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基因安全知识培训记录(参考样本)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培训资料(连载四)附录Ⅲ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期刊名称】《吉林农业》【年(卷),期】2019(000)007【总页数】12页(P15-26)【作者】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附录Ⅲ 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接上期)3 生产性试验的申报要求3.1 项目名称:应包含目的基因名称、转基因微生物名称、试验所在省(市、自治区)名称和试验阶段名称四个部分。
如转***基因***(微生物名称)在山东省的生产性试验。
3.2 试验转基因微生物材料数量:一份申报书种不超过5个转基因微生物株系(品系),这些株系(品系)应当是由同一种受体微生物、相同的目的基因、相同的基因操作所获得的,而且其名称应与前期试验阶段的名称或编号相对应。
3.3 试验地点和规模:应在批准进行过环境释放的省(市、自治区)进行,每个试验点规模大于1000升(公斤)发酵产品(样品)或者陆地面积大于30亩。
试验地点应当明确试验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县(市)、乡、村和坐标。
3.4 试验年限:一次申请生产性试验的期限一般为一至两年。
3.5 申请生产性试验一般应当提供以下相关附件资料:3.5.1 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图;3.5.2 目的基因与载体构建的图谱;3.5.3 环境释放阶段审批书的复印件;3.5.4 中间试验和环境释放阶段安全性评价试验的总结报告;3.5.5 食品安全性检测报告(如急性、亚急性、慢性实验,致突变、致畸变实验等毒理学报告);3.5.6 通过监测,目的基因或转基因微生物向环境中转移情况的报告;3.5.7 试验地点的位置图和试验隔离图;3.5.8 生产性试验的操作规程(包括转基因微生物的贮存、转移、销毁、试验结束后的监控、意外释放的处理措施及试验点的管理等);3.5.9 试验设计(包括安全评价的主要指标和研究方法等,如转基因微生物的稳定性、竞争性、生存适应能力、外源基因在靶动物体内的表达和消长关系等)。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及其对策摘要: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进程的加快,转基因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转基因作物安全性问题.同时,还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及我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方面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最后,对我国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初浅的建议.关键词:转基因;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环境;预防;Studys on th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of Biosafety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btract:With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the speeding up of transgenic safety aroused people's extensive concern,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afety problem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Meanwhile, also introduced in China and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ransgenic biological safety evaluation aspects of som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our country. Finally, of transgenic plants safety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were also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preliminary Key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Safety; Environment; Prevention;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试题姓名:部门:分数:一、单选题:1. ( )负责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 A )A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B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C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2.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 )制度。
(B)A 标注B 标识C 标签3.()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的,应当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 C )A 单位加工B 个人标识C 单位和个人加工4.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批准的品种、范围、安全管理要求和相应的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并定期向()提供生产、加工、安全管理情况和产品流向的报告。
( B )A 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B 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C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5.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运输、贮存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相适应的()措施,确保农业转基因生物运输、贮存的()。
( A )A 安全控制安全B 标识安全C 安全控制正常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有明显的()。
(B)A 标注B 标识C 信息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引进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或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引进单位或者境外公司应当凭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和相关批准文件,向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向海关申请办理有关手续。
(B)A 许可证书B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C 批号8.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没有()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相关批准文件的,或者与证书、批准文件不符的,作退货或者销毁处理。
得利斯股字[2021]34号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平安管理制度XX得利斯农业科技股份XX2008-4-4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平安管理制度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规X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活动,确保转基因生物在装卸、运输、储存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封闭式管理,防X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危险或潜在风险,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平安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方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平安评价管理方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平安管理方法?,结合华农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方法所称农业转基因生物,是指用于农产品加工的具有活性的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具体指进口转基因大豆及其加工的产品〔包括豆油、豆粕、浓缩磷脂产品等〕。
第三条本方法所称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是指以具有活性的农业转基因生物为原料生产农业转基因产品的活动。
具体指以进口转基因大豆为原料,生产豆油、豆粕、浓缩磷脂产品的活动。
第二章组织保障第四条成立进口转基因大豆平安管理小组为确保进口转基因大豆在采购、运输、贮藏、加工及产品销售等环节的平安性,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将各项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公司特成立进口转基因大豆平安管理小组〔以下简称“平安管理小组〞〕,主要负责进口转基因大豆加工过程中的平安管理、日常监视检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等工作。
组长:陈汉宗执行组长:卢德明执行副组长:王海波组员:王永强赵淑颖殷方玉X文学黄庆第五条职责分工〔一〕组长1、职责〔1〕负责公司进口转基因大豆各环节平安工作的总体筹划。
〔2〕负责进口转基因大豆加工过程中及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相关资源〔人力、物力,必要时财力等〕的配备工作。
〔3〕负责转基因生物扩散等突发事件的总指挥及突发事件后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工作。
〔4〕对本公司采购加工的进口转基因大豆平安性负整体责任。
2、权限〔1〕有权调动公司内一切资源。
〔2〕有权组织各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进口转基因大豆相关平安工作会议。
