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 建模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6
uml建模方法
一、使用UML建模方法
1、UML基本方法
UML即统一建模语言,它是目前软件建模最流行的方法,是一种表达、理解、可视化、记录和展示系统的方法。
它在系统分析设计的过程中提供统一的视图,能帮助分析人员清楚的了解系统,从而更好的优化系统。
UML建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1)类图结构:用来构建和描述不同对象之间关系的图形,它是面向对象分析的核心,是理解系统架构的窗口;
2)状态图:用来描述系统行为与状态的变化,它能够把一个激动的业务流程分解细节,为系统构思提供依据;
3)活动图:用来描述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行为过程,可以降低复杂的系统的复杂度;
4)部署图:用来描述系统的物理部署情况,可以把抽象的系统行为映射到具体的系统部署;
5)构件图:用来描述系统的构件间的关系及服务,可以帮助把系统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构件;
6)交互图:用来描述不同构件间及操作的同步过程,可以设计系统的动态行为过程。
2、UML建模方法步骤
1)识别系统实体
要对系统进行建模,首先要对由哪些对象构成的实体,以及在不同实体之间是如何交互的进行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及联系。
2)识别系统行为
根据识别的实体,以及各实体间的关系,开始对系统行为进行识别,建立各实体间的交互关系模型,从粗糙的描述到细节描述,把握系统的行为;
3)建立交互模型
最后,根据识别的实体,以及各实体间的关系,把握系统的行为,建立交互模型,来处理每个实体之间的交互,形成最终的系统模型。
UML建模的基本流程与步骤解析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用于软件系统设计的标准建模语言。
它提供了一套丰富的图形符号和规范,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软件系统的结构、行为和交互。
本文将解析UML建模的基本流程与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UML建模的方法和技巧。
1. 确定建模目标与范围在开始UML建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建模的目标和范围。
建模目标可以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结构,也可以是系统中的某个模块或功能。
范围则是指建模所涉及的对象和关系。
明确建模目标与范围有助于提高建模的准确性和效率。
2. 选择合适的UML图形UML提供了多种图形符号,用于表示不同的系统结构和行为。
在进行建模之前,需要根据建模目标选择合适的UML图形。
例如,如果要表示系统的类结构,可以使用类图;如果要表示系统的行为流程,可以使用活动图。
选择合适的UML图形有助于清晰地表达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3. 绘制UML图形在选择了合适的UML图形之后,就可以开始绘制UML图形了。
绘制UML图形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语法,以确保图形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例如,在绘制类图时,需要使用矩形表示类,使用箭头表示类之间的关系。
绘制UML图形时,需要注重细节和准确性,以保证建模的质量。
4. 添加图形的属性和操作在绘制UML图形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添加图形的属性和操作。
属性是指类的成员变量,操作是指类的方法。
添加属性和操作有助于完善系统的结构和行为描述。
例如,在类图中,可以为类添加属性和操作,以描述类的状态和行为。
添加属性和操作时,需要考虑系统的需求和设计约束,以确保建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定义类之间的关系在绘制类图时,需要定义类之间的关系。
UML提供了多种关系符号,用于表示不同的关系类型。
常见的关系类型包括继承、关联、聚合和组合等。
定义类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例如,在类图中,可以使用关联关系表示类之间的关联,使用继承关系表示类之间的继承。
uml规范UML是一种用于建模软件系统的图形化语言,它提供了一套符号和规则,使得软件开发者能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交流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在实践中,使用UML能够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并且能够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
在进行UML建模时,应该遵循一些规范,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UML规范:1. 使用适当的图表类型:UML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图表类型,如用例图、类图、时序图、活动图等。
在建模过程中,应该选择最合适的图表类型来表示系统的不同方面和视角。
2. 使用清晰的命名和注释:在建模过程中,应该使用清晰和有意义的命名来命名模型元素,如类、属性、方法等。
同时,在图表中加入适当的注释,以促进他人对模型的理解。
3. 使用一致的符号和标记:UML提供了一套符号和标记,如箭头、实线、虚线等,用于表示不同的关系和连接。
在建模过程中,应该使用一致的符号和标记,以确保模型的一致性和易读性。
