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
- 格式:docx
- 大小:72.62 KB
- 文档页数:12
2018年⼀建《⼯程经济》考点:技术⽅案经济效果评价 店铺为您整理“2018年⼀建《⼯程经济》考点:技术⽅案经济效果评价”,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站(www.)。
2018年⼀建《⼯程经济》考点:技术⽅案经济效果评价 1、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 ⑴、所谓经济效果评价就是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业、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在拟定的技术⽅案、财务效益与费⽤估算的基础上,采⽤科学的分析⽅法,对技术⽅案的财务可⾏性和经济合理性进⾏分析论证,为选择技术⽅案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⑵、在实际应⽤中,对于经营性⽅案,经济效果评价是从拟定技术的⾓度出发,根据国家现⾏财政、税收制度和现⾏的市场价格,计算拟定技术⽅案的投资费⽤等。
⑶、对于⾮经营性⽅案,经济效果评价应主要分析拟定技术⽅案的财务⽣存能⼒。
⑷、独⽴型与互斥型⽅案的区别(了解即可) ①、独⽴型:这种对技术⽅案⾃⾝的经济性的检验叫做“绝对经济效果检验”即不需要横向⽐较 ②、互斥型:包含两部分内容1、考察各个技术⽅案⾃⾝的经济效果,即进⾏“绝对经济效果检验”。
2、考察那个技术⽅案相对经济效果最优,即“相对经济效果检验” ⑸、技术⽅案的计算期是指在经济效果评价中为进⾏动态分析所设定的期限,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
⑹、运⾏期分为投产期和达产期两个阶段 ⑺、运营期⼀般应根据技术⽅案主要设施和设备的经济寿命期(或折旧年限)、产品寿命期、主要技术寿命期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 2、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⑵、静态分析指标的最⼤特点是不考虑时间因素 ⑶、静态指标的适⽤范围 1 对技术⽅案进⾏粗略评价 2 对短期投资⽅案进⾏评价 3 对逐年收益⼤致相等的技术⽅案进⾏评价 3、投资收益率分析 ⑴、投资收益率是衡量技术⽅案获利⽔平的评价指标,它是技术⽅案建成投产达到设计⽣产能⼒后⼀个正常年份的年净收益额与技术⽅案总投资的⽐率 ⑵、投资收益率的指标(不要求计算) A、总投资收益率(ROI) ROI=EBIT/TI (EBIT—息税前利润,TI—总投资) 总投资=建设投资(包含建设期贷款利息)+全部流动资⾦ B、资本⾦净利润率(ROE) ROE=NP/EC (NP—净利润,NE—技术⽅案资本⾦)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所得税税后) ⑶、投资收益率的优点及适⽤范围 A、优点:可适⽤于各种投资规模 B、适⽤范围:主要⽤在技术⽅案制定的早期阶段或研究过程,且计算期较短、不具备综合分析所需详细资料的技术⽅案,尤其适⽤于⼯艺简单⽽且⽣产情况变化不⼤的技术⽅案的选择和投资经济效果的评价。
1Z101020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一、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基本内涵技术方案是工程经济最直接的研究对象, 获得最佳的技术方案经济效果则是工程经济研究的目的。
经济效果评价就是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 在拟定的技术方案、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的基础上, 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 对技术方案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 为选择技术方案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表3-1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基本内涵1Z101021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基本内容 方法与程序 方案与计算期1Z101022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1Z101023 投资收益率分析 1Z101024 1Z101025 财务净现值(FNPV )分析1Z101026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分析1Z101028偿债能力分析 图3-1 基本知识结构总投资收益率(ROI ) 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 借款偿还期(P d )利息备付率(ICR )偿债备付率(DSCR )→1Z101027 基准收益率的确定二、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操作程序[2009年真题] 建设技术方案财务评价时, 可以采用静态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的情形有( )。
A.评价精度要求较高偿债能力分析 利息备付率ICR 偿债备付率DSCR 借款偿还期P d静态盈利能力分析 总投资收益率ROI 资本金净利润率ROE投资各方现金流量分析(投资各方IRR )图3-2 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操作程序融资前分析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融资后分析B.技术方案年收益大致相等C.技术方案寿命期较短D.技术方案现金流量变动大E.可以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答案: BCE三、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表3-2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2010年真题] 建设技术方案财务盈利能力分析中, 动态分析指标有( )。
A.财务内部收益率B.财务净现值C.财务净现值率D.动态投资回收期E.投资收益率答案: ABCD四、投资收益率分析1. 概念投资收益率是衡量投资方案获利水平的评价指标, 它是技术方案建成投产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净收益额与方案投资的比率。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2【例题2·单选】某企业从金融机构借款 100 万元,月利率 1%,按月复利计息,每季度付息一次,则该企业一年需向金融机构支付利息()万元。
【2011】A.12.00B.12.12C.12.55D.12.68【答案】B【解析】本题的难点在于一个季度之内应为复利计息,一年内按季度单利计息。
i季度=(1+i月)3-1i年=4*i季度考点说明:难点:公式难记技巧:名称法记公式收入 成本费用 毛利 利息息税前利润(EBIT ) 所得税 净利润总投资收益率=回顾: 建设期利息(投资) 生产期利息(成本) 资金投入建成投产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投产期 达产期建设期 运营期(生产期) 资本金净利润率=某技术方案拟投入资金和利润表 单位:万元 表1Z101023常年份年利润总额400 万元,所得税100 万元,年折旧费80 万元,则该方案的资本金净利润率为( )。
