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电压复习题(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209.01 KB
- 文档页数:17
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15分〕1、气体中的带电质点是通过游离产生的。
2、气体去游离的根本形式有漂移、扩散、复合、吸附效应。
3、气体放电形式中温度最高的是电弧放电。
表现为跳跃性的为火花放电。
4、根据巴申定律,在某一Pd 的值时,击穿电压存在极小值。
5、自然界中的雷电放电就是属于典型的超长间隙放电。
6、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空气湿度增加,空气间隙击穿电压提高。
7、即使外界游离因素不存在,间隙放电仅依靠外电场作用即可继续进行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
8、交流高电压试验设备主要是指高电压试验变压器。
9、电磁波沿架空线路的传播速度为 C 或真空中的光速。
10、一般当雷电流过接地装置时,由于火花效应其冲击接地电阻小于工频接地电阻。
11、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包括雷击杆塔跳闸率和绕击跳闸率。
12、为了防止还击,要求改善避雷线的接地,适当加强绝缘,个别杆塔使用避雷器。
13、考虑电网的开展,消弧线圈通常处于过补偿运行方式。
14、导致铁磁谐振的原因是铁芯电感的饱和特性。
15、在发电厂、变电所进线上,设置进线段保护以限制流过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和入侵波的陡度。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打“√〞〕1、气体状态决定于游离与去游离的大小。
当去游离小于游离因素时最终导致气体击穿。
〔√〕2、游离主要发生在强电场区、高能量区;复合发生在低电场、低能量区。
〔√〕3、游离过程不利于绝缘;复合过程有利于绝缘。
〔√〕4、巴申定律说明提高气体压力可以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
〔√〕5、空气的湿度增大时,沿面闪络电压提高。
〔×〕6、电气设备的绝缘受潮后易发生电击穿。
〔×〕7、输电线路上的感应雷过电压极性与雷电流极性相同。
〔×〕8、避雷器不仅能防护直击雷过电压,也能防护感应雷过电压。
〔√〕9、.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可以限制切除空载线路引起的过电压。
〔√〕10、输电线路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长度成正比。
高电压技术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工频高压试验变压器的特点是额定输出(,A、电压高、电流大B、电压高、电流小C、电压低、电流大D、电压低、电流小正确答案:B2、纯直流电压作用下,能有效提高套管绝缘性能的措施是()。
A、减小套管表面电阻B、减小套管体电容C、增加套管壁厚D、增加沿面距离正确答案:D3、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
A、离子式极化B、夹层极化C、电子式极化D、偶极子极化正确答案:C4、电力电缆绝缘层某处存在一些水分,长期工作电压作用下,此缺陷对电缆绝缘层()。
A、水树枝老化B、电树枝老化C、没影响D、影响不大正确答案:A5、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限制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的是()A、提高断路器的灭弧性能B、消除和削弱线路残余电压C、采用带合闸电阻的断路器D、同步合闸正确答案:A6、避雷器在工频续流第一次过零时灭孤的条件下允许加在避雷器上的最高工频电压称为避雷器的()A、灭弧电压B、工频放电电压C、额定电压D、保护电压正确答案:A7、电介质电老化产生的原因是()。
A、介质被热腐蚀B、介质被击穿C、介质受潮D、介质中出现局部放电正确答案:A8、220~330kV 双避雷线路,一般采用()保护角。
A、50B、15°C、20°D、10°正确答案:C9、雷击线路附近大地时,当线路高10m,雷击点距线路 100m,雷电流幅值 40kA,线路上感应雷过电压最大值U。
约为()kV。
A、100B、200C、50D、25正确答案:A10、操作过电压的持续时间一般在()A、几秒到几十秒B、几百微秒到几千徼秒C、几分D、几微秒到几十微妙正确答案:B11、架空输电线降低反击雷击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是()。
A、降低耦合系数B、降低接地电阻C、降低绝缘强度D、降低绕击率正确答案:B12、电介质在受潮或受污染后,其介质损耗角正切an将( )。
A、变小B、不变C、变大D、不确定正确答案:C13、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优点不包括()。
第一章 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一、选择题1) 流注理论未考虑 B 的现象。
A .碰撞游离B .表面游离C .光游离D .电荷畸变电场 2) 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C 的出现为特征。
A .碰撞游离B .表面游离C .热游离D .光游离3) 电晕放电是一种 A 。
4)A .自持放电B .非自持放电C .电弧放电D .均匀场中放电C 。
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A. 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热游离 D.表面游离5) ___ B ___型绝缘子具有损坏后“自爆”的特性。
A. 电工陶瓷B.钢化玻璃C.硅橡胶D.乙丙橡胶6) 以下哪个不是发生污闪最危险的气象条件? DA. 大雾B.毛毛雨C.凝露D.大雨7) 污秽等级 II 的污湿特征:大气中等污染地区,轻盐碱和炉烟污秽地区, 离海岸盐场 3km~10km地区,在污闪季节中潮湿多雾但雨量较少,其线路盐密为 Cmg / cm 2。
A. ≤0.03B.>0.03~0.06C.>0.06~0.10D.>0.10~0.258)以下哪种材料具有憎水性? AA. 硅橡胶B.电瓷C. 玻璃 D 金属二、填空题9)气体放电的主要形式: 辉光放电 、 电晕放电 、 刷状放电 、 火花放电 、 电弧放电 。
