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度检测报告(3m直尺法)
- 格式:docx
- 大小:28.62 KB
- 文档页数:2
F31-1
平整度检测报告
( 3m直尺检查)
委托编号:
技术负责人:校核人:检测人:
平整度检测注意事项
测试前现场的准备工作要求:现场尽量的封闭交通;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以防路面杂物影响到检测数据采集异常。
测试路段的测试地点选择:当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时,测试地点应选在接缝处,以单杆测定评定;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车行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0.8~1.0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做好标记。
平整度检测频率:路面宽度<9m,检测1幅;路面宽度9~15m,检测2幅;路面宽度>15m,检测3幅。
3m直尺检测时,每20m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取两尺,取最大值。
填写委托单时必须填清楚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测试桩号、设计道路等级、设计或标准要求平整度指标、结构层厚度等信息。
车辆工程技术133工程技术1 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技术方法近年来,我国不断增长的交通量和逐渐增大的车辆荷载,让人们对公路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面平整度作为衡量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对汽车通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产生直接的影响。
想要使沥青路面平整度得到有效保证,必须做好平整度检测工作,具体如下。
(1)3m直尺法。
3m直尺测定法有单尺测定最大间隙及等距离(1.5m)连续测定两种。
两种方法测定的路面平整度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前者常用于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单尺测定时要计算出测定段的合格率;等距离连续测试也可用于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要算出标准差,用标准差来表示平整程度。
但该方法比较落后,测量效率低下,操作者需要低头弯腰,现已用得较少。
(2)连续式平整度仪法。
连续式平整度仪测量时由人或车拉动该仪器前进,由于路面不平引起测量小轮上下摆动,并带动位移传感器的测杆在传感器的小孔槽里上下滑动。
这样就可以根据传感器输出的电位的正负及其大小来确定路面平整度。
采用该类测定仪灵活性较大,既可人拖,也可车拉,但检测效率较低(检测速度不大于12km/h)。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路表面的平整度,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质量,但不适用于在已有较多坑槽、破坏严重的路面上测定。
连续式平整度仪的标准长度为3m,其质量应符合仪器标准的要求。
中间为一个3m 长的机架,机架可缩短或折叠,前后各有4个行走轮,前后两组轮的轴间距离为3m。
机架中间有一个能起落的测定轮。
机架上装有蓄电源及可拆卸的检测箱,检测箱可采用显示、记录、打印或绘等方式输出检测结果。
(3)激光断面仪法。
激光断面仪在公路工程检测中,不仅可以检测路面平整度,还可以检测路面车辙和构造深度等。
激光断面仪是一种新型检测技术,主要构成包括激光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器等,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路面平整度检测。
其本质是采用了激光测距原理,一标准刚性梁上安装多个(两个以上)激光位移传感器,刚性梁可安装在车尾部。
三米直尺测沥青路面平整度试验指导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本方法规定用三米直尺测定路表面的平整度。
定义三米直尺基准面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计。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
二、主要标准依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三、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3m直尺:硬木或铝合金钢制,底面平直,长3m。
2、最大间隙测量器具:楔形塞尺:木或金属制的三角形塞尺,有手柄。
塞尺的长度与高度之比不小于10,宽度不大于15mm,边部有高度标记,刻度精度不小于或等于0.2mm,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量尺。
深度尺:金属制的深度测量尺,有手柄。
深度尺测量杆端头直径不小于10mm,刻度精度小于或等于0.2mm。
3、其它:皮尺或钢尺、粉笔等。
四、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1)按有关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
(2)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连续测量10尺。
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做好标记。
(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
2、测试步骤(1)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
(2)目测3rn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最大的位置。
(3)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测其最大间隙的高度(mm);或者用深度尺在最大间隙位置量测直尺上顶面距地面的深度,该深度减去尺高即为测试点的最大间隙的高度,精确至0.2mm。
3m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方法规定用3m直尺测定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计。
1.2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
2 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 3m直尺:硬木或铝合金钢制,底面平直,长3m。
(2)楔形塞尺:木或金属制的三角形塞尺,有手柄。
塞尺的长度与高度之比不小于10,宽度不大于15mm,边部有高度标记,刻度精度不小于0.2mm,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量尺。
(3)其它:皮尺或钢尺、粉笔等。
3 方法与步骤3.1 准备工作(1) 按有关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
(2) 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连续测量10尺。
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作好标记。
(3) 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