A.26.7%B.37.5%C.42.9%D.47.5%【答案】B【解析】资本金净利润率=净利润/资本金=(400-100)/(1500-700)=37.5%。
【例题2·单选】某项目建设投资为9700万元(其中:建设期贷款利息700万元),全部流动资金为900万元,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为950万元,则该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为()。
【2018】A.10.56%B.9.79%C.9.60%D.8.96%【答案】D【解析】总投资收益率=运营期内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技术方案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全部流动资金)=950/(9700+900)=8.96%。
【例题3·单选】关于技术方案总投资收益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9】A.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时,举债不利于提高技术方案收益B.总投资收益率指标充分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C.总投资收益率越高,说明技术方案获得的收益越多D.总投资收益率指标作为主要的决策依据比较客观,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答案】C【解析】总投资收益率是用来衡量整个技术方案的获利能力,要求技术方案的总投资收益率应大于行业的平均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越高,从技术方案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多,C正确。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技术效果评价的内容一、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内容经济效果评价一般包含: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1、盈利能力:其主要分析指标包括: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和财务净现值、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2、偿债能力:其主要指标包含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和资产负债率等等。
3、财务生存能力:也成为资金平衡分析,是根据拟定技术方案的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分析方案是否有足够的净现金流量维持日常运营,以实现财务可持续性。
财务的可持续性:首先体现在有足够大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这是基本条件。
其次允许个别年份净现金流量出现负值,但各年累计盈余资金不应出现负值。
这是财务生存的必要条件。
经营性技术方案主要分析:方案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
非经营性方案应主要分析:方案的财务生存能力。
二、经济效果评价方法1、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方法1)、确定性评价方法2)、不确定评价方法2、按评价方法的性质分类1)、定量分析2)、定性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原则。
3、按评价方法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分类1)、静态分析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2)、动态分析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动态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原则。
4、按评价是否考虑融资分类1)、融资前分析编织技术方案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投资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静态投资回收期。
融资前分析排除融资方案变化的影响,从项目投资总获利能力的角度,考察项目方案涉及的合理性。
2)、融资后分析条件下的可行性。
融资后分析应以融资前分析和初步融资的融资方案为基础,考察技术方案在拟定融资条件下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判断技术方案在应包含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技术方案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二是投资各方现金流量分析5、按项目评价的时间分类1)、事前评价:实施前投资决策阶段所进行的评价2)、事中评价:亦称跟踪评价是实施过程中进行的评价3)、事后评价:亦称后评价是完成实施后的总结评价三、经济效果评价方案1、独立型方案独立型方案是指方案间互不干扰、在经济上互不相关的方案,即这些方案是彼此独立无关的,选择或放弃其中一个方案,并不影响其他方案的选择。
第二章经济效益及其评价第二章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沈阳工业大学备课备考第二章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掌握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标准;了解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了解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和一些常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主要知识点:经济效益的概念、表现形式和评价标准;提高经济效益的微观途径;经济效益可比性原则;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
第一节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标准一、经济效益概念经济效益,一般地说,是指为实现某一经济目标而选择和采用一定的手段、途径、方法等,由此产生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较,或产出与投入的比较。
经济效益投入是指劳动消费和劳动占用。
经济效益中的产出是指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形式上的劳动成果或价值形式上的劳动成果的总和。
二、经济效益分类(一)按经济效益产生的领域划分可分为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
(二)根据技术对经济的影响,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三)按经济效益评价的层次划分可分为微观经济效益(或企业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或国民经济效益)。
(四)根据经济利益是否可以计量,可以分为有形经济利益和无形经济利益。
有形经济效益是指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
