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复习集美大学(包括答题纸)
- 格式:doc
- 大小:793.50 KB
- 文档页数:14
2022年集美大学公共课《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二进制数10111101等于十进制数()A.187B.189C.191D.1932、十进制数83,用二进制表示是()A.00010011B.01010011C.00111110D.011011103、下面关于二进制的运算中,错误的是()A.10+01=11 B.11+01=111 C.11-01=10 D.10-01=014、二进制数101101.11对应的十六进制数是()A.2D.3B.B1.CC.2D.C D.5、以下4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A.潜伏性B.传染性C.激发性D.免疫性6、对于32X32的点阵字库,每个汉字的字形码需要占用存储空间的字节数是()A.128B.72C.64D.327、下列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A.3D打印机B.显示器C.音响D.扫描仪8、在Windows 7中,对话框的右上角有一个“?”按钮,它的功能是()A.关闭对话框B.获取帮助信息C.便于用户输入问号D.将对话框最小化9、在Windows7对话框中,下列元素可同时选中多项的是()A复选框 B文本框 C单选按钮 D命令按钮您的10、在Windows 7中,应用程序与用户交互的主要方式是()A.菜单B.对话框C.工具栏D.任务栏11、可调出“Windows 7 安全”对话框的组合键是()A.Ctrl+Alt+DelB.Ctrl+DelC.Alt+DelD.Ctrl+Shift12、在Windows 7系统中,利用标题栏左边的控制菜单,不能完成的操作是()A.打开窗口B.改变密口的大小C.关闭窗口D.移动窗口13、在Windows 7资源管理器中,若选中了C盘上的一个文件,并用鼠标左键将其拖搜到D盘中,其结果是()A.将该文件从C盘移动到D盘B.将该文件从C盘复制到D盘C.将该文件从C盘副除D.无任何结果14、将整个屏幕内容复制到剪贴板上,应按()A.PrintScreenB.Alt+ PrintScreenC. Ctrl+ PrintScreenD.Ctrl+V15、在Word的编辑状态,文档窗口要显示出水平标尺,则当前的视图方式不可能是()A.普通视图B.页面视图C大纲视图D.Web版式视图16、Word文档的默认扩展名是()A.WPSB.DOTC.DOCD.EXE17、在Word中,以下不能实现创建新文档的方法是()A.选择“文件”菜单中“新建”命令B.单击“常用”工具栏中“新建空白文档”按钮C.按快捷键Ctrl+ND.选择“插入”菜单中“文件”命令18、在Word 2010"快速访问工具栏”上有多个按钮,其按钮的功能是()A.恢复上次操作B.返回上一级菜单C.进入下一级菜单D.撤销上次操作19、下列有关Word2010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进行打印预览时必须开启打印机B、使用“文件”菜单的“打开”命令,可打开一个已存在的Doc文档C、可将正在编辑的文档另存为一个纯文本TXT文件D、允许同时打开多个文档20、在Excel 2010“页面布局”功能区的“页面设置”组中不能设置的是()A页边距B纸张大小C打印区域D列宽21、在Excel 2010中,E6代表的单元格是()A.第5行第6列B.第6行第5列C.第5行第5列D.第6行第6列22、若已将Exce12010工作表A1单元格设为数值格式,当其中输入的数字超出列宽时,A1单元格显示()A.######B.#VALUEC.从高位截取列宽显示的数字位数D.从低位截取列宽显示的数字位数23、在Excel 2010打印预览中,不能完成的设置是()A.页边距B.纸张大小C.单元格格式D.打印方向24、在Excel 2010中,计算平均值的函数是()A.SUMB.MAXC.COUNTD.AVERAGE25、在Excel 2010中,对汉字的排序可以按照()A.字号和拼音排序B.字体和字号排序C.拼音字母和笔划排序D.字号和笔划排序26、用户对PowerPoint 2010幻灯片中图片进行编辑的视图是()A.备注视图B.普通视图C.幻灯片浏览视图D.幻灯片放映视图27、在PowerPoint 2010中,“设计”功能区主要用来设计幻灯片的样式,其中不能设置()A.主题B.背景C.页面设置D.动画效果28、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其中的“云”是指()A.各个终端用户B.计算机C.提供资源的网络D.连接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线路29、利用HTML语言编写网页,实现超级链接的标记是()A. <a>...</a>B.<p>...</>C.<body>...</body>D.<hn>..</hn>30、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网络主要功能的是()A.数据通信B.资源共享C.分担负荷D.控制其他工作站二、填空题31、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____________构成。
