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缩空气的质量标准

压缩空气的质量标准

压缩空气的质量标准

压缩空气的质量标准

ISO8573.1:2001的要求:露点-40℃,固体颗粒粒径为0.1-0.5微米应≤100个/m3, 0.5-1.0微米应≤1个/m3,含油量≤0.01㎎/ m3。

吸附式过滤器的压缩空气的露点能达到-40℃,冷冻干燥机的露点只能达到3℃左右。

脉冲清灰耗气量计算2008.1.30

布袋除尘器脉冲清灰耗气量计算 袋式除尘器耗气量的大小,与脉冲阀的尺寸大小、喷吹时间间隔(粉尘黏度决定)、喷吹的压力、脉冲宽度等因素有关,你的收尘器96个阀,8个气包,每个气包12个脉冲阀,可肯定你的脉冲阀是3”阀,收尘器应该是行喷。 你让时间间隔为5秒,那么一分钟就有12个阀工作,即60÷5=12,阀的循环周期为96÷12=8分钟,一般情况还可以,在这种情况下: 1、耗气量为:0.24×12=2.88m3/min 2、储气罐3立方足够,别忘了你还有储气包! 3、空压机有4.5立方就够了 以上时间间隔一定参考粉尘性质,否则差别较大 CV值是普遍通用的流量单位,CV值的单位是US gal/min,1US gal/min=63.09×10-6m3/s,故3"脉冲阀cv值流量是500,故一个3"脉冲阀的耗气量=500*63.09×10-6m3/s=0.0315m3/s。 14.1空压机的选择 选择空压机时,主要考虑空压机的压气供给量。除尘设备选用的空压机,其压气压力一般为0.8Mpa。下面,将对空压机的压气供给量进行计算。 14.1.1高原3寸脉冲阀喷吹一次耗气量:Q1=500升(标态) 14.1.2脉冲喷吹间隔:t=5s 14.1.3除尘器一分钟耗气量:Q2=500×60/5=6000升 14.1.4换算为0.8Mpa下的压缩空气量:Q3=Q2/8=750升(压缩态)

考虑到除尘器除了有脉冲阀要消耗压缩空气外,还有气缸及空气炮等消耗压缩空气的元件,同时,脉冲阀本身允许有压缩空气的微量泄露(近乎为零),故需要对对压缩空气量保留一定的裕量。 14.1.5取安全系数:K=2.5(经验数值) 14.1.6理论计算出来的压缩空气消耗量:Q=KQ3=1875升(0.8Mpa 下的压缩态) 这就要求所选择的空压机必须提供1875/min的压缩空气量(0.8Mpa)。在实际选择时,选用2~3m3/min的压缩空气耗量比较合适。 上面的计算过程,考虑的是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脉冲阀在工作的情况。在某些复杂的除尘工况下,如进入除尘器的烟气含尘浓度特别高,甚至达到1000g/m3以上,此时,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脉冲阀喷吹已经不能适应清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在同一时间,有两个脉冲阀,甚至三个以上脉冲阀同时工作。其压缩空气的消耗量也相应提高。耗量的计算过程同上述类似。 14.2储气罐 储气罐的作用是储存足够的气量,保证除尘器各用气元件的用气量;同时,它又起稳定压缩空气压力的作用:即各耗气元件在工作时,气源气压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因为气源压力不稳而造成除尘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 选择储气罐时,主要考虑储气罐的容量,根据实际使用经验,当脉冲阀喷吹完毕后,储气罐气源压力下降差压不应该超过0.02Mpa。 1

氮气、压缩空气试压方案

太钢轧钢七路部分管线迁移工程 埋地氮气、压缩空气管道 项目部: 监理公司: 审核: 编制: 2006-8-5试压方案 建设设备安装公司管道分公司 一、工程概况 太钢轧钢七路部分管线迁移工程――埋地氮气管道全长220米,其中埋地部分200米,架空部分20米,焊口采用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工作压力 3Mpa以下,外壁采用3PE级防腐层;埋地压缩空气管道全长300米,其中埋地部分260米,架空部分40米,焊口采用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工作压力为1.2Mpa,外壁采用3PE级防腐层。 二、工程量 无缝钢管φ108×5220米; 无缝钢管φ273×7100米; 无缝钢管φ325×8200米; 压缩空气用碟阀DN3002套; 压缩空气用碟阀DN2501套; 三、工程依据 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 四、管道试压 1.氮气管道 将管道的两端用盲板堵好,在管道附近接现有的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充气试验,在端部设压力表等计量装置。该管道的设计压力为3Mpa,强度试验压力应为1.15P,严密性试验压力为1.0P。要求使用干燥无油的压力≥3.0Mpa的空气或氮气为试验介质。2.压缩空气管道 该管道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强度试验压力为1.2Mpa,严密性试验压力为0.8Mpa。打压时在高处设置放气阀门,低处设置排水门,在管道附近连接压力大于0.2Mpa的水管进行注水,从管道的低处往高处注水,打开放气门排气,待放气门排出无气泡的水后,关闭放气门,启动打压机对管道进行试压,试验时升压要缓慢,专人进行操作。首先升到试验压力的50%进行检查,如无泄漏及异常情况时继续已试验压力的10%逐级缓慢升压,每升一级稳压3分钟,直至升到试验压力,检查压力不降及管道无异常为合格。

最新iso_85731压缩空气_第1部分杂质和质量等级资料

国际标准ISO 8573-1 第二版 2001-02-01 压缩空气 第1部分: 杂质和纯度等级 标准编号 ISO 8573-1∶2001(E)

ISO 2001 版权所有。除非另有规定,未经ISO(地址如下)或ISO成员机构的书面许可,本文件不能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措施(电子或机械手段,包括复印和微缩胶片)复制或使用。 ISO 版权办公室 信箱:56·CH-1211 日内瓦20 Tel. +41 22 749 01 11 Fax +41 22 749 09 47 Web www.iso.ch

