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综放工作面工艺方式
- 格式:pdf
- 大小:234.02 KB
- 文档页数:5
2010年第2期0引言潞安矿区屯留煤矿是一设计年产600万t 的大型现代化矿井,于2006年试投产,目前基本达到设计产能。
屯留煤矿主采3号煤层,煤厚5.00~7.25m ,一般5.99m 。
按我国目前一般采用的工作面方式和回采工艺,要实现日产1.5~2.0万t 的设计产量,则至少需保持2个常规综采工作面同时生产,由此造成保障回采的掘进工程量甚大,且成为延误回采进度的主要因素。
为实现高效开采,屯留煤矿投产后在S1201工作面采用大采高超长综放生产技术,以较少的回采准备掘进工程量情况下,实现了综放日产1.5~2.0万t 的高效生产水平,回采的平均工效达199.8t/工,比以往180m 长综放工作面回采工效120.8t/工(国际领先水平)增加79.0t/工,增长率为65.8%。
1开采条件S1201工作面煤层厚度5.8m 左右,倾角约10°,工作面布置走向长度850m ,倾向宽度280m 。
工作面直接顶为泥岩,老顶为粉质砂岩和中粒砂岩复层,其中上距煤层46m 左右的中粒砂岩(8.6m 厚)的变形破坏对于采场剧烈矿压的形成具有控制意义,是顶板岩控的主控层位。
S1201工作面采用的采煤机、液压支架及其配套设备均为国产。
2大采高超长面综放开采矿压显现特征大采高超长综放开采,一次采出厚度大,采场覆岩活动强烈。
为了解大采高超长综放过程的矿压显现特征,S1201工作面回采期间,综合利用KGJ-B 自动化监控系统、围岩活动深孔观测及支架工况统计等手段对采场矿压显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测。
现场实测表明,S1201工作面老顶来压,即一般意义下的采场来压强度较小:初次来压步距为21.8~25.0m ,沿工作面方向不同步,即老顶粉质砂岩破断成多块垮落;周期来压步距为8.4~12.7m ,沿工作面方向明显不同步,且在断层切割影响区段,工作面推进过程基本处于周期来压状态。
在工作面推进84.5m 时,发生老顶主控层来压现象,地表和工作面同时受其影响产生剧烈变形,地表出现明显裂缝,最大下沉处达0.92m ,超前影响55m ,影响角77°,最大下沉点的下沉速度达100mm/d 。
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流程一、回采工艺流程采煤机采用端头斜切进刀,双向割煤,液压支架及时支护顶板。
采煤机上端头斜切进刀——正常下行割煤——移架——放顶煤——拉后部刮板输送机——采煤机返刀上行清浮煤(采煤机割煤至机头后)——推前部刮板输送机——上端头斜切进刀——进入下一循环。
(一)、采煤机割煤综放工作面采用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其工序如下:采煤机下行割煤, 右滚筒割顶煤,左滚筒割底煤,行至工作面刮板机头割通煤壁,将右滚筒降下割底煤.反向将采煤机机身部底煤割尽,空刀上返清理浮煤,行至上部刮板机弯曲段,采煤机左滚筒升高割顶煤, 右滚筒割底煤,斜切进刀,待采煤机进入直线段后,将刮板机推直,采煤机割透煤壁后,将左滚筒降下割底煤,右滚筒升起割顶煤,采煤机下行开始下一个循环割煤。
(二)、移架由于工作面前后输送机采用机头平行布置方式,因而在工作面两端各设4架过渡支架,而过渡支架不能做到及时支护,即采煤机割煤后,过渡架必须在前部输送机机头推移后才能移架,因而造成工作面的基本支架和过渡架不能顺序前移,使得移架工序变得复杂,现将移架顺序描述如下(采煤机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1)采煤机斜切进刀割透煤壁下行时,将机头两架过渡支架的支架护帮板挑起;采煤机下行完成割底煤进入正常割煤,滞后采煤机左滚筒(此时应滞后采煤机前滚筒2架将支架护帮板挑起)3架,顺序将基本架移一个步距,移架时应先收护帮板;直到工作面下端最后一架基本架。
当采煤机返机右滚筒到达距第一过渡架7米时,即将前部输送机机头推向煤壁(应保证逐架同时推)。
(2)机头推移后,将工作面下端过渡架(1~4#架)拉一个步距,移架的顺序为:先移2、3#架,后移1#架,再移4#架;(3)与此同时,当采煤机斜切进刀直线段时,前部输送机已经全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推向煤壁,采煤机割透上端煤壁后,将上端4架过渡支架的护帮板挑起,及时支护顶煤。
采煤机下行割煤后顺序将机尾处四架过渡架向前移一个步距,移架的顺序为:先移中间两架过渡架,后移最后1架过渡架,再移前第四架过渡架,待采煤机出斜切进刀段后将刮板机机尾推至煤壁为下一个循环段斜切进刀做准备;过渡支架的移设是按上述移架顺序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而基本支架的移设是由采煤机的割煤位置控制的。
