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练习2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练习2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练习2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练习2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A.质量、长度、时间 B.力、时间、位移

C.千克、米、秒 D.牛顿、克、米

2、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可以为零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变化

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正压力增大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B.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它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D.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

4、如图物体 A 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则关于A 受力

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 B.A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

C.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A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

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有一重10 N的物块,被平行于斜面大小为

8 N的恒力F推着沿斜面匀速上行。在推力F突然撤消的瞬间,物块受到的合力大

小为()

A.8 N B.5 N C.3 N D.2 N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16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6、下面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四个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反映物体受力不可能平衡的是()

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物体系在一根通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M 放在水平地板上,m被悬在空中,若将M沿水平地板向右缓慢移动少许后M仍

静止,则()

A.绳中张力不变 B.M 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C.M 所受的静摩擦力变大 D.滑轮轴所受的压力变大

8、如图所示, 地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B, 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运动, 当弹簧长度稳定后, 若用μ表示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F弹表示弹簧弹力的大小, 则()

A. μ=0时, F弹=F /2

B. μ=0时, F弹=F

C. μ≠0时, F弹=F/2

D. μ≠0时, F弹=F

9、一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班级姓名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0.小强说:“我记得在初中学过,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会互相平衡,看不到作用的效果了。既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它们也互相平衡呀!”应该怎样解答小强的疑问?其实小强没有注意到的两个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而是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的。

11.小船在静水中速度是v,今小船要渡过一条宽度为d的河流,渡河时小船朝对岸垂直划

行,则渡河的时间为,若航行至河中心时,水流速度增大,则渡河时间

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下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但第3个计数

点没有标出。由图数据可求得:(1)该物体的

加速度为 m/s2,(2)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

计数点的距离约为 cm,(3)打第3个点时

该物体的速度为 m/s。

13.如图a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图b是正确实验后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m/s。

(2)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一小方格边长L=5 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c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m/s;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其中14题9分,15、16、17题每题12分,共4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大小为100N的拉力拉雪橇,

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sin37°=0.6,cos37°=0.8)求:(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2)

雪橇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15.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直角坐标。质量为m=4kg 的物体,沿y 轴正方向以大小为5 m/s 的初速度通过坐标原点O ,此时给物体施加一个沿x 轴正方向的恒力F 。一段时间后物体恰好通过点P ,P 点的坐标为(2.5m,5m )。求:

(1)物体由O 运动到P 点的时间; (2)恒力F 的大小;

(3)物体在P 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7.一圆环A 套在一均匀圆木棒B 上,A 的高度相对B 的长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A 和B 的质量都等于m ,A 和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 ,f <mg 。开始时B 竖直放置,下端离地面高度为h ,A 在B 的顶端,如图所示。让它们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当木棒B 与地面相碰后,木棒B 立刻以竖直向上的速度反弹,并且碰

P .

O

y/m

x/m

撞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设碰撞时间很短,不考虑空气阻力,求:(1)B 着地时的速度;(2)木棒B 与地面碰撞后,向上运动的最大高度;(3)在B 再次着地前,要使A 不脱离B ,B 至少应该多长?

高一物理模拟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共31分。其中1-5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6-9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二、简答题(每

题6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0.相互平衡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每空3分) 11.d/v 不变 (每空3分) 12.0.74 , 4.36 ,0.47 (每空2分) 13. (1)1.6 (2)1.5 (每空3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其中14题9分,16、17、18题每题12分,共45分) 14、解:(1)经对小孩和雪橇整体受力分析得: 竖直方向:F sin θ+F N =mg 2分 解得 F N = mg —F sin θ=340N 2分

雪橇对的地面压力/N F 是地面对雪橇支持力F N 的反作用力,所以雪橇对

的地面压力:

