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爆粉尘企业安全专家检查表2017版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8
附件2南京市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表1 / 92 / 94 / 95 / 96 / 97 / 9注:上表中黑体部分(序号7、10、11、12、13、14、18、27、32、39)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应有明确的结论。
8 / 9检查表引用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简称《安法》2、《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简称《生产条例》3、《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8号)简称68号令4、《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简称GB155775、《企业主要负责人保护员工生产安全六条规定》(苏安〔2014〕26号)简称苏安〔2014〕26号6、《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简称70号令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简称3号令8、《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简称74号令9、《关于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检查督查通知》(苏安监〔2014〕39号)简称苏安监〔2014〕39号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简称GB50016《建规》11、《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简称GB 5005812、《爆炸危险场所防爆安全导则》(GB/T29304-2012)简称GB/T2930413、《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7269-2003)简称GB 1726914、《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AQ 4273-2016)简称:AQ427315、《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AQ 4272-2016)简称AQ 427216、《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简称AQ300917、《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3836.1-2010)简称GB3836.118、《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17919-2008)简称GB/T1791919、《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简称59号令20、《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办〔2012〕38号)简称安委办〔2012〕38号19、《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简称GB/T 116512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014-2005)简称GB 500142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简称GB 500192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简称GB5005723、《继续深入开展全市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宁安委办〔2016〕43号)简称宁安委办〔2016〕43号。
企业应编制含有粉尘爆炸的应急救援预案并报相关部门备案;应组织全体职工进行灭火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附表:可燃及爆炸性粉尘辨识表1:常见可燃粉尘类型和粉尘名称(1) 粮食、农产品、食品与饲料、动物制品玉米淀粉、面粉、咖啡、蛋白粉、大米粉、茶叶、烟草、皮革、奶粉、麦乳精、明胶粉、麦芽、可可粉、黄豆粉、大米淀粉、小麦淀粉、糖粉、石松子、木薯粉、乳清粉、苜蓿粉、苹果粉、香蕉粉、甜菜根粉、胡萝卜粉、椰壳粉、棉籽、大蒜粉、面筋粉、青草粉尘、啤酒花、柠檬皮粉、柠檬浆粉、柠檬酸渣、沙棘粉、莲子粉、亚麻籽、槐树豆胶、橡子粉、橄榄核、洋葱粉、欧芹、桃、花生、土豆、丝兰花籽、玉米粉尘、谷尘、黑麦粉尘、小麦粉尘、黄豆粉尘、调味品粉、向日葵粉、西红柿粉、核桃粉、黄原胶、骨粉、血粉、玉米芯、豆粕、棕榈粕、混合饲料等。
(2) 木材粉尘与造纸粉尘包括木粉(用于生产纤维素),纸粉、木材加工产生的伴生粉尘,基于木材的造粒生物燃料的碎屑等。
(3) 金属粉或金属粉尘铝(合金)粉、镁(合金)粉、锆粉、钴粉、钽粉、锌粉、镍粉、铁粉、钢粉、青铜粉、碱金属粉,钕铁硼粉、金属抛光产物粉尘等。
(4) 非金属单质硫磺粉、白磷粉、红磷粉、硅粉、硼粉等。
(5) 塑料、合成树脂与橡胶漆粉、墨粉、粉末喷涂材料、ABS、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橡胶、墨粉、聚酰胺树脂、聚丙烯酰胺、聚丙烯腈、三聚氰胺树脂(密胺树脂)、聚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等。
(6) 煤炭与碳素类粉尘褐煤、烟煤、无烟煤、活性炭、炭黑、焦炭、石油焦、泥炭、油页岩等。
(7) 化学粉尘制药行业粉尘、医药中间体,除草剂、杀虫剂、农药中间体,抗氧化剂,缓释剂,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己二酸、蒽醌、抗坏血酸、乙酸钙、硬脂酸钙、硬脂酸钠、硬脂酸铅、多聚甲醛、抗坏血酸钠等。
(8) 纺织纤维棉、亚麻、羊毛、羽绒,涤纶、氨纶、腈纶等。
表2:涉及粉尘爆炸的行业(1)木材加工与家具生产。
号一、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1安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或存在可燃粉尘的建(构)筑物,应与其它建(构)筑物分离,其防火间距应符合GB50016的相关规定。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第5.1条2建筑物宜为单层建筑,屋顶宜用轻型结构。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第5.2条3多层建筑的结构要求如下:多层建筑物宜采用框架结构;不能使用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应在墙上设置符合要求的泄爆口;如果将窗户或其他开口作为泄爆口,应经核算并保证在爆炸时其能有效的进行泄爆。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第5.3.1、5.3.2、5.3.3条4梁、支架、墙及设备等应具有便于清扫的表面结构。