兴隆庄煤矿600万吨综放工作面采煤工艺(供电液阀控制程序设计用)5 工作面采煤工艺5.1 采煤工艺的确定5.1.1 目前我国综放工作面采煤工艺的几种模式目前我国高产综放工作面常用的工艺有以下几种:(1)采煤机截深0.6m,端部斜切进刀双向割煤两刀一放,放煤步距1.2m,采放分段平行作业,即采煤机在工作面下半段(或上半段)割煤,上半段(或下半段)进行放煤;(2)采煤机截深0.8m、1.0m,端部斜切进刀,双向割煤,一刀一放,采放顺序平行作业,放煤步距0.8m、1.0m;(3)采煤机截深0.8m、1.0m,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一刀一放,采放顺序平行作业,放煤步距0.8m、1.0m。
5.1.2 综放工作面几种采煤工艺的比较第一种采煤工艺较为复杂,采煤机必须完成两刀割煤才能进行放顶煤,而且在工作面不同的区段进行割煤和放煤作业,表面上看,割煤和放煤互不干扰,实际上,当放煤量和割煤量相差较大时,在放煤作业没有结束以前,放煤区段无法进行割煤作业。
因而影响工作面的产量和效率。
另外,工作面上、下两个放煤段不在一条直线上,在两区段的交接处,容易丢煤和窜矸,对提高回采率和煤质不利。
第二种工艺虽能克服第一种工艺的缺点,但双向割煤仍存在着割煤与放煤互相干扰的问题。
特别是在工作面两端采煤机斜切进刀时,需待推移机头后才能完成进行斜切,采煤机换向次数多,时间长。
当放煤作业没有完成之前,采煤机无法进行下一刀的斜切进刀。
因而同样存在着影响工作面产量和效率的问题。
特别是在工作面端头支护和推移输送机机头作业较繁重的情况下,这样的影响就更为严重。
这种工艺对放顶煤来说,两个放煤循环的时间间隔短,不利于顶煤的充分垮落,对提高顶煤回收率不利。
第三种工艺,即采煤机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采放平行作业一刀一放。
割煤和放煤可以完全平行作业,互不干扰,互不等待。
采煤机割完一刀煤后,不管放煤作业是否结束,立即反向跑空刀清浮煤。
当采煤机清浮煤到达端头时,输送机的机头已经推向煤壁,可立即进行斜切进刀。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流程一、回采工艺流程采煤机采用端头斜切进刀,双向割煤,液压支架及时支护顶板。
采煤机上端头斜切进刀——正常下行割煤——移架——放顶煤——拉后部刮板输送机——采煤机返刀上行清浮煤(采煤机割煤至机头后)——推前部刮板输送机——上端头斜切进刀——进入下一循环。
(一)、采煤机割煤综放工作面采用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其工序如下:采煤机下行割煤, 右滚筒割顶煤,左滚筒割底煤,行至工作面刮板机头割通煤壁,将右滚筒降下割底煤.反向将采煤机机身部底煤割尽,空刀上返清理浮煤,行至上部刮板机弯曲段,采煤机左滚筒升高割顶煤, 右滚筒割底煤,斜切进刀,待采煤机进入直线段后,将刮板机推直,采煤机割透煤壁后,将左滚筒降下割底煤,右滚筒升起割顶煤,采煤机下行开始下一个循环割煤。
(二)、移架由于工作面前后输送机采用机头平行布置方式,因而在工作面两端各设4架过渡支架,而过渡支架不能做到及时支护,即采煤机割煤后,过渡架必须在前部输送机机头推移后才能移架,因而造成工作面的基本支架和过渡架不能顺序前移,使得移架工序变得复杂,现将移架顺序描述如下(采煤机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1)采煤机斜切进刀割透煤壁下行时,将机头两架过渡支架的支架护帮板挑起;采煤机下行完成割底煤进入正常割煤,滞后采煤机左滚筒(此时应滞后采煤机前滚筒2架将支架护帮板挑起)3架,顺序将基本架移一个步距,移架时应先收护帮板;直到工作面下端最后一架基本架。
当采煤机返机右滚筒到达距第一过渡架7米时,即将前部输送机机头推向煤壁(应保证逐架同时推)。
(2)机头推移后,将工作面下端过渡架(1~4#架)拉一个步距,移架的顺序为:先移2、3#架,后移1#架,再移4#架;(3)与此同时,当采煤机斜切进刀直线段时,前部输送机已经全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推向煤壁,采煤机割透上端煤壁后,将上端4架过渡支架的护帮板挑起,及时支护顶煤。
采煤机下行割煤后顺序将机尾处四架过渡架向前移一个步距,移架的顺序为:先移中间两架过渡架,后移最后1架过渡架,再移前第四架过渡架,待采煤机出斜切进刀段后将刮板机机尾推至煤壁为下一个循环段斜切进刀做准备;过渡支架的移设是按上述移架顺序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而基本支架的移设是由采煤机的割煤位置控制的。
综采工作面在复杂条件下多切眼超长转角回采综采工作面在复杂条件下多切眼超长转角回采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和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不断提升,国内煤矿采矿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综采工作面在复杂条件下多切眼超长转角回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采矿方法。
本文将对这一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探讨。
