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人作文
写人作文?哈,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要写好一篇写人作文,可得用上八种招数才行。
咱们得好好观察下这位主角的外形特征嘛。
比如说他鼻子有多大,眼睛是圆的还是细长的,嘴巴又是什么形状的等等。
把这些细节描述得生动有味,读者就能把人物的长相勾勒出来了。
别忘了捕捉主角的神情语气和行为举止哦。
比如说他说话时是斩钉截铁的还是斟酌再三,是大大咧咧的还是小心谨慎。
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让读者对他的性格有个直观的感受。
再者,也得注意观察环境场景和服饰打扮啦。
比如说他身穿什么样的衣服,办公室或家里的布置是怎样的等等。
适当地渲染一下,能让人物更立体,更有质感。
最重要的是,咱们得用心去挖掘主角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哟。
他在某个情境下会是怎样的心理活动?他对什么抱有热忱,对什么又有所顾虑?把这些挖掘出来,文章才会有血有肉,引人入胜。
除了这些,有时候也可以借助对比,生动形象地突出主角的某些特点。
或者运用夸张、借喻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富有张力和想象力。
嘿,我说了这么多,你可别被我唬住啦!只要用心去观察、体会,并动笔写写画画,相信你一定能写出栩栩如生的写人作文的。
加油哟,写人作
文可不是件易事,但只要你乐在其中,就一定行!。
《在记叙中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教学目的:1、让学生明确记叙文中的描写、抒情、议论的作用。
2、教会学生学会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进行描写、抒情、议论。
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进行描写、抒情、议论。
教学设计:教学上主要采取讨论、交流、点拨加学生例文和名家作品展示的方式,更直观地突破教学重点。
并通过讲练结合,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能在记叙文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描写、议论、抒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习作展示片段欣赏:走进教室,阳光就从那儿洒了进来,这儿有我朝夕相处的朋友。
每天有不开心时,总会最先被好朋友看出,她总会关心着我,使出浑身解数让我开心。
有时她会给我讲她的糗事,有时她会向我撒娇,有时她会理智地和我聊天,她对我的安慰总能让我重新燃起希望。
和朋友们在一起时,所有烦恼和疲惫总会烟消云散。
她的言行温暖着我,如缕缕阳光,这不就是朋友对我的爱吗?于是,我收藏起这一片阳光,这片爱。
学生讨论,发现问题,教师小结习作总体情况。
1、总体看能审清题意,中心明确,但行文空泛,缺少生动的描写。
2、对于主题深意揭示不够,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
教师过渡语:对于大家在习作中缺乏缺少生动的描写,必要的抒情、议论。
今天我们借“收藏阳光”这问题来探讨如何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进行描写、抒情、议论。
二、引领学生重新审题1、文题再现:“收藏阳光”,学生思考。
2、教师引领学生重新审题。
首先,《收藏阳光》这一题目中的“阳光”有深意,它不仅指自然界的“阳光”,更象征“关怀”、“温情”、“奉献”和体贴、友谊、鼓励等情感支点,以及奋斗拼搏、不懈努力等进取精神。
审题首先要审清文题的这些人文内涵,才不致偏题。
其次,构思应虚题实写,从小处入笔,小中见大。
如阳光象征关怀,就要写从日常生活的某一细节中领悟到母亲的关怀;再如阳光象征友谊,可以写遭遇挫折等特定情境中同学的友谊就好比是让自己振作的一缕阳光。
总之,要让“阳光”饱含人文内涵。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刘春耀一、导入: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如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
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效果。
我们写作文时,应灵活巧妙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
(小学生以记叙文为主,我们教学重点也以记叙文为主,兼具议论文、说明文等)二、新课教学1、叙述的运用。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座房子,叙述就是房子的基础和结构。
叙述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使读者了解人物的言行和事件的经过。
叙述以写人和叙事为主。
不管写人还是记事,都应做到清楚、准确、鲜明,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否则描写、抒情、议论等无从谈起。
下面试看一个成功的叙述片段:“爸!”在小厨房里洗碗的小于从窗口探出头来:“不光咱家院儿,这片都要拆,这是市政规划,好像以后要从这儿起高楼……”“又是楼!”老于一拍石桌,惊飞了几只正在觅食的麻雀。
“这几年为了盖楼,扒了多少四合院和胡同!我年轻的时候,早起在胡同口转悠,那刚出炉的馒头冒着蒸气,剃头匠吆喝着招揽生意,街坊见面打招呼……”老于微眯着眼,在回忆中微笑。
又突然猛醒过来,深深皱起了眉头:“没了,都没了,胡同也扒了,京味儿也……”他把“京味儿”三个字咬得特别重,引起了旁边几个人的共鸣,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湿润了眼眶。
一时间,小院里寂静无声。
点评:这个片段叙述的是一个老北京眼看象征着“北京的符号”的传统建筑“老胡同”正在拆迁、消失,不由得怅然若失,心中泛起了无限酸楚和留恋。
文字虽然不长,但有一定的感染力。
这感染力主要来自作者简洁、准确而流畅的叙述。
叙述的好坏决定了这篇作文的成功与否,可见叙述的重要。
2、描写的运用。
对文章精雕细刻,好像房子的内外装修。
记叙文的描写主要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
A、人物描写。
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细节描写。
如朱自清的《背影》,对父亲的外貌动作描写,感人至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黄琴记叙中结合抒情,可以激发读者的共鸣,以情感人,更好地突出和深化主题。
抒情和议论难分彼此,我们就叫“感受”。
近几年,作文评价标准把“能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列为发展等级。
要引起师生们的注意。
前面我们训练过一次小片段,大家对“感受”有了粗浅的认识,这次课我们强化这种写法。
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记叙文干瘪枯燥的毛病,使之达到丰富生动的效果。
进一步提高语言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记叙,就是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
叙述的基本特点是在于陈述“过程”(人物活动的过程,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构成叙述交代和介绍的主要内容。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或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基础或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渡转换上下文的内容或意思。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