ISO(国家标准化组织)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国家标准机构(ISO成员机构)联盟组织。国际标准的编制工作通常由ISO技术委员会来执行。对已建立技术委员会的学科感兴趣的每个成员机构,有权作那个委员会的代表。国际组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联合ISO,也参与制订标准。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共同研究电工技术标准化的所有问题。 国际标准是根据ISO/IEC指令第3部分的规定进行起草。 技术委员会采用的国际标准草案交给成员机构进行投票表决。草案至少要有75%的成员机构投票通过,才能作为国际标准发行。 应注意本标准的有些部件可能涉及专利权。ISO不负承担鉴定任何或所有这些专利权的责任。 国际标准ISO 8573-1由技术委员会ISO/TC 118,压缩机、气动工具和气动机器,技术委员会分会SC4,压缩空气质量编制。 第二版已经做了技术修订,取消并替代第一版(ISO 8573-1∶1991)。 ISO 8573的总标题是压缩空气,由下列部分构成: -第1部分:杂质和纯度等级 -第2部分:气溶胶含量的测定方法 -第3部分:湿度测定方法 -第4部分:固体颗粒的测定方法 -第5部分:油气和有机溶剂含量的测定 -第6部分:气态杂质含量的测定 以下部分正在编制: -第7部分:微生物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第8部分:杂质和纯度等级(通过固体颗粒的质量浓度来确定) -第9部分:液态水含量的测定方法

压缩空气的标准

压缩空气的标准 在药品生产中一般采用两种压缩空气,一种是仪表所用的一般性油润滑压缩机系统,这些仪器和机器不与产品存在的环境接触;另一种是与药品生产直接接触的无油压缩空气系统。也有两种共用无油压缩空气系统的。压缩空气的品质,包括3 个方面的指标: ———干湿程度用露点表示; ———含尘量用尘埃粒径和浓度表示; ———含油量用单位体积压缩空气含油质量多少表示。 以上三方面的质量标准与质量等级规定如下(ISO8573.1): ①压力露点(即干湿程度)———可通过干燥器来达到 1 级:-70℃; 2 级:-40℃; 3 级:-20℃; 4 级:+2℃。 ②残余含尘量———通过过滤器来达到 1 级:0.1mg/m3(对应粒径为0.1um); 2 级:1.0 mg/m3(对应粒径为1.0um); 3 级:5.0 mg/m3(对应粒径为5.0um); 4 级:40.0mg/m3(对应粒径为40.0um)。 ③残余含油量———通过过滤器来达到 1 级:0.01mg/m3; 2 级:0.1 mg/m3; 3 级:1.0 mg/m3; 4 级:5.0 mg/m3。 因压缩空气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和生产费用的大小,所以应该避免过高的质量 要求。使用干燥的及相应无尘和无油的压缩空气较为经济实用,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油、水或冰以及灰尘引起的多种故障,并可避免废品发生及生产停顿。 一般来说药品生产用的气源质量等级应满足ISO8573.1(GB/T 13277-91)1-2-1 款的要求,即露点-40℃,固体颗粒粒径≤0.1um,含油量≤0.01mg/ m3。 至于微生物就看你药品的生产环境的要求了

压缩空气管道规范

压缩空气管道规范 为避免重复建设和节约投资,压缩空气管道考虑近期发展的需要是必要的。近期发展应包括对流量、压力及品质的要求。 9.0.2 本条是原规范第9.0.1 条后段的修订条文。 压缩空气管道系统有辐射状、树枝状和环状三种形式。其中,厂(矿区)管道一般采用辐射状和树枝状系统,车间采用树枝状和环状系统。辐射状系统便于集中调节用气量,压力和泄漏损失小,但一次性投资大,管网较复杂;树枝状系统的优缺点则与辐射状系统相反;环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供气可靠,压力稳定。由于各有优缺点,并且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均能获得较好的效益,所以,笼统地推荐一种系统是不合适的,特别是近年来,许多厂(矿)已经采用了树枝与辐射混合型的管网系统,其效益也是明显的。在设计管道系统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管道系统。 管道的三种敷设方式:架空、管沟和埋地,各有其特点和使用条件。架空管道安装、维修方便、直观,也便于以后改造。这种敷设方式被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寒冷地区的大多数厂(矿)采用。管沟敷设如能与热力管道同沟,将是经济合理的。直接埋地敷设在寒冷地区及总平面布置不希望有架空管线的厂(矿)采用较多。 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的饱和压缩空气管道架空敷设时,冻结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是严寒地区需采取严格的防冻措施。 9.0.3 本条是原规范第9.0.2 条的修订条文。 管道设坡度有利于排放油水,但也有许多单位在管道设计时均不设坡度。多年来的使用证明,只要设有排除油水的装置,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尤其在不冻结地区,并且还有设计和施工方便的优点,因此,本条文对坡度设置问题未作规定,仅规定了管道应设置可排放油水的装置。如有坡度敷设时,推荐不小于0.002。 条文中提到的“饱和压缩空气”是指未经干燥处理或干燥处理后其露点温度仍然高于当地极端环 境最低温度的压缩空气,这样的压缩空气在架空管道中会析出水分,所以,架空敷设时需考虑防冻措施。 干燥、净化压缩空气管道的管材和附件的选择,对于确保供应用气设备符合要求的干燥、净化压缩空气十分重要。若管材和附件选择不当,常会使已经干燥、净化的压缩空气受到污染。根据对各行业企业的调查,将压缩空气按干燥净化程度分为四档,分别推荐使用不同的管材,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保证了压缩空气的品质。 对于近年来出现的PVC塑料管、铝塑管、不锈钢复合管等新材料,由于尚无使用的成熟经验,故这里未予列出。 现在用于干燥和净化压缩空气管道的阀门和附件品种及材质较多,凡在强度、密封、抗腐蚀性方面满足要求者均可采用。 管道连接采用焊接,已有多年成熟的经验。焊接比法兰或螺纹连接更具有省料、施工快和严密性好等优点,故推荐采用。 干燥和净化压缩空气管道的焊接方式与一般压缩空气管道的焊接方式有所不同,这在《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中已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本条文要求遵照执行。 9.0.7 本条为新增条文。