农业转基因生物知识问答(5)作者:何超来源:《湖南农业》 2012年第5期湖南省农业厅科技教育处(410005) 何超(续2012年第4期15页)问:转基因品种可以申请新品种权保护吗?答: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对基因、DNA片段和相关方法等进行保护。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对植物新品种(包括转基因品种)品种权予以保护。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6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品种权所有人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销售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
由于繁殖材料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幼苗和成年植株,因此品种权可对植物新品种进行全方位的法律保护。
该条例还规定,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当属于国家植物品种保护名录中列举的植物的属或者种。
植物品种保护名录由审批机关确定和公布。
问:我国有哪些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答: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后,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5个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法规确立了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制度、生产许可制度、加工许可制度、经营许可制度、进口管理制度和标识制度等。
已发布实施了技术检测国家标准80余项,制定了转基因植物、动物用微生物安全评价指南和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安全检查指南等,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和管理体系。
问: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程序是什么?答:《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规定,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分级分阶段安全评价制度,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工作。
安全评价按照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安全证书5个阶段进行。
(待续)。
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
2.通过辩论、调查等活动,理性地看待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和转基因技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教学难点】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展开辩论时,证据的搜集与组织。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教师阐述: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并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安全评价体系,这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安全评价体系之一。
近些年来,关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已经成为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
那么,转基因产品真的存在安全性问题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呢?提示: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原则上是安全的。
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过渡】对天然蛋白质的改造,需要用到蛋白质工程。
【新知讲解】一、转基因技术的成果【学生活动】阅读教材101~102页的内容,自主梳理转基因在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方面的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阐述转基因成果在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方面的具体实例。
1.转基因微生物(1)对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的优点:微生物的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环境因素敏感和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
(2)实例:a.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了啤酒的发酵期;b.用基因工程菌工业化生产氨基酸;c.用基因工程菌生产药物。
2.转基因动物(1)将生长激素基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等转入动物体内,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
(2)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培育了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3)建立了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3.转基因植物(1)成果: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作物。
利用转基因技术显著抑制番茄中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从而培育成了转基因耐储藏番茄。
(2)转基因植物的推广a.2017年,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已达24个。
b.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中,大豆和玉米最多,其次是棉花和油菜。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分级管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已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
而转基因技术的出现,更是为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保障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我国已经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分级管理。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分级管理是指对转基因生物按照其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的制度。
根据我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转基因生物被分为四个等级,即高风险转基因生物、中高风险转基因生物、中低风险转基因生物和低风险转基因生物。
不同等级的转基因生物在生产、研发、实验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管理要求。
高风险转基因生物是指具有极高风险的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这类转基因生物的研发和实验必须在严格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且需经过专家组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
同时,高风险转基因生物的生产和应用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其安全性和可控性。
中高风险转基因生物是指具有较高风险的转基因生物,其研发和实验也要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但是相对于高风险转基因生物而言,其审批程序相对简单。
对于中高风险转基因生物的生产和应用,也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其安全性和可控性。
接着,中低风险转基因生物是指具有一定风险的转基因生物,其研发和实验可以在普通实验室中进行,但是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要求。
对于中低风险转基因生物的生产和应用,也需要经过审批程序,确保其安全性和可控性。
低风险转基因生物是指具有较低风险的转基因生物,其研发和实验可以在普通实验室中进行,但是也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要求。
对于低风险转基因生物的生产和应用,只需要进行备案登记即可。
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分级管理中,除了对不同等级的转基因生物进行分类管理外,还有着相关的监管机制和责任制度。
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不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对于违反相关法规的行为,也将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关于印发《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安全检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5.12•【文号】农科[基安]函[2006]55号•【施行日期】2006.05.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关于印发《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安全检查指南》的通知(农科(基安)函[2006]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有关科研教学单位: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监督检查的规定,为保障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安全,指导研发单位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效开展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安全监管,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和部分省区的管理人员,研究制定了《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安全检查指南》,现印发你们。
请研发单位严格按照法规及指南的要求,配合管理部门进行自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田间试验的安全。
附件:《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安全检查指南》二〇〇六年五月十二日附件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安全检查指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施以来,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数量逐年增加,田间试验安全检查任务日益增大。