得 分经过散列函数的计算,把不同的关键码映射到同一个散列地址上,这就产生了【3】。
3、(1分)任何一棵二叉树,如果其叶结点有 n0 个,度为 2 的非叶结点有n 2 个, 则有n2=【4】。
4、(1分)在顺序搜索并设置“监视哨”的等概率情形,搜索成功的平均搜索长度为【5】。
5、(2分)假设有一个网络,用以表示 n 个城市之间架设通信线路,边上的权值代表架设通信线路的成本。
如何架设才能使线路架设的成本达到最小?这类问题就是【6】问题,解决该类问题的算法有Kruskal 算法和【7】算法。
6、(1分)【8】排序是采用“分配”与“收集”的办法,用对多排序码进行排序的思想,实现对单排序码进行排序的方法。
7、(2分)列举两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9】【10】。
三、分析问答题(共50分)1、(共6分)给出模式串a baabc ac 的ne xt 值;画出KM P算法的匹配过程。
ﻫ(1)在下表中填入模式串aba abc ac的KMP 算法的next 值;(2分) j 0 1 2 3 4 5 6 7p a b a a b c a c ne xt(2)根据上面得出的模式串的ne xt值,进行下列目标串的KM P算法的匹配 (4分) 目标串aca baabaabcaca ab c 要求:运用K MP算法进行匹配,给出每一趟匹配的方法和策略,包括根据(1)求出的next值体现的po sT和po sP 值的变化。
解答:运用KMP 算法的四趟匹配过程,给出每一趟匹配的方法和策略(其中主要体现在pos T和po sP 值的变化 ):2、(共2分)给出下列链表的广义表表示解答:该链表对应的广义表表示是 li st =3、(共5分)设待排序的排序码序列为{21, 25, 49, 25*, 16, 08}, 试写出使用堆排序方法每趟排序后的结果。
解答:4、(共6分)如果图G及图G的邻接表如下图,请给出图G从顶点V2出发的深度优先遍历的遍历结果顺序和深度优先生成树,以及广度优先遍历的遍历顺序和广度优先生成树。
2022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某机器的主存储器共32KB,由16片16K×l位(内部采用128×128存储阵列)的DRAM芯片字和位同时扩展构成。
若采用集中式刷新方式,且刷新周期为2ms,那么所有存储单元刷新一遍需要()个存储周期。
A.128B.256C.1024D.163842、某一计算机采用主存Cache存储层次结构,主存容量有8个块,Cache容量有4个块,采取直接映射方式。
若主存块地址流为0,1,2,5,4,6,4,7,1,2,4,1,3,7,2,一开始Cache为空,此期间Cache的命中率为()。
A.13.3%B.20%C.26.7%D.33.3%3、某计算机字长为32位,按字节编址,采用小端(Litle Endian)方式存放数据。
假定有一个double型变量,其机器数表示为1122334455667788H,存放在00008040H开始的连续存储单元中,则存储单元00008046H中存放的是()。
A.22HB.33HC.66HD.77H4、常用的(n,k)海明码中,冗余位的位数为()。
A.n+kB.n-kC.nD.k5、ALU属于()。
A.时序电路B.控制器C.组合逻辑电路D.寄存器6、总线的半同步通信方式是()。
A.既不采用时钟信号,也不采用握手信号B.只采用时钟信号,不采用握手信号C.不采用时钟信号,只采用握手信号D.既采用时钟信号,又采用握手信号7、下列关于总线设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并行总线传输比串行总线传输速度快B.采用信号线复用技术可减少信号线数量C.采用突发传输方式可提高总线数据传输率D.采用分离事务通信方式可提高总线利用率8、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执行的是()。
1.机器语言程序IⅡ.汇编语言程序Ⅲ.硬件描述语言程序入A.仅IB.仅I、ⅡC.仅I、ⅢD. I、Ⅱ 、Ⅲ9、将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为机器目标代码文件的程序是()。