降低压缩空气消耗量及空压机节能措施

它山石 降低压缩空气消耗量及空压机节能措施 马思军 (帛方纺织有限公司) 我公司是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20多万棉纺纱锭,320台喷气织机,公司空压站配置大小20多台水冷或风冷空压机,公司供气区域按纺织机械使用压缩空气压力的高低分成六个区域。 2013年我公司五万纱锭用气量约为500-700 m3/h(流量计瞬时流量),与纺机生产厂家提供的设备耗气量相差较大,为此我们进行了节气降耗的技术攻关活动。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过程中使用压缩空气时存在浪费现象。 2、主管道、支管道及各类管件、阀门存在漏气,且管道内较脏(锈、水、污泥等),造成管道内壁摩擦系数偏大,部分管径偏小,导致部分管网阻力大。 3、设备上的用气设施存在漏气现象。 4、供气压力低时,自动络筒机接头不符合质量要求而被电清切除,多次重复接头动作,浪费较多的压缩空气。 5、清洁用气直接从供气管路上取气,压力较高,浪费压缩空气。 6、用气奖惩效果差。导致员工节约用气的积极性不高。 7、空压机安装设计不合理,造成空压机效率偏低。空压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温升高,耗电多。 8、没有对空压系统进行有效的规范,导致空压系统效率降低。浪费部分能源。 2采取的措施 1、加强供气主管道的巡回检查,尤其是地沟、暗井或法兰连接处等日常不易发现的地方,发现泄露及时维修处理。同时督促用气部门加强排除设备漏气点,规范用气行为,杜绝跑、冒、滴、漏现象。通过修订用气管理制度,加大对漏气点的考核。 2、为提高供气质量,我们在用气各工序的管道末端安装了阀门,当发现管道内有水锈和杂质时,就利用节假日或停机时间打开管道末端的阀门,用压缩空气对供气管道进行冲刷,清洗,把管道内的水锈和杂质吹出来,以减少自动络筒机电磁阀等气路部件损坏的频率。 3、配合用气管理制度及考核规定,对用气各部门安装空气流量计,强化各用气部门杜绝跑、冒、滴、漏及节约用气的意识。 4、要求空压运行人员定时用拖把清理排气楼;每班清洁空气预过滤器的滤布,减少滤布的阻力,延长空滤器的使用寿命。 5、将风冷空压机吸气口从温度较高的空压机间改到温度较低的风冷干燥机间,将水冷空压机的吸气口全部接至室外,降低吸气口的温度(空压机吸气温度降低了3-9℃,空压机效率提高了1-3%)。 6、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及时开停冷却塔风机,冷却塔供水温度在22℃以下时停风机,供水温度达到26℃时再开风机。 7、根据用气部门的用气量及时调整空压机的开台数,使空压机的产气量与用气量相匹配,提高空压机的运行效率。安装用气设备时,尽量靠近空压主管道,降低压缩空气阻力损失。 8、定期逐个检查设备及管路系统的动、静密封点,加大巡回检查力度,密切关注各工序的用气量波动情况,根据用气部门的工艺要求和公司制定的供气压力标准,随时调节供气压力。在空压值班室、生产车间及实验室等重要用气点按装灯光、声音报警装置,以及时发现压力波动,及时处理故障。 9、对风冷空压机油冷却器的风机加装变频器,该风机功率较大,是按夏季负荷配置的,夏季室外最高温度可达35-40℃,冬季室外最低温度只有-18℃左右,而且夏季与冬季湿球温度相差也很大,因此

除灰系统耗气量计算(西北院)

除灰系统耗气量计算及空压机和干燥器的选型 西北电力设计院 许尚宏 摘要:正压气力除灰中,压缩空气是输灰的动力,因此除灰系统耗气量计算,空压机的容量及台数的选择是除灰系统的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的保证,根据工作实践的总结,提出气力除灰系统中压缩空气系统的配置方案,与同行共同探讨研究。 关键词 除灰系统耗气量计算 空压机 干燥器 1.0概述: 正压浓相气力除灰过程中,空压机是输灰的动力,是除灰系统的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的保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确定运行方式、输送距离,当地气压和气温等条件,并根据《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确定除灰系统出力来计算输灰系统的耗气量,选择空压机的容量及台数和相配套的干燥装置。 2.0 除灰系统耗气量计算 2.1、设计依据 2.1.1、除灰系统出力、输送距离、提升高度、当地气压及气温等条件。 2.1.2、除灰系统运行方式(间断或连续运行,同时运行几套系统) 2.1.3、分别设置输灰空压机和仪用空压机,还是合并选用空压机。 2.1.4、除灰空压机供全厂用气,应由用气专业提出空气品质要求、用量及供气时间 和地点等。 2.2、除灰系统总耗气量计算 2.2.1、在标准状态下,海拔高度为0m ,温度为0℃,压力为1013hPa ,输灰耗气量计算: j =n ??j h 60G 1000ρ (Nm 3/min) 公式(1-1) Q 式中:Q j ——标准状态下输灰耗气量(Nm 3/min)。 G ——除灰系统出力(t/h),与运行方式(间断或连续)有关,根据每台 锅炉排灰量按《除灰设计规程》计算。如果每台炉允许2套除灰系统同时运行,应以2G 代入公式(1-1)内。 h h j ρ——在标准状态下,空气温度为0℃时,空气比重 j ρ=1.293 kg/m 3 . n——灰气比(kg/kg),即1kg 空气可输送多少kg 灰,主要与灰的性质及 输送距离有关。建议采用如下数值:当输送距离L≤300m 时,n=25~30;当L 在300~500m 之间时,n=20~25;当L 在500~800m 之间