/

N

F =F N =340N 1分 (2)水平方向:Fcos θ—F f =0 2分

F f =μF N

由上式解得:μ=4/17=0.24 2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 案

C

B

D

A

BD

AD

AC

ABD

h

A

B

15.解:(1)t=y/v o =1s 2分 (2)x=at 2

/2 2分 F=ma F=20N 2分 (3)v x =at=5m/s 2分 v 2

= v x 2

+ v o 2

v=52m/s 2分 tan θ= v o/ v x =1 θ=450

速度方向与x 轴成450

斜向上

2分

16、解:(1)设a 、b 两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a 1、a 2, 由υ-t 图可得:a1=

11t v ??=

2/040

6s m -- =1.5m/s2 2分 a2=22t v ??=

2/0

86

12s m -- =0.75m/s2 2分 (2)设a 、b 两物块8s 内的位移分别为s 1、s 2,由图象得: 11

64m 12m 2

s =

??= 1分 21

(612)8m 72m 2

s =

?+?= 1分 所以 s 2-s 1=60m 2分 (3)对a 、b 两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a 1, 1分

F -f =ma 2 1分

由此得:m =0.8kg 2分

17、解:(1)V 2

=2gh v=gh 2 2分

(2)mg+f=ma B 2分 v 2

=2a B H H=mgh/(mg+f ) 2分 (3)B 再次着地时共用时 t=2v/a B 1分

对A 物体:mg-f=ma A 1分

Xa=vt+a A t 2

/2 2分

Xa ≤L L ≥8m 2g 2

h/(mg+f )2

2分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训练题

高一语文复习2 姓名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5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深邃.suì漫溯. shuò忤.视wǔ颓圮.pǐ B. 百舸.gě寥.廓liáo 峥嵘 ..zhēng róng 青荇.xìng C. 浪遏.è淬.火cuì叫嚣.xiāo 河畔.bàn D. 残羹.gēng 长篙.hāo 拊心fǔ变徵.zhǐ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 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 D、怒形于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历度有待加强。 B、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C、为了防止这次大检查不走过场,中央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 D、中国现代诗歌是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 ..的一句是 A.儒家打劫传统之说纯属骇人听闻 ....,哗众取宠。儒学是三代传统的传承者,孔子是这一传承中的关键人物,王夫之“法备于三王,道著于孔子”是对孔子与儒、儒与传统关系的最佳诠释。 B.提高英语写作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考生不可能在写作上花费过多的 时间。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生们需要寻找一条终南捷径 ....,以在最短的时问内获得最大的收益。 C.到后来大少爷死了,更是冷一顿、热一顿,甚至有不能下箸的时候,少奶奶却从来没有半 句怨言,安之若素 ....。 D.陈云林访台,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了解,虽有海峡阻隔,但两岸一衣带水 ....,同为炎黄子孙的骨肉亲情是任何力量也阻隔不断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地表水冻结,动物渴死,植物冻死,人类将面临水源、食物、燃料,黑暗、疾病、强辐射损伤和空气严重污染等灾害将伴随着人类。 1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试题卷.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整理制作) 湖南师大附中 高一 年级 物理必修2模块结业考试 试 题 卷 温馨提示:除了所有学生的必答题之外,标有(附加题)字样的题为附加选做题。本卷总分为100(模块)+20(附加)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项选择题不超过3个,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 A 、功和能量 B 、速度 C 、力 D 、位移 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一定变化的是( ) A 、动能 B 、速度 C 、速率 D 、加速度 3、决定平抛物体落体时间的因素是( ) A 、初速度 B 、抛物体的高度 C 、物体的位移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如图,两轮用齿轮传动,且不打滑,图中两轮的边缘上有A 、B 两点,它们到各自转轴O 1、O 2的距离分别为A r 、B r 且A B r r >. 当轮子转动时,这两点的角速度分别为A ω和B ω,线速度大小分别为A v 和B v ,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A B ωω= B 、A B ωω> C 、A B v v = D 、B A v v < 5、甲物体质量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下落,下列 A B

