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
- 格式:docx
- 大小:160.04 KB
- 文档页数:5
中班语言《耳朵上的绿星》说课稿(精选3篇)中班语言《耳朵上的绿星》说课稿1 一.设计意图《耳朵上的绿星星》这一内容情节有趣,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又可以扩展幼儿词汇量。
二则现在幼儿由于生活环境受限制,缺少与周围人的相处经验,普遍幼儿都缺乏与周围事物的感情行为,所以这一内容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幼儿的现实需求。
二.说活动目标1.能力目标:理解故事情节,内容,感受故事中小袋鼠的善良,美好的形象,清楚,大胆的表达对故事的感受,乐于参加表演,能大胆的说出角色的对话。
2.情感目标:让幼儿懂得以后做事时多为他人着想,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三.活动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懂得以后做事时多为他人着想,互相帮助,互相关心,难点:理解故事情节,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及大胆说出角色的对话。
四.说教法,学法:根据幼儿情况,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角色游戏等方法。
直观法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与语言本身的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听觉视觉器官,能教学活动进行生动活泼,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的新理念指导下,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幼儿在听听,说说,想想,玩玩的轻松气疯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运用观察发,讨论谈话法等。
五.说活动过程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制定了一下四个环节。
1.出示小袋鼠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兴趣是有幼儿与活动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用孩子比较喜欢的角色吸引力他们的眼球,并且用一个提问直接进入了课题。
今天晚上小袋鼠要上台表演唱歌,请小朋友帮他出出主意,怎样能打扮很美呢?(请幼儿讨论)2.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此环节我运用了直观法和提问等方法,把故事分段讲述。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1一、说教材。
(一)说设计意图:《耳朵上的绿星》这一内容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诙谐有趣,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扩展孩子的词汇量;其二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生活环境限制,缺乏与周围人相处的经验,普遍存在对周围事物缺乏感情的行为,所以这一内容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二)说活动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从能力和情感两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1、从能力上,a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b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2、从情感上,使幼儿懂得,做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说活动重、难点: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故事情节、内容,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别人着想,教学难点是请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二、说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小松鼠等角色教具,教学图片一套,故事课件一套,表演用头饰若干个。
三、说教法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角色游戏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采用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
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
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一、背景介绍《耳朵上的绿星》是一本伊朗绘本。
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去听草地上的音乐,却因为作为固定在耳朵上的绿星,听不清楚音乐而感到遗憾。
后来他失去了绿星,意外发现自己可以听到更多的声音,感到非常开心。
这本绘本适合用于音乐启蒙教育,启发幼儿对生活中的声音的敏感度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耳朵上的绿星》的故事内容,理解绿星对男孩听觉的影响。
2.了解生活中周围的常见声音,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3.提高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声音,有目的地听声音,了解声音名称。
2.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音乐,教育幼儿能够欣赏音乐。
3.鼓励幼儿主动探索音乐和声音。
四、教学内容1.以问答的方式引入教材,让幼儿说出自己平时能听到哪些声音,例如打雷、鸟叫、车声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周围的常见声音,提高对声音的敏锐度。
2.阅读《耳朵上的绿星》。
读书时应注意极端情况下,例如没有绿星,可以更好地欣赏音乐。
引导幼儿对绘本中的人物、情节、画面等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
3.欣赏音乐并表达感受。
播放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多种类型的音乐,让幼儿听并跟着音乐运动,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氛围。
然后询问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以及能否表达出这种感受。
4.制作自己的音乐手鼓。
引导幼儿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自己的音乐手鼓,让幼儿通过敲打手鼓创造出不同的节奏和音乐。