3.2 测试步骤(1) 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
(2)目测3m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为最大的位置。
(3)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记其最大间隙的高度(mm),准确至0.2mm。
(4) 施工结束后检测时,按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的规定,每1处连续检测10尺,按上述(1)~(3)的步骤测记10个最大间隙。
4 计算4.1 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3m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
连续测定10尺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
5 报告单杆检测的结果应随时记录测试位置与检测结果。
连续测定10尺时,应报告平均值、不合格尺数、合格率。
3m直尺测平整度的方法和步骤嘿,咱今儿就来唠唠 3m 直尺测平整度这档子事儿哈!你可别小瞧这 3m 直尺,它就像是建筑界的小侦探,能帮咱找出那些不平整的地方呢!先来说说准备工作吧,就好比你要出门得先把鞋穿好不是?咱得先把要测的路面啥的清理干净,可不能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挡道。
然后呢,把 3m 直尺稳稳地放在要测的地方。
这时候你就得瞪大眼睛啦,看看直尺和地面之间有没有缝隙。
哎呀,这就跟找宝藏似的,缝隙就是咱要找的“宝藏”呢!要是有缝隙,那可得好好量量这缝隙有多大。
咱测的时候啊,不能只测一个地方就完事了,得像巡逻的警察一样,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多测几个地方,这样才能全面了解这平整度的情况呀!你想想,要是只测了一个小角落就说这地儿平不平,那不是太草率了嘛!就像你说一个人好不好,不能只看他的一个小举动呀,得综合考虑好多方面呢。
测的时候还得注意,要把直尺放得直直的,不能歪歪扭扭的,不然测出来的结果能准吗?这就好比你走路,要是东倒西歪的,能走得稳当吗?有时候啊,你可能会觉得这测平整度也太麻烦了吧,但你想想,要是路修得坑坑洼洼的,你走在上面得多难受啊!这可关系到大家的出行安全和舒适度呢。
而且啊,这3m 直尺测平整度的方法可是经过好多人实践验证过的,是很靠谱的哟!咱可不能小瞧了它。
等你测完了所有该测的地方,就把数据整理整理,看看哪些地方不平整,不平整到啥程度。
这就跟老师批改作业一样,得把每个同学的情况都了解清楚。
最后啊,根据这些数据,咱就能知道这地面到底平不平啦!要是有问题,那就赶紧想办法解决,让它变得平平整整的。
你说,这 3m 直尺测平整度是不是挺有意思的?虽然过程可能有点小繁琐,但为了能有个好的路面,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呀!咱可不能偷懒,得认真对待每一次测量,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呢!怎么样,你学会了吗?。
平整度检测方法:(一) 3m直尺法3m直尺测定法有单尺测定最大间隙及等距离(1.5m)连续测定两种。
两种方法测定的路面平整度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前者常用于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单尺测定时要计算出测定段的合格率;等距离连续测试也可用于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要算出标准差,用标准差来表示平整程度。
(二)连续式平整度仪法用于测定路表面的平整度,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质量,但不适用于在己有较多坑槽、破损严重的路面上测定。
(三)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法简介本方法规定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量车辆在路面上通行时后轴与车厢之间的单向位移累积值VBI表示路面的平整度,以cm/km计。
本方法适于测定路面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期的舒适性。
但不适用于已有较多坑槽、破损严重的路面上测定。
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1)选择测试路段。
(2)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决定;当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通常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带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已形成车辙的旧路路面,取一侧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
按定在测试路段路面上确定测试位置,当以内侧轮迹带(IWP)或外侧轮迹带(OWP)作为测定位时,测定位置距车道标线80~100cm。
(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脏物。
(4)检查仪器检测箱各部分是否完好、灵敏,并将各连接线接妥,安装记录设备。
2试验步骤(1)将连续式平整度测定仪置于测试路段路面起点上。
(2)将牵引架挂在牵引汽车的后部,放下测定轮,启动检测器及记录仪,随即启动汽车,沿道路纵向行驶,横向位置保持稳定,并检查平整度检测仪表上测定数字显示、打印、记录的情况。
如遇检测设备中某项仪表发生故障,即须停止检测。
牵引平整仪的速度应保持匀速,速度宜为5km/h,最大不得超过12km/h。
在测试路段较短时,亦可用人力拖拉平整仪测定路面的平整度,但拖拉时应保持匀速前进。
三米直尺法检测平整度作业指导书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T0931-2008三米直尺法检测平整度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及标准本方法规定用三米直尺测定路表面的平整度。
定义三米直尺基准面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计。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
二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3m直尺:硬木或铝合金钢制,底面平直,长3m。
(2)最大间隙测量器具:楔形塞尺:木或金属制的三角形塞尺,有手柄。
塞尺的长度与高度之比不小于10,宽度不大于15mm,边部有高度标记,刻度精度不小于或等于0.2mm,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量尺。
深度尺:金属制的深度测量尺,有手柄。
深度尺测量杆端头直径不小于10mm,刻度精度小于或等于。
(3)其它:皮尺或钢尺、粉笔等。
三方法与步骤准备工作(1)按有关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
(2)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连续测量10尺。
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做好标记。
(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
测试步骤(1)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