工房内墙表面应采用平整不易积尘和易清扫的结构,且不应向上拼接。
非整料构筑的墙体,墙面应用砂浆抹平,不得留有孔隙。
工房、成品库房的地面、工作平台应采用硬质防滑导静电的非燃性材料制作,且不应有积尘接缝。
工、库房屋顶不应漏水,同时应防止室内漏水及外部水流入。
工房、成品库房所有门、窗框架均应采用金属材料制作。
窗扇应向外开启,且不得设中挺并配有摩擦式窗栓。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第5.5条《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269-2003第5.2.3、5.2.4、5.2.5、5.3.1、5.3.2条5疏散通道要求如下:工作区应有疏散通道。
疏散通道的数目和位置应符合GB50016的相关规定门应向外开启,并不得设门槛。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第5.6.1条《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269-2003第5.3.3条6疏散路线应设置明显的路标和应急照明。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第5.6.2条二、工艺设备7如厂房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在建筑物内较高的位置,并靠近外墙。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第5.4条号8有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建筑物外的露天场所。
完整版)粉尘涉爆企业检查表房相连时,应设置防火墙隔离。
办公场所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如防火、通风、照明等。
应设置灭火器、烟雾探测器等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
5消防设施厂房内应设置灭火器、消防栓、烟雾探测器等消防设施,并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定期检查维护。
应设置灭火器、烟雾探测器等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
如有自动灭火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6安全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如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并记录,确保安全生产。
在邻近建筑物进行房贴时,其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并且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不燃烧体防爆墙进行隔离,并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有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应该设置在建筑物外的露天场所。
对于在厂房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应该设置在建筑物内较高的位置,并且靠近工艺布置外墙。
如果必须在建筑内设置有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那么必须采取爆炸防护措施,例如惰化、爆炸抑制、爆炸泄压或者抗爆强度设计。
对于占地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的甲、乙、丙类厂房或占地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的乙、丙类仓库,应该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如果确实有困难,那么应该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米。
对于具有火灾危险的生产厂区、厂房等的入口处或防火区内,必须设置“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禁止放易燃物”、“禁止带火种”、“当心火灾-易燃物”、“当心火灾-氧化物”和“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等标志。
必须按照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
每班必须按规定检测和规范清理粉尘。
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粉尘超标时,严禁作业,并停产撤人。
通风除尘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减少作业现场粉尘沉积。
粉尘涉爆企业执法检查表企业名称(地址):检查单位:检查人粉尘涉爆企业基础情况调查表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年月日说明:1.所属行业”根据《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2015版)》(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按照金属制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木制品加工、纸制品加工、纺织品加工、橡胶制品加工、塑料制品加工、冶金行业煤粉制备、有色行业煤粉制备、建材行业煤粉制备、其他分类填写,并增加竹制品加工行业。
2.“粉尘种类”按照《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2015版)》(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填写;目录外的可燃性粉尘按其名称填写,如竹制品加工企业产生的粉尘填写“竹粉”,务必核实准确。
3.“企业规模”填写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下企业。
4.“涉及粉尘作业人数”是指可能受到粉尘爆炸伤害的最多作业人数。