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 、着地时重力对甲的功率与乙相同 C 、甲比乙先着地 D 、甲、乙同时着地 6、公路上的拱形桥是常见的,汽车过桥时的运动可以看做圆周运动,关于汽车通过桥的最高点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由重力提供向心力 B 、汽车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C 、向心加速度向下 D 、桥对汽车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7、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 ②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 ③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 ④航天员仍受地球引力,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8.如图所示,蜡块R 可以在两端封闭、注满清水的竖直玻璃管中匀速上升。现若让蜡块R 从竖直管底沿管匀速上升的同时,令竖直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 速直线运动。那么关于蜡块R 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一条竖直线 B .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C .是一条抛物线 D .是一条水平线 9.自由落下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被压缩到最大形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 B .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C .系统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D .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0.若静止在平直铁道上的列车以恒定的功率启动,在启动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关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列车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不断增加 C .列车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D .列车做匀速运动 2.自由落下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被压缩到最大形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B .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C .系统的机械能逐渐减小.D .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1.设某高速公路的水平弯道可看成半径是R 的足够大的圆形弯道,若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那么关于汽车在此弯道上能安全转弯的速度,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于gR μ B .一定等于gR μ C .最好是小于gR μ D .对转弯速度没有什么要求,驾驶员水平高,转弯速度可大些 12.下列关于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匀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D .物体只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R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模型解题 一、刹车类问题 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刹车线长是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 【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经过5秒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m/s2,6s后又返回原点。那么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2m/s B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0m/s

三、追及相遇问题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时,由于二者速度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二者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出现追及相撞的现象。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时,会出现相遇的现象。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两者的位移关系,即抓住:“两物体同时出现在空间上的同一点。分析方法有:物理分析法、极值法、图像法。常见追及模型有两个: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速度小者(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匀速) 1、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有三种情况) a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等于被追者位移与两者间距之和,则恰好追上。 【题1】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应在距离自行车多远时关闭油门,做加速度为6m/s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才不至于撞上自行车? b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小于被追者位移与两者间距之和,则追不上。(此种情况下,两者间距有最小值) 【题2】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距车S0=25m处有一个人,当车以1m/s2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人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问: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 c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大于被追者位移与两者间距之和,则有两次相遇。(此种情况下,两者间距有极大值) 【题3】甲乙两车在一平直的道路上同向运动,图中三角形OPQ和三角形OQT 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 A.若S0=S1+S2,两车不相遇 B.若S0

高中物理必修二匀速圆周运动经典试题

1.一辆32.010m =?kg 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经过半径50r =m 的弯路时,如果车速72v =km/h ,这辆汽车会不会发生测滑?已知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4max 1.410F =?N . 2.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沿半径放着用细绳连接着的质量都为1kg 的两物体,A 离转轴20cm ,B 离转轴30cm ,物体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等于重力的0.4倍,求: (1)A .B 两物体同时滑动时,圆盘应有的最小转速是多少? (2)此时,如用火烧断细绳,A .B 物体如何运动? 3.一根长0.625m l =的细绳,一端拴一质量0.4kg m =的小球,使其在竖直平面内绕绳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求: (1)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 (2)若小球以速度 3.0m/s v =通过周围最高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多大?若此时绳突然断了,小球将如何运动. 4.在光滑水平转台上开有一小孔O ,一根轻绳穿过小孔,一端拴一质量为0.1kg 的物体A ,另一端连接质量为1kg 的物体B ,如图所示,已知O 与A 物间的距离为25cm ,开始时B 物与水平地面接触,设转台旋转过程中小物体A 始终随它一起运动.问: (1)当转台以角速度4rad/s ω=旋转时,物B 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2)要使物B 开始脱离地面,则转台旋的角速度至少为多大?