数据结构习题集含答案目录目录 (1)选择题 (2)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线性表. (4)第三章栈和队列. (6)第四章串. (7)第五章数组和广义表 (8)第六章树和二叉树 (8)第七章图. (11)第八章查找. (13)第九章排序. (14)简答题 (19)第一章绪论. (19)第二章线性表. (24)第三章栈和队列. (26)第四章串. (28)第五章数组和广义表 (29)第六章树和二叉树 (31)第七章图. (36)第八章查找. (38)第九章排序. (39)编程题 (41)第一章绪论. (41)第二章线性表. (41)第三章栈和队列. (52)第四章串. (52)第五章数组和广义表 (52)第六章树和二叉树 (52)第七章图. (52)第八章查找. (52)第九章排序. (57)选择题第一章绪论1. 数据结构这门学科是针对什么问题而产生的?( A )A、针对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 B 、针对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C、数值计算与非数值计算的问题都针对D、两者都不针对2. 数据结构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下面选项最准确的是( D )A、研究数据对象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B 、研究数据对象C、研究数据对象和数据的操作D、研究数据对象、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操作3. 某班级的学生成绩表中查得张三同学的各科成绩记录,其中数据结构考了90分,那么下面关于数据对象、数据元素、数据项描述正确的是( C )A、某班级的学生成绩表是数据元素,90 分是数据项B、某班级的学生成绩表是数据对象,90 分是数据元素C、某班级的学生成绩表是数据对象,90 分是数据项D、某班级的学生成绩表是数据元素,90 分是数据元素4. *数据结构是指(A )。
A、数据元素的组织形式B、数据类型C、数据存储结构D、数据定义5. 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内表示时,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不相同,称之为(C )。
A、存储结构B、逻辑结构C、链式存储结构D、顺序存储结构6. 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C )A、找出数据的合理性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关系C、分析算法效率以求改进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型性7. 算法分析的主要方法( A )。
2018数据结构总复习第一章概论1.1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分类1.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的学科。
2.数据结构包括的内容(1)逻辑结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2)存储结构: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存储器内的表示。
(3)操作:数据的运算(检索、排序、插入、删除、修改)。
1.2为什么学习数据结构1.学习数据结构的作用(1)计算机内的数值运算依靠方程式,而非数值运算(如表、树、图等)则要依靠数据结构。
(2)同样的数据对象,用不同的数据结构来表示,运算效率可能有明显的差异。
(3)程序设计的实质是对实际问题选择一个好的数据结构,加之设计一个好的算法。
而好的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描述实际问题的数据结构。
2.电话号码查询问题(1)要写出好的查找算法,取决于这张表的结构及存储方式。
(2)电话号码表的结构和存储方式决定了查找(算法)的效率。
1.3算法的概念和特点1.算法的概念和特点算法是由若干条指令组成的有穷序列,具有以下特点:(1)输入:具有0个或多个输入的外界量。
(2)输出:至少产生1个输出。
(3)有穷性:每一条指令的执行次数必须是有限的。
(4)确定性:每条指令的含义都必须明确,无二义性。
(5)可行性:每条指令的执行时间都是有限的。
2.算法与程序的区别(1)一个程序不一定满足有穷性,但算法一定。
(2)程序中的指令必须是机器可执行的,而算法无此限制。
(3)一个算法若用机器可执行的语言来描述,则它就是一个程序。
1.4算法分析1.时间复杂度算法中基本操作重复执行的次数是问题规模n的某个函数,用T(n)表示,若有某个辅助函数f(n),使得当n趋近于无穷大时,T(n) / f(n) 的极限值为不等于零的常数,则称f(n)是T(n)的同数量级函数。
记作T(n)=O(f(n)),称O(f(n)) 为算法的渐近时间复杂度,简称时间复杂度。
算法效率的度量,采用时间复杂度。
第一章概论一、选择题1、研究数据结构就是研究( D )。