描写的作用是:①具体描绘出自然景色的风貌;②形象地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内心世界,③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
④可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影响人们的感情,引发或加深读者对人、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更具感人的魅力。
议论,即分析评论客观事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议论的在记叙文中的作用:①用于文章开头,主要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问题;②用于文章中间,主要是起过度与衔接的作用,加强上下文的联系;③用于文章结尾,则是为了收束全文、呼应开头、揭示中心、深化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即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它又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都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抒情的作用是: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突出和深化作者的思想感情;③渲染气氛,贯通文章意脉等。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一、析例请看下面一段文字,试指出各句的表达方式。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盛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
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
真真的怎么得了!(宗璞《报秋》)1、在空格处填上表达方式。
第一句,,写出时间流逝之快;第二句,,用玉簪花的开点明时间已由夏天转入了秋天;第三句,,交待自己当时的吃惊心情;第四句,,用节气的变化说明时间将很快过去;第五句,,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强烈感叹。
2、这里面运用到了四种表达方式,在运用中有何特点?答:都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写。
知识点记叙文中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也可以议论抒情。
而抒情的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即寓情于所写的人、事、物、景之中。
议论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揭示所写之事的意义,能揭示文章的中心深化中心。
二者常结合起来进行。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也包括各种表达方式的相互融合。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
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
据说花瓣可以入药。
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同上)这段话的第二句将与结合在了一起。
二、仿写示例:一朵花记叙:悬崖上,夹缝中,有一朵小花。
孤零零的,没有一个伴。
描写:清风吹来,雪白的花瓣、淡黄色的花蕊连着淡绿色的细枝轻轻颤抖,像一位多愁善感的孤女在偷偷的哭泣。
抒情:小花啊,你为什么哭泣,为什么流泪?可是思念远方的亲人,还是伤心自己惨淡的身世?议论:不要哭泣,不要流泪。
你虽没有牡丹的高贵,但你有自己的典雅;你虽没有夜来香浓郁的芬芳,但你也有淡淡的清香;你虽没有栽插在镶金边的花盆中,生长在温暖的花房里,但你扎根大地,吮吸着天地之精华,分享着万物的灵气;更重要的是,你有着自身宝贵的顽强的生命力。
【概念阐释】文章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五种。
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
主要方式是叙述,还要辅之以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叙述是通过一般记叙和述说的交代,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段贯穿起来。
描写是在需要具体刻画的地方,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刻画,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叙述和描写常常结合起来使用,阅读时能充分注意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会起很大作用。
阅读记叙性的文章,既要能指出记叙的要素、人称、线索、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中心、材料的详略,分析各种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作用,又要理解议论、抒情、说明的句子。
【阅读技法】正确理解记叙文中五种表达方法的作用,对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分析人物形象至关重要。
因此,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的内在联系来理解分析。
记叙是为了使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描写是为了使读者获得具体深刻的印象。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
方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指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描写。
所谓自然环境描写指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光等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起衬托中心意思的作用。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要先找出描写的句子,再联系文章的内容、时代背景综合考虑。
记叙文中的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
应该注意的是,记叙文中的说明,从整体上看仍是为写人叙事服务的。
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阅读记叙文,抓住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句子,才是把握住了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依据,才能更加深刻地受到感染,接受美的熏陶。
公文的表达方式公文既要记述概要,又要发挥议论,同时还要解释说明,提出要求。