h 5.(14分)质量m=1kg 的小球在长为L=1m 的细绳作用下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T max =46N,转轴离地h=6m ,g=10m/s 2。 试求:(1)在若要想恰好通过最高点,则此时的速度为多大? (2)在某次运动中在最低点细绳恰好被拉断则此时的速度v=? (3)绳断后小球做平抛运动,如图所示,求落地水平距离x ? 6.汽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公路某转弯处半径为R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若路面水平,要使汽车转弯不发生侧滑,汽车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2)若汽车在外侧高、内侧低的倾斜弯道上拐弯,弯道倾角为θ,则汽车完全不靠摩擦力转弯 的速率是多少? 7.质量0.5kg 的杯子里盛有1kg 的水,用绳子系住水杯在竖直平面内做“水流星”表演,转动 半径为1m ,水杯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4m/s ,g 取10 m/s 2,求: (1) 在最高点时,绳的拉力?(2) 在最高点时水对杯底的压力?(3) 为使小杯经过最高点时水不流出, 在最高点时最小速率是多少? 8.质量为m 的火车在轨道上行驶,火车内外轨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37°,如图,弯道半径R =30 m ,g=10m/s 2.求:(1)当火车的速度为V 1=10 m /s 时,火车轮缘挤压外轨还是内轨? (2)当火车的速度为V 2 =20 m /s 时,火车轮缘挤压外轨还是内轨?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 一.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给液体加热 3.下列化学药品的安全警示标注正确的是 A.酒精——剧毒品B.工业酒精——剧毒品 C.汽油——易燃品D.浓盐酸——易燃品 4.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②③D.②③④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D.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中 6、下列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①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②用NaOH溶液除去Fe中混有的少量Al ③用NaOH溶液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④与新制的生石灰混合后蒸馏可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7.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CaCl2、MgCl2等杂质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D.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9.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如果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A.气体的分子大小不同 B.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 C.气体的性质不同 D.气体的分子间距离不同 10.下列气体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7g CO B.14g N2C.7.5g C2H6D.24g O2 11.标准状况下,①6.72L NH3②1.204×1023个H2S ③5.6g CH4④0.5mol HCl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体积大小:④>③>②>①B.原子数目:③>①>④>② C.密度大小:④>②>③>①D.质量大小:④>③>②>①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H2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B.1 molH2SO4的质量等于98 g/mol C.Na的摩尔质量等于23 D.1 mol 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 A 13.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1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 A C.通常状况下,16g O3气体所含氧原子数N 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 A 14.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 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C.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D.在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15.与50 mL 0.1 mol━1 Na2CO3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是 A.50mL 0.2mol·L━1的NaCl 溶液B.100mL 0.1mol·L━1的NaCl 溶液C.25mL 0.2mol·L━1的Na2SO4溶液D.10mL 0.5mol·L━1的Na2CO3溶液

苏教版高中物理 (1)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1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5 自由落体运动 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80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2 第五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3 抛体运动的规律 4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1-1第一章电流 一、电荷库仑定律 二、电场 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五、电流和电源 六、电流的热效应 第二章磁场 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二、电流的磁场 三、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四、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五、磁性材料 第三章电磁感应 一、电磁感应现象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交变电流 四、变压器 五、高压输电 六、自感现象涡流 七、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 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 一、电磁波的发现 二、电磁光谱 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四、信息化社会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公式.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1 公式 1. V=X/t V 是平均速度(m/s ) X 是位移(m ) t 是时间(s ); 2. Vt=Vo+a0t Vt 是末速度(m/s ) Vo 是初速度(m/s ) a 是加速度(m/s 2)t 是时间(s ); 3. X=Vot+(1/2)at 2 X 是位移(m ) Vo 是初速度(m/s ) t 是时间(s ) a 是加速度(m/s 2); 4. Vt 2-Vo 2=2aX Vt 是末速度(m/s ) Vo 是初速度(m/s ) a 是加速度(m/s 2)X 是位移(m ); 5. h=(1/2)gt 2 Vt=gt Vt 2=2gh h 是高度(m ) g 是重力加速度(9.8m/s 2≈10m/s 2) t 是时间(s ) Vt 是末速度(m/s ); 6. G=mg G 是重力(N ) m 是质量(kg ) g 是重力加速度(9.8m/s 2≈10m/s 2); 7. f=μFN f 是摩擦力(N ) μ是动摩擦因数 FN 是支持力(N ); 8. F=kX F 是弹力(N ) k 是劲度系数(N/m ) X 是伸长量(m ); 9. F=ma F 是合力(N ) m 是质量(kg ) a 是加速度(m/s 2)。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2公式 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 ①条件:v 0与合F 不共线 ②速度方向:切线方向 ③弯曲方向:总是从v 0的方向转向合F 的方向 3.绳拉船问题 ①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运动分解 ②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 ①末速度:gh gt v t 2== ②下落高度:221gt h = ③下落时间:g h t 2= 5.竖直下抛运动 ①末速度:gt v v t +=0 ②下落高度:202 1gt t v h += 6.竖直上抛运动 绳子伸缩 绳子摆动

