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课后答案 作者 关老健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参考答案

【堂上操练】

一、填空:

1.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2.抽象思维3.思维的形式结构

4.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5.逻辑常项,逻辑变项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S是P2.非p,但q3.或p,或q 4.如果非p,那么,非q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逻辑常项:所有,是。逻辑变项:S,P

2.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

3.逻辑常项:有,不是。逻辑变项:S,P

4.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

2【堂上操练】

一、填空:

1.反映事物本质属性2.内涵,外延3.反变

4.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矛盾,反对

5.定义,划分,限制,概括6.从属7.属加种差法

8.二分法9.确定性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单独概念2.单独概念3.单独概念4.普遍概念5.普遍概念

6.单独概念7.普遍概念8.单独概念9.普遍概念10.普遍概念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1.集合概念2.非集合概念3.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4.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

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正概念2.正概念3.正概念4.负概念

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1.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

2.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

3.营业性舞厅(A),人(B),场所(C),成年人(D),标志(E),未成年人(F)

4.共同犯罪(A),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六、下列限制是否正确?为什么?

1.不正确,因为"森林"与"树"不具有从属关系。

"森林"是集合概念,"树"是非集合概念。

2.不正确,因为"概念"与"概念的内涵"不具有从属关系,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不正确,因为"欧洲"与"法国"不具有从属关系。

"法国"是"欧洲"的一部分。

4.正确,因为"颜色"是"红色"的属概念。

"红色"是"颜色"的种概念。

5.不正确,因为"犯罪"与"杀人罪"不具有从属关系。

"杀人罪"是罪名,"犯罪"是行为。

七、下列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

1.不正确,因为"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是全同关系。

2.不正确,因?quot;广东省"与"中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具有从属关系(真包含于)关系。

3.正确,因为"概念"与"思维形式"具有从属关系。

4.不正确,因为"党员"与"干部"是交叉关系。

5.正确,因为"天安门"属于"单独概念",具有从属关系。

八、指出下列定义违反了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违反"定义必须相称"规则,犯"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2.违反"定义不能循环"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3.违反"定义必须相称"规则,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4.违反"定义项不能循环"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5.违反"定义应清楚确切"的规则,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九、指出下列划分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不是划分,"一年"与"四季"不具有从属关系。

2.违反"划分层次必须清楚"的规则,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3.违反"划分必须相称"规则,犯"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4.违反"划分必须相称"规则,犯"划分过宽"的逻辑错误。

5.违反"划分标准必须同一"的规则,犯"多标准划分"的逻辑错误。

3参考答案

【堂上操练】

一、填空:

1.确定的、可区别的事物2.一切元素3.相等

4.并集5.差集6.交换7.互换二、判断下列元素是否属于所指集合:

1.属于。

2.直系,是指直接血缘关系,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属于直系亲属,妻子不属于直系亲属。

3.机器人不属于人,男人、女人属于人。

4.属于。5.属于。

6.1,{1,2,3}属于,2,{1,2}不属于。

7.b不属于,{a,b},{b,c}属于。8.属于。

三、求A∩B、A∪B:

1.A∩B={b,c}。A∪B={a,b,c,d}2.A∩B=。A∪B={a,b,c,d}

3.A∩B={1,2}。A∪B={1,2,3,4}4.A∩B=。A∪B={1,2,3,4,5,6}

5.A∩B=中国科学家。A∪B={中国人,科学家}6.A∩B=人。A∪B=动物

7.A∩B=。A∪B={赞成,反对}8.A∩B=北京。A∪B=北京四、求I \ A:

1.{3,4}2.{ p→q }

3.不是科学家的中国人4.非超车道

4参考答案

【堂上操练】

一、填空:

1.真假意义2.有所陈述,有真假之分3.思维形式

4.某种性质5.断定情况6.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

7.事物之间关系8.传递关系

二、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

1.表达命题。因为这个陈述句具有命题的"有所陈述"和"有真假之分"的逻辑特征。

2.表达命题。因为该陈述句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

3.不表达命题。这是一个一般的疑问句,它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亦无所谓真假。

4.表达命题。这是一个反诘句,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

5.不表达命题。这是一个祈使句,仅体现一种希望和请求,亦不存在真假问题。

6.不表达命题。这个感叹句仅抒发一种希望和请求,未对思维对象"人"有所陈述,亦不存在真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