可以看出,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和说明,其中叙述是基础,议论是手段,说明是目的。
由此可知,不能用通常的叙述、议论、说明三大文体的标准去分类公文。
在大多数情况下,公文的表达方式是综合运用的。
由于公文的内容制约了表达方式的采用,因此当公文的主要内容不同时,其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如果公文是以反映情况为主的,那么在表达方式上就会侧重于叙述;如果公文是以阐述道理为主的,那在表达方式上就会侧重于议论;如果公文是以提出要求为主的,那在表达方式上就会侧重于说明。
一、叙述在公文写作中,叙述运用得十分普遍,不论是决议中提供的事实论据还是报告中对事件前因后果的汇报都需要用到叙述。
和记叙文的表达方式相比,公文的叙述带有明显的概括性。
公文中叙述的事物,不能像记叙文那样进行断面特写、细节刻画等,而是要直接表述其本质,并力求做到准确无误。
公文中记述事件不同于记叙文,公文中不会详细描述事情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更不会描绘复杂、曲折的情节,而是概括并反映事件的全貌。
公文中关于情感的表达也不同于记叙文的奔放和细腻,而是庄重和鲜明的。
叙述有六要素,分别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
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中,要对这些要素进行灵活把握。
叙述的人称有两种,分别是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
在公文写作中,这两种叙述人称都会被使用到。
通常情况下,报告、请示、总结等文种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而下行文、调查报告等多用第三人称叙述。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叙述的类型可以分为很多种。
1.按照叙述次序分类按照叙述次序的不同,叙述可以分为顺序、倒叙、分叙和插叙四种类型。
(1)顺序顺序又称正序,是叙述的手法之一。
顺序就是指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讲究“先来后到”,即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
顺序是叙述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叙述方式。
这种叙述方法的优点是能将事件从头到尾梳理清楚,文章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条理清楚。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一篇作文400字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我爱春天春天真是个好季节呀!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小叶子,花儿也开放了,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
春天来了,天气也变暖和了,我们就可以在户外玩耍了。
春天的早晨,我常常被鸟儿的啾啾声给唤醒。
我睁开眼睛,看到阳光已经透过窗帘洒进了屋子。
我迫不及待地爬起来,跑到窗户边往外看。
哇,院子里的柳树已经长出了一串串柔柔的绿绿的小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曳。
花圃里的郁金香也探出了娇艳的小脑袋,向着阳光绽放。
妈妈做好了营养丰富的早餐,我吃完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了操场上。
春风拂面,真是舒服啊!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
春天的味道真好闻,有泥土的香气,也有花香的味道。
放学后,我和好朋友们在操场上踢足球。
阳光明媚,大地母亲已经把她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了。
树上的新绿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像是撒了一层闪亮的绿粉。
天空中的白云就像是棉花糖一样柔软蓬松,随风飘荡。
田野里,稻草人站立在金黄色的麦浪中,显得那么温馨可爱。
啊,真希望春天永远不会走远,永远温暖如春!篇2我今天心情超级好,老师布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作文题目,叫做"我的一天"。
我决定要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来写这篇作文,让它变得生动有趣!接着,我想插入一些对话,好像把故事拍成了一部戏剧。
"妈妈说:'孩子,快把被子叠好,洗漱完就下楼吃早餐哦!'我应了一声:'好的妈妈!'然后就蹦蹦跳跳地跑去洗手间啦。
"再来,我想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绘一下吃早餐的情景。
"阳光温暖地洒在餐桌上,咕咚咕咚的牛奶香味让人食指大动。
一个个金黄酥脆的小面包,就像一朵朵可爱的小花朵。
"下面,我要用一些比喻句来写写上学的情形。
"成群的小朋友就像蚂蚁般有秩序地走在路上,schoolbag就像只小乌龟紧紧地背在身后。
"中午吃饭时,我想用一些拟人的手法。
记叙文中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一、表达方式:表示(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二、种类: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三、文章体裁的分类:1、表达方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2、文学艺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四、表达方式的介绍:1、记叙(叙述):是对人物经历、行为作一般性的介绍或把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达出来,使读者对人物有个全面的了解,对事物有个整体的印象。
2、描写:是指对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事物的性质,形态,景物的状貌,色彩等作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也称描绘。
描写追求的是生动性与形象性。
3、抒情:作者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倾诉衷肠的文字表露,是增强文章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作用有四:①抒情能使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共鸣。
②抒情能陶冶情操,催人奋进,以情感人。
③抒情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④抒情能对文章主题的表达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4、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是在叙述事件,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的过程中,作者直接地表明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是对记叙描写的内容作言简意赅的评论,或者提示事件的意义及蕴含的深刻哲理,或点明人物的精神品质,或者阐述景物的象征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说明:在记叙文中的说明,主要是补充介绍有关背景材料数字,史料等。