高一数学期末复习填空题训练

高一数学期末复习填空题训练 1.不等式2 560x x -+≥的解集为 2.某学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高一 950人,髙二 1000人,高三1050人.现 要调查该校学生的视力状况,考虑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为60的样本,则应从高 三年级中抽取的人数为 3.一组数据9.8, 9.9, 10,a , 10.2的平均数为10,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为 . 4. 某校从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将他们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均为整数) 分成六段:[40,50),[50,60),…,[90,100]后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所示).则分 数在[70,80)内的人数是________. 5. 如图2中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_ 6.执行如图3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7.已知,数列{}n a 前n 项之和是n S ,n S =1322+-n n ,那么数 列的通项公式是 8.若等差数列{}n a 前n 项之和是n S ,且11102,4S a a 则=+= 9. 点),(y x P 满足条件y x z k k y x x y x 3),(02, ,0+=?? ???≤++≤≥若为常数的最大值为8,则k = . 10.已知0,0x y >>,且211x y +=,若222x y m m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11. 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1a +3a +5a =105,246a a a ++=99, 以n S 表示{}n a 的前n 项和,则使得n S 达到最大值的n 是 . 12.下列函数中,最小值是4的函数的序号是 ①x x y 4+= ②x x y sin 4sin += ③ x x e e y -+=22 ④)10(log 43log 3<<+=x x y x 13.对于使M x x ≤+2-2成立的所有常数M 中,我们把M 的最小值1叫x x 2-2+的“上 确界”,若b a b a b a 221,1),,0(,--=++∞∈则且的“上确界)为 14.设首项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a 前n 项之和是n S ,若不等式22212n n S a a n λ+≥对任意{}n a 和正整数n 恒成立,则实数λ的最大值为 .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暑假专题训练(一)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江苏阜宁GSJY高中物理(必修2)暑假专题训练(一)—《曲线运动》强化训练(附解析和答案)2011.7 一.选择题 1.下面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 2.关于质点做曲线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轨迹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质点在这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 D.有些曲线运动也可能是匀速运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变,所以其加速度可能为零 B.曲线运动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即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以不变,但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D.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以不变,但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4.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它可能做()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曲线运动 5.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可以一直为零 C.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 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 6.一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要渡过一条宽度为30m的河,河水的流速为4m /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不能渡过河 B.船渡河的速度一定为5m/s C.船不能垂直到达对岸 D.船垂直到达对岸所需时间为6s 7. A、B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初速度为v的平抛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同时落地 B.两个物体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 C.两个物体落地时速度相同 D.两个物体落地时速率相同 8.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以v=1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3s后物体到达A点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g取10m/s2) ( ) A.30° B. 45° C.60° D.90° 9.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 A.物体的高度和重力 B.物体的重力和初速度 C.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物体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10.关于合运动和分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合运动一定指物体的实际运动 B.合运动的时间比分运动的时间长 C.合运动与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都一定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D.合运动与分运动是相对来说的,可以相互转化 11.火车以1m/s2的加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加速行驶,一乘客把手伸到窗外从距地面 2.5m高处自南释放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与乘客的水平距离为( ) A.0m B.0.5m C.0.25m D.1m 12. 甲、乙两人在一幢楼的第三层窗口比赛掷垒球,他们都尽力沿水平方向掷出同样的垒球,不计空气阻力,甲掷的水平距离正好是乙的两倍,若乙要想掷出相当于甲在三层窗口掷出的距离,则乙应( ) A.在5层窗口水平掷出 B.在6层窗口水平掷出 C.在9层寓口水平掷出 D.在12层窗口水平掷出 13 如图所示,相对的两个斜面,倾角分别为37。和53。,在顶点两个小球A、B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抛出,小球都落在斜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 两个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为( ) A.1:1 B.4:3 C.16:9 D.9:16