氮气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氮气的安全使用以及相关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生产作业活动中氮气的使用。 3 术语和定义 3.1 窒息性气体 吸入会引起人体组织由于缺氧而导致窒息的有害气体。 3.2 氮气取用连接点 通过一个或多个阀门与氮气源连接和断开来取用氮气的连接点。 5 管理要求 5.1 氮气危害 5.1.1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窒息性气体,比空气稍轻(比重为0.97)。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氧气浓度下降到19.5%以下时,就可能造成人员缺氧窒息。吸入浓度不太高的氮气时,可能引起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可能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的氮气(氮气浓度大于90%),可迅速导致人员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 5.1.2 暴露于氮气危害环境中的人员,在出现明显征兆或症状之前,其生命可能已处于危险状态,应立即脱离现场,移送至空气新鲜处,并迅速进行医疗救护。 5.2 风险评估 5.2.1使用和排放氮气应事先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应进行记录并存档。风险评估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人员处在氮气危害环境中的可能性; ——正常情况和非正常情况下氮气排放的区域和方式; ——受限空间、控制室、化验室和实验室等区域的氮气危害。 5.2.2如果工作场所存在潜在的氮气危害,应设置警示标识并提供足够的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 ——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的测氧仪; ——强制通风系统; ——警戒线或围栏; ——通过上堵头、封头、加盲板等方式隔断氮气来源。 5.3 使用要求 5.3.1 禁止使用氮气用于以下目的: ——一般的表面清理(包括工艺区域、维修车间、室外工作区域、任何设备),除非工艺中要求使用氮气作为吹扫介质且进行了安全排放; ——气动工具的驱动; ——作为工艺、仪表的替代或备用气源,除非经过风险评估已确认所有潜在的危害,采取了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并且有文件化的管理程序; ——在可能有人存在的区域中进行工程应急、冷却或灭火。 5.3.2 使用氮气前应得到批准(包括使用氮气作为压力测试介质),且有相应的控制措施。 5.3.3企业应定期对可能处在氮气危害环境中工作的员工(包括承包商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包括氮气的危害、相关作业安全要求、预防窒息和急救的知识等内容。 5.3.4 在使用氮气的作业场所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和装备,并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接触液态氮的操作人员还应进行皮肤和眼部等部位的防护。 5.3.5 日常工作中氮气使用的安全要求应在操作规程中说明。 5.3.6 氮气系统中的氮气瓶、管线、储罐、氮气取用连接点等应有统一、明显的标识。 5.3.7 在任何情况下氮气管线都不能与呼吸空气管道相互连接。 5.3.8 氮气取用连接点的接口优先采用螺纹管、双向接头和法兰连接,在下列情况时也可使用快速接头连接: ——有文件化的使用管理程序; ——配备统一的,并明显区别于其他公用工程连接点的快速接头。 5.3.9 报废的氮气系统应及时拆除。停用的氮气系统应及时移开,不能移开的,应进行有效隔离,使用末端必须封堵,并设置安全标识。

公共机构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办法

公共机构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简称能耗)限额限定值及计算方法。 本方法规定了公共机构办公过程中及公务用车所消耗的综合能耗的折算方法,综合能耗、电能、水及公务用车油耗的统计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公共机构办公过程中能耗量的计算与考核,其中医院、学校按照相应的能耗限额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引用而成为本方法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方法,然而,鼓励根据本方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方法。 3.1公共机构 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政府财政补贴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等。 3.2公共机构综合能耗 公共机构综合能耗指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将办公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 3.3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所消耗的综合能耗。 3.4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每人消耗的综合能耗。 3.5公共机构综合电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消耗的总电量。 3.6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综合电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所消耗的电量。

3.7公共机构人均综合电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每人所消耗的电量。 3.8公共机构公务用车油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公务用车消耗的燃油量。 3.9公共机构公务用车百公里油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公务用车每行驶百公里油耗。 3.10报告期 按年度确定报告期。 4公共机构能耗限额额限定值 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综合能耗、电耗、油耗限额限定值见下表。 表1公共机构单位综合能耗、电耗、油耗限额限定值 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kg ce/m2·a)单位建筑面积电 耗 (kWh/m2·a) 人均综合能耗 (kg ce/人·a) 人均综合电耗 (kWh/人·a) 百公里油耗 (L/100km) ≤20 ≤58≤430≤2450≤15 5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计量管理和计算方法 5.1统计范围 5.1.1公共机构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 公共机构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是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量。各种能源折标系数以实测低位热值为准,若无条件实测,可采用本方法附录A。 公共机构中独立核算的、能分项计量的食堂、浴室和印刷厂等非办公用的能耗不计入内。 5.1.2公共机构电耗的统计范围 公共机构电耗是统计对象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电力。独立核算的、能分项计量的食堂、浴室和印刷厂非办公用的电耗不计入内。 5.1.3公共机构人员的统计范围 公共机构人员的统计范围是在公共机构办公的人员,包括在编人员、非在编人员、提供全天服务的人员等,临时进场工作的人员不计入内。 5.1.4计量管理 公共机构应建立电耗和能耗数据库及能耗计算、考核的文件档案,进行受控管理,并应符合GB17167-2006的规定。

