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
- 格式:pdf
- 大小:331.63 KB
- 文档页数:7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和实现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需要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应运而生,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构建的分布式、自组织、多传感器节点协作的网络系统。
WSN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数据处理节点和控制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整体。
每个传感器节点都具有一定的自主处理能力和通信能力,并能够自我组织形成网络。
传感器节点通常由微处理器、传感器、存储器和无线模块等构成。
二、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通常需要设计以下几个部分:1. 传感器网络部分传感器网络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由传感器节点和基站组成。
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
基站则负责接收、处理和传输数据。
2. 数据处理部分数据处理部分主要负责对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存储等操作。
这个部分需要使用一些数据处理技术和算法,如数据压缩、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
3. 数据显示部分数据显示部分主要是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这个部分需要使用一些可视化工具和技术,如Web技术、图表控件、地图等。
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法在实现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节点的选择和部署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节点对于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精度至关重要。
传感器节点的部署也需要经过仔细的规划和布局。
2. 通信协议的选择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如ZigBee、WiFi、LoRa等。
通信协议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能耗、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摘要:本系统设计并实际制作了由1个监测终端和2个探测节点组成的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
该装置以超低功耗MSP430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FSK调制方式,及简化TCP/IP通信协议,采用并联非门驱动电路驱动天线发射FSK信号,采用低功耗高灵敏度解调芯片MC13156解调FSK信号,在实现终端与节点直接通信距离达到40cm功能之外,终端通过近距离节点的转发实现与距离50cm以上的节点进行正确通信。
系统环境监测响应快速,时延不大于1.5S。
此外,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易于操作。
关键词:MSP430单片机通信协议低功耗FSK调制一、系统方案系统要求:题目要求设计制作一个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实现对周边温度和光照信息的探测。
系统需考虑环境信息采集电路、信息调制电路、调制信号的驱动及其发送电路、接收解调电路、信息恢复电路和供电电路的设计及制作。
此外,系统作为一个通信网络,网络间通信协议的构造也是重中之重。
1. 调制方式的选择及论证方案一:采用振幅键控(ASK)调制方式。
调制解调电路简单且易于调试,但其抗干扰能力差,易于受增益变化的影响。
方案二:采用相移键控(PSK)调制方式。
PSK相移键控调制技术在数据传输中,尤其是在中速和中高速的数传机(2400bit/s~4800bit/s)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移键控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在有衰落的信道中也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方案三:采用频移键控(FSK)调制方式。
实现电路比较容易,抗噪声和抗衰减性能好,稳定可靠,是中低速数据传输最佳选择。
为使远距离通信,应该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调制方式,因此否决方案一。
而方案二对应的解调电路复杂,无形中增加了系统的功耗,且其调试繁琐,增加了系统调试的难度及延长调试时间。
综合距离和功耗因素,选择方案三,采用FSK 调制方式。
2. 接收电路的选择及论证方案一:由集成锁相环搭建FSK解调电路。
用CDHC7046锁相环实现FSK 解调电路,只需外接部分电容等元器件便可,调试方便,解调输出稳定。