4. 定义明确的关系和连接:在UML中,模型元素之间的关系和连接非常重要。
在建模过程中,应该明确定义和表示不同的关系和连接,如关联、聚合、继承等,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使用适当的颜色和样式:在建模过程中,可以使用适当的颜色和样式来增强模型的可视化效果。
例如,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元素类型,或者使用不同的样式表示不同的模型状态。
6. 使用适当的层次和抽象级别:在建模过程中,应该使用适当的层次和抽象级别来表示系统的不同层次和组成部分。
例如,可以使用包和子系统来组织和管理模型的各个部分。
7. 更新和维护模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系统需求和设计可能会不断变化。
因此,建模过程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和维护模型,以保持其与实际系统的一致性。
总之,UML规范提供了一套准则和规则,帮助软件开发人员有效地建模和设计软件系统。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提高模型的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UML的定义和组成详细介绍⽬录1、UML1.1概述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统⼀建模语⾔) 是为软件系统的制品进⾏描述(specifying)、可视化(visualizing)、构造(constructing)、⽂档化(documenting)的⼀种语⾔。
UML规范⽤来描述建模的概念有: 类、对象、关联、职责、⾏为、接⼝、⽤例、包、顺序、协作,以及状态。
1.2 UML是⼀种建模语⾔建模⽅法 = 建模语⾔ + 建模过程。
建模语⾔定义了⽤于表⽰设计的符号(通常是图形符号);建模过程描述进⾏设计所需要遵循的步骤。
标准建模语⾔UML是⼀种建模语⾔,⽽不是⼀种⽅法,它统⼀了⾯向对象建模的基本概念、术语及其图形符号,为⼈们建⽴了便于交流的共同语⾔。
建模能⼒:建模⽅法 + 领域知识 + 实践1.3 UML语⾔包含三⽅⾯1. UML基本图素:它是构成UML模型图的基本元素。
例如类、对象、包、接⼝、组件等。
2. UML模型图:它由UML基本图素按照UML建模规则构成。
例如⽤例图、类图、对象图、…等。
3. UML建模规则:UML模型图必须按特定的规则有机地组合⽽成,从⽽构成⼀个有机的、完整的UML模型图(well-formed UMLdiagram)。
2、UML⽀持软件体系结构建模为了表达不同的软件开发相关⼈员在软件开发周期的不同时期看待软件产品的不同侧重⾯, 需要对模型进⾏分层。
UML根据软件产品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对软件进⾏分层。
软件的体系结构分解为五个不同的侧⾯,称为4+1视图(view)。
分别是:⽤例视图(Use case view,Scenarios)—场景视⾓逻辑视图(Logical view) — 逻辑视⾓进程(过程)视图(Process view) — 过程视⾓实现(开发)视图(Implementation view) —开发视⾓部署(物理、配置)视图(Deployment view) —物理视⾓每个视图分别关注软件开发的某⼀侧⾯视图由⼀种或多种模型图(diagram)构成模型图描述了构成相应视图的基本模型元素(element)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UML状态图规范说明一、状态图简介状态图(Statechart Diagram)是描述一个实体基于事件反应的动态行为,显示了该实体如何根据当前所处的状态对不同的时间做出反应的。
通常我们创建一个UML状态图是为了以下的研究目的:研究类、角色、子系统、或组件的复杂行为。
状态图用于显示状态机(它指定对象所在的状态序列)、使对象达到这些状态的事件和条件、以及达到这些状态时所发生的操作。
状态机用于对模型元素的动态行为进行建模,更具体地说,就是对系统行为中受事件驱动的方面进行建模(请参见概念:事件与信号)。
状态机专门用于定义依赖于状态的行为(即根据模型元素所处的状态而有所变化的行为)。
其行为不会随着其元素状态发生变化的模型元素不需要用状态机来描述其行为(这些元素通常是主要负载管理数据的被动类)。
状态是对象执行某项活动或等待某个事件时的条件。
对象可能会在有限长度内保持某一状态。
状态具有以下几项特征:二、状态图内容2.1 转移转移是两个状态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当发生指定事件并且满足指定条件时,第一个状态中的对象将执行某些操作并进入第二个状态。
当发生这种状态变更时,即“触发”了转移。
在触发转移之前,可认为对象处于“源”状态;在触发转移之后,可认为对象处于“目标”状态。
转移具有以下几项特征:一个转移可能有多个源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它将呈现为一个从多个并行状态出发的结合点;一个转移也可能有多个目标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它将呈现为一个到多个并发状态的叉形图。
2.2 事件触发器在状态机环境中,事件是指可触发状态转移的激励的发生。
事件可能包括信号、调用、时间推移或状态变更。
信号或调用可能具有其值可用于转移的参数,其中包括警戒条件和操作的表达式。
也可能会有无触发器的转移,这样的转移没有事件触发器。
这种转移也被称为完成转移,它们在源状态完成其活动后将被隐含触发。
2.3 警戒条件当转移的触发事件发生时,将对警戒条件进行求值。
只要警戒条件不重叠,就可能会有来自同一源状态并具有同一事件触发器的多个转移。
