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教的起源及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西方宗教发展简史一、关于犹太人及犹太教公元前2000-1800年间,从最早产生人类文明的两河流域,一支被称作西伯来人的部族来到了现在的巴基斯坦地区当时叫做迦南的地方。
希伯来意为从河那边过来的游牧民。
部族的首领名叫亚伯拉罕,他的儿子名叫以撒,以撒的儿子名叫雅各,雅各有12个儿子,日后发展成12个部落,并称以色列人。
亚伯拉罕的故乡大多信奉萨比教,崇拜日月星辰多神,太阳是主神。
亚伯拉罕可能想到,日月星辰从哪里来,应该有个造物主的神,于是声称比太阳更伟大的造物主,才值得人们敬拜,为此,他曾遭到反对、关押和流放。
当他移居迦南后,就彻底放弃了多神教,以唯一的神即上帝为崇拜对象。
据说他之所以迁移迦南,正是受了上帝的指使,上帝允诺在迦南那里,给他们的族人以大国和福祉。
但此处系既有大国争雄之地,哪里轮得到他们建立大国?结果为了躲避战乱和饥荒,约公元前1720年,以色列人从迦南来到埃及,开始了长达430年之久,寄人篱下并受奴役的苦难史。
直到约公元前1290年,以色列人中出了个人物叫摩西,率领他的同胞逃脱法老控制,出埃及、越红海,到达西乃旷野,并在那里游荡了40年。
传说期间上帝赐予他们法律,与他们有个约定,上帝选择以色列人做子民,通过摩西这个中间人,用牛羊的血,要求以色列人单单敬拜耶和华上帝,除此之外不可有别的神,如果以色列人遵守此约,上帝便世世代代赐福给他们,而作为个人,死后则可以进入天国,活时享受平安与富有。
摩西把有关内容进行录述,形成“摩西律法”,核心即著名的“摩西十诫”,摩西并编撰《摩西五经》,至此犹太教正式形成。
关于上帝与以色列人的这个约定,后来被基督教称为旧约,因为传说后来有了新的约定。
摩西去世前传位给约书亚,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返战迦南,获得相当于现在以色列和约旦的土地。
约书亚死后200年间,以色列人和周边民族继续争战。
公元前1028-1013年,首领扫罗建立以色列王国,扫罗之后大卫继任国王(公元前1013-973年),定都耶路撒冷(大卫城)。
犹太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基督教文明的起源、联系与主要区别并非每一种哲学都是一种宗教,但是每一种宗教却都是一种哲学。
詹姆斯〃弗雷泽爵士说过:“宗教被认为是一种超人的控制自然或人类声明发展进程的安慰或调解的力量。
”苦难者的宗教:犹太教犹太民族产生于闪米特族的一支弱小的牧羊部落—希伯来人,这是一个苦难而又伟大的民族.首领亚伯拉罕将自己部落的神耶和华尊奉万能的神主,将希伯来人视为耶和华的“选民”,神同他们订有契约。
这是亚伯拉罕创立的较为模糊的一神信仰,而犹太教便是从这个时候,在这种特殊的神学观念中“种下胚胎”的。
以后摩西在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过程中,逐渐统一了以色列人的思想与步调,并假托神耶和华于西奈山上给他受戒之说,为以色列人创立了一整套法律,称《摩西十戒》。
初步形成了犹太教的教规、教律与礼仪。
这也是人类最早的法律之一。
标志着犹太教的正式形成。
犹太教后来被波斯人统治,在此期间犹太教得到了重大发展,形成了犹太教圣经《旧约》。
在被罗马统治时期,犹太人不仅没有政治上的独立和自由, 而且被迫流亡世界各地, 成了没有祖国的人。
1948年, 返回家园的犹太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了新的以色列国, 这种局面才宣告结束。
以色列人从多神观念演变为一神观念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
在面对侵略者的强大,东方民族的宗教信仰,特别是亡国奴的屈辱处境使他们政治、宗教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相信耶和华不仅是以色列的保护神,而且是统治世上唯一主宰,耶路撒冷是他的唯一圣所。
这种观念在以色列人陆续返回巴勒斯坦后逐渐成熟,犹太人逐步形成了耶和华是独一神的观念,崇奉一神、排斥其他宗教并维护祭祀贵族统治的犹太教才最后形成。
天国之道:基督教以色列人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到“巴比伦之囚”时期,他们开始期盼先知们预言的“弥赛亚”,就是“受膏者”或“受上帝祝福的人”。
在罗马统治下,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因其经济地位不同而对罗马统治者持有不同的政治态度,犹太教分裂,其中艾沙尼派和奋锐派强烈宣传人类救世主降临的弥赛亚运动。
犹太教的起源及其教义的发展犹太教并不是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信仰的宗教,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公元前2300年,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
大约3800年前, 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已经趋于衰败时,亚伯拉罕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经巴比伦、马利、哈兰迁徙到被称作迦南的地方(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方), 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
据《圣经》的描述, 亚伯兰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兰说, 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去。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
我必赐福给你, 叫你的名为大, 你也叫别人得福。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 我必咒诅他。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在亚伯拉罕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创世记》。
他们就是通常所说的犹太人的列祖, 也是犹太教的最早奠基人。