为指导研发单位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效地开展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安全监管,规范检查方法和检查内容,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包括适用范围、检查依据、检查前的准备、检查方法和内容四部分,以及《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安全自查表》、《转基因植物田间试验安全检查工作表》和《转基因植物田间试验检查报告表》三个附表。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对农业部批准实施的转基因作物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的监督检查。
其他转基因植物的田间检查可参照本指南。
二、检查依据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六章有关对转基因作物试验进行监督检查的规定,农业部批准申请人开展转基因作物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的审批书。
一、总则为保障农业转基因生物(以下简称“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防止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造成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转基因生物研究、试验、生产、经营、使用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三、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内容1. 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组织体系(1)设立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设立转基因生物安全办公室,负责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
2.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1)对转基因生物进行安全性评价,包括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方面。
(2)对转基因生物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 转基因生物试验与生产(1)转基因生物试验应在符合国家规定的试验场所以及试验设施内进行。
(2)转基因生物生产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品种、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进行。
4. 转基因生物经营与使用(1)转基因生物经营单位应取得转基因生物经营许可证,并严格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条件经营。
(2)转基因生物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使用转基因生物。
5. 转基因生物标签与标识(1)转基因生物应标明转基因生物名称、转基因生物标识等信息。
(2)转基因生物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应严格执行标识制度。
6. 转基因生物事故处理(1)发生转基因生物事故时,事故单位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单位应及时向当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机构报告事故情况。
(3)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机构应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并依法进行处罚。
7. 转基因生物信息管理(1)建立转基因生物信息管理系统,对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经营、使用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
(2)加强转基因生物信息安全管理,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四、监督管理1. 各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机构应加强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全民粮食安全意识,增强粮食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安全保障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法》和《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大纲》的要求,我们于2023年3月15日至17日组织开展了粮食安全教育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粮食安全意识,增强粮食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安全保障能力。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粮食生产者、粮食加工企业员工、粮食流通企业员工、粮食消费者以及粮食安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三、培训内容1. 粮食安全法律法规解读培训邀请了我国粮食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了详细解读,使参训人员充分了解粮食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和规定。
2. 粮食生产安全知识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形式,向参训人员传授了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化肥农药合理使用、绿色生产技术等知识,提高了粮食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意识。
3. 粮食加工安全知识针对粮食加工企业员工,培训内容涵盖了粮食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质量检测、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知识,确保粮食加工环节的安全。
4. 粮食流通安全知识培训重点讲解了粮食流通环节中的仓储管理、运输安全、市场准入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粮食流通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5. 粮食消费安全知识通过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大消费者的粮食消费安全意识,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健康的粮食产品。
6. 粮食安全形势分析培训邀请了粮食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使参训人员对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四、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用集中授课、案例分析、现场教学、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确保培训效果。
1. 集中授课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系统讲解粮食安全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粮食安全领域的典型案例,使参训人员了解粮食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2021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培训试题部门: 姓名: 分数:一、单选题:1、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 )制度。
( B )A标注B标识C标签2、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 ( )的,应当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 C )A单位加工B个人标识C单位和加工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有明显的( )。
( B )A标注B标识C信息4、()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 A ) A国务院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海关总署5、农业转基因生物在贮存、转移、运输和销毁、灭活时,应当采取相应的( ) 措施,具备特定的设备或场所,指定专人管理并记录。
( C )A管控B标识C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6、发现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环境存在危险时,农业部有权宣布禁止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收回( ),由货主销毁有关存在危险的农业转基因生物。
( C )A农业转基因生物B货物C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7、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用于生产或用作加工原料的,应当在取得( ) 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后,方能签订合同。
( B )A省农业厅B农业部C市农业局8、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没有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相关批准文件的,或者与证书、批准文件不符的,作( ) 处理。
( C ) A隔离B标识C退货或者销毁9、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变更名称的,应当申请换发《》。
( B )A《输运许可证》B《农业转基因加工许可证)C(试验许可证)10、( ) 负责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的监督管理工作。
( B )A省农业厅B农业部C市农业局11、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应当醒目,并和产品的包装、标签同时设计和印制。
难以在原有包装、标签上标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的,可采用在原有包装、标签的基础上附加转基因生物标识的办法进行( ) ,但附加标识应当车固、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