一、课程概述在软件工程领域,UML建模和设计模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UML 建模是一种用于描述、设计和分析软件系统的标准化方法,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语言来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设计模式则是一种解决特定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它们描述了在特定情境下可重复使用的解决方案。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UML建模和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UML建模和设计模式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这两个重要概念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技巧,提高软件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UML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2. 掌握UML建模在软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技巧3. 掌握常见的设计模式及其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4. 能够运用UML建模和设计模式进行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三、课程大纲1. UML建模基础1.1 UML概念和分类1.2 UML建模的基本元素1.3 UML建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UML建模进阶2.1 UML时序图和用例图2.2 UML类图和对象图2.3 UML活动图和状态图3. 设计模式概述3.1 设计模式的定义和分类3.2 设计模式的原则和使用场景4. 创建型模式4.1 单例模式4.2 工厂模式4.3 建造者模式5. 结构型模式5.1 适配器模式5.2 装饰者模式5.3 组合模式6. 行为型模式6.1 观察者模式6.2 命令模式6.3 策略模式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案例以及演示操作,结合学生的课堂讨论和作业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五、课程评估1. 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2.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3.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六、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对于希望从事软件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学生来说,掌握UML建模和设计模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uml用例规约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领域的建模语言,它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描述软件系统的不同方面。
其中,用例规约是 UML 中用例模型的一部分,用于详细定义系统的功能需求。
用例规约中包含了用例名称、参与者、前置条件、后置条件、基本流程以及可选的替代流程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用例规约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含义。
一、用例名称用例名称应简洁明确地描述该用例的功能。
例如,对于在线购物系统,一个用例的名称可以是“用户下单”。
二、参与者参与者是指与系统进行交互的实体,可以是人、其他系统或外部设备等。
在用例规约中,列出参与者的名称和对其的简要描述,以便清楚地了解使用该用例时所涉及的角色。
三、前置条件前置条件是指执行该用例前必须满足的条件。
例如,对于“用户下单”的用例,前置条件可能包括用户已登录到系统并选择了要购买的商品。
四、后置条件后置条件是指执行该用例后的系统状态或结果。
例如,对于“用户下单”的用例,后置条件可能包括生成订单并跳转到支付页面。
五、基本流程基本流程描述了用例的主要执行步骤。
通常按照时间顺序,从开始到结束依次描述每个步骤。
在描述基本流程时,可以使用活动图或流程图等图形工具来更好地展示。
六、可选的替代流程替代流程描述了在特定情况下,用例的执行可能会走不同的流程路径。
例如,在“用户下单”的用例中,用户可能会取消订单或选择使用优惠券等。
这些情况可以在替代流程中进行描述。
除了上述几个部分外,用例规约还可以包含其他内容,如预置条件、扩展点、例外处理和相关文档等。
这些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项目进行适当的扩展。
在编写用例规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用例规约的准确性和清晰性,避免模糊或歧义的描述。
2. 用例名称应该简明扼要,能够准确地传达该用例的功能。
3. 参与者的身份和角色应该明确定义,以便准确描述用例的执行者和相应的交互。
4. 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应该具体明确,并确保执行用例时满足前置条件,可以达到预期的后置条件。
UML活动图中的条件与循环建模的实用技巧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活动图是一种常用的软件工程建模工具,用于描述系统中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行为。
在活动图中,条件和循环是常见的建模需求,通过合理的建模技巧可以更好地表达系统的逻辑和流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读者在UML活动图中进行条件和循环建模。
