习、兼职学习和在线学习。
此外,许多高等教育机构还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6. 国际学生支持和社交活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机构对国际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和服务。
学校设有国际学生办公室,为国际学生提供入学咨询、生活指导和文化适应等方面的帮助。
澳洲留学中的文化冲击和适应挑战留学是许多学子梦寐以求的机会,尤其是选择澳洲作为留学目的地。
然而,澳洲与许多其他文化背景迥异,这给留学生带来了文化冲击和适应挑战。
本文将从文化差异的影响、适应挑战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探讨澳洲留学中的文化冲击和适应挑战。
一、文化差异的影响1.语言障碍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留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澳洲英语的流利运用。
澳洲的口音、语速和俚语等都可能成为留学生理解和表达的障碍。
2.学术习惯差异澳洲的教育体系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学习方式、课堂互动、论文写作风格等。
留学生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学术习惯和要求。
3.社交礼仪和文化观念澳洲社交礼仪和文化观念与中国也存在差异,如饮食习惯、个人空间、习俗等。
这些文化差异可能给留学生带来一定的不适应和困惑。
二、适应挑战1.语言学习留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语言课程、多听多说、阅读和写作等来提高英语水平。
同时,积极融入当地社交圈子,与本地人交流,锻炼语言运用能力。
2.了解当地文化留学生应努力了解澳洲的文化背景,包括习俗、礼仪、价值观等。
可以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亲身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逐渐融入澳洲社会。
3.寻求支持和帮助面对文化冲击和适应挑战,留学生可以寻求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澳洲大学通常设有国际学生办公室,提供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指导,为留学生提供支持和解答疑惑。
三、解决方法1.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与教授和同学进行交流合作,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增加理解和沟通的机会。
2.逐步融入当地社区参加学生组织、社团活动或志愿者工作,与当地人建立联系,增加社交网络,拓宽自己的圈子。
3.保持积极心态文化冲击和适应挑战是留学过程中常见的经历,留学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能够逐渐适应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
结语澳洲留学中的文化冲击和适应挑战是可以预料和克服的。
通过积极的努力和适应措施,留学生可以逐步适应澳洲的文化环境,取得学业和生活的成功。
新文科背景下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研究新文科这一概念由美国希拉姆学院在2017 年率先提出,强调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中,打造综合性的跨学科教育[1]。
在我国,新文科作为“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等教育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其内涵与发展也不断丰富与深化。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高校翻译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
在传统的翻译学科中,翻译教育以语言、文化和语言学理论为主。
而随着数字人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学科交叉、职业细分和能力跨界融合成为新趋势,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翻译教育存在供给端与需求端不匹配的问题,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未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忽略了特色发展和全面发展,未能形成跨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2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这既是我国数字技术与现代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十四五”时期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2]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向数字化、智能化阶段转型。
目前,“数智化”正引领教育变革和创新。
进行“数智化”转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变化,已然成为外语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必然选择。
然而,我国外语教育“数智化”转型探索开展较晚,针对翻译教育和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的研究非常有限,从宏观层面探索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框架和路径的研究和实践仍相对不足,能够面向科技革命、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联动、推进多元化协同机制的研究较少。