A. 数据的逻辑结构B. 数据的存储结构C.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D. 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2、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A )。
A. 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B. 正确性和简单性C. 可读性和文档性D. 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3、具有线性结构的数据结构是( D )。
A. 图B. 树C. 广义表D. 栈4、计算机中的算法指的是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 B )等5个特性。
A. 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B. 可执行性、有穷性和确定性C. 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D. 易读性、稳定性和确定性5、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C )。
for(i=0;i<m;i++)for(j=0;j<n;j++)a[i][j]=i*j;A. O(m2)B. O(n2)C. O(m*n)D.O(m+n)6、算法是( D )。
A. 计算机程序B. 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C. 排序算法D. 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7、某算法的语句执行频度为(3n+nlog2n+n2+8),其时间复杂度表示( C )。
A. O(n)B. O(nlog2n)C. O(n2)D. O(log2n)8、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 C )。
i=1;while(i<=n)i=i*3;A. O(n)B. O(3n)C. O(log3n)D. O(n3)9、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数据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运算等的学科。
A. 结构B. 关系C. 运算D. 算法10、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A )。
i=s=0;while(s<n){i++;s+=i;}A. O(n)B. O(n2)C. O(log2n)D. O(n3)11、抽象数据类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 A)。
A. 数据对象、数据关系和基本操作B. 数据元素、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C. 数据项、数据元素和数据类型D. 数据元素、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12、通常从正确性、易读性、健壮性、高效性等4个方面评价算法的质量,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1-6.从机器(汇编)语言程序员看,以下哪些是透明的?透明的有:指令缓冲器、时标发生器、乘法器、主存地址寄存器、先行进位链、移位器。
1-10.想在系列机中发展一种新型号机器,下列哪些设想是可以考虑的,哪些是不行的?为什么?(1)新增自发数据类型和若干条字符处理指令,以支持事务处理程序的编译。
可以。
虽然它属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内容,但新增加的数据类型和指令不会影响到已有指令所写程序的正确运行。
(2)为增强中断处理功能,将中断分级由原来的4级增加到5级,并重新调整中断响应的优先次序。
不可以。
中断分级和终端的响应次序都属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内容,中断分级由4级增加到5级应当还是允许的,关键是重新调整了中断响应的优先次序,使原有程序的中断响应次序发生了改变,会影响原有程序工作的正确性。
(3)在CPU和主存之间增设Cache存储器,以克服因主存访问速率过低而造成的系统性能瓶颈。
可以。
Cache存储器属于计算机组成,它不会改变原有的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
(4)为解决计算误差较大的问题,将机器中浮点数的下溢处理方法由原来的恒置“1法”,改为用ROM存放下溢处理结果的查表舍入法。
可以。
浮点数尾数的下溢处理不属于计算机系统结构,而是计算机组成设计所考虑的内容。
