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教案四年级上第8课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5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8课《夜深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夜深沉》是一首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一首二胡独奏曲。
这首曲子曲调优美,旋律悠扬,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于民族音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学习这首曲子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以及二胡的演奏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音乐符号和演奏技巧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夜深沉》的背景知识,能够正确地欣赏这首曲子。
2.使学生掌握二胡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独立演奏这首曲子。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难点:二胡的演奏技巧,如弓法、指法等。
2.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欣赏《夜深沉》的乐曲风格。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夜深沉》的乐谱、二胡演奏视频、相关背景知识资料。
2.学生准备:带上自己的二胡,提前练习基本的弓法和指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夜深沉》的二胡演奏视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曲子的风格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夜深沉》的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乐曲风格、演奏乐器等。
同时,展示乐谱,让学生对乐曲的结构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夜深沉》的演奏技巧,如弓法、指法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保证教学质量。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演奏技巧。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如《梁祝》、《二泉映月》等,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8课聆听《龙里格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
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
歌曲曲调简单,歌词“龙里格龙”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中的象声词。
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的“国粹”—京剧的音乐风格与韵味,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2.用和谐、活泼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龙里格龙》,表现出该歌曲独特的京剧韵味。
3.了解京剧相关的知识,通过演唱、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和谐、活泼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歌曲《龙里格龙》。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演唱二部歌曲,并表现出力度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京剧脸谱面具、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导入猜京剧脸谱:请四位带脸谱面具的同学闪亮登场,请同学们猜一猜(伴奏音乐)提问:他们是哪个剧种的角色?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师:脸谱是京剧中最有特色的艺术。
人物的忠奸、美丑、善恶、尊卑,大都能通过脸谱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猜京剧脸谱,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二、初识京剧师: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
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了解京剧。
1.京剧的四大行当① 提问:你们知道京剧有哪四大行当吗?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你们知道是哪四大行当吗?(生、旦、净、丑)② 教师通过课件简要介绍四大行当。
“生行”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档名,比如:老生、小生、武生;“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性格较活泼的叫花旦;“净行”指“大花脸”,就是我们介绍过的有脸谱的角色。
“丑行”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2.京剧的表演形式① 教师通过课件简要介绍四大工夫。
《夜深沉》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夜深沉》,感受京剧唱腔在器乐曲中的韵味,从而激发他们对我国京剧艺术的喜爱之情。
2、感受体验乐曲中两种例外的情绪,并能确凿区分两个例外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体验乐曲中两种例外的情绪,确凿区分两个例外的段落。
2、记忆乐曲中的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辨京剧与歌曲。
老师放两段录音,你们听听哪个是京剧?(歌曲《唱脸谱》、京剧《苏三起解》。
)学生回答:第一首是京剧。
师:对了,第二首是具有京剧唱腔特点的歌曲,这是一个新的歌曲品种,叫京歌,像《前门情思大碗茶》、《我的故乡是北京》等都是这一类的歌曲。
这种京歌把京剧和歌曲精巧地结合起来,使我们更容易接受京剧艺术。
你们知道京剧吗?学生解放回答。
师:京剧是我国的戏曲艺术的一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的国粹,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京剧有独到的音乐和表演形式,表现的内容非常丰盛,不仅有表现传统的故事如《铡美案》、《空城计》,也有表现现代革命斗争的《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
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夜深沉》。
二、欣赏乐曲1、初次聆听乐曲《夜深沉》并思考:歌曲歌去前半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学生回答:情绪是欢乐、开朗的。
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竹笛。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为了进一步深入欣赏《夜深沉》,让我们一起走进《夜深沉》、认识《夜深沉》、了解《夜深沉》。
2、欣赏《夜深沉》。
师:请同学们听歌曲的后半部分——一段武场,你能听出表现的是什么情绪?生:我觉得乐曲表现得很着急。
师:这是一段武场,表现人物的奔跑、战斗、撕打等急切、吃紧、激动的动作。
师:再欣赏《夜深沉》。
注意除了运用打击乐器来表现这种吃紧、激动的气氛,还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出来?生:速度是快的。
生:力度较强。
师:总结得很好。
现在我们也来一起敲一敲这段《夜深沉》。
3、学生们以小组为准,各自分好工,然后小组分别排练,汇报演出。
第8课龙里格龙教材简析:京剧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当中的片段。
表现了杨子荣机智勇敢,深入虎穴当卧底,并要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京胡与乐队-《夜深沉》是以昆曲中《风吹荷叶煞》一曲中的四句歌腔为基础,经过历代京剧琴师们的加工改编发展而成,曲名出自首句唱词的头三个字。
而京胡与乐队的演奏,集各家演奏版本之长,将乐曲结构扩展成为引子-慢板-中板-快板的板式铺排,使原曲的精华刚劲且优美的音乐得到充分的表现。
歌曲《龙里格龙》选自合唱《流水恋歌》。