压缩空气施工方案设计

2015年4月20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 编制依据 (1) 3施工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2) 4质量保证体系 (3) 5安全管理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5)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天津冶金集团轧三钢铁有限公司发电项目压缩空气管 道与外网总管碰口施工,压缩空气为高速过滤器冲洗用,管道由厂区 压缩空气管网接至循环水泵房的压缩空气储罐中,再由压缩空气罐接 至发电主厂房外面的高速过滤器压缩空气入口,进行高速过滤器冲洗。压缩空气管道工作温度35℃,工作压力0.5Mpa。压缩空气管道 和厂区原有压缩空气主管道碰口时需业主单位配合停气,施工时需在 高架管廊上动火切割管材和管道焊接作业,由于高架管廊存在各种介 质管道,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故需按此方案安全施工。 2 编制依据 2.1本工程设计文件: 由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甲方提供的施工图,为: 发电主厂房总布置图 292.72A102B02R-DE001 高速过滤器压缩空气管道施工图 292.72A104A11B-WT002 2.2现场的实际情况 高架管廊原有介质管道及动火点详见附图 2.3相关规范 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235-2010 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184-2011 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50236-2011 4.《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GB T20801.1-2006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3施工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3.1存在问题 如附图所示,压缩空气管道由发电厂房接至高架管廊,需在管廊上和厂区原有空气管道碰口,施工前需业主配合停气,管道安装时使用氧气乙炔割刀切割管道,使用电弧焊焊接,高架管廊上原有介质管道繁多,若原有管道上有漏气点或阀门开关不严实,易发生安全事故。 3.2相关措施 3.2.1人员配备 为保证此工程安全可靠的施工,设置以下人员: 技术员1名负责全面技术、质量管理 安全员1名负责现场施工安全 施工工长1名负责现场施工安排及人员内部调整管工1名管道对口、安装 焊工1名管道焊接 普工1名辅助工作 3.2.2施工措施 1.施工前办理好动火手续及其他准备工作 2.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并组织全体施工人员熟悉掌握动火方案以及相关规范。 3.现场安全专职人员对技术交底、安全交底进行监督,并在施工时全程跟踪,在现场掌握施工动态,全程监督。 4.动火施工前对管廊上施工区域原有管道进行漏气检查,若发现有漏气等情况不得施工。 5.施工时现场准备好灭火器等相关消防灭火设备,动火区域内实行烟火管制。 6.施工时准备好煤气泄漏报警仪,一旦发现有漏气情况,立刻停止施工,并对现场焊渣等进行清理。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使压缩空气站设计,能够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做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装有电力传动、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表压为.8MPa、单机排气量小于或等于100m3/min的活塞空气压缩机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压缩空气站和压缩空气管道的设计。 对改建、扩建的压缩空气站和压缩空气管道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道。 本规范不适用于井下、洞内等特殊场所的压缩空气站和压缩空气管道。 第1.0.3条压缩空气站和压缩空气管道的设计,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 第1.0.4条压缩空气站按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丁类。 全部由气缸无油润滑或不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组成的压缩空气站,其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戊类。 第二章压缩空气站的布置 第2.0.1条压缩空气站在厂(矿)内的布置,应根据下列因素,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 一、靠近负荷中心; 二、供电、供水合理; 三、有扩建的可能性; 四、避免靠近散发爆炸性、腐蚀性和有毒气体以及粉尘等有害物的场所,并位于上述场所全年风向最小频率的下风侧; 五、压缩空气站对有噪声、振动防护要求场所的间距,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2.0.2条压缩空气站的朝向,宜使机器间有良好的穿堂风,并宜减少西晒。第2.0.3条压缩空气站宜为独立建筑物。当与其它建筑物毗连或设在其内时,宜用墙隔开 第三章工艺系统 第3.0.1条空气压缩机的型号、台数和不同空气品质、压力的供气系统,应根据供气要求、压缩空气负荷,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 压缩空气站内,空气压缩机的台数宜为3~6台;对同一品质、压力的供气系统,空气压缩机的型号不宜超过两种。 第3.0.2条压缩空气站的备用容量,根据负荷及系统情况,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当最大机组检修时,其余机组的排气量,除通过调配措施可允许减少供

脉冲喷吹耗气量计算

举例:米长的袋子,口径,每个脉冲阀要清个滤袋416cmscg353a04712 直径()滤袋长度*π3.14* 米米平方米0.16*3.14*4=2.01 平方米个滤袋平方米(也就是每个脉冲阀要清灰的面积)2.01*12=24scg353a047 一般每平米所需的耗气量通常业内定在?平方米(依照粉尘的含尘量、浓稠度来预估)10-15l/ 所以也就是预估要清灰的粉尘为一般的粉尘,我们以每个平方米需要(升)112l 平方米升升24*12=288 之后我们就去找 scg353a051脉冲阀喷吹量的对应表,一般脉冲宽度建议在 100-200千秒(ms),所以找到对应表1.5寸scg353a047脉冲阀,asco脉冲阀现货 脉冲宽度150千秒用6公斤压力喷吹量达到280升,所以由此可以建议以这样的滤袋清灰面积用1.5寸电磁脉冲阀 scg353a047是足够的。 电磁阀样本举例:气包长度为米,直径,体积为asco540cm 半径半径长度**π* 也就是立方米升(为气包的容积,在自然大气的状态 下)0.2*0.2*3.14*5=0.628=628 容积压力(公斤)每次脉冲喷吹耗气量*=scg353a047 升公斤(每次喷吹空压机对气包所给予的气量)628*5=3140 每次喷吹所消耗的量不得超过气包内容的,这是为了保证在下一次喷吹时能够 供给脉冲阀现货50%asco喷吹足够的气量 一般建议1.5寸scg353a047阀使用8寸气包,2寸scg353a047脉冲阀使用10 寸的气包,3寸scg353a047脉冲阀使用12寸气包(或以上,14寸也有)