10)根据巴申定律,在某一 PS 值下,击穿电压存在 极小(最低) 值。
11)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空气湿度增加,空气间隙击穿电压 提高 。
12) 流注理论认为,碰撞游离和 光电离是形成自持放电的主要因素。
13) 工程实际中,常用棒-板或 棒-棒电极结构研究极不均匀电场下的击穿特性。
14) 气体中带电质子的消失有 扩散 、复合、附着效应等几种形式15)对支持绝缘子,加均压环能提高闪络电压的原因是 改善 (电极附近 )电场分布 。
16)沿面放电就是沿着 固体介质 表面气体中发生的放电。
17)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为:温度 t 020 C,压力 b 0101.3 kPa ,绝对湿度h 011g / m 318)越易吸湿的固体,沿面闪络电压就越 __低____19)等值盐密法是把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密度按照其导电性转化为单位面积上 ____ NaCl______含量的一种方法20)常规的防污闪措施有: 增加 爬距,加强清扫,采用硅油、地蜡等涂料三、计算问答题21)简要论述汤逊放电理论。
1-1、气体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有哪些主要方式?气体中带电质点是通过游历过程产生的。
游离是中性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称游离能)后成为正、负带电粒子的过程。
根据游离能形成的不同,气体中带电质点产生有四种不同方式:1.碰撞游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中性原子(分子)碰撞瞬时带电粒子所具有的动能。
虽然正、负带电粒子都有可能与中性原子(分子)发生碰撞,但引起气体发生碰撞游离而产生正、负带电质点的主要是自由电子而不是正、负离子。
2.光游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光能。
由于游离能需达到一定的数值,因此引起光游离的光主要是各种高能射线而非可见光。
3.热游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气体分子的内能。
由于内能与绝缘温度成正比,因此只有温度足够高时才能引起热游离。
4.金属表面游离方式严格地讲,应称为金属电极表面逸出电子,因这种游离的结果在气体中只得到带负电的自由电子。
使电子从金属电极表面逸出的能量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能。
气体中带电质点消失的方式有三种:1.扩散带电质点从浓度大的区域向浓度小的区域运动而造成原区域中带电质点的消失,扩散是一种自然规律。
2.复合复合是正、负带电质点相互结合后成为中性原子(分子)的过程。
复合是游离的逆过程,因此在复合过程中要释放能量,一般为光能。
3.电子被吸附这主要是某些气体(如SF6、水蒸汽)分子易吸附气体中的自由电子成为负离子,从而使气体中自由电子(负的带电粒子)消失。
1-2、什么叫自持放电?简述汤逊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
自持放电是指仅靠自身电场的作用而不需要外界游离因素来维持的放电。
外界游离因素是指在无电场作用下使气体中产生的少量带电质点的各种游离因素,如宇宙射线。
讨论气体放电电压、击穿电压时,都指放电已达到自持放电阶段。
汤生放电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用公式表达时为Y(eαs-1)=1此公式表明:由于气体中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撞击阴极,此时已起码撞出一个自由电子(即从金属电极表面逸出)。
(1083)《高电压技术》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阀式避雷器的保护比是指残压与()电压之比。
A.冲击放电 B.额定放电 C.灭弧放电 D.工频放电 参考答案:C2.我国把年平均雷电日不超过()日的地区叫少雷区。
A.10B.15C.5D.20 参考答案:B3.解释电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A.汤逊理论 B.巴申定律 C.小桥理论 D.流注理论 参考答案:D4.SF6 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无色无味性 B.不燃性 C.无腐蚀性 D.电负性 参考答案:D5.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消弧线圈接地电网中,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一般不超过()倍。
A.5.5B.3.5C.5D.3 参考答案:B6.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空间电荷极化 参考答案:A7.由于光辐射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A.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表面游离 D.热游离 参考答案:B8.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吸收比 K 将() A.远小于 1B.约等于 1C.远大于 1D.不确定 参考答案:B9.电晕放电是一种()A.自持放电B.非自持放电C.电弧放电D.均匀场中放电 参考答案:A10.衡量电介质损耗大小用()表示。
A.相对电介质B.介质损失角正切C.电介质极化D.电介质电导 参考答案:B。
11.电力系统中出现的稳态过电压基本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A.工频电压升高,谐振过电压 B.谐振过电压,线性谐振过电压C.工频电压升高,线性谐振过电压D.线性谐振过电压,参数谐振过电压 参考答案:A12.冲击电晕使行波能量损耗,线路的波阻抗(),导线的耦合系数()。
A.增大,减小 B.增大,增大 C.减小,减小 D.减小,增大 参考答案:D13. 电力系统中出现的谐振过电压基本可以分为哪几类() A.工频电压升高,铁磁谐振过电压,线性谐振过电压 B.工频电压升高,线性谐振过电压,参数谐振过电压 C.铁磁谐振过电压,线性谐振过电压,参数谐振过电压 D.工频电压升高,铁磁谐振过电压,参数谐振过电压 参考答案:C14. 调压器的调压方法为()。
