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教的起源及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西方宗教发展简史一、关于犹太人及犹太教公元前2000-1800年间,从最早产生人类文明的两河流域,一支被称作西伯来人的部族来到了现在的巴基斯坦地区当时叫做迦南的地方。
希伯来意为从河那边过来的游牧民。
部族的首领名叫亚伯拉罕,他的儿子名叫以撒,以撒的儿子名叫雅各,雅各有12个儿子,日后发展成12个部落,并称以色列人。
亚伯拉罕的故乡大多信奉萨比教,崇拜日月星辰多神,太阳是主神。
亚伯拉罕可能想到,日月星辰从哪里来,应该有个造物主的神,于是声称比太阳更伟大的造物主,才值得人们敬拜,为此,他曾遭到反对、关押和流放。
当他移居迦南后,就彻底放弃了多神教,以唯一的神即上帝为崇拜对象。
据说他之所以迁移迦南,正是受了上帝的指使,上帝允诺在迦南那里,给他们的族人以大国和福祉。
但此处系既有大国争雄之地,哪里轮得到他们建立大国?结果为了躲避战乱和饥荒,约公元前1720年,以色列人从迦南来到埃及,开始了长达430年之久,寄人篱下并受奴役的苦难史。
直到约公元前1290年,以色列人中出了个人物叫摩西,率领他的同胞逃脱法老控制,出埃及、越红海,到达西乃旷野,并在那里游荡了40年。
传说期间上帝赐予他们法律,与他们有个约定,上帝选择以色列人做子民,通过摩西这个中间人,用牛羊的血,要求以色列人单单敬拜耶和华上帝,除此之外不可有别的神,如果以色列人遵守此约,上帝便世世代代赐福给他们,而作为个人,死后则可以进入天国,活时享受平安与富有。
摩西把有关内容进行录述,形成“摩西律法”,核心即著名的“摩西十诫”,摩西并编撰《摩西五经》,至此犹太教正式形成。
关于上帝与以色列人的这个约定,后来被基督教称为旧约,因为传说后来有了新的约定。
摩西去世前传位给约书亚,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返战迦南,获得相当于现在以色列和约旦的土地。
约书亚死后200年间,以色列人和周边民族继续争战。
公元前1028-1013年,首领扫罗建立以色列王国,扫罗之后大卫继任国王(公元前1013-973年),定都耶路撒冷(大卫城)。
犹太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基督教文明的起源、联系与主要区别并非每一种哲学都是一种宗教,但是每一种宗教却都是一种哲学。
詹姆斯〃弗雷泽爵士说过:“宗教被认为是一种超人的控制自然或人类声明发展进程的安慰或调解的力量。
”苦难者的宗教:犹太教犹太民族产生于闪米特族的一支弱小的牧羊部落—希伯来人,这是一个苦难而又伟大的民族.首领亚伯拉罕将自己部落的神耶和华尊奉万能的神主,将希伯来人视为耶和华的“选民”,神同他们订有契约。
这是亚伯拉罕创立的较为模糊的一神信仰,而犹太教便是从这个时候,在这种特殊的神学观念中“种下胚胎”的。
以后摩西在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过程中,逐渐统一了以色列人的思想与步调,并假托神耶和华于西奈山上给他受戒之说,为以色列人创立了一整套法律,称《摩西十戒》。
初步形成了犹太教的教规、教律与礼仪。
这也是人类最早的法律之一。
标志着犹太教的正式形成。
犹太教后来被波斯人统治,在此期间犹太教得到了重大发展,形成了犹太教圣经《旧约》。
在被罗马统治时期,犹太人不仅没有政治上的独立和自由, 而且被迫流亡世界各地, 成了没有祖国的人。
1948年, 返回家园的犹太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了新的以色列国, 这种局面才宣告结束。
以色列人从多神观念演变为一神观念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
在面对侵略者的强大,东方民族的宗教信仰,特别是亡国奴的屈辱处境使他们政治、宗教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相信耶和华不仅是以色列的保护神,而且是统治世上唯一主宰,耶路撒冷是他的唯一圣所。
这种观念在以色列人陆续返回巴勒斯坦后逐渐成熟,犹太人逐步形成了耶和华是独一神的观念,崇奉一神、排斥其他宗教并维护祭祀贵族统治的犹太教才最后形成。
天国之道:基督教以色列人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到“巴比伦之囚”时期,他们开始期盼先知们预言的“弥赛亚”,就是“受膏者”或“受上帝祝福的人”。
在罗马统治下,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因其经济地位不同而对罗马统治者持有不同的政治态度,犹太教分裂,其中艾沙尼派和奋锐派强烈宣传人类救世主降临的弥赛亚运动。
犹太教的起源及其教义的发展犹太教并不是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信仰的宗教,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公元前2300年,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
大约3800年前, 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已经趋于衰败时,亚伯拉罕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经巴比伦、马利、哈兰迁徙到被称作迦南的地方(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方), 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