5.采访儿童音乐家。
邀请一些儿童音乐家到幼儿园,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并与幼儿交流音乐方面的体验和感受。
五、教学方法1.阅读教学法。
通过诵读、讲解、解释和展示等方式教授幼儿。
2.互动教学法。
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绘画等活动,启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兴趣。
3.唱歌、舞蹈教学法。
通过唱歌、舞蹈等方式,强化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质量的重要反映。
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是否感兴趣,并能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一、说教材1.1教材地位与作用《耳朵上的绿星》是一首富有童趣且充满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非常适合幼儿园中班的幼儿欣赏。
这首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同时,通过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可以引导幼儿懂得爱护小动物、珍惜友情等美好的情感,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1.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幼儿能够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基本要素,了解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
(2)能力目标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包括对音乐情绪的辨别、音乐形象的想象等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音乐中的情节。
(3)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到故事中的友爱之情,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关爱他人的情感。
1.3教学重难点1.3.1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
通过多种方式,如讲述故事、结合音乐片段的播放等,让幼儿能够清晰地把握《耳朵上的绿星》这个故事在音乐中的体现。
例如,音乐中欢快的部分可能代表着小松鼠在森林里愉快地玩耍,低沉的部分可能表示小松鼠遇到困难等。
(2)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基本要素。
通过让幼儿听辨不同的乐器声音(如果音乐中有多种乐器演奏),感受节奏的快慢、旋律的起伏等。
比如,用小鼓敲击出不同的节奏,让幼儿跟着模仿,然后再在音乐中找出相似的节奏。
1.3.2教学难点(1)启发幼儿根据音乐进行想象和创编。
由于中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要让他们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等进行自由的想象和创编动作或情节是比较困难的。
例如,当音乐中出现一段悠扬的旋律时,引导幼儿想象这可能是小松鼠在月光下跳舞,并且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2)培养幼儿对音乐情感的深刻理解。
幼儿需要从音乐中感受到小松鼠和萤火虫之间的友爱之情,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
这需要教师通过巧妙的引导,如提问、对比不同情感的音乐片段等方式来实现。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含反思1200字《耳朵上的绿星》是一首动听的儿歌,它不仅快乐的节奏引领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更在歌词中贯穿了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品德教育,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为人处事的正确思想。
一、目的和意义本课旨在通过音乐的形式,加深孩子们学习品德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品德的内涵和美好,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格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音乐欣赏与品德教育的结合,并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深入地领悟歌曲内容。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1.预备活动-引出歌曲主题老师拿出一块绿色的星星,轻轻地扣在一个幼儿的耳朵上,然后问孩子:“有没有感到什么呢?是不是感到很快乐?”然后,老师再拿出另一个星星,问孩子们:“你们拿着这个星星会想到什么呢?”引导孩子通过此项预备活动,进一步体验歌曲主题。
2. 歌曲欣赏老师播放歌曲,让孩子跟着旋律拍手、跳动身体,感受歌曲的节奏和快乐的氛围,同时,让孩子由音乐进入歌曲中,走进主人公耳朵上的探险之旅。
3.学习歌词及品德教育的引导老师示范歌曲的动作,然后教孩子唱歌,在此过程中老师会强调歌曲中蕴含的品德内涵,比如:同伴之间互相帮助等等。
4.游戏互动老师安排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通过模拟班级内的不同情景,将歌曲中的品德理念贯穿其中,比如:小朋友们分组进行课堂卫生保洁,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营造健康的坐姿等。
5.反思课堂结束后,老师通过让孩子展开班会形式的反思,听取孩子们对于课程的感受及收获,加深孩子们对本课程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加深。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音乐课的教学,孩子们能够通过音乐的欣赏及情境模拟环节更好地理解本篇儿歌所传达的品德内涵。
同时,通过小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想像力,并逐渐学会用品德规范去规范自己和周围的同学的行为。
在此课堂教学中,我深刻认识到,做好幼儿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经营的艰苦工程,需要教师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孩子们建立尊重教育、良好品德的文明育人观念,激发早期教育的独特魅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快乐、幸福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中班语言欣赏活动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范文一、说教材1、《耳朵上的绿星》是幼儿园中班语言欣赏活动的内容。