压缩空气耗气量 压缩空气耗气量 耗气量计算公式如下: Q=(N×Z×S×K)/T 式中:Q —耗气量,m3/min; N —室数; Z —每室脉冲阀数量; S —每次喷吹的气量,Nm3; K —系数,厂内供气取1.5,单独压缩机供气取2.0;

压缩空气用气量计算

压缩空气用气量计算 压缩空气理论――状态及气量 1、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的定义是:空气吸入压力为0.1MPa,温度为15.6℃(国内行业定义是0℃)的状态下提供给用户系统的空气的容积。如果需要用标准状态,来反映考虑实际的操作条件,诸如海拔高度、温度和相 对湿度则将应实际吸入状态转换成标准状态。 2、常态空气 规定压力为0.1MPa、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36%状态下的空气为常态空气。常态空气与标准空气不同在于温度并含有水分。当空气中有水气,一旦把水气分离掉,气量将有所降低。 3、吸入状态 压缩机进口状态下的空气。 4、海拔高度 按海平面垂直向上衡量,海拔只不过是指海平面以上的高度。海拔在压缩机工程方面占有重要因素,因为在海拔高度越高,空气变得越稀薄,绝对压力变得越低。既然在海拔上的空气比较稀薄,那么电动机的冷却效果就比较差,这使得标准电动机只能局限在一定的海拔高度内运行。EP200 标准机组的最大容许运 行海拔高度为2286米。 5、影响排气量的因素: Pj、Tj、海拔高度、n、V余、泄漏等。 6、海拔高度对压缩机的影响: (1)、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绝压越低,压比越高,Nd越大; (2)、海拔越高,冷却效果越差,电机温升越大; (3)、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柴油机的油气比越大,N越小。 7、容积流量 容积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压缩机吸入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流量。用单位:M3/min (立方米/分)表示。 标方用N M3/min表示。 1CFM=0.02832 M3/min, 或者1 M3/min=35.311CFM, S--标准状态,A--实际状态

8、余隙容积 余隙容积是指正排量容积式(往复或螺杆)压缩机冲程终端留下的容积,此容积的压缩空气经膨胀 后返回到吸入口,并对容积系数产生巨大的影响。 9、负载系数 负载系数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压缩机的平均输出与压缩机的最大额定输出之比。不明智的做法就是卖给用户的压缩机,正好满足用户的最大的需求,增加一个或几个工具或有泄漏会导致工厂的压力下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英格索兰多年来一直建议采用负载系数:取用户系统所需气量的极大值,并除以0.9或 0.8的负载系数。(或任何用户认为是个安全系数) 这种综合气量选择能顾及未预计到的空气需量的增加。无需额外的资本的投入,就可做一些小型的 扩建。 10、气量测试 (1)、往复式压缩机气缸容积 压缩机气缸的容积是指活塞移动的容积减去活塞杆占有的体积。通常是用每分钟立方米来表示。多级压缩机的容积只是第一级压缩的容积,因为逐一通过所有级的气体都来源于第一级。 (2)、测试 低压喷嘴测试是一种精确衡量压缩机所提供空气的方法。这一方法得到压缩空气和气体学会的认可,还为ASME能源测试代号委员会所接受。ASME PTC-9中有关采用低压喷嘴测 试往复式压缩机的描述。ASME PTC-10中有有关采用低压喷嘴测试动力式压缩机的描述。 压缩空气理论――用气量的确定 确定一个新厂的压缩空气要求的传统方法是将所有用气设备的用气量(m3/min)加起来,再考虑增加一个安全、泄漏和发展系数。 在一个现有工厂里,你只要作一些简单的测试便可知道压缩空气供给量是否足够。如不能,则可估算出还需增加多少。 一般工业上空气压缩机的输出压力为0.69MPa(G),而送到设备使用点的压力至少0.62MPa。这说明我们所用的典型空气压缩机有0.69MPa(G)的卸载压力和0.62MPa(G)的筒体加载压力或叫系统压力。有了这些数字(或某一系统的卸载和加载值)我们便可确定。 如果筒体压力低于名义加载点(0.62MPa(G))或没有逐渐上升到卸载压力(0.69MPa(G)),就可能需要更多的空气。当然始终要检查,确信没有大的泄漏,并且压缩机的卸载和控制系统都运行正常。

压缩空气的质量标准

压缩空气的质量标准 现代产业使用压缩空气时都有一整套设备、设施,我们把由生产、处理和储存压缩空气的设备所组成的系统称为气源系统。典型的气源系统由下列几部分组成:空气压缩机、后部冷却器、缓冲罐、过滤器(包括油水分离器、预过滤器、除油过滤器、除臭过滤器、灭菌过滤器等等)、干燥机(冷冻式或吸附式)、稳压储气罐、自动排水排污器及输气管道、管路阀件、仪表等。上述设备根据工艺流程的不同需要,组成完整的气源系统。 空压机排出的压缩空气是不干净的,除了含有水(包括水蒸气、凝结水)和悬浮物外,还有油(包括油雾、油蒸气)。这些污染物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是不利的,因此就需要进行干燥净化处理。为了统一标准,国际标准组织(ISO)所属压缩机、气动机械及工具委员会(TC118)在1986年提出了关于压缩空气干燥净化设备和压缩空气品质的国际标准,其中压缩空气质量等级标准ISO8573.1把压缩空气中的污染物分为固体杂质、水和油三种(我国等同采用了ISO8573即国家标准GB/T13277-91《一般用压缩空气质量等级》),具体如下表 ISO8573.1-1 除了上述标准外其他标准名称如下: ——ISO7183 压缩空气干燥器规范与试验 ——ISO8573-1 一般用压缩空气第一部分:污染物和质量等级 ——ISO8573-2 一般用压缩空气第二部分:悬浮油粒的测试方法 ——ISO8573-3 一般用压缩空气第三部分:湿度测量 ——ISO8573-4 一般用压缩空气第四部分:固体粒子的测量 ——ISO8573-5 一般用压缩空气第五部分:油蒸汽的测量 ——ISO8573-6 一般用压缩空气第六部分:气体污染物的测量 ——ISO8573-7 一般用压缩空气第七部分:微生物的测量