一、综采工作面在复杂条件下的挑战综采工作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采矿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在同一工作面上同时进行采深和支护工作,使采深和支护工作相互协调,从而提高了采煤效率、降低了采煤成本。
但在采煤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挑战,最明显的就是在复杂条件下的采煤作业。
例如,在某些工作面中存在着多个岩层分层、断层、陡倾等复杂地质条件,这些条件都会对综采工作面的稳定性和采煤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此外,一些滚带加工工艺较为复杂的综采工作面,还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技术操作,如:多切眼超长转角回采技术等。
二、多切眼超长转角回采技术的特点1. 多切眼技术多切眼技术是综采工作面中常用的一种采煤方法,它可以提高采煤效率,降低采煤成本。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沿工作面长度方向设计多条采煤眼,使煤炭呈多段分散状在工作面上,从而减少单一采煤眼所承受的采煤量,降低工作面采煤压力,减少工作面破坏。
2. 超长转角回采技术超长转角回采技术是指在采煤的过程中,通过在工作面两端采开透水巷,将采煤面的煤炭推向中线位置,然后再通过与角巷相连的烟道将煤炭运输到地面。
与传统采煤方式相比,超长转角回采技术可以使采煤面的采出率更高、采煤效益更好。
3. 综合应用多切眼和超长转角回采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满足不同工作面的不同采煤需求,减少采煤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煤炭储量的浪费,从而更好地保护地下煤炭资源。
三、总结综采工作面在复杂条件下多切眼超长转角回采是一种高效、安全、节能、环保的采煤方法。
虽然该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但是如果运用得当,一定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面的采煤效率和采出率,为煤炭的生产和利用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综放工作面大坡度俯采、仰采工艺技术总结作者:赵立龙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第06期摘要:为了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维护矿区稳定,必须采取安全高效的开采方法对难采煤层进行回采。
经过生产实践,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开采方法和管理模式。
关键词:大坡度俯采和仰采技术1 矿井概况红会四矿属于破产矿井,矿井实际可采储量290万吨,井田深部煤层赋存条件差,倾角大,给综放工作面回采造成很大困难。
为了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维护矿区稳定,必须采取安全高效的开采方法对难采煤层进行回采。
经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我矿在难采区域综放工作面管理中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开采方法和管理模式。
2 俯采技术2.1 4710-3工作面地质情况 4710-3工作面设计走向长320.0m,倾斜平均长95m,煤层厚度7.5m,地质储量30.7万吨,可采煤量24.6万吨,煤层硬度系数f=1.5,工作面沿走向坡度-28°-+8°,工作面开采初期就以-28°进行俯采。
2.2 工作面简况工作面采用MG200/500—QWD型采煤机落煤,工作面选用SGZ—730/200型前部刮板运输机和SGZ—730/200型后部刮板运输机;运输巷采用SZZ—730/160桥式刮板运输机,SDJ—160型带式输送机运煤;下端头采用一主两副ZTZ14400/20/30型端头支架配合两付ZFG4800E/20/30型过渡架支护。
工作面支护选用ZFQ3800—16/30综放支架,共61付。
2.3 工作面回采的难点①工作面下底量大,而采煤机的卧底量仅为210mm,不能满足下底要求;②运输顺槽坡度达到-28°,转载机落煤后下滑力大,煤块在落至皮带机时翻滚,转载机操作人员不安全,人员行走和巷道清理人员安全无保障,安全管理难度大;③俯采坡度大,容易造成架后漏矸严重,影响煤炭质量和支架管理。
④俯采时架前压力大,极容易造成架前切顶或架头接顶不实,若得不得不到及时控制,当顶煤破碎时架前抽冒严重,造成支架失稳。
综采(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技术摘要本文通过对综采(综放)工作面各种断层的分析,提出保持综采(综放)设备良好回采状态的技术对策和生产管理方法,采取理论指导、管理保障的措施,对同类条件下综采(综放)工作面直接过大落差斜交断层提供经验和技术措施,实现综采(综放)工作面高产高效。
