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幼儿园小班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113.91 KB
- 文档页数:2
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教案:一一对应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一一对应;2. 学生能够运用一一对应的概念来解决问题;3. 学生能够将一一对应的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重点:1. 理解什么是一一对应;2. 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黑板、粉笔;2. 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或小玩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先出示一组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或小玩具,如红色方块、蓝色球等;2. 教师问学生这些积木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一样,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步骤二:讲解一一对应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告诉学生这些积木或小玩具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一对应来描述;2. 教师举例子解释一一对应的概念,如红色方块对应蓝色球,黄色长方体对应绿色圆柱等;3. 教师通过图示或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一一对应的含义。
步骤三:练习一一对应(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由数字和图形组成的表格,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完成表格中的对应关系;2.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示,如表格中的数字和图形可以按顺序进行对应;3. 学生完成后,学生之间展示并讨论,找出表格中的一一对应关系。
步骤四:运用一一对应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组包含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形,如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2. 教师提问:你们班有多少人喜欢三角形?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答案;3. 学生思考后,通过观察和讨论找出答案,如5个人喜欢三角形;4. 教师继续提问其他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一一对应的概念和方法;2. 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更多的问题;3. 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拓展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些一一对应的问题,然后互相出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一一对应的概念;2.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价他们的解答是否正确;3. 教师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积极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一一对应。
2.能够进行简单的一一对应操作。
3.能够将一一对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一一对应2.一一对应的操作3.小组活动:一一对应的练习4.生活中的一一对应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教学目标老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什么是一一对应,能够进行简单的一一对应操作,并将一一对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正文部分2.1 什么是一一对应老师用两条竖线分开的两行横线来介绍什么是一一对应(即一一对应的符号||)。
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要注意一一对应这个符号的使用。
2.2 一一对应的操作老师拿出各种颜色的珠子和比较基础的的数学代数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一一对应操作,例如“蓝色珠子可以和你手上拿的4个小球一一对应,请你将蓝色珠子放在4个小球的旁边”。
2.3 小组活动:一一对应的练习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物品,让他们自己进行一一对应并在黑板上做记录。
例如老师会让大家用卡片和颜色不同的木块进行一一对应。
2.4 生活中的一一对应老师提醒学生,在生活中也会用到一一对应,例如在进行日常的买东西的时候,每一样物品都应该有一个对应的价格。
3. 总结老师总结了今天的课程内容,并强调了一一对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让学生回家后通过观察与感受身边的事物来理解更多的一一对应,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运用。
四、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可在本文档的附件中下载。
五、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继续进行一一对应的实践,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与一一对应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多加实践。
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一一对应;•掌握一一对应的基本应用。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求同存异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3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2.1 什么是一一对应一一对应指的是集合A的每个元素都与集合B中的唯一元素相对应,同时集合B的每个元素都与集合A中的唯一元素相对应。
简言之,即集合A和集合B中的元素个数相同,一一对应关系是每个元素都不多也不少地对应另一个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2.2 一一对应的应用•数据分析•量化分析•结构分析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和物品(比如苹果、布娃娃、笔、手表等),让学生观察物品的数量,并提问:“这些物品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并要求学生用手指进行计数。
导入后,老师引导学生自然得出:每个物品都有一个数量,而且不重不漏,一个物品也只能被计数一次。
3.2 知识讲解(10分钟)老师解释什么是一一对应,同时给出演示例子。
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反复思考并梳理一一对应的概念。
3.3 游戏环节(15分钟)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一一对应。
游戏规则如下:•学生分为两组,每组按照序号排队;•第一组的学生拿出一张银行卡,第二组的学生拿出一张信用卡;•根据老师所提示的安全密码,第一组的学生需要在银行卡上画出相应数量的小圆圈,第二组的学生需要在信用卡上画出相应数量的小三角形,然后将银行卡和信用卡的正面朝下交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画的小圆圈和小三角形对卡片进行配对,配对成功后,将银行卡和信用卡的正面朝下摆放在同一位置;•当所有卡牌都成功配对后,款项就被成功地传输了。
3.4 拓展练习(20分钟)老师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练习。
例如:•用花瓣贴画出相应数量的邮票;•用颜色区分出拥有相同数量不同形状的工具。
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一、引言小班教学是指教师针对少数学生进行的教学活动,通常针对学生的能力、兴趣和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在小班数学教学中,教案的对应性尤为重要。
教案的对应性是指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与学生个体之间的适应性和匹配性。
针对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这个主题,本文将从目标设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通过合理的教案对应,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目标设定1. 小组教学目标小组教学目标指的是团队合作的共同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针对小组的目标,如了解彼此,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2. 个体教学目标个体教学目标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掌握程度,设置的个体化目标。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具体的目标,以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对于较弱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基础性的目标,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对于较强的学生,则可以提高难度,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的。