在电子设计竞赛中,单片机、FPGA、嵌入式处理器、DSP都可以使用,但对于每个参赛队,如果要求单片机、FPGA、嵌入式处理器、DSP全部都掌握,而且能够在竞赛中熟练的使用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分析历届获奖作品,大多数的作品采用“单片机+FPGA”都可以完成。
嵌入式处理器(俗称的ARM)多是作为一款性能更好的单片机使用,没有使用操作系统。
DSP在获奖作品中也有使用。
1.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选型单片机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应用最多的微控制器,从往届获奖作品中来看,有各种不同型号的单片机在作品中被使用,如:AT89C52、AT89S51、AT89S52、MSP430F1611、MSP430F2274、Atmega128、PIC16F628A、ADuC841、C8051F022、W78E51B等等。
根据竞赛要求,单片机(包括FPGA、ARM、DSP)最小系统是可以采用成品板的,通常在赛题要求中会对其提出一些限制性的要求,如“最小系统”主要包含单片机、ADC、DAC、存储器等。
随着新技术新器件的出现,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专家组讨论认为竞赛涉及的“最小系统”内涵应随着技术发展而变化,对于这个问题要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可以通过竞赛命题具体的约束条件予以调控。
责任专家们建议不宜统一给出明确的“最小系统”定义,这样可能会限制学生、束缚命题,但也必须以合适的方式及早向社会表明专家组的基本态度,如竞赛命题对今年的竞赛作品将增加“性价比”与“系统功耗”指标要求,以此方式间接调控参赛学校对准备“万能化”竞赛装置的攀比追逐。
在命题要求中引入“性价比”指标要求,这项建议对于调控“最小系统”使用具有积极作用。
本着节能原则,专家提出设计作品应有“系统功耗”的指标要求。
“系统功耗”是“性价比”的某一量化评测指标,增加这两项指标要求,得到了专家们的普遍首肯。
(/news.asp)根据增加的“性价比”与“系统功耗”这两个指标的要求,设计时应根据赛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包括FPGA、ARM、DSP)最小系统,采用不同的最小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由许多分布式传感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每个节点都配备有传感器、处理器和通信装置,能够自组织形成一个网络并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参数、控制环境污染、预警环境灾害等,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大气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用于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的监测。
通过布设在城市各处的传感器节点,可以实时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并为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2. 水质监测在水质监测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通过在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中布设传感器节点,实时监测水质的各项指标,如水质的浊度、PH值、溶解氧含量等,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保障水源的安全。
3. 土壤监测农业生产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应用于土壤监测领域,通过在农田中布设传感器节点,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温度、PH值等参数,为合理施肥、浇水等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用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监测,包括植被覆盖、动植物分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有助于科学评估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决策支持。
5. 灾害预警与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还可以用于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和监测,如地震、山体滑坡、洪涝等灾害。
通过在潜在灾害地区中布设传感器节点,能够实时监测地质变化、水位变化等情况,并及时预警,减少灾害给人们的损失。
1. 高效性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提高了环境监测的效率。
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需要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等步骤,费时费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可以大大简化监测过程,提高监测效率。