在亚伯拉罕的带领下,希伯来人进入了巴勒斯坦,为了战胜当地的迦南人,希伯来人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来加强内部的团结。
古代希伯来人信奉多神崇拜,雷雨、风暴、树木、石柱、火都是他们的崇拜对象。
在对众多自然神的崇拜中,希伯来选择了自然力量的化身——耶和华作为共同信奉的主神。
为表示对耶和华的信仰,希伯来男子都要受割礼,在肉体上做永远的守约。
尊重耶和华为主神和举行割礼仪式是希伯来人从原始宗教形态向神教的过度,也是犹太教形成过程中的第一阶段。
为了摆脱埃及法老带给犹太人的灾难,希伯来人首领摩西率领希伯来人离开埃及,在西奈半岛转辗40年历尽人间艰苦,人民怨声载道,日益背叛上帝,摩西为重返故土统一人民,借耶和华之名传授十条戒律,要希伯来人遵守。
戒律的前四条强化了希伯来人对耶和华的信仰,后六条则是关于社会伦理方面的约束。
这些情况大体反映了犹太教基本教义的形成。
这也是犹太教的第二阶段。
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2世纪到9世纪。
摩西死后,约书亚继承其位,率领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取得一块安身之地。
犹太人的起源和历史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起源和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800年左右的古代迦南地区(现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
犹太人的起源起源于亚伯拉罕(Abraham),他被认为是犹太人的始祖。
约公元前1800年左右,亚伯拉罕与他的儿子以撒(Isaac)和孙子雅各(Jacob,也被称为以色列)居住在迦南地区,并与迦南的当地居民有一定的交往。
雅各的后代最终成为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也被称为以色列的儿子)。
约公元前1250年左右,以色列人在摩西(Moses)的领导下从埃及逃离奴役,并在西奈山上接受了上帝的诫命(十诫)。
随后,他们在摩西和约书亚(Joshua)的领导下,进入迦南地区,并建立了以色列的王国。
这个以色列的王国在大卫王(King David)和所罗门王(King Solomon)的时代达到了巅峰,但后来由于内部分裂和外部入侵,王国分裂成以色列王国(北方王国)和犹大王国(南方王国)。
约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征服,而犹大王国在约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王国征服,被迫流亡巴比伦。
约公元前539年,波斯王朝的居鲁士大帝征服巴比伦,允许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
然而,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犹太人先后受到了希腊化时期、罗马统治和犹太战争的影响和迫害。
在犹太战争中,犹太人于公元70年被罗马军队征服,第二座圣殿被摧毁,大量犹太人被杀或流亡。
此后,犹太人分散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犹太人群体,逐渐形成犹太教的宗教和文化传统。
尽管历经流散和迫害,犹太人保持了自己的独特身份和文化,并于1948年建立了现代以色列国家。
总的来说,犹太人的起源和历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充满了荣辱与坎坷,但他们一直致力于保持自己的信仰、文化和独特身份。
世界十大宗教的起源一、犹太教:犹太教在古代是民族宗教,由于经受多次亡国和流散的凄惨遭遇,犹太人发展了对民族神的排他性崇拜,进而自称为唯一真神的特选子民。
犹太教的经典是希伯来文《圣经》及口传律法汇编《塔木德》。
犹太教律法有种种戒规,如:凡母亲为犹太人,其子女即为犹太人;男孩出生后第八天,一律要受割礼,作为与上帝立约的标志;教徒死后,尸体以水洗净,白布包裹入葬。
犹太教在饮食方面亦有诸多禁忌。
古代犹太教以七连烛台为唯一标志,中世纪后期改用大卫之盾(六角星),沿用至今。
二、伊斯兰教:七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中国旧称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
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伊斯兰教即顺从真主意志的宗教,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
约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宣布奉到真主的启示,号召族人皈信正道,以免末日的惩罚。
他宣称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独一无二的主宰,反对流行的多神和偶像崇拜。
穆罕默德去世后不久,《古兰经》编成。
这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被视为真主的言语。
三、神道教(神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只,也赋予各代日本天皇神性。
公元五至八世纪吸收中国儒、佛教学说后,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明治维新(公元1868年)前因佛教盛行,神道教处于依附地位。
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巩固王权,将神道教尊为国教,成为政府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二次大战日本神风特攻队的“英勇表现”就是最佳证明。
二战日本投降后,一九四六年元旦,裕仁天皇发表宣言否认自己的神格地位,盟军总司令也要求日本废除国家神道,神道教遂成为民间宗教。
日本占人口的80%信仰神道。
神道教并没有经典可寻,可勉强称为神道教经典的是《古事记》与《日本书记》两部古书。
四、儒教在先秦,儒家学派在诸子百家中为较大学派。
秦代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初崇尚黄老,儒家一度消沉。
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犹太教简介犹太教(תודהי),旧称挑筋教、蓝帽回回,是在公元前2000年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耶路撒冷是犹太教的圣地,同时也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