一、条件建模技巧1. 使用分支节点:分支节点是活动图中用于表示条件分支的重要元素。
在条件分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个分支节点将流程分为多个不同的路径。
每个路径代表一个可能的条件结果。
通过将条件和结果标记在分支节点上,可以清晰地表示每个路径的逻辑关系。
2. 使用决策节点:决策节点是活动图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用于表示条件的判断。
决策节点通常与分支节点配合使用,用于确定哪个路径将被选择。
在决策节点上,可以使用条件表达式或者关键字来表达条件的判断逻辑。
3. 使用合并节点:合并节点是活动图中用于表示条件合并的元素。
在条件合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个合并节点将多个路径合并为一个。
合并节点通常与分支节点配合使用,用于将多个条件分支的结果合并为一个结果。
通过将合并节点放置在各个路径的汇合点上,可以清晰地表达条件合并的逻辑关系。
二、循环建模技巧1. 使用循环节点:循环节点是活动图中用于表示循环的元素。
在循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个循环节点将一段操作流程循环执行。
循环节点通常与条件节点配合使用,用于判断是否继续循环。
通过将循环节点的边界条件和循环体内的操作流程清晰地表达,可以更好地建模循环逻辑。
2. 使用自循环边:自循环边是活动图中用于表示自循环的边。
在某些情况下,循环的条件可以直接在循环节点的边上进行标记,而不需要使用条件节点。
通过在自循环边上标记循环的条件表达式,可以简化循环建模的过程。
3. 使用停止条件:在循环建模中,停止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在循环节点或者循环体内的操作流程中添加停止条件,可以明确循环何时结束。
UML活动图中的条件与循环建模技巧与实际应用案例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用于软件系统建模的标准化语言,其中活动图是一种常用的建模工具,用于描述系统中的活动流程。
在活动图中,条件和循环是两个重要的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系统的行为。
本文将探讨UML活动图中条件和循环的建模技巧,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来加深理解。
条件是活动图中常用的控制流元素,用于描述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行为。
在活动图中,条件通常表示为菱形,并与相应的控制流相连。
条件的建模技巧包括使用合适的条件表达式和选择合适的控制流。
在建模条件时,我们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应该能够准确地描述系统的状态转换条件。
例如,当一个系统需要判断一个变量是否大于10时,我们可以使用“变量> 10”的表达式来表示。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逻辑运算符(如与、或、非)来组合多个条件,以更精确地描述系统的行为。
选择合适的控制流也是条件建模的重要技巧之一。
在活动图中,我们可以使用直线、虚线和箭头等不同类型的控制流来表示不同的行为。
例如,当条件为真时,我们可以使用实线箭头表示正常的流程;当条件为假时,我们可以使用虚线箭头表示异常的流程。
选择合适的控制流可以使活动图更加清晰易懂,有助于读者理解系统的行为。
循环是活动图中另一个重要的建模技巧,用于描述系统中的循环行为。
在活动图中,循环通常表示为圆形,并与相应的控制流相连。
循环的建模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循环类型和确定循环的终止条件。
在建模循环时,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循环类型。
在UML活动图中,常用的循环类型包括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
选择合适的循环类型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系统的行为。
例如,当循环次数已知时,我们可以使用for循环;当循环条件需要在循环体内部判断时,我们可以使用while循环;当循环至少执行一次时,我们可以使用do-while循环。
确定循环的终止条件也是循环建模的关键技巧之一。
一、数据库模简介二、数据建模元素................................................................................1、表(T able)2、表索引(T able Index)3、表触发器(Table Trigger)4、表约束(T able Constraint)5、视图(View)6、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三、数据建模实例四、总结一、数据建模简介数据建模不仅可以对象的属性建模(比如E-R图),也可以对数据的行为建模(比如触发器Trigger、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设计到如下几个概念:模式Schema、主键Primary、外键Foreign key、关系Relationship、约束constraint、索引Index、触发器Trigger、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视图View。
二、数据建模元素1、表(Table)表是关系数据库最基本的模型结构。
如下图表的主键:InventoryID表的外键:WarehouseId,关联到表Warehouse的主键可以设置Table的数据库类型,如下图也可以设置表空间,如下图2、表索引(Table Index)指按表文件中某个关键字段或表达式建立记录的逻辑顺序。