该曲属于戏歌(或京歌)体裁,曲调比较简单,主要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素材编写。
歌词“龙里格龙”是京剧中常用的象声词。
学情分析:本课是以我国的国粹-京剧为主要学习内容。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兴趣和聆听感受上,鼓励孩子们大胆模仿表演,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3、通过欣赏《京调》,通过欣赏可以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引起他们对我国戏曲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
京剧行当的辨认2、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1、京剧的四大行当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l)、说一说生: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演一演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 2、京剧的伴奏乐器 l)、说一说生:(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8课《夜深沉》教案一. 教材分析《夜深沉》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选自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八课。
这首曲子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奏,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深沉。
通过学习这首曲子,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欣赏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夜深沉》这首民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对《夜深沉》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夜深沉》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乐曲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3.学会用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技巧演奏民族乐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示范音频,引导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乐曲的背景、特点和演奏技巧。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合作法: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演奏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介绍、乐谱、图片等。
2.民族乐器:二胡、琵琶等。
3.音响设备:音响、耳机等。
4.练习册:配合教材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夜深沉》的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乐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乐谱,讲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节奏。
重点讲解乐曲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乐曲。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演奏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纠正错误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演奏任务。
教师点评学生的演奏,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目录第1课歌唱祖国 (2)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 (2)第二课时:《歌唱祖国》 (6)第三课时:《采一束鲜花》 (8)第2课家乡美 (10)第一课时:《牧歌》 (10)第二课时:《故乡是北京》 (12)第三课时:《杨柳青》 (14)第四课时:《大雁湖》 (17)第3课快乐的校园 (19)第一课时:《乒乓变奏曲》 (19)第二课时:《陀螺》 (22)第三课时:《打字机》 (25)第四课时:《哦,十分钟》 (27)第五课时:《大家来唱》 (29)第4课甜梦 (31)第一课时:《小夜曲》 (31)第二课时:《梦幻曲》 (33)第三课时:《愉快的梦》 (36)第四课时:《月亮月光光》 (40)第5课童心 (42)第一课时:《节日舞》 (42)第二课时:《山童》 (44)第三课时:《荡秋千》 (46)第四课时:《童心是小鸟》 (48)第6课水上的歌 (51)第一课时:《划龙船》 (52)第二课时:《水上音乐》 (54)第三课时:《小螺号》 (57)第四课时:《让我们荡起双桨》 (59)第7课祝你快乐 (61)第一课时:《生日快乐变奏曲》 (61)第二课时:《祝你快乐》 (63)第三课时:《幸福拍手歌》 (66)第四课时:《阳光牵着我的手》 (69)第8课龙里格龙 (71)第一课时:《甘洒热血写春秋》 (71)第二课时:《夜深沉》 (74)第三课时:《龙里格龙》 (76)第1课歌唱祖国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的演唱《国歌》。
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2、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1、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2、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四年级音乐上册歌曲《龙里格龙》教案【教材分析】《龙里格龙》是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8课中的一首唱歌课。
选自魏明伦作词、姚明作曲。
该曲属于戏歌(或京歌)体裁,曲调比较简单,主要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素材编写。
全曲第一句为主题旋律,第二乐句的旋律实际上是第一乐句的向上的四度模进,合唱的部分是把这两句进行了叠加处理,形成了带有一点轮唱感觉的二声合唱。
歌词“龙里格龙”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是京剧中常用的象声词。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和谐、活泼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龙里格龙》,表现该歌曲独特的京剧韵味。
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中的“国粹”——劲酷的音乐风格与韵味,培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表现京歌中浓郁的京剧味,激发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用和谐、活泼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准确、清晰演唱带有轮唱的二声部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音乐进行问候二、导入——感受戏歌(京歌)1.教师范唱《故乡是北京》。
2.师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发现歌曲的特别之处,融入了具有京剧韵味的唱腔元素,从而引出戏歌(京歌)。
师:今天老师还有一首更为特别的京歌想要推荐给大家,还想再听吗?我们先来感受下吧!三、感受新歌《龙里格龙》1、初听歌曲师:这首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歌曲的速度怎么样?生发言师总结介绍“龙里格龙”这个词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京剧音乐中的象声词。
并出示课题《龙里格龙》,曲调速度稍快,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元素。
2、节奏游戏——提前化解难点A、ppt出示带有歌词的节奏谱。
B、教师引导学生判断、确定节奏谱的声部数并形象地用回声来确定轮唱的声部。
C、按节奏谱打着节拍读节奏,解决读不准确的节奏。
D、解决歌词中的儿化音,教师介绍京剧唱腔发音这块受北京儿化音影响。
E、加入歌词按节奏分别视读第一声部、第二声部。