本文立足新文科背景下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土化、切实可行的具体路径[3-4],聚焦新文科和“数智化”转型时代的特点,探索高校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的框架和具体路径,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翻译教育深度融合,推动翻译教学“数智化”转型升级。
澳大利亚中文教学反思和师资培养新瞻望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对中文教学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随着中文教学人才缺乏和教学方法的滞后,当前中文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对澳大利亚中文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并提出改善师资培养的新瞻望。
一、澳大利亚中文教学现状的反思1. 师资力量不足由于中文教师数量有限,导致很多学校在招聘中文教师时面临困难。
少数学校不得不雇佣非专业教师进行中文教学,这对教学质量构成了威胁。
因此,澳大利亚需加大对中文师资的培养力度,增加中文教师的数量。
2. 教学方法滞后目前,许多中文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缺乏趣味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材的选择也受到限制,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3. 文化融入不足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也应该包括中国文化的传授。
然而,目前澳大利亚中文教学在文化融入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学生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应该将中国文化融入到中文教学中,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加深他们对中文学习的兴趣。
二、师资培养的新瞻望1. 加强专业培训为了提高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澳大利亚应该加强对中文教师的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语言、文化、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帮助中文教师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同时,可以引入中国的教育专家,开设短期培训课程,为中文教师提供更高水平的培训。
2. 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了增加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澳大利亚中文教学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互联网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机会。
同时,鼓励教师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师生交流澳大利亚中文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师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与中国中文教育界的合作。
可以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教学演示等形式,促进中澳中文教育的交流和互动。
澳大利亚英语的特点关键词:澳大利亚;英语;语音;词汇;语法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而大多数母语为英语的澳大利亚人都和英国有某种渊源关系,澳大利亚英语的种种变体也和英国的情况相似。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社会等级较少,比其它英语国家的语言的地区差异要小得多。
但并不是没有地区差异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
昆士兰人能指出他们用词和帕斯人及阿德莱德人的不同。
白人和黑人说的英语也有差别,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也能通过语言看出来。
但社会阶层之问、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起英国和美国来,要小得多。
本文仅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来分析澳大利亚英语的特点。
、语音澳大利亚英语的语音可分为三大类:标准英语、大众英语和澳洲典型英语。
标准英语(Cultivated English)指接近英美发音的英语;大众英语(General English)指大部分澳大利亚人所说的英语;澳洲典型英语(Broad English)指具有典型的澳大利亚发音的英语。
本文所说的澳大利亚英语指的是大众英语。
1. 澳大利亚英语的单词尾r,和英国英语一样不发音,辅音部分也和英国标准英语(Received Pronunciatinn,简称RP)很接近,有三种情况例外:(1) 象m ilk和Pul等词中的I,转化为元音:/tniuk/或/.Iuk/;(2) / /t在词尾时,有点送气:bat--/ bth/;(3) 词尾的八/有时轻化为/a/,使得lete、听起来象letuces. 2.澳大利亚英语的元音数金和R1'相同,但发音方法和音位不同,规律如下:.:( I) 长单元音Ii/变为双元音:beat..ba th/;(2) 长后元音/u/变为中元音,并常常变为双元音:goose-丫幼s/ /gus/(3) 象h ard,la ugh,p as,中的元音均变为长中元音;(4) 象he re,th ere,su er中的双元音有单元音化的倾向。
