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辛德勒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辛德勒的名单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辛德勒的名单》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讲述战争的残酷与憎恨人民因战争牵连的悲伤故事。
以下是整理的辛德勒的名单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辛德勒名单》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剧本和小说文学作品的片段描写,分析剧本和小说语言风格古典风格的差异2、通过主问题“一条命能值多少钱?”,研读剧本台词,分析高斯、服装店老板、辛德勒的人物形象3、感知“人性在复苏”的剧本主题,对黑暗时代下以下人性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教学重点】研读台词,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性在复苏”的剧本主题【教学难点】比较原著和原著小说的差异,把握电影剧本的文体特征【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视频导入播放课前视频《5分钟看完<辛德勒名单>》,介绍电影梗概、主要人物、时代背景、电影史地位等。
《辛德勒名单》课内巩固练习1. 加点字注音成沓( ) 拎东西( ) 缭绕( ) 恻隐之心( ) 搪瓷( )推搡( ) 厮打( ) 烟蒂( ) 忐忑不安( ) 暮霭( )漱口( ) 引擎( ) 濒临( )2.五组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抱负缭绕流芳百世源远流长B.诀窍署名曲意逢迎各行其事C.偏袒推搡重蹈覆辙遮天敝日D.学藉掰下浮想联翩山清水秀3.本文是电影文学原著,其与剧作和戏剧的差别差别是什么?答:4.辛德勒辛德勒为什么能把自己从兽性中才解救出来,让人性的无知和善又回到自己身上?答:5.有人认为辛德勒的行为只是个人赎罪,你怎么看?答:课外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猛虎和蔷薇》(余光中)英国当代诗人西格什基夫齐•萨松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因为它具体而又微妙地表现出许多哲学家无法说清的话;它具体而又五种微妙地表现出人性里两种相对的本质,但同时更表现出那两种相对的本质的调和。
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其一如苍鹰,如怒马,如飞瀑,其一如夜莺,如驯羊,如静池。
苏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辛德勒名单知识点必修五【原文欣赏】《辛德勒名单》101.外景格特卧室的阳台—几分钟之后格特穿着内衣*走到阳台上。
他望着劳动营地——他的劳动营地,他的王国。
看起来他很满意,甚至有点儿惊奇。
他看上去很像当初辛德勒从一排大玻璃窗向下看着他的工厂——那是辛德勒的王国。
生活是伟大的。
格特拿起了一杆步枪。
103.外景普拉卓夫劳动营—早晨在乌克兰卫兵的看守下,工人们把采石场的石料袋装上车。
太阳从地平线刚刚升起。
偶然,有人好奇地看一眼格特的别墅的阳台。
其实,所谓别墅只不过是用石块建在附近高地上的一栋两层楼房而已。
104.外景格特的阳台—稍后—早晨格特把枪托靠在肩上,随意瞄准一个工人,接着又瞄准另一个,很难猜出他想干什么——他开了一枪,远处有一个人影倒下了。
105.内景格特的卧室—同一时间—早晨随着一声枪响,床上的女人呻吟了一下。
她虽然听惯了这种枪声,可是却憎恨这种做法。
被枪声吵醒,令人讨厌。
玛约拉(喃喃自语):亚蒙……哦,上帝呀……她把头埋在一只枕头下面。
格特回到卧室。
他慢慢地走进卫生间。
106.外景普拉卓夫劳动营—白天辛德勒的奔驰车穿过营房,从仓库和车间,以及满载着毛皮衣服和家具的卡车、工地上的各种工具、营房和警卫宿舍等等前面经过。
有一个人呆呆地站在营房前,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我是一个偷土豆的贼”。
107.外景格特的别墅—普拉卓夫劳动营—白天奔驰汽车停在其他几辆漂亮的轿车旁。
这些车子都停在一条用犹太人墓地的石碑铺成的车道上。
108.外景格特别墅的内庭—白天在庭院内的一张桌子上放着玻璃器皿、瓷器和各种银器。
格特和胡嘉穿着笔挺的冲锋队*和两名企业家——博希和梅德里希——已经坐在那里。
还有一张椅子是空的。
胡嘉:你们的机器会搬过来,组装好,而冲锋队不收分文。
你们也不必付租金,不必为维修担心——胡嘉抬头看了一下;辛德勒的到来打断了他的话。
尽管过去辛德勒从未来过这里,他却像老板一样走了进来。
苏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辛德勒名单知识点必修五【导语】增加内驱力,从思想上重视高二,从心理上强化高二,使战胜高考的这个关键环节过硬起来,是“志存高远”这四个字在高二年级的全部解释。