《高电压技术期末考试卷班级姓名座号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流注理论未考虑( )的现象。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光游离D.电荷畸变电场2.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
A.电子式极化B.离子式极化C.偶极子极化D.空间电荷极化3.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B.表现游离C.热游离D.光游离4.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是()A.电压的频率B.温度C.电场的均匀程度D. 杂质5.电晕放电是一种()。
A.滑闪放电B.非自持放电C.沿面放电D.自持放电6.以下四种气体间隙的距离均为10cm,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最低的是()。
A.球—球间隙(球径50cm)B.棒—板间隙,棒为负极C.针—针间隙D.棒—板间隙,棒为正极7.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将( )A.远大于1B.远小于1C.约等于1D.不易确定8.雷击线路附近地面时,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与导线的()A. 电阻率成反比B.悬挂高度成反比C.悬挂高度成正比D. 电阻率成正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固体电介质电导包括_______电导和_______电导。
2.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作用是由于其对________的阻挡作用,造成电场分布的改变。
3.电介质的极化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夹层极化。
4.气体放电现象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种现象。
5.带电离子的产生主要有碰撞电离、______、______、表面电离等方式。
6.工频耐压试验中,加至规定的试验电压后,一般要求持续_______秒的耐压时间。
7.按绝缘缺陷存在的形态而言,绝缘缺陷可分为_______缺陷和______缺陷两大类。
8.在接地装置中,接地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电压技术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一般是多少?A. 220VB. 380VC. 10kVD. 110kV答案:D2. 绝缘子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导电B. 绝缘C. 散热D. 支撑答案:B3. 高压断路器的主要功能是?A. 测量电压B. 测量电流C. 切断高压电路D. 保护电路答案:C4. 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用作高压绝缘材料?A. 陶瓷B. 橡胶C. 塑料D. 铁5.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晕现象是由于什么引起的?A. 电压过高B. 电流过大C. 绝缘材料老化D. 温度过高答案:A6.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抗主要由什么决定?A. 线路长度B. 线路截面积C. 线路材料D. 线路高度答案:A7.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容效应是由什么引起的?A. 电压过高B. 电流过大C. 线路之间的距离D. 线路材料答案:C8.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晕放电现象主要发生在?A. 绝缘子表面B. 导线表面C. 线路支架D. 线路接地答案:A9. 高压输电线路的雷击保护措施通常包括哪些?B. 避雷线C. 避雷器D. 所有选项答案:D10. 高压输电线路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哪些?A. 清洁B. 检查C. 维修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材料需要具备哪些特性?A. 高绝缘强度B. 良好的机械强度C. 良好的耐热性D. 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答案:ABCD2. 高压断路器在操作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A. 确认断路器是否处于断开状态B. 确认操作人员是否穿戴好绝缘防护装备C. 确认操作环境是否安全D. 确认操作人员是否具备操作资格答案:ABCD3.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晕放电现象会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A. 输电效率B. 线路损耗C. 电磁干扰D. 环境噪声答案:ABCD4. 高压输电线路的维护工作包括哪些内容?A. 定期检查绝缘子B. 定期检查导线C. 定期检查线路支架D. 定期检查接地系统答案:ABCD5. 高压输电线路的雷击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避雷针B. 避雷线C. 避雷器D. 接地系统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越高,输电效率越高。
《高电压技术》期末冲刺试卷(1)1.流注理论未考虑( )的现象。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光游离D.电荷畸变电场2.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