它对全面叙述人物事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6、记叙(描写)与议论(抒情)的位置关系:①先叙述、描写后议论、抒情。
这种位置关系的议论、抒情,常在结尾。
作用是:总结全文或归纳中心并深化中心。
②先议后叙。
这种位置关系的议论、抒情,常在开篇。
作用是:开篇点题,统领全文。
③夹叙夹议。
五、例文辨析:①星期天的早晨,我早早起床,漫步于邻近的枣林。
②抬眼望去,眼前一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③不小心,碰翻了树枝,晶莹的露珠快乐的飞溅在我的身上。
④那绿叶间若隐若现的红枣,正如一串串的红玛瑙预示着今年的丰收。
⑤忍俊不禁,摘取一颗,咬为两半细观。
⑥原来它有三部分构成:从里向外分别是枣核、枣肉、枣皮。
记叙文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使用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
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效果。
文章不能单独使用一种表达方式。
而要经常借助其他的表达方式来丰富或加深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显得绚丽多彩,对读者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深刻,也经常使用其他表达方式。
这里说说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的使用。
1.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指的是在叙述、描写中,作者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种议论并不像议论文那样实行推理和论证,而是针对记叙描写的内容发表言简意赅的评论。
这种记叙和议论结合的形式是很灵活的,能够先叙后议,能够先议后叙,也能够夹叙夹议。
就一篇文章来说是如此,就文章的一个部分来说,也是如此。
不论哪种结合的方式,议论在这里都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者点明所叙事件的思想意义,或者阐述所叙事件包含的人生哲理,或者揭示事件结局的根本原因,等等。
它能够使文章气势纵横,增强感染力。
例如,《离不开你》第四部分,追叙刘桂芬从萨尔图医院回来的那个晚上,想起丈夫的不幸和未来的艰难,痛不欲生;然后又想起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想起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和协助,感到“啥困难都易克服”。
在叙述了这个情节之后,作者写道:桂芬长在新社会,不过她从来也没有这样鲜明地、具体地看到社会主义。
现在,一个人失去了双臂,全家人都实实在在地看到了,感到了,社会主义,这是一双多么巨大的臂膀,具有无限力量的臂膀,有这样一双臂膀在庇护他们,庇护着这个家,孩子啊,妈妈不害怕。
这个段饱含感情的议论,点明了刘桂芬“啥困难都易克服”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使她的高尚品质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在下一段的开头,作者又写道:从软弱中斗争过来的坚强,是有韧性的,因为它已仔细端详过现在和将来的艰难。
勇士也不都是拥有一副威武的外貌,更不是生来就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这两句富于哲理的议论,紧承上文而来,又是下文叙述的先声。
下文叙述桂芬坚强地生活和工作,“脸上没有忧愁痛苦”,有的是“使不完的干劲”。
语言技巧的狂欢——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五种,其中,说明在实际写作中少有运用。
表达要酣畅、够味,往往需要我们把多种表达方式结合起来。
抒情
离高考只有28天了,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加入叙述后的抒情
离高考只有28天了。
今天早上,语文老师来上课,课前发下了第30张综合练习卷。
看着一抽屉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的劝告,我头痛得要命。
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加入描写后的抒情
今天一大早,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
他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加油做啊,离高考只有28天了。
”这句话差不多每个教师都要说上几回,偏是我的心理稳定性不够,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跳上一阵子。
这不,语文老师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
我偷偷地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发下第30张综合练习卷。
看着一抽屉雪片似的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的头像套上一个金箍,痛得要命。
我死劲儿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加入议论后的抒情
今天一大早,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
他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要加油啊,离高考只有28天了。
”这句话差不多每个老师都要说上几回,偏偏是我的心理稳定性不够,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跳上一阵子。
这不,语文老师的话还没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
可是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谁会来安抚我躁动不安的灵魂?我偷偷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发下第30张综合练习卷。
看着一抽屉雪片似的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的头像套上一个金箍,痛得要命。
难道我们就注定要经受这炼狱般的磨难?难道我们的青春只能在考不完的试卷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我死劲儿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意识流式写法
一大摞卷子压在满头大汗的语文老师的肚子上,使他看起来像一个已过预产期的高龄孕妇。
他蹒跚走进教室,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说:“同学们,要加油啊,离高考只有28天了。
”我的心挑个不停,恍惚间感到自己没命地跑了起来。
我想我一定跑得飞快。
一张张卷子似乎幻化成漫天飞扬的符咒,而我自己是一个妖怪,拼命躲避着末日。
如果能够有效地传达出个性体验,把主体所感受到的那种刻骨铭心的体验定格下来加以表述,使人
在重新体验的同时感受到情感的内涵,将会达到更好的表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