2. 网络覆盖广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根据监测需要自由布设传感器节点,灵活性强,能够实现对复杂地形、大范围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提高了监测的覆盖范围。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高频知识点出题分析作者:张珂唐建祥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01期摘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目前在各个高校蓬勃开展,出题分为7个方向,很多题型牵涉到高频知识点,例如高频无线类、信号源类、放大器类和仪器仪表类等,且难度较大。
文章分析了这些题型的特点、解决方案,并就如何提高学生竞赛水平,对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教学措施。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高频知识点中图分类号:G642 7 文献标识码:ACollege Students Electronic Design ContestHigh-frequency Knowledge Points AnalysisZHANG Ke, TANG Jianxiang(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Abstract National undergraduate Electronic Design Contest is currently flourished in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opic is divided into seven directions, many questions involving high-frequency knowledge, such as high-frequency radio category, source type, class and instrumentation amplifiers, etc., and the difficulty larg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kinds of questions, solutions, and ho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tudent competitions,presents some teaching measures for teaching work.Key words electronic design; contest; high-frequency knowledge1 高频无线类题目分析每年高频无线类题目的具体要求可参考文献2,下面对此做个具体分析:1.1 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第2届,1995年C题)这是一题典型的无线通信控制题,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组成,发射有编码、调制和发射功放等,接收有放大、解调和解码等;题目要求工作频率为6~10MHz中任选一种,调制方式为AM、FM或FSK等任选一种,收发距离不小于10m。
2011年题目清单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基于自由摆的平板控制系统智能小车(C题)LC谐振放大器(D简易数字信号传输性能分析仪(E题)帆板控制系统(F题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G题)波形采集、存储与回放系统(H题) 2009年题目清单:A题--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B题--声音导引系统C题--宽带直流放大器D题--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E题--电能收集充电器F题--数字幅频均衡功率放大器G题--低频功率放大器H题--LED点阵书写显示屏I 题--模拟路灯控制系统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A 音频信号分析仪B 无线识别C 数字示波器(D 程控滤波器(E 开关稳压电源(F 电动车跷跷板(G 积分式直流数字电压表(H 信号发生器(I 可控放大器(J 电动车跷跷板(第七届(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正弦信号发生器(A题)2、集成运放测试仪(B题)3、简易频谱分析仪(C题)4、单工无线呼叫系统(D题)5、悬挂运动控制系统(E题)6、数控恒流源(F题)7、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G题)2003年A题:电压控制LC振荡器下载B题:宽带放大器下载C题: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下载D题:简易逻辑分析仪下载E题:简易智能电动车下载F题: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下载主要题目类型:1、电源:开关电源、并网发电、电能收集充电、数控电源2、信号产生、处理、显示:模拟滤波器、数字滤波器、眼图、谐振放大器、宽带放大器、程控滤波器、压控LC振荡、可控放大器3、小车:电机控制:自由摆、帆板控制、电动车跷跷板、悬挂运动控制系统4、无线电: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单工无线呼叫系统、无线识别5、仪器、仪表: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简易逻辑分析仪、简易数字信号传输性能分析仪、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波形采集、存储与回放系统。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摘要:当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