A.电子式极化B.离子式极化C.偶极子极化D.空间电荷极化3.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B.表现游离C.热游离D.光游离4.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是()A.电压的频率B.温度C.电场的均匀程度D. 杂质5.电晕放电是一种()。
A.滑闪放电B.非自持放电C.沿面放电D.自持放电6.以下四种气体间隙的距离均为10cm,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最低的是()。
A.球—球间隙(球径50cm)B.棒—板间隙,棒为负极C.针—针间隙D.棒—板间隙,棒为正极7.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将( )A.远大于1B.远小于1C.约等于1D.不易确定8.雷击线路附近地面时,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与导线的()A. 电阻率成反比B.悬挂高度成反比C.悬挂高度成正比D. 电阻率成正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固体电介质电导包括_______电导和_______电导。
2.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作用是由于其对________的阻挡作用,造成电场分布的改变。
3.电介质的极化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夹层极化。
4.气体放电现象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种现象。
5.带电离子的产生主要有碰撞电离、______、______、表面电离等方式。
6.工频耐压试验中,加至规定的试验电压后,一般要求持续_______秒的耐压时间。
7.按绝缘缺陷存在的形态而言,绝缘缺陷可分为_______缺陷和______缺陷两大类。
8.在接地装置中,接地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用________和_________来衡量。
高电压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试卷高电压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试卷一.选择题。
(每题2分)1、流注理论未考虑( B )的现象。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光游离D、电荷畸变电场2、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C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热游离D、光游离3、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A )。
A、电子式极化B、离子式极化C、偶极子极化D、空间电荷极化4、( B )型绝缘子具有损坏后“自爆”的特性。
A、电工陶瓷B、钢化玻璃C、硅橡胶D、乙丙橡胶5、SF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D )。
A、无色无味性B、不燃性C、无腐蚀性D、电负性6、雷电流具有冲击波形的特点:( C )。
A、缓慢上升,平缓下降B、缓慢上升,快速下降C、迅速上升,平缓下降D、迅速上升,快速下降7、按照国家标准GB11021-1989“电气绝缘的耐热性评定和分级”将各种电工绝缘材料耐热程度划分等级,以确定各级绝缘材料的最高持续工作温度。
其中A级绝缘材料的最高持续温度和F级绝缘材料的最高持续温度分别是( B )。
A、90和150B、105和155C、105和120D、155和1808、波在线路上传播,当末端短路时,以下关于反射描述正确的是( A )。
A、电流为0,电压增大一倍B、电压为0,电流增大一倍C、电流不变,电压增大一倍D、电压不变,电流增大一倍9、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B、对于电源来说波阻抗与电阻是等效的C、线路越长,波阻抗越大D、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10、减少绝缘介质的介电常数可以(B )电缆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A、降低B、提高C、不改变D、不一定11、根据我国有关标准,220KV线路的绕击耐雷水平是( A )。
A、12KAB、16KAC、80KAD、120KA12、对于500KV线路,一般悬挂的瓷绝缘子片数为( C )。
A、24B、26C、28D、3013、避雷器到变压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A )。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流注理论未考虑 B 的现象。
A.碰撞游离 B.表面游离 C.光游离 D.电荷畸变电场(2)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C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 B.表面游离 C.热游离 D.光游离。
(3) 电晕放电是一种 A 。
A.自持放电 B.非自持放电 C.电弧放电 D.均匀场中放电(4) 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C 。
A.碰撞游离B.光游离C. 热游离D. 表面游离(5) 以下哪个不是发生污闪最危险的气象条件? D 。
A. 大雾B. 毛毛雨C. 凝露D.大雨(6) 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D 。
A.无色无味性 B.不燃性 C.无腐蚀性 D.电负性(7) 冲击系数是 B 放电电压与静态放电电压之比。
A.25% B.50% C.75% D.100%(8) 在高气压下,气隙的击穿电压和电极表面 A 有很大关系A.粗糙度 B.面积 C.电场分布 D.形状(9)雷电流具有冲击波形的特点:___C__。
A.缓慢上升,平缓下降 B.缓慢上升,快速下降 C.迅速上升,平缓下降 D.迅速上升,快速下降(10)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___A__。
A.小 B.大 C.相等 D.不确定(11) 下面的选项中,非破坏性试验包括_ADEG__,破坏性实验包括__BCFH__。