2-9.经统计,某机器14条指令的使用频度分别为0.01、0.15、0.12、0.03、0.02、0.04、0.02、0.04、0.01、0.13、0.15、0.14、0.11、0.03。
分别求出用等长码、哈夫曼码、只有两种码长的扩展操作码等三种编码方式的操作码平均码长。
(1)等长码:14条指令的等长操作码的平均码长是[1b41]位,即4位。
(2)哈夫曼遍码:先用哈夫曼算法构造哈夫曼树(P290),计算可得平均码长为3.38位。
(3)只有两种码长的扩展操作码:根据14条指令所给出的使用频度分成两群,较高6种指令的用3位操作码编码表示,留下两个3位码作为长码的扩展标志,扩展出2位,共有8条使用低频的指令的操作码,平均码长计算后(P291)为3.4位。
2022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无向图G=(V,E),其中:V={a,b,c,d,e,f},E={(a,b),(a, e),(a,c),(b,e),(c,f),(f,d),(e,d)},对该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得到的顶点序列正确的是()。
A.a,b,e,c,d,fB.a,c,f,e,b,dC.a,e,b,c,f, dD.a,e,d,f,c,b2、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A.NB.2N-1C.2ND.N-13、单链表中,增加一个头结点是为了()。
A.使单链表至少有一个结点B.标识表结点中首结点的位置C.方便运算的实现D.说明单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4、最大容量为n的循环队列,队尾指针是rear,队头:front,则队空的条件是()。
A.(rear+1)MOD n=frontB.rear=frontC.rear+1=frontD.(rear-1)MOD n=front5、动态存储管理系统中,通常可有()种不同的分配策略。
A.1B.2C.3D.46、排序过程中,对尚未确定最终位置的所有元素进行一遍处理称为一趟排序。
下列排序方法中,每一趟排序结束时都至少能够确定一个元素最终位置的方法是()。
Ⅰ.简单选择排序Ⅱ.希尔排序Ⅲ.快速排序Ⅳ.堆排Ⅴ.二路归并排序A.仅Ⅰ、Ⅲ、Ⅳ B.仅Ⅰ、Ⅱ、Ⅲ C.仅Ⅱ、Ⅲ、Ⅳ D.仅Ⅲ、Ⅳ、Ⅴ7、若元素a,b,c,d,e,f依次进栈,允许进栈、退栈操作交替进行,但不允许连续三次进行退栈操作,则不可能得到的出栈序列是()。
8、一个具有1025个结点的二叉树的高h为()。
A.11B.10C.11至1025之间D.10至1024之间9、设X是树T中的一个非根结点,B是T所对应的二叉树。
在B中,X是其双亲的右孩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树T中,X是其双亲的第一个孩子B.在树T中,X一定无右兄弟C.在树T中,X一定是叶结点D.在树T中,X一定有左兄弟10、对n个记录的线性表进行快速排序为减少算法的递归深度,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第4~5章串和数组自测卷答案姓名班级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不包含任何字符(长度为0)的串称为空串;由一个或多个空格(仅由空格符)组成的串称为空白串。
(对应严题集4.1①,简答题:简述空串和空格串的区别)2. 设S=“A;/document/Mary.doc”,则strlen(s)= 20 , “/”的字符定位的位置为3。
4. 子串的定位运算称为串的模式匹配;被匹配的主串称为目标串,子串称为模式。
5. 设目标T=”abccdcdccbaa”,模式P=“cdcc”,则第 6 次匹配成功。
6. 若n为主串长,m为子串长,则串的古典(朴素)匹配算法最坏的情况下需要比较字符的总次数为(n-m+1)*m。
7. 假设有二维数组A6×8,每个元素用相邻的6个字节存储,存储器按字节编址。
已知A的起始存储位置(基地址)为1000,则数组A的体积(存储量)为288 B ;末尾元素A57的第一个字节地址为1282 ;若按行存储时,元素A14的第一个字节地址为(8+4)×6+1000=1072 ;若按列存储时,元素A47的第一个字节地址为(6×7+4)×6+1000)=1276 。
(注:数组是从0行0列还是从1行1列计算起呢?由末单元为A57可知,是从0行0列开始!)8. 〖00年计算机系考研题〗设数组a[1…60, 1…70]的基地址为2048,每个元素占2个存储单元,若以列序为主序顺序存储,则元素a[32,58]的存储地址为8950 。
答:不考虑0行0列,利用列优先公式:LOC(a ij)=LOC(a c1,c2)+[(j-c2)*(d1-c1+1)+i-c1)]*L得:LOC(a32,58)=2048+[(58-1)*(60-1+1)+32-1]]*2=89509. 三元素组表中的每个结点对应于稀疏矩阵的一个非零元素,它包含有三个数据项,分别表示该元素的行下标、列下标和元素值。