它是在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幼儿园语言课程中的重要活动,通过音乐让孩子感受并理解生活的美。
2、教学目标根据幼儿园语言课程目标和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耳朵上的绿星》,让孩子了解音乐可以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
②能力目标: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③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音乐,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幼儿园的教学需要注重灵活多样的教法和学法,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是情感导入法,引导探索法;学法是情感参与法,体验互动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音乐播放器和配套的音乐CD,以帮助幼儿欣赏音乐;同时准备了一些图片和手势动作,可以辅助幼儿理解和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四、说教学过程1、情感导入,引入新课课堂开始时,我会播放一段轻快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跟着节奏摇摆身体。
然后我会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这首音乐怎么样?是不是很开心?让孩子们表达对音乐的喜爱和感受。
接着我会介绍今天要学习的《耳朵上的绿星》这首音乐,让孩子们期待下面的内容。
2、共同欣赏音乐我会播放《耳朵上的绿星》这首音乐,并让孩子们专心聆听。
在欣赏过程中,我会辅助孩子们感受音乐,比如示范一些手势动作,让孩子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表达进行模仿。
同时,我会向孩子们提问,如: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是不是快乐的?孩子们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创设情境,激发想象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耳朵上的绿星》这首音乐被描述为星星之间的对话。
我会根据音乐的动感和变化,帮助孩子们想象星星们之间的对话,让他们参与其中,同时自由发挥想象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中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4、情感表达,小组活动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表达能力,我会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中班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一、教学内容1.1 教学目标•能辨别一些常见的声音及其来源,如动物、交通工具等。
•能模仿和表达一些简单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了解日常生活中与听相关的基本安全知识。
1.2 教学重点•辨别音频来源,如动物、交通工具等。
•模仿表达简单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1.3 教学难点•学会辨别一些较为相似的声音来源。
•能够自我评价自己的声音发音准确程度。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行耳朵上的绿星的教学,首先我们先听一下这些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播放一些声音,然后与孩子们进行互动,询问他们这些声音是哪里发出来的,比如说:猪叫声、鸟叫声、汽车声等,以此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2 模仿声音“现在,请跟我一起模仿这些声音,好吗?”让孩子们跟随老师的示范模仿发出各种声音来,包括动物的叫声和一些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声音,如警车声、电话铃声等。
在模仿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大声喊出声音,同时注意教育孩子们保护自己的声音,不要长时间大声喊叫。
2.3 学唱歌曲“现在,我们来唱一首歌吧,这首歌是关于动物和它们发出的声音的。
”在唱歌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乐在其中,通过唱歌来学习认识动物种类及它们的声音,并提高孩子们辨别不同声音的能力。
2.4 安全教育“学习了这么多声音,我们也要知道一些与听相关的基本安全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向孩子们普及基本的听力保护知识,如远离嘈杂的环境,适量使用耳机等等,提醒孩子们注意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
2.5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声音,你们都很棒!最后,我们来看一看今天学习了些什么。
”在这个环节,我们可以请选几个孩子回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声音,或是概括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以此鼓励孩子们对学习的关注度。
三、教学反思耳朵上的绿星的教学需要注重互动和积极参与,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问答、模仿、唱歌等,引导孩子们学习,加强对声音的认知。
中班语言欣赏活动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说的中班语言欣赏活动课程是《耳朵上的绿星》。
一、说教材《耳朵上的绿星》是一篇充满想象力和温馨情感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松鼠在森林晚会前意外得到一只萤火虫的“绿星”装饰,最终凭借真诚和善良赢得了大家赞赏的故事。
该教材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对友情和美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二、说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听讲和讨论,使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认识并记住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2. 技能目标: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复述故事的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真善美的价值观念,懂得欣赏他人、珍视友谊的重要性。