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
犹太教的主要诫命与教义,来自托拉,即《圣经》的前五卷书。
犹太教最重要的教义,在于只有一位神,即无形并且永恒的上帝。
他愿所有的人,行公义,好怜悯,因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所以人都应该有尊严且受到尊敬地对待。
犹太人以学习及祈祷来侍奉上帝,同时遵行摩西五经上所指引的诫命。
对于圣约的坚信,犹太人认为这就是上帝对他们的呼召,也是他们对世人的见证、他们的使命。
但犹太教并不主张其他民族为了被救赎而必须接受她的宗教信仰和敬拜方式;这世界会因为它所行的而受审判,而不是因它所信的教条而受审判;所有公义的民族皆分享将要到来的和平世界,因此,犹太教并不是一个积极传教的宗教。
起源和形成犹太教中东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
早在公元前2300年,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
大约3800年前,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已经趋于衰败时,一位名叫亚伯兰(Abram)的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Ur)经巴比伦(Babylo n)、马利(Mari)、哈兰(Haran)迁徙到被称作迦南(Canaan)的地方(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方),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Beersheba)。
据《圣经》的描述,亚伯兰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要道指示你的地去。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
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叫别人得福。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记》12:1-3)。
在亚伯兰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创世记》17:2-22)。
此后,亚伯兰更名亚伯拉罕(Abaraham)。
宗教信仰年表公元前2000年:佛教的起源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时由印度的释迦摩尼创立的宗教信仰。
发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主张通过修行达到悟道境界,消除一切痛苦和烦恼。
公元前1000年:犹太教的发展犹太教是公元前约1400年由摩西领导的以色列人所创立的宗教。
犹太教崇拜唯一的真神,以《托拉》为圣典,教导以律法和道德为基础的信仰。
公元前500年:儒教的诞生儒教是由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所创立的宗教文化体系,它以强调礼仪、仁爱和孝道为核心。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30年:基督教的兴起基督教是起源于公元1世纪中叶的犹太教分支。
其创始人为耶稣基督,他被信徒认为是上帝的儿子和救世主。
基督教以十字架、教派和福音为核心教义。
公元622年:伊斯兰教的诞生伊斯兰教是起源于公元7世纪阿拉伯地区的宗教,由穆罕默德创立。
伊斯兰教以《古兰经》为圣典,信徒须遵循“唯一真主”的教导,进行信仰、礼拜和慈善事业。
公元900年:印度教的形成印度教是印度次大陆上主要信仰的宗教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
印度教非常复杂,崇拜许多神祇,信徒通常根据各自的宗教传统来选择信仰和实践方式。
公元1054年: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分裂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都是基督教的两大主要教派。
在1054年,由于教义和领导权的纷争导致两者分裂,形成了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两个独立的宗教体系。
公元1517年: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宗教改革运动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由马丁·路德等人主导。
这场运动是对罗马天主教教会的批评和不满,导致基督教内部分裂成多个新教派,如路德宗、加尔文宗等。
20世纪:新兴宗教的涌现20世纪见证了许多新兴宗教的出现。
如:天主教会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后出现的福音派;源于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教;发源于美国的耶和华见证人等新兴宗教信仰,使得宗教多元化进一步提升。
总结:宗教信仰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宗教信仰都对人类社会和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犹太人的界定宗教:接受犹太教信仰的人就是犹太人;文化:没有正式入教,但将犹太教义及犹太教的伦理道德、习俗、文献着作和历史都视为自己教义的人就是犹太人;犹太教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内容有重大的影响;1.犹太教的形成公元前1900—公元初期犹太人的祖先是亚伯拉罕,亚伯拉罕公元前1900左右生于两河流域,从事游牧生活,,其主要生活在迦南一带今巴勒斯坦;据圣经的描述, 亚伯兰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雅各生有12个儿子, 他们的子孙演化为12 个部落, 并称为“以色列人”;现以色列80%为犹太人; 公元前1730年, 以色列人为逃避饥荒从迦南来到埃及, 开始了长达约430年之久的寄人篱下、受人奴役的苦难史;公元前14世纪, 一个杰出的犹太人应运而生, 他就是摩西Moses,阿拉伯:穆萨;摩西和他的以色列同胞不堪忍受埃及法老和统治者的奴役, 决心离开埃及, 回到他们的祖先曾经居住过的迦南;约公元前1290年, 摩西率领他的同胞成功地逃脱了法老军队的追击,出埃及, 越红海, 到达西乃旷野,;在40年逃亡中,摩西还宣称自己得到了上帝的启示,并向众人宣布了上帝授予他的十条诫律“摩西十诫”;“摩西十诫”作为犹太教最基本的教义和信条,是人类最早的宗教律法之一,被视为犹太教正式创立的标志,揭开了犹太历史的新篇章;摩西十诫1. 