一:概念与简答: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分为六级:系统结构:从程序设计者的角度所看到的系统的属性,即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
计算机系统结构:1、CA与CO ,CI 三者的相互影响计算机系统结构(CA)也称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指机器语言程序的设计者或是编译程序设计者所看到的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外特性);计算机组成(CO)指的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括机器级内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以及逻辑设计等;计算机实现(CI)指的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器件、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专用器件的设计,微组装技术,信号传输,电源,冷却及整机装配技术。
重点:CA、CO、CI三者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影响,相同系统结构可因速度,价格要求不同而采用不同组成,采用不同的系统结构会使可以采用的组成技术产生差异,组成、实现(器件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系统结构,组成要考虑系统结构和实现,决定于结构,受限于实现,组成与实现不是被动的,可以折中权衡。
一种组成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方法,结构不同采用的组成技术也就不相同。
2、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路(1)由上往下设计方法由上往下设计,是一种环境要求比较稳定的专用机的设计方法,无法用于通用机的设计,设计周期比较长。
(2)由下往上设计方法由下往上设计,它是先不管要求,只是根据目前能用的器件,参照吸收已有的各种机器特点,将微程序机器级和传统机器级研制出来。
这是一种通用机的设计方法,但是这样研制出的机器的有些性能指标往往是虚假的。
(3)从中间开始向两边设计方法这是通用机一般采用的方法,由中间开始向两边设计,它可以克服“由上往下”和由下往上设计方法中,软硬件设计分离和脱节的致命缺点,这是一种交互式设计方法,要求设计者同时具备丰富的软硬件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具备有效的软件设计环境和开发工具。
3.、软件可移植的方法(1)统一高级语言(2)采用系列机(3)模拟和仿真4、并行性的含义,级别我们把解题中具有同时进行运算或操作的特性,称为并行性。
数据库专升本(总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40分)1、在文件系统中,所具有的数据独立性是( )A、系统独立性B、物理独立性C、逻辑独立性D、设备独立性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B、数据库设计是指设计一个能满足用户要求,性能良好的数据库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物理结构必须与逻辑结构一致D、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但是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3、子模式是( )。
A、模式的副本B、存储模式C、多个模式的集合D、模式的逻辑子集4、下面哪个描述是正确的?( )A、表空间由段组成,段由盘区组成,盘区由数据块组成。
B、段由表空间组成,表空间由盘区组成,盘区由数据块组成。
C、盘区由数据块组成,数据块由段组成,段由表空间组成。
D、数据块由段组成,段由盘区组成,盘区由表空间组成。
5、将某个控件绑定到一个字段,移动记录后字段的值发生变化,这时该控件的( )属性的值也随之变化。
A、NameB、CaptionC、ValueD、没有6、用( )形式表示实体类型和实体间联系是关系模型的主要特征。
A、指针B、链表C、关键字D、表格7、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性在信息世界中称为()A、实体B、实体标识符C、属性D、关键码8、图中所示的出版社和作者表之间的关系是()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不确定9、关系模型中,实体与实体间的联系都是通过( )。
A、索引表示B、指针链表示C、关系表示D、文件表示10、为数据表创建索引的目的是。
