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册《租船》版 PPT
- 格式:ppt
- 大小:4.49 MB
- 文档页数:21
数学二年级下册《租船》课件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中的《租船》一节。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除法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除法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小船模型学具:练习本、笔、小船模型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幅河流上的小船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让你租一条小船,你认为怎样才能租得最便宜呢?2. 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用除法计算出不同人数租船的单价,并比较哪种方案最便宜。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租船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并上台展示解题过程。
6. 巩固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租船,还有哪些实际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让学生举例说明。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除法的基本概念2. 除法在租船问题中的应用3. 除法在其他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租船问题:小明有30元,他想租一条小船,每小时的租金是12元。
请问小明最多可以租船多久?2. 超市购物问题:妈妈带了24元去超市购物,每件商品的价格是6元。
请问妈妈最多可以买几件商品?答案:1. 30÷12=2.5(小时)2. 24÷6=4(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较好,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在解决租船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优质课件《租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数据整理与表示》中第一节《租船》。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租船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数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租船方案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数据,找出最优方案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租船方案,并进行优化。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通过对比、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租船情景图。
学具:每组一张租船情景图、计算器、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租船情景图,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租船最合理?”让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兴趣。
2. 探索新知(1)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根据租船情景图选择合适租船方案。
(2)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租船方案优缺点,找出最合适方案。
3. 例题讲解讲解租船问题解题步骤,强调要注意事项,如:船容量、人数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租船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租船》2. 内容:(1)租船问题(2)解题步骤(3)注意事项(4)一般性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家要租船去游玩,共有8个人,每条船最多能坐4个人。
请设计一个合理租船方案。
(2)小华家要租船去游玩,共有12个人,每条船最多能坐5个人。
请设计一个合理租船方案。
2. 答案:(1)租2条船,每条船坐4个人。
(2)租3条船,其中2条船坐5个人,1条船坐2个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是否能掌握租船问题解决方法,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二年级下册《租船》课件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二年级下册《租船》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整数乘法的意义,运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租船问题;掌握29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29乘法口诀,能运用乘法计算解决租船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意义,培养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乘法口诀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的意义,解决租船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租船情景图、乘法口诀表。
2. 学具:乘法口诀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租船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租船时怎样计算租金吗?”2. 例题讲解以租船问题为例,讲解整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步骤一:出示乘法口诀表,让学生复习29乘法口诀。
步骤二:根据租船情景,提出问题:“如果租一条船需要3元,那么租5条船需要多少元?”步骤三: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计算,得出答案。
3. 随堂练习出示若干租船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4. 小组讨论六、板书设计1. 主题:租船问题2. 内容:整数乘法的意义29乘法口诀租船问题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1条船租金3元,租6条船需要多少元?b. 2条船租金5元,租4条船需要多少元?(2)应用题: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请举例说明。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a. 18元b. 40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租船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乘法口诀,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加强对乘法计算的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乘法问题,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二年级下册《租船》课件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二年级下册《租船》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问题的情境,掌握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解决简单的数量关系问题,特别是在“租船”问题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租船”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加减法进行解答。
2. 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租船”问题,运用加减法进行解答。
难点: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理解并解决其中的数量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船的模型、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PPT展示一个租船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a.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见过租船吗?谁能告诉我租船是什么意思?2. 例题讲解:讲解租船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a. 展示例题:一个游乐园有3艘船,每艘船可以坐4人。
如果现在有20人要租船,他们至少需要租几艘船?b.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列出算式:3×4=12,2012=8,8÷4=2。
c. 解答:至少需要租3+2=5艘船。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a. 练习题1:一个农场有5艘船,每艘船可以坐3人。
如果13人要租船,他们至少需要租几艘船?b. 练习题2:一个景区有4艘船,每艘船可以坐5人。
如果22人要租船,他们至少需要租几艘船?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解决租船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租船》2. 内容:a. 租船问题的情境描述。
b. 数量关系:总人数、船的数量、每艘船的容量。
c. 解题步骤:列出算式、解答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一个游乐园有6艘船,每艘船可以坐3人。
如果25人要租船,他们至少需要租几艘船?b. 一个湖边有7艘船,每艘船可以坐4人。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租船》课件一、教学内容1. 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计算船只数量;2.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船只;3. 能够用图表整理数据,提高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运用加减法计算船只数量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用加减法计算船只数量,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重点: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船只模型、表格;2. 学具:铅笔、橡皮、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出示课件,展示游乐园租船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船只数量问题;2.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小明和他的朋友们去游乐园玩,他们需要租船。
游乐园有3条大船和5条小船,每条大船可以坐6个人,每条小船可以坐4个人。
小明他们一共有22个人,应该怎么租船?(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列出算式,计算船只数量;3. 随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小红和她的朋友们去游乐园玩,他们需要租船。