(2)目测3rn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最大的位置。
(3)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测其最大间隙的高度(mm);或者用深度尺在最大间隙位置量测直尺上顶面距地面的深度,该深度减去尺高即为测试点的最大间隙的高度,精确至。
四计算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3m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
平整度检测方法:(一) 3m直尺法3m直尺测定法有单尺测定最大间隙及等距离(1.5m)连续测定两种。
两种方法测定的路面平整度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前者常用于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单尺测定时要计算出测定段的合格率;等距离连续测试也可用于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要算出标准差,用标准差来表示平整程度。
(二)连续式平整度仪法用于测定路表面的平整度,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质量,但不适用于在己有较多坑槽、破损严重的路面上测定。
(三)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法简介本方法规定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量车辆在路面上通行时后轴与车厢之间的单向位移累积值VBI表示路面的平整度,以cm/km计。
本方法适于测定路面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期的舒适性。
但不适用于已有较多坑槽、破损严重的路面上测定。
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1)选择测试路段。
(2)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决定;当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通常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带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已形成车辙的旧路路面,取一侧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
按定在测试路段路面上确定测试位置,当以内侧轮迹带(IWP)或外侧轮迹带(OWP)作为测定位时,测定位置距车道标线80~100cm。
(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脏物。
(4)检查仪器检测箱各部分是否完好、灵敏,并将各连接线接妥,安装记录设备。
2试验步骤(1)将连续式平整度测定仪置于测试路段路面起点上。
(2)将牵引架挂在牵引汽车的后部,放下测定轮,启动检测器及记录仪,随即启动汽车,沿道路纵向行驶,横向位置保持稳定,并检查平整度检测仪表上测定数字显示、打印、记录的情况。
如遇检测设备中某项仪表发生故障,即须停止检测。
牵引平整仪的速度应保持匀速,速度宜为5km/h,最大不得超过12km/h。
在测试路段较短时,亦可用人力拖拉平整仪测定路面的平整度,但拖拉时应保持匀速前进。
路面平整度测定方法1、3m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3m 直尺测定法有单尺测定最大间隙及等距离(1.5m)连续测定两种,前者用于施工时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单尺测定是要计算出测定段的合格率,等距离连续测试也可用于施工质量检查验收,但要算出标准差。
用标准茶来表示平整程度。
它与3m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的路面平整度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一、试验目的1.本方法规定3m直尺测定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 计。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
二、仪具与材料1.3m直尺:硬木或铝合金钢制,底面平直,长3m。
2.楔形塞尺:木或金属制的三角形塞尺,有手柄。
塞尺的长度与高度之比不小于10,宽度不大于15mm,边部有高度标记,刻度精度不小于0.2mm,也可使用其它类型的量尺。
3.其它:皮尺或钢尺、粉笔等。
三、方法与步骤1. 准备方法(1)按有关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2)在测试路段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连续测量10 尺。
除特殊需要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作好标记。
(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
2.测试步骤(1)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 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
(2)目测3m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为最大的位置。
(3)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记其最大间隙的高度(mm),准确到0.2mm。
(4)施工结束后检测时,按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的规定,每1 处连续检测10 尺,按上述(1)~(3)的步骤记10 个最大间隙。
F31-1
平整度检测报告
( 3m 直尺检查)
委托编号:
检验编号:工程名称委托日期年月日委托单位检测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报告日期年月日道路等级检验类别
起止桩号路面宽度
见证单位见证人
检验依据委托人
检验项目及结果
检测值( mm)合格率测试位置
( %)
12345678910平均值标准要求
总不合格尺数
总合格率
检测
结论
检测单位(盖章)备注
技术负责人:校核人:检测人:
平整度检测注意事项
测试前现场的准备工作要求:现场尽量的封闭交通;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以防
路面杂物影响到检测数据采集异常。
测试路段的测试地点选择:当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时,测试地点应选在接
缝处,以单杆测定评定;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车行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0.8~1.0m )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
在路面上做好标记。
平整度检测频率:路面宽度<9m,检测 1 幅;路面宽度 9~15m,检测 2 幅;路面宽度>15m,检测 3 幅。
3m直尺检测时,每20m用 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取两尺,取最大值。
填写委托单时必须填清楚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测试桩号、设计道路等级、设计或标准
要求平整度指标、结构层厚度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