A、归类B、提高查询的检索性能C、创建主键D、创建唯一索引11、分析以下SQL 命令:SELECT priceFROM inventoryWHERE price BETWEEN 1 AND 50 AND (price IN(55, 30, 95);命令执行后的最可能的输出结果是:()A、55B、30C、95D、5112、函数DOW(DATE())的返回值的数据类型是( ) 。
数据结构复习题chi绪论一、填空题1、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5分)(①)由某一数据对象和该对象中各个数据成员间的关系组成。
依据所有数据成员之间关系的不同,(①)分为两大类:(②)和(③)。
在(②)中的各个数据成员依次排列在一个线性序列中;(③)的各个数据成员不再保持在一个线性序列中,每个数据成员可能与零个或多个其他数据成员发生联系。
根据视点的不同,数据结构分为数据的(④)和(⑤)。
(④)是面向问题的,(⑤)是面向计算机的。
Key:①数据结构%1线性结构%1非线性结构%1逻辑结构%1存储结构2、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5分)算法是一个有穷的指令集,它为解决某一特定任务规定了一个运算序列。
它应当具有输入、输出、(①)、有穷性和可执行性等特性。
算法效率的度量分为(②)和(③)。
(②)主要通过在算法的某些部位插装时间函数来测定算法完成某一规定功能所需的时间。
而(③)不实际运行算法,它是分析算法中语句的执行次数来度量算法的时间复杂性。
程序所需的存储空间包含两个部分(④)和(⑤)。
(④)空间的大小与输入输出数据的个数多少,数值大小无关;(⑤)空间主要包括其大小与问题规模有关的成分变量所占空间,引用变量所占空间,以及递归栈所用的空间,还有在算法运行过程中动态分配和回收的空间。
Key:①确定性%1事后测量%1事前估计%1固定部分%1可变部分二、判断题3、判断下列叙述的对错。
如果正确,在题前的括号内填入“寸:否则填入“X”。
(x)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3)数据结构是数据对象与对象中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集合。
(x)数据结构是具有结构的数据对象。
3)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用户按使用需要建立的。
(x)算法和程序原则上没有区别,在讨论数据结构时二者是通用的。
4、判断下列叙述的对错。
如果正确,在题前的括号内填入“寸',否则填入“X”。
3)所谓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x)同一数据逻辑结构中的所有数据元素都具有相同的特性是指数据元素所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都相等。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A卷标准答案一选项题DCDDB CACBA ACAC(其中第13题作废)二名词解释1.数据库系统:由计算机硬件、数据库、OS、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及用户组成。
2.关系从数据角度解释为笛卡尔积的子积,从组成解释为元组的集合,从形式而言为一符合一定条件的二维表3.事务:是并发控制的一个基本单位,它由一系列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组成,这些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它具有ACID四种性质4.并发控制:在多用户的环境下,因存在不同用户可能在同一时间访问数据库的相同数据,若不加以控制可能造成数据的不正确与不一致,并发控制有安全性、完整性控制,并以事务为其基本操作单位,必须用相应的措施保证事务的ACID三、简答题1.数据库的设计阶段包括规划阶段:可行性分析报告需求分析: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概要设计:各个局部概念模型,全局概念模型逻加设计:数据库表结构及安全性、完整报告物理设计:存取记录与存取方法设计并形成相应的报告数据库实现:数据库运行与维护2.简述带检查点的数据库系统如何完成数据的恢复操作在故障发生时,系统中事务如上图五种类型T1类型的事务在检查点之前,已提交,无须处理T2,T3类型检查点这后,故障点之前完成,归入重做队列T4,T5类型事务在故障点时尚未完成,归入撤消队列。
