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及并发症的若干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755.50 KB
- 文档页数:28
肝腹水治疗最佳方法肝腹水是指肝脏疾病导致腹腔内积聚过多的液体。
它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的。
治疗肝腹水的最佳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肝腹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利尿剂如噻嗪类、螺内酯等可以促进尿液排出,减轻腹水的积聚。
抗生素可以预防和治疗腹腔内感染,防止腹水感染加重。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体系的药物有助于减轻肝功能损害导致的水钠潴留。
2. 导尿排液:对于患有严重腹水的患者,如腹水快速积聚或连续无法排尿,可以考虑进行导尿排液。
这可以缓解腹腔内压力,减轻腹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3. 腹水穿刺:腹水穿刺是治疗肝腹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医生使用针筒穿刺腹腔,将积聚的液体抽出,可以迅速减轻腹部不适和改善肝功能。
必要时,可以将穿刺的液体进行分析,以确定病因,并指导后续治疗。
4. 腹腔内自动引流系统:对于反复积聚大量腹水的患者,可以考虑将自动引流系统植入腹腔内。
该系统可以持续引流腹水,减轻症状,并保持腹腔内压力的平衡。
5. 温和的饮食和饮水管理:对于患有肝腹水的患者来说,温和的饮食和饮水管理非常重要。
应避免过多的盐和液体摄入,以防止水钠潴留加重。
戒酒也是治疗肝腹水的重要措施之一。
6. 肝移植:对于肝功能严重损害且以上方法无效的患者,肝移植可能是治疗肝腹水的最佳方法。
肝移植可以彻底解决肝腹水,并提供一个健康的肝脏。
总之,治疗肝腹水的最佳方法是综合应用药物治疗、导尿排液、腹水穿刺、腹腔内自动引流系统等方法,结合温和的饮食和饮水管理。
对于适合的患者,肝移植可能是最好的治疗选择。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肝硬化腹水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参考。
肝硬化腹水是由于肝脏疾病导致的肝功能减退,进而引起门静脉高压和血浆渗透压降低,最终导致腹腔内液体潴留。
其并发症包括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这些并发症的存在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因此,本文的编写旨在整合现有的临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科学、实用、规范的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
希望通过本文的指导,能够使临床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肝硬化腹水及其并发症,更加有效地制定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肝硬化腹水的诊断肝硬化腹水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对于有慢性肝病病史,特别是肝炎、酒精性肝病或血吸虫病等的患者,应高度怀疑肝硬化的可能。
当患者出现腹胀、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等体征时,应考虑腹水的存在。
在诊断过程中,腹部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它不仅可以确定腹水的存在,还可以评估腹水的量和分布,以及肝脏的形态和结构。
腹水分析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可以了解腹水的性质,如是否为漏出液或渗出液,以及是否存在感染或肿瘤等。
当肝硬化腹水的诊断明确后,还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等,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还需要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腹水的疾病,如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肿瘤等。
肝硬化腹水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腹水的疾病,以便为患者提供准确、有效的治疗。
三、肝硬化腹水的治疗饮食调整:患者应采取低盐饮食,控制每日钠的摄入量,并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
肝硬化腹水护理
肝硬化腹水是肝脏疾病的一种并发症,指肝脏病变导致腹
膜腔内积聚大量液体。
腹水引起腹部胀胀,影响呼吸、消化、排尿等功能,严重时可导致肝功能失代偿和多器官功
能衰竭。
下面是肝硬化腹水护理的一些建议:
1. 定期监测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记录腹部围度、腹水量等。
定期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2. 控制饮食:给予高蛋白、低盐饮食,限制钠摄入量,以
减少水肿。
避免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确保
饮食营养平衡。
3. 排尿管理:保持患者排尿畅通,避免尿潴留。
鼓励患者
多饮水,适量增加排尿次数。
4. 控制腹水积聚:根据医生的指导,给予利尿剂或排水术,帮助患者排除腹水。
监测腹水排出的颜色、量等,及时报
告医生。
5. 处理并发症:对于腹水引起的并发症,如腹腔感染或腹
水引流管堵塞等,及时处理,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6. 注意休息:提供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减轻患者的疲
劳感。
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防止腹部压力增加。
7. 心理护理:肝硬化腹水患者常常伴有腹胀、呼吸困难等
症状,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加强
与患者的沟通,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完整版)【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诊断;治疗;指南一、概述腹水(ascites)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一旦出现腹水,1年病死率约15%,5年病死率为44%~85%[1-2]。
因此,腹水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2001年4月,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制订了《临床指南:成人肝硬化腹水的治疗(2001)》。
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制订了《成人肝硬化腹水处理指南》,并于2009年和2012年进行了更新。
2006年英国肝病学会也制订了《腹水管理指南》,2010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发表了《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肝肾综合征处理临床实践指南》。