加强环境监测,建立环保系统意义重大。
基于 ZigBee 双向无线通讯技术的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系统 ZigBee 的通信模块选用的芯片型号为 CC2530,系统网关的通信模式选用 GPRS模式,并利用数据分析模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在线实时处理.经测试,设计环境实时采集监测系统能够稳定运行,能够实时获取数据并通过系统的网管在系统的服务器端实时更新,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视。
关键词:ZigBee;无线传感网络;传感器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农业种植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从之前的小面积种植演变为了如今的大规模,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配合人工劳作进行种植。
传统的环境监测系统布线成本高,抗干扰性差,增加新监测点时必须改变物理线路,工序复杂,维护难度大。
当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
每年因环境问题造成全球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酸雨造成了大量植物的坏死、污水的排放造成了人员伤亡及海水负营养化、许多岛国因温室效应造成的海平面上涨而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一、无线传感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技术特点1、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每个节点采集到两种数据,是某一段区域的数据。
因为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大部分是静态数据,对于环境感知而言,动态数据才是最重要的。
这就要求节点自身能对先前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过滤筛选,分离出有用的数据再传输给相邻的网关节点。
主机进行决策需要融合传感器节点的数据。
2、数据发送模式。
每个节点都有要具备接收和发射功能,实现数据的传输通信。
因为实际环境复杂,多数情况时比较恶劣的,要保证稳定可靠地无线收发数据,需要对天线、发射功率、灵敏度、收发距离设计。
多种数据发送模式的配合使用。
数据异常时的实时跟踪发送、数据稳定时的定时发送、工作人员发指令进行查询时的数据及时发送,不仅能使处理器得到休眠,降低了功耗,提高了使用寿命,还有效避免了大量无用数据的产生,有效提高了处理器的运行速度。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设计摘要:简要介绍一种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设计方案,给出收发电路、通信协议和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法。
该装置可对周边多点环境温度、光照等环境信息进行探测,实现各探测点与监测终端之间信息的无线传输。
关键词: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设计0 引言在很多情况下,监控中心都需要对周边及关键位置的环境信息(如温度、照度、湿度等)进行监测和处理。
各探测点信息采用有线传输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但受建筑物装修要求和环境障碍等因素限制,不宜采用有线方式传输时,使用无线方式传输无疑是一种经济适用的选择。
本装置要求能在5秒钟内完成对255个探测节点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的无线探测,并自动巡回或手动选择显示相关环境信息。
1 系统方案设计根据设计要求,为便于对周边多点环信息进行探测,实现监测终端与各探测节点之间信息的无线传输,本装置由探测节点分机和监测终端两大部分组成。
探测节点分机由单片机、温度检测电路、照度检测电路、无线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等组成;监测终端由单片机、无线发射电路、无线接收电路和显示电路等组成。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各探测节点分机完成对环境温度和照度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并适时向监测终端和邻近检测节点发送信息;监测终端完成探测命令的发布、探测信息的处理、存储与显示。
1.1 信息传送与转发方案为防止某个探测节点在上传信息时发生碰撞,系统采用“时分复用”信道的通信方式。
约定每个节点必须在规定的时隙δt内完成信息发送。
某个节点接收到监测终端发来的“探测命令”时,或接收到邻近节点转来的第一个“探测命令”时。