我是耶和华, 你们的上帝;2. 不可制造并崇拜偶像;3. 不可妄称上帝的名;4. 要守安息日;5. 要孝敬父母;6. 不可谋杀;7. 不可奸淫;8. 不可偷盗;9. 不可做假证;10. 不可贪恋别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牛驴和财物;亚伯拉罕的一神崇拜为犹太教奠定了基础,摩西十诫的确立,标志着犹太教的正式形成;从第一圣殿的建成到它的毁灭,被称为第一圣殿时期犹太教就成为国教,第二圣殿也是如此;所罗门死后, 统一的以色列王国一分为二;南方为犹大国,北方为以色列国;公元前721年, 亚述人攻克以色列, 其人民被掠往亚述, 后逐渐同化、消失;南方的犹大于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人灭亡, 民众被迫流亡巴比伦50年, 史称“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39年, 波斯王居鲁士战败巴比伦帝国, 发敕令让犹太人重返家园;回到故国的犹太人重建了圣殿, 史称第二圣殿;公元前63年,亲罗马帝国的犹太人希律控制了巴勒斯坦的大部, 并成为傀儡政权的王;希律王死后, 他的三个儿子瓜分了这个地区, 以后内乱不断, 民众也开始大量外逃, 流亡到世界各地;公元70年, 罗马军队放火把宏伟庄严的犹太教第二圣殿夷为平地, 犹太教的献祭和与之相关的仪礼制度从此消失;在此后的1000多年中, 犹太人不仅没有政治上的独立和自由, 而且被迫流亡世界各地, 成了“没有祖国的人”;2.拉比犹太教从公元70年至公元6世纪自古流传的律法书需要不断地重新编修和诠释,以适应政治和宗教的现实需要;因此精通律法的法利赛人逐渐取得领导权,成为拉比师傅;拉比们编篡了塔木德,涉及犹太宗教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犹太人生活和犹太教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2.中世纪犹太教公元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处境极其艰难:伊斯兰教:公元636年,阿拉伯人征服了巴勒斯坦,犹太人处于穆斯林的统治下;为限期制犹太教的发展,穆斯林强调犹太人交纳特别的人头税和土地税;基督教: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禁止基督教徒与犹太人交往,犹太人经常被无端杀害和驱逐;经济上受盘剥,政治上受压迫,宗教上受歧视,穿行于炼狱之路3.近代犹太教17世纪后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犹太教思想和掀起犹太教启蒙运动;犹太教启蒙运动中心思想:1、否定拉比的权威和主张政教分离;17世纪2、尊重科学;18世纪19世纪后,世界各国的犹太教主要分为正统派、改革派、保守派三个派别;;所罗门死后, 统一的以色列王国一分为二;南方为犹大国, 由犹大和便雅悯两支以色列人组成;北方为以色列国, 由以色列其他10个部落构成;公元前721年, 亚述人攻克以色列, 其人民被掠往亚述, 后逐渐同化、消失;南方的犹大于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人灭亡, 民众被迫流亡巴比伦50年, 史称“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39年, 波斯王居鲁士战败巴比伦帝国, 发敕令让犹太人重返家园;回到故国的犹太人重建了圣殿, 史称第二圣殿2.拉比犹太教从公元70年至公元630年前后犹太人主要聚居在巴勒斯坦、巴比伦和亚历山大城,分别处于罗马和波斯帝国统治之下;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通过扶持犹太教上层分子,对犹太教间接统治;在犹太教内部,自古流传的律法书需要不断地重新编修和诠释,以适应政治和宗教的现实需要;因此精通律法的法利赛人逐渐取得领导权,成为拉比师傅;拉比们编篡了塔木德,涉及犹太宗教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犹太人生活和犹太教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14世纪,西班牙基督教会剥夺了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强迫犹太人改信其他宗教,对信犹太教的教徒进行清洗,共有40万犹太人受审,3万多犹太人被处死;15世纪,西班牙斐迪南国王为了建立一个真正的天主教王国,驱逐全部犹太人;16世纪,欧洲的犹太人不但被剥夺了公民权利,而且还被限制居住在犹太人生活隔离区内;17世纪,乌克兰人反抗波兰的统治时,洗劫了300多个犹太城镇,屠杀了10多万犹太人;19世纪末,欧洲犹太资产阶级发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922年,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以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 