它是由一系列记录号组成的一个列表,提供对数据的快速访问。
索引不改变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3、表触发器(Table Trigger)当对某一表进行诸如UPDATE、INSERT、DELETE 这些操作时,SQL Server 就会自动执行触发器所定义的SQL 语句,从而确保对数据的处理必须符合由这些SQL 语句所定义的规则。
触发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其能够实现由主键和外键所不能保证的复杂的参照完整性和数据的一致性4、表约束(Table Constraint)通过对列的约束,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UML类图的建模细节与规范实战分享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用于软件系统设计、描述和分析的标准建模语言。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UML类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展示系统的结构和关系,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进行软件设计和开发。
本文将分享一些UML类图建模的细节和规范实战经验。
1. 类与对象的关系在UML类图中,类和对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类代表一类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而对象则是类的实例。
在建模过程中,我们需要清晰地定义类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注意类与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
关联关系表示类之间的相互连接,可以是单向的、双向的或者多重的。
在建模时,要明确关联的名称、方向和多重性,以便更好地描述类之间的交互。
其次,要注意类与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
依赖关系表示一个类的实现需要另一个类的支持,通常体现为方法的参数或者返回值。
在建模时,要明确依赖的方向和类型,以便更好地理解类之间的依赖关系。
2. 类的属性与方法在UML类图中,类的属性和方法是描述类的重要元素。
属性表示类的特征和状态,而方法表示类的行为和操作。
在建模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合理地定义类的属性和方法。
首先,要注意属性的可见性。
属性可以是公有的、私有的或者受保护的,这取决于属性是否对外可见和可访问。
在建模时,要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要求,合理地定义属性的可见性。
其次,要注意方法的命名和参数。
方法的命名应该具有一定的规范和语义,以便更好地理解方法的功能和用途。
同时,方法的参数也需要明确定义和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方法的输入和输出。
3. 继承与接口在UML类图中,继承和接口是描述类之间关系的重要机制。
继承表示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而接口表示一个类实现了一组特定的方法。
在建模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地使用继承和接口。
首先,要注意继承的使用。
继承应该符合"是一个"的关系,即子类是父类的一种特殊情况。
在建模时,要明确类之间的继承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展示类之间的层次结构。
UML统一建模语言(一)概述289 次浏览评价:好中差UML(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建模语言,是第三代用来为面向对象系统的产品进行说明、可视化和编制文档的方法。
首先说明本人所介绍的uml是从软件行业的角度说的。
一个人通常只能说出心中所想的80%,但对方听到的最多只能是60%,听懂的却只有40%,结果执行时,只有20%了。
你心中的想法也许很完美,但下属执行起来却差之千里,这是由"沟通的漏斗"造成的,克服这一"漏斗"现象,那么交往的效率和质量会高很多。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主要任务就是让沟通更简明,正所谓有图有真像。
UNL的重要内容可以由下列五类视图(共9种图形)来定义:1. 用例(Use Case)图:对系统的使用方式(或功能)分类2. 类(Class)图:显示类及其类之间的相互关系3. 对象(Object)图:显示对象及其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4. 活动(Action)图:显示人或对象的活动,类似流程图5. 状态(Station)图:显示生命周期比较复杂对象的各种状态6. 协作(Collaboration)图:显示在某种情形下对象之间发送的消息7. 时序(Sequence)图:与协作类似,强调顺序8. 部署(Deploy)图:显示安装已完成系统的机器、过程和部署软件9. 组件(Component)图:显示可重用的组件(对象或子系统)及其接口第一类用例视图(Use case View)强调从用户角度描述看到的或需要的系统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
包括用例图,用来描述系统功能。
第二类静态视图(Static View)展现系统的静态或结构组成及特征,包括类图、对象图。
类图(Class Diagram)描述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
不仅定义系统中的类,表示类之间的联系如关联、依赖、聚合等,也包括类的内部结构(类的属性和操作)。