高中物理必修二测试题含答案word版本

F α l F α A B C 地球 卫星 高一物理 下学期期末测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v ,则绳的拉力F 大小为 A .r v m B . r v m 2 C .mvr D .mvr 2 2.如图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恒定推 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l 。在此过程中,恒力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A .Fl B .Fl sin α C .Fl cos α D .Fl tan α 3.一颗运行中的人造地球卫星,若它到地心的距离为r 时,所受万有引力为F ,则它到地心的距离为2r 时,所受万有引力为 A . 41 F B .2 1F C .4F D .2F 4.将一小球以3m/s 的速度从0.8m 高处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小球 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 A .0.8m B .1.2m C .1.6m D .2.0m 5.如图所示,一卫星绕地球运动,运动轨迹为椭圆, A 、B 、C 、D 是轨迹上的四个位置,其中A 点距离地球 最近,C 点距离地球最远。卫星运动速度最大的位置是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6.质量是2g 的子弹,以300m/s 的速度垂直射入厚度为5cm 的木板,射穿后的速度为100m/s 。则子弹射穿木板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 A .1000N B .1600N C .2000N D .2400N 7.如图所示,一半圆形碗,内径为R ,内壁光滑。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碗边缘A 点由静止释放,当球滑到碗底的最低点B 时,球对碗底的压力大小为 A .mg B .2mg C .3mg D .4mg 8.在一根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圆柱形的红蜡块R ,(蜡块的直径略小于玻璃管的内径),轻重适宜,它能在玻璃管内的水中匀速上升。如图,当红蜡块从A 端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由静止开始水平向右匀加速移动。红蜡块与玻璃管间的摩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这一过程中红蜡块相对于地面 B A 乙 R 甲 R A B a v

2020高一语文期末复习练习题

20XX-20XX X月份XX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Ⅰ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题型注释)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遏.制(è)遒.劲(qiú)峥.嵘(z hēn g)百舸.(gē) B.寂寥.(liáo)笙.箫(s hēng)彳亍 ..(chì chù)下载.(zài) C.青荇.(xìng)给.予(gěi)忸怩.(ní)火钵.(bō) D.颓圮.(pǐ)团箕.(jī)隽.永(jùn)窗扉.(fēi)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D.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 二、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下文,完成3~6题。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①。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②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③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④,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⑤,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注】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③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g):悲伤。⑤橐(tuó):盛物的袋子。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俟.异日耳俟:等待 B.性不耐久客.客:客居 C.不烦.是也烦:担心 D.素不习治.生治:治理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惟虚心乃.能进步 B.窘极,则以.书易米以.刀劈狼 C.夙构者莫之.为胜夫晋,何厌之.有 D.莫贫于.敏轩使毕使于.前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敬梓禀性聪颖,读书能过目成诵,长大后得到安徽巡抚赵国麟的赏识,但他却不愿求取功名。 B.吴敬梓非常痛恨写八股文的读书人,但他平生又非常爱才,见到有才能的读书人,就想举荐提携他,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试题卷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湖南师大附中 高一 年级 物理必修2模块结业考试 试 题 卷 温馨提示:除了所有学生的必答题之外,标有(附加题)字样的题为附加 选做题。本卷总分为100(模块)+20(附加)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项选择题不超过3个,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不 得分) 1、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 A 、功和能量 B 、速度 C 、力 D 、位移 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一定变化的是( ) A 、动能 B 、速度 C 、速率 D 、加速度 3、决定平抛物体落体时间的因素是( ) A 、初速度 B 、抛物体的高度 C 、物体的位移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如图,两轮用齿轮传动,且不打滑,图中两轮的边缘上有A 、B 两点,它们 到各自转轴O 1、O 2的距离分别为A r 、B r 且A B r r >. 当轮子转动时,这两点 的角速度分别为A ω和B ω,线速度大小分别为A v 和B v ,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A B ωω= B 、A B ωω>