返回家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了新的以色列国,;以色列国将许多宗教法编入了国家法,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并不以犹太教为国教,以色列国和犹太教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联系,又不完全一致的奇特关系;一个亡国的民族,历经数次浩劫人口凋敝又被分散于世界各地,他们将以什么心态来面对世界呢自惭形秽,入乡随俗苦大仇深,顽抗到底犹太人选择了自强不息,卓然于世无论漂泊到哪里,犹太人都逐群而居成为“国中之国”,除为了生存不得不学习新环境的文化之外,他们顽强地守卫着希伯来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以及宗教信仰,坚信自己是最神圣的民族并热切地企盼着弥赛亚的降临……备受欺凌的历史也让犹太人认识到,只有掌握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在极不友好的异邦生存下去;同时由于犹太人特有的宗教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几乎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得不到土地,所以犹太人只能从事商业、金融等职业,而且往往做得非常成功但是这反而更激起了某些人的敌视和嫉妒,在很多国家中犹太人就是贪婪、歹毒的代名词;因此从古至今,刀光剑影鲜血淋漓总是伴随着这个不屈的民族,登峰造极的屠杀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当时总共有大约900万犹太人,其中竟有571万被集体屠杀虽然凶手是德国纳粹党,但是不得不承认,纳粹党的这种行径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历来犹太人被公认为是最会赚钱的民族,被誉为“世界第一商人”;英文中“珠宝”一词Jewelry便是“犹太人”Jew转变而来神奇的是这个历经劫难的弱小民族同时又蕴含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力量,自古以来在人类文明的各方面都英才辈出,至今犹太人只占世界总人口的%,却在诺贝尔奖得主中占15%;占美国人口不到3%,却掌握着美国70%的财富让我简单列举一下犹太人中的精英: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精神分析学开创人——弗洛伊德,抽象美术大师——毕加索。
古代希伯来文明犹太教的起源与发展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起源于约公元前1800年的古代中东地区。
它不仅是犹太人民的信仰,还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古代希伯来文明犹太教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与创始人犹太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800年,当时亚伯拉罕成为犹太人民的祖先。
根据传统故事,亚伯拉罕在与上帝之间的契约中,接受了上帝的旨意,并奠定了犹太教的基石。
他是犹太人民的精神领袖,也是犹太教的创始人。
犹太教的教义与信仰犹太教是一种单一神论的宗教,坚信上帝(雅威)是唯一的真神。
犹太教的基本教义包括:摩西的十诫、塞讷德林本书以及其他经典文献。
这些经典文献包含了对道德、伦理、法律和宗教仪式的规定。
犹太教的发展古代希伯来文明在古代中东地区的发展对犹太教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埃及的奴隶生活中,犹太人民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身份和宗教意识。
出埃及记中所记录的摩西领导犹太人民脱离埃及的奴役,成为犹太教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在以色列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586年,犹太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个时期是犹太王国的黄金时代,也是希伯来先知发展的时期。
先知的教导与警告对犹太人民的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攻陷了耶路撒冷,并将犹太人民流放到巴比伦,这是犹太人民历史上的另一次重大转折点。
这段流亡时期对犹太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犹太人民在流亡中失去了他们的神殿,但对宗教的执着没有动摇。
在流亡期间,犹太人民发展了教化和法律学派,这些学派对犹太教的教义和仪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公元前515年,波斯国王居鲁士允许犹太人民返回他们的祖国,并重建了第二座圣殿。
这次重建标志着犹太教的复兴,以及对犹太法律和传统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
在这个时期,犹太人民的教导和传统开始被编写成为经典文献,包括塞讷德林本书和其他经典文献。
公元70年,罗马人摧毁了第二座圣殿,犹太人民再次陷入流亡状态。
犹太教的起源是什么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对犹太人民的信仰具有很深的影响。
人们都好奇犹太教的起源是什么。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犹太教的起源及历史影响的内容介绍,欢迎阅读! 犹太教的起源众所周知, 中东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
在那里, 早在公元前2300年, 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
大约3800年前, 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已经趋于衰败时,一位名叫亚伯拉罕(Abram)的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Ur)经巴比伦(Babylon)、马利(Mari)、哈兰(Haran)迁徙到被称作迦南(Canaan)的地方(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方), 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Beersheba)。
据《圣经》的描述, 亚伯兰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兰说, 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去。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
我必赐福给你, 叫你的名为王, 你也叫别人得福。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 我必咒诅他。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记》12:1-3)。