1996、2013年国际腹水俱乐部(ICA)制定了《腹水管理共识》[3-6]。
国内也先后制订过一些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专家共识等。
为帮助临床医生在肝硬化腹水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肝病、消化、感染、药学和统计等领域的专家编写了本指南。
本指南不是强制性标准,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肝硬化腹水诊治中的所有临床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可以本指南为参考,充分了解病情,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全面、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本指南中提及的证据和推荐意见基本按照GRADE系统进行分级,见表1。
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 mL时,称为腹水。
腹水是多种疾病的表现,根据引起腹水的原因可分为肝源性、癌性、心源性、血管源性(静脉阻塞或狭窄)、肾源性、营养不良性和结核性等[7]。
本指南主要介绍肝源性腹水中由肝硬化引起的腹水。
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等级二、肝硬化腹水(一)发病机制肝硬化时腹水的形成常是几个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门静脉高压是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始动因素。
肝硬化水肿与腹水的常见护理问题肝硬化水肿护理措施①休息轻度水肿患者限制活动,严重水肿患者适宜体位卧床休息。
指导患者抬高水肿部位,每2小时改变体位一次。
大量腹水的患者宜采取半卧位。
②监测病情变化,观察水肿消涨情况,记录24小时出入量。
③钠、水的摄入量必要原则上予少盐饮食,每日入水量依水肿原因、程度及尿量而定.严格控制入量,根据病情摄入适当蛋白质。
④遵医嘱使用利尿药或其他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
⑤观察皮肤完整性,进行Norton压疮评分,采取防范措施。
发生压疮及时处理。
⑥保持病床柔软、干燥、无皱褶。
操作时,避免托、拉、拽,保护皮肤以免水肿部位皮肤受摩擦和破损,必要时,可用保护性敷料保护贴于皮肤受压处保护皮肤,下肢水肿的病人除了抬高之外还可使用防压疮脚跟垫包裹脚跟。
⑦严重水肿患者穿刺后延长按压时间。
肝硬化腹水的护理措施①观察腹胀的情况,腹水的消涨,准确记录出入量。
②大量腹水病人应卧床休息,适当活动,取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轻腹部张力和减轻呼吸困难,当腹水减少,症状改善后,可下床活动,但应以不引起疲劳为度。
③合理饮食,限钠盐摄入,宜给予高热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粗硬有刺的食物,戒烟戒酒。
如有肝昏迷先兆时,应控制或禁止蛋白质的摄入。
④大量腹水时,避免腹内压突然剧增的因素,例如剧烈咳嗽,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
腹穿的护理要点术前1、病人准备:术前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穿刺目的、操作步骤及术中注意事项,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完善实验室检查,嘱病人排空膀胱,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病人指导:指导病人练习穿刺体位,并在操作过程中保持穿刺体位,避免随意活动,避免咳嗽或深呼吸,必要时给予镇静药。
3、腹穿前观察患者病情,评估有无腹腔穿刺的禁忌症,如肝昏迷先兆等。
4、腹穿前排空膀胱以免误伤。
术中1、腹穿过程中嘱患者勿言语、咳嗽。
2、穿刺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现象。
肝硬化患者腹水护理及预后影响分析一、疾病概述肝硬化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其病理特点为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常出现腹水,是肝功能失代偿期的重要表现之一。
腹水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感染、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长期的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反复炎症、坏死,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 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同时可引起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等,促进肝硬化的发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肝硬化的重要病因之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 胆汁淤积: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淤积,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结石、胆管狭窄等,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和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 遗传和代谢性疾病:某些遗传和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可引起肝细胞损伤和肝硬化。
- 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自身免疫性肝病可导致肝硬化。
- 药物和毒物: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抗肿瘤药、部分中药等,或接触某些毒物,如四氯化碳、黄磷等,可引起肝细胞损伤和肝硬化。
2. 发病机制-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主要机制。
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和假小叶形成,导致肝内血管扭曲、狭窄,门静脉血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升高。
门静脉高压使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升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形成腹水。
- 低蛋白血症:肝硬化时,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减退,同时由于胃肠道淤血、水肿,蛋白质摄入减少、吸收不良,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
肝硬化肝腹水怎么治疗
一、概述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的肝脏疾病,患者还会出现肝硬化腹水,癌变等情况,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
