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观看
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来,光动力治疗的毒副作用可以说是很轻的,皮肤的光敏反应完全可以通过避光加以预防,光动力治 疗也不会损害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所有这些对于病人的治疗和生活都是很有利的。
未来展望
PDT疗法的治疗效果与所使用的光敏性化合物是有很大关系的,随着光敏剂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疗效.因此, 开发比HP和HPD在更短的时间内进入肿瘤细胞和以便快的速度由正常细胞中清除的光敏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不 但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减少光毒性.另外,为了提高光照的深达性,研制长波长的光敏剂,探明光敏剂对肿瘤细胞 选择性和亲和性的真正原因以及光敏剂抗肿瘤的机理,这些都是未来急待解决的问题.
光敏剂常静脉静注。如用光敏试剂,剂量为1.5~2.0mg/kg,48小时后,在内镜下用630nm红色激光照射癌肿。 光敏剂也可局部给予。如果应用5-ALA,则可局部外用或口服 ,该物质为前药,在体内转化为光反应性初卟啉Ⅸ 衍生物(PPⅨ)。
光敏剂能直接掺入细胞膜内,而不进入细胞核内。新生物组织对光敏剂优势摄取,并较长时间滞留其内。某 些肿瘤如脑瘤时,光敏剂的肿瘤/正常组织浓度之比达12/1。光敏剂被肿瘤选择性摄取的机制不甚清楚。
HP和HPD分子经光照射受光能之后,其电子状态由基态的单线态变成了激发态的单线态状态(式1).所谓单线态 是指两个电子以相反的自旋进入到同一个电子轨道的状态(S = 1 + 2 (1P2 - 1P2) = 1).这时如果HP和HPD分 子放出吸收的能量返回到原来基态的单线态状态则可以发出荧光,利用这个现象可以进行肿瘤的荧光定位诊断.如 果激发态的单线态发生项间交换则可变为激发态的三线态状态(式2).
社会现状
采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治疗食管癌、肺癌、尖锐湿疣、痤疮、鲜红斑痣等疾病,是 近20年来兴起并不断发展的一项肿瘤治疗新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末PDT疗法问世以来,在临床治疗肿瘤中已取得 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PDT疗法与肿瘤的其它传统疗法(如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方法)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 优点.所谓PDT疗法是指对肿瘤患者的静脉注射作为光敏剂的光敏性化合物如血卟啉(HP)或其它血卟啉类衍生物 (HPD),注射后的48~72h内用适当波长的激光照射肿瘤部位,使聚集在肿瘤部位的HP和HPD放出荧光,从而完成恶 性肿瘤的诊断和定位,然后再采用适当波长的激光进行体外照射使HP和HPD激发氧分子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活性单 线态氧来破坏肿瘤细胞促使恶性肿瘤组织发生坏死,进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PDT疗法具有相对能够选择性地杀 伤局部原发和复发的肿瘤细胞,对健康组织基本没有损害或损害较小,毒副反应少等特点,故对年老体弱,不能手术 或需静脉化疗的患者尤为适宜,尤其是对于那些用传统治疗方法无效或危险的晚期肿瘤患者,PDT疗法不失为一种 理想的方法.当然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PDT疗法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由于受光照穿透深度浅的影 响,使PDT疗法对人体深部肿瘤治疗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外,光毒也是一个一直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因此, 提高PDT疗法治疗肿瘤效果和减少毒副作用的研究十分重要.我国于1981年研制国产的可用于PDT疗法治疗肿瘤的 HPD光敏剂,这对于推动我国后来的PDT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 可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