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苏科)
- 格式:docx
- 大小:118.75 KB
- 文档页数:5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与水流的类比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了解身边的电流值。
2、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3、通过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4、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和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
1、学会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2、会使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教学难点】
1、通过实验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电流表、电路示教板、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电流
引入电流
1、出示电路示教板,演示:闭合开关,灯泡亮了,为什么灯会亮?这是因为有电流流过灯泡的缘故。
2、利用多媒体演示水路和电路实验示意图,说明当水流流过水轮机时,能使水轮机起◆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 来,类似,电流通过灯泡时,能使灯泡亮起来。
得出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的方法:用电器是否工作。
3、演示不同的电路示教板电路(改变电池节数)学生观察灯泡的亮暗不同。
4、在物理学中,我们用电流强度来表示电流的大小,并用字母I来表示。
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字母用A来表示。
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5、学生练习几个单位换算(课件投影仪)。
6、介绍身边的电流值。这些电流值是怎样测出来的?——电流表
二、电流表
在实验室中有一种测量电流的仪表,叫做电流表。
(一)观察电流表
1、演示电流表,学生电流表:电流表表盘上有一个字母A,用此表测量的电流值的单位是安培。
2、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表,谈谈你的发现?
电流表上有几个接线柱?
“-”是公用接线柱,“0.6”或“3”是“+”接线柱。
当使用“-”和“0.6”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下排刻线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当使用“-”和“3”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上排刻度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所选用的接线柱 量程 最小刻度值 每大格 每小格
“-”和“0.6”接线柱
“-”和“3”接线柱
3、学生练习读数(课件投影)
(二)电流表的使用
1、较零: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
2、串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
3、“+”入“-”出: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端。
5、被测电流不超出电流表量程。
在分析电路时,可以把电流表视为导线。
三、经典例题
例1、如图所示电路中,哪种接法是会烧坏电流表的错误接法( )
例2、某同学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动到最
大刻度,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C.电路接错了,某处发生了短路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例3、如图所示是 表,现在的读数是 A;若使用另一量程,读数是A
四、布置作业:
掌握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电流的大小用什么表示? 用什么字母表示? 单位及单位符号?
2、电流表使用要注意什么问题?
3、电路常见的两种连接方式是什么? C B A S S S 二、新课学习: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
1、按照书中电路图连接电路并预测串联电路电流特点.
2、把电流表串联在图中a、b、c三处,测出电流并填入课本表格中.
3、换上不同的灯泡再次测出a、b、c三处电流.
通过实验数据,组织学生讨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三、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
1、按照教材中电路图连接电路.
2、学生猜测干路中电流和支路中的电流关系.
3、测出干路和两条支路中的电流.
通过实验数据,组织学生讨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三、经典例题
例1、把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合上开关S后,会发现L1比L2亮,则( )
A.通过L1的电流大B.通过L2的电流大
C.通过两灯的电流一样大D.无法判断
例2、电灯L1和L2并联接入电路,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干路中电流为I,则( )
A.I1> I B.I2> I C.I1 + I2> I D.I = I1 + I2
例3、如图所示,I1和I2分别表示A1和A2的读数,试比较读数大小为()
A.I1>I2 B.I1 例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1、S2都闭合时,三个电流表A1、A2和A3的示数分别是I1、I2和I3,若已知I1= 0.2A,I2=0.3A,则I3应为() A.0.1A B.0.2A C.0.3A D.0.5A 四、布置作业: 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略。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