还可能因为肝腹水造成患者的感染,晚期还会出现癌变的情况,因此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越早发现病情,就可以越早的得到重视,也有助于患者的身体状态得到缓解,帮助患者的肝脏恢复正常的排毒状态,治疗肝硬化腹水需要科学的治疗手段。
二、步骤/方法:
1、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可以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的代谢平衡,在输液中加入维生素C,葡萄糖来补充热量,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这是一种保守治疗的方法,可以促进肝脏健康。
2、肝硬化腹水的治疗需要患者及时的选定治疗方案,口服一些具有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保持肝脏的现有状态,当出现不适的身体状态时,需要及时的进行确诊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引起肝脏的衰竭。
3、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情况,还需要进行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因为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的肝脏疾病,所以需要患者进行静心的治疗和护理,特别是针对乙肝病毒的传染性,控制传染源非常有必要,所以病毒隔离很重要。
三、注意事项: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是需要一定的疗程的,还要患者休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中药的治疗可以从根本上帮助患者进行肝脏功能的调节,帮助患者尽快的实现康复,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按照疗程服用中药制剂,促进肝脏的正常代谢。
肝硬化腹水治疗方案目录1. 诊断方法1.1 临床表现分析1.2 影像学检查1.3 实验室检查2. 药物治疗方案2.1 利尿剂治疗2.2 抗生素治疗2.3 蛋白质限制3. 非药物治疗方案3.1 腹水穿刺3.2 腹腔减压3.3 饮食调理4. 并发症处理4.1 腹水感染4.2 脾功能亢进4.3 肾功能受损诊断方法肝硬化腹水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分析、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患者的腹部会出现进行性腹水、腹痛、腹胀等症状,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可以初步诊断。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和MRI可以明确腹水的积聚情况。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腹水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等情况。
药物治疗方案肝硬化腹水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治疗、抗生素治疗和蛋白质限制。
利尿剂可以帮助患者排出多余的体液,缓解腹水的症状。
抗生素可以预防和治疗腹水感染。
此外,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对于减少腹水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帮助。
非药物治疗方案除药物治疗外,肝硬化腹水的非药物治疗包括腹水穿刺、腹腔减压和饮食调理。
腹水穿刺可以快速减轻腹水积聚的情况,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腹腔减压是一种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严重腹水无法缓解的患者。
饮食调理则需要限制盐分摄入,注意营养均衡。
并发症处理肝硬化腹水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腹水感染、脾功能亢进和肾功能受损。
及时处理并发症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
腹水治疗的三个方法
腹水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由于肝硬化、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引起。
腹水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首先,药物治疗是腹水治疗的常见方法之一。
对于由肝硬化引起的腹水,利尿剂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手段。
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的排出,从而减少体内的液体潴留,缓解腹水症状。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呋塞米、托拉塞米等。
但是在使用利尿剂时需要注意监测电解质的平衡,避免出现低钠、低钾等不良反应。
其次,饮食调理也是腹水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患有腹水的患者,应该限制盐分和水分的摄入,避免加重体内的液体潴留。
同时,应该增加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饮食,以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和代谢产物的排泄。
此外,还应该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以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助于减轻腹水症状。
最后,手术治疗是针对严重腹水症状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腹水严重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腹水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
通过手术将腹水抽出,可以快速减轻腹水症状,缓解患者的
不适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并不能根治腹水的病因,术后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以预防腹水的复发。
综上所述,腹水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手术治疗。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也是预防腹水复发的重要手段。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摆脱腹水的困扰。
肝硬化腹水病人的护理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