C 、A B v v = D 、B A v v < 5、甲物体质量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下落,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 、着地时重力对甲的功率与乙相同 C 、甲比乙先着地 D 、甲、乙同时着地 6、公路上的拱形桥是常见的,汽车过桥时的运动可以看做圆周运动,关于汽车 通过桥的最高点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由重力提供向心力 B 、汽车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C 、向心加速度向下 D 、桥对汽车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7、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 ②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 ③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 ④航天员仍受地球引力,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8.如图所示,蜡块R 可以在两端封闭、注满清水的竖直玻璃管中匀速上升。现若让蜡块R 从竖直管底沿管匀速上升的同时,令竖直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 速直线运动。那么关于蜡块R 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一条竖直线 B .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C .是一条抛物线 D .是一条水平线 9.自由落下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被压缩到最大形变的过程 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 B .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C .系统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D .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0.若静止在平直铁道上的列车以恒定的功率启动,在启动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关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列车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不断增加 C .列车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D .列车做匀速运动 2.自由落下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被压缩到最大形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B .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C .系统的机械能逐渐减小.D .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1.设某高速公路的水平弯道可看成半径是R 的足够大的圆形弯道,若汽车与路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那么关于汽车在此弯道上能安全转弯的 速度,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于gR μ B .一定等于gR μ C .最好是小于gR μ D .对转弯速度没有什么要求,驾驶员水平高,转弯速度可大些

高一期末政治复习计划5篇

高一期末政治复习计划5篇 2020年09月12日 19:43:32 在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其二是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期末政治复习计划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高一期末政治复习计划5篇(一) 一、复习内容 必修3《文化生活》和必修4《生活与哲学》 二、复习目标: 1、帮助学生理顺基本知识结构和重要知识点。 2、使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3、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的问题。

4、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复习时间安排 5月15日——6月8日系统复习必修4《生活与哲学》;6月9日——6月20日复习必修3《文化生活》 四、复习方法和措施: 1、将《生活与哲学40个原理和方法论》和《文化生活全书知识点归纳》印发给学生 2、《生活与哲学》比较难学,复习的时候时间放的稍长一些,每一课大概需要四课时复习,即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用一课时;学生理解记忆用一课时;每课一练用一课时;讲评练习用一课时。这样学生对必修四掌握的比较扎实。 3、《文化生活》内容较少,且容易理解,复习时间相对安排少短一点。以单元复习为主,共四单元,每单元用三课时,即学生理解记忆用一课时,做单元检测用一课时,老师讲解检测试卷用一课时。

五、复习注意事项 (1) 考点详解:拓展、突破重难点 (2)误区警示:强化、区分易错点 (3)巩固训练:从课到单元逐步提升 (4)强化背记:抓关键词句牢记基本概念和观点。 (5)分析运用:结合时政热点运用所学知识 高一期末政治复习计划5篇(二) 我们高一政治备课组通过讨论决定于x月xx日结束新课,然后转入全面的复习。复习时间为x月13日至x月29日,共22课时(包含晚自习6课时)。复习内容为高一经济常识全册,经备课组讨论,我们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复习、背诵、单元测试、构建知识系统等方式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 2课时刘琴