无形经济利益,是指由于技术的实施而带来的环境改善、人类健康的改善和生产组织水平的提高,难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利益1沈阳工业大学备课备考经济效益。
(五)根据经济效益的内容劳动消耗类经济效益,主要通过原材料消耗指标、能源和动力消耗指标、活劳动消耗指标、综合性劳动消耗指标等来反映。
三、经济效益的一般形式及评价标准1.差异经济效益:e=B-C,式中:e-经济效益;b――劳动成果或项目收入;C-劳动力消耗或投资、成本、费用等。
这种表达式是收入与耗费的差的形式。
如利润、净产值、国民收入等指标。
2.经济效益商:e=bc这种表达式是收入与耗费的比值(即商)的形式。
如资金周转率等指标。
3.差分公式和商公式的综合经济效益:e=b?cc这种表达式是净收益与耗费的比值的形式。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摘要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判断和选择最具经济效益的技术方案。
本文将介绍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其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1. 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企业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越来越注重经济效益。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是一个全面评估技术方案的过程,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其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2.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方法2.1 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投资回收期是评估一个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表示从开始投资到收回全部投资成本所需的时间。
一般而言,投资回收期越短,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越好。
2.2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净现值是评估一个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它考虑了投资的时间价值,通过将未来的现金流对比到今天的现值,计算出一个技术方案的净现值。
如果净现值为正,说明技术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2.3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内部收益率是评估一个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的指标之一。
它表示一个技术方案的收益率,即使项目的净现值为零。
一般而言,内部收益率越高,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越好。
2.4 评估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其他方法除了上述常用方法外,评估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还有其他方法,如敏感性分析、风险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综合考虑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帮助企业决策者做出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决策。
3.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步骤3.1 收集数据在进行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投资成本、预期收益、运营成本等。
收集数据的过程需要尽可能的准确和全面,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3.2 进行评估计算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之后,可以开始进行评估计算。
根据选择的评估方法,计算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通常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技术方案的成本评估:评估技术方案所需的全部投资成本,
包括设备、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以及开发、实施和运营方案的成本。
这有助于判断该技术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以及相应的投资回报率。
2. 技术方案的效益评估:评估技术方案的各项效益,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品质、增加收益等等。
这有助于判断技术方案是
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益目标,以及实现经济价值。
3. 技术方案的风险评估:评估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
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
这有助于判断技术
方案的实施难度和可行性,以及可能的风险后果。
4. 技术方案的可持续性评估:评估技术方案对环境、资源、社
会等方面的影响,包括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影响、社会效益等。
这有
助于判断技术方案的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以及长期的经济效益。
基于以上评估内容,可以综合评价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将评估
结果作为决策依据,以保证技术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一级建造师考试辅导《建设工程经济》第二章第一节讲义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每年必考、题量(比重)很大,大致为8~9分;通常是5个或稍多的单选题,1~2个多选题。
其中,本部分在2011年的考试中,出现了5个单选题、2个多选题;在2012年的考试中,出现了7个单选题、1个多选题。
1Z101021 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
一、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内容
1.技术方案的盈利能力
2.技术方案的偿债能力
3.技术方案的财务生存能力(资金平衡能力):足够的净现金流量-维持正常运营;整个运营期内,累计盈余资金不能出现负值。
二、经济效果评价的方法
◇5种:分类依据(是否考虑融资)→评价方法(融资前分析、融资后分析)
四、经济效果评价的方案
1.独立型方案
◆互不干扰、互不相关——绝对经济效果检验
2.互斥型方案(排他型方案)
◆可以相互替代——绝对经济效果检验(可行)+相对经济效果检验(最佳)!