F、师生合作生负责第一声部、师负责第二声部,合作二声部。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8课《甘洒热血写春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甘洒热血写春秋》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8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饱满的情感,展现了先烈的英勇事迹,体现了他们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事业而奋斗的精神风貌。
歌曲共有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稳健的节奏和富有感染力的旋律,表现出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第二乐段以抒情的旋律和歌词,展现了先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这首歌曲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熟练地识谱、唱歌。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对富有情感的乐曲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对先烈的敬仰之情。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历史背景,了解先烈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事业而奋斗的精神风貌。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并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分析。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能够感受到先烈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程的演唱,以及节奏、旋律的变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等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先烈的英勇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历史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旋律,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歌曲。
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人音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渔光曲》(女声独唱)(筝独奏)1.介绍《渔光曲》的背景资料2.欣赏《渔光曲》第一段,边看图形谱,边听音乐3.复听全曲,边听音乐,身体也随音乐摇晃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
4.师生讨论歌曲反映的内容与特征。
5.欣赏筝独奏《渔光曲》6.师生议论筝独奏《渔光曲》与女声独唱《渔光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7.复听筝独奏《渔光曲》,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现音乐三、编创与活动:命题创作 —— 《远航》1、指导学生用废旧物品,瓶、罐、塑料杯、木棒 ⋯⋯ 各种打击乐器等各自发挥 自己的聪明智慧,用各种手段,如:可用人声来模仿海鸥叫等等编创一曲《远 航》的乐曲。
2、.各组编创,教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 渔光曲古筝独奏课后反思《柳树姑娘》 课 型 新授 学习附点四分音符,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 长短。
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柳树姑娘》1. 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2. 聆听 CAI 课件范唱。
3. 讲解附点四分音符:4. 再听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5. 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 8 小节曲调。
6. 请自学后 8 小节。
7. 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8. 学唱第二声部。
(1)听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
(2)第二声部 “啦啦啦 ”表达什么情绪 ?三、聆听《洪湖水,浪打浪》1. 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2. 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 (讲故事 )3. 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 板书设计: 柳树姑娘附点四分音符课后反思课题学习目学习重点难点1. 说理导入2. 聆听范唱3. 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4. 再听一次范唱,请全体看着歌谱。
5. 学习曲调。
6. 用“啦”把全曲哼一下,要唱得轻松愉快7. 跟着我的前奏完整地把歌唱一唱。
三、聆听《乒乓变奏曲》1. 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8课《龙里格龙》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4、能学会唱《龙格里龙》这首歌,并将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体现在表演中。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京剧是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1、京剧的四大行当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生: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三、唱京剧《龙里格龙》师:今天全班同学都展示了自己精心搜集、准备的京剧的各种资料,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
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
1、听赏与交流。
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
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
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生: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
歌词只有“龙里格龙(咚)”,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音乐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8课《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甘洒热血写春秋》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8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饱满的情感,展现了先烈的英勇事迹,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歌曲为2/4拍,结构简洁明了,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了解基本的音乐符号和节奏。
但学生在音准、节奏、合唱等方面仍需提高。
此外,学生对先烈的事迹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深入挖掘歌曲背后的历史意义,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
2.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的英勇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4.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节奏和唱腔。
2.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意义,感受英勇精神。