(5) 双元音/ei/}g位变低了,许多人发音成/Di/,t ail-/t ai/l tile-/tDII/(6) g e t和hat中的2F单元音比RP更趋同,所以澳大利亚英语hat中元音和RP巾的元音相同,get的元音和/e/一样。
澳洲natti翻译【原创版】目录1.澳洲 NATTI 翻译简介2.澳洲 NATTI 翻译的重要性3.澳洲 NATTI 翻译的认证标准4.澳洲 NATTI 翻译的就业前景5.如何成为一名澳洲 NATTI 翻译正文【提纲】详解1.澳洲 NATTI 翻译简介澳洲 NATTI 翻译,全称为 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即澳大利亚国家翻译员和口译员认证机构。
该机构成立于 1987 年,是澳大利亚唯一的翻译和口译行业认证机构,其目的是确保翻译和口译服务的专业水准,并促进该行业的持续发展。
2.澳洲 NATTI 翻译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翻译和口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澳洲 NATTI 翻译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在各种国际场合,如商务会议、法律文件、医疗交流等,NATTI 翻译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避免因语言障碍导致的误解和纠纷。
(2)提高工作效率:专业的 NATTI 翻译能够帮助企业或个人高效地与国外合作伙伴沟通,节省时间成本。
(3)促进文化交流:NATTI 翻译为澳大利亚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使澳大利亚民众能够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澳大利亚文化的传播。
3.澳洲 NATTI 翻译的认证标准澳洲 NATTI 翻译认证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笔译员、口译员和会议口译员。
各级别都有相应的认证标准,具体如下:(1)笔译员:要求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通过 NATTI 笔译考试,包括英汉、汉英两种方向。
(2)口译员:要求具备较强的口译能力,能够胜任各种口译场合,通过 NATTI 口译考试。
(3)会议口译员:要求具备极高的口译水平,能够胜任大型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工作,通过 NATTI 会议口译考试。
4.澳洲 NATTI 翻译的就业前景澳洲 NATTI 翻译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很高的需求。
Australian English■1 Introduction to Australia■2 Features of Australian English澳大利亚英语中有很多单词和习语是很独特的。
麦考瑞字典(Macquarie Dictionary)收录了很多通用的澳大利亚词汇。
Lead-in■Australian English:After smoko I might go down the bowlo sarvo for a schnitty and bevvy with tommo.■After smoko (smoke break) I might go down the bowlo sarvo (bowling club service station) for a schnitty (Schnitzel) and bevvy (bear) with tommo (Thomas).■在抽烟休息后,我也许会到保龄球服务中心和托马斯一起吃炸肉排喝啤酒。
Schnitzel肉排;炸牛排;1 Introduction to Australia■澳大利亚联邦(英语: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Australia),简称“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此也称“澳洲”。
■Australia:原意为“南方的大陆”,源于拉丁文terraaustralis(南方的土地)。
欧洲人在17世纪发现这块大陆时,误以为是一块直通南极的陆地,故取名“澳大利亚”。
■原为澳大利亚土著居住地。
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殖民者先后抵此。
1788年“第一舰队”的到来使其沦为英国殖民地,1901年组成澳大利亚联邦,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地。
■1931年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
■拥有很多独特动植物和自然景观;多元文化移民国家。
英国本土:汉诺威王朝■汉诺威王朝(House of Hanover),是于1692年-1866年间统治德国汉诺威地区和在1714年-1901(维多利亚女王驾崩)年间统治英国的王朝。
论澳大利亚高校翻译教育的人文特色摘要:澳大利亚具有系统而又规范的翻译教育产业,主要体现在其多样化的翻译人才培养策略、量身定做式的翻译课程设置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及合理规范的翻译认证体系。
其翻译教育产业各个环节无一不体现着重视学生、关注学生、关爱学生、爱护学生的人文理念。
通过对澳大利亚高校翻译教育人文特色的解读,给我国的翻译教育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关键词:澳大利亚;高校翻译教育;人文特色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199-02导言澳大利亚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自1788年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以来,约有120多个国家、140多个民族的人们到此定居。
澳大利亚人口构成的多元化趋势使其国内翻译需求旺盛,从而促进澳大利亚形成了极具人文特色的翻译教育产业。
澳大利亚翻译教育的人文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多样化的翻译人才培养策略。