游乐园有4条大船和6条小船,每条大船可以坐6个人,每条小船可以坐4个人。
小红他们一共有26个人,应该怎么租船?(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六、板书设计1. 租船2. 内容:(1)加法和减法计算船只数量;(2)解决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船只;(3)数据整理和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帮助小华解决租船问题。
小华和他的朋友们去游乐园玩,他们需要租船。
游乐园有5条大船和7条小船,每条大船可以坐6个人,每条小船可以坐4个人。
小华他们一共有30个人,应该怎么租船?2. 答案:小华可以租2条大船和5条小船,或者租3条大船和3条小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步骤;4. 作业设计的问题设置;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二年级数学租船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七章第三节“租船问题”。
详细内容包括:整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等分”的概念,通过租船问题,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乘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等分”的含义。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等分”的概念,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租船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租船问题课件、船模型、乘法表。
学具:乘法计算器、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租船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每组有4个人,需要租几条船?2. 例题讲解(15分钟)(1)引导学生将租船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
(2)讲解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3)解答租船问题,验证答案。
3. 随堂练习(15分钟)(1)发放乘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
(3)教师点评,纠正错误。
4. 小组合作(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解决一个租船问题。
(2)小组合作,列出算式,计算结果。
(3)分享成果,讨论解决方法。
(2)拓展思考:如果每组人数不同,如何解决租船问题?六、板书设计1. 租船问题:每组人数× 船的数量 = 总人数2. 整数乘法计算方法3. 随堂练习题目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租船问题练习题(每组人数不同)(1)5人一组,需要租几条船?(2)6人一组,需要租几条船?(3)8人一组,需要租几条船?2. 答案:(1)2条船(2)2条船(3)1条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租船问题,让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等分”概念的理解,加强对乘法计算的练习。
二年级数学租船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具体内容为租船问题。
本章通过实际情景,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如何根据人数选择合适的船只数量,涉及加减法运算及逻辑推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租船问题的解决方法,能根据给定的人数,快速计算出所需船只的数量。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船只数量与人数之间的关系,运用加减法进行推理。
教学重点:掌握租船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租船问题情景图、计算器。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实际情景,引入租船问题。
(1)展示一个公园租船的场景,提出问题:“如果有20个人要租船,每条船能坐4个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2)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思考问题。
2. 讲解:针对导入的问题,进行讲解。
(1)引导学生用加法计算:4个人坐一条船,20个人需要几条船?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类似的租船问题。
(1)给出不同的人数,让学生分组计算所需船只数量。
(2)讨论如何用加减法解决更复杂的租船问题。
4. 例题讲解:选取两个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1)例题1:有30个人要租船,每条船能坐5个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解答:30 ÷ 5 = 6,需要6条船。
(2)例题2:有18个人要租船,每条船能坐4个人,剩下的2个人怎么安排?解答:18 ÷ 4 = 4余2,需要再租1条船,共5条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个类似的租船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租船问题2. 内容:(1)船只数量与人数的关系(2)加法计算方法(3)减法计算方法(4)典型例题解答七、作业设计(1)有25个人要租船,每条船能坐5个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2)有16个人要租船,每条船能坐4个人,剩下的4个人怎么安排?(3)如果你有20个人要租船,每条船能坐3个人,你会怎么安排?2. 答案:(1)5条船(2)4条船,剩下的4个人需要再租1条船(3)7条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租船问题的解决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租船》课件版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租船》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租船》一课。
具体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教材的第36页至第38页,包括:1. 理解租船的概念和意义;2. 学习租船的计算方法;3. 运用租船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租船的概念和意义,知道租船是一种有效的运输方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租船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租船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租船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租船的概念和意义,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租船的计算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个实际情境:学校要组织一次户外活动,需要租船运送学生,让学生了解租船的概念和意义。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租船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输方式吗?为什么要选择租船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租船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租船的计算方法。
2. 教师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租船的计算方法。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租船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租船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租船的计算方法作业设计:(1)学校要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共有120名学生,每条船可以运送30名学生,至少需要几条船才能运送所有学生?答案:4条船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情境的引入,让学生了解租船的概念和意义,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租船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课堂小结,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租船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租船》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 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租船问题。
3. 能够理解表格的用途,会填写简单的表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乘法口诀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并填写表格,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展示租船问题的情景。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练习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公园租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出问题:“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公园租船,你们会选择哪种船?为什么?”2.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公园里有4种船,分别是2人船、3人船、4人船和6人船。
如果8个同学去租船,他们有多少种不同的租船方法?(2)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讲解如何将计算结果填写到表格中。
3. 随堂练习(1)发放练习纸,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提出拓展问题:“如果租船的人数发生变化,他们有多少种不同的租船方法?”六、板书设计1. 板书租船问题2. 内容:(1)乘法口诀(2)租船方法表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公园里还有5人船和7人船,如果有10个同学去租船,他们有多少种不同的租船方法?2. 答案:共有7种不同的租船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错误,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类似的实际问题,如租自行车、买水果等,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详细步骤4.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5. 作业设计的题目难度及答案解析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针对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重点:乘法口诀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