无忧考网高二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苏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辛德勒名单知识点必修五》希望你喜欢!【原文欣赏】《辛德勒名单》101.外景格特卧室的阳台―几分钟之后格特穿着内衣*走到阳台上。
他望着劳动营地――他的劳动营地,他的王国。
看起来他很满意,甚至有点儿惊奇。
他看上去很像当初辛德勒从一排大玻璃窗向下看着他的工厂――那是辛德勒的王国。
生活是伟大的。
格特拿起了一杆步枪。
103.外景普拉卓夫劳动营―早晨在乌克兰卫兵的看守下,工人们把采石场的石料袋装上车。
太阳从地平线刚刚升起。
偶然,有人好奇地看一眼格特的别墅的阳台。
其实,所谓别墅只不过是用石块建在附近高地上的一栋两层楼房而已。
104.外景格特的阳台―稍后―早晨格特把枪托靠在肩上,随意瞄准一个工人,接着又瞄准另一个,很难猜出他想干什么――他开了一枪,远处有一个人影倒下了。
105.内景格特的卧室―同一时间―早晨随着一声枪响,床上的女人呻吟了一下。
她虽然听惯了这种枪声,可是却憎恨这种做法。
被枪声吵醒,令人讨厌。
玛约拉(喃喃自语):亚蒙……哦,上帝呀……她把头埋在一只枕头下面。
格特回到卧室。
他慢慢地走进卫生间。
106.外景普拉卓夫劳动营―白天辛德勒的奔驰车穿过营房,从仓库和车间,以及满载着毛皮衣服和家具的卡车、工地上的各种工具、营房和警卫宿舍等等前面经过。
有一个人呆呆地站在营房前,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我是一个偷土豆的贼”。
107.外景格特的别墅―普拉卓夫劳动营―白天奔驰汽车停在其他几辆漂亮的轿车旁。
这些车子都停在一条用犹太人墓地的石碑铺成的车道上。
108.外景格特别墅的内庭―白天在庭院内的一张桌子上放着玻璃器皿、瓷器和各种银器。
格特和胡嘉穿着笔挺的冲锋队*和两名企业家――博希和梅德里希――已经坐在那里。
第二专题辛德勒名单(节选)【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文中写辛德勒打开皮箱时“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一沓沓崭新的钞票”,如果改成“他毫不犹豫地掏出一沓沓崭新的钞票”,好不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时联系人物的身份和心理来回答。
答案:不好。
因为辛德勒毕竟是个工厂主,是个纳粹分子,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还是有些心痛,恋恋不舍。
作者这样写更符合人物身份,符合人物心理。
2.文中对数字列举得很清楚,400、450、600、850,这是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表现出辛德勒救人的决心和目标;②直接说明辛德勒救的人数之多。
3.辛德勒为什么要劝说服装厂老板?这位老板答应了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服装厂老板是为衬托辛德勒这一人物形象而设置的。
解答此题时要联系“衬托”来回答。
答案:①是为了让这位老板加入救人的行列,拯救更多的人。
②没有答应。
③这样写更加衬托出辛德勒这一行动的艰难和伟大。
4.文中说伊特兹哈克“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明白了什么?他的表情为什么“严肃而神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伊特兹哈克明白了辛德勒救人的意图,被他深深打动,才有这样的表现。
答案:伊特兹哈克明白了辛德勒是在拯救人的生命。
他意识到这次行动意义重大,深感责任之重大,也表现出他对辛德勒的敬重。
5.从节选部分可以看出剧本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简洁明快;②个性化;③口语化。
《辛德勒名单(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背景和电影文学的一般特点,把握全剧情节。
2、分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及意义,把握全剧的主题。
3、感受作品所歌颂的人性之美。
教学重点:作品通过哪些镜头来具体表现人性的复杂的。
教学难点:作品是怎样在发展、对比中彰显人性的复杂的。
学法指导:课前要求学生看电影,搜集相关资料,积累感性认识;揣读作品,把握情节,重点讨论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本主题,感受作品所歌颂的人性之美。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要点:1.简介作品 2.梳理课文情节 3.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4.讨论写法