关键词综采(综放)开采;断层;技术煤矿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开采能力在日臻成熟和完善,开采技术逐渐提高,大部分操作可以实现程序化自动控制,这才诞生了年产千万吨级的安全高效型矿井(综采工作面)。
但煤矿开采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综合机械化开采自动化水平越高,对矿井地质条件的要求就越高,而地质条件千变万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特别是在煤的形成过程中受地壳运动易产生褶曲、断裂的现象,从而形成断层。
大落差断层(H≥30m)在精查地质阶段已基本查明,中等落差断层(5m <H<30m)大多数在采区开拓生产准备阶段亦可查明,小落差断层(H≤5m)往往不易被发现,恰恰这些小断层会给综合机械化工作面回采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可能使工作面被迫停产搬家,或降低工作面单产和月推进度,或损坏设备,更不容易实现自动化程序控制和高产高效。
只有掌握了需要解决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关键和客观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编写控制程序和进行操作。
诸如在断层处采煤机的卧底挑顶量、刮板输送机的运动轨迹等,所有这些都需要经过科学的计算,寻找一个较准确的理论依据,对控制程序的设计和现场操作起决定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对综采(综放)工作面过较大落差斜交断层(H≤5m)进行理论研究。
1 综采(综放)工作面直接过大落差断层的理论分析1.1 解决综采(综放)工作面过断层的出发点1)应按断层性质及顶底板岩性(普氏系数f)确定“三机”通过工作面和提高单产采用的方法,即挑顶留底或卧底留顶,或既挑顶又留底或卧底又留顶的方法,要做到既有利于维护顶板及设备的管理,又要减少破岩量和快速推进;2)要根据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设计垂直弯曲度θ⊥、支架的稳定性来确定合理的破顶底岩范围(主要指单一煤层)和留三角底煤的范围(主要指综采放顶煤),这也是合理处理过断层的关键所在。
深部软岩超长综放工作面快速对接工艺【摘要】本文介绍了梁家煤矿在深部软岩超长综放工作面快速对接工艺的技术研究,重点围绕切眼加固方案、对接空间控制、设备安撤对接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安全顺利快速对接。
【关键词】“三软”地层;超长综放;快速对接;深部软岩前言龙矿集团梁家煤矿是我国最大的海滨煤矿。
矿井为典型的“三软”地层,煤4六采区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埋藏深度接近-600m、矿压显现明显,巷道收敛破坏变形严重。
为避开主要断层将4606综放工作面设计成“刀把式”对接工作面,工作面对接前切眼95部支架,对接后切眼175部支架,受回采动压等不利条件影响,工作面切眼对接改造技术及现场对接安全生产组织管理难度极大。
1 技术课题的提出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4606工作面是矿井历史上最长的综放对接工作面,由于面长较长推进速度缓慢,造成工作面动压显现尤为明显,两巷收敛变形破坏严重,因此实现工作面快速对接开面和连续生产对于维护工作面状态和提高矿井经济效益有着极为重要意义,重点需要解决巷道超前维护、2#切加固、对接空间控制、综放设备安撤对接、快速开面调整等技术难题。
2 4606工作面快速对接工艺研究2.1 工作面安装方案的确定及实施为保证4606面顺利对接,在工作面安装前,技术科多次对工作面的支架安装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针对工作面两巷变形量大,导线点容易出现偏移的情况,测量专业多次对工作面两巷的导线点进行复核,确保了导线点闭合,为工作面的斜长解算提供了基础数据,合理确定工作面设备三机配套关系,对工作面支架安装方案进行了计算,保证工作面对接空间需要。
2.2 4606面对接的超前准备工作4606工作面1#、2#切眼的对接作业,主要是控制2#切眼收缩变量,保证大件运输空间,确保对接作业和开面调整作业的顺利进行。
(1)为保证工作面的顺利对接,在工作面2#切眼安装期间就对各种安装参数和巷道准备进行了提前考虑。
首先在支架扩安过程中,为避免在对接期间出现巷道宽度和高度不足的情况,对支架的扩安参数进行了调整。
浅析煤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煤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指的是在综放工作面上,通过在煤壁和开采巷道之间留置一定的空间,形成类似于走廊的通道,以便于煤矿工人在工作面上进行通行、采掘和矿石运输等工作。