A.绝缘电阻试验B.交流耐压试验C.直流耐压试验D.局部放电试验E.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F.操作冲击耐压试验G.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H. 雷电冲击耐压试验(12)用铜球间隙测量高电压,需满足那些条件才能保证国家标准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ABCDA 铜球距离与铜球直径之比不大于0.5 B结构和使用条件必须符合IEC的规定 C需进行气压和温度的校正 D 应去除灰尘和纤维的影响(13) 交流峰值电压表的类型有: ABC 。
A 电容电流整流测量电压峰值 B整流的充电电压测量电压峰值C有源数字式峰值电压表 D无源数字式峰值电压表(14) 关于以下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A。
《高电压技术》课程练习课程练习测试题一、单选题1. 解释电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B).A)汤逊理论B)流注理论C)巴申定律D)小桥理论2.电晕放电是一种(A )。
A)自持放电B)非自持放电C)电弧放电D)均匀场中放电3。
下列因素中,对电介质的tanδ影响不明显的是(D).A)湿度B)电源频率C)表面污秽D)大气压强4. 由于光辐射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B)。
A)碰撞游离B)光游离C)热游离D)表面游离5. 设S1、S2分别为某避雷器及其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要使设备受到可靠保护必须(B).A)S1高于S2B)S1低于S2C)S1等于S2D)S1与S2相交6. 若固体电介质被击穿的时间很短、又无明显的温升,可判断是(C)。
A)电化学击穿B)热击穿C)电击穿D)各类击穿都有7. 流注理论未考虑(B)的现象.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光游离D)电荷畸变电场8。
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C)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B)表现游离C)热游离D)光游离9。
极化时间最短的是(A)。
A)电子式极化B)离子式极化C)偶极子极化D)空间电荷极化10. 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D)。
A)无色无味性B)不燃性C)无腐蚀性D)电负性11. 采用真空提高绝缘强度的理论依据是(C)。
A)汤逊理论B)流注理论C)巴申定律D)“小桥”理论12。
电晕放电是一种(C).A)非自持放电现象B)沿面放电现象C)局部放电现象D)污闪现象13. 伴随有能量损失的极化形式是(C)。
A)电子式极化B)离子式极化C)偶极子极化D)无损极化14。
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表明(D)。
A)负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B)正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C)负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D)正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15。
选择电介质时,应注意εr的大小。
下列陈述正确的是(A ).A)用做电容器的绝缘介质时,εr应较大,用做电缆的绝缘介质时,εr应较小。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一、填空1、除了电容器以外,其他电气设备中采用的绝缘材料往往希望介电常数较()。
2、随着温度的升高,电介质的电导()。
3、电缆越长,其绝缘电阻越()。
4、电气设备绝缘受潮后,其吸收比()。
5、断路器性能对()过电压有很大影响。
6、用球隙测压器可以测量各种高电压的()值。
7、山区的绕击率比平原地区的绕击率()。
8、包在电极表面的薄固体绝缘层称为()。
9、由于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作用,会使导线上的感应电压()。
10、电气设备绝缘受潮时,其击穿电压将()。
1、空载线路的合闸过电压属于(操作)过电压。
2、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3、电气设备绝缘普遍受潮时,其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将()。
4、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5、杆塔高度增加,绕击率将()。
6、除去绝缘油中固体杂质的主要方法是()。
7、冲击电晕会使雷电波的陡度()。
8、架空线中行波的速度为()。
9、反映绝缘材料损耗特性的参数是()。
10、标准大气条件下,湿度h=()。
1、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形为()。
2、输电线路上避雷线的保护角越()越好。
3、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将()。
4、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电介质损耗主要由()所引起。
5、电场均匀程度越高,间隙的击穿场越强越()。
6、雷电放电现象可用()放电理论加以解释。
7、光辐射的波长越短,其光子的能量越()。
8、雷电放电过程中,()阶段的破坏性最大。
9、50KV的雷电波传到线路末端开路处世哲学,电压变为()KV。
10、等值盐密是用来反映()的参数。
二、判断题1、阀片的伏安特性是线性的。
2、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的根本原因是电弧重燃。
3、测量绝缘电阻时施加的是交流电压。
4、耐压试验属于非破坏性试验。
5、悬浮状态的水对绝缘油的危害比溶解状态的水要小。
6、汤逊放电理论适用于低气压,短气隙的情况。
7、确定电力变压器内部绝缘水平时应采用统计法。
8、铁磁谐振是一种过渡过程。