三、说重难点重点是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难点在于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体验和理解友情、勇气与自我肯定的价值观,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四、说教法与学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森林晚会的情境,引导幼儿身临其境地感知故事。
同时,运用互动问答、角色扮演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说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耳朵上的绿星》故事绘本、故事音频、相关角色头饰。
2. 环境创设:布置出森林晚会的场景,营造良好的故事氛围。
3. 心理准备:提前预告活动主题,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期待感。
六、说活动过程1. 引入环节:播放故事音频或教师讲述引子,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入故事主题。
2. 主体环节:通过分段讲解故事,辅以图片展示,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印象。
3. 总结讨论环节: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深化对故事主旨的认识。
4. 活动拓展:设计与故事相关的手工制作或者绘画活动,如制作“绿星”装饰品,让幼儿亲手体验故事的魅力。
七、活动延伸课后鼓励幼儿回家与父母分享这个故事,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也可以组织亲子共读活动,共同探讨故事内涵,增进亲子关系。
中班语言说课稿教案《耳朵上的绿星》5篇【篇一】中班语言说课稿教案《耳朵上的绿星》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崇敬之情,会唱国歌。
懂得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活动形式:朗诵、演讲、演唱。
活动过程:一、导入国旗是象征着国家的旗帜,它代表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是国家的标国徽是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工农阶级的象征,我国人民大团结的象征。
国歌是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呼声,代表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反抗压迫,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国旗、国徽、国歌,它们是最崇高、最神圣、最亲切的名字,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不将自己的荣辱与它们联系在一起呢二、了解国旗的由来和象征意义五十多年前的 10 月 1日,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那么这面旗面红色,上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五星红旗又象征着什么呢国旗的象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的旗形为长方形,长与高的比为三比二。
旗面红色,似红霞满天;红色表达庄严热烈,象征革命;红色易引起希望、活跃、喜悦之感。
五颗五角星居旗的左上方恉为黄色,显示光明;黄色还表达中国人是黄种人的特征;黄色往往让人和金色联系起来,能表达优美、温和与珍贵。
五星中,一星较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环拱于大星之右的四星较小,并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这四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所包括的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五颗五角星的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三、了解国徽的由来和象征意义国徽的由来及象征意义。
国徽呈圆形,圆形的中间上方是璀璨夺目的五颗金星,下方是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的正一方部是一个金色的齿轮,齿轮两边的稻穗对称地向上环抱,至居中的顶部相合,齿轮的中心又系着两幅红绸,呈弧形伸向两边,而后向下垂挂,使圆形的国徽有了坚定、稳定之感。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前言本次课程主要讲述的是《耳朵上的绿星》这首儿歌的教学,通过教学让孩子学会正确听音乐,感受音乐,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儿歌的歌曲节奏掌握。
2.儿歌的主旋律与伴奏区别辨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能够用音乐表现形象,增强孩子的审美能力;2.能够感受音乐魅力,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学习击鼓传花游戏(1)在场地上放置几个小腰鼓和花朵卡片;(2)老师放播放音乐,孩子们围成一圈,按照音乐的节奏,击鼓;(3)音乐停止,击鼓的孩子立刻拾起自己脚下的花朵卡片。
2.引入老师:“我们现在来听一首儿歌《耳朵上的绿星》。
”播放歌曲录音,让孩子们听一遍。
3.正文(1)学唱歌曲。
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唱歌曲,慢慢引导孩子们学唱。
(2)引导孩子们分别听主旋律和伴奏。
老师放歌曲的伴奏,让孩子们边听边摇头,用手指按跟声音一致的拍子,学会辨别主旋律和伴奏。
(3)学习打节奏。
在伴奏部分,老师做出引导动作,让孩子们拍子学打节奏。
(4)听音辨别。
播放歌曲,老师放几个生动有趣的声音,让孩子们听出声音的来源,从而提高孩子们听辨音乐的感知能力。
4.结束老师提议孩子们一起唱一个流行歌曲,贺华华的《小幸运》,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挥洒汗水和欢乐。
教学反思这节课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和感受,在欢快的音乐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孩子比较活跃,会跟着节奏摇头哼唱,而有些孩子则比较羞涩,需要引导和慢慢启迪,还需要多一些互动。
我会在后续的教学中,继续发掘孩子们的潜力,更好的引导孩子们感受音乐。
同时,我将针对孩子们在听辨方面的不足,提出更加详细的练习方案和听力训练。
(耳朵上的綠星)幼稚園中班說課稿一、關於教材。