据《圣经》的描述, 亚伯兰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兰说, 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去。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
我必赐福给你, 叫你的名为大, 你也叫别人得福。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 我必咒诅他。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在亚伯拉罕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创世记》。
他们就是通常所说的犹太人的列祖, 也是犹太教的最早奠基人。
在亚伯拉罕的带领下,希伯来人进入了巴勒斯坦,为了战胜当地的迦南人,希伯来人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来加强内部的团结。
古代希伯来人信奉多神崇拜,雷雨、风暴、树木、石柱、火都是他们的崇拜对象。
在对众多自然神的崇拜中,希伯来选择了自然力量的化身——耶和华作为共同信奉的主神。
为表示对耶和华的信仰,希伯来男子都要受割礼,在肉体上做永远的守约。
尊重耶和华为主神和举行割礼仪式是希伯来人从原始宗教形态向神教的过度,也是犹太教形成过程中的第一阶段。
为了摆脱埃及法老带给犹太人的灾难,希伯来人首领摩西率领希伯来人离开埃及,在西奈半岛转辗40年历尽人间艰苦,人民怨声载道,日益背叛上帝,摩西为重返故土统一人民,借耶和华之名传授十条戒律,要希伯来人遵守。
戒律的前四条强化了希伯来人对耶和华的信仰,后六条则是关于社会伦理方面的约束。
这些情况大体反映了犹太教基本教义的形成。
这也是犹太教的第二阶段。
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2世纪到9世纪。
摩西死后,约书亚继承其位,率领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取得一块安身之地。
犹太人的起源和历史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起源和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800年左右的古代迦南地区(现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
犹太人的起源起源于亚伯拉罕(Abraham),他被认为是犹太人的始祖。
约公元前1800年左右,亚伯拉罕与他的儿子以撒(Isaac)和孙子雅各(Jacob,也被称为以色列)居住在迦南地区,并与迦南的当地居民有一定的交往。
雅各的后代最终成为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也被称为以色列的儿子)。
约公元前1250年左右,以色列人在摩西(Moses)的领导下从埃及逃离奴役,并在西奈山上接受了上帝的诫命(十诫)。
随后,他们在摩西和约书亚(Joshua)的领导下,进入迦南地区,并建立了以色列的王国。
这个以色列的王国在大卫王(King David)和所罗门王(King Solomon)的时代达到了巅峰,但后来由于内部分裂和外部入侵,王国分裂成以色列王国(北方王国)和犹大王国(南方王国)。
约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征服,而犹大王国在约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王国征服,被迫流亡巴比伦。
约公元前539年,波斯王朝的居鲁士大帝征服巴比伦,允许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
然而,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犹太人先后受到了希腊化时期、罗马统治和犹太战争的影响和迫害。
在犹太战争中,犹太人于公元70年被罗马军队征服,第二座圣殿被摧毁,大量犹太人被杀或流亡。
此后,犹太人分散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犹太人群体,逐渐形成犹太教的宗教和文化传统。
尽管历经流散和迫害,犹太人保持了自己的独特身份和文化,并于1948年建立了现代以色列国家。
总的来说,犹太人的起源和历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充满了荣辱与坎坷,但他们一直致力于保持自己的信仰、文化和独特身份。
世界十大宗教的起源一、犹太教:犹太教在古代是民族宗教,由于经受多次亡国和流散的凄惨遭遇,犹太人发展了对民族神的排他性崇拜,进而自称为唯一真神的特选子民。
犹太教的经典是希伯来文《圣经》及口传律法汇编《塔木德》。
犹太教律法有种种戒规,如:凡母亲为犹太人,其子女即为犹太人;男孩出生后第八天,一律要受割礼,作为与上帝立约的标志;教徒死后,尸体以水洗净,白布包裹入葬。
犹太教在饮食方面亦有诸多禁忌。
古代犹太教以七连烛台为唯一标志,中世纪后期改用大卫之盾(六角星),沿用至今。
二、伊斯兰教:七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中国旧称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