启动定时,定时时间到便开始发送信息。
定时时长根据每个节点地址不同或是否能直接接收终端“探测命令”为依据决定。
当监测终端需要探测环境温度和照度信息时,便以广播通信方式向各个探测节点发布“探测命令”。
能直接接收终端“探测命令”的节点同时启动定时,某个探测节点定时时间到,便开始向终端和邻近节点发送信息(含地址、温度和照度信息)。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全国一等奖全国一等奖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王康王康王康 胡航宇胡航宇耿东晛耿东晛摘要摘要 本作品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以及光敏电阻采集温度和光照信息;通过ASK 调制和调谐式解调(Tone Decoder)进行数据通讯,并采用CSMA 方式解决了多个节点公用同一信道的问题;采用存储转发机制以及对被转发的数据包赋予生命周期的方法,实现了自动转发功能以及对新节点加入和离开的自动识别。
探测节点全部采用通用器件,以60mW 左右的平均功耗实现了节点间0.7m 以及转发方式下1.4m 的通讯距离,在达到指标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功耗和成本。
关键词:ASK 调制,Tone Decoder, CSMA,存储转发;一、 方案论证与比较1.1调制方案选择调制方案选择::方案1:采用FSK 调制,优点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缺点是解调部分的硬件较为复杂。
方案2:采用ASK 调制,优点是调制和解调的电路都相对简单,缺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差。
通过在干扰较小的频段选择合适的载频,并通过窄带滤波能够消除大部分干扰,所以本作品选择了ASK 调制方式。
1.2解调方案选择解调方案选择::方案1:对ASK 信号放大与窄带滤波后,进行包络检波,再通过门限判决的方法解调。
该方案的成本低,缺点是抗干扰能力很差,窄带滤波器容易偏频,难以调试。
方案2:对ASK 信号放大后,采用调谐式解调器(Tone-Decoder)进行解调,解调器本身是个窄带锁相环,能够省去窄带滤波器,且本身抗干扰能力较强;本作品中采用该方案。
1.3多点通讯方案选择多点通讯方案选择::多个节点间共用了同一个通信信道,因此在主机以及多节点之间涉及到信道复用问题。
我们对比了以下方案:方案1:采用时间分隔机制的信道复用,如主-从式的轮询点名或令牌环网络。
考虑到数据转发功能的实现必然要有多台主机,主-从式网络只允许一台主机显然不合适,而令牌环网络在节点随机离开后也会出现令牌无法传递的问题。
并且,当节点编号未知时,依次搜索255个节点耗时很长。
方案2:基于碰撞侦测机制的信道复用,如A LOH A 、CSMA 等方式。
优点是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可以作为主机,随时可以主动发送数据到任何其他节点。
缺点是数据包可能因随机碰撞而丢失,且通讯延迟不可预计。
但题目中要求5秒较为宽裕,而被传输的信息都是缓变量,允许进行多次重发。
其中CSMA 方式在发送前进行载波侦听,不会出现A LOH A 在信道拥挤时将信道完全阻塞的现象,所以选择了CSMA 方式进行信道复用。
系统整体框图如图1,每个节点都采用低功耗的MSP430单片机对环境参数进行采集和换算。
用单片机内部的分频器对时钟分频产生载波,将串口数据流作为基带信号,用门电路进行调制,再通过丙类放大器谐振放大后发射。
线圈接收的信号通过两级三极管放大器进行60d B 放大后,送入调谐式解调器进行解调,还原为基带信号,送至单片机串口;完成数据收发。
图1 系统整体框图二、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电路设计2.1 2.1 收发电路分析收发电路分析收发电路分析 1)载波频率的选择载波频率的选择。
电磁波能量分为磁场分量与电场分量两部分,线圈(环形天线)对其中的磁场分量敏感而对电场分量不敏感。
虽然在理论上振荡频率越高电磁波越容易被发射,但考虑到实际的测试环境中存在各种磁场干扰,例如中波电台500kHz -1.6M Hz ,短波电台1.8M Hz -29.7M Hz ,占据了题目所限定频率范围的高端,因此我们选择500kHz 以下的频率。
又考虑到工频设备100Hz 磁场以及开关电源的磁场干扰大约数十kHz 至100kHz ,我们取250kHz 的频率作为载波,避开了环境中可能的大部分干扰源。
2)发射电路分析发射电路分析。
该系统中,信息通过磁场耦合,而线圈发射的磁场强度正比于线圈中的电流。
线圈内阻很小,如果直接给线圈施加大电流激励,系统功耗很大且能量几乎全部浪费在限流电阻上。
为了以较小的功耗来获得较大的线圈电流,采用谐振式(丙类)放大器。
经测量,直径3.5cm,5匝空心线圈的电感量L 0为1.87uH ,当谐振频率f 0=250kHz 时,与之并联的谐振电容C 0的容量为:F 21.0L )f 2/(1C 0200µπ==3)接收电路分析接收电路分析。
对于接收放大器来说,线圈是一个低阻抗的信号源,不要求放大器具有高输入阻抗。
ASK 解调对信号失真度要求也不严格,为了降低成本可采用三极管放大器,通过两级放大达到60d B 左右。
放大后的信号通过解调后还原成基带信号(数据流)送至单片机串口。
2.2 2.2 通讯协议分析通讯协议分析1) 通讯速率选择。
因为250kHz 载波频率较低,所以限制了通讯速率。
考虑到调谐解调器L MC567至少要20~100个载波周期才能实现可靠的检测,又考虑到串口采用每个比特中间时刻判决,需要留2倍裕量,最后以载波频率的1/200,即1200bps 的速率进行通讯。
2) 信道复用分析。
多点通信采用CSMA(载波侦听多路复用)方式,载波侦听可以通过数据接收来实现。
通过查询单片机RX D 引脚在一个字符时间内是否发生变化,来判定附近是否有其他节点正在发送数据。