类图是以类为中心来组织的,类图中的其他元素或属于某个类或与类相关联对象图(Object Diagram)是类图的实例,几乎使用与类图完全相同的标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uml2.0规范篇一:uml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熟悉软件建模工具powerdesigner的安装和使用,使用powerdesigner绘制用例图,熟悉用例文档的编写,掌握系统需求模型的构造过程;学习使用powerdesigner绘制类图。
二、实验内容1.根据如下场景构造需求模型,使用powerdesigner绘制用例图,撰写用例“在线预订客房”和“前台预订客房”的用例描述文档,并进行模型检查。
某酒店订房系统描述如下:(1)顾客可以选择在线预订,也可以直接去酒店通过前台服务员预订;(2)前台服务员可以利用系统直接在前台预订房间;(3)不管采用哪种预订方式,都需要在预订时交相应订金;(4)前台预订可以通过现金或信用卡的形式进行订金支付,但是网上预订只能通过信用卡进行支付;(5)利用信用卡进行支付时需要和信用卡系统进行通信;(6)客房部经理可以随时查看客房预订情况和每日收款情况。
2.某电话公司决定开发一个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功能如下:(1)浏览客户信息:任何使用internet的网络用户都可以浏览电话公司所有的客户信息(包括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
(2)登录:电话公司授予每个客户一个账号。
拥有授权账号的客户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页面设置个人密码,并使用该账号和密码向系统注册。
公司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登录对客户信息进行管理。
(3)修改个人信息:客户在系统中注册后,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或者使用系统提供的页面对个人信息进行修改。
(4)删除客户信息:只有公司的管理人员才能删除不再接受公司服务的客户的信息。
绘制该系统的用例图。
3.根据如下描述绘制类图:某商场会员管理系统包含一个会员类(member),会员的基本信息包括会员编号、会员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地址等,会员可分为金卡会员(goldmember)和银卡会员(silvermember)两种,不同类型的会员在购物时可以享受不同的折扣;每个会员可以拥有一个或多个订单(order),每一个订单又可以包含至少一条商品销售信息(productitem),商品销售信息包括订单编号、商品编号、商品数量、商品单价和折扣等;每一条商品销售信息对应一类商品(product),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商品单价、商品库存量、商品产地等。
uml规范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是一种用于软件工程的图形化建模语言,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式来描述、可视化、构造和文档化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UML 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验证等阶段。
UML 规范是对 UML 语言及其使用的标准化描述,它定义了UML 中的各种元素、符号、关系和图形,以及它们的语义和语法规则。
UML 规范的目标是提供一个通用的语言和工具集,使软件工程师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系统的结构和行为,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开发和交流。
UML 规范按照不同的维度对 UML 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描述。
以下是 UML 规范中的一些主要内容:1. 元素和符号:UML 定义了一系列的元素,如类、对象、接口、关联、属性和操作等,以及它们在图形表示中所使用的符号。
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定规则和语义。
2. 图形表示:UML 规范描述了各种图形的绘制方式和布局规则,如类图、对象图、活动图、时序图、状态图等。
这些图形提供了不同层次和角度的系统视图,有助于理解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3. 关系和连接:UML 规范定义了各种关系和连接方式,如关联、继承、依赖、实现等。
这些关系和连接表示了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依赖,有助于描述系统的模块化和协作。
4. 语义和语法:UML 规范描述了不同元素和关系的语义和语法规则,以确保 UML 图形和文档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这些规则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 UML 是非常重要的。
5. 扩展和定制:UML 规范还提供了一定的扩展和定制机制,使用户能够根据特定的需求和领域进行自定义的建模。
这些扩展和定制能够使 UML 更加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软件工程方法。
总的来说,UML 规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语言和方法,使软件工程师能够更好地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
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图形表示和符号,还定义了各种关系和语义规则,以支持系统的描述和文档化。