压缩空气管道规范

压缩空气管道规范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压缩空气管道规范 为避免重复建设和节约投资,压缩空气管道考虑近期发展的需要是必要的。近期发展应包括对流量、压力及品质的要求。 本条是原规范第条后段的修订条文。 压缩空气管道系统有辐射状、树枝状和环状三种形式。其中,厂(矿区)管道一般采用辐射状和树枝状系统,车间采用树枝状和环状系统。辐射状系统便于集中调节用气量,压力和泄漏损失小,但一次性投资大,管网较复杂;树枝状系统的优缺点则与辐射状系统相反;环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供气可靠,压力稳定。由于各有优缺点,并且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均能获得较好的效益,所以,笼统地推荐一种系统是不合适的,特别是近年来,许多厂(矿)已经采用了树枝与辐射混合型的管网系统,其效益也是明显的。在设计管道系统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管道系统。 管道的三种敷设方式:架空、管沟和埋地,各有其特点和使用条件。架空管道安装、维修方便、直观,也便于以后改造。这种敷设方式被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寒冷地区的大多数厂(矿)采用。管沟敷设如能与热力管道同沟,将是经济合理的。直接埋地敷设在寒冷地区及总平面布置不希望有架空管线的厂(矿)采用较多。 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的饱和压缩空气管道架空敷设时,冻结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是严寒地区需采取严格的防冻措施。 本条是原规范第条的修订条文。 管道设坡度有利于排放油水,但也有许多单位在管道设计时均不设坡度。多年来的使用证明,只要设有排除油水的装置,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尤其在不冻结地区,并且还有设计和施工方便的优点,因此,本条文对坡度设置问题未作规定,仅规定了管道应设置可排放油水的装置。如有坡度敷设时,推荐不小于。 条文中提到的“饱和压缩空气”是指未经干燥处理或干燥处理后其露点温度仍然高于当地极端环境最低温度的压缩空气,这样的压缩空气在架空管道中会析出水分,所以,架空敷设时需考虑防冻措施。 干燥、净化压缩空气管道的管材和附件的选择,对于确保供应用气设备符合要求的干燥、净化压缩空气十分重要。若管材和附件选择不当,常会使已经干燥、净化的压缩空气受到污染。根据对各行业企业的调查,将压缩空气按干燥净化程度分为四档,分别推荐使用不同的管材,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保证了压缩空气的品质。 对于近年来出现的PVC塑料管、铝塑管、不锈钢复合管等新材料,由于尚无使用的成熟经验,故这里未予列出。 现在用于干燥和净化压缩空气管道的阀门和附件品种及材质较多,凡在强度、密封、抗腐蚀性方面满足要求者均可采用。 管道连接采用焊接,已有多年成熟的经验。焊接比法兰或螺纹连接更具有省料、施工快和严密性好等优点,故推荐采用。 干燥和净化压缩空气管道的焊接方式与一般压缩空气管道的焊接方式有所不同,这在《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中已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本条文要求遵照执行。 本条为新增条文。

压缩空气单价、成本计算

鄂钢2013年4月压缩空气单价、成本计算 l 概况 鄂钢目前空压机站点为一空站、二空站、三空站、四空站(未生产),三个空气压缩站主要向公司生产单位提供压缩空气。 2 空压站压缩空气单价计算 按2014年4月的经营费用进行计算,具体数据见下表: 项目数据 4 月份经营费用 流动电费单价(元/ kwh) 0.53元/ kwh 总耗电量kwh kwh 设备折旧费用486万元 辅材备件消耗81万元大修费用10万 人均年工资福利(万元/人·年) 3.6万 万立方米压缩空气直接处理成本见后面计算 3 具体计算如下 (1)空压站用电量:kwh,电费单价为0.53元/kwh,则电费金额为: kwh×0.53元/kwh=381.78万元。 (2)辅材及备件消耗 辅材及备件消耗共计81万,其中更换空压机油40万,维保备件30万,更换滤芯11万,总计81万元。 (3)人员工资及福利: 人均年工资福利(万元/人·年)×人数=人员工资及福利 人均年工资福利(万元/人·年)按3.6万元/人·年计算 则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为:3.6×45×7/12=8.10万 (4)大修费用 2013年4月进行了空压机的维保,维保费用10万元。 (5)设备折旧费用 月折旧费用:40.50万元 (6)成本总费用为前5之和 总成本=381.78万+81万+8.10万+10万+40.5万=521.38万 4 今年4月的供风量 三个空压站总供风量为:58165846 m3 考虑到压缩空气制备和输送过程中的损失占总产量的5%~10%左右,2013年4月压缩空气总量为m3×(1-0.08)=5351.26万m3。 5 压缩空气的直接处理成本 万立方米压缩空气的成本=总成本/供风总量