为了减小碰撞的概率,协议上尽可能采用短帧。
每个节点采用随机时间作为发送间隔,若在发送前侦测到信道已被占用,则放弃本次发射,等待下一次发射窗口。
发射间隔在0.25~1秒内随机变化,采用8字节数据帧,以1200bps 发送一帧需要60m s ,在2个节点情况下,每个节点碰撞发生的概率约为60m s/[(1000+250)/2]=1/10;而5秒内平均有8次发射窗口,数据连续5秒被阻塞的概率仅有1×10-8。
当节点数量增加时,平均传输延迟变长,但每个节点一定能遇到发射窗口。
3) 转发协议分析。
为了实现自动转发功能,每个节点内部都保留一定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它所收到的所有其他节点的数据。
在连续运行一段时间后,每个节点内都存储有该节点所在连通域内的所有节点的数据。
监控终端只要访问任一节点,即可获得该连通域内的所有节点数据。
为了判别节点的离开,每一个数据都附加有生命周期,当生命周期结束后,该数据会被删除。
协议数据帧格式如图2,每个节点发送自身的物理地址(拨码开关编号)、环境参数,并且附带转发它所接收到的其他节点数据;帧尾添加C R C 校验。
0=已失效1=有效00=无01=弱10=中0=已失效1=有效11=强00=无01=弱10=中11=强图2 通信协议帧格式2.3 2.3 无线收发电路设计无线收发电路设计无线收发电路设计无线收发电路如图3,主要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利用MSP430F1232单片机的时钟分频输出功能,将晶振(2M Hz )8分频后输出250kHz 载波。
串口发送数据通过与非门进行250kHz 调制,再驱动Q 5和L 1、C1构成的谐振放大器,通过线圈L 1发送出去。
当数据停止发射时,Q 5截止,发射部分自动断开,不影响接收部分的工作。
A1=40dB A2=20dBASK 解调线圈图3 无线收发电路接收部分首先将线圈上感应出的电压放大。
经实测,为了达到>25cm 的通讯距离至少需要60d B 的增益。
为降低功耗和成本,采用三极管放大器。
为了达到所需的增益采用两级放大,其中第一级放大40d B 左右,第二级放大20d B 左右,级间通过射随器(Q 2、Q 4)进行阻抗匹配。
放大后的信号通过L MC567进行解调。
调节R 10使L MC567的本振频率为载波频率的2倍(500kHz )。
解调出的基带信号就是接收到的数据流,直接送入单片机串口。
2.4 2.4 传感器电路设计传感器电路设计温度测量选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 20,在0~100℃内,误差最大1℃,符合题目精度要求且无需校准。
采用CdS 光敏电阻作为光强检测元件,与固定电阻分压后被单片机ADC 采样,扩展出了亮度等级显示功能。
图4 传感器电路2.5 2.5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检测节点的软件包含通信模块和环境参数测量模块;监控终端软件包含通信模块和显示模块。
包括监控终端在内的三个节点在网络中是完全等价的,因此三者的通信模块程序相同,如图5所示。
a)随机时间间隔定时中断 b)串口接收中断 c)系统定时节拍中断图5 通信软件模块流程图通信模块的软件由3个中断服务程序构成。
用MSP430单片机定时器产生一个随机间隔的中断作为CSMA 的随机数据发送间隔,在每次发送前侦听2m s (约等于2个字节的发送时间),若能收到数据则说明有其他节点占用了信道,放弃本次发射窗口,并产生一个随机数作为下次唤醒的时间间隔;若侦听发现信道空闲,则测量环境参数并与本节点已备份的其他节点数据一并发出。
若串口接收到数据帧,则说明附近存在其他的节点,解析该数据帧,并将其他节点的数据保存在一个列表中,同时赋予生命周期值64。
在系统1/32秒定时中断内对生命周期递减,若超过2秒未收到该节点的数据,则生命周期会递减至0,被删除。
采用该方法实现多节点自组织通信的优点是每个节点内都备份与之连通的所有节点数据,且实现方法简单。
缺点是如果节点数增加,内存开销和通讯帧长度将增加。
在本题中只有3个节点,效率较高,且单片机大部分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功耗低。
三、系统测试与数据分析测试仪器: 1. 2米卷尺2. AC 97型3位半数字万用表3. 手电筒、遮光罩、电吹风4. 秒表测试方法与测试结果: 1.1.单机通单机通单机通讯距离测试讯距离测试讯距离测试。
测试方法:如图6,固定监测终端,移动单只检测节点找到两机能够正常直接通信的最远距离,记录从开启节点电源至监测终端接收到数据的延时,并记录两线圈实际距离。
次数 1 2 3 4 5 6 7 8 距离(cm) 1 5 10 20 40 60 70 75 时延(s ) 0.45 0.40 0.54 0.39 0.51 0.40 0.51 掉线 测试结果:根据数据最远通讯距离为70cm。
2.2.多机网络测试多机网络测试多机网络测试。
测试方法:如图7,固定监测终端,将两个检测节点同时接入网络,不采用中继转发功能,将各个节点移动到能够通信的最远处,同时开启两个节点电源,记录从机均正常收到数据的延时,并记录此时节点与监控终端的距离。
次数 1 2 3 4 5 6 7 8 距离(cm) 1 5 10 20 40 60 70 75 时延(s ) 1.49 1.58 1.73 1.38 1.19 1.20 1.29 掉线 测试结果:根据数据最远距离为70cm3.3.自动转发测试自动转发测试自动转发测试。
测试方法:如图7,固定监测终端,移动第一块检测节点到与监测终端能够正常通信的最远处,此时将第二块检测节点从远离监测终端方向接入网络,移动该节点到此机信息能够显示在监测终端上的最远处,打开远离监测终端节点的电源使其处于连续发射状态,此时开启中继节点,记录监测终端均收到2节点信息的延时,并记录此时较远节线圈与终端线圈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