该技术具有提高采煤工作效率、减少煤尘污染、保障煤矿工人安全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煤矿综放工作面的沿空留巷技术主要应用于半煤柱采区和周边岩层煤的采掘。
其原理是在尽量保持生产效率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煤层下沉和结构变形,从而降低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并且,采用沿空留巷的技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巷道开挖和支护工作,从而减少煤矿的投资成本。
沿空留巷技术的关键是确定留巷的位置和尺寸。
一般来说,留巷的位置应该靠近煤壁,在煤层顶板下沉前将留巷完工,并要保证留巷的宽度足够容纳矿车的通行和矿石的运输。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煤层的性质和采矿参数来确定留巷的具体位置和尺寸。
同时,还需考虑到留巷施工的技术难度和工期,要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施工成本。
沿空留巷的施工方式有多种,一般都需要采用水平挖掘和崩落法。
水平挖掘是通过开采巷道和煤壁之间的空间,使土壤和煤矿岩层形成弧形,从而达到支撑保持煤壁稳定的目的。
而崩落法则是通过控制煤壁下沉速度,将煤矿和地层形成的裂缝尽量保持在留巷内部,从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另外,在沿空留巷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矿柱的保留问题,尤其是在挖掘到煤柱时,需要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以保证煤层稳定。
总之,煤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采煤工艺,可以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提升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未来,随着煤矿深度开采和复杂地质环境的增加,该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综放工作面安装技术措施1. 背景介绍综放工作面是指综合采煤工作面的简称,是指将传统的采煤工作面中的直接深部开采和掘进提升转变为采用不同的采掘方式和技术组成的综合开采工作面。
综放工作面的安装是煤矿电采煤综合支柱和采煤机等设备的安装。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综放工作面的安装技术措施。
2. 综放工作面的安装技术措施2.1 设备布置综放工作面的设备布置需要考虑到支柱、采煤机、输送机和安全设备等因素。
一般来说,支柱应设置在工作面的两侧,采煤机应设置在中央位置,输送机应设置在末端位置。
同时,为了保障工作面的安全,应设置灭火器具和排水设备等安全设备。
2.2 设备安装在综放工作面的设备安装中,首先需要进行基础质量的检测和改善,确保基础质量达到设备安装的要求。
然后,可以按照设备布置的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设备之间的连接和协调,同时也要注重设备安全和可靠性的保障。
2.3 采掘工艺综放工作面的采掘工艺是其安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以及地质条件进行采掘工艺的选择和实施。
在采掘工艺的实施中,需要注意不同设备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尽可能保证采煤机和支柱之间的配合,以保障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性。
2.4 环境保护综放工作面的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
首先需要对相关环保法规进行了解和遵守,同时也要注重煤矿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工作面安装过程中,需要重视废水、废渣、废气等环保问题,确保环保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要求。
3. 结论综放工作面的安装技术措施是保证工作面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进行综放工作面的安装时,应根据具体工作面的特点和煤矿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安装技术措施的选择和实施。