这些生命体征的监测可以帮助护士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监测患者的出入量:由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可能出现液体潴留和尿液排泄功能异常,监测患者的出入量对于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3.饮食管理:患者需要低盐饮食,以减少体内的水钠潴留。
护士需要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如何选择低盐食物和限制饮水量的重要性,以减轻腹水的症状。
4.促进排尿:如果患者出现尿液排泄不畅的情况,护士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尿液的排出,例如适当增加患者的饮水量、提供温热的湿热敷、进行轻柔的腹部按摩等。
5.管理并发症:肝硬化腹水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腹压增高、感染等。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腹部压痛、观察腹胀是否加重,以及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感染症状。
6.给予药物治疗: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利尿药物来减少腹水的积聚。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尿液量和尿液的浓度,以确定药物的疗效,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7.定期换位:长时间卧床不动容易导致压力性溃疡的形成,护士需要定期帮助患者进行换位,以减少压力的作用,预防溃疡的发生。
8.鼓励运动:合理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减轻肝硬化腹水的症状。
护士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按摩等。
9.心理支持:肝硬化腹水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常常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
护士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10.定期复诊:护士需要引导患者定期复诊,监测病情的变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和出入量、饮食管理、促进排尿、管理并发症、药物治疗、定期换位、鼓励运动、心理支持和定期复诊等。
护士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与医生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预后。
护理肝硬化腹水疾病患者的方法1.限制水、钠的摄入腹水患者,尤其是低蛋白血症所致者,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其次是水的摄入量;饮食上宜进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低盐饮食也适用于所有的漏出性或渗出性腹水患者,目的是尽可能多的将体内多余的水经肾脏排出体外。
2.应用利尿药为了加速水分从肾脏的排出可选择使用利尿药。
3.补充白蛋白或加速蛋白合成4.放腹水治疗当大量腹水影响到患者的呼吸或患者腹胀症状重而难以忍受时,可采取放腹水治疗,以减轻症状。
5.腹水浓缩回输、腹水颈静脉回流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6.应用血管扩张药当腹水为漏出液且量大而利尿效果欠佳时,为改善肾脏的血流供应,可适当应用血管扩张药。
肝腹水患者的饮食禁忌(1)营养控制肝腹水的饮食禁忌有哪些,丰富的营养,补给合理丰富的营养和热量对于疾病的恢复是积极的,如需补给单一营养应因病而异,如低蛋白血症时应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而对于严重肾功能和肝功能衰竭者,蛋白质则应有所限制,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对于肝性腹水,应有足够热量,每日保证热量在2000Kcal以上,以补充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每天1~1.2g/kg,肝性脑病时蛋白应限制在每日0.5g/kg左右。
同时还应补充适量脂肪。
为了减少分解代谢,肝硬化病人应提倡两餐之间再进食,有助于改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2)控制水、钠的摄入肝腹水患者应该水分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控制静脉输液量,以保持出、人液体平衡。
控制钠的摄入量,因为水的储留取决于钠的滞留。
控制钠除消极地控制每日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开始要控制在以每日不超过2克为宜,以后按情况加以调整。
大约10%患者经过单纯的水、钠限制,不用药物即可使尿量增加,腹水减退。
(3)增加蛋白质肝腹水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卧床休息时肝血流量增多,同时肾血流量也增多,醛固酮分泌减少,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多。
肝细胞的修复,需要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给予各种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饮食是极其必要的。
·综 述·肝硬化腹水的处理徐 哲 黄长形 白雪帆 〔编者按〕:由黄长形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徐哲硕士撰写的肝硬化腹水处理的有关问题,把目前国际上有关肝硬化诊治学术动态带给读者,相信对指导临床医师处理实际问题大有裨益。
其中有关限钠、放腹水、扩容、TIPS 术、腹腔静脉分流术和肝移植等新观点值得读者仔细回味、领会,对改变我们的传统观念,摆脱桎梏很有帮助。
比如我们一贯强调低盐饮食,可能由于影响了食物的味道和病人的依从性,而难以实施。
大量放腹水治疗难治性腹水已经不是什么新观念了,但在实际工作中总有医师很难在利弊之间做出适当的选择。
另一方面,有些国外经验中所推荐的方案又值得我们甄别。
如利尿剂的剂量可能并不适合中国人。
当安体舒通60mg 和速尿40mg ,2次/日,仍不能达到理想的利尿效果时,应考虑感染未控制、低蛋白血症和低钠血症等因素,给予相应的处理,而不是盲目地增加利尿剂的剂量;当使用利尿剂出现肌肉痉挛时,除推荐的处理方法外,还应补钙;对于稀释性低钠血症时,是否需要停用利尿剂,可能重要的不是血钠水平,而应重在预防(所以不能强调低盐饮食)。
当患者入院时已存在低钠血症时,可考虑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渗氯化钠(10%氯化钠60ml +0.9%氯化钠140ml ,静脉滴注,1次/日);文中提到在大量放腹水后少量或大量补充白蛋白的效果还不知道有什么差异,不代表可以随意补多少蛋白,而是向临床医师提出了加强这方面科学研究的紧迫性要求;腹腔穿刺放液后,穿刺点漏水,在临床实践中可能并不进行荷包缝合,而是在常规消毒后,加盖无菌敷料,加盖吸水卫生巾,再盖一层塑料布,随着营养的改善,伤口逐渐愈合;对长期困扰临床医师的腹水感染的判断问题,我们更多的还是依赖于经验治疗。
有学者提出在肝硬化患者入院时,有中等以上腹水而又无明显感染征象者,可给予一次性速尿80mg 静脉注射,观察12h 内尿量和尿钠排泄水平,对决定后续是否需要应用抗生素很有帮助;对所有顽固性腹水的肝硬化患者进行造册登记,准备行肝脏移植术,这项工作可能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