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伊斯兰教即顺从真主意志的宗教,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
约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宣布奉到真主的启示,号召族人皈信正道,以免末日的惩罚。
他宣称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独一无二的主宰,反对流行的多神和偶像崇拜。
穆罕默德去世后不久,《古兰经》编成。
这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被视为真主的言语。
三、神道教(神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只,也赋予各代日本天皇神性。
公元五至八世纪吸收中国儒、佛教学说后,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明治维新(公元1868年)前因佛教盛行,神道教处于依附地位。
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巩固王权,将神道教尊为国教,成为政府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二次大战日本神风特攻队的“英勇表现”就是最佳证明。
二战日本投降后,一九四六年元旦,裕仁天皇发表宣言否认自己的神格地位,盟军总司令也要求日本废除国家神道,神道教遂成为民间宗教。
日本占人口的80%信仰神道。
神道教并没有经典可寻,可勉强称为神道教经典的是《古事记》与《日本书记》两部古书。
四、儒教在先秦,儒家学派在诸子百家中为较大学派。
秦代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初崇尚黄老,儒家一度消沉。
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犹太教简介犹太教(תודהי),旧称挑筋教、蓝帽回回,是在公元前2000年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耶路撒冷是犹太教的圣地,同时也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
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
犹太教的主要诫命与教义,来自托拉,即《圣经》的前五卷书。
犹太教最重要的教义,在于只有一位神,即无形并且永恒的上帝。
他愿所有的人,行公义,好怜悯,因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所以人都应该有尊严且受到尊敬地对待。
犹太人以学习及祈祷来侍奉上帝,同时遵行摩西五经上所指引的诫命。
对于圣约的坚信,犹太人认为这就是上帝对他们的呼召,也是他们对世人的见证、他们的使命。
但犹太教并不主张其他民族为了被救赎而必须接受她的宗教信仰和敬拜方式;这世界会因为它所行的而受审判,而不是因它所信的教条而受审判;所有公义的民族皆分享将要到来的和平世界,因此,犹太教并不是一个积极传教的宗教。
起源和形成犹太教中东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
早在公元前2300年,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
大约3800年前,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已经趋于衰败时,一位名叫亚伯兰(Abram)的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Ur)经巴比伦(Babylo n)、马利(Mari)、哈兰(Haran)迁徙到被称作迦南(Canaan)的地方(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方),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Beersheba)。
据《圣经》的描述,亚伯兰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要道指示你的地去。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
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叫别人得福。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记》12:1-3)。
在亚伯兰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创世记》17:2-22)。
此后,亚伯兰更名亚伯拉罕(Abaraham)。
宗教信仰年表公元前2000年:佛教的起源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时由印度的释迦摩尼创立的宗教信仰。
发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主张通过修行达到悟道境界,消除一切痛苦和烦恼。
公元前1000年:犹太教的发展犹太教是公元前约1400年由摩西领导的以色列人所创立的宗教。
犹太教崇拜唯一的真神,以《托拉》为圣典,教导以律法和道德为基础的信仰。