(完整word版)高一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题一(含答案).docx

高一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题一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 1.已知角 的终边经过点 P( 8m, 6cos60 ) ,且 cos 4 ,则 m 的值是( ) 5 1 B 、 3 3 D 、 1 A 、 C 、 2 v v 2 2 k =( 2 2.如果向量 a (k ,1) 与 b (4, k ) 共线且方向相反,则 ) A 、 2 B 、 2 C 、2 D 、 0 3.若不等式 |2x - 3|>4 与不等式 x 2 px q 0 的解集相同,则 p = ( ) q A 、 7 B 、 12 C 、 12 D 、 3 12 7 7 4 4.设等差数列 { a n } 前 n 项和为 n 6 7 的一组值是( ) S ,则使 S =S A 、 a 3 9, a 10 9 B 、 a 3 9, a 10 9 C 、 a 3 12, a 10 9 D 、 a 3 9, a 10 12 5.为了得到 y 2 sin( x ), x R 的图像,只需把 y 2 sin x, x R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 3 6 A 、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 倍(纵坐标不变) 6 3 B 、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 倍(纵坐标不变) 6 3 C 、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3 倍(纵坐标不变) 6 D 、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3 倍(纵坐标不变) 6.已知两点 M ( 6 uuuur uuur uuuur uuur 0 , 2, 0) 、 N(2, 0) ,点 P 为坐标平面内的动点,满足 | MN |g| MP | MN gNP 则动点 P ( x , y )的轨迹方程为( ) A 、 y 2 8x B 、 y 2 8x C 、 y 2 4 x D 、 y 2 4 x 7.设 a 、 b 、 c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则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 的是( ) .... A 、 | a b | | a c | | b c | B 、 a 2 1 a 1 a 2 a C 、 | a b | 1 D 、 a 3 a 1a 2 a a 2 b 1 ,则实数 a 的值是( 8.等比数列前 3 项依次为: 1, a , ) 16 A 、 1 B 、 1 C 、 1 D 、 1 或 1 16 4 4 4 4 二、填空题 : 9.函数 y log 4 (5 x 2 ) 的定义域为 _______________ 10.在△ ABC 中,已知 BC = 12,∠ A = 60°,∠ B = 45°,则 AC = _________ .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精品教案

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 【课题】第1节身边的生物科学 【教学目标】 1、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 2、了解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了解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几种传染病。 3、了解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的知识。 4、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基因治疗 【教学难点】基因治疗 【教学媒体】PPT课件 【教学方法】讲解和讨论结合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发疑问 (1)人类社会现在面临哪些问题?(学生答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 (2)人类健康面临哪些挑战? 结合以往知识回答: (1)人类面临着粮食、人口、环境、资源和能源、健康等问题 (2)人类健康面临着各种疾病的威胁,有癌症、心血管疾病、传染病、心理疾病。 观察讨论、探究新知 一、癌症对人类的威胁 1.提供信息资料 (1)20世纪70年代癌症死亡人数每年70万,90年代114万,21世纪初150万每年。(2)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 世纪全球80多亿人,将有1亿人死于癌症,癌症将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2.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癌症对人类的威胁。请结合以下问题,阅读书本P2的内容。(1)哪些因素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2)事实1中发病率上升较快的有哪些?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3)为什么农村发病率上升比城市的高的多? (4)事实2归纳的癌症发病率上升原因有哪些?结合事实分析癌症的预防措施。 分析、讨论,表达见解: (1)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都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2)发病率上升较快的是肺癌和肝癌,肺癌的原因是吸烟、环境污染,肝癌的原因是不健康的饮食、压力大、劳累。 (3)可能是农村环境污染加剧、化工厂、健康知识少、防癌意识淡薄…… (4)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吸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缺乏体育锻炼。预防措施主要是禁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发病率,还有三分之一可以通过早期诊断得到有效治疗。 3.进一步说明知识,与生活联系 (1)生物因素是病毒等,侵入人体导致组织发生肿块等;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辐射;化学因素有烟中的烟碱、尼古丁,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一些化学药品。 (2)讨论题3的原因可能还有农村原来的发病人数少,这两年增长的人数比起原有基数比例就显得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