(一)說設計意圖:《耳朵上的綠星》這一內容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語言詼諧有趣,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擴展孩子的詞彙量;其二是現在的孩子由於受生活環境限制,缺乏與周圍人相處的經驗,普遍存在對周圍事物缺乏感情的行為,所以這一內容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二)說活動目標:《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準,因此,我從能力和情感兩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1、從能力上,a理解故事的情節、內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b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2、從情感上,使幼兒懂得,做事要多為他人著想,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三)說活動重、難點: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故事情節、內容,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別人著想,教學難點是請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二、關於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小松鼠等角色教具,教學圖片一套,故事課件一套,表演用頭飾若干個。
三、關於教法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角色遊戲等教學方法。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採用直觀法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
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稚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
以看圖片、看課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帮助幼儿学会欣赏音乐中的美妙和感情,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3.通过音乐欣赏,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良好品味。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以曲目《耳朵上的绿星》为例,开展音乐欣赏活动。
该曲目旋律优美,富有节奏感,适合幼儿欣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2. 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背后的意境和情感。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深入感知音乐中的细节和情感。
2. 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欣赏。
四、教学准备1.CD或其他播放器;2.相关教具和图片,如音乐符号卡片、音乐家介绍等;3.课件或PPT,用于辅助教学;4.班级幼儿的座位布置,保证每个幼儿都能清晰听到音乐。
五、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耳朵上的绿星》,让幼儿先闭上眼睛,感受音乐的旋律,引导幼儿进入音乐世界。
2.导学通过展示音乐符号卡片和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认识音乐家、音符、乐器等要素,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
3.核心活动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让他们感受音乐的力量和美妙。
同时,引导幼儿观察音乐家演奏音乐的情感表达,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意境。
4.拓展给幼儿讲解音乐的背景故事,让幼儿了解曲目的来源和创作背景,引导幼儿体会音乐的深层含义。
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强化幼儿对音乐欣赏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欣赏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和情感,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幼儿参与、体验音乐,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七、板书设计•音乐欣赏•《耳朵上的绿星》•感知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理解音乐背后的情感和意境八、课后作业让幼儿将今天学习过的内容整理成图文,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耳朵上的绿星》的感受与理解。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解析和展示以“耳朵上的绿星”为主题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说教材:**《耳朵上的绿星》是一首富有童趣且蕴含深意的儿童歌曲,歌词描述了小动物们发现耳朵上有一颗会唱歌的小星星的故事,形象生动,旋律优美,节奏明快,非常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音乐审美需求。
通过这首歌,孩子们不仅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还能在故事中学习关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主题思想。
**二、说目标:**1.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培养他们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2.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初步掌握歌曲的主要元素。
3. 技能目标:通过参与歌唱和律动游戏,提升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三、说重难点:**重点是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的韵律美,并尝试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难点在于如何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付诸行动。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上,我会采用情境教学法、示范引导法和互动游戏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融入角色,体验歌曲中的情感变化。
在学法上,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探索发现,通过听、唱、演等多种形式,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全方位感知和理解。
**五、说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准备《耳朵上的绿星》的音频及动画视频、各种动物头饰等道具。
2. 环境准备:营造轻松愉快、充满童话色彩的教学环境。
3. 心理准备:提前向幼儿介绍故事背景,引发他们的期待和兴趣。