在亚伯兰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创世记》17:2-22)。
此后,亚伯兰更名亚伯拉罕(Abaraham)。
亚伯拉罕生子以撒(Isaac), 以撒生子雅各(Jacob)。
他们就是通常所说的犹太人的列祖(Patriarchs), 也是犹太教的最早奠基人。
亚伯拉罕的故乡美索不达米亚古时候信奉萨比教, 以日月星辰为崇拜对象,其中太阳是最主要的神祇。
传说亚伯拉罕曾与故乡的人们发生争执, 宣称比太阳更伟大的造物主才值得人们敬拜。
为此, 他遭到了众人的反对, 而且还被国王关进了监狱。
后来, 国王唯恐亚伯拉罕的观点蛊惑民心,败坏多神教,遂没收了他的财产,将他放逐哈兰。
从哈兰移居迦南后, 亚伯拉罕就彻底放弃了多神教, 以唯一的神El为崇拜对象。
El是闪语(Semitic)中表示最高神的一般性名称。
犹太教(Judaism)一. 犹太教的经典(一)《塔那赫》(T anach),或名《希伯莱圣经》(the Hebrew Bible),凡24卷1.律法书(Torah, Teaching)5卷《创世纪》(Genesis)《出埃及记》(Exodus)《利未记》(Leviticus)《民数记》(Numbers)《申命记》(Deuteronomy)2.《先知书》(Neviim, Prophets)8卷《约书亚记》(Joshua)《士师记》(Judges)《撒母耳记》(Samuel)《列王记》(Kings)《以赛亚书》(Isaiah)《耶利米书》(Jeremiah)《以西结书》(Ezekiel)《十二先知传》(The Twelve Prophets)3.《圣录》(Ketuvim)11卷《诗篇》(Psalms)《箴言》(Proverbs)《约伯记》(Job)《雅歌》(Song of Songs)《路得记》(Ruth)《耶利米哀歌》(Lamentations)《传道书》(Ecclesiastes)《以斯帖记》(Esther)《但以理书》(Daniel)《以斯拉/尼希米记》(Ezra-Nehemiah)《历代志》(Chronicles)注:《塔那赫》内容等同于基督教的《旧约·圣经》(Old Testament),但分卷方法和卷数各不相同。
《旧约·圣经》中的12卷小先知书被合并成1卷,为《十二先知传》。
《旧约》中的《撒母耳记》、《列王记》和《历代志》均分上下卷,,在《塔那赫》中则不分上下卷。
《旧约》中的《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在《塔那赫》合并为一卷,名为《以斯拉/尼希米记》。
(二)基督教的《旧约·圣经》(Old T estament),凡39卷1.律法书(Torah)或《摩西五经》(Pentateuch,上帝通过摩西宣布的“律法”)5卷:《出埃及记》(Exodus):《利未记》(Leviticus):《民数记》(Numbers):《申命记》(Deuteronomy):2.历史书(Historical books)12卷:《约书亚记》(Joshua):《士师记》(Judges):《路得记》(Ruth):《撒母耳记》上(I Samuel):《撒母耳记》下(II Samuel):《列王记》上(I Kings):《列王记》下(II Kings):《历代志》上(I Chronicles):《历代志》下(II Chronicles):《以斯拉记》(Ezra):叙述所罗巴伯率领被释放的犹太人首批返回犹大重建圣殿,祭司兼文士以斯拉奉波斯王命视察犹大并进行改革。
犹太教教义的演变与发展犹太教是世界三大单一神教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年。
犹太教的宗教信仰和教义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它的发展从早期的逐渐形成一神论信仰,到后来的逐步完善神圣经文化体系。
本文将就犹太教教义的演变与发展进行探讨。
一、犹太教的起源和基本教义犹太教起源于古代的希伯来人,传承了阿伯拉罕三神论信仰,它的圣地为耶路撒冷的圣殿山。
犹太教的核心信仰是单一神的信仰,这是它和其他宗教的最大区别。
犹太教的神是创造天地宇宙的唯一神,是全能、全知、公义和慈悲的,它对人类有关怀和救赎。
《摩西五经》是犹太教圣经,包含犹太教的重要法律和道德代码。
二、犹太教教义的演变与发展犹太教的教义长期处于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比较明显的表现是在如何信仰上和在流派上的分化。
1. 不断完善法律教义犹太教的法律教义的形成历经了相当长的时间,最早是口传,后来逐渐形成了书面记载。
犹太教的法律教义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生活,从饮食规定到节日庆典,从婚姻家庭到商业贸易,涉及到犹太教教徒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断完善法律教义也是犹太教的一个特点,它的法律教义在阐述细节方面变得越来越丰富而繁琐,现在还有纳吉德法典等著名法律著作。
而纳吉德法典的出现,也是为了减少非必需的规定,使犹太教的教义更加精炼而不失精髓。
2. 教义的逐步完善犹太教的教义不断逐步完善,其中许多改变都是在犹太教的历史变化和现实环境中产生的。
例如,根据犹太教的教义,见证人是证明案情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古代,犹太教社区通常是男权制,因此女性很难成为见证人。
当犹太教在公元3世纪被罗马扫荡之后,大量流亡犹太人开始居住在贫困的城市和农村地区,这就让女性有了更多机会成为见证人。
因此很自然地,犹太法律的一些规定也因此得到了改变,甚至有的规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了意义,被废除或更新。
3.在流派上的分化流派是指在同一宗教范围内因教义、仪式和礼仪等不同而分裂而成的团体。
犹太教在宗教和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出现了法利赛派、撒都该派、以色列本派等不同的流派。
犹太教的起源与发展从亚伯拉罕到摩西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拥有悠久而深远的历史。
它的起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亚伯拉罕时代,然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包含众多经典文本、宗教教义和仪式的宗教体系。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从亚伯拉罕、摩西以及其他关键人物的角度来探讨犹太教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部分:亚伯拉罕时代犹太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亚伯拉罕时代。