在实际应用中,遵循 UML 规范能够提高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效率,并提高系统的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
UML建模课程设计目录1 引言 (4)2 UML概述 (4)2.1 UML简介 (4)2.2 UML模型图的构成 (4)2.3UML事物 (4)2.3.1构件事物 (5)2.3.2行为事物 (5)2.3.3分组事物 (5)2.3.4注释事物 (6)2.4 UML图及特征 (6)2.4.1 用例图 (6)2.4.2 类图 (6)2.4.3 对象图 (6)2.4.4 时序图 (6)2.4.5 协作图 (7)2.4.6状态图 (7)2.4.7活动图 (7)2.4.8组件图 (7)2.4.9配置图 (8)3 UML结合实例分析 (8)3.1 需求分析 (8)3.1.1系统开发需求 (8)3.1.2系统功能需求 (8)3.2 UML建模分析 (9)3.2.2类图 (10)3.2.3 活动图 (11)3.2.4 顺序图 (12)3.2.5 协作图 (13)3.2.6 状态图 (14)3.2.7 组件图 (15)3.2.8 部署图 (15)4 总结 (16)1 引言建模是开发优秀软件所有活动的核心部分。
在开发中利用UML来编制系统蓝图,并与仓库管理系统开发的特色相结合,提出了自己的一套UML的建模过程。
基于这个过程来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
运用UML建模思想与各种模型对仓库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描述。
2 UML概述2.1 UML简介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为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提供统一的、标准的、可视化的建模语言。
适用于描述以用例为驱动,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软件设计的全过程。
UML的定义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个部分。
UML语义:UML对语义的描述使开发者能在语义上取得一致认识,消除了因人而异的表达方法所造成的影响。
UML表示法:UML表示法定义UML符号的表示法,为开发者或开发工具使用这些图形符号和文本语法为系统建模提供了标准。
2.2 UML模型图的构成事物(Things):UML模型中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是具有代表性的成分的抽象关系(Relationships):关系把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图(Diagrams ):图是事物和关系的可视化表示2.3UML事物UML语言的事物,包括四类:结构事物:语言的静态构成要素,有7种:类和对象、接口、主动类、用例、协作、构件、节点。
简述uml的使用准则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用于软件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标准建模语言。
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法来描述、可视化、规范和文档化系统的各个方面。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UML被广泛应用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结构设计、行为建模等方面。
在使用UML时,有一些准则和规范需要遵守,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些UML的使用准则:1. 选择合适的图形符号:UML提供了多种图形符号,如类图、用例图、时序图等。
在选择图形符号时,应根据需求和目的来决定使用哪种图形符号,以清晰地表达系统的不同方面。
2. 保持简洁:在设计UML模型时,应避免过多的细节和冗余信息。
只关注系统的关键特性和交互,以便于理解和沟通。
3. 使用一致的命名规范:在命名类、方法、属性等元素时,应使用一致的命名规范,以便于他人理解和使用。
命名应具有描述性,并遵循相关的编码规范。
4. 使用适当的关系和连接:在类图中,使用适当的关系和连接来表示类之间的关系。
例如,使用关联关系表示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使用继承关系表示类之间的继承关系。
确保关系和连接的使用符合设计意图。
5. 使用注释和文档:在UML模型中,使用注释和文档来解释和说明模型的各个部分。
注释和文档应具有清晰的语言和格式,以便于他人理解和参考。
6. 使用合适的图例:在UML模型中,使用合适的图例来解释和说明模型的各个元素和关系。
图例应具有清晰的标签和说明,以便于他人理解和使用。
7. 遵循UML标准:UML有一套标准规范,包括符号、语法和语义等方面。
在使用UML时,应遵循这些标准规范,以确保模型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8. 使用工具支持:在设计和开发UML模型时,可以使用专业的UML 建模工具来辅助。
这些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特性,可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使用UML建模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准则和规范。
这些准则和规范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有助于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北京市网上审批市级平台项目