同时,应充分考虑工作面设备的布置、安装、采掘工艺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确保综放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综放工作面各工种操作规程采煤机井下检修工一、上岗条件第1条经过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2条具备一定的钳工基本操作、液压基础知识及电气维修基础知识。
第3条熟知《煤矿安全规程》有关内容、《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
第4条熟知所检修采煤机的结构、性能,能独立工作。
二、安全规定第5条上班前不准喝酒、上班不得干与本职无关的工作,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第6条在煤壁侧、机身上或机身两端检修时,应在周围环境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并设专人进行监护,不准单人从事检修工作。
第7条当检修现场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严禁送电试车;达到1.5%时,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
第8条试车前需要盘车时,检修人员不得将手伸入机体内部。
三、操作准备第9条牵引部的液压系统一般不得在井下进行检修,如特殊情况需在井下检修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10条检修人员应配齐需用的工具、起吊用具、仪器、仪表、绸布、海绵、棉纱(丝)、棕刷、清洗油等用品,当日检修所需的材料、备件的数量要充足。
第11条检修负责人应向全体检修人员讲清检修内容、人员分工及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第12条检修前要将采煤机及相关设备停电、闭锁、挂停电牌,并与相关设备的司机及相关环节的人员进行联系。
第13条清理采煤机壳上的煤尘,工作地点周围应洒水灭尘。
第14条检修部位上方及进风侧的工作帐篷、检修人员工作服、工具及零件要清洁。
第15条检修前除原有设施外,还要另设可靠的临时防滑安全固定装置。
四、正常操作第16条液压件需带入井下时,应有防污染措施。
第17条需进行起吊工作时,非综采面应另设起重架,不准利用支护梁、柱进行起吊。
起重工具及连接环、销必须合格,安全性能可靠,连接必须牢固。
第18条拆装时,重要部位、加工表面应使用铜棒。
第19条拆卸生锈或使用了防松胶的部位时,事先应用松动剂或震动处理后再进行。
第20条对常用工具无法或难以拆除的部位和零部件要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破坏性拆除。
综放工作面采煤工艺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综放工作面采煤工艺这事儿。
你知道吗,采煤就像是在地下挖掘宝藏,可这宝藏可不是那么好挖的!综放工作面采煤工艺,那可是一门大学问。
先来说说采煤机。
这采煤机就像是地下的超级大力士,一路向前,把煤层狠狠地啃下来。
它的工作可不轻松,要在那狭窄黑暗的空间里精准操作,就好像闭着眼睛穿针引线,稍有偏差可就麻烦啦!放顶煤可也是关键的一步。
这就好比是从一堆杂乱的物品中挑出有用的宝贝,得有技巧,有耐心。
要是放得不好,那可就影响采煤的效率和质量,就像做饭时火候没掌握好,菜的味道就变了。
再说支护,这可是保障安全的重要环节。
想象一下,头顶上是沉重的煤层,如果支护不给力,那不就像头上顶着摇摇欲坠的大石头,随时可能掉下来砸到咱们?所以啊,支护必须得牢固可靠,给咱们在地下工作提供一个稳稳当当的空间。
还有运输系统,这就像是一条地下的运输大动脉。
煤炭得通过它快速、顺畅地运出去,要是这条“动脉”出了问题,那煤炭堆在工作面,不就像堵车一样,让人着急上火?在综放工作面采煤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车子都跑不起来。
而且,这工作环境又恶劣,噪音大、灰尘多,工人们可真是不容易。
这采煤工艺的改进和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就好比手机不断更新换代,采煤工艺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效率,保证安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不然,怎么能满足社会对煤炭的需求,又怎么能让工人们工作得更舒心呢?所以说,综放工作面采煤工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需要精心设计,精细操作,严格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从地下挖出那宝贵的煤炭,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