亚伯拉罕被认为是犹太人的始祖,他是一位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生活的先知和领袖。
根据《圣经》的记载,亚伯拉罕与上帝建立了契约,并接受了诸多神圣的责任和使命。
这个契约成为犹太教信仰的基石,也成为犹太人与上帝之间的纽带。
亚伯拉罕时代是犹太教的起点,他的儿子和子孙继续传承了这一宗教信仰。
在这个时期,犹太文化和宗教教义逐渐形成,并渗透到族群的所有层面。
亚伯拉罕时代为后来的宗教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犹太人民的身份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摩西的时代与出埃及距离亚伯拉罕时代大约400年后,一个重要的事件发生了——出埃及。
这一事件对犹太教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圣经》的记载,摩西是犹太人的先知和领袖,也是犹太教的关键人物之一。
摩西所带领的犹太人从埃及被奴役和压迫的状态中获得自由。
这一事件被称为出埃及。
摩西被上帝选中,接受了十条诫命和其他重要的神圣律法,并将这些律法传授给了犹太人。
这些律法成为了犹太教法典的核心,也规定了犹太人的行为准则和宗教仪式。
摩西时代的出埃及事件不仅仅让犹太人获得自由,也标志着犹太教的重要发展阶段。
犹太人开始以集体的方式敬奉上帝,并在摩西的领导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和教义。
第三部分:犹太教的教义和经典文本犹太教的教义和经典文本构成了其核心内容。
犹太教有许多经典文本,其中最重要的是《托拉》(Torah)。
托拉是犹太人最为崇高、权威的文本,它包含了上帝的启示和摩西传授的法律与道德原则。
犹太教的其他重要经典文本还包括《尼布甲尼撒记》、《咏史记》和《先知书》等。
犹太教的起源与发展从亚伯拉罕到摩西的历史考察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其起源和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历史和文化。
本文将从亚伯拉罕到摩西的历史角度,对犹太教的起源和发展进行考察。
一、亚伯拉罕与儿子以撒犹太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世纪,一个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人,名叫亚伯拉罕(Abraham)。
根据《创世记》的记载,上帝与亚伯拉罕缔结了一个盟约,承诺将赐予他众多的后裔,并将他们带入被上帝赐予的土地。
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Isaac)成为了这个盟约的延续者。
二、以撒的儿子雅各布与以色列的命名以撒的儿子雅各布(Jacob)被称为以色列(Israel),这个名字在后来的历史中成为犹太人的名字。
雅各布有12个儿子,他们分别成为了以色列的12个支派,构建了以色列人作为一个民族的基础。
三、埃及之旅与出埃及记雅各布的儿子约瑟夫(Joseph)被他的兄弟出卖,并被卖到埃及。
约瑟夫在埃及的高位,为雅各布一家带来了保护和繁荣。
然而,随后埃及的法老不了解约瑟夫的功绩,以色列人被迫成为奴隶。
据《出埃及记》所记载,上帝将摩西(Moses)拣选为以色列人的救世主,带领他们脱离埃及的奴役。
四、摩西与犹太教律法摩西是犹太教的重要人物,被认为是上帝的先知和导师。
他在西奈山上接受了上帝的诫命,并将其传达给以色列人。
这些诫命构成了犹太教的律法(Tora),包括十诫和其他一系列法律、仪式和道德规范。
律法的宗旨是引导犹太人在信仰、个人行为和社群生活中遵循上帝的旨意。
五、希伯来王国和圣殿的建立犹太人在摩西的领导下脱离埃及,进入迦南地(今天的以色列地区)定居。
在数个世纪的时光里,犹太人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希伯来王国,拥有了自己的国王和政府。
希伯来王国的首都是耶路撒冷,这里也成为了犹太教最重要的圣地。
在耶路撒冷,犹太人建造了圣殿,作为他们与上帝相会的场所。
六、流散和回归然而,希伯来王国在公元前6世纪被巴比伦人摧毁,犹太人被迫流散到不同的地方。
这段流散的历史被称为“巴比伦流亡”。
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
犹太教的主要诫命与教义,来自托拉(托辣),即圣经的前五卷书。
一经典和教规
经典
犹太教中有三部典籍:第一部是《西伯来圣经》(又称《塔纳赫》),所有犹太人都要绝对忠诚地信奉它;《西伯来圣经》的前五卷书称为《妥拉》,是其中最重要的著作。
第二部是《塔木德》,第三部是《米德拉什》。
除《妥拉》外。
犹太教典籍多是一些阐释与评注式著作,由于编纂年代和地域的不同,常常出现相互包容和交叉评注现象。
基本教义
基本教义以摩西·迈蒙尼德于12世纪归纳的13条为核心:
1.创造主创造并主宰宇宙及一切受造之物。
2.创造主为独一无二真神。
3.创造主无形无体无相。
4.创造主是最先的,也是最后的。
5.创造主为唯一应受敬拜之主,此外别无可敬拜之物。
6.先知一切传述皆真实无妄。
7.摩西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位。
8.律法为神向摩西所传,并无更改。
9.律法不可更易。
10.创造主洞察世人一切思想行为。
11.创造主予遵守律法者奖赏,对践踏律法者惩罚。
12.复国救主弥赛亚必将降临,应每日盼望,永不懈怠。
13.人死后将复活。
犹太教最重要的教义,在于只有一位神,即无形并且永恒的上帝。
他愿所有的人,行公义,好怜悯,因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
所以人都应该有尊严且受到尊敬地对待。
二起源和形成
众所周知, 中东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
在那里, 早在公元前2300年, 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
大约3800年前, 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已经趋于衰败时, 一位名叫亚伯拉罕的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经巴比伦、马利、哈兰迁徙到被称作迦南的地方(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方), 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