在小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科特点和学习需要,合理选择教材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目标对应。
以下是小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内容。
1. 数字和运算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数字的认识、大小比较、数的读写和连续数的辨认等。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实物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概念和基础运算技能。
2. 几何和形状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图形的认识、形状的分类、图形的比较和组合等。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配对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几何形状的认知能力。
3. 数据和统计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际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数据的呈现形式。
4. 空间和位置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空间的认识、位置关系的掌握和方向感的培养等。
教师可以通过拼图游戏、方位指引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空间和位置的概念。
一一对应二小班数学教案教案:一一对应授课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能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数量比较和配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一一对应关系。
授课重点: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数量比较和配对。
授课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问题:小明和小红带了一样多的水果来学校,他们的水果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明和小红带来的水果种类相同,并且数量也相同,我们能不能说小明带来的水果和小红带来的水果是一样多的?3.引入概念:一样多的东西可以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数量比较和配对。
二、讲授(15分钟)1.介绍一一对应的概念:一一对应是指两个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之间都存在一种对应关系,且每一个元素在对应关系下都有唯一的对应元素。
2.举例说明:小明和小红带来了一样多的水果,我们可以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将小明带来的水果与小红带来的水果进行配对。
3.比较数量: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我们可以将两个集合中的元素进行一一对应,然后比较配对的次数,就可以知道两个集合中元素的数量是否相同。
三、练习(25分钟)1.进行一一对应的练习:给定两个集合A={1,2,3,4}和B={a,b,c,d},请将集合A中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进行一一对应。
2.数量比较的练习:给定两个集合A={1,2,3,4}和B={a,b,c,d},请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集合A和集合B中元素的数量是否相同。
3.实际问题的练习:小明和小红带来了一样多的水果,小明带来了4个橙子和2个苹果,小红带来了3个橙子和3个苹果,请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配对这些水果。
四、总结(5分钟)1.总结一一对应的概念和特点。
2.总结一一对应的方法在数量比较和配对中的应用。
3.课后作业:完成与一一对应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了一一对应的概念和特点,并能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数量比较和配对。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即每个物品都有一个对应的物品。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一一对应的概念和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各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小物件(如积木、水果卡片等)若干。
2. 平坦的工作台或者地面。
3. 对应的教学图片或者动画。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以故事或游戏的方式引入一一对应的概念,例如“小熊和它的苹果,每个小熊都对应着一个苹果”。
2. 讲解:教师展示教学图片或动画,解释一一对应的概念,强调每个物品都有一个对应的物品。
3. 实践:分组活动,每组幼儿分配一定数量的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小物件。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一一对应的操作,比如将红色积木和蓝色积木一对一对地配对起来。
4. 分享:让幼儿分享他们的配对结果,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一对应的现象,如鞋子的左右脚、餐具的勺子和叉子等,让幼儿理解和应用一一对应的概念。
教学总结: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一一对应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和应用一一对应的现象。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正确进行一一对应的操作。
2. 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幼儿对一一对应概念的理解程度。
3. 在后期的活动中,观察幼儿是否能自发地运用一一对应的概念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的内容,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一对应的概念,同时提升他们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动手能力。
小班一一对应数学教案【篇一: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拼小树活动目标:1.运用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小树活动。
2.用标记记录所用图形的数量。
活动准备: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图形拼画一幅。
活动过程:一、观察图形拼画。
出示图形拼画,请幼儿观察这幅画里有什么。
这幅画是由哪些图形拼出来的?二、选图拼画。
桌上有些什么?它们是什么图形?请幼儿选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拼小树。
教师巡视,帮助、鼓励动作慢的幼儿尽快确定主题,肯定幼儿拼出的各种图案。
三、分享交流。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拼的画中用了哪些图形。
其他幼儿仔细地观察后加以补充。
四、记录表达。
数一数自己的图形拼画里每种图形各有几个,然后选择相应的标记用短线或圆点在记录单上记录各种图形的数量。
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记录结果,并说说哪种图形用得最多。
听音数数活动目标:通过操作,感受声音的数量变化。
活动准备:小彩石数个、一个瓶子里装有一些彩石重点难点:数清楚彩石掉进瓶子的发出的声音次数活动过程:一、教师与幼儿玩游戏,请幼儿猜猜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二、教师一粒一粒地向瓶子里装彩石,让幼儿听彩石落进瓶子里的声音。
三、倒出瓶子里的彩石,教师重新向瓶子里扔彩石(7以内),让幼儿边听边数,然后请一位幼儿说出瓶子内彩石的的数量,再倒出来数一数,看看对不对。
四、教师针对个别幼儿进行听听音数数活动。
瓢虫找家活动目标:1.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2.培养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3.通过游戏,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有1.2.3个斑点的瓢虫图片若干;分别粘有1、2、3个圆点的树叶3片。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及瓢虫数,巩固数数1、2、3。
三、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通过照顾小瓢虫,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2.送瓢虫宝宝回家,按数量进行分类(1)让幼儿把不同数量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对应圆点的树叶上。
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精选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精选4篇),欢迎阅读。