公元前500年:儒教的诞生儒教是由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所创立的宗教文化体系,它以强调礼仪、仁爱和孝道为核心。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30年:基督教的兴起基督教是起源于公元1世纪中叶的犹太教分支。
其创始人为耶稣基督,他被信徒认为是上帝的儿子和救世主。
基督教以十字架、教派和福音为核心教义。
公元622年:伊斯兰教的诞生伊斯兰教是起源于公元7世纪阿拉伯地区的宗教,由穆罕默德创立。
伊斯兰教以《古兰经》为圣典,信徒须遵循“唯一真主”的教导,进行信仰、礼拜和慈善事业。
公元900年:印度教的形成印度教是印度次大陆上主要信仰的宗教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
印度教非常复杂,崇拜许多神祇,信徒通常根据各自的宗教传统来选择信仰和实践方式。
公元1054年: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分裂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都是基督教的两大主要教派。
在1054年,由于教义和领导权的纷争导致两者分裂,形成了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两个独立的宗教体系。
公元1517年: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宗教改革运动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由马丁·路德等人主导。
这场运动是对罗马天主教教会的批评和不满,导致基督教内部分裂成多个新教派,如路德宗、加尔文宗等。
20世纪:新兴宗教的涌现20世纪见证了许多新兴宗教的出现。
如:天主教会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后出现的福音派;源于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教;发源于美国的耶和华见证人等新兴宗教信仰,使得宗教多元化进一步提升。
总结:宗教信仰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宗教信仰都对人类社会和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
犹太教的主要诫命与教义,来自托拉(托辣),即圣经的前五卷书。
一经典和教规
经典
犹太教中有三部典籍:第一部是《西伯来圣经》(又称《塔纳赫》),所有犹太人都要绝对忠诚地信奉它;《西伯来圣经》的前五卷书称为《妥拉》,是其中最重要的著作。
第二部是《塔木德》,第三部是《米德拉什》。
除《妥拉》外。
犹太教典籍多是一些阐释与评注式著作,由于编纂年代和地域的不同,常常出现相互包容和交叉评注现象。
基本教义
基本教义以摩西·迈蒙尼德于12世纪归纳的13条为核心:
1.创造主创造并主宰宇宙及一切受造之物。
2.创造主为独一无二真神。
3.创造主无形无体无相。
4.创造主是最先的,也是最后的。
5.创造主为唯一应受敬拜之主,此外别无可敬拜之物。
6.先知一切传述皆真实无妄。
7.摩西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位。
8.律法为神向摩西所传,并无更改。
9.律法不可更易。
10.创造主洞察世人一切思想行为。
11.创造主予遵守律法者奖赏,对践踏律法者惩罚。
12.复国救主弥赛亚必将降临,应每日盼望,永不懈怠。
13.人死后将复活。
犹太教最重要的教义,在于只有一位神,即无形并且永恒的上帝。
他愿所有的人,行公义,好怜悯,因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
所以人都应该有尊严且受到尊敬地对待。
二起源和形成
众所周知, 中东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
在那里, 早在公元前2300年, 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
大约3800年前, 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已经趋于衰败时, 一位名叫亚伯拉罕的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经巴比伦、马利、哈兰迁徙到被称作迦南的地方(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方), 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
据《圣经》的描述, 亚伯兰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兰说, 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去。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
我必赐福给你, 叫你的名为王, 你也叫别人得福。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 我必咒诅他。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在亚伯兰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
此后,亚伯兰更名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生子以撒, 以撒生子雅各。