五、技术方案的计算期
1.建设期
◇从资金正式投入到建成投产
2.运营期
◇投产期(试生产)——达产期(正常年份)
3.对于计算期的几点认识
◇不宜太长
◇通常以“年”为单位
◇对需要比较的技术方案的计算期应当相同
1Z101022 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
◆图1022。
简述工程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原则工程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原则是指在制定和实施工程技术方案时所考虑的经济效益原则。
这些原则是为了保证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制定的。
下面将根据不同的类别来简述工程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原则。
一、成本原则成本原则是指制定和实施工程技术方案时要考虑成本因素。
成本包括项目开发、生产、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的费用。
在制定和实施工程技术方案时,必须考虑成本的大小、时间和分布,以便制定出合理的经济效益评价标准,从而确保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效率原则效率原则是指工程技术方案应当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以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和最高的效率完成各项工作。
这些方案必须能够满足技术要求,并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因此,在制定和实施工程技术方案时,必须考虑效率因素,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所需工作。
三、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工程技术方案必须是可行的。
在制定和实施方案时,必须考虑技术、经济、政策、环境、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方案的实施必须符合实际要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够在预期的时间内实现预期的效果。
四、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是指工程技术方案必须是可持续的。
在制定和实施方案时,必须考虑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可持续性。
方案必须确保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最小化,从而保证可持续性。
五、风险原则风险原则是指在制定和实施工程技术方案时,必须考虑各种风险因素。
这些风险因素包括技术、经济、政策、环境、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必须评估和控制风险,以确保方案的实施不会带来重大的风险。
综上所述,工程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原则是在制定和实施工程技术方案时所考虑的经济效益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成本原则、效率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风险原则。
这些原则可以保证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并确保方案的实施满足实际要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够在预期的时间内实现预期的效果。
工程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原则
1、“有无对比”原则。
“有无对比”求出项目的增量效益,排除了项目实施以前各种条件的影响.突出项目活动的效果。
“有项目”与“无项目”两种情况下,效益和费用的计算范围,计算期应保持一致,具有可比性。
2、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
将效益与费用限定在同一个范围内,才有可能进行比较,计算的净效益才是项目投入的真实回报
3、收益与风险权衡的原则。
投资人关心的是效益指标,但是,对于可他给项目带来风险的因素考虑得不全面,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估计不足,结果往往有可能使得项目失败。
收益与风险权衡的原则提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仅要看到效益,也要关注风险,权衡得失利弊后再进行决策。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原则。
通过效益与费用的计算.对项目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比较。
一般来说.项目经济评价要求尽量采用定量指标,但对一些不能量化的经济因素,不能直接进行数量分析。
为此,需要进行定性分析,并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5、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原则。
动态分析是指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静态分析是指不考虑资金的时阃价值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是动态分析,静态指标与一般的财务和经济指标内涵基本相同.
比较直观,但只能作为辅助指标。
第二章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第一节(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一、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内容1.简述经济效果的评价的基本内容?答: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1)盈利能力;(2)偿债能力;(3)财务生存能力。
经济效果评价是对技术方案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为选择技术方案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简述技术方案盈利能力分析的对象和分析指标?答:(一)技术方案盈利能力分析的对象:技术方案计算期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