《高电压技术》课程练习课程练习测试题一、单选题1. 解释电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B)。
A)汤逊理论B)流注理论C)巴申定律D)小桥理论2.电晕放电是一种(A )。
A)自持放电B)非自持放电C)电弧放电D)均匀场中放电3. 下列因素中,对电介质的tanδ影响不明显的是(D)。
A)湿度B)电源频率C)表面污秽D)大气压强4. 由于光辐射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B)。
A)碰撞游离B)光游离C)热游离D)表面游离5. 设S1、S2分别为某避雷器及其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要使设备受到可靠保护必须(B)。
A)S1高于S2B)S1低于S2C)S1等于S2D)S1与S2相交6. 若固体电介质被击穿的时间很短、又无明显的温升,可判断是(C)。
A)电化学击穿B)热击穿C)电击穿D)各类击穿都有7. 流注理论未考虑(B)的现象。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光游离D)电荷畸变电场8. 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C)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B)表现游离C)热游离D)光游离9. 极化时间最短的是(A)。
A)电子式极化B)离子式极化C)偶极子极化D)空间电荷极化10. 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D)。
A)无色无味性B)不燃性C)无腐蚀性D)电负性11. 采用真空提高绝缘强度的理论依据是(C)。
A)汤逊理论B)流注理论C)巴申定律D)“小桥”理论12. 电晕放电是一种(C)。
A)非自持放电现象B)沿面放电现象C)局部放电现象D)污闪现象13. 伴随有能量损失的极化形式是(C)。
A)电子式极化B)离子式极化C)偶极子极化D)无损极化14. 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表明(D)。
A)负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B)正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C)负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D)正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15. 选择电介质时,应注意εr的大小。
下列陈述正确的是(A )。
A)用做电容器的绝缘介质时,εr应较大,用做电缆的绝缘介质时,εr应较小。
高电压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若导线上方架有避雷线,则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A.降低B.升高C.不变D.为零2.谐振是电路中的一种()A.暂态现象B.快速暂态现象C.稳态现象D.临界状态现象3.偶极子极化()A.所需时间短B.属弹性极化C.在频率很高时极化加强D.与温度的关系很大4.雷击线路附近地面时,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与导线的()A.电阻率成正比B.电阻率成反比C.悬挂高度成正比D.悬挂高度成反比5.导线上出现冲击电晕后,使()A.导线的波阻抗增大B.导线的波速增大C.行波的幅值增大D.导线的耦合系数增大6.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比值,一般()A.大于1 B.等于1C.小于1 D.等于07.在大气条件下,流注理论认为放电发展的维持是靠()A.碰撞游离的电子B.光游离的光子C.热游离的离子D.表面游离的电子8.不允许将避雷针装设在配电构架上的变电所电压等级为()A.500kV B.220kVC.1l0kV D.35kV9.开头触头间电弧重燃,可抑制下列过电压中的()A .电弧接地过电压B .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C .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D .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10.下列的仪器及测量系统中,不能用来测量直流高电压的是( ) A .球隙B .电容分压器配用低压仪表C .静电电压表D .高阻值电阻串联微安表一、单项选择题1. A2. C3. D4. C5. D6. C7. B8. D9. B 10. B一、单项选择题1.避雷针保护范围通常是指雷击概率为( ) A .0%的空间范围 B .0.1%的空间范围 C .1%的空间范围D .10%的空间范围2.在电力系统中发生铁磁谐振时,谐振回路中电感参数是( ) A .时变 B .线性 C .受控D .非线性3.电晕放电是一种( ) A.自持放电B.非自持放电C.沿面放电D.滑闪放电 4.绝缘电阻的测量可以发现绝缘( ) A .介质内含气泡 B .介质已经受潮 C .介质分布不均匀D .介质局部磨损5.两个不同波阻抗Z 1和Z 2的长线相连于A 点,当直角电流波从Z 2上入射,传递至A 点时将发生折射与反射,则电压的反射系数为( ) A .)Z Z Z Z (2112+- B .)Z Z Z Z (2121+-C .)Z Z Z 2(211+ D .)Z Z Z 2(212+6.SF 6气体具有非常优良的电气性能,但( )A.对绝缘材料有腐蚀作用B.不能在寒冷地区使用C.灭弧能力不如空气D.在电弧作用下会分解出有毒气体7.雷击线路附近大地时,线路上感应电压与雷电流幅值()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系D.成非线性关系8.流经变电所避雷器的雷电流与进线段的波阻抗()A.无关B.成正比C.成反比D.成非线性关系9.若电源漏抗增大,将使空载长线路的末端工频电压()A.畸变B.减弱C.升高D.不变10.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表明()A.负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B.正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C.负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D.正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一、单项选择题1. B2. D3. A4. B5. B6. D7. A8. C9. C 10. D一、单项选择题1.保护间隙动作后会形成截波,对变压器类设备构成威胁的是( )。