UML 建模规范
版本 <1.0>
Confidential 长天集团, 2013-3-29 Page 1 of 6
UML 建模规范
1.简介
1.1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是说明项目北京市网上审批市级平台项目使用MagicDraw进行需求建模的规范。
1.2参考资料
2.建立模型
2.1建立包 Package
在model “data”下建立“用例”和“角色”包。
2.1.1用例包
用例包是用例、参与者、关系、图和其他包的集合,通过将用例模型分成若干个较小的部分来建立用例模型。
用例模型可以组织为一个有层次的用例包结构,而主角或用例是该结构中的“树叶”。
用例包的层数
使用该技术时必须决定总共使用几级包。
经验表明每个用例包都应当包括大约3 至10 个较小的单元(用例、参与者或其他包)。
下表给出了一些建议,说明在给定用例和参与者的数量时,您应当使用多少包。
因为不可能提供精确的指南,所以建议的数量有所重叠。
·0-15:不需要用例包。
·10-50:使用 1 层用例包。
Confidential 长天集团, 2013-3-29 Page 2 of 6
·> 25:使用 2 层用例包。
用例包的组成
包由包或类组成,表示包与包之间的关系。
包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分层结构。
用例包中可以包括以下对象:
参与者 Actor。
角色关系:用用例图表示。
用例 Use Case :
用例图 Use Case Diagram 。
活动图 Activity Diagram :用来表示流程。
本项目中,用例包的层次结构定义如下:
⏹第一级:按业务领域定义包。
例如:在线服务;协同办公;网上监察等
⏹第二级:按各业务领域下叠子系统定义包。
例如:业务数据采集系统、数据
报送软件等。
⏹第三级:如果需要继续分类,则定义第三级用例包。
⏹最底层包下,包括用例。
各元素下所含内容
⏹第一级:在“Specification-Documentation”属性下,简要介绍该业务域。
⏹第二级:在子自系统包的“Specification-Documentation”属性下,进行该子
系统的总体信息描述,包括:
◆一、概述:描述子系统主要功能。
例如:业务采集系统主要是采集北京
市各委办局业务事项的静态信息,系统部署在市级平台,供各委办局登Confidential 长天集团, 2013-3-29 Page 3 of 6
陆使用。
◆二、.业务术语
如:事项属性:本系统的业务事项的属性有三种:业务事项基本信息、
业务环节信息、子类信息。
其中业务事项基本信息和业务环节信息是业
务事项的必有属性,而子类信息是可选属性。
◆三、业务概念。
例如:1.行政许可事项静态信息:政许可事项包括许可事项静态基础信
息、行政许可事项子类信息和行政许可事项办理过程基准信息三部分。
许可事项静态基础信息对许可事项进行了描述,并规定了许可事项的基
准过程,许可事项的办理信息同基准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发现其中存在
的问题。
◆四、公共业务规则,例如
.业务事项编码大项规则:8位长,前四位为四位委办局编码,第五位按
业务事项类型为A、B、C,第六位为三位的大项流水号。
当有其他文档描述公共业务规则时,可引用相关文档,例如:见(网上
审批业务编码规则)。
⏹第二级(子系统)包下,包括以下对象:
◆实体包:包含业务实体与实体类图;Name: 与CDM的实体名相同,
Stereotype: «Entityl»。
◆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如果有必要,可以在用例包或用例下创建活动
图,用来表示工作流程。
◆状态图:状态机(可选)
◆System boundary (如果需要)
Confidential 长天集团, 2013-3-29 Page 4 of 6
◆用例与用例图。
如果有system boundary,则用例与用例图在system
boundary 下。
用例图:在相应的用例包中创建用例图。
在用例图中,actor与usecase之间的关系用“Association”,关联的方向根
据具体情况而定。
用例之间的关系包括以下三种:include,extend,generalization。
⏹每个用例下包括一个边界类、一个控制类。
一个或多个时序图。
◆边界类:Name: B+“-”+ 用有意义的中文命名;Stereotype: «boundary»
◆控制类:Name: C+“-”+ 用有意义的中文命名;Stereotype: «Control»
◆时序图:首先画启动执行的Actor;根据业务流程描述逐步地定义对象;
实现对象间的消息连接。
在定义消息时,必须有名称和所执行的操作描
述。
2.1.2角色包
在 data下建立包,命名为“主角”。
将模型中所有的Actor放在该包中。
在该包中建立用例图,用于表示角色关系,既系统中actor 之间的关系。
只使用泛化关系。
Name: 以有意义的中文命名
Stereotype: Actor
Documention: 对该主角进行解释
Confidential 长天集团, 2013-3-29 Page 5 of 6
3.用例文档构成
用例描述应包括如下各个组成部分:
名称:名称应该表明用户的意图或用例的用途,如“XX申请”。
标识符[可选]:唯一标识符,如"UC1701",在项目的其他元素(如类模型)中可用它来引用这个用例。
描述:概述用例的几句话。
前置条件:一个条件列表,如果其中包含条件,则这些条件必须在访问用例之前得到满足。
基本操作流程:参与者在用例中所遵循的主逻辑路径。
因为它描述了当各项工作都正常进行时用例的工作方式,所以通常称其为适当路径(happy path) 或主路径(main path) 。
可选操作流程:用例中很少使用的逻辑路径,那些在变更工作方式、出现异常或发生错误的情况下所遵循的路径。
在一个USECASE中,基本流程只有一个,可选操作流程可以有多个,用不同的命名加以区别。
例如
可选操作流程A:XXX
可选操作流程B:XXX
后置条件:一个条件列表,如果其中包含条件,则这些条件将在用例成功完成以后得到满足。
业务规则:
补充说明
Confidential 长天集团, 2013-3-29 Page 6 of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