一、简介作品
《辛德勒名单》是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一部影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商人新德勒基于良心的驱使,出钱出力冒险营救在它的军需品工厂中工作的上千名犹太人的生命,终于名留青史。
导演故意采用黑白片和纪实手法拍摄,营造出与众不同的气氛。
全片最后用彩色拍摄真实生活中被救的犹太人子女在辛德勒墓前聚首,场面感人。
辛德勒的名单意味着生存,凝聚着人性之美,是影片的主要体现之物。
二、研习文本
1.读课文,正字音,理结构
(1)捻(niǎn) 引擎(qíng) 一沓(dá) 惊讶(yà) 濒(bīn)临
噩(â)梦推搡(sǎng) 罪孽(niâ) 噙(qín)
(2)情节发展见教参37-38页。
(3)结构
①犹太人的惨景触动心灵
②决定花钱拯救
③谈判:高斯、服装厂老板
④拟定名单:尽可能多
⑤出错:女犹太人陷入死地
⑥结局:拯救成功
――人性复苏
2.讨论人物性格
(1)辛德勒
辛德勒是一位商人,也是一名纳粹,他生活放纵,善于交际,曾借助自己在上层社会中的关系而大发战争横财,后因看不惯法西斯的杀人暴行而良心发现,用自己的全部资产建立了“不事生产”的工厂,保护了1000多犹太人的生命。
辛德勒的性格是发展的。
且不谈他开始时的丑恶,在节选部分中,先是惨象引起他内心的震撼,但直到惨剧将要影响到朋友时他才作出抉择。
这个抉择的出发点虽有个人的算计,但是当惨剧再一次发生时,他的冒险救人就没有个人私利的考虑了,这样的表现使得人物更真实。
生活中真实的辛德勒:1993年,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组织授予辛德勒“最正义的非犹太人“的光荣称号。
二战后的辛德勒处境极为悲惨,他身无分文,并且开始酗酒,后因饮酒和吸烟过度而死。
期间作为回报,那些“辛德勒犹太人”关心和照顾过他们的“大救星”。
辛德勒的性格十分复杂,他曾经为德国人服务,在捷克斯洛伐克从事侦察活动,并且还参与策划和帮助德国纳粹入侵波兰的行动。
同时,辛德勒却是曾经营救过1000多名犹太人,使他们免遭大屠杀,并且用自己的钱财供养这些人吃住,一直到二战结束。
此外,他还曾收养过两名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儿童,并称自己是他们的父亲。
(2)高斯
高斯是一个凶残冷酷、贪婪无耻的纳粹分子。
他的许多举动是丧失人性的,但他又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他对海伦的态度说明他并没有彻底丧失人性,辛德勒试图唤起他的人性,尽管没有成功,但他瞬间的犹豫正说明他身上还有一定的人性,但他无法使自己的人性战胜自己的兽性,最终成为一个彻底丧失人性的人。
他和辛德勒的对比,说明有时候人性战胜兽性并不是容易的,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这个形象的塑造,使影片对人性复杂性的表现更加深刻。
高斯的原型阿芒•歌特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7岁参加纳粹青年团,22岁加入奥地利纳粹党。
因涉嫌参与一起炸弹袭击事件,歌特只身逃往德国。
1942年歌特被授予纳粹党卫军“模范军官”的称号,成为希特勒身边的红人。
1940年4月,奥斯维辛死亡集中营建立,与此同时,在它的旁边还建起了另一个死亡集中营――两年后歌特接管的“普拉斯沃犹太强制劳改营。
每天早晨,歌特穿着大短裤和白背心,嘴里叼着香烟,肩上扛着一杆步枪,度到卧室的阳台上,瞅着犹太人干活,随后他会随心所欲地瞄准犹太人放几枪。
据不完全统计,歌特以这种方式射杀的犹太人不少于500人。
三、分析写法
1.在发展、对比中彰显人性美丑
辛德勒的性格发展分析见前
作品写高斯从对金钱、对犹太人的生命的态度两方面与辛德勒形成鲜明对比,高斯极度的兽性的丑恶反衬了辛德勒崇高的人性之美。
2.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第一,观众观看三次谈判时,内心一定会为辛德勒捏了一把汗:危险吗?会成功吗?他面对的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啊!第二,文学作品常用的误会法在这里起了震撼人心的效果,观众们刚刚为男人们脱离危险而松了一口气,女人们却又阴差阳错地进入地狱,观众的心怎会不立即提到嗓子眼呢?
3.选文的语言特点
影视艺术是用运动着的画面和声音讲述故事,影视文学则是作者创作的供拍摄用的文学剧本,它既能给导、演、美、剪,服、化、道照等影视制作工种的工作人员提供蓝本,又能供广大影视文学爱好者阅读。
为了便于演员表演和展示情节的发展,本文在塑造人物时,注意用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将人物的心理活动用人们能看得见的细节表演来表达,并善于使用道具来链接情节。
四、感悟主旨
本篇节选文字写了辛德勒做出重大抉择并付诸行动的过程。
通过写辛德勒由发战争财到不惜花费巨额金钱尽全力拯救生命,讴歌了人性复苏之美,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