《高电压技术》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占40分)1、汤逊理论主要用于解释短气隙、低气压的气体放电。
2、“棒—板”电极放电时电离总是从棒开始的。
3、正极性棒的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棒的电晕起始电压低,原因是崩头电子被正极性棒吸收, 有利于电子崩的发展。
4、电力系统中电压类型包括工频电压、直流电压、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等4种类型。
5、在r/R等于 0.33 时同轴圆筒的绝缘水平最高。
6、沿面放电包括沿面滑闪和沿面闪络两种类型。
7、电介质的电导包括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两种类型,当出现电子电导时电介质已经被击穿。
8、弱极性液体介质包括变压器油和蓖麻油等,强极性液体介质包括水和乙醇(至少写出两种)。
9、影响液体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有__电压形式的影响__、_温度__、_含水量__、_含气量的影响、杂质的影响、油量的影响(至少写出四种)。
10、三次冲击法冲击高电压实验是指分别施加三次正极性和三次负极性冲击电压的实验。
11、变压器油的作用包括绝缘和冷却。
12、绝缘预防性实验包括绝缘电阻、介质损耗角正切、工频高压试验、直流高压试验和冲击高电压试验等。
13、雷电波冲击电压的三个参数分别是波前时间、半波时间和波幅值。
14、设备维修的三种方式分别为故障维修、预防维修和状态维修。
15、介质截至损耗角正切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基波法和过零相位比较法两种。
16、影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性能劣化的主要是阻性泄漏电流。
17、发电厂和变电所的进线段保护的作用是降低入侵波陡度和降低入侵波幅值。
18、小波分析同时具有在时域范围和频域范围内对信号进行局部分析的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电力系统局部放电的检测中。
19、电力系统的接地按其功用可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三类。
20、线路末端短路时电压反射波为与入射波电压相同,电流反射波为与入射波电流相反。
21、反向行波电压和反向行波电流的关系是 u=-Zi 。
22、“云—地”雷电放电过程包括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辉放电三个阶段。
23、气体放电通常可分为非自持放电和自持放电两种。
24、防雷保护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和防雷接地装置四种。
25、避雷器动作起始电压为时的电压。
27、自动重合闸的工作原理是当线路故障跳闸后0.6s重新合闸1次,如果故障仍然存在,则永久跳闸不再进行重合。
28、电力系统合闸时同时满足电压幅值相等、电压相角相等和电压频率相等三个条件合闸产生的过电压最小。
29、我国规定的雷电流的波前和波长时间分别为 2.6us 和 40us 。
30、电力系统中小电感负荷包括空载变压器、并联电抗器和消弧线圈等。
31、电力系统中小电容负荷包括空载长线、电缆和电容器组等。
32、影响空载线路合闸的因素包括合闸相角、残余电压和回路损耗等。
二、名词解释1、自持放电当外施电压达到某一临界值U0后,不依靠外界电离因素,依靠外施电压就能维持气体放电,称为自持放电2、汤逊理论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
二次电子主要来源于正离子碰撞阴极,而阴极逸出电子。
二次电子的出现是气体自持放电的必要条件。
二次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气体放电的判据。
汤逊理论主要用于解释短气隙、低气压的气体放电。
3、流注理论流注理论认为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达到某一程度后,电子崩产生的空间电荷使原有电场发生畸变,大大加强崩头和崩尾处的电场。
另一方面气隙间正负电荷密度大,复合作用频繁,复合后的光子在如此强的电场中很容易形成产生新的光电离的辐射源,二次电子主要来源于光电离。
4、液体中被掩盖的气体放电当液体两端加外电压时,液体掩盖的气泡周围就会形成电场,随着电压的升高,气泡周围场强也随之大,当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气泡周围的气体、液体发生电离。
5、液体桥接纤维击穿液体中存在纤维桥等杂质,纤维极易受潮,介电常数增大,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极化并游到电场强度最高的地方,纤维首尾连接,在电极间形成导电桥,纤维桥电导率大,电流密度大,引起的焦耳热大,会使得纤维附近的潮气和个别低沸点的液体蒸发成气泡,并击穿,此种击穿称为纤维桥击穿。
6、进线段保护在变电所进线长度为1~2km 范围内装设避雷线和避雷针后,为了防止入侵波引起的过电压超过变压器设备的绝缘水平而损坏设备,通过在进线段并联电容和串联电抗器等措施,以降低入侵波的陡度和幅值,从而达到降低入侵波引起的过电压水平。
这叫做变电所、发电厂的进线段保护。
7、彼德逊法则沿线路传来的电压波1'u 加倍作为等值电压源;线路波阻抗1Z 用数值相等的电阻来代替作为等值电压源内阻; 2Z 为负载,负载可以是波阻抗,也可以是电阻、电感、电容等集中参数。
求等值回路中A 点的电压,即电压折射波2'u ,该等值电路法则称为彼德逊法则8、耐雷水平耐雷水平是指雷击线路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9、电弧间歇接地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接地电容电流的增大,故障消失后,电弧难以自动熄灭,但又不会形成稳定的电弧,当电流过零时电弧熄灭,之后又重燃,引起电路的震荡,这种“熄灭——重燃”称为电弧间歇接地三、问答题1、请问汤逊理论的实质是什么,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在解释气体放电方面有什么区别?1)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