(二)技术方案盈利能力的分析指标包括:(1)财务净现值;(2)财务内部收益率;(3)静态投资回收期;(4)总投资收益率;(5)资本金净利润率。
3.简述技术方案偿债能力分析的对象和分析指标?答:(一)技术方案偿债能力分析的对象:财务主体(二)技术方案偿债能力的分析指标主要包括:(1)利息备付率;(2)偿债备付率;(3)资产负债率;(4)借款偿还期;(5)流动比率;(6)速动比率。
4.简述技术方案的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对象及分析指标?答: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也称资金平衡分析:(一)对象:分析技术方案是否有足够的净现金流量维持正常运营,以实现财务可持续性。
(二)根据: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三)计算指标:净现金流量和累计盈余资金。
(四)判别标准:基本条件:有足够的经营净现金流量必要条件:整个运营期内,允许个别年份的净现金流量出现负值,但累计盈余资金不能出现负值。
(五)经营性技术方案分析的内容对于经营性方案,现行市场价格,分析拟定技术方案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据此考察拟定技术方案的财务可行性和财务可接受性,(六)非经营性技术方案分析的内容对于非经营性方案,经济效果评价应主要分析拟定技术方案的财务生存能力。
二、经济效果评价的方法5.简述经济效果评价的方法?答:(一)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方法:(1)确定性评价。
(2)不确定性评价。
(二)按评价方法的性质分类(1 )定量分析。
(2)定性分析。
(三)按评价方法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分类:(1)静态分析。
(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2)动态分析。
(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四)按评价方法是否考虑融资分类:(1)融资前分析(不考虑融资方案,分析投资总体获利能力);(2)融资后分析(在拟定的融资条件下,分析三个能力,以便融资决策。
)(五)按技术方案评价的时间分类:(1)事前评价(实施前);(2)事中评价(实施过程中的跟踪评价);(3)事后评价(实施完成后的后评价)。
6.简述按照是否考虑融资分类?答:步骤:融资前分析;初步确定融资方案;融资后分析。
(一)融资前分析(1)不考虑融资方案,分析投资总体获利能力;(2)编制技术方案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技术方案投资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指标;(3)初步投资决策和融资方案的依据和基础。
(二)融资后的分析以融资前和初步的融资方案为基础,考察技术方案在拟定融资条件下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判断技术方案在融资条件下的可行性。
(1)盈利能力的动态分析包括下列两个层次:①技术方案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
计算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考虑技术方案资本金可获得的收益水平。
②投资各方现金流量分析。
计算投资各方的财务内部收益指标,考虑投资各方可能获得的收益水平。
(2)静态分析主要计算资本金净利润率和总投资收益率三、经济效果评价的程序7.简述经济效果评价的程序?答:(1)熟悉技术方案的基本情况;(2)收集、整理和计算有关技术经济基础数据资料与参数;(3)根据基础财务数据资料编制各基本财务报表;(4)经济效果评价。
四、经济效果评价的方案8.简述经济效果评价的方案?答:经济效果评价方案包括以下两种:(一)独立型方案(1)技术方案间互不干扰,在经济上互不相关的技术方案,在“做”与“不做”之间进行选择是否可接受,取决于技术方案自身的经济性。
(2)标准:技术方案经济指标能否达到或超过预定的评价标准或水平。
(3)绝对经济效果检验。
(二)互斥性方案各个技术方案彼此可以相互代替,具有排他性。
评价内容:1)各个技术方案自身的经济效果,即进行“绝对经济效果检验”;(2)考察那个技术方案相对经济效果最优,即“相对经济效果检验”。
五、技术方案的计算期9.简述技术方案的计算期?答: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投产期+达产期)(一)建设期从资金正式投入开始到技术方案建成投产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二)运营期:运行期分为投产期和达产期两个阶段(1)投产期:技术方案投入生产,但生产能力尚未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过渡期。
(2)达产期:生产运营达到设计预期水平以后的时间10.简述对于计算期的几点认识?答:(1)不宜太长(预测的精度;折现数据的失真)(2)通常以“年”为单位(3)不同方案的计算期应当相同(否则,比较年值)11.简述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答:经济效果评级指标体系概括如下:(一)确定性分析(1)盈利能力分析1)静态分析①投资收益率a. 总投资收益率b. 资本金净利润率②静态投资回收期2)动态分析①财务内部收益率②财务净现值(2)偿债能力分析(都属于静态分析)①利息备付率;②偿债备付率;③资产负债率;④借款偿还期;⑤流动比率;⑥速动比率。
(二)不确定性分析(1)盈亏平衡分析(2)敏感性分析12.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适用范围?答:静态分析指标计算简便。
适用于:(1)对技术方案进行粗略评价;(2)对短期投资方案进行评价;(3)对逐年收益大致相等的技术方案进行评价。
动态分析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更为客观,对于方案而言,都应该采用第二节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一、投资收益率分析1.简述投资收益率的分类及计算?答:根据分析的目的不同,投资收益率有具体分为:(一)总投资收益率(ROI)总投资收益率(RO)表示总投资盈利水平,按下式计算:77式中EBIT――技术方案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TI ――技术方案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全部流动资金)。
(二)资本金净利润率(ROE资本及利润率表示技术方案资本金盈利水平,按下式计算:NP= —xlOO%EC式中N 技术方案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EC 技术方案资本金。