**六、说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入主题,吸引幼儿注意力。
2. 欣赏环节:播放歌曲,引导幼儿聆听并理解歌词含义。
3. 学唱环节:教师示范演唱,幼儿跟唱,通过反复练习熟悉歌曲。
4. 表演环节:分发动物头饰,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随着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5. 总结分享: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强化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含反思前言本篇说课主要针对幼儿园中班教学。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在识字时有些生疏,难以辨认字形,且容易将几个相似的字混淆。
针对这个问题,本人设计了一节以“耳朵上的绿星”为主题的识字课,希望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手段,提高幼儿的字识别能力和记忆力。
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并能正确朗读“妈”,“爸”等几个常用家族用语;2.能够使用“绿星法”正确辨认字形;3.能够通过儿歌、游戏等手段快速记忆汉字。
二、教学准备1.识字卡片:印制“妈”、“爸”等常用家族用语的卡片;2.模仿游戏:教师准备好模拟耳朵,幼儿准备好国际象棋棋子。
三、教学中具体操作1. 温故知新在开始新的教学前,让学生回忆上一堂课的内容,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
然后教师可趁此机会带入新课。
2. 新内容呈现1.首先,教师会提出“妈妈”,“爸爸”等几个常用家族用语,然后展示相应的识字卡片。
2.然后,教师为学生介绍“绿星法”,并模仿给出“绿星法”的实例:“绿星的眼睛盯着木块,木块的形状是一个‘口’,绿星就在这个‘口’的上面。
”3.最后,通过读音课堂小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掌握并记忆新的字词,“绿星法”作为记忆技巧辅助认读。
3. 学习过程中的互动1.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示大声朗读卡片上的字词。
2.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和模仿“绿星法”,熟悉使用该方法正确辨认字形。
3.利用教师准备好的模拟耳朵和国际象棋棋子进行交互式游戏。
耳朵上配有绿星,教师会念一个生字,学生则要据此模仿游戏操作,依据绿星法在耳朵上找出字形相似的棋子,完成操作后的棋子排成一排进行点读。
4. 总结归纳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答的方式,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
四、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本节课中达到了指定的教学目标,并有些学生的字识别能力得到了部分提高。
2.教学准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场景,且教师近距离参与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教案《耳朵上的绿星》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文章内容,能够熟练朗读、模仿、表演相关情境并加以创新。
2.学生能够逐步感受和掌握语音、语调、语速等语言表达因素的影响作用。
3.学生能够初步认识想象力、表演力等艺术素养,提高自信、魅力和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讲授内容通过对《耳朵上的绿星》一文的读解和解析,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地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节,上手朗读并模仿文章语言表达的方式、语音和语调。
2. 情景再现和表演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背景故事和主要情节,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引导他们设计、排练和表演各种有趣有趣的形式,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自由创作和讲述结合小组表演的情况,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表现力进行创作,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心情,为更好的展示自己争取舞台。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阅读、讲解、模仿、跟读和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和语言表达的方式,感受文章的情感内涵和文字表达的艺术魅力。
2. 情景再现通过讨论、分组、角色扮演和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展示学生各自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3. 自由创作通过鼓励讲述、互相交流、鼓励并发挥学生自己的独特创造力,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加深对自己表达能力的自信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魅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首先,通过介绍《耳朵上的绿星》的主题和背景让学生对文章整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讲授教师详细介绍文章的情节、人物、意义和特点,在介绍过程中引导学生跟读、模仿、朗读,并重点讲解一些重要的语音和语调。
3. 情景再现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和讲述文章情节和故事背景,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演技能,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比赛。
4. 自由创作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演力进行创作,同时激发他们对创意和表达能力的自信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舞台上的明星。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2)一、教学目的1.帮助幼儿了解细节信息,提升细节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环保知识,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1.教会幼儿细节信息,提升细节观察能力。
2.引导幼儿表达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三、教学准备1.教材:《耳朵上的绿星》。
2.教具:幼儿眼罩、CD机、配套绘本、环保图片。