二次电子主要来源于正离子碰撞阴极,而阴极逸出电子。
二次电子的出现是气体自持放电的必要条件。
二次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气体放电的判据。
流注理论认为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达到某一程度后,电子崩产生的空间电荷使原有电场发生畸变,大大加强崩头和崩尾处的电场。
另一方面气隙间正负电荷密度大,复合作用频繁,复合后的光子在如此强的电场中很容易形成产生新的光电离的辐射源,二次电子主要来源于光电离。
2)汤逊理论主要解释低气压、短气隙的气体放电现象。
流注理论主要解释高气压、长气隙的气体放电现象。
2、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有哪些措施?其原理是什么?一)改善均匀电场1) 改进电机形状以改善均匀电场2u1’ Z2 Z12)利用空间电荷以改善均匀电场3)极不均匀电场用屏蔽改善均匀电场原理:均匀电场的平均击穿电压较不均匀场的平均击穿电压高二)削弱或抑制电离过程1)高电压2)采用强电负性气体3)高真空原理:1)高气压时电子的自由平均行程短,从而削弱或抑制电离过程2)采用强电负性气体,利用电子的强附着效应抑制电离过程3)高真空可以使电子的自由平均行程远大于极间距离,使电离过程几乎成为不可能3、提高液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有哪些措施?其原理是什么?提高液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措施包括加干燥剂去除液体介质中的水分、加祛气剂除去液体介质中的气体和采用“油-屏障”式绝缘以减少液体介质中的杂质含量等措施。
其原理是降低液体介质中的杂质(包括水、气体和固体杂质),提高液体介质的品质,从而达到提高液体介质电气强度的目的。
4、请问提高固体绝缘介质局部放电电压的措施有哪些?绝缘子污闪放电经历四个阶段:积污、受潮、干区形成、电弧的出现和发展等阶段具体形成过程:绝缘子上经长期或短期沉积而形成的污垢,在小雨或下雾时,受潮,当出现了局部干区后,干区两端有电压,在干区处形成强电场,强电场使周围空气中气体电离,且易形成电弧,电弧在电流过零时熄灭,随后又可能复燃,如此熄灭——复燃,扩展——收缩。
就形成了爬电,即污闪放电的形成过程预防:1)清扫表面积污2)采用防污闪涂料处理表面3)采用半导体釉绝缘子6、绝缘子污闪放电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预防?检测技术:1)全电流法原理:外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容性电流基本不变,所以全电流的增加只能是阻性电流的增加2)补偿法原理:用与容性电流相同的信号,经可调放大器后与容性电流抵消,剩余的信号即为阻性电流3)谐波分析法基波法:测基波电流在全电流中的比例和变化即可8、请说明线路防雷的四道防线,并举例说明这四道防线所采取的具体措施?1)防止雷直击导线2)防止雷击塔顶或避雷器后引起绝缘闪络3)防止雷击闪络后转化为稳定的工频电弧4)防止线路中断供电9、防雷保护装置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防雷接地装置作用:避雷针(线)主要防止雷电直击被保护设备避雷器防止输电线路上的侵入波进入变电所防雷接地装置主要是降低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与地之间的电阻,从而减小过电压的值10、为什么要在发电厂和变电站装设进线段保护?其具体措施有哪些?防止雷直击发电厂和变电站及防止雷直击输电线路产生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发电厂和变电站措施:在进线段装避雷线或避雷针,在保护前方装阀式避雷器11、切除小电感负载产生过电压的原因是什么?限制措施是什么?切除小电感负载产生过电压的原因是由于断路器的“截流”现象引起的。
限制切除小电感负载过电压的措施包括降低变压器的特性阻抗、在断路器上并联高值分闸电阻和装设避雷器。
12、切除小电容负载时产生过电压的原因是什么?限制措施是什么?切除小电容负载时负载产生过电压的原因是由于电弧的多次“重燃”引起的。
限制切除小电容负载过电压的措施包括采用不重燃的断路器、并联分闸电阻R(1000—3000欧)以及在线路首末端装设避雷器13、绝缘子污闪放电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预防?绝缘子污闪放电经历四个阶段:积污、受潮、干区形成、电弧的出现和发展等阶段。
具体形成过程如下:绝缘子上经长期或短期沉积而形成的污垢,在小雨或下雾时,容易受潮。
受潮部分电导较大,电流密度大,容易形成干区。
当出现了局部干区后,干区两端有高电压,在干区处形成强电场,强电场使周围空气中气体电离,且易形成电弧。
电弧在电流过零时熄灭,随后又可能复燃,如此熄灭——复燃,扩展——收缩,形成了爬电,即形成污闪放电。
污闪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清扫表面积污、采用防污闪涂料处理表面、采用半导体釉绝缘子、和增大爬电比距。
14、电介质的极化形式有几种?各种极化形式发生场合和特点是什么?类型发生场合特点电子式任何电介质不耗能离子式离子式结构电介质不耗能偶极子式极性电介质耗能夹层介质界面多层介质的交界面耗能空间电荷电极附近15、空载线路合闸产生过电压原因是什么?最严重情况是什么?此时过电压倍数是多少?空载线路中存在电感和电容,合闸时电感和电容组成的电磁振荡形成过电压。
一般情况下过电压倍数是1.5~2倍三项重合闸时过电压最严重此时过电压倍数是316、绝缘配合的根本任务、基本原则和核心问题是什么?根本任务:正确处理过电压和绝缘这一对矛盾原则:综合考虑电气设备在各种情况下能受到的作用电压、电气设备的特性、设备绝缘在各种作用电压下的特性,确定电气设备必要的绝缘水平,使设备造价、维护费用和绝缘故障引起的事故损失达到综合效益最高核心问题:确定各种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
四、计算题1.在330kV 变电所中,变电所有3条出线。
变压器的冲击耐压水平为1000kV ,MOA 的冲击放电电压为700K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