《一一对应》教案篇一一、设计意图: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体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幼儿可以从中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这个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
小班幼儿正处于认知数学的初期阶段,对数的对应主要以直观的方式来进行感知。
所以本次活动我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发展水平,以幼儿感兴趣的故事贯穿整个活动过程,一是以小动物盖房子,引出课题。
引导幼儿学习一一对应,对于幼儿而言,通过对比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中让幼儿做对应的操作。
二是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提供给幼儿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如猫和鱼(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
容易使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
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把对小动物的兴趣转移到活动中出现的一一对应的事物上,从而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设计思路:(一)故事导入,引出主题(二)师幼互动,引导幼儿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三)幼儿动手操作,再次感受一一对应的原则(四)运用学具,加深幼儿对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二、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三、活动准备:PPT课件、大象卡片若干、香蕉卡片若干、胶棒、小贴画。
四、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出主题师:好啦!小宝贝们,看看我这。
你们看到谁了呀?(播放小狗、木头任意排列的PPT)。
师:是一根木头还是许多木头呀?我们来听一听小狗要做一件什么事情呢。
(播放小狗语音①)1、提问:(1)小狗要干嘛呀?(2)小狗要请谁来帮忙?(3)一个小动物可以搬多少呀?2、小结:小狗需要盖新房子,它需要很多的木头,小狗请了好多小动物来帮忙,一个小动物帮他搬一根木头,大家一起帮忙盖房子。
一一对应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帮助幼儿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数量关系。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幼儿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数量关系。
2.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地进行数量对应,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导入。
通过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如“小兔子和胡萝卜”的故事,让幼儿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
2. 讲解: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数量关系和一一对应的关系。
例如,展示不同数量的玩具车和车位,引导幼儿理解一个车位只能停一辆车,一一对应的关系。
3. 操作:让幼儿通过操作实物或模型,进一步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
例如,让幼儿将不同形状的积木放入对应的形状框中,或通过连线将动物和它们的食物进行匹配。
4. 讨论: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幼儿理解一一对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超市购物时,一个购物车只能装一定数量的商品,超出了就需要另寻购物车。
5. 总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幼儿巩固对一一对应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模型的展示,让幼儿直接观察和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
3. 操作法: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一对应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4. 游戏法:通过设计简单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一一对应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如连线题、选择题等,让幼儿在课堂练习中巩固对一一对应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作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如让幼儿在家中找一些一一对应的例子,或让他们根据一一对应的概念来排列物品等。
3. 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幼儿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
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一、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2.能够用图形、实物或语言描述一一对应的关系;3.感受一一对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1. 游戏活动(15分钟)在课堂中引入一种新的游戏规则,例如“从A点走到B点,每个人只能跳过3个格子”。
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和交流,找出游戏的规律和解法。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进行一一对应的规则。
2. 一一对应的概念解释(10分钟)在经历了游戏活动之后,引导学生们自己发现一一对应的规律并总结。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例子,如“每个手指对应每个数字”,“每个本子对应每个学生等等”,以此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概念。
3. 实物探秘(25分钟)将教室中的各个物品分成若干组,让学生们试图将每一组中的物品进行一一对应的匹配。
例如:书桌和椅子、铅笔和橡皮等等。
学生们可以结合游戏活动和概念解释,找到自己的匹配规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
4. 关于一一对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在学生们探秘实物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一下一一对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一些具体例子。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电话号码,每个电话号码就是一个数字与一个人相对应”,或者“我们在购物时,也需要将商品与其相应的价格进行一一对应的匹配”。
5. 总结(5分钟)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让学生们对一一对应的概念和应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总结出本次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活动延伸1. 比大小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教师会让学生们看图中两张图片,或两个实物进行比较大小,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们可以根据一一对应的规则来进行比大小的操作,这样可以让他们养成一种更加客观、客观的比较大小的思想。
2. 知识巩固在课后,可以将本节课的知识点用绘图的方式进行巩固。
让学生们拿出纸和笔,在教师的指导下画出一些实物,然后让他们自己找出这些实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游戏活动时,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小熊一家”“大象运木头”“方方的搭”2、学具准备:“大象运木头”;“方方的塔”。
3、《操作册》第1册第10页。
活动过程:1、出示“小熊一家”导入。
今天小熊一家人又要来我们小二班了,我们来看一看。
(熊爸爸、熊妈妈、熊哥哥、熊姐姐、熊宝宝)2、集体活动。
(1)演示教具“大象运木头”今天小熊家要造房子,可是盖新房子要用很多的木头,(在黑板上出示木头随意排列),他们请来了力气最大的大象一家人来帮忙了。
(出示大象并按大到小排列)教师扮演最大的象爸爸:这幺多的木头,我应该运哪一捆呢?幼儿:象爸爸应该运最大的木头。
教师将最大的木头放在象爸爸下面。
教师:象宝宝应该运哪一捆木头呢?幼儿:象宝宝应该运最小的木头。
教师将最小的木头放在象宝宝下面。
教师分别找到给其它象找到对应的木头,再将木头一一对应摆放在大象的下方。
(2)利用学具“方方的塔”进行大象与塔的一一对应。
小熊的房子盖好了,小熊一家要住到新房子里去啦!(教师出示方方的塔),这些房子一样大吗?请你们帮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房子,好吗?熊爸爸应该住哪个房子呢?(最大的)依次给小熊一家找到对应的房子。
教师小结:大小不同的小熊分别住在合适的房子专注下一代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