【小结】(一)总投资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净利润方案总投资=建设投资(银行贷款+自有资金)+建设期贷款利息(不包括运行期贷款利息)+全部流动资产(银行贷款+自有资金)(三)资本金净利润率年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资本金=投资人投入资金总和3.简述投资收益率分析的优缺点?答:(1)优点:简便,直观;适合于各种投资规模。
(2)缺点: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正常年份的选取主观色彩浓厚;适合于方案评价的初期,以及工艺简单、计算期较短的情况。
二、投资回收期4.简述投资回收期的概念?答:投资回收期也称返本期,以技术方案的净收益回收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年)为单位。
宜从技术方案的建设开始年算起;若从投产开始年算起,应予以特别注明。
(投资回收期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通常只进行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分析)5.简述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答: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各年的净收益相同当技术方案实施后各年的净收益(即净现金流量)均相同时,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如下:I-技术方案总投资A-技术方案每年的净收益,即人=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二)各年的净收益不6.简述静态投资回收期的判别标准及其优缺点?答:(一)判别标准若投资回收期(Pt)W基准投资回收期(Pc),则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
(二)优劣优点:简便,易懂;反映了资本的周转速度;适合于更新迅速、资金短缺等情况。
缺点:没能反映资金回收之后的情况;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只能作为辅助指标。
三、财务净现值(FNPV分析7.简述财务净现值的概念?答:财务净现值(FNPV用预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ic,将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发生的净现金流量都折现到技术方案开始实施时(起点)的现值之和。
8.简述财务净现值的判别标准和优缺点?答:(一)判别准则三种可能:①FNPV>0,获得超额收益②FNPV=0刚好满足要求③FNPVC 0,不可行(二)优劣优点:全面;明确;直观。
缺点:基准收益率取值困难;不同技术方案需要相同的计算期;难以反映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 对运营期各年的经营成果,反映不足;不能反映投资回收的速度。
四、财务内部收益率分析(FIRR)9.简述财务内部收益率的概念及其求算?答:(一)概念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技术方案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FNPV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二)财务内部收益率的求算(试算法)10.简述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判别准则及其优缺点?答:(一)判别标准若FIRR》基准收益率(i c),则技术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二)优劣优点:可以反映投资全过程的收益;无需选择折现率,不受外部因素影响。
缺点:计算麻烦;非常规方案会出现多个内部收益率,难以判断。
11.简述FNPV与FIRR的比较?答:(1)对于常规、独立方案,两者的结论一致;(2)各有利弊:前者简便;后者不受外部因素影响。
五、基准收益率的确定12.简述基准收益率的概念?答:基准收益率也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技术方案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
它是方案比选的主要依据。
13.简述基准收益率的测定?答:(1)政府投资项目应根据政府的政策向导确定(2)企业各类技术方案的应选用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并考虑战略、规划、政策、市场等因素。
(3)境外投资的技术方案应考虑国家风险因素(4)投资者自行测定的基准收益率①资金成本。
为取得资金使用权所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筹资费和资金的使用费。
(钱是借的)基准收益率最低限度不应小于资金成本。
②机会成本。
投资者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拟实施技术方案,而放弃的其他投资机会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钱是自己的)基准收益率不应低于单位资金成本和单位投资的机会成本中的较高者。
③投资风险。
风险越大,则风险补贴率(i 2)越高。
④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越大(i 3)、物价指数变化率(i 3)越大,则基准收益率越大。
因此,基准收益率可按下式计算:合理确定基准收益率,对于投资决策极为重要。
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是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而机会风险和通货膨胀则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第三节偿债能力分析1.简述偿债能力分析的对象?答:偿债能分析的对象时财务主体的企业而非技术方案。
2.简述偿债资金的来源?答:偿债资金的来源包括以下几部分:(1)利润;扣除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后的未分配利润;股份制企业,还应扣除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2)固定资产折旧;投产初期、提取的折旧(资金)闲置,可以还贷(缩短还贷期限);逐步减少比例;最后,以未分配利润归还贷款后的余额“垫回”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