正向扫描日志文件,用新值换旧值,完成重做逆向扫描日志文件,用旧值换新值,完成撤消/3设有两个关系R S试计算R∞S的值4.简述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与物理独立性,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加以说明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模式发生变化时,通过外模式/模式映像的变化,保持外模式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修改,则为逻辑独立性四.综合题1、SQL与关系代数应用1)检索工资超过800元的女职工工号、姓名和年龄(关系代数表达式与SQL语句)select eno,ename, age from emp where age>800 and sex=”女”∏eno,ename,age(∑age>=800 ∩sex=”女”(EMP))2)检索在部门名为“人力资源部”部门工作的职工工号、姓名、工资。
2021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计算机Cache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Cache是一种介于主存和辅存之间的存储器,用于主存和辅存之间的缓冲存储B.如果访问Cache不命中,则用从内存中取到的字节代替Cache中最近访问过的字节C.Cache的命中率必须很高,一般要达到90%以上D.Cache中的信息必须与主存中的信息时刻保持一致2、某机器的主存储器共32KB,由16片16K×l位(内部采用128×128存储阵列)的DRAM芯片字和位同时扩展构成。
若采用集中式刷新方式,且刷新周期为2ms,那么所有存储单元刷新一遍需要()个存储周期。
A.128B.256C.1024D.163843、下列关于浮点数加减法运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I.对阶操作不会引起阶码上溢或下溢Ⅱ.右归和尾数舍入都可能引起阶码上溢Ⅲ.左归时可能引起阶码下溢IV.尾数溢出时结果不一定溢出A.仅Ⅱ、ⅢB. 仅I、Ⅱ、ⅢC.仅I、Ⅲ、IⅣD. I、Ⅱ、Ⅲ、Ⅳ4、假设机器字长为16位,用定点补码小数表示时,一个字所能表示的范围是()。
A.0~(1-2-15)B.-(1-2-15)~(1-2-15)C.-1~1D.-1~(1-2-15)5、十进制数-0.3125的8位移码编码为()。
A.D8HB.58HC.A8HD.28H6、下列关于多总线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靠近CPU的总线速度较快B.存储器总线可支持突发传送方式C.总线之间需通过桥接器相连D.PCI-Expressx16采用并行传输方式7、在下列各种情况中,最应采用异步传输方式的是().A.I/O接口与打印机交换信息B.CPU与主存交换信息C.CPU和PCI总线交换信息D.由统一时序信号控制方式下的设备8、某计算机主频为1.2GHz,其指令分为4类,它们在基准程序中所占比例及CPI如下表所示。
2022年集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选择题1、一个存储器系统中,常常同时包含ROM和RAM两种类型的存储器,如果用lK×8位的ROM芯片和lK×4位的RAM芯片,组成4K×8位的ROM和1K×8位的RAM存储系统,按先ROM后RAM进行编址。
采用3-8译码器选片,译码信号输出信号为Y0~Y7,其中Y4选择的是()。
A.第一片ROMB.第五片ROMC.第一片RAMD.第一片RAM和第二片RAM2、在对破坏性读出的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时,为维持原存信息不变,必须辅以的操作是()。
A.刷新B.再生C.写保护D.主存校验3、假设基准程序A在某计算机上的运行时间为100s,其中90s为CPU时间,其余为/O 时间。
若CPU速度提高50%,V/O速度不变,则运行基准程序A所耗费的时间是()。
A.55sB.60sC.65 sD.70s4、在计算机系统中,表明系统运行状态的部件是()。
A.程序计数器B.指令寄存器C.程序状态字D.累加寄存器5、CPU中不包括()。
A.操作码译码器B.指令寄存器C.地址译码器D通用寄存器6、关于同步控制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握手信号B.由统一时序电路控制的方式C.允许速度差别较大的设备一起接入工作D.B和C7、一次总线事务中,主设备只需给出一个首地址,从设备就能从首地址开始的若干连续单元读出或写入多个数据。
这种总线事务方式称为()。
A.并行传输B.串行传输C.突发传输D.同步传输8、在无转发机制的五段基本流水线(取指、译码/读寄存器、运算、访存、写回寄存器)中,下列指令序列存在数据冒险的指令对是()。
I1:addR1,R2,R3;(R2)+(R3)→R1I2:addR5,R2,R4;(R2)+(R4)→R5I3:addR4,R5,R3;(R5)+(R3)→R4I4:addR5,R2,R6;(R2)+(R6)→R5A.I1和I2B.I2和I3C.I2和14D.I3和149、采用同步控制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