3.教学环境:富含绿色元素的教室、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带领练习通过幼儿眼罩带领幼儿体验失去视觉之后,听觉变得更加敏锐的感受,让幼儿对听觉进行感性认识。
2. 导入环节1.通过环保图片,让幼儿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通过发问,了解幼儿对于环境保护的看法。
3. 阅读故事1.播放《耳朵上的绿星》的配套CD,让幼儿跟读故事。
2.导读故事,引导幼儿注意细节信息。
4. 对话复述教师分配角色,让幼儿两两对话复述故事中的细节。
5. 分组探究1.将幼儿分为若干组,每组探究和讨论围绕细节信息的问题。
2.鼓励幼儿以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在最后汇报成果。
6. 总结与小结通过共同总结,让幼儿掌握故事中的环保主题和细节信息,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课后延伸1.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环保主题的小手账,培养环保的生活习惯。
2.组织环保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环保知识。
3.引导幼儿掌握生活中的环保技巧和方法,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环保。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经过适当的设计和安排,大多数幼儿对故事中的细节信息表现出了很好的兴趣和认知,但也有个别幼儿表现出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多加关注和帮助。
同时,在课程的安排中,可以增加更多的环保元素,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关注环保的重要性。
中班语言《耳朵上的绿星》说课稿《中班语言<耳朵上的绿星>说课稿》一、说教材1.1教材分析《耳朵上的绿星》是一篇充满童趣和教育意义的中班语言教材。
故事讲述了小松鼠为了参加森林音乐会,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可它不想伤害小草和玫瑰花,最终却因善良而意外地获得了耳朵上的绿星这一美丽装饰的故事。
这个故事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蕴含着重要的品德教育价值,如尊重生命、善良的重要性等。
1.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发展。
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小松鼠、小草和玫瑰花的特征。
能够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对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倾听故事、观看图片、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幼儿在故事中感受善良的美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幼儿体会到善良和关爱他人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1.3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能够清晰地讲述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例如,小松鼠最初想打扮自己的方式,以及它后来是如何获得耳朵上的绿星的。
这是基于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他们正处于从简单表达向完整讲述故事过渡的阶段,需要通过对故事的深入理解来提高语言能力。
(2)引导幼儿体会故事中传达的善良品质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小松鼠因为不忍心伤害小草和玫瑰花,最终获得了美好的回报。
这一重点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1.4教学难点(1)幼儿能够理解并说出故事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即善良和尊重生命会带来美好的回报。
中班幼儿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对于抽象的道德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例如,他们可能只能理解小松鼠获得了绿星这一表面结果,而难以深入理解这背后是因为它的善良。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善良的行为。
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如何将这种抽象的品德转化为实际行动是教学的难点。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
说活动教材
《耳朵上的绿星》是一篇充满温情的童话故事。
小松鼠想去参加森林音乐会,但它不愿伤害小草与玫瑰花,这种美好纯洁的心灵与没打扮就去参加音乐会的伤感共同构成了一种略带忧伤的温情,让读者不由自主地为小松鼠着急。
庆幸的是两只可爱的萤火虫知道了这件事,他们为了报答小松鼠的善良和好心就悄悄地停在了小松鼠的耳朵上装扮了她,让大家彻悟——美好的东西必定有美好的结局。
之所以选择其作为教学内容,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童话抒情故事,它还有着引人人胜的情节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善良可爱的小松鼠、柔弱美丽的玫瑰花和小草、知恩图报的萤火虫,作者赋予了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符合幼儿的欣赏特点,容易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同时,在该童话故事中还蕴涵着多领域的价值.体现了活动的多元和整合。
(具体见下图)
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点是以幼儿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包括目标定位要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等等。
本次活动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制定活动的目标如下:
(1)通过理解故事情节、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而美好的事情。
(2)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故事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作者的情怀,通过形象和情景的描绘表现出来。
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交融,这就是意境美。
而这种优美的意境是由语言的彩线编织而成的,文学作品之美,离不开语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