他们就是通常所说的犹太人的列祖, 也是犹太教的最早奠基人。
雅各生有12个儿子, 他们的子嗣演化为12 个部落, 并称为“以色列人”。
约公元前1720年, 以色列人为逃避饥荒从迦南来到埃及, 开始了长达约430年之久的寄人篱下、受人奴役的苦难史。
公元前14世纪, 一个杰出的犹太人应运而生, 他就是摩西(Moses)。
摩西和他的以色列同胞不堪忍受埃及法老和统治者的奴役, 决心离开埃及, 回到他们的祖先曾经居住过的迦南, 重新开始自由的生活。
约公元前1290年, 摩西率领他的同胞成功地逃脱了法老军队的追击, 出埃及,
越红海, 到达西乃旷野, 给以色列人带来了新生, 揭开了犹太历史的新篇章。
摩西是以色列人公认的伟大领袖和民族英雄。
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并没有直接去往“应许之地”迦南, 而是在西乃半岛辗转逗留了40年。
在这期间, 最重要的事件莫过于摩西在西乃山接受上帝赐予的法律。
据《出埃及记》, 上帝在火中降临西乃山, 亲口晓谕摩西和以色列民众, 为他们立下了十条基本诫律和其他诸种法律。
这十条基本诫律是:我是耶和华, 你们的上帝;不可制造并崇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的名;要守安息日;要孝敬父母;不可谋杀;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证;不可贪恋别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牛驴和财物。
这就是著名的摩西十诫。
其他的法律包括内容广泛的律例典章。
后来, 上帝先后两次将摩西召到西乃山顶, 让他每次在山上住留40天, 然后赐给他两块刻有十诫的石版。
摩西下山后按照上帝的吩咐, 制造约柜, 置石版于其中, 将其供奉在按照上帝的旨意建造的会幕里面。
从此以后, 以色列人心目中的上帝就和他们同在, 指引着他们在旷野度过了40年的艰苦岁月, 然后又佑助他们打败了当时在迦南地的七个部族, 使他们进入“流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 建立了以色列王国。
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接受上帝启示的法律, 同时也是他们和上帝之间的契约关系的重新确认。
早在亚伯拉罕时代, 希伯来人就相信他们和上帝之间立了契约, 即亚伯拉罕尊上帝为唯一的神, 上帝反过来令他子孙繁多, 成为大国之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并扬他的名, 使其后人得福。
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尤其是在埃及遭受了
400多年的奴役, 以色列人的“契约”观念已经淡漠。
逃出埃及后, 以色列人需要适应沙漠地带艰苦的生存条件, 并准备进军迦南, 这时, 他们最需要的是民族的凝聚力, 和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
在这关键时刻, 上帝赐予以色列人法律, 因而使他们与上帝的永久的契约以立法的形式得以确立。
《圣经》说:我是耶和华, 你们先父的上帝, 即亚伯拉罕的上帝, 以撒的上帝, 雅各的上帝;“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 遵守我的约, 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 因为全地都是我的。
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 为圣洁的国民”;以色列人的回答是:“耶和华所吩咐的, 我们都必遵行”。
契约一经确认, 以色列人作为上帝选民的特殊地位亦随之确定。
从此, 以色列人自觉为上帝的特选子民, 和上帝保持一种特别的关系, 这种选民意识连同上帝启示的法律就成了维系犹太民族的独特的强有力的纽带。
如果说亚伯拉罕的一神崇拜为犹太教奠定了基础, 那么, 500年后摩西在西乃山领受上帝赐予的法律, 并确认以色列人和上帝之间的牢不可破的契约关系, 则标志着犹太教的正式形成。
从此, 以色列人有了成文的法律。
这是一个系统的信仰体系和价值体系, 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为的指南。
三发展历史
根据《圣经》的描写,希伯来人的祖先原来居住在巴比伦王国的乌尔附近,是一个游牧部落,可能和当地农业民族发生矛盾,向西迁徙到巴勒斯坦。
后发展为以色列的12个部落,因逃荒而迁居埃及。
成为古代埃及的附庸和奴隶民族,在摩西的带领下,逃出埃及,在西
奈山与上帝立约,将希伯来人的传统宗教发展为具有统一信条和礼仪的民族宗教。
回到巴勒斯坦建立国家。
希伯来人的国家被巴比伦王国消灭后,所有人被拘押到巴比伦(巴比伦之囚),直到波斯帝国消灭巴比伦后,希伯来人才被放回巴勒斯坦。
公元70年, 罗马军队放火把宏伟庄严的犹太教第二圣殿夷为平地, 犹太教的献祭和与之相关的仪礼制度从此一劳永逸地消失了。
在此后的1300多年中, 犹太人不仅没有政治上的独立和自由, 而且被迫流亡世界各地, 成了“没有祖国的人”。
1948年, 返回家园的犹太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了新的以色列国, 这种局面才宣告结束。
犹太教只是一个民族性的宗教,信仰人口并不多,但犹太教派后出现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因此在宗教界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