澳大利亚翻译教育不仅学制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十分灵活,而且培养模式也丰富多样,其学位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补充,热衷于翻译事业的社会人员和全日制学生同样有机会受到高质量的翻译培训。
第二,量体裁衣式的课程设置理念。
澳大利亚翻译教育的内容几乎涵盖社会各个领域,但课程设置会依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而专门制定,将翻译技能和专业方向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第三,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
第四,合理规范的翻译认证体系。
澳大利亚的翻译教育课程内容与考试认证的标准是紧紧相依的,而且翻译市场井然有序。
在澳大利亚,翻译人员必须通过专业机构的测试,取得专业的翻译证书才能从事翻译的工作,因此,澳大利亚的翻译市场的秩序得到了有效的规范。
本文旨在通过对澳大利亚翻译教育体系全貌的研究,分析其翻译教育中所融入的人文特色,以此为中国翻译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教育理念与范式,从而为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经济的稳步增长贡献力量。
一、重视学生自由发展——多样化的翻译人才培养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立体式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商贸合作日益频繁,翻译教育产业随之成为澳大利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到目前为止,翻译需求较大的行业有法律、传媒、政治、金融、医学、工程等等。
澳大利亚的翻译教育可以分为三类:学位教育、文凭教育和证书教育。
例如,悉尼大学的口译文凭,笔译文凭,翻译硕士和会议翻译等四种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麦考瑞大学的翻译硕士、高翻硕士、会议翻译硕士、翻译教育学、翻译及国际关系双学位、翻译及语言学双学位等六种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的相辅相成使得培养翻译人才变得多样化且个性化十足,满足了翻译市场对不同层次翻译人员的需求。
例如,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提供的tafe阶段文凭、高级文凭和研究生阶段的证书、文凭和硕士课程,很好地贯穿了不同的学历层次,为各级各类翻译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进修平台。
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翻译人员需根据自己自身的要求和水平进行有效的职业素质提升。
若想从事口译的行业,那从事者需具备口译者最基本的技能,即口译的基本要求和交流的技能,这种技能培训一般为半年。
若口译人员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水平,可进行口笔译的研究生课程。
这种课程一般针对具有双语水平,课程内容包括高级口笔译技能和理论的培训,学制一般为一年。
这种研究生课程内容通常比较定向于一个研究方向。
在澳大利亚,有相当一部分从事口笔译的人员都是希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或者对翻译感兴趣的人员,不仅仅是全日制的学生。
因此,绝大多数的翻译培训都是非全日制的安排。
如此多样化的翻译人才培养理念充分体现了澳大利亚翻译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人文特色。
二、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量体裁衣式的课程设置观念在澳大利亚,根据专业方向与自己定位方向的不同,可以设置灵活多变的课程。
只有这样,才能把口笔译技能与专业定位融合,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翻译人员。
例如,参与会议的口译硕士和口笔译硕士都是定向培养高级人才,必须把职业作为导向。
一般说来,这种课程包括三个方面,国际政治、经济、文化。
而口译课程的重心旨在培养口笔译技能,包括社区口译、法务口译、医疗口译等专业课程。
翻译硕士研究专业旨在培养研究人才,主要是研究学术能力的培养。
这种课程涉及的内容有口笔译课程、语言学理论、学术能力研究的方法等理论课程。
在上述的各种课程中,都需要强调实习阶段的重要。
几乎所有的翻译进修课程都安排有许多的实习课,而且有些学校明文规定,若学生不参与实习或者实习成绩不合格,就不能顺利毕业。
实习课一般为模拟实际的工作场景,学生现场进行训练或者在一些单位进行实地的训练。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付诸实践中,从而使他们顺利进入翻译市场进行工作。
澳大利亚对翻译人才的培养不仅范围广泛而且在其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上也是亮点十足。
以新南威尔士大学为例,它提供中英翻译硕士以及翻译学硕士的翻译课程。
中英翻译硕士专业设有中英翻译、口译、中文诗歌、中澳文件等笔译课程,该专业比较注重学生的笔译实践能力,对于所有修翻译的学生来说,语言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广博的知识面更是笔译实践的决定性因素。
翻译学硕士专业设有会议翻译、研究、实习、naati考前强化等选修课程,不难看出该专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水平。
再者,新南威尔士的实习课程更鼓励学生和社会科学学科结合起来,比如和攻读社工专业的学生一起完成一些社会调查等,此举是澳大利亚翻译教育量体裁衣式的课程设置观念的直接体现。
三、关爱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澳大利亚翻译市场的巨大潜力,催生了澳大利亚完整、规范的翻译教学体系。
研究表明,任务型教学是澳大利亚主要的教学模式。
其特点为以学生为中心,开发其自主学习和翻译研究的能力。