据《圣经》的描述, 亚伯兰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兰说, 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去。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
我必赐福给你, 叫你的名为王, 你也叫别人得福。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 我必咒诅他。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在亚伯兰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
此后,亚伯兰更名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生子以撒, 以撒生子雅各。
他们就是通常所说的犹太人的列祖, 也是犹太教的最早奠基人。
雅各生有12个儿子, 他们的子嗣演化为12 个部落, 并称为“以色列人”。
约公元前1720年, 以色列人为逃避饥荒从迦南来到埃及, 开始了长达约430年之久的寄人篱下、受人奴役的苦难史。
公元前14世纪, 一个杰出的犹太人应运而生, 他就是摩西(Moses)。
摩西和他的以色列同胞不堪忍受埃及法老和统治者的奴役, 决心离开埃及, 回到他们的祖先曾经居住过的迦南, 重新开始自由的生活。
约公元前1290年, 摩西率领他的同胞成功地逃脱了法老军队的追击, 出埃及,
越红海, 到达西乃旷野, 给以色列人带来了新生, 揭开了犹太历史的新篇章。
摩西是以色列人公认的伟大领袖和民族英雄。
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并没有直接去往“应许之地”迦南, 而是在西乃半岛辗转逗留了40年。
在这期间, 最重要的事件莫过于摩西在西乃山接受上帝赐予的法律。
据《出埃及记》, 上帝在火中降临西乃山, 亲口晓谕摩西和以色列民众, 为他们立下了十条基本诫律和其他诸种法律。
这十条基本诫律是:我是耶和华, 你们的上帝;不可制造并崇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的名;要守安息日;要孝敬父母;不可谋杀;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证;不可贪恋别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牛驴和财物。
这就是著名的摩西十诫。
其他的法律包括内容广泛的律例典章。
后来, 上帝先后两次将摩西召到西乃山顶, 让他每次在山上住留40天, 然后赐给他两块刻有十诫的石版。
摩西下山后按照上帝的吩咐, 制造约柜, 置石版于其中, 将其供奉在按照上帝的旨意建造的会幕里面。
从此以后, 以色列人心目中的上帝就和他们同在, 指引着他们在旷野度过了40年的艰苦岁月, 然后又佑助他们打败了当时在迦南地的七个部族, 使他们进入“流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 建立了以色列王国。
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接受上帝启示的法律, 同时也是他们和上帝之间的契约关系的重新确认。
早在亚伯拉罕时代, 希伯来人就相信他们和上帝之间立了契约, 即亚伯拉罕尊上帝为唯一的神, 上帝反过来令他子孙繁多, 成为大国之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并扬他的名, 使其后人得福。
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尤其是在埃及遭受了
400多年的奴役, 以色列人的“契约”观念已经淡漠。
逃出埃及后, 以色列人需要适应沙漠地带艰苦的生存条件, 并准备进军迦南, 这时, 他们最需要的是民族的凝聚力, 和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
在这关键时刻, 上帝赐予以色列人法律, 因而使他们与上帝的永久的契约以立法的形式得以确立。
《圣经》说:我是耶和华, 你们先父的上帝, 即亚伯拉罕的上帝, 以撒的上帝, 雅各的上帝;“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 遵守我的约, 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 因为全地都是我的。
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 为圣洁的国民”;以色列人的回答是:“耶和华所吩咐的, 我们都必遵行”。
契约一经确认, 以色列人作为上帝选民的特殊地位亦随之确定。
从此, 以色列人自觉为上帝的特选子民, 和上帝保持一种特别的关系, 这种选民意识连同上帝启示的法律就成了维系犹太民族的独特的强有力的纽带。
如果说亚伯拉罕的一神崇拜为犹太教奠定了基础, 那么, 500年后摩西在西乃山领受上帝赐予的法律, 并确认以色列人和上帝之间的牢不可破的契约关系, 则标志着犹太教的正式形成。
从此, 以色列人有了成文的法律。
这是一个系统的信仰体系和价值体系, 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为的指南。
三发展历史
根据《圣经》的描写,希伯来人的祖先原来居住在巴比伦王国的乌尔附近,是一个游牧部落,可能和当地农业民族发生矛盾,向西迁徙到巴勒斯坦。
后发展为以色列的12个部落,因逃荒而迁居埃及。
成为古代埃及的附庸和奴隶民族,在摩西的带领下,逃出埃及,在西
奈山与上帝立约,将希伯来人的传统宗教发展为具有统一信条和礼仪的民族宗教。
回到巴勒斯坦建立国家。
希伯来人的国家被巴比伦王国消灭后,所有人被拘押到巴比伦(巴比伦之囚),直到波斯帝国消灭巴比伦后,希伯来人才被放回巴勒斯坦。
公元70年, 罗马军队放火把宏伟庄严的犹太教第二圣殿夷为平地, 犹太教的献祭和与之相关的仪礼制度从此一劳永逸地消失了。
在此后的1300多年中, 犹太人不仅没有政治上的独立和自由, 而且被迫流亡世界各地, 成了“没有祖国的人”。
1948年, 返回家园的犹太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了新的以色列国, 这种局面才宣告结束。
犹太教只是一个民族性的宗教,信仰人口并不多,但犹太教派后出现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因此在宗教界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