3.合唱部分的协调和统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先烈的英勇事迹,营造浓厚的爱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3.小组合作教学法:分组练习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视听教学法: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音乐符号、历史背景等。
2.教学视频:关于先烈的英勇事迹。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视频。
4.乐谱:分发给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先烈的英勇事迹,引导学生感受英勇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展示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激昂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指导音准、节奏和唱腔。
分组练习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5.拓展(5分钟)讨论歌曲背后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8课《聆听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历史上有很多热爱国家、爱民族的英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体验歌曲所传递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感受音乐的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歌曲所传达的情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感受音乐的美。
教学准备1.教材: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8课《聆听甘洒热血写春秋》。
2.音乐播放器。
3.PPT。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教师放一首比较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音乐的美。
2.引导学生发表对音乐的看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步骤二:学习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并提示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老师边唱边指导学生跟读、跟唱,并教授歌曲的韵律。
3.让学生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所传递的情感。
步骤三:学习歌曲背后的历史1.通过PPT等媒介,讲述甘乃光的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产生歌曲的背景。
2.问答交流:引领学生自己想一想,这样热爱国家、爱民族的人有哪些,他们为我们做了什么?步骤四:学习简谱1.教师演示简谱演奏,并解释简谱的乐理基础。
2.让学生跟着简谱演奏、弹唱。
步骤五:展示学习成果1.学生自由展示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让学生通过跟唱、简谱弹唱和展示等多种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表现、学生的讲述和展示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简谱的乐理基础认识存在困难,需要加强对简谱乐理的讲解。
同时,在课堂上应该更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八课《童心》:荡秋千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八课《童心》中的歌曲《荡秋千》。
《荡秋千》是一首曲调活泼跳跃,反映仡佬族儿童生活情趣的儿歌。
歌曲结构方整而短小。
歌曲充满朝气、欢乐。
2、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和对本课教材的分析确定三点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荡秋千》,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学生能用愉快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3)、启发学生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即兴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3、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歌曲的学唱,感受音乐,随着音乐快乐的表演。
难点:启发学生进行歌词创编,培养学生观察和音乐实践操作能力。
二、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声音、音乐和画面等全方位的感受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直观图像来了解仡佬族的风土人情。
三、说教学方法: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再获得知识。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以“秋千”为线索,以仡佬族的民族风情和“荡秋千”的乐趣为教学的链来贯穿整堂课。
把教学的内容有序的整合在这条线上,让学生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感受和表现音乐。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情景教学是本课的主要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声音、音乐和画面等全方位的感受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引导学生用体验式学习音乐。
并渗透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从小要热爱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四说课流程师:同学们,美丽的秋天到了,在这么美丽的秋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地方,那里是音乐的殿堂,你们想和我一起去吗?那让我们跟着老师的音乐火车出发吧。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8课《龙里格龙》教案一. 教材分析《龙里格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江苏民歌,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于简单的节奏和旋律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这首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于新鲜的事物有很高的探索欲望。
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歌唱、舞蹈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些音乐术语和技巧感到困惑,因此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龙里格龙》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4.通过音乐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龙里格龙》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的运用。
3.歌曲节奏的把握和情感的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4.实践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龙里格龙》的旋律和歌词。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龙里格龙》。
3.座椅:安排学生有序就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龙里格龙》,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龙里格龙》的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操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歌唱姿势。
引导学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其他动作表现歌曲,如舞蹈、朗诵等,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