主要区域包括: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生产车间,除尘管道通过的建(构)筑物,与爆炸危险场所毗邻且未设置隔离设施的工作区域。
5.为便于推送有关安全信息,法人代表和安全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务必填写。
粉尘作业场所10人及以上金属粉尘、木粉尘、粮食饲料等农副产品粉尘企业检查整改情况调度表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年月日说明:注:L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按“十项重大事故隐患”四个方面分类填写序号"1,2-10",没有填“无”。
如检查出隐患为“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则填写为“3”,有多项则填写多项,没有填“无”。
2.重点问题和隐患是否整改完成:按“十项重大事故隐患”四个方面分类填写,完成“是”,未完成“否”。
3.省级部门是否组织了核查:指省级部门是否在检查诊断、执法处罚或整改验收等环节,牵头组织对该企业的整治情况进行了核查。
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总表粉尘涉爆企业专项整治验收表验收单位:验收时间:2018月日。
气设备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表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第 1 页
32条;70号令GB 15577
、
生
产
第 2 页
检查意见:
检查负责人(签字):
说明:
1.粉尘是指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
粉尘类型:涉爆粉尘可以分为铝粉、镁粉、铁粉、锌粉、钛粉、锆粉
、炭黑粉等金属粉尘;煤粉、焦炭粉、木炭粉等燃料粉尘;玉米粉、黄豆粉、面粉、淀粉、糖粉、奶粉等农产品粉尘;血粉、鱼骨粉、烟草、棉花、茶叶粉、纤维粉、木粉、纸粉等纤维鱼粉类粉尘;聚苯乙烯粉、橡胶塑料粉等合成树脂类粉尘、染料粉等化学类粉尘以及其他类粉尘。
具体填写请填写具体粉尘名称,比如铝粉。
2. 所属行业:产生涉爆粉尘的行业可以分为冶金煤粉制备、金属制品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食品加工、
纺织品加工 、皮革羽毛制品加工、木材家具加工、纸制品加工、橡胶及塑料加工、烟草加工、其他。
第 3 页。
粉尘涉爆企业专项检查表(试行)粉尘涉爆企业专项检查表(试行)检查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工程原材料、产品、副产品、中间产品是否有爆炸性粉尘存在?如果存在,指出粉尘名称和类型。
针对每种粉尘,确定其基本爆炸性特性。
粉尘及如果不存在爆炸性粉尘,则无须进一步的检查。
1场所辨常见爆炸性粉尘类型与名称、见附表1。
识当对粉尘的火灾爆炸特性不了解时,可委托检测单位检测。
粒径大于500μm的粉尘通常只有火灾风险,没有爆炸风险;粒径小于75μm粉尘占比低于10%时,粉尘通常不易被点燃。
必须确保作业场所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严禁设置在违规多层房、一厂房安全间距不达标厂房和居民区内。
厂房应通过消防验收或备案。
建筑厂房宜采用单层设计,屋顶采用轻型结构。
2设计如厂房为多层设计,则应为框架结构。
如厂房为多层设计,应保证四周墙体设有足够面积泄爆口,且应保证楼层之间隔板的强度能承受爆炸的冲击。
如厂房为多层设计,应保证一层以上楼层具有独立安全出口。
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厂房和仓库应为乙类厂房和仓库。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控制室应独立设置。
当贴邻外墙设置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不燃烧体墙体与其他部分隔开。
紧急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上必须设置“禁止锁闭”标志;疏散通道或消防车道的醒目处必须设置“禁止阻塞”标志。
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必须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志;疏散3粉尘车间与非粉尘车间、粉尘车间与室外相通的安全疏散门应通道向疏散方向开启。
安全疏散门不应采用吊门、转门、侧拉门、卷帘门以及电控自动门。
序号检查工程检查内容检查结果4防火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厂房应与其他厂房或建(构)筑物分间距离,其防火安全间距应符合GB 50016 的相关规定。
企业应编制含有粉尘爆炸的应急救援预案并报相关部门备案;应组织全体职工进行灭火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附表:可燃及爆炸性粉尘辨识表1:常见可燃粉尘类型和粉尘名称(1) 粮食、农产品、食品与饲料、动物制品玉米淀粉、面粉、咖啡、蛋白粉、大米粉、茶叶、烟草、皮革、奶粉、麦乳精、明胶粉、麦芽、可可粉、黄豆粉、大米淀粉、小麦淀粉、糖粉、石松子、木薯粉、乳清粉、苜蓿粉、苹果粉、香蕉粉、甜菜根粉、胡萝卜粉、椰壳粉、棉籽、大蒜粉、面筋粉、青草粉尘、啤酒花、柠檬皮粉、柠檬浆粉、柠檬酸渣、沙棘粉、莲子粉、亚麻籽、槐树豆胶、橡子粉、橄榄核、洋葱粉、欧芹、桃、花生、土豆、丝兰花籽、玉米粉尘、谷尘、黑麦粉尘、小麦粉尘、黄豆粉尘、调味品粉、向日葵粉、西红柿粉、核桃粉、黄原胶、骨粉、血粉、玉米芯、豆粕、棕榈粕、混合饲料等。
(2) 木材粉尘与造纸粉尘包括木粉(用于生产纤维素),纸粉、木材加工产生的伴生粉尘,基于木材的造粒生物燃料的碎屑等。
(3) 金属粉或金属粉尘铝(合金)粉、镁(合金)粉、锆粉、钴粉、钽粉、锌粉、镍粉、铁粉、钢粉、青铜粉、碱金属粉,钕铁硼粉、金属抛光产物粉尘等。
(4) 非金属单质硫磺粉、白磷粉、红磷粉、硅粉、硼粉等。
(5) 塑料、合成树脂与橡胶漆粉、墨粉、粉末喷涂材料、ABS、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橡胶、墨粉、聚酰胺树脂、聚丙烯酰胺、聚丙烯腈、三聚氰胺树脂(密胺树脂)、聚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等。
(6) 煤炭与碳素类粉尘褐煤、烟煤、无烟煤、活性炭、炭黑、焦炭、石油焦、泥炭、油页岩等。
(7) 化学粉尘制药行业粉尘、医药中间体,除草剂、杀虫剂、农药中间体,抗氧化剂,缓释剂,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己二酸、蒽醌、抗坏血酸、乙酸钙、硬脂酸钙、硬脂酸钠、硬脂酸铅、多聚甲醛、抗坏血酸钠等。
(8) 纺织纤维棉、亚麻、羊毛、羽绒,涤纶、氨纶、腈纶等。
表2:涉及粉尘爆炸的行业(1)木材加工与家具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