压缩空气质量标准--机器人用水要求

水、压缩空气质量标准 GH/T13277-91 Compressor Air for General Use -Quality Class 1、压缩空气质量标准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用工业压缩空气质量质量检测仪的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工业压缩空气。 本标准不适用于直接呼吸和医用压缩空气。 2、压缩空气质量标准定义 2.1 腐蚀 由于固体之间的机械作用而引起的材料表面磨损。 2.2 悬浮粒子 气体介质中悬浮着的固体颗粒或液体微滴的悬浮体或具有很小下降速度(下降速度通常小于0.25m/s)的固体和液体微粒。检测压缩空气颗粒一般建议使用尘埃粒子计数器CLJ-E3016。 2.3 聚合物 以任何方式结合,粘连或聚集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的微粒。 2.4凝聚 使悬浮的液体微粒结合成更大的颗粒的过程。 2.5 污染物 任何对系统或操作人员有不利影响的固体、液体、气体物质或其合成物。 2.6 冲浊 由流体束(不管有无悬浮固体粒子)的机械作用引起的材料磨损。 2.7 过滤比(β) 对于每一尺寸标准的粒子,过滤比等于过滤器前后粒子数之比。用尺寸标准作标号,如β10=75,表示10μm以上过滤前的粒子数是过滤后的75倍。 2.8名义过滤率(广泛应用,但不定义) 3、压缩空气质量标准 3.1 表示方法 压缩空气质量标准用三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对某一污染标准没要求,则用"-"代替。

示例:4,6,5表示压缩空气中固体粒子尺 寸和浓度为4级,水蒸气含量为6级,压缩含油量检测仪为5级。 3.2 质量标准 3.2.1 固体粒子 固体粒子尺寸和浓度的标准见表1。 表1. 等级最大粒子尺寸 μm 最大浓度 mg/立方米 1 2 3 40.1 1 5 40 0.1 1 5 10 注:(1)粒子尺寸取决于过滤比βn=20(测量方法最小精确度通常为该极限值的20%)。 (2)离子浓度系绝对压力0.1MPa温度20℃、相对蒸汽压力0.6条件下的浓度。 3.2.2 水 空气中水蒸汽含量以压力露点表示,压力露点的标准见表2。2010版GMP认证标准要求含水量露点为-40℃,对应的绝对湿度为100mg/m3,一般使用德尔格的压缩空气质量检测仪,配套使用德尔格水检测管,对应于德尔格气体检测仪中的订货号为8103061。也可以使用瑞士OEMDP70露点仪。 表2. 等级最高压力露点℃ 1 2 3 4 5 6-70 -40 -20 3 7 10 注:当要求更低压力露点时,必须特别指明。 3.2.3 总油量(包括油滴、悬浮粒子、油蒸汽)使用压缩空气油分测试仪。

压缩空气基础知识

压缩空气基础知识 温度 露点及相对湿度 状态及气量 温度 1、温度 温度是指衡量某一物质在某一时间能量水平的方法。(或更简单的说,某一事物有多少热或多少冷)。 温度范围是根据水的冰点和沸点。在摄氏温度计上,水的冰点为零度,沸点为100度。在华氏温度计上,水的冰点为32度,沸点为212度。从华氏转换成摄氏:华氏=1.8摄氏+32,摄氏=5/9(华氏-32) 2、绝对温度 这是用绝对零度作为基点来解释的温度。 基点零度为华氏零下459.67度或摄氏零下273.15度 绝对零度是指从物质上除去所有的热量时所存在的温度或从理论上某一容积的气体缩到零时所存在的温度。 3、冷却温度差 冷却温度差是确定冷却器的效率的术语。因为冷却器不可能达到100%的效率,我们只能用冷却温差衡量冷却器的效率。 冷却温度差是进入冷却器的冷水或冷空气温度和压缩空气冷却后的温度之差。 4、中间冷却器 中间冷却器是用于冷却多级压缩机中的级与级之间的压缩空气或气体使温度降低的器件。中间冷却器通过降低进入下一级压缩空气温度达到降低压缩功率以有助于增加效率。 返回顶部 露点和相对湿度 1、露点和相对湿度 就象晚上温度下降会产生露水一样,压缩空气系统内的温度下降也会产生水气。露点就是当湿空气在水蒸气分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冷却至饱和的温度。 这是为什么呢? 含有水分的空气只能容纳一定量的水分。如果通过压力或冷却使体积缩小,就没有足够的空气来容纳所有的水分,因此多于的水分析出成为冷凝水。

离开后冷却器的空气通常是完全饱和的。分离器内的冷凝水就显示了这一点,因此空气温度有任何的降低,就会产生冷凝水。 设定的湿度可认为是湿空气所含水蒸气的重量,即:水蒸气重量和干燥空气重量之比。 相对湿度ψ χ-湿度 Ps ψ= ----------------- = ----------- χ0-饱和绝对湿度 Pb 当Ps=0, ψ=0时,称为干空气; Ps=Pb, ψ=1时,称为饱和空气。 绝对湿度——1M3湿空气所含水蒸气的重量。 Gs—水蒸气重量 χ= ---------------------- V—湿空气体积 水蒸气重量 含湿量= --------------------- 干空气重量 2、饱和空气 当没有再多的水气能容纳在空气中时,就产生了空气的饱和,任何加压或降温均会导致冷凝水的析出。 3、水气分离器 水气分离器是用于收集和除去在冷却过程中从空气或气体中冷凝出来水的器件。 储气筒是用于储存压缩机排放出来的压缩空气和气体的容器。储气筒有利于消除排气管路中的脉冲,并在需求量大于压缩机的能力时,可起储存和补充提供压缩空气的作用。 4、干燥机 干燥机是用于干燥空气的装置。用我们的术语,就是用其干燥的压缩空气。离开后冷却器的空气通常是完全饱和的,就是说任何降温都会产生冷凝水。冷冻式干燥机是通过降低压缩空气的温度,析去水分,然后将空气再加热到接近原来的温度。 再生式干燥机是使空气通过含有化学物质的过滤器以析出水分。这种装置比冷冻式装置更能吸附水气。 返回顶部 状态及气量 1、标准状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