此外,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并重。
总的来说,澳大利亚任务型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任务开始前的准备工作;第二,任务实施前导入任务;第三,任务执行过程;第四,任务评价。
一个任务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任务的设计。
任务设计必须以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目标、兴趣及现有的语言能力为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主动性来细化个人翻译方向。
确定翻译方向后再通过阅读,研究、积累该领域的知识,深化对该板块的了解。
通过大量翻译,由简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该领域的翻译技巧。
同时深入了解该目标区域的翻译服务组织需求。
因为目标区域的翻译需求最能反映整个社会对翻译的需求。
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新南威尔士大学,其文学硕士——中英翻译方向中,提供了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笔译口译实践。
该课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任务。
任务的设定则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选择,法律,医疗,会议等翻译都是可供选择的方向。
学生可以和自己的老师商量确定课题方向,老师可以提出该课题的可行性并提供研究方法以供参考。
学生则用一学期的时间广泛搜集素材并加以阅读整理,建立自己专门的词汇和术语体系。
另外,还需将任务细化在每个星期,如每周完成一篇翻译。
最后,学期结束时学生上交完整的课题报告,老师根据其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
这种翻译教学设计模式基本上反映了简·威利斯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原理。
四、爱护学生未来发展——合理规范的翻译认证体系在澳大利亚,如果要走向翻译行业就必须经过专业机构的认证。
这是从业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对翻译市场的规范和促进翻译职业健康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立于1977年的澳大利亚“国家翻译人员认证署”(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to rsand in terpretersltd.),简称naati,是澳大利亚唯一官方认可的职业口笔译资格认证机构。
在澳大利亚,职业翻译认证考试不以具体的专业领域为考点,其特性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认可与接受。
澳大利亚的翻译课程大部分都与naati紧密联系,翻译课程在入学要求、课程目标及安排上经常可以看到与naati要求相关的描述。
例如课程设置包括准口译标准或初级职业口译标准。
学生学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参加相应级别的等级认证考试。
澳大利亚的翻译教育体系和natti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要得到natti的认证必须学习natti认可的翻译课程,并且只有成绩达到规定标准后才可以获得所在学校颁发的文凭或证书,如果得到学校的推荐便可直接获得相应级别的翻译资格认证。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和学院的翻译教学课程以得到naatti的认可。
作为考试和认证单位,natti本身也会组织一系列培训译员的活动。
如考前辅导,口笔译入门技巧、口笔译译员职业道德、口笔译笔记和口译员共事需知等各种研讨班。
译员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桥梁的作用,然而在整个翻译活动事实中也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因此培养译员的管理能力也是再所难免的。
澳大利亚在重视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时,对译员能力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
无疑这种培养方式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翻译任务有很大作用。
五、结语综上所述,人文特色贯穿于整个澳大利亚高校翻译教育体系。
通过对澳大利亚翻译教育体系的研究,其人文特色不仅体现其学制安排、专业设置、认证考试等方面,而且在其翻译教学模式上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其课程设计颇具创造性,该翻译任务课题的设计不仅满足了澳大利亚国家翻译人员认证署的实践要求而且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澳大利亚高校所提供的翻译教育既注重研究性,为学生以后走上学术道路打下坚实的研究能力基础,也与翻译实践紧密联系。
澳大利亚翻译教育研究性与实践性的互相补充,不仅能让学生在做中学会思考,并且在翻译实践同时又不缺乏对理论的研究和对本质的学习。
澳大利亚翻译教育,的先进性和创造性都体现了其以人为本的人文特色。
参考文献:[1]王丹.中国澳大利亚教育研究30年综述[j].大众文艺,2011,(8):201-202.[2]刘连娣.澳大利亚翻译资格认证考试[j].中国考试,2006,(2):47-52.[3]程之扬.论澳大利亚任务型翻译教学[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0,(4):83-87.[4]邵红杰.翻译硕士(mti)专业设置现状引发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2,(6):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